普通話里被「浪費」的音節,如 biu、duang 等,為何不能新造字把它們利用起來?
普通話里一些音明明是可以發出的,卻沒有對應的字。
比如IU這個韻,有六、久、丟等常用字,而BIU,CIU,FIU,HIU,ZIU等卻沒字。
謝謝幫我修改的熱心人。
樓上有幾位已經從語音的角度解釋了一些原因,不過其實這個問題問的並不是語音而是文字。音系規則的確會限制某些音節在實際語流中的穩定存在,但如果某個音節在一個歷史時期內出現了,單純從音系規則的角度去說這個音節沒有必要為之造字,這也不是非常能令人信服。
造字看起來一種個人行為,但實際上一個字是需要社會認可才能進入流通領域的。為什麼biu、duang等音節不為之造字,因為想要獲得社會認可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事實上,網路流行語的火熱大多有著偶然性,或者有團隊運作,對於普通網友來說,想要帶動一陣風潮難如登天。再加上,流行語本身不一定有多麼強的生命力,也許很快就會被人遺忘。對於這樣的一些詞,是否需要使用專門的文字對其進行記錄,是否有必要消耗造字的成本?
好,的確有好事者為duang造字了:
然而沒有能夠成功引起網友的追捧,也即沒有獲得足夠的社會認可。所以這個符號只是無意義地作為一個遊戲元素曇花一現罷了。而眾多的不同字形,也表現出網友對此無非是調侃,逞一時之快而已,並沒有真正將這個符號當作文字來看待。可見這個字沒有使用需求,沒有實用性。
假設真的要造字,這個流程是比較繁瑣的。
我們電腦中使用的漢字字符集,現在最通行的是CKJ,也即中日韓(越)統一表意文字字符集。一般電腦系統自帶這個字符集的基本平面和擴展A平面,字量20902,已經足夠滿足普通用戶的日常輸入了。較為常見的擴展B平面則將收字量增加到7萬左右,其中包含大量生僻字,對於人名、地名的支持尤其重要。而目前CJK已經開發到擴展F平面,總字量約20萬。
CJK實際上是由ISO負責發布的標準,國家語信司會在標準發布之後對其進行研討,大多數標準都會得到語信司的承認,實際上語信司自己也有很多研究成果,也會向ISO提交申請。不過字符集開發這個工作,並不由語信司來承擔,而是由ISO/IEC的JTC1(Joint Technic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聯合技術委員會:信息技術)的第二分會(SC2)下第二工作組(WG2),IRG(Ideographic Rapporteur Group,表意文字草擬工作組)來討論確定的。IRG的組成人員是來自中(包括港澳台地區)、日、韓、越、美等世界各國的漢字學或計算機編碼專家,每年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哪些字應當要進行編碼。通過討論的方案會逐級向上提交,最終通過ISO/IEC進行發布,成為一項國際標準。
近幾年各國各地區的代表向IRG提交的待編碼字,多數是罕見的人名、地名或古籍用字,新造字十分少見。不排除有些人名用字有生造的可能性,具體情況各國各地區不同,比較複雜。
也就是說,想要造字並且進入流通領域,首先要得到這些專家學者的認可。不是說這些學者們都是些食古不化的學究(事實上我聽過IRG的大陸地區代表學者的講課和發言,他自己就說過duang這個詞……),而是他們基於自己對於文字應用和漢字系統的認識,做出了一些理性的判斷,認為這些不穩固的詞沒有為之造字的必要。要知道,一個字進入CJK固然很難,但是想從CJK中刪掉那就更難。因為它所佔據的碼位不是隨隨便便賦予的,也不是隨隨便便換個字就能填入的。而且,新增字可以通過新的擴展平面來發布,但如果要更換之前的字,就意味著要重新編輯那個平面,所有支持那個平面的字符集全部都要重新編寫,代價之高昂難以想像。
所以,造一個字真不是那麼簡單隨意的。
北京話是有duang tuang這種音節的,只是普通話沒吸收進去。
以下來自1998年《北京話音檔》,「0當」發音為duang[tuɑ?] tuang[t『uɑ?]而不是dang[tɑ?] tang[t『ɑ?]。《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撞擊金屬器物的聲音」寫成「當」(當、噹)dāng、「鐺」(鐺)dāng。
做了個表總結了一下。
可以看到普通話真正符合語音規則但沒用到的音節其實很少。
強限制的音節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會覺得非常不自然,且很可能讀不出來,弱限制的音節相對而言不會那麼不自然。
匆忙製作,若有遺誤,請指正。
z,c,s配i頭韻母,聲母就變j,q,x了。不過恢復尖團沒什麼不好。
假設漢語有18個輔音p p? m f t t? n l ts ts? s t? t?? ? ? k k? x,3個介音j w ?,5個母音a ? i u y,和四個韻尾i u n ?,且只有母音是一個音節所必須包括的成分,那麼漢語理論上可以有(18+1) × (3+1) × 5 × (4+1) = 1,900 個音節。
可是這麼多音節當中,根據陳章太、李行健在1996年主編的《普通話基礎方言基本辭彙集語音卷》,只有404個音節是實際出現的,剩下的1,496個都缺失了。這個是很奇怪的,為什麼說奇怪呢?因為有的人說漢語的音節太少了,沒辦法區分更多的單詞,所以漢語辭彙走向了雙音節化,且分化出了聲調。那漢語音節少的話,這1,496個音節都放在那裡不用它們,78%都不用,放在那裡。這是很奇怪的。
那為什麼這麼多音節都缺失了不用它們呢,有的人會說是因為漢語語法存在著一系列的音系限制。比方說,以下簡短的四條限制,可以解釋這1,496個缺失音節當中的1,282個。
- *HH:[+高]這個特徵不能連續出現,例如: *[iu] *[yu] *[wi] *[ju] 等等
- *II:[Cor]這個特徵不能同時出現在介音和韻尾,例如: *[jai] *[jei] 等等
- *UU:[Lab]這個特徵不能同時出現在介音和韻尾,例如: *[wau] *[wou] 等等
- 聲母和介音的發音器官必須不同,例如: *[t?j] *[p?] 等等
這些限制都是基於強制特徵變化原則的,所以都是很合理的,具有語音學的基礎。因此,在所有的缺失音節當中,有86%的音節可以被一些簡單的音系學限制解釋,這是很好的。
但我們還剩下214個缺失音節沒有任何解釋,這些可以被理解為真正意外的空缺音節,以下列出這些音節:
首先是有7個意外缺失的韻母:/?a ?a? ??n ??? un j?n j??/,每一個缺失韻母代表19個缺失音節
剩下的意外缺失音節是:
?a ?ai fai fau p?u p??u n?
?i t?i t??i ts??i t??i t???i t?n t??n n?n l?n ??
pja p?ja mja pja? p?ja? mja? pj?u p?j?u mj?u
fi fin fi? fja fjan fja? fjau fj? fj?u
twa t?wa nwa lwa tswa ts?wa swa t??wa ?wa
twai t?wai nwai lwai tswai ts?wai swai ?wai
twa? t?wa? nwa? lwa? tswa? ts?wa? swa? ?wa?
nw?i lw?i nw?n ?u?
ty t?y t?an t??an n?an l?an t?? t??? tyn t?yn nyn
lyn ty? t?y? ny? ly?
這些意外缺失音節,如果哪天出現在了新詞當中,也許我們也不會太意外。
因為答主提到的這些音節部分曾經有,但是後來變走了。
比如你說的biu(biu/piu),隋朝有個叫陸法言的寫了本反映南北朝通用語的《切韻》,根據現在擬音,當時「涪」的讀音就類似:biu。後來biu這種音節全部變成了現在普通話的f,f就是這麼來的,《切韻》還沒有現在漢語這個音;hiu(hiu) ziu(tsiu) ciu(ts?iu) 也類似,《切韻》這麼讀的分別有「休」「酒」「秋」,由於發音的改變,這些音在現代普通話里已經不存在了;而duang這個音,可以說《切韻》就沒有這個音,而且從其發音來說也推導不出來,但是此音節不清楚是不是上古存在這樣的發音,目前上古音還沒有一個很精確和公認的擬音,因為缺乏像《切韻》《集韻》《洪武正韻》這種明確記載的韻書。從南北朝到現代,漢語發音逐步簡化,一些原本存在的音節因為發音改變而消失,所以才會存在這麼多空缺的音節。——————————————————————掃了下其他回答,貌似有人覺得普通話缺少這種音節是語委在從中作祟,比如有人 @ogino taluki 覺得普通話沒有gi ki hi這種音節,但是很多方言有,是語委為了簡化普通話取消了這類發音。
那麼問題來了,吳語有全濁和全清聲母之分,粵語有入聲區分ptk,湖北松滋荊門還有大舌顫音,是不是以上都要納入普通話的發音體系內?有以上想法的基本是沒搞懂普通話是什麼,請翻開你的語文書,複習以下定義:普通話以北方方言(官話)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現代典型白話文著作為語法基礎。
從這個定義中看得很明白,普通話的發音體系,基本就來自北京話的讀音,北京話怎麼讀,普通話大概也就怎麼讀。當時制定新中國普通話語音的時候,北京話早就沒有gi ki hi,也早就沒有尖團區分,自然普通話就照單全收,至於其他方言會怎麼讀,那不是普通話系統需要的。要說為了簡化推廣,普通話的平翹舌、邊鼻音、前後鼻音哪個不是難點,為什麼還是推廣了呢?其中的 ZIOU、CIOU、SIOU 等這一類原本屬於尖音,在尖團合流之前一直是存在的,甚至現在京劇念白裡面還是有區分的(即與 JIOU、QIOU、XIOU 有區分)。
下表舉例的音可以區分可以有:
音節本來就不是發明出來的,又怎麼談得上浪費。
又不是狗尿苔,尿哪兒長哪兒,靶向這麼好。
反倒是題主就沒從這些普通話中不存在的音節里發現什麼規律嗎?
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必要。
只用目前現有的讀音加聲調,普通話就完全可以完成作為一門語言的所有任務,為什麼要加其它讀音?在不造成歧義的情況下,讀音少些,學起來容易,說起來簡單,聽上去易懂,何必再畫蛇添足,佔滿發音表上的每個讀音?
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本來就不是純粹地道的某種方言,而是加以改進調整過的「北方官話」,官話,就是要易學,易懂,如果讀音繁雜,發音困難,怎麼可能成為官話?就好像如今成為「世界語言」的英語,雖然其在全世界的普及必然仰仗殖民主義,但比起法,德,西,葡等等語言,我覺得英語發音相對容易,語法較簡單,這也是促進英語的廣泛傳播的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我覺得是漢字的限制。因為普通話畢竟是新中國推行的官話,所以每一個讀音必須有對應的標準漢字,不能普通話說得出來,但是卻無法落實成文字。因此,一些北方話,或北京方言中存在的擬聲詞,並沒有收錄進普通話讀音當中,比如,小瀋陽走路時發出的「pia pia」聲,這個讀音我們有,但是卻無法找到相應漢字,你說怎麼收錄進新華字典呢?
和平摔的可不是一般的跟頭啊,我眼瞅著她,四爪騰空,大頭朝下,rāo~biājī,那叫一個脆吶!
的確有恢復一些,比如二十六字母的讀音,比如BCDFGJKLMNOPRSTZ,普通話都沒有。當時設計字母讀音時便考慮了這點。
浪費的音節太多了……如果要恢復,怎麼不恢復入聲、陽去、尖團、濁音呢?
還有,你發得出ziu、ziou、zziu、zziou(雙寫輔音表濁音)、buek、buet、sann這幾個音嗎?為賦新詞造新字?
現在找三押四押韻腳都這麼難了么?普通話中確實是有很多嚴重浪費掉的音節!比如用「嘻嘻嘻」表示自己在笑的時候,很多時候大家發的音根本不是xi xi xi,而是hi hi hi!然而普通話中沒有收入這個,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時明明就在使用的音節!另外我覺得最無語的就是,中國明明很多地方都有gi ki hi的發音,為什麼最後只保留了ji qi xi啊?特別是在翻譯外文的時候,kim到了普通話就變成了jing,gi開頭的單詞全變成了ji,hillton變成希(xi)爾頓。我會聯想到韓國人發不出f的音,以致於米菲兔miffy到了韓語口中就讀成了mipi。漢語中明明就有很多音節,為什麼我們要主動砍掉很多本可以加入到普通話里的音節呢?
我猜想可能是國家語言委員會的那些人,為了規範整理普通話,使其達到簡化以便於推廣的目的,所以統一把所有gi ki hi的發音全部歸入到ji qi xi中,並且默認了尖團合流的規則,siao和xiao,zin和jin,cian和qian,xing和sing等等,這些都不區分了。這幾年你會發現網上有人打出「真搞siào」這樣的句子,以達到幽默的效果。另外歌曲《北京一夜》中,有一句「one night in beizing,我留下許多cíng」。
雖然為了使漢語更加簡明規範高效,這麼做貌似也無可厚非,但是,你能不能最起碼給那些本有的音節,留下一個「音譯用字」呢?比如「卡」本來只有qia3一個讀音的,但是ka這個音節實在是太常用了,以致於字典給「卡」加多了ka這個音節。就現在而言,可能大家覺得ka比qia更加順口,所以ka甚至代替了很多本該發qia的音。
新華社的音譯用字表,我覺得做的還是比較好的。https://wk.baidu.com/view/31f7968dd0d233d4b14e696d?pcf=2#1 雖然普通話中沒有wi和vi的音,但是在新華社的規範譯音表中,英語中wi的發音,只能用漢字「威」表示,vi只能用「維」表示。
接下來我說的話,純屬個人的希望罷了,我覺得實現的機會並不大。我們可以考慮在繼續保持所有gi ki hi音的字併入到ji qi xi的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原本讀音為gi ki hi的字中,分別各挑一個現在已經幾乎不使用的,長得好看一點的字,繼續保留其原有的gi ki hi的讀音。
剛才我上網搜了一下,原來知乎上已經有人討論過這個問題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98149
要看這些發音是否有其對應的比較固定的含義吧。
從題主給出的例子來看,這些發音應該都是用來「擬聲」的,所以並沒有「造」出一個字的強烈必要。
專業的我沒別的答案專業,就說一個替代方案吧。
要是真想用文字來表示這些發音,也不想損害所謂「漢語的純潔性」,題主不妨用漢字來「拼寫」這些發音。
比如「比右」,「嘚汪」等等,連起來讀也就差不多了。為何不能新造字把它們利用起來? 沒人說不能啊 好像也沒人規定不可以 只是人都有慣性而已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新概念用以往「浪費」的音節讀起來 比如 化學上那些
難聽大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普通話作為通用語,它的前身是官話、雅言,在古代是文人、士大夫、官員和皇室所使用的語音,是正音,自然會剔除一些難聽的(聽起來不開化的)發音,比如 bia, cei, nui, dia, mia, diang, tiang, duang, nuang, nua, lua, dua, mua , bua (念完這一串有沒有感覺到一股濃濃的東南亞風) 這樣的。所以說什麼某方言比普通話好聽的,我是從來不信的。類似這種聽起來比較 weird 的音,還是不要加入普通話的好,尤其不要加入書面語,否則那是一種污染,而不是豐富了(當下普通話的發音已經夠多了,不需要再加入更多發音了)。Ps. 每個正規漢字都有對應的"正音",對現在大量的方言發音進入普通話使用者的口語中感到很擔憂。
因為這些音節不符合漢語拼音拼寫規則。
因為如果要創造的話就太多啦,不只是biu,diu,fiu,還有wie,fie,bue,sue,diang,luang之類的,而且從古代流傳這麼久,現在即使創造出來也沒人習慣這樣念啊,好尷尬的啊
那些說:
不符合語法沒有必要之類的言論,遲早要被打臉。我十分確信一定會有iu新字,在此立帖為證。
字就像道路,用多了就成為既成事實。
Biu duang這兩個音,其實已經呼之欲出,只是缺一個讓大家都為之接受的外形,然後就缺普及。要造新字只需要輸入法軟體裡面有相應的字體,就會馬上被廣泛使用。我相信輸入法軟體在某一天會很樂意帶這個節奏。我前一陣玩一個12人參與的殺人遊戲,遊戲中日夜交替,在每一次黑夜中總是會有人會被biu的一聲幹掉出局。
所有人在黑夜都在打biu這個音標。還有現在很多人在碰到成龍關聯話題的時候都會拼出duang這個詞,帶一波節奏。
-----------------------------------------
我認為大家不會為了造字(或為了利用掉某個音節)而去造字。為了樂趣會這麼做。或者為了描述一個全新的概念而去造字。據說在日本每年都有一個造漢位元組,要創造一個全新的漢字,並為它添加詮釋。推薦閱讀:
※為何黃巢《不第後賦菊》一詩末句不押韻?
※雷州話、海南文昌話、潮汕話都屬閩語,為什麼雷州人、潮汕人之間幾乎互相不能聽懂對方的方言?
※漢語以前是沒有語法的嗎?如果是,漢語為什麼要引入主謂賓的語法?
※能否利用相同偏旁或相同聲母的漢字組成有意義的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