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為何會有文化沙漠之稱?這個評價是否正確?
如題
首先廣東文化這個詞其實是不準確的。廣東有多個獨立的文化體系,包括廣府(珠三角)、潮汕(粵東潮汕地區)和客家(粵東梅州一帶),以及一些知友指出的雷州(雷州半島)*。這幾套文化中的內涵都是相當豐富的。單說廣府文化,就有雄踞四大名菜一名的粵菜和豐富的飲食文化(煲湯、嘆茶、燒味等),以及自成一派的建築文化(擁有全中國最繁複的屋脊裝飾體系以及獨立於蘇杭的嶺南園林體系)。而且,廣東的這三系文化的傳統的保存比中原甚至是以文化為自豪的江淮江浙還要好。
關於粵商,我以兩點來反映其文化素養。首先,粵商飲茶之風之盛,國內首屈一指。廣東行茶禮儀豐富,普及之廣之深,勝於江浙。茶的選擇上,廣東茶桌上的選擇也區別於內地。廣府人對於普洱有獨到研究,有柑普、菊普等獨特喝法。潮汕人尤嗜烏龍。茶是粵商談生意時必備的道具,相比於酒桌,粵商似乎更中意茶桌。隨著粵商地位的提升,具有廣東特徵的飲茶風氣在內地商人中也在被逐漸效仿。其次,廣東富商對於修建園林頗有熱情。如中山市的始建於95年的詹園,既借鑒了蘇州園林的長處,也突出了嶺南園林的特點。詹園是園主人為了自己的母親養老修建的,園中處處以孝為主題。再如東莞市有粵暉園,突出嶺南特色,亦為建國後最大的古典私家園林。可以說,粵商在生活和藝術品味上也是可圈可點的。
在生產方式上,廣東由於處於沿海地區,漁業和貿易興盛,不利於以重農抑商為基調的中原式生產方式的推廣,從而使廣東在唐宋漢人移民後依然長期遊離在中原農業生產體系之外。同時,廣府文化和西方工業文明接觸時間早,接觸程度深,這些後來也客觀造成了廣府形成了中國最豐富的區別於農業社會的近代工業文化體系。如港澳地區在我國融合西方文化的過程中起到了橋頭堡的作用。在這一層面上,全國少有可以與之相提並論的地方。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廣府的一些文化特色(如早茶)在今天依然處于欣欣向榮的發展中,也受到了許多外地人的歡迎。
由於近代以來廣東貿易發達、經濟起飛,加上廣東三大民系在中國近代革命歷程中均有亮眼表現,廣東三大文化上日益在全國舞台上的地位日益凸顯。如今甚至很多被內地當做現代文化的事物就是肇源於廣東本土文化。這在一段時期內造成了內地諸文化對於廣東文化地位提升難以接受,其表現就是「文化沙漠」的表述。
文化沙漠這種說法,尤其盛行於歷史上與中原王朝關係緊密的地區。而廣東各系文化都無一例外地都自古和中原王朝關係不密切。由於地理和歷史原因,廣東缺少全國性的歷史事件和歷史遺迹,在古代長期作為偏遠地方。此外,廣府文化中,對於教育依然是強調的,但廣府的長處在於商貿,文教相較於江淮、江浙、江漢三地確實是弱項,但亦不處於全國之下游。
小結:廣東文化分多個體系,均起源時間晚,生產基礎有別於中原,短於農業而長於漁業和貿易。其中珠三角的廣府文化在近代以來有長足發展,成為我國工業時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其地位確立時間晚,同時生產方式有異於中原,文教又輸於內地強勢地區,其文化在一些內地人當中尚未獲得認可,這應當成為了「文化沙漠」一詞的來源。
*後記:感謝評論區知友 @小蠻腰先生 關於雷州文化的指正,現改採用了更加準確的說法。對的,北狄南蠻西戎東夷,都是文化沙漠,就中原地區是中國文化的綠洲。
換成地圖炮的講法:北京廣東陝西上海是文化沙漠,河南是文化綠洲。
河南不是中原?吹牛時比誰都快,我這沙漠之子給你們吹了牛,你們怎麼就不接了呢?北狄給綠洲跪了。請看字說話:狹義指今天的河南省。再請看字說話:範圍 中國河南省
紅圈覆蓋綠洲的區域面積都快趕上恐怖分子里綠綠的比例了吧?還說河南不是中原?文化綠洲為什麼就不能大大方方承認自己是文化綠洲,北上廣是文化沙漠呢?中華文化發源地要都不是綠洲,那我們沙漠是什麼?黑洞么?謝邀。文學青年總認為富豪都是沒文化、沒品味、為富不仁的。
隨便你怎麼說
如果覺得只有中原文化算文化
那廣東就是文化沙漠啦反正 雞同鴨講眼碌碌是的。我們廣東人只知道吃,天天吃,今天吃胡建人、明天吃荷蘭人,哪裡有空搞什麼文化建設。
講真,廣東當然也有自己的文化,而且內部就各有各的不同,
從地域上看:臨海、山區、丘陵、河流三角洲平原、海島各自的文化也不同(地理影響導致文化差異不容小看);從民繫上看:除了廣府、客家、潮汕、雷州這四大民系,還有各種小民系、少數民族(苗瑤畲壯滿等),各種方言島,各種民系混居地區。民俗文化異常豐富。
——————整體上,廣東和中原地區的風氣是非常不同的,
這個差異體現在考試文化、官本位上,非常明顯。廣東這方面確實不怎麼樣。
但是說起商貿金融、飲食交融、宗族這些濃郁的文化,恐怕國內能相比的省份也不多。目前特別是廣東粵東西北高中考方面的教育問題,值得重視。
奇怪的是,在廣東的城市和偏僻山區,人們尤其相信「讀書改變命運」,一線城市廣東人送子女出國留學的比例(在國內)並不低。但在介於城市山區兩者之間的三線地區(不單針對臨海三線城市),人們反而不夠重視教育。由於教育資源流向一線城市,家庭對教育重視程度也不一,鄉鎮地區的中學升學率並不理想。
十幾年前本人讀中學時,曾經流行一股「讀書無用論」的風氣,然而無奈的是該風氣是有社會基礎的,清末以來廣東沿海民眾長期以中富農為主、很少有大地主,用我鄉下朋友的話說,就是:「讀書讀個高中就夠了,考不上大學 可以留下給家裡幫忙、以後家裡出筆錢去做生意、不喜歡也可以去參軍」結果也可想而知。他們一部分成了土豪,一部分成了流氓浪仔。1.嶺南文化一向都是被邊緣化的 一些人眼裡 除了中原文化 其他的都不是文化
2.有些人眼裡 只有古建築才能凸顯文化 什麼鐘樓鼓樓 皇城 之類的。
3.廣東高考成績一向不突出 試題偏簡單 4.一些人眼裡 廣東經濟發達 廣東人務實 說白了就是談錢 沒文化。那麼廣東究竟是不是文化沙漠呢。不是如果文化就只在歷史人物以及古建築中體現 那就證明 這些文化斷代了。文化是要深深印刻在平民的生活當中 而不是什麼老建築 舊皇城 博物館 1.廣東文化 是風雅頌 的風。存活在大家的生活中,不是歷史書本中。 例如粵劇 退休人士沒事就去唱兩句 詠春太極洪拳 老頭子 沒事就去公園耍耍。要體驗廣東文化 不在博物館 老建築 而是走到老城區體驗。 民國時期的騎樓 清朝的西關大屋 五層樓 祠堂等等 依舊是繁華鬧市 保持使用 而不是變成旅遊景點 擺在神台上面供奉。2.廣東一向是海洋文化 經商文化。跟傳統的讀書至上 有一定的出入(不是說讀書沒用)。敢闖敢拼 低調務實不空談 就是刻在廣東人底子里的文化。一些人坐下來就是談這個政治鬥爭 那個國際大企業,又是孔孟之說,又是國際大事。廣東人一般都懶得鳥你,那都不關你的事,你要做的是做好自己的事,過好自己的生活。廣東人會跟你談,一起干哪個項目賺錢,什麼好吃好玩,門前商店垃圾亂倒要投訴相關部門等等。所以很多人認為廣東人沒文化 。3.文化不是體現在歷史 而是體現在文明程度 識字率 精神豐富程度。你說深圳 廣州等地方隨口一吐痰 就吐中一個大學生;什麼學術講座 圖書館藏書量 圖書館人流量之類的文化活動比全國95%的地方要多 公交車禮讓座位 地鐵先下後上 扶手電筒梯左行右站 你敢說這些地方文化沙漠? 哪怕你的城市 出過無數多名人 無數古迹 那只是歷史 不是文化。 有些地方名勝古迹多,歷史人物多,當地人卻大多數字都不認幾個,不講文明不講理,隨口吐痰血噴你,這種地方就叫有文化嗎(舉個例)。4.至於說文藝方面,廣東有粵劇,四大刺繡之一廣綉,嶺南畫派,佛山武術等等。粵菜算嗎 ?手動滑稽5.至於說教育吧。自主命題的時候 廣東英語試題難度是全國前列的 也是少數需要考口語的省份(廣東的實用主義導致的吧)。 而一系列的職校 出來的技工水平也比較高(也應該是實用主義導致的吧) 而廣外 華南理工 中大的醫學系 南方醫科大學 深圳大學 吉珠等高校 雖然不是全國頂尖的高校 搞學術好像也比不過人 但是企業評價都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廣外深大這種雙非的無冕之王。假設廣東是文化沙漠,
那麼廣西作為映射應該是文化寶藏,
廣西是文化寶藏嗎?
不是。
所以,廣東不是文化沙漠。對的,廣東是文化沙漠,廣東人沒文化。
你們知道有文化的人是怎樣的嗎?
他掏出兩文錢買個燒餅,一遍慢咽細嚼一邊不短的用手指沾著口水在桌面上寫字。好不容易吃完了,字也寫完了,他仍然端坐在桌前苦想。
忽然靈感突至,他一拍桌子,四座皆驚。然後仍然是沾著口水在桌面上寫字。
眾人感嘆,真有文化。
但事實就是,這傻逼在吃從燒餅上掉下桌面的芝麻。
拍桌子是要把掉進桌子縫裡面的兩粒芝麻震出來。
這就是有文化的真相。
一個人四處炫耀自己的內褲,或者嘲笑別人沒穿內褲,
往往是因為這人全身只剩下內褲。上一個問這個問題的人已經被煲成湯渣了
那兩句流傳大江南北的詩,莫不是廣東虎門銷煙的林大人寫的?
粵菜是四大菜系,粵綉是四大名綉,粵劇是南方重要劇種,粵語世界影響力也不比普通話差,嶺南園林能和江南園林平分秋色,然後你告訴我廣東是文華沙漠?????經濟比不過,就想在文化上秀優越,奈何現在很多高考狀元,學習拔尖不說,顏值又高。
Yes and no
廣東地方民俗異常發達,人類學意義上文化極其豐富。
廣東自古商貿繁榮,但是文教不興,士子讀書,轍用鄉談,以至於至今都沒有發育出系統的文讀層。南方各省但凡科舉繁榮,都是口頭一套,書面一套,偏遠如越南尚且如此。廣東地方連越南都不如。按照傳統標準,可以算文化貧瘠。也不算什麼文化沙漠,只是廣東不屬於中原文化而已,他們是嶺南文化。
去廣州看看,那才叫文化薈萃。
一直以來,於有意無意間,許多外省人總喜歡把廣東視為「文化沙漠」,而不少廣東人好像也或多或少地自認了這一評價。廣東是否真的沒文化,真是欠缺文化底蘊呢?答案絕對是否定的,廣東絕不會沒有文化底蘊!從古至今,廣東在文化層面上如果不是比別的省份要好的話,至少也絕不會比誰差。 當然,在這裡我們首先必須弄明白:究竟什麼文化?究竟怎麼樣才算有文化?我們都知道,文化不過是人類各種活動承載於各種載體後的一種具體表現罷了。它雖然是一種抽象的東西,但卻絕不是空泛的東西,它有著許多可看、可聽、可感的載體,能使我們親身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我一向認同「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會有文化的存在,分別之在於先進還是落後而己,而無所謂有無文化」的說法。我們廣東的歷史傳統文化比大多數人想像中的要豐富得多,積澱也不比誰差,它曾結合地域特色創造出與其它地方大不相同的「粵派文化」。 嶺南是一個地域概念,中國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特點,嶺南也不例外。嶺南地區和珠江流域長期以來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點和精神面貌,粵劇、客家音樂、潮劇等藝術形式源遠流長。所以說起歷史文化,中原很豐富,而廣東也並不差,廣東的南越王、南華寺等都很有代表性。而漢民族七大民系,廣東三大民系就佔了其中之三,分別是客家、廣府、閩南,此外還有不少亞民系,試問又有哪個省份能有像廣東這般豐富的民系文化呢? 倘自 12 萬年前的「馬壩人」算起,從曲江的「馬壩人」到廣州的「南越王墓」;從韓愈的治潮(潮州)到包龍圖的理端(端州、肇慶);從近代以來,廣東做為革命策源地輸出的種種革命理念,到改革開放後席捲大江南北的廣東風暴;從深圳輸出的時尚文化,再到廣州的飯食文化(現在全國起了多少各式茶樓呢?);從被譽中華民族唯一的茶道傳人的潮汕人的工夫茶文化,到被稱之為能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千年遷移史的客家遷移文化,廣東何曾欠缺過文化? 所以說,做「廣東沒有文化」這一結論的人,本身就是沒文化的體現。這些持「廣東文化虛無論」的人,除極少數是因患「紅熱病」而故做此言外,大多是因為對歷史文化現實的無知,鸚鵡學舌般人云亦云,所以才會妄做此無知之斷論。
從張九齡、六祖惠能,到倡詩界革命的黃遵憲,再到近現代的梁任公、康有為等一眾文化大師級人物,一千多年來,廣東幾何曾欠缺過文化名人?另外,從韓愈到蘇軾、包拯,廣東還存在著相當數量被貶到廣東的文化名人,這就如那些在北京、上海創造輝煌的文化名人沒有幾個是真正土生土長的一樣,他們也是完全可以算在廣東或曰與廣東有關的文化名人之內。
不過,就算拋開故往不提,單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廣東的文化名人也一樣是層出不窮。例如:有傑出音樂大師馬思聰;文學大師陳殘雲;被譽為「民俗學之父」的鐘敬文;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高劍父、黎雄才、關山月;著名雕塑家潘鶴;著名作家劉斯奮;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等……就是時至今日,這些名字並不因歲月的流逝而褪色,他(她)依舊響徹雲霄、影響深遠。這些文化土壤還不夠深厚嗎?廣東怎麼可能會缺少文化底蘊呢? 所以說,千百年來,廣東從來就未曾欠缺過「文化」,它一直存在在南粵這片熱土上。廣東文化源於本地土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嫁接,故時常從中原大地上汲取養料,不過也不時反哺中原文化,給中原大地帶去一片又一片的清風,注入眾多全新的血液。正是嶺南文化那種海納百川般的包容並舉,既吸收了無數中原文化的養料,亦汲取了不少海外文化的精華,所有這些經嶺南文化所擅長的融會貫通之後,再源源不斷地反哺到中原大地上去,使中華文化能夠不斷地吸取清風、注入新血,而不至徹底僵化老朽。因此也可以說,中華文化之所以能歷萬載而不倒,亦有以廣東為首的嶺南文化的一份功勞。總之與其說廣東沒有文化底蘊,倒不如說廣東未能充分挖掘這厚厚的文化遺產,未能真正打好「文化牌」而來得貼切。廣東欠缺的是對這些「文化」的包裝,缺少的是對這些璀璨文化的宣傳。 這從對冼星海、馬思聰、鍾敬文等這樣的大師級人物的遭遇可以看出,廣東對他們又做了什麼像樣的宣傳了呢?而同是山歌,在一部電影《劉三姐》之後,人們一提起山歌,首先想到的會是廣西桂林,而不是身為山歌之鄉的梅州。(據說《劉三姐》一劇中劉三姐等哼的山歌調調,其就是來自梅縣)為什麼本是廣東的東西,卻在廣東絲毫吃不開,而非要到了別的地方才能發揚光大呢? 所以,廣東之所以會被外人如此誤解,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在於自己。眾所周知,廣東商業文化發達,是一個較注重實利,也即常言所說的較為務實的文化圈。而一般寫小說,都是很難在短期內見到效益的,故這就直接導致了廣東難出高質量的「大部頭」,難出能有巨大影響力宣傳廣東特色文化的小說、電影等文化精品。自然而然,這就使外界在了解廣東的方法上,會出現巨大的偏差,因為他們更多的是來於電視、電台等快餐式文化傳媒的直觀了解(前幾年,省外甚至是中央級電視媒體,不都是喜歡把廣東人塑造成「暴發戶」代言人形象的嗎?)。 記得曾有人總結這一情況而說過這樣一句話:「廣東寫「大部頭」的小說家不易見,而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專欄作家」卻多如牛毛。」這固是因為廣東的商業文化使然,但也從另一個側面道出了廣東文化在傳承中的無奈。 另外,廣東在這些年來,一直都只會跟在香港後面,拍一些毫無個性而十分粗糙的泡沫電視節目,而對張九齡、惠能等一眾真正的大師級人物(惠能還好一點,而同一等級的道教大師羅浮葛洪、明大儒增城湛若水,提到的更是沒幾個),卻極少能夠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來宣傳他們。以至就算是廣東人自己,年輕一點或沒刻意去留意的,也根本不知道誰是「冼夫人」,誰是「宋湘」。 還有,現在一講到古猿人遺址,國人一般都會數出雲南的「元謀人」;北京的「北京人」;浙江的「河坶渡人」;陝西的「藍田人」,可又有幾個人知道廣東曲江的早期智人「馬壩人」?這裡邊,就存在著很大的宣傳失策問題了。又如梅州黃公度的「人境廬」,本是一個能很好地提升文化層次的好項目,可卻任其默默於無名中。(「人境廬」是清代廣東名人黃遵憲所有,位於梅州市郊周溪畔, 其意取於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詩句。) 總的說來,相較於其它文化大省、文化強省,廣東在對文學、藝術和民俗的推廣和宣傳力度上還顯得非常的不足,比如富有特色的嶺南建築、嶺南畫派和客家音樂、潮汕工夫茶等,就未能上升到應有的高度去重視開發它。當前,重視本地文化,把鄉土文化傳承下去,已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大課題。廣東,只有讓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歷史、認清本地文化後,才不會再被人誤為「文化沙漠」。 最後,我承認廣東在文化層面上,還有許多工作未做好,還存在著相當大的不足,但卻絕不能認同據此而將廣東文化「虛無化」的論調。廣東絕不是什麼「文化沙漠」,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將來更不會是!廣東文化不僅存在著,而且還無時不刻地影響著我們。我們今天之所以對此感覺不強烈,只是因為我們還遠未能真正去開發這富礦,還有相當多的東西正在默默地等待著我們去認識。「我覺得廣東是文化沙漠,你們怎麼說都不算事。」
我記憶中 「廣東是文化沙漠」 這個說法其實是從 「香港是文化沙漠」 這個詞中慢慢被擴大轉化而來的
那麼這個香港是文化沙漠又從何說起呢
因為香港是從一個小漁港經過不到100年,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經濟印象有多大都不用去舉證就知道了,而文化輸出的載體電影,電視劇,流行歌曲還有粵劇這些文化作品更是在80 90年代大規模輸出,不止在國內有影響力,在整個東南亞,韓國,日本甚至歐美都有一定的影響力,那麼為什麼有人會說香港是個文化沙漠呢?
這個說法其實是從台灣穿過來的,那為什麼台灣會這麼說呢,當然有一種說法是台灣人眼紅香港的發展比自己好,而且香港在娛樂影視方面的發展其實是對台灣本土的影視作品有比較大的影響的,所以他們才會這樣說給自己留一點面子。
但是!另外一種說法也是比較有意思,另外一種說法是,香港當時的教育部門作了一項非常大的改動(是否真實存疑),就是香港的學生可以把口語作為正式的書面語來寫文章,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說明一下
比如說,香港人說我回來了,用粵語的口頭語寫下來是「我返來啦」,以前都是按照我回來了的說法作為書面語進行寫作的,現在不用了,大家都可以用口頭語寫下來,導致的是非常多的文章寫出來,非粵語地區的人根本非常難以讀懂,所以台灣人才高呼香港是文化沙漠,因為香港文化的根源肯定是中原文化(大量的內陸人士逃離到了香港,所以香港不是單純的廣東文化),現在這樣做就是切斷了這種文化的交流(存疑,畢竟現在也是可以交流的,而且用口頭語進行書寫的坦白說就是些沒多少文化的人,稍微讀過書的都是書面語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台灣人的說法也不完全錯誤,不過問題是台灣現在比香港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台灣的口頭語作為書面語已經非常普遍了,你看現在台灣的那些綜藝節目,如果只看字幕,我覺得不是閩南語系的人已經很難理解了
最後,因為這個文化沙漠本來就不指的是廣東,而是指香港,而且我覺得這個問題本來就非常有問題,先不說廣東有三個民系的文化紮根存在,共同孕育的嶺南文化也是非常輝煌的,而且廣東也沒有和中原文化有切斷,最簡單的例子是我現在打的是書面語,而我說出來是粵語,你可以聽懂我說什麼,我也能理解你說什麼,有文化交流的情況下,就不會出現文化沙漠的情況。
別的我不管,北京一定是個美食沙漠。
一個在北京上學的廣東人。一個數據,廣東和北京是去年全國黑膠唱片消費者數量最多的地區。
出自《2017中國黑膠消費者畫像及消費行為的分析報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情緒激動時蹦出口的都是方言,而不是普通話?
※說說只有漢語才能表達出的…?
※中國的史料對周邊國家歷史研究有多大作用?
※潮汕三市未來有沒有合併可能?
※全國各地有哪些比較好的live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