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飛機的航程足夠遠,是不是就沒有造航母的必要了?

如果飛機的可以飛很遠,比方繞地球兩圈不下來,是不是航母就沒用了?


飛行員蹲在尿盆上啃著巧克力棒在無線電里罵街你聽見了么……

我有個更好的建議,你把飛機發動機換成核動力的,然後用自動駕駛儀替掉飛行員,這下你想飛多久就飛多久……

嗯,沒錯,就是飛到人頭頂拉屎的冥王計劃……


對於戰略轟炸機來說,航程足夠遠確實夠了,畢竟需要打擊的戰略目標相對來說不是很多...

對於執行戰術轟炸任務的飛機來說,出勤率和戰區滯空時間才是最主要的,畢竟這個世界沒有哪個能財大氣粗到直接在本土和海外戰區之間玩穿梭戰術轟炸...

對於制空戰鬥機來說,大航程意味著大機體,體型太大不僅對發動機要求高,做高G機動的時候對機體的強度也要求高,同等技術條件下增強機體強度也意味著增加飛機的死重,於空戰不利...

所以,航母對於維持前沿存在是很有必要的...


假設有一種戰鬥機,它航程足夠,可以從本土飛到任何地方發起打擊。

它是無人駕駛的,不用考慮飛行員體力的問題。

但是,它不能及時反應。

地面部隊遭到攻擊,需要空中支援,那麼從本土飛過去要多久?

高效率的航母,一般一架飛機一天可以出動兩次以上,而從本土出發的飛機,兩天能不能來回一次?

那麼和航母比,理論上最少需要四倍的飛機。以現在的飛機價格,多出來的這三倍飛機,是否經濟?


搞個飛艇好幾個月都不用下來,你慢慢飄吧。

——

當年牛牛就覺得轟炸機航程足夠,沒必要搞大艦載機了,全球存在的海軍可以依靠全球到達的空軍來保護。

更進一步的就是兩美帝搞得兩小時全球打擊,就看這貨能不能淘汰艦載機了。


如果戰鬥機能做到低成本全球任意地點30分鐘抵達,巡邏/作戰3、4個小時,並且還能返航,那確實可以部分代替航母。

但航母還能大規模投送部隊啊,這個不能替代


在目前這種飛機工作模式下,如果能造出滯空時間30小時的戰鬥機,那麼用相同的發動機相同的材料技術等,一定能造出性能強得多的滯空3小時的戰鬥機。這裡的性能,是由攜帶染料的差值帶來的,主要的是體積和重量,進而對過載能力、隱身能力,高速飛行能力彈藥攜帶能力等有巨大提升,即使是艦載機不如路基飛機,也遠遠消除不了這個差距。

並且,無人戰鬥機現在只在概念里,如果是有人戰鬥機,飛30小時可就好玩了。而且,現在的戰鬥機平均飛行一小時就要維護2、30小時,發動機、機身都是有壽命的,保持長時間巡航比起必要時才出擊,效費比非常低。

如果以相同的速度飛行,那麼攻擊波次的密度與距離成反比

這裡舉個例子,我國要毆打甘比亞小朋友,如果要以每波一個團,每小時4波去打,用假象的超長航程戰鬥機去打他,那麼出我國南部出發要10000公里左右,如果是2馬赫超音速巡航,並且不考慮某世界第三強國的感受直接過其領空,那麼要飛4小時才能到達這個超級大國上空,而如果從印度洋的航母起飛,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達。這意味著要4倍的飛機數量、4倍地消耗壽命和染料,才能達到相同的攻擊密度,這還是不考慮性能差距的前提下,算數性能差異要更加可怕。

如果發生我國海軍編隊和蒙古-尼泊爾特混航母編隊遭遇戰,那麼少說10倍的飛機到達戰場的時間直接影響勝敗!

所以,在飛機工作模式徹底革命之前,這種想法不可行


戰略轟炸機就是這麼玩得,反正就扔兩顆核蛋蛋

但是戰術飛機就不行了,對於大氣層內飛行器而言,其速度極限一般是2馬赫,經濟巡航速度一般在0.9馬赫(包括F22,超巡是不經濟的),而飛機又不像地面載具可以就地休整補給(空中加油屬於危險科目,空中補彈目前還是科幻作品)。你的起降點離作戰目標越近戰術飛機就能在單位時間內派出更多架次達到更好的打擊效果。


題主這個問題問的還是很有水平的,當年二戰結束時美國軍隊內部也有這樣用遠程轟炸機代替航空母艦艦隊的想法,也就是著名的:「海軍上將造反「事件

二戰結束時,美國國會和政府決定削減軍費開支,封存航母。然後海軍和新成立的空軍就為經費起了衝突。當時軍方認為未來的戰爭核武器是唯一決定性因素,空軍和海軍就圍繞著這個想法提出了自己的裝備設計方案爭取經費。

空軍提出的就是「長程戰略轟炸機+核武器」B36轟炸機方案。空軍認為自己可以取代海軍,只要轟炸機航程加大具備了洲際打擊的能力,就可以避免地面所遭受的如硫磺島的巨大人員損失,而航母艦隊則會由於核打擊以及敵人對本土重要地區的珍珠港式的核奇襲而失效,所以沒必要發展。

海軍則對應研究提出了「USS United States CVA-58合眾國號攻擊性航空母艦計劃」,其實這是海軍對於航母的堅持和對於「核武器決定論」的妥協下的產物。海軍認為戰爭的勝負不可能由戰略轟炸決定。而是要研發一種能搭載核武器、起降戰略轟炸機的超級航母。於是合眾國號誕生了。它很大,沒有艦島,可以起降戰略轟炸機。

海軍和空軍的兩個大項目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但是花錢多的海軍明顯不受到支持。在原來支持海軍的國防部長詹姆斯·福萊斯特下台後。陸軍和空軍聯合反對海軍,合眾國號也在鋪設龍骨五天後下馬。雖然海軍多位高級將領憤然抗命,利用輿論表達抗議,並使用各種手段攻擊空軍的B36轟炸機。但是最終結果還是海軍部長作戰部長雙雙下台,前任國防部長福萊斯特也在鬥爭中精神失常跳樓身亡

雖然空軍贏得了這場大戰,保住了B36。但是歷史的進程最終倒向了海軍。朝鮮戰場上B36因為忌憚蘇聯中國的噴氣機而沒有親臨戰場發揮所謂「決定性」的作用,反倒是在朝鮮半島的機場都被佔領後,只有美國的航空母艦可以到達相關海域,發揮了空中火力支持以及兵力投送的重要作用。海軍以及航空母艦的作用也被重新重視起來,封存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被重新啟用並參與現代化改造,到了 1952年,美國海軍獲得批准建造新一型的六萬噸級航空母艦,很有意思的是,海軍把這一級航空母艦命名為福萊斯特級,用以紀念支持美國級而下台並最終自殺身亡的國防部長,這大概就是美國海軍的復仇吧。

從此以後,美國軍方就再也沒有用什麼轟炸機替代航母的念頭,倒是赫魯曉夫想用另一種飛行器:彈道導彈來代替航母,可是在古巴導彈危機里照樣吃了大虧。

航母,所具備的不僅僅是強大的續航能力,還有攻擊即火力支援能力,戰場投送能力,戰場指揮能力,以及飛機不可比擬的生存能力。航母艦隊可以在離國土較遠的地方獨立保持較長時間力量存在,牢牢把握制海權,在非戰時更有強大的武力威懾功能。這是可以飛地球兩圈的飛機不可比擬的。

除非飛機具備了這些功能,變成了這個模樣。

我覺得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這個東西服役了(滑稽)


飛機如果不用燃料和彈藥的話,的確不需要了


科技發達到可以兼顧到靈活的機動性、強大的戰鬥力和超長的巡航距離…這些你聽著不熟悉么……

沒錯,那叫鋼鐵俠。


等高超音速的空天飛機投入使用,或許航母就可以退休了~~~目前比較接近實用水平的是X-37B空天飛機,計劃裝備的激光武器、粒子炮和動能武器還在研製階段。中世紀以後人類的主戰場從陸地走向了海洋,未來的主戰場必將屬於太空,得空間者得天下。


就問你。。 。怎麼上廁所。。 。


航母存在的必要不是因為飛機的航程,而是飛機需要一個可移動的基地


那……彈藥呢?


飛行員是人不是機器人


題主你的思考方向是對的,

但技術上的解放方案不是靠超長續航的大氣層飛行器,而是要有多重軌道上搭配布置的太空炮艇,使用動能攻擊武器。這樣就不用擔心反應速度了。

要始終牢記航母是一種強勢的威懾力量和到達,如果替代他的威懾作用,至少要做到長期在線,即時響應和精準打擊。

最後,技術上的問題只是一部分,還有經濟上的,賬得划算才行。


親,連續開5小時汽車你都會嫌累,更何況飛行員……此外,航母作為政治工具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圖95爬出來給題主一個孫世林,然後敲了敲隔壁NB-36H的封土堆,哥倆一起真的好想再飛500年


還得夠快才行


問題是人要休息呀,哪怕是B2,很長時間可以自動駕駛,但是飛24小時你下來也感覺身體被掏空了。而且,航空母艦並不是單單看做一個海上機場這麼簡單,他往往集合這指揮中心和海上基地的職能,因為,你不可能能從前線救下來的傷員,人質,難民什麼的,直接用直升機拉回國。而且,還有出勤率。一架飛機48小時出動一個架次,跟一架飛機24小時出動4個架次差距還是很大的


推薦閱讀:

當客機駕駛員是種什麼體驗?
century wings的F-14海盜旗塗裝的飛機一共有幾架 塗裝樣式掛載裝備都是什麼樣的?
波音和空客等飛機製造商的利潤率高嗎?
飛行員怎麼看待飛友的?
舊日本帝國海軍艦載機的機尾色帶有哪幾個時期,代表什麼意思?

TAG:飛機 | 軍事 | 航空母艦 | 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