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嗶哩嗶哩上有些很火的番劇卻銷量不高?

比如去年的坂本大佬,本季的龍女僕,都是在B站大火的番劇,然而卻銷量慘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銷量是玄學。

首先喜歡看,看的歡樂和想買是兩回事。

畢竟bd碟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就算是日本的收入比中國要高几倍,一部動畫全套bd的價格也不是說像買零食一樣想買就買。

買bd需要看是否具有收場價值,像最近的《小林家的妹抖龍》銷量也不高,至少在京阿尼的作品中算低的了。同期的珈百璃比它高,我個人覺得妹抖龍比珈百璃要好點。

不過原因還是因為這種平淡日常番很難賣好,畢竟笑點多看幾遍就沒意思了。康娜萌是萌,但買BD不如買手辦。

其次,文化有所差異,日本宅和中國宅有些區別,動畫的地位也有不同,中國會看動畫大多數年齡偏小,愛好有一致性,所以會照成一部分番劇特別火,點擊量和討論的特高。

日本宅年齡分布較大,要讓銷量高點必須滿足許多年齡層的愛好。。

中國是網路播放觀眾具有選擇性,在沒看之前就會用畫風把部分番劇否決掉。日本是電視台播放,觀眾會不得已接觸那些畫風奇特的動畫。

看銷量榜中的物語,小圓,如果有選擇的話,我想會有許多人在看之前就pass掉。

銷量對動畫公司很重要,但不是正確性的指標,它是作品中滿足觀眾購買慾的元素多少決定的,劇情和質量也只是其中兩個元素而已,除此之外元素還有很多,賣肉可以,賣腐可以,賣萌也可以。

所以好作品銷量不一定高,高銷量不一定是好作品,不然也不會出現名作之壁這個詞。


謝邀

90%原因:

如果b站霸權分布隨機的話,我們總覽全年動畫,一部動畫能保本(3000+)的作品數量不足一半,5000+在概率13%~17%,破萬是4%~7%。顯然不少人至少感覺5000以上,甚至破萬這銷量才算「還可以」。本身如果隨即分布,6個霸權才能誕生一部銷量還可以的動畫。

不信的話,可以看一下去年的全年tv動畫銷量統計,自己計算保本、破5000、破萬的動畫分布概率。

回歸到b站,以2015年為例,大體看下來,播放量前十,確實有一半是「虧本」的,基本符合隨機分布。

也就是說 為什麼B站上有些很火的番劇卻銷量不高? 從分布概率上講本來就是正常的。

剩下10%的原因就七七八八了

播放量和銷量本身就無關,別說並不是日本本土b站了,就算是日本的niconico

縱然學園孤島創n站點擊紀錄

但最終也就賣了2400(*2,426 がっこうぐらし! ),從播放量到銷量差了不是一點兩點。

另外b站對「搞笑番」喜愛異常,但這種類型動畫對原作提升較大,鮮有銷量較為突出的作品。


讓我來實力分(胡)析(扯)一波:

現如今網路配信如此普遍,阿宅們已經很少是沖著「觀看」這一目的去購買bd了,更多的人買碟的目的是出於粉絲心理的「收藏」。

因為tv動畫的「性價比」實在不高,劇場版動畫的bd為什麼動輒能賣出幾萬十幾萬甚至二三十萬?就是因為人家「性價比」高,買一份光碟,就等於買下了隨時觀看一整部電影權利,還有相應的特典,收藏價值也不賴。相比之下tv動畫的圓盤就更像是小眾向的商品了,除了粉絲以外很少會有人購買。

這裡的「粉絲」不僅指角色廚一類,更多的是指對一部動畫的喜愛達到了願意為之付出無關「實用性」的價錢的程度。

縱觀每季的銷量霸權,要麼是本身製作素質過硬,要麼是角色廚眾多,要麼乾脆由本就人氣不錯的作品改編而來,或者是素晴這種具備自身特色的作品。但無一例外它們都成功地引發了不小的效應,形成了不錯的討論氛圍,進而培養了一批願意掏錢的粉絲。

除去那些開播前就具備霸權氣質的作品,許多動畫「效應」的產生都是很偶然的。很多時候,一部作品大賣之後,我們總能分析出一萬個理由,但在正式播放之前,誰也不知道到底能賣多少,這也許就是「銷量是玄學」的原因。

其實龍女僕在n站人氣也很好,評價也不錯,為什麼首卷才賣了3000多呢?(其實3000多不算少了),想必這不是用「兩國死宅口味不同」就能解釋得了的問題。也許就是因為龍女僕作為日常搞笑動畫,在笑過之後收藏價值實在寥寥,相信我,如果不是角色吸了一波粉,龍女僕首卷的數據還會更低。

(所以你看京紫還沒播就已經這麼火,討論度這麼高,吹個3w3真心不過分。#滑稽)

順便說一句,把僅僅是沒買bd的觀眾叫做白嫖黨是不對的,說到底,在有渠道看到正版動畫的前提下,要求路人粉都掏錢買不便宜的bd,本身就不現實。


B站的點擊雖然無法為小圓盤提供銷量 但是還是能反映一部分觀眾口味的 其實本質問題就是為什麼B站上的觀眾喜聞樂見的動畫銷量一般般的問題

一月番上面

小魔女學園和幼女戰記還沒數據 美好的世界銷量還是不錯的

而一般B站霸權銷量比較差的都是屬於一些輕鬆搞笑番

而這種番劇最大問題就是

你可以抽空看一集 但是真要你買小圓盤迴家收藏專門看就沒啥必要了


我們把問題拆開,一點一點看吧。

1、 B站在購買番劇時沒有選擇那些好賣的作品?

根據壁吧視頻組2016年日本TV動畫銷量排行榜: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764177/

(動畫統計範圍為2015年秋番至2016年夏番,銷量數據更新至2016年12月28日Oricon年榜先行版及完整周榜等)我做了一個簡單的表格,主要是為了比較在大版權時代,版權分散化的影響下,銷量高的作品能否在B站觀看。得到的結論是:大部分銷量高的動畫作品在B站都有資源。雖然B站巧妙的錯過了2015年與2016年的霸權作,但這不足以成為B站熱門番劇銷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畢竟通過bilibili年度番劇總結報告的排名顯示,B站最熱番劇前十銷量不佳的過半。不是通過購買「霸權動畫」就能左右的。

2、 B站主體用戶年齡與少年漫改動畫

B站主體用戶年齡主要在17歲左右,基本都還在上學。與日本漫畫雜誌《少年Jump》目標受眾的年齡相當,對比《少年Jump》中漫畫作品的題材與B站熱門番劇的題材,重合率其實還挺高的。像2016年bilibili熱門點擊前十中《齊木楠雄的災難》《火影忍者》《雙星之陰陽師》《暗殺教室》《食戟之靈》都是少年漫畫改編動畫。相較於其他題材,這一類的作品更容易吸引到B站主體用戶,但少年漫改的BD銷量大多數都很慘淡。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許多,但也沒有著必然性……但總之,B站主體用戶恰好是銷量黑洞少年漫改動畫的受眾。

3、 話題作與社交網站的二次傳播

社交網路在動畫傳播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那些會每季看新番表決定自己看什麼動畫的宅,還存在著大量通過社交網站熱門風向決定自己要看什麼的動畫愛好者以及平時不看動畫但看著好玩兒就點進了鏈接的一般社會人。舉個例子,當年《進擊的巨人》知名度非常高,即使是平時不看動畫的人也知道這部作品的存在。為國內版權方愛奇藝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而B站上火熱的動畫很多也符合這種規律,《黃段子學生會》《人渣的本願》這種有噱頭的動畫就像是小報上的社會新聞,很適合在SNS進行傳播;《干物妹小埋》《妹抖龍》的GIF在微博營銷號上已經發了幾萬遍,平時喜歡看韓劇的姑娘因為覺得畫面可愛所以在吃飯的時候看了兩集。B站最偏愛的「搞笑番」並沒有什麼門檻,即使是覺得巨大機器人和戰鬥美少女幼稚中二的現充群體也能從中獲得滿足。也就是所謂的「有廣泛的路人基礎」,但看一看這兩年的BD銷量榜就能發現,許多並沒有什麼知名度,製作質量也非常一般的女性向愛斗番也能輕鬆過保本線。主要是因為粉絲非常有廚力。而相對來說這些B站熱門動畫可能很少有真愛廚的存在,因此銷量也就偏低(一種猜測,大概非常不對)。

最後,BD銷量和作品質量不能劃等號。BD銷量就是玄學……


@white in

①作品好,買的人才會多√

②日本動畫越發達,分類越細,也越深入,好作品會也來越多的,針對性越強,受眾反而會精而少,銷量就高不了,所以有些能夠直戳部分觀眾內心的好作品,也錯過了數量更多的其他觀眾√

③小圓盤一直在走下坡路,也許會有銷量高的神作來續幾秒,神作總會有的,正常的優秀作品賣不出去說明過去的經營方式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市場環境了,而不是作品或觀眾有問題,只從作品裡找毛病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以後大勢所趨是賣版權√

早在坂本漫畫單行本出來的時候,在a、b已經掀起過一陣熱潮,你可以想像一下,貼吧每天被黑白色的反覆橫跳梗刷屏的樣子 ,動畫還是沒影的事兒的時候,這個作品已經火了並有了群眾基礎了

版權大戰的時候,其他網站錢多啥熱門買啥,好像要把b站逼到絕路,實際上也僅僅是買下已經是熱門的動畫,

真正慧眼識珠、把作品捧起來的是ab站和ab站用戶

坂本在b站是一定會火的,而其他網站不一定看的上,也不一定捧得起來

京阿尼都把賣肉當常態了,這就相當於下跪賤賣自己的牌子,怪觀眾品位低?

小圓盤已經救不了日本動畫了,什麼時候才能開竅呢


因為b站看番的是中國人,買碟得看日本人。


業界大佬們也搞不明白什麼番能賺錢。

最近越來越感覺銷量這東西幾乎就是賭博。

誰能在4月開播前知道獸娘動物園會火。

這番別說b站,估計做這番的從業人員都不敢說會火。

只能這麼理解:願意看番的人和願意花錢買番的不是完全重合的一群人。


因為你們比的「銷量」全都是在比日本的光碟銷量啊

中日動畫觀眾從年齡到心態背景都不一樣,要是B站火的日本賣圓盤也都火那就得懷疑B站播放數造假了。

中國動畫觀眾整體比日本年輕的多,主力是對未來生活有樂觀預期的未成年人,次級主力是還未畢業的大學生。跟日本那邊hikikomori這樣學業就業雙失敗,不出門的悲觀隱蔽青年區別太大了。

除開觀眾群體不同,賣光碟這一模式現在也相當過時了。很多動畫已經從各種其他周邊,以及合作授權,海外播放權授權等獲得了相當盈利。動畫從一開始製作就不再以做出「能讓動畫宅回味,願意買光碟收藏的動畫」了。現在很多動畫目標已經變成「在SNS上形成話題,快速獲得人氣然後販賣版權授權」這樣更先進的模式


中國阿宅喜歡的,日本宅不一定喜歡

b站每個季度都會有本家新番收看排行和nico的收看排行,我是沒有見到過冠亞軍是一樣的情況

更何況,在國內,購買BD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購買BD,你只能去淘寶代購,或者找人代購,再或者,去亞馬遜。

我不清楚是不是普通選擇淘寶代購,反正我是不會,價格浮動大,本來BD就貴。找人代購,首先得找得到人,dalao可能還好,我們這種普通人,還是有點難辦的。

那剩下就是亞馬遜。亞馬遜有個全球購,而且日亞也有了中文界面,買東西變得很方便,除了限定產品,基本都能送到國內。

但是,不支持支付寶,PayPal都不行。要不信用卡借記卡,要不找人拿請求書去申請。最後還是繞了回去。

那怎麼買呢?一個就是海淘工具,比如說萌購。海淘工具手續費也不多,還可以用國內的快遞,是個很好的推薦。

另一個就是虛擬運通卡,這個是最近發現的,還沒試過。

可以看出,在中國,買正版bd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除非你是有信用卡的社會人,或者是狂熱收藏控,基本上都是嫌麻煩就算了。而且b站用戶大多數學生黨,一卷BD300~500,即便是社會人,也是要思考一會才能決定的。

所以不能拿b站的觀看數量和銷量比啊


因為花錢買回家收藏看和不花錢看是兩個概念啊。

最簡單的就是《坂本》,B站火不火?

直播的時候看看笑笑也就罷了,但你看完了之後,你會想拿買回家沒事兒看一看嗎?自己看不尷尬嗎?


火,即流量大,這是互聯網時代特有的。(其實電視時代早有了,那時候叫收視率,不過沒有現在和資本聯繫那麼緊密)

流量就是收入。

銷量高則是另一個維度。

一個是羊毛出在豬身上。

一個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唯一的共同點是都是錢。


因為他們不買


如上面匿名朋友所說,有些作品的構成形式比較單一,適合一次看過消磨時間但不能用來反覆觀看,習慣了套路之後就不新鮮了,絕大多數電視情景喜劇和搞笑日常番都有這個問題。角色性過於單一,能玩的幽默效果組合和對手戲都用過了最後就沒意思了。所以不是購買實體產品收藏的首選。

另外,國外普遍使用銷量驅動的商業模式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那是實實在在來自愛好者、消費者的錢。國內的流量驅動模式其實是一種商業風險,其實質是相當於跳過消費者直接回報,只靠自己投入購買產品和廣告商付給自己的錢賺取的差價。它的流程就是「我花錢買了版權-放到自己的網站上用戶可以看-免費看的幾十幾百萬人、付費的可能只有不到萬人」。這就是B站在視頻網站競爭中一直落後的根本原因,愛奇藝雖然不怎麼買新番獨播,他有東映的獨家合作吸引了大量的童年情懷愛好者(龍珠、美少女戰士、聖鬥士、數碼寶貝系列等等),優土有高達,個人觀察近些年的會員免費獨播素質也不錯。包括騰訊都知道佔據主流熱門(Jump漫畫在網上的更新)。B站買的幾乎都是深夜宅向作品,在自家主場銷量都堪憂的你指望國內貢獻商業收益就是痴人說夢了,港台地區可以做到某作品宣布動畫化立刻開始推出原作中文版,大陸不可能。經濟原因和收納空間考量會花錢在手辦周邊上的應該也不是很多吧。最後最致命的,在國內網路環境里隨便搜索「XX影院」類網站就可以免費看到各種轉自主要網站片源的影劇,這讓各家的「獨播」完全失去了意義。所以流量驅動的模式其實對企業並不是好事。


因為中國可以直接把動漫下載下來放手機上啊……

比國外不知道先進到哪裡去了……先進的後果就是導致國內動漫收入方式跟國外完全不同,我們是流量驅動,人家是銷量驅動啊。

而事實上中國動漫發展幾乎一直都是流量驅動佔大多數,以前是電視直播,現在換到了網上。

通過動漫的火熱程度來創造IP,賣流量(這方面就是廣告,會員收入之類的),周邊或者書才是中國這邊的絕大多數出路。

說實話,在互聯網這一方面,日本被中國甩下幾百條街不吹……

中國這邊要是有日本那麼強大的團隊,估計早就翻出去幾十倍的利益了,何苦我京都還是個一兩百號人的小公司。


B站上有看,為什麼花錢買?


跟BD行業總體下滑有關係,去掉尤里刀劍等作品其他作品市場下滑得可怕。


質量,熱度,銷量,這三者幾乎可以說是有聯繫但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質量高的未必有熱度。熱度高的未必有銷量。

質量差的反而可能銷量破壁或是成為壁。

如果,高質量的作品都能大賣,還會有人天天算著業界還剩幾年么?


京紫秒了


都什麼年代了 還拿盤看東西

為什麼要買 莫名其妙

一口一個白嫖 說的好像那些視頻網站都沒版權一樣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最近Lex的廣告視頻?
在嗶哩嗶哩看視頻的時候見過最搞笑的彈幕是?
敖廠長的哥們到底是誰?
為何AB站UP主怕上火爆王老菊的眾多口癖能成為流行語?
如何看待2017B萌八強分組?

TAG:動漫 | 嗶哩嗶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