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卡達這些芝麻小國富得流油,又毫無實力,為什麼沙特不直接將它們吞併算了?
在波斯灣地區,散部著一群阿拉伯君主制小國——科威特、巴林、卡達、阿聯酋、阿曼,這五個國家,與沙特一起,構成了著名的海灣王權國集團。
在這個君主制聯盟中,沙特憑其巨大的體量,佔據了無可爭議的主導地位。六國組成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其總部也位於沙特首都利雅得。
不過,沙特雖然成為這個聯盟的首領,但這種格局,卻並不是沙特最想要的。在上一節《地緣政治75:沙特君主專制的必要性》一文中,雲石君曾經說過,沙特本身地緣實力有限,全靠石油一夜爆發,如果不趁著這個歷史機遇期,將勢力擴張到中東核心區,那麼將來一旦石油耗盡,其國家將無以為繼。所以,對外擴張,是沙特的基本國策。
既然是對外擴張,那按道理說,這些海灣小國應該是沙特的首選
首先,這些國家體量小,且與沙特地緣關係緊密,又都是君主制政體和遜尼派阿拉伯族系,無論是強行吞併還是之後的消化吸收,都不存在太大難度。
而收益卻十分之大:一方面,這些國家皆是石油生產大國,一個個富得流油——雖說沙特本身也是石油大國——但這好玩意兒誰也不會嫌多,如果能把它們的石油也納入自家控制,沙特的國力將比現在更加強大。
而另一方面,這五個小國小國佔據了阿拉伯半島,尤其是波斯灣海岸線的大部分,在海洋時代,這種格局對沙特構成嚴重限制;再加上沙特的國土,大部分是阿拉伯高原的戈壁荒漠,而這些沿海低地,是半島上為數不多的淡水資源相對聚集的部分,所以於情於理,沙特都不應該將其放過。
當然,這些小國都奉沙特為尊,幾乎類似於沙特的外藩。但外藩與自家直轄終究是不同的。不管他們如何鐵心追隨,對沙特來說,直接整合到一起,才能將效能發揮到最大——既然沙特有一統中東的勃勃野心,那麼完全有理由先把這些附屬國家徹底消化吸收,以減少內耗,最大限度的激發自身潛能。
但沙特並沒有這麼做,而只是將它們拉成國家聯盟形式便就滿足。為什麼沙特會選擇這種看上去並非最佳的方式?在雲石君看來,沙特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首先是波斯灣地區的地緣格局。
波斯灣地處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兩河流域這中東三大地緣板塊的核心,而依託於這三大地緣板塊的沙特、伊拉克、伊朗,皆是具備爭霸中東潛力的伊斯蘭大國。這種三國鼎立的格局,意味著波斯灣這片海域本身,就已具備了一定的地緣中樞價值。誰家掌控波斯灣,都會由此確立對另兩方的戰略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三家都會對波斯灣垂涎三尺,但問題是,三家的實力大致相當,誰都沒有壓倒其他兩方的絕對優勢,這種情況下,三方勢力就必然在經過長時間較量後,在某一區域達成一種平衡。而波斯灣這片天然海域,就是最合適的三方地緣分隔線。換句話說,波斯灣具有作為伊拉克、伊朗、沙特三國緩衝區的地緣功能。而這種緩衝區的形成,也就使小勢力獲得了獨立建國的戰略空間。
而波斯灣石油的重要意義,也為這些獨立小國的存在提供了有利保護。如果波斯灣僅僅是一個大國地緣緩衝區,那麼還未必能夠確保小國長期生存。畢竟大國們的勢力是此消彼長的,任何失衡,都會引發地緣政治衝突。而一旦衝突產生,所謂的緩衝區,立刻就會變為逐鹿場。
在這種局面下,身處夾縫的波斯灣小國首先就得遭殃,而且在經過一番博弈之後,勢力範圍必然要重新劃分,在此過程中,統治基礎已被摧毀的小國勢力,多半會被獲勝方摟草打兔子順道端了。
但波斯灣石油的存在,使這種風險大大降低,波斯灣地區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產區,該地區的動蕩和平,不僅牽動著世界經濟的脈搏,對海灣三雄的國運也有極大的影響。
首先說國際方面。如果海灣爆發大規模衝突,鑒於三雄實力大致相當,那可以確定的是,這場衝突絕非短期可以平息,戰火連綿之下,世界經濟都會因此慘遭重創。所以,維護波斯灣局勢的穩定,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這就給海灣小國們的生存提供了外部保障。
而海灣三雄本身也不願意在此大動干戈。海灣三雄都是石油大國,石油的開採和銷售,對其國家運行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三國的油田分布中,波斯灣海域及周邊地區,都佔據著極高的比例。如果在這裡大打出手,那甭管最後誰勝誰負,在這個過程中,三國的經濟首先就將受到毀滅性打擊。
說到底,爭霸是為了給自家謀好處,但利益能否到手尚未可知的情況下,自家內部就註定會陷入困境,這種自殘式打法,無論是沙特、伊朗還是伊拉克,都不會輕易去做。這也就是說,除非有絕對的把握,三國都會盡量避免在波斯灣點燃戰火。(薩達姆倒是發了次飆,挑起了場海灣戰爭,但結果大家都已經看到了)
既然穩定而且互相制衡的地緣政治格局,符合國際社會和海灣三雄的共同利益,那麼波斯灣小國就有了存在的價值和安全的外部環境。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海灣地區有緩衝小國的生存空間,但從這些小國的地理分布看,沙特無疑是最吃虧的一方。
波斯灣本身呈西北——東南走向,海灣東北側的海岸線皆為伊朗國土,而五小國皆分布在波斯灣西南側方向,這也就是說,這種地緣平衡線的建立,對伊朗是有利無弊的——它的地緣影響力範圍,全部被其直接控制。
而伊拉克和沙特就比較倒霉,兩河流域的波斯灣出海口,被科威特佔據大半,僅僅留給了它幾十公里的海岸線(所以薩達姆才那麼想拿下科威特,不光是因為石油,還有突破地緣空間限制的因素)。
至於沙特方面,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曼、阿聯酋五國由北至南,將阿拉伯半島東側海岸線奪了大半,如果再加上扼守亞丁灣的葉門,留給沙特的海岸線,僅僅只剩下紅海與波斯灣這兩個狹長內海內側的一部分——範圍狹小不說,由於全位於內海,亞丁灣和霍爾木茲海峽這兩個咽喉要地也都不掌控,沙特海岸線的地緣價值也大幅降低。
這當然極大限制了沙特的發展空間。且不說波斯灣的石油,就是地緣上來講,佔據阿拉伯半島主體部分的沙特,其影響力天然囊括半島中南部的所有海岸線邊緣地帶——換句話說,這些小國除科威特外,其他在地緣上本來就應該是沙特的國土。
可現在這種格局,三面臨海的阿拉伯半島,沙特作為其中的主體國家,卻被生生憋成了個半內陸國,這完全不符合地緣政治規律。
但如果把視野放大的國際層面,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惑了。
沙特於1932年建國,當時的中東還是英國的天下。作為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對中東以及印度洋板塊的影響力,主要是通過海上輸送。在這種情況下,對海岸線,尤其是高價值的咽喉要地,英國當然要將它牢牢掌控在手中。而波斯灣當時還沒發現石油,沙特也只是一個窮的叮噹響的游牧經濟國家,沒有跟英國叫板的能力。
二戰結束後,海灣地區的地緣政治環境發生變化,首先,殖民帝國體系在全世界範圍內走向崩潰,民族國家成為主流; 另外,英國元氣大傷,逐漸從蘇伊士以東退出,美國則後來居上,開始接手英國在中東的殖民遺產。
美國與英國一樣,都是本土遠在萬里之外的海洋文明國家,其對中東的影響力,也都是由海上輸送。而殖民體系的崩潰,又決定了美國不可能像當年的英國那樣,對其他地緣板塊直接控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中東的策略,是分而治之,通過將他們分裂為大大小小的政治勢力,彼此不相統屬,且還相互制衡,如此一來,美國作為一個外來勢力,就能夠凌駕於眾國之上,成為中東的最高仲裁者。
美國對中東是如此,細化到對阿拉伯半島也不例外。阿拉伯半島中南部的內部地緣分隔並不明顯,如果任其自我演化,那麼隨著英國勢力的衰退,沙特很有可能將其整合為一個統一國家。
而這並不符合美國利益。阿拉伯半島中南部體量巨大,又三面臨海,控制蘇伊士——紅海這條東西方貿易生命線,地緣區位相當重要,而隨著波斯灣石油的大規模開採,這塊區域的地緣實力和價值更是一夜暴增。這樣一塊寶地,如果被沙特整合到一起,那其積蓄的能量將是十分驚人的。
美國本土遠在西半球,中東和北印度洋是其地緣關係最為疏離的板塊,所以美國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優勢是建立在相對基礎上的。只有中東各國四分五裂,美國才有凌駕於其上的可能。如果中東真出了個強勢的本土大國,那必然會對美國對中東的主導權構成威脅。
所以,美國必須未雨綢繆,避免任何一個地區大國,強大到足以力壓群雄的地步。具體到海灣三雄,美國的手法也各不相同。對伊朗,美國是利用阿拉伯——遜尼與伊朗——什葉系的教派和地緣衝突,對其加以遏制。
而具體到阿拉伯內部,對伊拉克和沙特這兩個有坐大潛力的國家,美國也各有布局:對伊拉克,是延續英國套路,支持科威特獨立。科威特在地緣上屬於兩河流域的一部分,它的獨立,一方面使伊拉克喪失了大量石油資源,另一方面,其僅有的波斯灣出海口也被侵奪大半——這就在地緣上卡住了伊拉克的命門。
至於沙特,則是在英國勢力退出後,讓其原本控制下的海岸領土直接獨立建國,把沙特這個主體大國繼續憋在半島中央,這種限制下,沙特雖然仍可以憑藉體量和石油收入躋身中東大國,但就無法獲得相對於伊拉克、伊朗的絕對優勢。
當然,由於地緣和人文上的緊密關係,這些海灣君主制小國獲得獨立後,依然在政治上與沙特站在一起,但這種政治結盟,其效力比被沙特吞併不可同日而語。
甚至這種同盟本身之所以能形成,也是因為美國的需要。
美國需要利用沙特來制衡伊朗和伊拉克,更需要利用沙特和海灣小邦們的石油,來維繫自己的金融霸權。在這種情況下,讓他們和而不同,既可以維護自身的利益,但又不至於因沙特坐大不可複製,而使自己的中東利益受到威脅——壓制一個國家聯盟,永遠比壓制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大國要容易的多。
對美國的這種做法,沙特自然是心知肚明。它當然更希望將這些海灣小國直接吞併,但無論是法理還是實力,沙特在這件事上都鬥不過美國(實力自不必說,法理上,這些小國也是從英國手中直接獨立的,以前並非沙特領土),所以權衡利弊,它還不如咬牙認下,這樣起碼能得到海灣小國和美國的支持,比跟它們翻臉要划算的多。
只不過,雖然沙特只能承認現實,但畢竟這些海灣小國,無論從地緣還是人文關係上看,都應該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沙特的心裡肯定是不爽的,對造成這種局面的英美(英國已成過去式,現在主要是美國),沙特肯定也是滿腹怨言。但即便如此,沙特依然和美國締結同盟,成為美國金融霸權的重要基石。
沙特為什麼要這麼做?難道他不知道美國才是自己的攔路虎?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充當美元霸權的墊腳石,會大大增強美國實力,進而會反過來對自己的發展壯大構成更大阻礙?
沙特當然清楚這些。但即便清楚,它依然選擇了跟美國站在一起?
這又是為什麼?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中,雲石君繼續解讀
本文選自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77節——沙特之第二節。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讀者,請關注云石微信公眾號:雲石,收看雲石全部地緣政治系列原創文章。
不敢苟同提問者提出的卡達沒有實力的說法。在他們的背後,可是有強大的美帝在支持。卡達一向有美軍駐軍,美軍中央司令部就位於卡達國多哈附近的烏代德軍事基地。美國的中東彈道導彈防禦體系中,卡達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2年7月美軍已經在卡達的一個軍事基地部署了一部AN/TPY-2雷達,未來幾年美國還會在卡達部署愛國者導彈等一系列武器。美國其實是把卡達當做一枚棋子,來監視中東,印度,甚至中國。
雲石發表了文章xxx雲石回答了問題xxx雲石關注了問題xxx雲石添加了問題xxx
這個地區位於亞歐大陸的中心地帶,地理位置關鍵;
在這個地區,阿拉伯人最多,他們不能形成聯合;從歷史的實踐來看,保持世界島中心位置的地緣破碎,符合所有大國利益。因而,大國們總是口頭上支持阿拉伯,而實際選擇和以色列站在一起。地理因素+人口因素+歷史實踐 = 地緣政治你看,我一句話回答完了。上次有個人這麼想過,他的名字叫薩達姆海珊。
看到這個雲石的回答 我下意識地查了他的提問
雖然我也不認同自問自答這種方式,可是我覺得雲石的文章寫的確實挺不錯的,就是稍微有一些啰嗦。
沙特表示:
窮的叮噹響的葉門胡賽武裝,我都打不下來,還好現在大家的目光都在敘利亞那裡,沒啥人關注葉門,不然太丟人。
你還讓我打阿聯酋卡達,要是卡達的半島電視台24小時滾動播報,全世界都知道我是戰五渣了。
我真是求求某大v別自問自答了,寫個文章不好嗎
沙特富的流油,為什麼五大流氓不吞掉算了?
我去了迪拜,沙加,卡達,來了你就知道了,各種平衡在這裡。我有空給你放卡達的航拍圖,告訴你,沙特打卡特爾,至少自己斷一隻胳膊。
照你這麼說,中國離它們也很近,乾脆打包把它們全吞了唄。
知道海灣戰爭是怎麼打起來的么
想當伊拉克第二?
連胡賽都搞不定。。。還搞定別人,得了吧。。。沒有美國罩著早被伊朗弄死了
吞併一個國家哪裡有這麼簡單,民族主義是繞不開的,除非你把那國家人屠滅種一個不留,過幾百年才有可能完全意義上的吞併,不然,星星之火隨時燒回來了。滅國在現代社會根本不現實,哪個國家背後都有一大幫子關係牽扯,毛子的聯邦大都是被吞併的小國,現在情況如何?動不動就有打著民族旗幟的人出來反,永世不得安生。要是滅國有這麼簡單,天朝周圍那些小得笑人的國家早就收歸版圖了。
因為現在不是16、17世紀。。。。
在世界大國眼裡,沙特也是一個富得流油的芝麻小國。
薩達姆發來賀電
簽證不要找深圳塞覽:拒簽不告知,期間溝通一直各種謊言借口敷衍我,到了臨行前幾天打電話逼問才告訴是被拒簽了,當時機票已經買好了,賣家說沒有出簽前賣家自己買的機票自己承擔損失,我想問這種事情合理嗎?然後賣家至今不認錯,在淘寶評論里還對我人身攻擊,我還看到我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而且過了半個月又來找我說出簽了叫我付款,結果是錯誤的簽證,姓名什麼的都是別人的。投訴到飛豬,飛豬根本管不了,甚至偏袒賣家,這件事不知道該如何維權:-(
推薦閱讀:
※為什麼沙特常被誤以為個富裕國家?
※如何看待沙特與伊朗斷交?
※卡達會聽從沙特和伊朗斷交,並且關閉半島電視台么,為什麼?
※如何看待沙特宣布與卡達斷交?
※沙特與伊朗斷交,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會產生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