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撒切爾否認自己是女權主義?

如題。

用自己的實力立足在了男權社會,為什麼這樣的女性她不是女權?


The looks says it all. Marine Le Pen was offered a headscarf and refused to wear it, so her meeting with the Grand Mufti was cancelled. Picture: AP Photo/Hussein MallaSource:AP

非女權領導人瑪麗蓮·勒龐拒絕頭巾,會晤取消。

瑞典女權領導班子出訪沙特

撒切爾更接近哪個。


因為人家是真正優秀的女性

詳細的說,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國家領導人,首先要愛國愛民,有治國之道,不可以仇恨自己國家的文化,向撒切爾夫人那樣,一心為國為民,不仇恨男人不仇恨國家,而且也不仇恨西方文化,更不是逆向民族主義者,當然不會是女權主義者。


正常,卡梅倫不是也多次否認自己是女權主義者,其實歐美的政治家對女權這玩意怎麼回事,了解得很,會不知道歐美如今的高離婚率和低生育率是女權造成的嗎?顯然不會,只有一些投機分子會藉機通過標榜自己是女權者來迎合某些人。


女性和女權是兩個概念。。


不了解撒切爾夫人。

從個人角度論述女權主義,所謂女權,是女性過度強調個性化的冠名。

所謂男權社會,是一種事實,卻並非男性有意冠名。

和對錯是非沒關係,是女性與男性的心理生理等等不同導致的必然結果。

作為女性,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不要說撒切爾夫人這種程度,就是「優秀」二字都要考慮下。

所謂「順勢」,「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不是全能,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優勢最大化,劣勢弱化,尊重客觀認清局勢。

而「女權主義」,個人以為她們已經過分強調個性化而忽視客觀,忽視大局。

談及撒切爾夫人,她如果「女權」,如何領導一個「男權」社會。


可能她本人不太認同某些女權主義的觀點。也可能女強人不需要女權為她爭取利益。也可能她覺得她已經實現個人的女權了。


烏克蘭半裸女權團體拉起橫幅 支持總統候選人勒龐

今年3月中旬,突尼西亞女學生Amina Tyler將多張自己裸上身的照片上傳到了Facebook,引起了全國的熱議。她的身體上塗著這樣兩句話:「草泥馬的節操」和「我的身體是我的,你們的榮譽不可能建立在我身體之上」(link)。這在一個由有節操的的伊斯蘭政黨——復興黨領導的穆斯林國家是個特別大膽的行為。

她的行為受到了烏克蘭組織FEMEN的啟發,FEMEN致力於為女性裸胸和gay爭取權利,上周四她們舉行國際裸身日聲援包括Amina在內的穆斯林女性。

據報道收到死亡威脅後Amina躲藏了起來,從而激起對她下落的各種傳言,包括她被囚禁在一個精神病院之類。但她又出現在周六播出的法國有線電視台 Canal Plus 的採訪上,隱藏在離突尼西亞首都幾小時路程的小村裡。

她公訴 Canal Plus:「我必須離開突尼西亞。我很擔心自己和家人有生命危險。」她認為不可能回突尼西亞上學,想到國外學習新聞專業。

三月中旬,她出現在一個突尼西亞私人電視頻道上,面部打碼。她堅稱自己的行動不是在引戰:「我們FEMEN,有勇氣喊出解放婦女的要求。」

Amina告訴 Canal Plus 她很擔憂在祖國的生活,她將堅守FEMEN的原則「直到我80歲

烏克蘭4名女權主義者在倫敦裸體抗議被捕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日報道,來自烏克蘭女權團體FEMEN的4名成員在倫敦市中心組織抗議,她們赤裸上半身指責國際奧委會(IOC)支持「血腥的伊斯蘭政權」,最後被英國警方逮捕。

  這4名女子在國際奧運會所在塔橋附近舉行抗議,她們在赤裸的胸前貼上各種標語,一名女子身上寫著「禁止伊斯蘭教法」。倫敦警方發言人稱:「4名女抗議者已經被以擾亂公共秩序的罪名逮捕,目前正拘留中。」

  FEMEN在Facebook網頁上發表聲明,呼籲國際奧運會譴責「伊斯蘭國家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聲明中稱:「Femen呼籲國際社會將那些實行伊斯蘭教法的國家排除出奧運會,因為這些法律殘忍暴虐,與奧運會和平博愛的理念相矛盾。」

  聲明還說:「在國際奧運會支持下,這些實行伊斯蘭教法的國家利用女性參與奧運會的機會,隱瞞其統治下無數女性受迫害的真相。」

  Femen2008年成立,總部位於烏克蘭基輔。Femen不斷組織各種裸體抗議活動,已經成為全球聞名的女權組織

土耳其總統稱男女生來不平等 抨擊女權主義者

埃爾多安在伊斯坦布爾的一次大會中表示,「你不可以把女性放在與男性平等的位置上,這是違反人的本性的。」他還表示,一些女權主義者沒有理解母性在伊斯蘭教中的重要性。

  英國廣播公司稱,埃爾多安的言論是希望讓自己的支持者感到滿意,但是這些言論讓一些主張自由的選民感到憤怒。那些世俗的土耳其人會認為政府的一些社會政策把該國帶向危險的方向。

  埃爾多安之前曾經呼籲女子生育三個孩子,並對進行流產和通過剖腹產生孩子的做法進行了抨擊。

  據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通訊社引述埃爾多安的話說,「在工作單位,你不可能把一名男子和一名懷孕的女性平等對待」。他還說,「女子不能做所有男子能夠做的事情,因為這違反她們纖巧的本性」,「我們的宗教對母性非常看重,女權主義者並不理解,她們反對母性概念。埃爾多安說,女性需要受到平等的尊重,而不是擁有平等的地位

這些穆斯林想在法國"歲月靜好",卻被罵"不夠清真"

在法國一些城市的郊區,伊斯蘭激進勢力推行的社會管制迫使穆斯林遵從嚴格的教規,引發部分居民的反抗。

納蒂亞(Nadia)是一名穆斯林,她居住在法國93省的歐拜赫維利耶市(Aubervilliers)。她周圍的人對報紙上諷刺穆斯林的漫畫感到不快,因為它們把普通的穆斯林與激進的薩拉菲派混為一談。納蒂亞強調自己「首先是法國人,其次是穆斯林文化的公民」。她維護女權,創立了歐拜赫維利耶婦女無面紗組織。她並不否認薩拉菲的攻擊。她在路上被人稱為「異教徒」,因為她沒帶面紗;或是在超市的出口處被男青年指責,因為她買的酸奶不「清真」。但她認為不應無視普通穆斯林面對激進勢力表現出的抗爭。這些像納蒂亞一樣的居民,是激進伊斯蘭浪潮的首要攻擊目標,同時也是抗爭前線的壁壘,他們在憑藉自己的力量組織著各種形式的「小型抵抗

 專家分析,復興黨是經濟上的自由主義,政治上的多元民主和伊斯蘭教義結合,但在社會政策方面極端保守。復興黨執政兩年,以「有傷風化」而治罪的情況多有發生,被世俗派詬病。今年6月,三名裸露上身街頭表達訴求的女權主義者被判刑三個月,隨後饒舌歌手Weld El 15P被判刑兩年,原因是他曾譜寫歌曲《警察都是狗》,警察和他的朋友發生衝突。判刑理由是,「衝撞公務人員罪」和「有傷風化罪

伊朗的性別壓迫與女權運動:專訪伊朗女權活動家阿琳娜嘉德

隨著恐怖主義、難民危機等議題在國際社會持續引發關注,當我們談及穆斯林群體時,相應的宗教、性別問題也愈來愈顯得無可迴避。人們關心穆斯林國家的女性權利問題,並就此展開了更加深入的討論。

有更多的人關注到不同地區、群體中的女權問題是好事,但也許身處異鄉的我們永遠也沒有辦法、也不該代言她們,給出真實有效的解決方案。穆斯林社群中的女權問題到底是什麼?應該如何解決?我們需要更多、更耐心地傾聽穆斯林女性自己的聲音。

身在伊朗的權文武給我們發來了這篇採訪記錄。身為多年來致力於改善伊朗穆斯林女性權利狀況的活動家,馬希赫·阿琳娜嘉德是如何看待伊斯蘭教國家的女性權利政策問題,又是為什麼選擇了她現在所做的事業?也許我們能夠從這位了不起女性的敘述中,感受到穆斯林女權主義者的力量。

專訪伊朗女權活動家阿琳娜嘉德:

「挑戰男權政治結構的第一步,就是要讓女性相信自己有力量」

6月7日,在伊朗與比利時的男排比賽中,伊朗女性在伊斯蘭共和國成立38年後首次被允許進入體育場現場觀看比賽。我藉此話題找到了著名伊朗女權活動家馬希赫·阿琳娜嘉德(Masih Alinejad),跟她探討了後核協議時代(編者註:指2015年7月達成的伊朗核問題協議,長達10年的伊朗核制裁自此被取消)伊朗性別平權運動的發展前景與策略,以及Alinejad發起的摘除頭巾運動的現實意義

馬希赫·阿琳娜嘉德,1976年出生於伊朗裏海沿岸。伊朗著名記者、女權活動家。早年擔任過駐議會記者,並曝光過多起政府官員貪腐案件。2009年綠色革命失敗後,她流亡美國。現為VOA波斯語頻道節目主持人,並頻繁做客Radio Farda、Manoto等伊朗境外獨立媒體,點評婦女權利、社會公正等議題。

2014年起,她在臉書上發起「我的秘密自由」(My Stealthy Freedom)運動,鼓勵伊朗女性在公共場合悄悄揭掉頭巾拍照並上傳社交網路,推動伊朗女性著裝自主權。目前該頁面已經獲得超過百萬各國粉絲支持。

問:伊朗政府在伊斯蘭革命後首次允許女性進入體育場觀看比賽,從性別平權角度,如何評價這一事件?你覺得在未來四年,魯哈尼政府第二任期內(編者註:2017年5月20日,魯哈尼擊敗對手萊希,成功連任伊朗總統),會有更多推動女性權利的政治舉措么?

馬希赫·阿琳娜嘉德:首先,所謂伊朗女性獲准進入體育場觀賽其實是一個謊言。這次被允許觀賽的女性其實都是排球運動員、體育協會或相關部門負責人的女性親屬,而非所有伊朗女性。伊朗政府不過是挑選少量女性進入體育場,然後以此作為政治宣傳的材料,搪塞國際社會對伊朗性別不平等的批評

法國女權組織抗議「伊斯蘭國」危脅平民


「撒切爾夫人是男孩俱樂部里的女老師,議員們就是一群小男孩,跟著她轉。她用男人的方式跟男人一起較量,比男人還男人。她出身中下層,上貴族學校,非常願意被看成是貴族,厭惡一切底層人民,她的政策只對富人好。」

一個堅強的女人用男人的規則玩遊戲,她就是穿得再女性氣,也不代表女性或女性的勝利。」

來源:https://www.douban.com/note/271115724

  1月8日,講述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的電影《鐵娘子》上映,並在美國拿下了單廳票房冠軍頭銜,扮演撒切爾的老戲骨梅瑞爾?斯特里普還憑此片獲得第18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但撒切爾夫人卻和這些風光無緣,86歲高齡的她目前行動遲緩,語無倫次,眼神里滿是怯懦,既不看電視電影,也不讀報紙。

  在《鐵娘子》中,撒切爾夫人專註於性別與階級問題,是個不折不扣的女權主義者。但是,當年的她真是一位女權主義者嗎?為解答此問題,英國《衛報》特地採訪了幾位頗有影響力的女性。

她是唐寧街上的麥當娜

◎琳達?格蘭特 (45歲,記者)

  撒切爾夫人能當上英國保守黨的領軍人物,全拜婦女解放運動所賜,她其實在競選口號與英國國民身份的認同感等問題上跟公眾的期待相去甚遠。在我眼中,撒切爾夫人只不過是一位頭戴有珍珠裝點的帽子,伶牙俐齒,說話聲音高得發尖,反對夜行軍,對同工同酬、自由墮胎等問題視而不見的中年婦女而已。她能在政壇上勇攀高位,我覺得這跟她有一位有錢有勢的老公有關。

  撒切爾夫人一直藉助女性身份向公眾搖尾乞憐,所以她本人的成功其實是對女權主義的諷刺。我這樣說,也許有點兒出言過重,但我覺得撒切爾夫人是一位「演員」,把她稱為「唐寧街上的麥當娜」更為合適。

  話題扯得遠一點兒,雖然傳統的女權主義者會因撒切爾夫人對婦女解放事業不理不睬憤恨不已,但無可否認的是,她是一位自成一格的行為榜樣。奧巴馬身為黑人,卻當上了美國總統,所以世人便停止了「美國是一個有種族歧視的國家」這一問題的紛爭;同理,撒切爾身為女性,卻端坐唐寧街,這為女性釋放了一個信號:女性完全可以從政。

  人類歷史上很難再有女性政客超越撒切爾夫人,但是,我不認為她能代表婦女的意願。撒切爾夫人能代表誰呢?我覺得她代表了上世紀80年代早期那些「摒棄了階級團結思想,對自己所處地位心知肚明,渴望當家管家,希望獲得到國外度假、私人教育與自主創業機會」的年輕群體。其實,能代表上世紀80年代的年輕群體的女性有很多,撒切爾夫人只是其中一員而已。她打破了階級出身論,但是她顯然沒有打破父權制。

她為女性闖出一片天

◎娜塔莎?沃爾特 (50歲,作家)

  13年前,在《新女權主義》一書中,我曾寫過:「若要提女權主義,那麼首先要談的便是撒切爾夫人。在英國歷史上,就『把權勢牢牢掌握在手』這方面講,沒有人比撒切爾夫人更厲害。撒切爾身為女性,出身也不顯赫,但她打破了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一步一段風雅,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到今日的高位。許多女性朋友認為撒切爾本質上並不是一位女權主義者,因為她的一生並未在婦女解放事業上做出太大貢獻,而且其本人從未公開承認過自己是女權主義者。上述觀點似乎有一番道理,但是持上述觀點的人錯過了一個重要事實――― 撒切爾的確在婦女解放事業上做出了貢獻,那就是她通過自身的成功,證明了平凡女子也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的道理。撒切爾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幅畫卷:雖然在政治語言、方針策略、公眾印象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兩性執政者在影響力方面其實不分伯仲――― 通過一番努力,女性執政者絕不會輸給男性執政者。有了撒切爾的一番表率,『女性是否有能力執政』這一問題便停止了爭議。因而,我認為撒切爾是一位女權主義者。」

  在女權主義者的陣營內,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撒切爾發出了質疑之聲,她們認為撒切爾對社會平等這一問題毫不關心,對「婦女要團結一致」這一價值觀也知之甚少。拿我本人來講,在大學畢業之前,我一度是撒切爾的反對者,整天參與旨在把撒切爾趕下台的示威遊行。她確實制定了一些很糟糕的政策,給世人留下好一番爭議,但我們更應銘刻在心的是,她在男性主導天下的政壇中闖出了一片天,狠狠地對信奉「女性不適合從政」的人扇了一記耳光。

她不重女權,但值得尊敬

◎勞拉?桑迪 (48歲,國會議員)

  與其說撒切爾夫人是女權主義的倡導者,還不如說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婦女。為什麼不能把她稱作女權主義的倡導者呢?她一生中從未向男權勢力發出過挑戰,她更像是從男性獨攬天下的政壇中脫穎而出的抽象符號,僅此而已。

  儘管人們圍繞「撒切爾夫人是不是女權主義者」爭論不休,毫無疑問的是,她是女性人物的典範,這使她在公眾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屹立不倒。但是呢,並非永遠屹立不倒――― 英國公民就像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總有一天會叛逆,會不再聽從媽媽的諄諄教導。

  撒切爾夫人那麼忙,根本不會抽時間好好考慮「什麼是知識女性」、「什麼是女權主義」等問題,但是新時代女性的精神風貌在她身上的確展露無遺。她的政治語言充滿女性風韻,她提倡「成家立業、平衡家庭收支、為孩子挑選最好的學校」――― 這些建議都適用於顧家的女性。通過撒切爾夫人,女性在政壇上獲得了一席之地,即使她下台之後,女性的一席之地仍不會被男性代替。總而言之,我覺得撒切爾夫人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婦女,並不是女權主義的倡導者。

她從沒替女性說過話

◎比蒂莎?布萊克 (40歲,作家)

  撒切爾夫人絕對不是女權主義、民主自由、社會公平或時尚穿衣方面的領軍人物。她是英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是「女性也能當首相」的先驅者。撒切爾充滿人格魅力,忠於自己的理想信念。在血肉橫飛的政壇中,她是一位倖存者。

  但是,撒切爾並不是女性朋友的好姐妹。她一直在扮演「假男人」的角色,喜男性政客所喜(崇尚戰爭,追逐權力,無視社會公平,推崇個人主義)。她反對《解放黑奴宣言》所提倡的自由,將英國社會貪婪化、野獸化,使整個國家就像一個「男人吃男人,女人不能發出聲音」的屠宰場。

  撒切爾崇尚男權,不能容忍別人提出異己之見。她在整個政治生涯中,從來沒有替女性公民說過話,從來沒有真心真意幫助過女性公民。英國政壇一向有「厭女症」,但撒切爾對此視而不見。現今,英國政府依然是男性主導天下,貶低女性的領導才能。在英國社會中,女性若要拋頭露面則會受到冷嘲熱諷,或被人憐憫一番,或被人邊緣化,或被人忽略,或要屈服於持雙重觀點的政客與媒體。

  我覺得,真正的女權主義領軍人物應該是「對女性友好和善,並對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自豪」的人。但是呢,撒切爾夫人對大男子主義、政壇厭女症、家庭暴力、單身母親、性騷擾等問題視而不見。她注重外表,穿僵化的套裝,手拿四四方方的鱷魚皮包,髮型中規中矩――― 這不正是冷漠的男性政客最希望看到的打扮嗎?

她玷污了女權主義

◎米歇爾?漢森 (35歲,企業高管)

  身為女性,撒切爾夫人卻能當上首相,這的確是一大創舉。但是,撒切爾通過其執政塑造了一個「壞女性」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她玷污了女權主義。

  回首往事,我們不難發現撒切爾是一個怪怪的女士。因父親去世,她哭昏過去,但是悼詞中卻對自己的母親隻字未提。她深深愛著自己的兒子,卻不太關心女兒。在撒切爾的內閣中,只有一位女性成員,在挑選人才時,她偏愛男性。

  撒切爾夫人是傑出女性嗎?我覺得這沒問題。她出身於一個雜貨商家庭,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了政壇高峰。但是,她高高在上時,為其他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性做過什麼嗎?沒有。她使房價大漲,鼓勵人們買地方政府建造的簡易住宅;她將公益機構私有化,提出了不合理的家事法案;她鎮壓工會與礦工,令礦工妻兒怨恨不已。回顧這一切,我只覺得她不過是塑造了一個頑固的搞笑版女政客形象。

翻譯/梁新亮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的凈宗是邪教嗎?
怎麼看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襲人事件?
養狗非議大就應該放棄養狗嗎?
跟台灣學生進行聯誼,怎樣說服他們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中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和外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相比都有哪些不同?

TAG:女性主義 | 社會 | 社會現象 | 撒切爾夫人 | 平權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