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自閉症家長相處?

我是一個自閉症老師。工作三四年。這期間孩子的問題自然各不相同。但最困擾我的是與學生家長之間的相處。由於有自閉症的孩子家長的心理會有極大的壓力。隨著孩子長大壓力累積自然會有心理問題。很多時候真的無法用正常的方式溝通。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輩的。讓孩子訓練家長怕孩子累怕孩子苦。逼著學會跟我說反正生這麼個傻子孩子。學什麼。少教點又說老師不負責。還不能說。一說就哭就說老師欺負她們家生這樣的孩子。分分鐘告政府。當然也有很多家長很配合很理解。所以更想知道怎麼派遣家長們內心的苦悶。作為老師應該如何跟有這樣問題的家長相處呢? 請教各位了。


呵呵。謝謝你的愛心和耐心。有的家長不要說老師了,家長跟家長也說不通的。如果你的孩子比他的孩子程度好,他會覺得你在教訓他嘲笑他,如果你孩子不如他孩子,那「你憑什麼來教訓我」?

在任何一個服務行業,「與服務對象溝通」都是一個需要訓練的技巧,在這方面,老師跟醫生、律師、商場導購員都是一個道理。在溝通的時候運用理性,提高效率,避免無效溝通。沒有一條法律規定我們要愛我們的服務對象,但是職業要求我們要公平友善地對待他,也對我們自己。

祝開心順利。

PS不知道像《非暴力溝通》這類書有沒有用處。


當我寫下我的答案和感受的時候希望給你帶來收穫。

其實教自閉症孩子教的重點不是教給孩子自己的,最重要的是教給家長如何教育自己孩子,這是我的出發點,也是我的前輩出發點。即使你把課堂上的再出色,那麼沒有得到泛華又有什麼用呢?還有的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時候一個勁的說孩子這不行那也不好,這個時候家長怎麼想?我的孩子已經是這樣了,我不知道他的問題所在嗎?需要你指出來嗎?我孩子各方面都很好我來你們機構做什麼?這個時候你不把家長惹毛就怪了。

如果你們機構是那種上個訓課時候家長每節課都在教室觀摩會很好,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現在國內都是用的ABA(應用行為分析)的DTT分解模式來教孩子的,在美國那邊ABA是得到認證的,所以家長可以更加直觀的看老師教孩子。因為DTT模式分解好的老師,他的孩子會進步很快,有時候不是孩子太笨而是老師水平差勁,對課題的研究水平不高。老師每教一個回合在給孩子強化物的過程中就能夠與家長及時溝通,可以說你在家的時候可以教一下這個,讓他在不同的人之間做這個項目。這個時候你說講述的時候家長一般都會聽你的,你給他講解A-B-C的概念以及掌握度的問題,有責任的家長都會上心,並且每節課上完之後家長都會參與到家庭當中訓練,當你再一次給這個孩子上課的時候你會發現進步很快,家長也會表示感謝。

但是如果你們機構的個訓課家長沒辦法進來,那你就要下課之後做大量溝通,說說課堂狀態,以及孩子哪些進步的點,需要提升的是什麼,在家庭當中訓練,家長有什麼問題及時與你溝通,如果孩子越來越進步,那麼家長不會太過於刁難,如果一個老師沒有做到恪盡職守,一定要找到自身的原因。

還有的家長看見老師上課時候覺得不怎麼樣,這個時候就要溝通說出你自己上課的哪些目標,孩子提升哪一塊內容,但是你自己不要含糊其辭,更不要對家長兇巴巴的,顯得自己很牛逼別人都是傻子一樣,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貶低他人。其實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已經崩潰過很多次了,就不要添油加醋說些潑冷水的話,而是理解他們用心幫助他們,人心都是肉長的。

有些家長確實胡攪蠻纏,這種家長你儘力做好自己調整關係,其實我認為不太糟糕的,或者有的家長就認死理,就想害你,那隻能是心理極度變態了。而這樣的家長很少,我好幾年才聽到前輩提起過。有的家長看過的書比你都多,提的建議多少也要記住,這也顯得你這個老師尊重別人,但是也不要和家長過於親近,因為你只要對他孩子有任何不好的情況,你會「死」的很慘。要不斷學習知識,千萬不要自滿。

其實和家長溝通就像是心理諮詢師在給別人解決問題的,要多安撫他們。

恩,我也是這個行業的一份子,大家共勉吧。↖(^ω^)↗


很簡單,我個人的經驗是---溝通一次,不行拉倒。

既然身為特教你應該了解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干預。有些孩子其實你無論怎麼做,無論換誰來做,其實都不會有太大效果。家長也是同理,不是所有的家長都可以溝通,就像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教一樣。

政治正確的說,我們這個職業應該擁有無限度的耐心,去春風化雨,去潤物細無聲。

然後對方受到我們無限的付出所漸漸感化,然後大家一起在溫暖的夕陽下奔跑

(對不起我先笑一會....)

和家長溝通的正確思路應該是:去找到那些可以溝通的家長,盡最大的努力,家長老師雙管齊下,讓孩子擁有最大的進步。家長收穫更好孩子,而你收穫成功經驗以及聲望值的提升。

而不是期望自己有超人的能力可以同時與所有家長保持良好溝通。

話不對板多說無益,就好像我諮詢是收錢的,但是有家長不認同這個設定。

(呵呵,問你個問題還要收錢,還為人師表呢啊呸。別不信,還真有人寫私信罵過我。)這很好嘛。大家觀念不同,其實沒有對錯之分,只是一個設置就可以免去雙方的麻煩。沒啥好溝通的。

誠然如果你的資歷是三四年,不算多。但是經驗值起碼是刷了一些了。

有些老師確實是存在著一些業務能力方面的問題,比如家長溝通這個環節,這個事我們不否認。這種情況我們確實應該提高自己,可以向前輩請教,可以看書,甚至可以在腦海中面對同一個問題組織出多種話術,然後去實驗這些話術的效果(我經常這麼干。同一個問題,多思考 多種解答。)

但是如何分辨無法溝通的家長呢,也很簡單---那就是機構里的絕大多數老師都和這個家長溝通困難。那就不是你的問題了。

特別是一些爺爺奶奶輩(不是全部,並非不敬),由於知識結構人生經驗的阻礙,可能根本就接受不了新的知識結構,特別是特教領域的知識又多又雜。

很可能他們自己也說不清自己帶著孩子來到這個機構到底想要什麼?

這樣的家長我們要認識的他談一次(就一次)對孩子本身能力的看法是不是客觀,對孩子的期望是不是有可行性。對老師的怨念和偏見是不是很深(有的家長還真覺得一些公立機構的老師就是便宜的保姆)。

教了說你凶,不教說你不負責。其實仔細想想好像怎麼做都不能讓他們滿意呢,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厚著臉皮接受這個設定呢,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一次說不好,以後絕不提起,也絕對不要和家長發起主動性對話,他問你你就打哈哈「是啊是啊」。

以後全部順著說就行,他孩子要開心不能凶,也就不強求,學就學,不學開心就好。絕不要快速更新課題的難度和節奏,他們分不清也懶得分清更不在乎分不分得清這之間的差別。

說你不負責更無所謂,你就不是只有他一個學生,平時上課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其他老師和家長都會看在眼裡,我就不信一個人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人。

或者直接推薦別的機構,咱不行就盡量不要浪費家長的時間和錢。說不定有的地方行。

說說我自己,我以前在機構上集體課的時候是出了名的嚴厲甚至是嚴苛,凡是遲到的哪怕一分鐘,也給我出去。這節課就在外面呆著喜歡幹嘛就幹嘛,要投訴的話出門左拐督導室。(不過投訴一般都對於我來說都沒有什麼卵用,一把手來我也不鳥。)我布置的教學課題,開心也得做不開心也得做,不想做的我會仔細聊一次這些課題對於孩子的作用以及之後銜接相關的內容,儘可能讓家長明白自己在幹什麼以及可以預期的收益。如果充耳不聞,同一種課下次不管了更不會去伸手輔助家長,我當你不在這個教室里。這一切都建立在我是這門課機構里上的最好的老師,沒有之一。相信我,我就幫你,不相信,那就拉倒,愛信誰信誰。

作為一名特教老師,你要搞清楚自己不是救世主也不是超人,更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你的想法不改的話,兩條路---要麼辭職要麼累死。認清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識投入在哪些還可以改變的孩子和家長身上,同時延長自己職業的壽命。

作為一名什麼雷都踩過的過來人,為你分享一點小小的人森精驗....加勒個油!么么噠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你會提這樣的問題,說明你是有個觀察力的老師。並且有積極做事情想法的老師。

我也是ASD孩子的家長。在公司也管理過30多個員工,上上下下也經歷了一些事情。人與人的溝通的確是件令人頭痛的事情。對於承受巨大壓力的家長,自然也是一個很難溝通又情況多樣的群體。

不清楚特教老師是不是你的第一個工作,如果是剛工作三四年,那麼你應該還很年青,可能還沒有結婚,還沒有經歷過人生的各種問題。陷入這種困境後,你需要分析對你來說什麼是真正在意的事情。是與家長們溝通好對孩子更有利。還是讓家長們怎麼才少投訴自己。或者兩者都有。對於不同的家長處理的目標也不一樣。需要對不同的家長,管理他們不同的預期。鑒於人精力的限度,你可以花些時間來觀察家長來你這裡的目標到底是什麼。對於好溝通的家長自不必說。對於難於溝通的家長合理的降低他們的預期。給予一些安撫。也多給自己一些時間來看待問題。至於「溝通一次,不行拉倒」的老油條做法,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這樣性格的人。多經歷一些事情對自己是種磨練。同樣也取決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考取一個心理諮詢師3級證書,然後你會發現,什麼家長都不是問題。


理念:在孤獨症及相關發展性障礙兒童的干預工作中,干預對象不只是兒童,所有與兒童接觸的相關人員尤其是其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都應該成為干預對象。

因為秉持這一理念,所以給現有高票答案投了反對。

與家長溝通過程中出現困難,是常有的現象,但若因為這些困難而全盤否定家長,將其歸因於家長「無法溝通」,並且止步於此而不進行下一步的反思與行動,實在是未能盡職的表現。

一、為什麼說家長參與和協助是干預工作的核心部分之一?

早在70年代,洛瓦斯等人就進行過相關研究(參見Lovaas,O.L.,Koegel,R.L.,Simmons,J.Q.,Long,J.S.(1973).Some generalization and follow-up measures on autistic children in behavior therapy.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6,131-166.)

在該研究中,孤獨症兒童被分為兩組,一組住院接受高強度干預,另一組僅在家長陪伴下接受一定時間的強度較小的干預。研究得出的兩個結論很有趣,一是干預後,兩組兒童都取得了顯著進步;二是在技能保持期,接受高強度干預但無家長陪同的孤獨症兒童都逐漸喪失了已經習得的技能,相反,那些雖然接受干預時間較短,但有家長充當訓練助手的兒童不但沒有退步,還獲得了進一步的提高。

該研究顯示了家長參與和協助對於孤獨症兒童的干預至關重要,兒童能夠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繼續表現習得的良好行為,並且隨時間不斷進步。

其實,只要在特教領域工作過一段時間,不需要這種實驗研究,從業人員也能體會到家長參與的重要性。可以這樣說:因溝通困難而放棄了家長參與,實質上就是放棄了孩子。

二、如何跟自閉症家長相處?

回到問題,首先感謝題主的用心,想要提升家校溝通質量,為孤獨症兒童的家長做更多事情,這是我們應該提倡的。

最近在教學之餘,提升家長參與度,一直是我用力在做的事情,收穫了一些經驗和教訓,或許對你有幫助。

(一)考慮家長需要什麼。

實際工作中發現,家長如果對干預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對於最基礎的孤獨症兒童相關特點以及相關需要,有些家長並不明白。

2、不清楚干預目標。孩子的長期目標是什麼?短期目標是什麼?這些目標是否以家長可以理解的方式進行呈現?為什麼要設置這些目標?

3、不知道如何干預。老師課程設置的目標是什麼?該教學活動對我的孩子有什麼幫助?干預者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與孩子互動?我該如何輔助?我還能做什麼?我在家裡以及社區環境中可以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4、沒有收到恰當反饋。我這樣與孩子進行互動可以嗎?優勢在哪裡?還有哪些不足?我下一步該要做什麼?

5、合理暢通的意見表達渠道。我能不能提出自己的意見?我該如何提出自己的意見?會不會有相關人員給我反饋?我需要幫助時可以向誰求助?

6、心理健康。我能否正視和接受自己的孩子?有沒有人為我提供需要的反偏見教育?心理壓力巨大時我可以獲得哪些幫助?

(二)針對家長的需要提供幫助。

1、系統的家長培訓。

2、溝通渠道與溝通方式的暢通。

3、讓家長參與到干預目標的制定中。

4、讓家長參與教學活動的設置與教學進程的記錄(比如錄像等簡單易操作的方式)。

5、給家長準確而易懂的反饋,包括積極方面和待提高方面。

6、定期召開家校溝通會和組織家長互助會。

7、關注家長心理,提供相應的上門指導、幫助家長將干預與生活結合、給家長提供「喘息服務」、鼓勵家長尋找朋友的幫助、為家長解決孩子讓人頭疼的問題行為提供建議等。

(三)與家長溝通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1、家長相關知識的基線水平。

2、家長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式。

3、家長的參與和學習意願。

4、家長在時間和精力方面的狀況。

5、家長以往的行為方式和互動方式。

等等。

這些問題都需要仔細考慮,並且根據家長的具體情況,採用相應的介入方法,提升溝通的質量。

每一個溝通問題,都有其存在的原因,探索原因,嘗試方法,不斷改進,長期堅持,肯定會有所收穫。


作為一個自閉症家長,只能說你遇到的那些基本是奇葩了。大多數家長都是盡心儘力的想孩子好,也會非常尊重老師。

大部分都好的,小部分那些參照李老西的回答羅


李老西的回答太到位了…我滴,刪!

別和這樣的家長相處時間過長,對他們也別太客氣了。(我這樣說也是吃了很多虧總結出來的。)


最近剛做完一個項目。準備開個專欄,有空寫下相關最新進展,有意者可以關注。

自閉症是一種 伴隨終生的先天性發育障礙疾病。目前排在兒童精神障礙的首位。發病率中國尚無自己的調查,國際上為千分之三到六。

目前國際對此發病具體原因尚不明確,雖然有很多研究,但在治療性方案上並不樂觀。目前沒有什麼靈丹妙藥,

目前學術界達成相對共識的方案是不是去改變他們,試圖讓他們適應社會,而是,讓我們去適應孤獨症。


推薦閱讀:

朋友兒子三歲,卻被診斷患有嚴重的自閉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輕度自閉症孩子的母親,自我發展與孩子干預遭遇時間上的矛盾,到底放棄自我發展還是放棄孩子發展?
自閉症孩子為什麼愛做「白日夢」?
自閉症兒童是天生的嗎?如果你的家庭誕生了一位自閉症兒童,你會生二胎嗎?
孩子一周十個月,自閉症怎麼辦?

TAG:心理 | 自閉症 | 教師 | 家長學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