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奉行在豐臣政權中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是否可以認為他們是實際代表豐臣家做出決定之人呢?五奉行和五大老之間的關係又是怎麼樣的呢,五奉行的決定是否需要經過五大老的同意,而奉行們又是否可以否決大佬們的決定呢?


以前就在別的問下下做過關於五大老的回答(見秀吉在晚年沒有更好的手段遏制德川家康了嗎? - 不懂戰國的回答),裡面涉及到一些五奉行的內容,但就此話題,再展開一下。

首先通過前面那個回答可以了解,五大老的許可權並沒有一直以來想像的那麼大,但權威非常大,而權力則相當程度上則捏在了五奉行手中。現在有一種說法就是五奉行自稱年寄,而稱五大老為奉行,這是五奉行提升自身地位的一個表象。在著名的慶長三年八月五日秀吉的遺言狀中,將秀賴及後事託付給五大老和五奉行,五大老均有署名。但在其遺言中有一條提到有事要報知與五奉行,可知五奉行在秀吉死后豐臣政權中的重要地位。結合同日五奉行給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兩大老起請文中的一條「如五人有難以決策之事,需徵求家康、利家之意見」來看,或可認為在五奉行能夠進行處置的情況下,就可以自行進行政務處理而並不需要與大老們相商了,只在遇到難以決策之時,需要與兩位大老相商。所以五奉行只是五大老手下負責執行命令這種說法現已不採,反而是五大老也不能忽視五奉行的存在,因此德川家康要獨掌豐臣家實權,就必須令五奉行的體制弱化,淺野長政和石田三成的失勢就是重要表現。

經濟方面五奉行的作用和重要性自不必說,相當於管理著豐臣家的藏入地,關係到豐臣政權的經濟基礎。比如要求各藏入地獻上年貢米以及對藏米進行管理等(《大坂城天守閣收集文書》所收《石川元光宛五奉行連署狀》、佐藤行信氏所藏《慶長四年正月五日關一政宛五奉行連署狀》),此外還借著五大老的權威,督促伊達政宗趕緊獻上其管理的金山所出產的金子(《伊達家文書》)。這都是豐臣家的經濟來源。

再來看知行方面。最著名的就是為了獎賞島津忠恆在朝鮮戰場泗川之戰中的戰功,拿出五萬石藏入地下賜島津氏,這已經很豐厚了,而且宛行狀是五大老連署下發,這也是五大老宛行權的重要案例。但有意思的是,五大老的宛行狀裡面卻沒寫賞賜哪裡,賞賜多少。這就好比給了你一張支票,卻沒寫金額。而在該書狀中也提到,「目錄見別文」,這個「別文」,自然指的是記錄賞賜的石高及地點的文書,即所謂的《御知行方目錄》,這份目錄恰恰是五奉行連署的。也就是說大佬們只是說給你點好處,而這個好處的具體內容是由五奉行把控的。之前所引用的那個回答中頁提到,實際上五大老新增的知行宛行案例極少,除了島津家外,另一個典型案例就是賞賜細川家豐後的飛地,而這個飛地賞賜相關的《豐後國速見郡·同湯布院知行目錄》恰恰是由前田玄以、增田長盛和長束正家三奉行連署的(《松井家譜》)。從以上可見還是那句話,靠著五大老的權威下賜知行,但這個知行的決策權則集中於五奉行手中。而且即便是五大老,也只不過是以秀賴的名義下賜知行,而非自行決策。到了慶長五年五月給石清水八幡宮的知行宛行狀中,知行目錄權已被德川家康所奪取,此時相當於家康說給多少就給多少。

再結合前面的那個回答中提到的凡是需大老們和奉行眾們相商,少數服從多數之原則,理論上五奉行聯合的話或可不執行少數大老(如家康個人獨斷)之決策。


奉行眾

豐臣政權常設的辦事機構,早在豐臣秀吉生前就已經存在,奉行們根據豐臣秀吉的旨意而處理某一方面的事務(奉旨辦事)

而所謂「五奉行」只不過是在秀吉去世後擔任奉行職務的五個人而已

而所謂的「五大老」

只是豐臣秀賴成年以前臨時設置的一個「集體領導」機構

實際有影響力的僅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兩人,其他仨都是陪襯

——更何況「大老」是後世的稱呼當時對這五個人的身份並沒有正式的定義,大名們自行稱之為「御老中眾」「御年寄眾」之類

也就是說

奉行眾在秀吉生前就已經存在,並長期負責具體政務

而「大老」只是秀吉臨終時才(倉促)設置的一個臨時機構

——而且因為權責不明,長期以來擁有辦事權的奉行眾們,實際上擁有更大的權力


五大老,五奉行制度在前田利家去世以後,德川家康也不能一手遮天。為什麼七將武鬥石田三成事件發生後,德川家康能夠有權利讓石田三成隱居。這個決定是五大老五奉行多數人合議的結果么?如果這樣石田三成在政治上可以說已經沒有盟友了已經失勢。秀賴方面在這個處理結果上難道也沒有施加過任何影響力么?


五奉行應該是當時中央最高權利機構,和五大老沒有上下級關係。五大老管外樣大名事務,五奉行管豐臣內部事務,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一個中央一個地方。只是後來發展並沒有這麼理想化。


推薦閱讀:

足利將軍家的直轄領地有多少?
日本戰國時期的大部分天守閣是否宜居舒適?為什麼織田信長喜歡住,而後來安土城又被稱為天主呢?
鳥居元忠為什麼不放島津義弘入城?導致島津加入了西軍?
日本中世,武家家格對武士地位影響有多大?
如何評價前田慶次在戰國時代的表現和戰果?

TAG:日本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