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拉雙擎/雷凌雙擎有哪些缺點?

先說下自己的情況:自己工資,除了房貸,吃穿後,每月還有7000。老婆每月能凈落4000。兩個大人,一個娃娃(1歲)以後很可能再要一個(四年後)活動範圍以市區為主,三線堵城(貴陽)落地17萬,主要老婆開(我騎自行車)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車型推薦?

初步看雷凌雙擎,16萬左右那個,不知道這車是否在靜音上會好點?能達到什麼水平?另外我們這收入養車會不會出問題!

先謝謝諸位!


您好,感謝邀請。

1、收入與養車費用方面絕對沒有問題了。一點都沒有。

2、雙擎就是堵城剋星,相比之下,除了純電,沒有任何車型比混動更能應對擁堵了。

3、兩大兩小從車內空間看是夠的,不過

4、既然比較在乎噪音,那也是混動

對於您的用車需求而言實在是找不出啥缺點不好意思(希望您能深刻理解這句話)。

注意事項:混動車型的電池裡的電不是天上打雷灌進去的,能量來源還是靠你行駛的動能轉化或者發動機發電,如果長期過於低速純電行駛(不啟動發動機),電能消耗較快,混動效果就會下降,電腦還是自動會大量依靠發動機運轉,所以多來點下坡啊,滑行啊啥的平衡好混動電池的充放電,效果會更好。

如果硬要我找幾個缺點(對題主來說不一定是缺點,所以我一定要強調不管是選車還是薦車都是要根據當事人的用車需求來,而不是單憑個人好惡),可能是有這麼幾個方面:

1、從側面看後輪顯得太小了,實在是比例不協調。

2、內飾件,特別是操作會接觸到的一些按鈕、檔桿這些塑料件的玩具感(材質做工)也太強了,十幾萬的真車啊。

3、CVT感十足的一款奇葩波箱,前段的電動起步又有點猛了(大腳的話),性格分裂。

拋開這些無用的缺點,雙擎就是剛好適合題主這種市區開開,小家庭轉轉,噪音小點,油耗低點,別那麼多麻煩事,就行了唄,挺好,非常適合。

希望能對您下定決心起到正向作用,謝謝。


謝邀!有一輛雷凌雙擎,精英天窗版,落地16萬,坐標武漢,已購買一年,里程數1.7萬公里,應該挺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缺點:1.後備箱小,因為電池佔用空間,後備箱空間確實不大,大型的行李箱剛好能放進去,放兩三個就滿了,不適合運送大物件。

2.關於靜音性,沒有廣告宣傳的那麼神乎其神,胎噪還是有的,和其他車型略有優勢,差別不會很大,120公里時速時風噪較大。啟動時發動機會啟動檢測,大部分時候無法做到靜音啟動。

3.關於內飾,精英版織布座椅,車門中控稍顯廉價感,當然一分錢一分貨。

4.就樓主目前而言,一家三口空間足夠,如果要生二孩的話可能得換7座車型。

缺點暫時想到這麼多,樓主有更多想了解的可以繼續提問。

既然問題是問缺點,優點就不多說,樓主勢必已了解,油耗,空間,耐用性都無需多言,使用期間除擦碰外未出現其他故障。

關於養車,長期開下來油耗平均百公里5L多,小保500不到,大保1000。方向盤輕巧,適合女生開。


作為雷凌1.8汽油版車主,也體驗過混動版本的雷凌和卡羅拉,缺點主要是以下幾個:

1,後備箱容積減小,因為要放電池

2,剎車腳感奇怪。由於動能回收機制的加入,混動版雷凌剎車很奇怪,非常不線性,即腳踩剎車的力度和實際制動力不成正比,需要你適應,這點真的不太好

3,底盤相對高了點。我相信買混動版的人都是沖著低油耗去的,並且絕大多數都是在城市內開,所以你把底盤高度做那麼高幹嘛,增加了車底亂流,增加油耗,根據它的客戶定位,完全可以調低一點

4,強制動能回收要放在S6檔,設置起來太麻煩了,而且還是38號發現的,並非官方告知

5,配置相對還是低了些


沒問題,買

我開雙擎橫跨數省,穿越了大半個中國,對標卡羅拉1.6L,我對雙擎有幾個評價:

先說缺點:

1、剎車:延續了卡羅拉車系一貫的「點頭+異響」的特徵,而且踩起來更肉了,需要時間適應。雙擎前半段剎車是發動機制動同時回收動力,後半段才是剎車片剎車,所以急停踩剎車時候力度要大點。剎車異響後剎比較明顯。(我告訴朋友是正常的,被噴。我只能說卡羅拉在豐田車系裡,還是屬於屌絲貨,明顯調教不用心)

2、風噪:100以上開始比較明顯,和老款汽油版沒區別。

3、後備箱:大概是汽油版的2/3,我感覺是夠用的,2人長途裝3個中型行李箱+1個挎包,還有1/3的空間富裕,后座空置。當然,由於後排座椅無法放倒,去宜家拉傢具就別想了。

優點:

1、靜音性好:無論是怠速充電,還是高速行駛,發動機噪音都極低;100以上風噪有點大,但輪胎換了更好的普利司通,所以胎噪不算大。

2、動力給力及時,油門很聽話,沒有傳統動力加速延遲0.XS左右的現象。加速延遲是汽油車普遍現象,我在豐田大眾車上都遇到過,高速路超車不安全;

3、空調好使,升降溫快。

4、油耗,我實測2200KM,70%高速,油耗5.1。雙擎和傳統汽油車還不一樣,高速不太省油,市區逛逛估計撐死6的油耗。

所以,雙擎這種車特別適合在擁堵城市裡開,比如你們貴陽,或者濟南啥的。幾個理由:

動力及時加速快,變道加塞容易;貴陽外出短途旅遊,爬個坡動力也足。特別低速時候非常安靜。油耗低,這個就不說了。空間,日常也算夠用了。如果你經常5口人出遊,對空間有特別要求,請繞道SUV。

再說養車,豐田養車不貴的,1W公里1保,等同於汽油動力車。一般7、8年內大小毛病都沒有,換下機油濾網啥的,和老款也一樣。但油價漲了,雙擎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關鍵是這車還不挑食,加92就行(一般來說加95動力加速好些,但是雙擎加速動力是電機提供的,95的油加了白加)。


當初買車的時候差點點買混動凱美瑞,放棄的最大原因是——後備箱

其實,剛買了車那會子,偶爾會覺得當初買了混凱也挺好,後備箱小是小一點,能放倆行李箱也夠用了。

直到過年附近的時候

因為工作關係,在另一個城市處在過渡期,租房子就免不了搬家,好在我的後排放到以後可以把床墊捲起來塞進去;

小孩剛出生,出門的時候,嬰兒車塞進去以後還可以把買的年貨塞的妥妥噹噹;

還有,平時後備箱常備一個放應急雜物的箱子,一雙開長途的鞋子,一根魚竿,一件純凈水,一個迪卡儂的帳篷和墊子,一把摺疊扶手椅,絕大部分時候不用拿出來,周末天氣好,出去瞎溜達的時候多了很多隨興所至的選擇。

講真的,國內大部分普通家庭,應該和我一樣,家裡是一輛車的,後備箱有時候真是個值得考慮的東西。

最後,混動車對我的魅力還是很大的


公司混卡開過幾百公里。保養過一次。

個人感受:

發動機倉,車身隔音優秀。底盤隔音一般。整體水平緊湊型中上。

普通保養即可,沒有特殊項目,養車成本不比普通車輛高。


*精英款車主。

一、油耗:

定位家庭經濟型汽油車都相對省油,雙擎因為有電量回收及低速電池能續航,相對比一般汽油車能耗例用率更高一點。但也不要有不切實際想法,初中就有學過能量守恆定律。油耗偏低但不會有太大驚喜也不會太大失落。

目前使用約二萬公里,油耗目前綜合5.0左右。

高速"均速""110-120碼左右,油耗5.4-5.6偏上;半擁擠市區油耗平均在4.3-5.0以內偏上。(註:這個區間主要體現個人駕駛習慣和路況。若加裝定速巡航高速油耗估計偏下限)。「工信部油耗」為4.2L/100km,但現在有幾個相信「工信部油耗」,況且,根據卡羅拉雙擎的真實行駛路程有上萬公里,且真正自己記錄油耗的Q群網友,油耗也的確不止4.2L,了解普遍綜合5個左右,甚至偏上。

廣告和網上油耗:很多大神誤導不少人,不講平均時速和續航里程,就是耍流氓。充滿電情況下,用電來短時間駕駛,誰都能開到2.8油耗。同樣如果沒有電,短時間即要驅動又要充電,油耗18個也是正常;以犧牲駕駛性的油耗,不叫油耗!

從駕駛習慣來講,我這車幾次給二位不同老司機駕駛,一個來回就是2-3千公里,反而越是老司機駕駛油耗越高(跑了幾次焦作開武漢,焦作開濱州,鄭州開南昌),一般能達5.7-5.8。因為他們駕駛時不刻意,當汽油車該咋開咋開。而我開一般5.4-5.6左右(儀錶盤顯示參考數字)。

總之車是買來用的,如果太在意那些開車技巧,時時講究大法、黃金右腳、提速了馬上收到碼錶中限滑行,這不是買車用車的本意,反而影響到自已駕駛心情;所以網友常說,這車能改變人駕駛風格。

落地在15-20來萬塊錢的車,身邊有馬自達、大眾小鋼炮的同事,個人感覺這個價位的車,基本上就是工薪階層,經濟適用型定位;一趟跑下來相差綜合基本在1個油耗以內;大眾高爾夫同事開上下班反應平均在5.5左右(60公里,高速公路佔1/2),大夥可以多問問身邊十幾萬新車,以旅程為單位綜合來講真的相差不大。

只有越高檔車,排量大車身重,油耗在市區走走停停會越高,而在高速上則能發揮出高檔車優勢,油耗反而低;

經濟適用型車,普遍車身重量輕,這也是省油的一個重要前提。而發動機技術,經過這麼多年市場化,無論日韓美歐系更新換代都比較成熟了;再說這個價位的車決定了廠商,不會不計成本的用那些高技術、高級別發動機,綜合性能都相差不大,無非營銷自己一二個技術賣點;

日系車是給人更加輕量化感受,試過馬自達6轎跑,光那四扇門在關啟時能讓你忽視這車重量感,有人說是輕量化材質吧;而車質量加減個一二百公斤,車子在低速頻繁啟停,油耗絕對會相差不少。一個老表開的豐田皇冠(不知具體那款),重量說達1.7T,用起來聽說也並不省油,高速也達到8-9個油耗,市區也是13個左右,跟同價位其它車系沒有太大區別;油耗這個東西,要跟同級別同價位的車比,定位不同沒有參考意義;

雙擎這款車總體還是夠重,大電池好像有百來公斤,再加一套電機系統,比油版小卡重了不少。這個自重下能做到這個油耗,雙擎這套系統確實能耗利用率比一般車高一些,沒有異議。但如果你大頻率用車,比較差不多價位汽油車,也不會有太大神奇體驗(短時間走走停停除外),如果一年1.5-2萬公里使用頻率以上車友,綜合油耗5個差不多。(這車行駛還是靠燒油,純電能行駛二公里吧)

另外發動機作功是要抵消掉因為這套系統自重引來能量損耗(電池組十電動機組,感興趣朋友可以算下重量)。如果這車減去這套系統自重,又能用這套系統回收能量,我認為油耗一定可以給我們驚喜。

如果仍不能理解,就拿這個油耗跟基礎汽油版卡羅拉比,優勢不大。可以查查油卡網友曬的油耗照片。

在路況良好加上駕駛習慣好的話,有可能汽油版油耗比混動還低,不要問為什麼,因為混動車重!!!記住是相對油耗要低,但決對不會像有人吹逼說的,自從買了這車,就不關心油價了。行駛主要還是燒油,電輔助而已。

二、動力

講完油耗講動力,市區60碼以內動力滿足日常使用,不能說隨叫隨到,但在這個價位裡面提速還是可以的;如果要爬長坡、超車,載二三個人,如果你也開過同價位汽油車,你還是會罵娘的;

高速100-120檔在普通模式下加速無力感明顯,要大腳油門,而且有點滯後。高速120及以上油門會靈敏,油耗也會大幅度上升,與普通車汽油油耗無異!

高速上超個車,大腳油門踩下去還是不成問題,他會用發動機與電機動力疊加的動力效果,但明顯推背感真沒有感受;這個是短暫獲得充沛加速度,雙擎動力系統不會長時間的加速度來維持高速運轉,速度上了70-80邁就全部是發動機來維持了,雙擎在中高速行駛的動力相比普通版的卡羅拉稍遜。高速經濟時速100-110左右,感覺油耗最低,反正高速不是雙擎強項。

吐槽一個疑惑,希望同車友能解惑:

這車是看不到水溫表的,自從1萬首保後,感覺剛上高速由80邁以上提速,油門非常疲軟(低檔高速感覺),需要大腳油門,而且高油耗(瞬間10-15)維持;大約5-8分鐘以後油門才開始恢復到輕快水平,油耗也回歸正常;不知道大夥是不是也有這個問題,排除了機油、電池濾網、空濾、胎壓、路況等問題干攏!?

三、剎車問題:

開過燃油版卡羅拉,估計日系車剎車都相對偏軟調教。雙擎更要注意,剎車前段回收動能充電,所以剎車會感覺更疲。

網友比較,帶著1/2剎車預估滑100m速度可以降下來,前50m感覺降速和基本預期相符。但後50m可能會發現降速比預期的要慢些。如果你沒有及時察覺還按之前的感覺話,就容易追尾。

所以開這個車要注意保持足夠的跟車距離以便及時反應。別動不動玩剎車滑行,有情況一定要深踩,別想當然會停。

剎車百公里性能要比這價位車只差不好!但是日常這軟軟剎車不激烈感覺我喜歡!

四、內飾及異響

車的內飾塑感太強,質感在同價位車型里讓人看起來不是很好(當然也有不少手觸部位軟皮);

可見的車內頂側、柱等內襯,用手去摳就是硬紙漿類材質,直觀感覺塑性、韌性、防潮極差,與同檔價位(甚至七八萬國產車)車手感相差甚遠(見過網路上有視頻對比卡羅拉汽油版國內和國外內襯,完全不是同樣檔次材質東西,大夥可以搜搜)。去加個行車記錄儀,安裝小工擔心摳縫時直接把他翹碎了。自從國產化,日系車已經遠離精緻了;

內襯和中控等採取塑料卡扣拼裝工藝,註定這個塑料共振響會不可避免;主要集中在中控、換檔台等地方,大約從一年後開始明顯,路面稍有顛簸或冷熱天,就會不時傳達有咔吱的聲音(這點不是個人敏感問題,後來越來越明顯,時不時來一下清脆誘耳咔吱聲,坐在車上人都會主動問);

如果用手去按中控及換檔台,卡吱作響感人。

汽車頂棚為了成本適應中國市場,隔音防噪材料是省掉了,遇到下大雨的時候頂棚雨點打得叮咚很響,簡直心煩意亂,張嘴衝動;

如果買了這車,一定要盡量少去拆裝這些內飾,這個是卡扣材質和安裝工藝問題,卡扣磨損拆一次更松一次。

整體內飾工藝感覺停留在較低的水準!在這點上真不如幾萬塊的車!在ⅩⅩ之家車友有句笑話:如果異響,恭喜你買到正版了!

五、材質和安穩性

汽車因為在後備箱加了個大電池組,電動機組系統,車子總質量1.4T吧(又見車友說1.3);這樣日常你會有車身比較厚重感覺,操縱性也還好,但是劇烈或者高速行駛又給人底盤不厚實、低廉而鬆散感。如果有橫風是會有感覺;難道這就是網友所說,上了高速才知道德系車和日系車的區別。

如果去掉增重這二個大因素,整車的結構件在同價位車裡應該算很輕量化了;在論壇裡面就發現有個車主開玩笑:除掉發動機,全車好像沒有用幾兩鐵,都是朔料!權當個笑話。

至於汽車內部鋼架、骨架等鋼性結構,不專業也不敢妄下評論,網上誹日的說日系車是紙糊的,舔日的說關健部件是高強度鋼的,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情懷,誰真實去試過安全性體驗;

只從消費者來看,從配置、作工、外觀去看一些細節,發現新車幾個月方向盤轉向柱生鏽明顯,底盤下螺絲、結構件不少出現生鏽現象。在諮詢4s店過程中,其它豐田車系也程度不一,個人感受應該是成本控制材質問題(何況國內生產不鏽鋼都會大量生鏽,質量是由價位和市場決定的);

講到材質和安全性,就要談談國產化率品質問題(以下純個人見解);

曾去豐田天津裝配廠配件倉庫,豐田零配件基本採取國產化。駐廠質量代表閑聊代工質量控制確實沒有以前嚴格,代工廠低質化嚴重,像他們這種規模純民營代工廠,以前能拿到豐田訂單是不可思議的。以前都是外資或者國有企業才有資質;

再從日本國內外新近爆發質量新聞來講,不僅造假而且隱瞞,日系車質量控制整體下降,工匠精神正在糟蹋。一個世界級製造廠,進行系統性造假不是簡單的單一事件,因為他有很多部們,內部是精益化生產,各種管理控制環環相扣;這些企業可都是豐田式生產管理先驅者!居然日本國內都出現此情況,何況國內品控。

所謂"中國人造中國式豐田車,專供中國市場"這個說法是確實的。內產內銷,否則以中國所謂工業製造基地,中國產成本低,可以外銷,人家廠家不幹,廠家最清楚這些車質量有什麼差異化的,不想惹風險。

你只有去過裝配廠或者配件供應商,找過質量工程師或者產線員工聊天,就會明白這個說法,很多東西不是光靠參數能說清楚的;

豐田生產拼盡全力控制成本,「成本控制」四個字在車裡到外可見!從配件供應商的選擇到材料、工藝選擇,不能跟海外及進口車比較。

現在民營中型企業就可拿到配件供貨權(下面層層轉包貼牌加工,鋼板牌號降一點,橡膠次一點,塑料二次料多用一點……。外方半睜半閉、同胞不知、合資廠的中國人最愛干這事兒。國內汽車行業灰色地帶跟各行各業一個樣),這個在以往日系生產系統是不可能的。混動系統最核心的部分—驅動橋和E-CVT,官方數字好像都國產化率達到了90%以上:

而國內製造業環境大家可想而之,現在工廠工人叫打工仔,在目前這種浮誇躁動急功急利社會環境體制下,還真沒見過年輕人願意在那個製造廠安心做個工人(國企除外),這也是很多合資廠(包括其他機械、電子)把集成化高點的配件,都是他們自己國家組裝發過來主要原因之一;中國工人和外國工人做事差的是嚴謹作風。反觀這一點大眾對供應商篩選,目前在車系裡面考核還是相對嚴格。 不一定全面準確,只我所了解某部件信息如此!

講到供應商不是黑日系,其它車系也多少存在類似問題,相對了解一點日系品牌,讓人心理落差大(韓系K5貌似見過最糟糕配件商)。

所以各車系海外市場的質量和安全只有一半借鑒意義:海外車不好,說明設計問題。國內車不好,不知道怎麼說……。

但合資車相對於國產車,工業幾十年成熟設計理念和核心關健部件的可靠性,在這方面國貨懇定有差距(不排除國貨用料或者在收購技術前提下有相當方面趨近或己經超越),但日系車質量控制總體下降是不爭事實,這點從大夥的見解中也能看出來;

所謂「修不完的大眾,開不壞的豐田」是豐田車主很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以至於ⅹⅹ之家很多人提些問題都神刪、群嘲。這話要考慮當年講這話的汽車市場環境,當年配件也基本沒有國產化,也沒有目前市場競爭激烈;那是在那個歷史特定條件下,現在拿著這話去大眾車系裡面去問問,會噴死;

如果不拿極端的例子去比較,現在大眾滿大街不少於其他車系,對吧?在中國銷量第一,還是經的住市場考驗。經濟型小車二者品牌都是不錯,核心部件上可以說稱得上是旗鼓相當,各有特點,大道總是殊途同歸的,沒有必要極端評價。大眾小型車方面polo,高爾夫等甚至綜合優勢,參數要高於豐田小型車。

吐槽一點:

每次日系車出現世界級質量召回事件總與中國市場往往無關。個人認為這是ZF相關部門不作為,是對國人的生命麻目、冷漠。何談要求人家對中國消費市場尊重。所以那些氣囊門、剎車門等都將中國消費者排除在外;這點非常不爽!

六、鐵皮薄、漆軟

鐵皮跟油漆問題,日常城市小磕小碰吃虧,隨便來一下板金大修。這個是日系車通病;豐田車主一般容易接受這個吸能設計理念,但側面電動車給你來一下,"誤傷"那就跺腳吧!

對於安全來講,一般強調日系外軟內硬,車身都輕量化高強度鋼板,這話用在進口日系車上懇定是對的,因為那是日本產鋼板。囯產現實是完全二回事。(工業板金在尺寸規格一致情況下,日本進口和國產貨完全二個重量,其耐磨性、鋼性、韌性、屈服強度等完全不同。光鋼材的一個熱處理技術,中國就沒什麼真正核心,不要去辯論什麼材料學等,在民用製造業里高端技術主要還是在課本上,工科類者應該更能理解) ,這種車型用的應該都是國產鋼!

油漆不經剮蹭,很容易見底,有人說刮到綠化帶的草都呵呵呵,有誇張成份。側面有被綠化枝丫刮到露白屬實。

車身油漆是有油漆硬度、膜厚、附著力、表面噴塗工藝區別的;一般工業品在經過多道噴塗後,最後一道噴透明漆(液體清漆或透明粉工藝)工藝上,光最後材料選擇上,價格就相差很多,形成不同油漆硬度和防腐朽性;

我認為這些不是日系車技術或質量的問題,也不是所謂輕量化問題,歸究到底還是成本控制問題,日本精益化生產就是控制內部各環節生產成本,企業本身價值觀就是"以市場為導向,利潤第一"。日系只是把這點在類似中國市場做的比其他車系更細而已;成本控制做得過細,往往容易導致一些不容易被發現的零部件質量和安全性不夠好。

另外日本車的標準化生產在歐美還不錯,但是進入中國市場為了迎合本土消費者需求和成本控制,無論是在材質還是在製造工藝上都做了差異化的處理。如果以為同款車國內國外質量一樣,那就太天真了。

這個車,經濟適用型價格定位,又加一套混動系統,價位和利潤擺在那裡;

七、配置: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同款車中有不同離、中、低配定位營銷策略;購買前日系車經常聽到中低配車省一些基本安全配置,如ESp、側氣囊、保險杠、發動機防盜等基本安全設施,從心理上講,覺得有些無良且無法接受!如果行車落鎖、啟停功能、坐椅自動調節、TPMS胎壓等舒適性配置那是營銷策略,無可厚非;但是幾十年前的安全技術,在更低價位車都能形成了標配,而這麼大品牌卻在中低上故意省掉。這個跟國家標準無關,而是一個企業對這個市場,生命尊重!所以被噴的比較多的總是日系車事故中死殘率高!覺得日系應在安全配置應用的更為廣泛和積極。

本款車基本安全配置還是有;其它提高駕駛舒適性配置,滿足基本夠用,但不要奢求太多;

八、靜音和隔音

必須堅決用"差"來形容,廣告中宣傳駕駛靜謐性是對購買前有一定誤導性的;

行駛中對於外部環境噪音的抑制能力,在同價位車中較差,高速80以上風噪、路噪、輪胎壓地面能準確傳到你的耳朵裡面;旁邊車道行駛水泥攪拌車、大車,噪音和路面的震動,都能沒有任何保留地傳遞到了車內;行駛喧嘩過程中,個人一般用音響來忽視這個問題。

低速走泥沙路,底盤行駛石子敲打的聲音,可以直接敲打你的小心臟,在落地17萬左右同價位車,這一點可謂很差!

關於頂棚沒有隔音防噪材料,下雨的敲打和車內飾異響就不用再吐槽了。

廣告中宣傳駕駛的靜謐性,也是各位車主津津樂道,用電啟動還你靜謐空間,大部份時間是無法裝B格。無論南、北方,每天早上初次正常點火,發動機都會啟動(不管電池有電沒電),這點跟普通車啟動一樣。而且在正常駕駛中發動機介入聲音並不見比同價位車發動機作功聲音小;所謂靜謐性啟動駕駛,只有在你己經用過車一段時間,臨時停啟情況下,而且前提電池有電狀態下才能用純電啟動,這個確實安靜,能達到廣告宣傳的!(註:純電能行駛2公里左右吧,前提低速而且勻速行駛,深踩點油門發動機就介入了;在一個人情況下,外部噪音小,發動機介入聲音和車身振動有點慫人)

九、油電切換:

正常駕駛頓挫感不明顯,跟開普通車一致! 油電這套系統切換技術確實不是吹的。

如上所述,如果你在靜止用電安靜環境下,電量不足而發動機介入,還是很大聲音和明顯車身震動;

十、使用故障

目前使用1年多點,左後輪輪胎慢慢漏氣(一直沒找到原因,20天左右氣壓能下降到1.8);

進氣柵前面找到松落螺絲(也一直沒有找到是那兒松落的);

方向盤左邊多媒體上下按鍵不時出現失效(沒找到問題)!

沒有發現其他故障(異響、鬆動除外)

十一、保養:

保養1萬公里/次。換機油0-20w+機濾+人工費 563元 (空濾和空調濾沒換)。

換過一隻輪轂一千元/只

十二、升降窗:

不是太順暢感,整體塑料感,聲音卡、頓。低質化;

十三、懸樑

偏硬,過減速帶非常明顯,速度稍快一點點過減振帶,震動的你懷疑車出問題了。路況差時震動感是感人;

底盤很低,開車要特別注意,托底幾次(底盤下防護蠻好,好像不用加護板啥)!

十四、空間:

個人感覺同價位車中算還好。

後備箱小認為不是缺點,畢竟多了個大電池要放。日常不放大物件夠用。

有人反應新車內部異味大,還好我這車沒有碰到,味道曬了二三天以後,能接受;

十五、外觀:

整體上外觀還犀利、LED燈(中低配日行車有眼無珠)、亮面輪轂;適合25-35年齡階段。

十六、購買建議:

1)普通老百姓,家庭上下班,天天都是為了一口食奔討,感覺在這個價位跨度內誰便宜選誰,汽車是交通工具,考慮使用目的和環境,最重點是個人的眼緣和錢袋飽滿度。

什麼日韓歐美國產系,一般15萬-20萬左右車,市區開開,偶爾高速跑跑。質量和燃油綜合經濟性都沒問題。

如果你硬要從經濟角度,你也不講啥窮情懷,這個性價比還是相對差點(或說這價位還有更好選擇),網上有人算過至少得30萬公里才能把比汽油版差價省回來。新能源政策和購置稅優惠好像大部分地方沒有(貌似純電續航60公里以上才箅新能源吧)

其他方面至少與同價位別克威朗質感相差甚遠!畢竟在同價位下,混合動力系統成本分攤在其他各個方面。

至於國內這款混動車這麼便宜,最終對卡羅拉銷量提升不大,一些車主寫出類似很多"豐田一腔保護地球夢,只能說我天朝政策條條高,神州大地做不來",這是狗奴才。明明商業市場商業行為,日本人真要為了圓你這個夢,這技術十來年以前就進中國市場了!不去理性分析內在各方原因。自己跪舔那是你自由,不要順帶詆毀自己國家。

2)中產,這種人錢袋稍有寬裕,追求駕駛操控性、好技術參數,跑外地長途也較頻繁,不建議這款;要買日系就選高價位車或進口車。不過在suv、mpv等大型車方面覺豐田不錯!

10-20萬國內日系車,主要成本控制四個大字把車貼滿了。

————————

不黑不吹,吐槽不滿的比較多。各位車友勿惱,個人感受,無關情懷與專業,代表不了大家。

對於一款車每個人見解和關注點是不一樣,新手、老手、開過好車還是爛車、個人情懷、個人生活品質等,都會影響到你對一件事物看法;有時我認為的問題可能在你眼裡,就不是什麼問題。

優點也有很多,因為來看的都是想知道買了有那些不足,而優點在廣告和車友囗碑中己經夠天花亂墮了,只是從消費者角度給一個真實感受!能提前知道,到時也不會有太大心理落差。

如果不計價格成本,可以定位為完美主婦買菜車。

————————————

多次整理補充。

統計幾個月油耗

微漏氣左後輪

最後來張圖,大夥猜猜!

藉此貼,祝福各位車友平安幸福!


優點:省油

缺點:價格


優點是省油短期內並不省錢,長期看如果電池不出問題是有可能省錢的,缺點是後備箱小,保值率低。

混卡的後備箱起碼一般的嬰兒車是絕對放不進去的,當然如果你出門不需要嬰兒車的話就不需要考慮這些了。後排放兒童座椅的話你愛人多半是坐在後排哄孩子的,如果有兩個寶寶,大點的寶寶要是不鬧的話可以放在副駕駛,如果不省心的話也要放在後排,這時候你愛人的乘坐空間就很局促了。反正要二胎或者寶寶還小的話我是不建議購買混卡的,因為空間太小,你可以考慮一下國產的SUV或者B級車。

混卡這車我經常坐也開過很多次,底盤比較重但是不厚實還是有點鬆散,靜謐性低速時比同級車好,不過加速時電機聲音比較明顯,開慣了汽油車的需要適應一下,高速時靜音一般,乘坐空間比較大,內飾也還算入時,不過我感覺中控台角度太陡了。


1 後備箱小,而且無法放倒后座,有些很長的東西就別想放了。

2 隔音不太好,在同級里只能說偏下。

3 油門和剎車的腳感,都與傳統車有不同,剎車尤其突出。

4 車重,本代卡羅拉本身輕量化就不怎麼先進,雙擎版更重,整備質量接近1.4噸,輕量化較好的B級車譬如邁銳寶XL都重不了它多少了。車重影響比較複雜,總之不是好事。


你的情況不如考慮雅閣、天籟、K5什麼的乞丐版。混動雷凌省油的優勢不大,但空間小的劣勢太大了。


我雖然汽油版買了雷凌,不過混動的話,絕對卡羅拉雙擎,作為我的第二輛車,前陣子已經購入了卡羅拉雙擎。其他不說,就外觀好看太多了。買車第一眼離不開外觀,就算是雙胞胎,也有長得好看的和不好看的,就像是同樣是小龍女,演員的氣質不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卡羅拉雙擎前臉的精緻配飾,採用亮光和亞光兩種不同質感的搭配,顯示出了與眾不同的高級感。系標配的LED前大燈再配合上「閃電眼」造型的示寬燈,即使在夜間也非常容易識別,酷似閃電的造型足以令人們駐足。卡羅拉雙擎上配備了LED日間行車燈,而雷凌雙擎上則只有示寬燈。

再來細看雙擎和雷凌的前霧燈。卡羅拉雙擎前霧燈為LED白光,可在夜間提供更好的彎道照明效果,雷凌雙擎前霧燈為普通鹵素燈泡,夜晚泛著黃光。

卡羅拉雙擎的尾燈可以說的上是目前豐田全系最美的尾燈,經過熏黑處理的全LED尾燈組合,在夜晚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深邃感,隨時彰顯著科技的氣質。雷凌雙擎的尾燈僅用了簡單的線條,顯得非常的單一。

卡羅拉雙擎和雷凌雙擎在配置上差距也是很明顯,卡羅拉雙擎的配置確實比雷凌雙擎高,而且內部用料做工卡羅拉雙擎比較細,比如門板上部,混卡是軟的,混雷是硬塑料的。隨便舉幾個卡羅拉雙擎頂配有,雷凌雙擎頂配沒有的配置,led日行燈(混雷那是示廓燈),內外後視鏡自動防眩目,後視鏡摺疊,座椅加熱,雨量感應雨刮,水離子空調,自適應遠光燈,遮陽板上的燈,還有其他看不見的地方做工用料,卡羅拉雙擎會更好。卡羅拉雙擎的車頂棚好像是絨布的,混雷感覺就像硬紙板,混卡的車門上部是軟性的,混雷是硬塑料,還有很多其他細節混卡還是要更好。混雷唯一的優勢就是價格稍便宜,雖然雷凌的價格稍低,但換來的是在舒適性配置上面減弱。

紅色圓圈的區域就是區別,雷凌雙擎相比較卡羅拉雙擎少了儀錶盤的氛圍燈,這個不起眼的裝飾在夜間行車中的效果會有很大的區別,檔次也會差很多。

卡羅拉雙擎新增了卡片鑰匙,但是沒有按鍵,全靠感應式開鎖和解鎖車門。卡門鑰匙十分輕薄,可以放入錢包,攜帶方便,而雷凌雙擎全系都沒有。

在同一個級別的混動車型中,無論是卡羅拉雙擎還是雷凌雙擎,都很難遇到對手,消費者不知道選擇卡羅拉雙擎還是雷凌雙擎是正常的,作為擁有過雷凌和卡羅拉雙擎兩款車的本人,我更傾向於卡羅拉雙擎,不是捧誰踩誰,純碎是我個人的喜好,因為購入新車不久,難免喜歡新車多些。


缺點:1~價格,如果每年不超過一定里程數,不如省下的錢去加油。2~如果長途佔一定比例,並不比常規內燃機車省油。3~如果磕碰嚴重,集成度較高,修理費用較高。優點:市內相對省油,環保。


開的混雷,平時不大裝東西,沒覺得後備箱有什麼影響,反正最大的東西就是嬰兒車,裝下不費力。

優點不少,省油肯定是第一,還有就是油門響應迅速,一點不會思考人生,led大燈,遇到遠光狗不慫,技術成熟保養便宜,空調壓縮機用大電池,幾乎不會影響到動力,等等。

最大一個不爽的點是剎車,腳感太奇怪了,前半段是電力回收,就感覺有一個區間不管踩下去多少制動的力度都是一樣的,再使勁一點才能感覺到更強的制動。這個毛病在正常行駛的時候還好,但堵車低速跟車的時候會很難受,前車剎車了,我這邊踩淺了,容易追尾,踩深了,車又會猛地剎住,乘客感受不好,目前找到的唯一解決方法是,穿個底薄的鞋,越薄越好。總之這個剎車給我的安全感還不如我的那個雅迪。

………哦對,還有,後排沒有空調出風口,只有一個玻璃自動升降,沒有自動落鎖。


謝邀!

除了省油基本上跟普通版1.6L 的差別不太大,不過調教上雙擎的會好點,也安靜點。

缺點嘛,在我看來價格不划算算缺點么。16W多 17W的落地價,要是在廣州這些城市還很划算,可以上牌,但是其他城市的話寧願買1.6L的 也不買雙擎,省油是很省,這個無可置疑,但是差價4W多,你要開多久才可以補回這個有油價呢,意思是寧願買部普通版剩下的錢去加油,也不買雙擎。


最大的缺點的時候bcm邏輯有些小問題,接近在堵車要充電跟不要充電的點發動機會起一下停一下起一下造成的頓挫感


再補充一下,春節期間回家試駕雙擎卡羅拉,讓我徹底放棄了買搭配CVT哪怕是eCVT變速箱車型的想法。試駕時右車道有一輛車,我前面路口右轉,可是丫開的有些慢,所以我就打算直接超過去,然後,我的腳都快踩到油箱了,車子還是一副「我在努力,你別著急」的態度慢慢提速。好,CVT是線性加速我懂,可是為什麼搭配電動機的eCVT提速還是這麼肉?

————————————————————————

補充一下,確實後備箱空間很小,車內空間一般,題主別說打算再要一個孩子,就現在一個孩子對你來說空間也可能不太夠用。如果單純是看中油耗低的話,不如再更低價位里找一款空間大的SUV,中間的差價夠幾年油錢了,再不然就加錢上中型車吧,八代凱美瑞要出了,不看看嗎?

——————————————

既然是說雷混卡混哪裡不好,我就只說說我看到的不好,畢竟只是試駕過。

外觀讓我覺得很迷,最近要買車,挑了這麼多車,楞是沒看懂雷混是什麼風格的外觀,總體來說我覺得是猛的一眼看著有點丑,看時間長了也就那樣了。

中控台檔把迷之小巧,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比較村,也許人家雷克薩斯都是這種設計風格。畢竟4S店銷售告訴我這是雷克薩斯的風格,反正我是有點接受不了。中控台其他區域也並沒有給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當然如果買高配有中控大屏的話,動力分配圖用來裝?也是很好的。

動力怎麼說呢,確實是夠用,但也別指望給人更多驚喜了,雖然這個是e—CVT。試駕的時候特意找地方深踩了腳油門,感覺確實有那麼一丟丟的推背感。高速行駛沒體驗過,只聽人說過了100就萎了(此處存疑)。

其他也說不出來什麼了,確實就是個適合中短程行駛、喜歡混動或者說有一些環保意識的買菜車。而且有些地區不是把雷混放進新能源車型里嘛,好上牌啊。


這是我的一個回答,裡面寫了很多缺點

2017年9月更新,沒想到這車已經開了快一年了,對這個車有更多認識了,分幾個部分詳細說一下吧,都是主觀看法,不代表這個車真實的性能。

1.駕駛感受,首先提車的時候就有一個明顯對比,就是底盤比較鬆散,特別是過減速帶的時候,有時候速度快一點會有顫動的腳感。方向盤比較適中,好評,轉向也沒有福克斯和寶馬那麼的賊,但是又比大眾的曠量小一點,總體就是挺好用的,另外一點就是之前也提過的,比較容易觸發ESP,總結就是,底盤松,上限低,方向舒服,家用合格。

2.隔音,首先說明一下,我之前開的比較多的是12款福克斯,所以大部分都是兩個車對比。雙擎的隔音分三種情況,有電低速,沒電低速,高速,有電低速的時候真的超級安靜,不管是純電開,帶一點油門開,地庫裡面啟動,都是只有路噪,沒有發動機聲音,哪怕有,也是挺輕微的。沒電的時候呢,發動機會強制充電,這個時候如果你在開車還好,如果是等紅綠燈的時候,回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聲音。高速的時候因為是純發動機工作的,所以和汽油車沒啥區別,雜訊來源於風噪和路噪。

3.續航,其實應該說油耗,但是我覺得油耗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和汽油車比就是變態存在,和插電車比又分情況。所以直接說續航吧,用車快一年了,主要是再上海市區開,每天上下班來回20公里,均是早晚高峰,不上高架的,而且我開車比較猛,所以油耗在5左右,正常情況下滿油到油燈亮,可以開550公里,每次加油32升,180塊錢的樣子,可以一個月加一次,中途出去玩另外算了,這個就是純市區續航。前段時間跑了千島湖,全程高速,來回700多公里吧,加滿了走的,可以開一個來回,油耗大概4.3左右,我高速喜歡開130的。論壇說油燈亮還可以開150公里,我沒試過,我最多試過亮了後多開了80吧。

4.乘坐,空間真的很大,座椅也非常舒服,比福克斯好太多了,原來福克斯後排基本不能載人,而且地台全平的,非常好 。另外我老婆說後排很舒服,比福克斯好很多,她能在後排睡著的,以前就不行。前排也很舒服,我買的精英版,加裝了導航,基本都夠用了,而且自動大燈很聰明,我老婆以前開車經常從地庫出來忘記開燈。

5.總結,其實我寫了挺多缺點的,因為畢竟優點不是很想說了,自己的車缺點比較明白吧,當初選車,其實有看過寶馬,賓士,但是覺得平時上下班開,碰了擦了還心疼,我又不做生意不拉客戶,而且賓士後排真心不舒服。雙擎滿足了我目前一切需求,平時上下班代步,市區油耗低,不需要充電,基本配置齊全,車身大小適合上海停車,乘坐舒服,樣子也不錯。如果後面再換車,感覺沒啥好選了,家裡有一輛SUV滿足人多出行要求,B級車長了老婆停車恐懼症,而且空間也沒幾個比卡羅拉有質的飛躍,所以我對雙擎很滿意。

=================================

2016年11月更新,開了有一個月的雙擎了,對這輛車有新的了解這裡更新一下心得吧。首先我覺得這車的極限不高的,下雨天車速高一點,輪胎一邊開過地面油漆就會觸發ESP,高速過彎,後輪就有點飄,這是以前福克斯沒有過的。另外車身鐵皮很薄的,雨天雨滴打下來聲音清脆啪啪啪,這也是福克斯沒有的。這是兩個明顯的不足。但是依舊不後悔換車,現在油耗保持在5個,我的平均時速只有13哦

================================

這兩款車我關注了很久,最終選擇了卡羅拉雙擎。

我先說一下我選擇的原因,思域的確是好車,內飾,底盤,動力都是完勝雙擎的,當然由於我第一輛車是福克斯,對於我來說,汽油車換汽油車,我沒有得到任何變化,而且我百分之九十都是在上海堵車中,思域再省油,在上海早高峰中,它至少也要10個油吧。

而雙擎則不一樣,傳說中的混合動力,傳說中不需要怠速,所以幾番對比,我選擇了雙擎。

2016年國慶假期換的車,現在跑了800公里了,有高速,有順暢城市道路,也有非常擁堵道路,它目前油耗穩定在4.6。另外這個車有很多優勢,首先就是沒有怠速,等人的時候不需要熄火,其次可以改變你開車的心態,這點算是額外的好處吧。

套用一句話,開過混動的自然就明白了,目前對汽油車完全不心水了,下一輛車肯定還是混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86344/answer/125857921


謝邀。

貴陽限牌了吧?有單獨的混動車型的政策么?補貼或單獨搖號?沒有,我認為沒多大優勢。

稍微再添一點可以上個B級車了。


除了雙擎系統和科技感好點的造型,其他隔音內飾水平就是個汽油版卡羅拉水平,nvh一般,內飾塑料感廉價,下雨天車頂棚雨滴聲大,普遍反應車內部分金屬(如方向盤下金屬桿等)生鏽比較快可能防鏽處理沒做好,後備箱很小不適合有小孩的家庭。


推薦閱讀:

兩廂車和三廂車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呢?
如何評價傑德這款車?
求推薦二十萬以內的SUV ?
汽車發動機的冷卻液溫度越低越好嗎?
我們到底需要一個怎樣的車評人?

TAG:汽車 | 豐田Toyota | 汽車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