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師都建議學生多用英英詞典?
一直沒有用,用電子詞典快速查詞,感覺效率上高很多。
傳統的英語老師大都推薦:
- 英英詞典
- 紙質詞典
這是傳統的偏見。
1)先說紙質詞典和電子詞典。如果內容是一樣的話,紙質詞典相比電子詞典唯一的優勢在於「集中注意力」(如果你是個文藝小清新,「就喜歡書頁翻動的質感」,那我也沒辦法)。但這是對「網路移民」而言——早一代的一批學生,小時候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剛剛接觸這些的小孩特別容易沉迷其中,然後就不能回到紙質課本認真學習,於是老師、家長們對所有電子產品進行了全面打壓,家長不讓玩電腦、不買手機(我們那時候也買不起),老師則極力推薦紙質詞典、反對電子詞典——對於當時的情況,還是有點道理的。
但是現在的小孩已經是「網路原住民」一代了,他們從小就接觸電腦、手機、互聯網,在長期的接觸與磨合當中,已經學會了如何合理地分配娛樂與學習時間,在使用電子產品學習的時候也不太容易被轉移注意力,所以對於這一批學生來說,紙質詞典已經喪失這個優勢了。(即使對於「網路移民」一代,如果長期接觸並逐步適應了用電腦、手機、互聯網學習、工作,也是同理。)
除了「集中注意力」一條優勢,紙質詞典相比電子詞典的劣勢就太明顯了:- 累:到處扛著,就是一塊磚吶——當然如果你想拿本英漢詞典裝X,這也算優勢。
- 少:扛了英漢,就不能扛漢英了吧;扛了正常的詞典,就不能扛諺語詞典了吧?
- 慢:翻詞典太慢了啊,不言而喻。
注意,我上面說的有一個前提:「如果內容是一樣的話」,也就是說電子詞典的詞條豐富程度必須得和紙質詞典媲美。可選的有:Logoes詞典裝上傳統詞典、靠譜的網路詞典(比如Merriam-Webster)、電腦自帶的專業詞典(比如Mac自帶的Dictionary)。專門的電子詞典(比如卡西歐)也可以,不過我沒怎麼用過,就不推薦了——而且大家都有手機都有筆記本,為什麼還要再多一個電子產品呢。可問題是大家老是不肯用這些好的詞典,非要用有道詞典,像這樣:
那當然不如專業的詞典了,比如Mac自帶的Dictionary:
老是用有道詞典這樣的簡化到極致、偶爾還有錯誤的詞典,當然會查不清楚單詞的準確詞義,也沒有例句可以參考單詞的準確用法(不要說有道也有例句來抬杠啊,那些例句對不對還另說呢)。但是即便你用專業的詞典,不論是紙質版還是電子版,都要慢一點,不要看了「abandon拋棄」就了事,看看其他詞條的意思,看看例句——不要主動地把專業詞典閹割成有道詞典的級別。
還有一種跟有道詞典同一級別的偽劣產品就是各種單詞書,比如紅寶書系列、詞以類記等等,這些單詞書本質上就是一個單詞表,為了簡潔地把單詞糅進一本書,and give you the false hope that words can be mastered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他們也只能這樣編排了。再加上大家在背這種單詞書的時候,還進一步壓縮——只背一個意思,就更不可能真正掌握單詞。(當然,我絕不否認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能迅速提升單詞量,但是這種單詞量是假的,前面背後面忘。如果你想不忘,想提升背誦質量,就只能多次重複,結果背誦效率又下來了。總之,這種單詞書只能給你false hope。)
2)再說英英詞典和英漢詞典。就是因為大家查詞典的時候都圖快圖省事,只想查出這個單詞對應中文是什麼意思,但是這樣「英文單詞—漢語詞義」的方式往往是不準確的。比如很多詞典裡面都是「ambitious有野心的」,可是「野心」這個詞在中文裡面一定是貶義的,而「ambitious」在英文里是褒義的(當然用做反諷的時候也可以是貶義)。如果去查查英英詞典,就知道ambitious是having or showing a strong desire and determination to succeed(強烈地想要成功)的意思,沒有任何貶義。
這當然是英英詞典的好處,可問題在於英漢詞典也必不可少啊。我們是中國人,很多時候需要知道單詞的中文意思,比如你做翻譯的時候,比如你想在大腦里粗略地理解文章大意的時候。難道就沒有英英和英漢結合的詞典嗎?扛紙質詞典,當然不大可能同時抗兩本;而且就算有兩本在手邊,同時翻兩本詞典也太麻煩了。所以解決方案還是要回到電子詞典上來,尤其是筆記本電腦上安裝的詞典軟體,具體的解決方案有兩條:- 英英和英漢兩種釋義結合
- 英英和英漢可以快速切換
你還可以選「All」模式把英漢和英英放在一頁裡面顯示(Lingoes也有這個功能):
如果你學多種語言,你甚至可以多語種同時顯示,比如我除了英語還學日語,就可以看這樣的:
總結一下:- 老師們推薦紙質詞典和英英詞典是有歷史根源的,但是現在時代變了;
- 好的詞典應該攜帶輕便、詞義全面、條理清晰,英英和英漢都要,還要切換方便。
用Mac的同學推薦用它自帶的Dictionary,用Windows的同學建議用Lingoes加裝專業的傳統詞典(牛津、朗文等),同時還要合理地利用網路詞典(Merriam-Webster等)和百科網站(Wikipedia等)。
相關回答:Mac 上最好的詞典軟體? - Ernest 的回答
因為,在詞典裡面,幾乎所有的單詞,都能夠通過常用的2500個或者3500個基本單詞做出解釋和釋義。這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地方。經常查詞典,經常看那些解釋語句,無形中就會學會如何用最簡單的單詞,去說一句很複雜的話,去表達一個很複雜的意思。 就像是柳永的詞一樣,普通的農婦都能聽的懂,那就說明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了 ,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來彌補意境的不足了。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經常遇到一些人,說話特別言簡意賅,從不廢話,能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自己心裡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且不會讓人產生誤解。 而另外一些人,啰啰嗦嗦大半天,又是成語,又是諺語的,但別人很難領會他的中心思想。這種差異,尤其表現在領導身上。領導們講話,一般都是直中要害,高屋建瓴,讓你不得不服 。
我目前是不準學生在我面前提有道或者金山。
那些認為英英不重要的「翻譯們」 也許並不需要自己寫作
有的同學說有道陪伴你到了TEM8
本人也裸考過TEM8,差2分優秀,只背過46級單詞而已,題都沒刷過但是估計有道還沒有陪伴你到托福110,你到了110再來評論不遲,也許有新視野呢?在大學的時候,只有一個老師我是比較欣賞的,比那群什麼北大委培培訓回來的神馬博士靠譜多了(本人比較反感通過在職或者委培拿到所謂名校博士這種行為),所以其他所有英語老師課上我基本在睡覺,只有老頭的課我會堅持聽一會兒。老頭經常穿個破球鞋來上課,然後全英文把每句話解析一遍。
我們當時用的綜英教材很多文學作品摘錄,比如Virginia Wolf的東西,看中文翻譯也看不懂,不是人家翻譯的不好,是表達深層次信息的時候,兩個語言不對等的情況不斷出現,還不如直接用英語來解釋。當你要寫出老外讚賞的文字的時候,你必須知道最準確的意思和用法,英漢無法做到這一點。
P.S.:不推薦牛津和韋氏。MAC自帶的,你基本可以忽略。謝邀!
- 我們學英語的時候沒有什麼英英字典,也沒有老師提倡使用。
- 如果有老師現在這麼提倡,那麼可能是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形成英語思維模式。
如果不是打算做翻譯或者以英語為職業的話用英英意義並不大
英英詞典好啊
英語裡面有些東西,翻譯過來就會讓人覺得變了味道
而且英英詞典,用相對簡單的英語句子來解釋單詞有助於對單詞的理解而且這個行為很早就開始了,我們高中的時候,就人人一本牛津中階08年不同文化下的很多詞 無論是中英文 意思僅僅是一方面 色彩和感情一變 整個使用環境也變了。舉個例子來說 ambition。漢語釋義為野心 但是野心在中文中往往是一個偏貶義的詞語 形容一個人居心不良。而ambition在英文中常常用於鼓舞人心的演講里 起到激勵人們要有奮鬥的勇氣的作用。而問題在於 這裡也再找不到其它適合的中文詞語來翻譯這個詞了。對於初學英語辨識能力不高者來說 在實際應用中就會出現偏差 造成交際障礙。中文釋義也是中國人理解過來的 不能完全代表一個詞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所有意思 反觀中文亦然。
因為當你學一種語言的單詞是通過查看母語中的釋義來學習的話,實際上只能間接知道這個詞在母語中對應的含義,在閱讀的時候可能會有這樣的一個「翻譯」的過程,而用某種語言的自釋義字典的話就可以從這個語言本身的角度來學習這個語言,可以構成一個更加直觀的理解。就是這樣。
因為很多學生背不下來單詞的原因,是根本不會用單詞,也不知道在什麼情境下使用;英英單詞相當於把單詞解釋一遍。我感覺:本來浮在半空中的單詞一下子抓住了。
詞與詞的細微差別,英英解釋更到位!
如果不是為了做學術或者是為了專門從事英語方向的職業,英英詞典就只是用來裝逼的。
老師的建議只是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出發來推薦的,只是因為他們自己是英語專業工作從事者,而對於絕大多數日後並不一定從事英語專業工作的同學來說,比如說要搞清單詞與單詞之間的微妙差別其實並無必要,所以搞這種一刀切的推薦我也是呵呵。
坦率的講,英漢雙解就可以。推薦閱讀:
※如何做好英語家教?
※用英語該怎麼翻譯 「物是人非」 ?
※英語跟讀能同時練習到聽力么?
※現代社會有必要學習英語嗎?
※韋博英語教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