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發展有沒有省會獨大的趨勢?

我看很多陝西地級市都遠遠不如西安發達繁榮,而西安也在加速發展,這種局面會不會導致發展不平衡而限制整個省的前進?


國內哪些省份不一城獨大?算一下,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勉強算上河北,清一色沿海省份,除了省會以外都有一個沿海的經濟大市,遼寧大連,河北有唐山,山東青島、煙台,江蘇除了南京以外,有蘇錫常,江蘇十三個地級市全部進GDP前100,可以說發展均衡,無所不強,浙江有寧波,溫州,福建有廈門,泉州;廣東有深圳和東莞。基本都是港口城市。港口城市之所以具備對抗省會城市的實力,原因在於中國是一個外向經濟體,對外貿易是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一環,港口城市因此成為外資布局中國的橋頭堡,因此經濟高度發達。

而廣大的中西部省份則基本不具備這個條件,由於自然地理環境較差,往往表現出省城一城獨大的局面,在越不發達的省份這一特徵表現的越嚴重,比如銀川,西寧,拉薩,蘭州等等。而武漢,成都,西安,作為副省級大區中心城市,城市發展水平高,綜合能力強,則更加凸顯了省內其他城市的弱小,因此,一城獨大尤其以四川,湖北,陝西表現的最為嚴重。

首位度,即省內第一大城市與第二大城市GDP比值,成都以6.倍的高首位度把第二大城市綿陽甩的一騎絕塵,武漢則是第二大城市宜昌的3.2倍,西安是第二大城市榆林的2.2倍。

說回陝西。

陝西除了西安以外,其他城市都是從縣升上來的,從自然條件再到發展基礎,根本不能跟千年以來一直是大城市的西安比啊。

相對來說,寶雞銅川咸陽建市較早,分別是1958、1966、1984,但是咸陽就是西安周邊的一個小縣城;寶雞是憑藉著隴海,寶成,寶中的鐵路樞紐才發展起來的沿著渭河谷地發展的小城市,銅川是因為煤礦資源豐富而建市。

渭南升為地級市是1994年,延安、漢中升為地級市已經是1996年了,安康,榆林是2000年,商洛更是晚到了2002年。

除了西安、咸陽、渭南在平原上以外,其餘地級市全部在山溝里,榆林在大漠邊緣,延安在黃土高原上三座山夾著的Y字形山溝里,漢中雖然在自然條件算不錯的漢中平原上,可漢中北邊是秦嶺,南邊隔著大巴山脈,通高速已經是2008年了……安康商洛都在秦巴山區的腹地,就更不用說了…銅川的煤礦挖完了成了資源枯竭型城市,也沒有曾經的輝煌,三區一縣的小體量讓銅川常年在陝西十個市裡墊底…

我們來直觀的看看地圖

這是漢中,拜漢江所賜,這兒是陝南最開闊的一片谷地,所以也誕生了陝南最大的城市。但是夾在秦巴山地之間,地理太封閉了…好在明年就通高鐵。

這是漢江穿城而過的安康,身處漢江上游另一塊谷地,可是和漢中比起來就太小了……

商洛,漢江的支流丹江穿城而過……矮子里拔高個的自然條件才使得商州成了商洛的市府駐地…但這個地理環境和平原比簡直渣渣…

銅川,王益區和印台區才是銅川的老市區,整個城市就在兩條山溝里的,九十年代煤炭資源枯竭了,沒有地發展了,才不得已在耀縣的山塬上找了一片開闊地,建了銅川新區…市政府以及各市局級機關單位全部隨之南遷。

延安,三山兩河組成的山溝里,整個城市狹窄的擠在以兩河交匯處為中心沿著三條山溝向外輻射的山谷之中,可用之地太少,逼得不得已了,這不,延安新區削山建城了…

榆林倒是開闊,可是偏偏在沙漠南緣…不過榆林市可是非常漂亮,綠化非常好的…

自然條件稍好一些的寶雞,是陝西省第二大城市,整個城市分布在渭河谷地里,呈長條狀延伸,其實寶雞一樣是兩山夾一河。

副地級韓城市,在黃土高原和黃河之間的小平原上,也是地理位置很偏…

那麼我們來看看西安

西安的位置是整個關中平原最核心的位置

要多開闊有多開闊,坦蕩無垠,河流環繞…

西安和咸陽市區大小的對比

這樣差異巨大的自然地理環境…

你讓陝西怎麼能不一城獨大???

————————分割線————————

陝西一城獨大嗎?答案是顯然的。

基於自然地理環境和發展基礎,陝西不一城獨大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陝西的發展趨勢是一城獨大嗎?

當然不是。

好的自然地理條件意味著好的發展基礎,以及較的高回報率,在西安,投資1元可以回報5元,但在其他城市,投資5元可能才能回報1元,低回報率就決定了這座城市的未來發展水平。陝西是一個中西部省份,山區多平原少,許多地方發展經濟的先天條件很差,因此陝西的地市不可能像江蘇那樣遍地開花。即使是廣東,珠三角區域和非珠三角區域,差距也是很大的。

西安最強的時候GDP占陝西省50%以上,現在只有31%,在陝西憑藉能源和裝備製造崛起之前確實是個窮省,GDP位次一直在20~30名輪替,人均甚至不如青海,西藏。隨著陝北能源經濟爆發,陝西確實扎紮實實富了一把,GDP一路飆高到現在的第15名,人均也從全國倒數衝到了第14,發展有目共睹。然而這兩年能源市場跳水,陝北整個垮掉,可陝西沒有像山西那樣斷崖式下跌,為什麼反倒在15年又前進了一名?因為陝西除了能源以外,還有關中五市的裝備製造工業,關中的穩健發展彌補了陝北的塌陷。陝西就是這樣,多元地理,多元文化,也決定了多元的經濟形態,手裡是一副組合牌,陝北能源,關中工業,陝南生態。反觀經濟形態單一,一煤獨大的山西這兩年的經濟狀態…就能得出結論了…事實上,西安的GDP佔比一直是持續下降的。

能源市場不景氣看來是長期的,隨著榆林重化工能源基地的投產,陝北的經濟會穩定下來,但陝北不會再像昔日那樣輝煌了…

關中有著最好的自然條件,也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作為陝西的核心地帶,應該是撐起陝西經濟的中堅力量。西安發展高端製造業發揮帶動效應,其他的四個城市以及眾多小城市發展配套的下游產業工,形成經濟聯繫和強有力的協作發展關係,孕育關中城市群,形成合力。

陝西有一個優勢,除了省會西安以外,其餘9個地級市正好均勻分布在西安的米字型高鐵線上。渭南、西安、咸陽、寶雞位於鄭西、西寶高鐵沿線,漢中位於西成高鐵沿線,商洛位於西武高鐵沿線,榆林、延安、銅川、安康位於包西、西渝高鐵沿線。陝西的每一個地級市都會通高鐵。

按陝西省的發展和交通規劃來看,漢中有著陝南最好的自然條件,成為陝南中心城市,安康是西康線和襄渝的鐵路交通樞紐,將來還會疏浚安康港,通漢江水運,延安是陝北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太中銀和包西鐵路樞紐,榆林積極融入呼包鄂榆經濟帶。然後西安帶動關中五市協同發展,陝南陝北相互呼應,就這樣…

但這裡面永遠不會誕生出一個可以挑戰西安地位的城市,平起平坐都不可能…

陝西的地級市太少,只有10個。當年沒趕上撤縣設區(市)浪潮的末班車,全省只有華陰、興平、韓城3個縣級市,數量全國倒數第二,地級市的市轄區數量也較少,遠低於全國其他省份。這兩年,國家逐漸放寬了凍結了十幾年的撤縣改區的限制。去年一年,西安市高陵縣、渭南市華縣、榆林市橫山縣成功撤縣設區。而陝西上一次大規模行政區劃調整,還是2002年,西安市長安區、銅川市耀州區、寶雞市陳倉區的設區。

經過十幾年的經濟發展,陝西很多縣的經濟規模已達到了甚至超過了撤縣設區(市)的標準,陝西也因此成為全國申報撤縣最多的省份。

將來肯定會增加地級市數量,韓城市行政級別已經是陝西省直管的副地級市,下一步就是升格為地級市,除此之外,楊凌,神木,靖邊,蒲城,黃陵,大荔這些處在重要交通區位,經濟發展都還不錯的縣將來都會逐漸設市。

目前上報國務院待批的有:

西安市戶縣撤縣設區

寶雞市鳳翔縣撤縣設區

漢中市南鄭縣撤縣設區

延安市安塞縣撤縣設區

榆林市神木縣撤縣設市

一句話,陝西分陝北、關中、陝南三個地區,基於地理環境的不同,產業和經濟各有特色和側重,因此可以根據需要,適時、適勢的調整發展策略與重心。然而陝西並沒有把手上的牌打到極致,還可以更好。

結論:陝西一城獨大是事實,但不是將來趨勢,各個地級市都在均衡發展,關中城市群雛形凸顯,由於其他地市的先天弱勢,陝西在可預見的未來一直都將是西安獨大的局面。這並非壞事,西安作為省會,西北的中心城市,一城獨大是它歷史地理髮展之必然,也是引領陝西,帶動西北發展它應當承擔的責任所在。


說的好像兩城獨大就很均衡似的。廣州深圳vs非珠,杭州寧波vs其他八市,瀋陽大連vs其餘………很均衡嗎?

兩城獨大沒問題的話,憑什麼一城獨大就要有問題?

---更新一點----

大連、寧波都是深水良港,深圳是經濟特區。把這幾個有特殊條件的地方去掉,我看遼寧、浙江、廣東的非省會也都遠遠不如省會發達繁榮嘛。

陝西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北邊是黃土高原,南邊是秦巴山地,62%的人口集中在面積只有14%的關中平原上。西安在關中平原的最正中、最開闊的地方,自漢代以來整個陝西在西安以外就沒出現過大城市。

地理條件本來就這樣,這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陝西一城獨大的程度一直在降低,長遠的趨勢是越來越不一城獨大

事實上觀察秦漢和隋唐兩個時代,會發現,那時候陝西的一城獨大程度比現在大得多。首先,那時候陝北陝南基本還是原始森林荒無人煙,其次,那時候關中雖然是全國政治中心,秦漢時期甚至是經濟中心,但漢唐時代關中的城市數量並不多(詳情可以參考《漢代城市研究》周長山),一直是長安城一城獨大,因為長安地理位置太好,關中正中心,整個關中唯一一塊渭河以南的平原(寶雞和渭南地區的為何都緊貼秦嶺北麓,平原少,而渭北地形不平坦,還缺水)秦嶺雖然有很多小河流流出來,但一半都在西安地區,只有西安有八水繞長安,寶雞和渭南都沒有。

寶雞是民國以後,特別是建國以後突然興起的工業城市,唐代雖然有鳳翔府,但其規模和長安城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宋代城市革命之後,關中除了西安,基本上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渭南是建國之後發展起來的。銅川古代也不存在,是建國後興起的礦業城市。陝北方面,榆林延安在明代以前基本上屬於不存在,最近若干年榆林成為新興的資源型城市。總體來說,漢唐時代陝北陝南人煙稀少,關中一極集中,宋代以後只有西安稱得上是真正的商業城市。建國後關中次級城市和陝南和陝北的新興城市發展突飛猛進,西安的佔比越來越低。

建國後西安佔全省經濟比例從50%多下降到30%多了


我認為答案已經在你心中、省會獨大幾乎是必然的。

西部不同於東部、靠的就是人口。誰人口多、誰能吸納的人口多、誰就比對手發展更快、誰就更有潛力。

西安800多萬人、大西安將近1300萬、人口聚集造成的馬太效應會進一步壓榨周邊城市人口、最終達到2020年城市人口超過陝西省一半人口的目標。

而西安要參與城市競爭人口增長是必然的、而人口帶來的產業集中也是符合生產力發展需求的。所以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陝西省除非甘心經濟倒退10年、否則是不可能去阻礙西安發展的。


陝西省很明顯是西安獨大的。而且關中文化很強勢的代表著陝西省的主流。陝北文化,陝南文化實際上辨識度很強,但被以西安為代表的關中文化牢牢壓制。而且陝北人陝南人並沒有表現出反抗趨勢。


成都才是有這個趨勢,現在又代管簡陽了,真正的大吸血鬼。

四川2015年GDP30103億,成都就佔10800億。按理說,四川人均GDP還遠未到全國平均水平,是有後發優勢的,可是近兩年四川除了成都下面的市州GDP增速也大多低於8%,鮮有重慶那樣的高增速,究其原因,還是感覺成都擠佔了四川大部分資源,不斷地吸走全省人流物流資金流。作為四川普通市州,真的是苦不堪言。尤其是跟重慶相鄰的川東北地區,眼看著永川合川發展起來,眼看著萬州即將通高鐵甚至重慶最偏遠的城口縣也即將開工高速,真是對成都愛不起來。


我覺得不會限制,只能輻射帶動,陝西也怕西安很強大,然後自己獨立出去,然後就沒有大城市撐底了,所以2000到2010,西安發展的不快,算省會城市比較慢的。我覺得發展還是執政當政的能力,而不是其他外部因素。陝西算一個比較保守的省份,地級市發展不快很正常,但現在有所改變。舉個例子,韓城市名義是縣級市,可是經濟直接由西安管,行政由渭南市代管。一些經濟發展直接由西安管,西安強大了,是不是也促進韓城市發展,更多的資源是不是可以輻射了,一個道理,看看現在韓城的發展就知道了。純手打,手疼


榆林,咸陽,寶雞,延安發展的不錯,漢中,安康也挺好,就是商洛和渭南發展緩慢。


不得不承認,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陝西確實呈現西安一城獨大的狀態,甚至在陝西跨入「萬億俱樂部」時,西安市的GDP仍然佔據整個陝西的三分之一。由於城市區位因素和自然環境等的影響,其他城市始終無法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反而要依靠西安。然而隨著近幾年各市積極調整發展規劃,找准自己定位,已經逐漸形成了陝西發展的三大板塊,即陝北能源化工、關中工業製造、陝南生態旅遊及循環經濟產業。目前西安一城獨大的情況正在慢慢改觀,西安的GDP總量已經下降到了全省的約四分之一。由於西安的獨特地理位置與悠久的歷史,西安作為陝西中心城市的地位將一直保持,西安一城獨大的局面卻會逐漸得到改變。


一直都是省會獨大


陝西的發展沒有省會獨大的趨勢,陝西從來就是省會獨大。


陝西隨便一個市,能和西安市比嗎???你給我找一個


推薦閱讀:

TAG:西安 | 陝西 | 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