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唐十八陵石人石馬被洗去千年包漿?》這一新聞?
唐十八陵」指埋葬在陝西省關中地區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周邊的唐朝十八位皇帝(若計女皇武則天在內則共十九位皇帝)的陵墓,均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百年來,那些石人石馬散落田間,守護著帝王的陵寢。為了打造新景觀,當地文物部門「除污去垢」,石人石馬身上的千年包漿被清除殆盡!(本問題是引用的新聞報道,當時看到新聞上的所有石像清洗得潔白如新,跟石材景觀廠里剛用機器雕鑿出的石像一樣,看不出一點千年的餘韻,就像影視城的仿古雕像一樣,我還是比較震驚的,看到下面的回答說苔蘚地衣對石材是有破壞作用的,於是我恍然大悟,但是,有沒有什麼方法讓它們既不受侵害,又能保留千年古韻呢)
5月8日凌晨補充:網上文章舉例的清洗前圖片,用的是乾陵無字碑碑首、石人像的原狀照片,而反映「洗澡」後效果的照片,用的是唐建陵和唐崇陵的照片,完全不能說明唐十八陵石刻因「洗澡」而發白,屬於張冠李戴。感謝各位知友認真地答覆!
唐陵石刻文物的保護肇始於上個世紀90年代,首先,文保專家們研究出了最可怕的幾個危險要素:
1.裂隙(裂縫、開裂),2.表層的生物危害(地衣的影響)3.化學風化
然後這三個因素有個共同的主角——水分。水分會通過裂隙滲入到石刻內部,冬天一上凍,體積膨脹,就會使裂隙擴大,而且水分也使石刻文物表層容易生長地衣,此外水分也參與化學風化的反應過程。
然後,專家們研究出了應對策略,採用環氧樹脂粘合、封閉石刻裂隙,並用有機硅憎水材料——長鏈烷基烷氧基硅烷對石刻表面進行封護處理,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水分對石刻造成危害;按照目前國際石質文物保護的理念、原則和程序,採用無損和安全的方法清除地衣,防止地衣的生長對石刻文物持續造成破壞。
去掉的不是文物表面的包漿,也不是文物表面的氧化層,而是石刻本體表面的有害微生物。×3這件事兒,我一氣胡武功身份公眾人物不對自己的看法進行核實就「生氣」,似乎對專業問題的非專業生氣已經成了一種態度,一種「政治正確」;二氣跟風炒作的霉體不進行信息核實,其實專業而正確的內容,就擺在國家文物局的政府網站上。陝西加強石刻文物保護工作
公眾人物和霉體的聯合作惡,糟蹋的是公共服務行業的公信力,從本質上說,這個事兒和醫鬧殺醫生,差球不多。首先包漿是古玩行業專業術語。所以要釐清概念。
其次,乾陵的保護項目我們學校的文保老師有參與。通過他在一個文博群里的發言可以知道,關於乾陵石刻的文物保護方案是經過專家論證通過,具體工作應該是清除石刻表面的地衣苔蘚,還有加固。
而最近的媒體報道,一沒有了解我國文物保護技術發展歷史以及現狀;二沒有深入了解乾陵石刻的保存狀況,比如清洗前保存和清洗後保存的詳細對比;三在撰寫報道時有隱約價值導向,例如題目所言「為了打造新景觀,當地文物部門「除污去垢」,石人石馬身上的千年包漿被清除殆盡」。相關報道在各大網站媒體目前都有一定的閱讀量,而在看其下評論,有些網友對文物保護工作者有著明顯的誤解。
文物保護工作是有一定的歷史性的。隨著文保理念的變化,科技的發展,過去的文保方法和技術經過時間的檢驗可能被肯定,也可能被推翻。這都屬於正常範圍。除此以外,不得不承認,文物保護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這其中涉及到文物保存環境的檢測,保護材料的選擇,保護工作的具體實施等等。所以針對這次媒體的報道,如果想要說明乾陵保護工作的不足,原則上首先應該諮詢文保工作的專業人員,了解基本情況,最起碼應該把基本概念搞清楚,乾陵保護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內容搞清楚後再談其他。其次應該論據充分,邏輯清晰,不要前文還在說包漿,後面就說地衣苔蘚。個人覺得媒體報道做到這些不過分吧。
最後,聽說參與這項保護工作的老師最近要接受媒體的採訪,解釋和說明關於乾陵保護工作的具體事實。期望大家關注。
最後的最後,總是聽到業界的老師或者同學吐槽關於文博行業的媒體報道經常華而不實,斷章取義,混淆概念。原來這個行業自帶招黑體質啊。不服。
更新:咸陽市文物旅遊局對於這件事的聲明:http://www.wenwu.gov.cn/contents/508/48461.html《關於網傳「胡武功怒了唐陵石人石馬被『洗澡』」一文的聲明》突然想在昨天的回答之前加一個栗子。。。
作為藝術類學術刊物,《雕塑》雜誌2014年04期發表了一篇題為《修復何為——&<青蓮寺&>雕塑正遇修復性破壞》的文章。
原文鏈接修復何為——《青蓮寺》雕塑正遇修復性破壞很不幸,我就參與了文章中點名批評的青蓮寺彩繪泥塑保護修復工作。之所以說這個栗子,是因為有關文物保護修復,不僅公眾、媒體同專業人員之間存在誤解,就連學術刊物也往往發表不嚴謹的觀點。以下為有關這篇文章的吐槽:Para 1
「因寺內的釋迦牟尼端坐於蓮花座之上,故名青蓮寺」。
青蓮在佛教中有佛眼、經文、凈土之意,尤可譬喻佛經。青蓮寺寺名源自寺中高僧對佛教經義的貢獻,如慧遠作《涅槃經疏》、智通作《六波羅蜜疏》、智岑演天台綱宗判釋。幾乎所有佛教寺廟都有盤坐蓮花上的佛像,然而只有該寺取名「青蓮」,顯示出其「隋唐佛都」的文教地位,所以其與少林寺並稱為「文青蓮,武少林」。該處論斷顯示作者缺乏對佛教、寺廟相關的考證與認識。(李會智,高天. 山西晉城青蓮寺佛教發展之脈絡[J]. 文物世界,2003,03:18-23.)
Para
2
該段全文抄襲百度百科「青蓮寺」詞條。(青蓮寺(山西省晉城市青蓮寺))
Para
3
作者記述其修復見聞的日期為「2013年5月31日」。
青蓮寺彩繪泥塑保護修復起始於2013年9月,其時並未開始修復工作,該處存在造假。
Para
4
「然而大門緊鎖,我們想壞了沒人」。
佛教寺廟山門又稱三門,其中間的大門遇有高僧大德進入或重要事件時方打開。這顯示作者缺乏佛教常識。
Para
5
作者描述大佛殿宋代泥塑「有明顯的隋唐遺風(圖6)」,並引李澤厚先生有關唐代佛教藝術的論述。
該殿泥塑經考證,「面形均較寬扁,眉目間的刻劃稜角清楚,無唐塑圓滿渾穆之態,座間的角柱與四面爬獅像等,也是唐以後的新樣式」,應為典型的宋代塑像,與「唐宋遺風」和所引內容並不相稱,顯示了作者缺乏文物與藝術鑒賞的基礎素養。(高壽田. 山西晉城青蓮寺塑像[J]. 文物,1963,10:7-12+67-70.)
Para
6
作者認為大雄寶殿泥塑「依然留有唐風,可能又是經歷了清代的上金工藝,故而失去了塑像原本應有的古韻與味道」。
大雄寶殿於日軍侵華期間毀於戰火,現存建築與其中泥塑為1994年後所造,不存在「留有唐風經歷清代上金工藝」的問題,這顯示作者缺乏文物與藝術鑒賞的基本素養。(李會智,高天. 山西晉城青蓮寺史考[J]. 文物世界,2003,01:24-32.)
Para
7
作者認為工作人員給「本就精彩的彩塑重新塗刷顏色」,認為塑像「本身造型略有破壞,但色彩完整」,工作人員給塑像「補上不倫不類的手臂」。
作者所見的「本就精彩的塑像」,其原始狀態為遭受大面積污染與人為破壞的殘破狀態。在污染清理的基礎上,我們依據對殘存顏料的科技分析(XRD、XRF、偏光顯微、SEM-EDS、拉曼光譜等),採用傳統的與原始顏料在成分與色澤上相同的礦質顏料進行了諧色處理。這是對泥塑文物進行的原真性、完整性與藝術性修復的必要手段,所有修復方式都有依據,而不是對泥塑「重新塗刷顏色」這樣簡單。這顯示作者缺乏對文物與藝術品進行修復的基本知識。
作者所見的「不倫不類的手臂」,是經過藝術與佛教專業人員研究後,補塑的手印,是基於其原始資料、藝術造型、宗教含義與歷史原貌的完整進行的修復手段。
文章中兩尊泥塑的照片均為修復狀態之中的照片,而非修復後的成品,以此來論斷修復的錯誤,並不準確。事實上,兩尊泥塑最終的修復狀態與作者所拍攝的並不相同。
Para
8
作者認為修復者「漫不經心地再上色對這些精彩的花紋進行覆蓋」。認為修復者「給丟失手臂的羅漢重新塑造手的造型」。並認為「這些精彩的塑像雖有損壞,但基本造型完整,不能保護原樣就好嗎?」最終論斷修復者「打著修復的名義其實在破壞」。
先看看作者說的我們覆蓋花紋的那尊像,這是他在文章中給的圖片,就是右邊這一個
然後這是修復前的照片
從哪看出來我們覆蓋花紋了。。。
還有,從哪看出來基本造型完整了。。。
實際上塑像原本保存狀態極差,如不進行結構上的補塑修復,將面臨自身風化坍塌的危險。
Para 9
作者認為青蓮寺下院唐代泥塑「也有面部重新上色的感覺」。
實際上,該處唐代泥塑一直原樣保存,並未經歷修復處理,其面部色彩應為古代所繪。這又一次顯示了作者在藝術、文物、歷史、修復領域缺乏基本的判斷力。
Para
10
作者認為中國自古修復寺廟雕塑,「遵循修舊如舊、復舊如舊、原汁原味」的傳統修復原則。
事實上,古代不存在「修舊如舊」的修復原則。「修舊如舊」這一理念最早為20世紀初梁思成所提出,一開始只是針對古建築修復而言,且這一理念原本存在歧義。古代對泥塑文物進行修復時,都是重新上色貼金彩畫,力求金碧輝煌。以青蓮寺泥塑為例,其宋代彩塑至少經過兩次重塑、三次重彩。尤其羅漢堂泥塑,其表面的彩繪工藝為明清時期新工藝,與宋代原貌明顯不同。作者該論點顯示了其缺乏基本的修復知識。(李軍. 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理論模式的比較研究[J]. 文藝研究,2006,02:102-117+160.)
Para
11
該段有關曇曜大師開鑿雲岡石窟的描述,抄襲自百度百科「曇曜」詞條。
(曇曜_百度百科)
Para
12
作者認為「青蓮寺本身就是由著名高僧慧遠大師主持修建,因而雕塑水平極高」。同時,作者認為修復者「沒有經歷過正規學院雕塑的嚴格訓練,更談不上民間工藝脈絡相傳之者」,並以西方雕塑中大衛、斷臂維納斯為對比,認為修復者的修復行為為破壞。
實際上,慧遠大師以其佛法修為與佛經註疏著稱於世。青蓮寺所保存的泥塑都是慧遠圓寂數百年後所造。雕塑水平與慧遠佛法水平並無關係。
青蓮寺泥塑修復的設計與施工,均經過國家文物部門的資質審查,具備正規資格。其泥塑保護方案設計為國家文物局年度十大精品方案之一。保護修復經過大量文物、歷史、藝術、宗教、保護修復方面專家的研究。保護修復人員包括民間雕塑彩畫工藝傳承者、文物保護技術人員、高校在讀研究生等。作者此處有關修復人員與資格的描述為造假。
西方雕塑修復中,常見對雕塑的補塑,斷臂維納斯為特例。歐洲古代保存的大量批量生產的雕塑,在修復中都會進行補全。且中國泥塑擁有其獨體的歷史傳統、材質、工藝,修復情況與西方不同。因此,作者以西方雕塑個例來論斷中國泥塑的修復為破壞,顯示其缺乏對修復史的了解。
令人感到痛心的是,這樣不負責任甚至存在惡意造假的文章,可以堂而皇之地發表在學術刊物上。媒體要吸引流量,公眾要宣洩怒火,我們都能忍了,但這類誤解真的令人不能理解。
======================================================================
這件事情已經刷爆朋友圈,成為文博界的頭條新聞。相關老師今天已經接受媒體採訪,給出回應。專業相關,談點個人看法。1.新聞來源——胡武功先生的原創文章。實際上我很感謝這位胡先生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關心。我能理解作為非專業人士,胡先生不理解所謂的「包漿」清洗行為。不過拿乾陵石刻的老照片與建陵崇陵的現狀照片對比,是怎麼得出來建崇二陵石刻被洗的結論的?!!靠猜的?希望胡先生在發表自己的觀點前能多一些謹慎思考與實際調查!2.媒體。太佩服媒體敏銳的眼光惹!明顯找到了又一個可以吸引公眾的點!風水輪流轉,各學科輪流黑,這次又黑到我們文博界惹!3.公眾的態度。一如既往地被黑。。。以前只要新聞上報道考古發現,下面一水的人說我們是拿著官方許可的盜墓賊,挖祖宗墳墓斷子絕孫。。。最煩把考古和盜墓混為一談。。。來幾張評論截圖欣賞一下,罵得難聽地就不截圖了,看著傷心。。。。還有人懷疑我們把原先的石刻換掉了。。。腦洞真大啊。。。很多專業都面臨相同的困境——公眾的不理解與不信任。我並不覺得這是糟糕的事情。學科的發展就是在這種與公眾的博弈中進行的。要麼專家向公眾屈服,開始「媚俗」;要麼專家我行我素,變得格格不入;要麼是專家與公眾的和解——這需要長期的博弈建立相關的機制。誤解有多大,學科需要努力的空間就有多大。4.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反思。的確有部分乾陵石刻是清洗過的。露天石質文物的保護本身是個難題,其表面的地衣苔蘚(注意!不是包漿!不是包漿!不是包漿!)對文物本體的損害經過評估後,如果對文物的長久保存威脅較大,是應當考慮去除的。看到公眾要求保存其表面破敗的痕迹,要留住「滄桑感」,我個人也能理解。在建築保護中,英國的相關學者曾經認為要保留文物建築「破敗」的痕迹,他們提出對文物建築應該不進行干預,以便這種破敗的痕迹能夠傳承下去。這一思想對現代文物保護的影響體現為「少干預」與「保存原狀」的原則,即文物保護不能磨滅文物傳承的歷史印記,對文物的干預越少越好。公眾要求保留露天石刻表面的歷史痕迹,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一種合理的想法是,對石刻表面地衣苔蘚進行滅活,之後進行表面封護,既能夠保留滄桑的印記,也能防止這些生物病害對文物進一步的損害。然而這一想法的可行性需要通過大量研究與長時間的實踐進行檢驗。所幸已經有保護工作者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對部分乾陵石刻的清洗,是基於謹慎的病害評估之後進行的合理保護行為,也是當前技術條件下對那些石刻最妥善的保護方法。公眾對露天石刻清洗問題的關注,提醒文物保護工作者在進行保護行為時,需要兼顧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妥善處理不同意見。不同聲音的出現,也有助於保護理論與技術的進一步發展。5.文物保護工作者的感情傾訴。從事這一行業之先,保護工作者已經做好了面對誤解的準備。我不想過分誇大這一行業的價值,因為所有正當的行業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我想描述的是我國文物保護工作者面臨的境遇。能夠從事保護行業,本身是有一定的文化意識與擔當的。目前我國文物保護行業面臨的情況是,需要保護的文物數量巨大,保護人才短缺,保護工作者待遇低微。所以我國文物保護工作者的日常是,懷抱高度文化自覺,高強度的工作內容,安於清貧的生活。相對於歐洲保護師優渥的收入與受尊敬的社會地位,寶寶傷心啊。。。請相信我們的保護工作者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去保存這些祖國文化的遺產。包你妹包!
包漿是什麼,氧化層或者水解層。瓷器、木器、玉器、銅器、牙雕、文玩、書畫碑拓等紙絹製品,都能有包漿。
包漿對於物體是有保護作用的,但是有個前提,是什麼,就是這個氧化層或者水解層,必須是緻密的。如果是蓬鬆的,這種氧化就會損害物體。
比如金屬鐵,它的氧化物就是蓬鬆的,所以鐵器沒有天然包漿,在潮濕環境下會一直爛成一堆鐵鏽。
而金屬鋁的氧化層就是緻密的,表面有一層氧化物之後,就不會繼續往裡爛了。現在的情況是,石像是石灰岩的,也就是碳酸鈣的。碳酸鈣本身極其穩定,不會氧化,也不會在平常的條件下和水形成水合物。他的表面是沒辦法出包漿的。碳酸鈣怕什麼,怕酸。如果是表面光滑的石像,那麼下雨,哪怕是酸雨,也很難在其表面停留太長時間,反應時間不會太長。但是如果表面附著苔蘚地衣,就可能存貯一點水,那麼就不好說是不是會發生點化學的腐蝕作用了。而且這種苔蘚必然不是緻密的,不能保護石像的表面。
再有還有物理因素,存積的水可能會滲入石像的一些小縫隙,冬天結冰膨脹,對石像造成破壞。苔蘚的存在無疑會加劇這種情況。
所以洗去這種污垢和苔蘚,是對文物有益的。懷疑洗去包漿有害的人,可能是手串玩多了,產生多餘的疑慮。這幾天唐皇陵石刻 「被洗白」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目前咸陽市文物旅遊局已經對此事做了回應,唐皇陵石刻被洗白系酸雨造成。但網友似乎對此解釋普遍持懷疑態度,網上評論一片罵聲,網友的反應可以理解,畢竟多數網友對文物保護領域還很陌生。對於唐皇陵石刻
「被洗白」的事件,我想談談個人的觀點。
本人是學文物保護技術專業的,我表示官方對石像洗白的解釋是正確的,主要原因在酸雨,這點毋庸置疑。
石像原本的顏色就是灰白色,相信大家都見過新雕刻的石雕,就是這種顏色,古代石像顏色之所以變深,是因為石像表面的苔蘚等低等生物長時間繁殖,死去,繁殖,死去,在石像表面形成了一層灰褐色的群體。近年來酸雨和空氣污染加重,而苔蘚又對這些物質非常敏感,生物課本上學過,苔蘚可以做空氣質量的指示物,於是受酸雨和空氣污染影響,石像上的苔蘚等低等生物逐漸消失,還原了石像本來的顏色,也就是你們口中的被洗白。另外酸雨和二氧化硫還可以使石像表面一層轉化為石膏,加重了泛白現象。
有一個證據可以證明酸雨和空氣污染對石像的影響,你們去找露天的古代石獅子看看,都有一個現象,獅子脖子下面一片顏色很深,和獅身的淺色對比明顯,行內把它叫做石獅子流口水,因為脖子下面酸雨淋不到,所以不會被洗白,造成顏色比獅身深,就像流了口水。
另外,前些年文物保護單位的確在乾陵清洗了一批石像,用的是高壓蒸汽,對石像影響不大,清洗的原因是石像表面苔蘚等低等生物太多,分泌有機酸會加速石像腐蝕,另外石像表面有一層苔蘚會使石像濕度增加,下雨更會蓄水,而水是石質文物病害的主要元兇,因此清洗石像絕對是出於對石像的保護。苔蘚洗掉石像自然就變白,這點無法改變,為了保留所謂的滄桑感,可以考慮在上面做舊,但我想無論是不是專業人士都不會選擇去給石像做舊,保護文物的原狀是文物保護重要原則。以上就是我想談的幾點,還請大家不要亂噴了,文物保護是一個偉大的行業,文物保護專家絕不是某些行業的專家,不會睜眼說瞎話,愚弄百姓。我們是文物的醫生,為保護文化遺產傾注我們的熱情!
如果大家對文物保護感興趣,歡迎報考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我們在古都西安!
作為一個從事歷史遺產保護工作相關的人,先說一句話。
很多缺乏妥善保護的歷史遺產和文物保護單位的破敗不堪,似乎給人們一種「破舊的就是有文化的」錯覺,其實,這只是現時的經濟實力無法肩負如此厚重的歷史遺產的一種無奈,也許「破敗」迎合了藝術家的審美情趣和創作需求,但這並不是人們生活的真實追求,也絕非遺產該有的狀態。
關中十八唐帝陵是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對文物的修繕和保護設計都是要上報國務院的,不要說對石刻做這種去除地衣苔蘚的大動作,連小修小補涉及到資金的都要上報。而且陝西作為全國的文物大省,文物的調查和保護項目非常多,對於文物保護也是有其豐富的經驗和心得。
另外,石雕石刻的保護要注意其的外表形態變化,像這種地衣苔蘚會加速破壞石雕石刻的外表,保留這種「包漿」對於石雕石刻的文物保護不是一件好事。
關注歷史遺產和文物保護是好事,不過不加了解就隨意開噴,就容易貽笑大方了。
附上網易新聞的鏈接:唐十八陵石刻被清洗破壞 文物局:虛假信息(圖)_網易新聞
ps:本人因專業相關,經常會跟文物局博物館的人打交道,非常佩服他們的專業精神和該地區碾壓級的知識量。在近些年的第五次文物普查,基本上我接觸到每個縣的從事文物普查工作的人都把幾年的時間花在了田野調查上,專門跑到一些荒山野嶺去做調研工作,有些地方還沒通公路,當地的支持也不夠,就開著摩托車一個村一個村的走,一個山一個山的爬,有時在一個村鎮裡面一呆就是幾個月,認識的一些老館長還因為之前的田野調查落下了病根。他們看到了破敗的歷史建築會惋惜,也會為發現精美的古建而高興。所以他們對於當地的文物信息的收集和保護方式都是有其獨特的了解。
轉自學長微信:親,你知道什麼叫包漿么特么幾千年沒人碰的石像生上能有包漿?!那叫苔蘚,那叫塵土懂不懂?!知道世界上的土壤是怎麼來的么?很大比例的土都是苔蘚等生物分解石頭形成的!那個對於石料沒有任何保護作用,有很大破壞作用!無良的無知的媒體,你們能不能放過文保界?文保界拿著微薄的薪水一面要對抗文物盜賊,一方面又要忍受你們的無腦指責,你們覺得這樣合適嗎?有意思嗎?無聊!
看了一些網評,覺得是每天關注鑒寶的來品頭論足文保…對不起不是一回事…還是和你護寶錘玩去吧…
另針對樓主追求的古韻,我覺得樓主理解偏了,人物的氣度服飾,雕刻的技藝才是本,如果一件文物的古韻要靠青苔來證明,這貨實在也是沒啥看頭的…更清楚的紋飾,更能看到唐代石刻的顏色,除了搞植物學你可以說破壞了你的關注點…看唐陵石刻你應該是看到最能反映古韻的東西…作為曾經有幸研讀過乾陵石刻的保護研究方案的文物保護學學生,這事情我有點話要說,因為畢竟是自己行業里的事,而且也接觸過, 出來解釋一下還是有點必要.
首先第一件事情,我想說的是我們文物保護行業對時間的認知和大眾對時間的認知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同樣說的咸陽塬近些年酸雨嚴重,室外不可移動文物遭受風吹日晒雨淋造成的破壞很大,我們指的是從陝西咸陽地區開始發展工業和各種製造業以及周邊火電廠等的建造這個時間點開始的 叫近些年,因為從這個時間點開始 室外的大氣中污染性氣體和酸性氣體才大幅度增加,酸雨才正式在咸陽地區頻繁出現.這個跨度大約有五六十年.而不是說從三五年前開始的叫近些年.
第二,我們行業內認為文物的老化過程 ,是從文物被製造出來就開始的,也就是說我們行業內認為這些石刻從唐代被創造出來到現在一直處於自然的老化過程中,只不過老化的過程引起的後續產物比如積累的無害灰塵,和無害的表面結殼以及人為活動的一些痕迹等同樣屬於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要根據其是否會造成進一步的損壞決定是否處理.
有了這兩個前提 ,我們來談一談這次的胡先生的憤慨事件.
原文樓上的答案都有貼圖 ,大家可以自己去翻看,我想先從邏輯上倒推一下事情是什麼樣的發生過程.
首先胡先生很生氣 ,在文章的開頭貼出來了乾陵之前的圖片,可以看到上面遍布苔蘚和地衣,確實有一種歷史感,讓我想起吳哥窟的佛像,確實很滄桑.
然後他發了建陵和崇陵的石刻,好白!白的像水泥鑄造的!這個網上一些罵得很厲害的朋友給的詞我覺得好貼切!感覺就像新造的一樣.
但是這個對比沒有可比性.
我們用一點常識來推斷,如果你二十年前來過乾陵,然後發現乾陵石刻長滿了苔蘚,好有味道.然後你二十年後去發現!呀!全部被洗掉啦!! 這個感覺大約就像二十年前對初戀一往情深,然後把她交給了一個她只能嫁的男人 ,二十年後發現怎麼娶她的男人對她那麼不好!讓她變成了這樣蒼老的樣子,那胡先生憤慨啊!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理解.
問題是乾陵和建陵崇陵不是一樣的啊.這樣感覺就是你二十年前心儀初戀對象叫乾某某(類比的手法), 二十年後你看到另個同年齡的叫崇某某的婦女,然後你很憤慨說崇某某你為什麼沒有二十年前的乾某某漂亮!是不是你老公對你不好!他太過分啦!我要把他的事情發在網上!讓他聲名掃地!!!
想想這個是不是強盜邏輯????
事實真的是這樣么???我們去看一組 崇陵2008年的照片,這個由於某度最近的不靠譜問題,我去找了互動百科,然後在它的詞條相冊中找了這些圖.看不下去這個渣畫質的可以自己去找隨便什麼百科或者網站或者啥遊記什麼的都可以查到.我查到的這張圖,看重點在2008年上傳,那麼這張圖最晚也不會在晚於2008年拍攝,否則不會出現這樣的上傳記錄,當然如果您非要說,這個網址作假了.它明明是今天才上傳的,自己改的時間,那您厲害,但是請給出證據.
圖什麼的是有點小,但是能看出來 確實很白。唐崇陵_互動百科
可以自己點進去看。
好了~要是這個證據還不夠明確 廣大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查一下公元兩千年以前,甚至更久以前的建陵和崇陵石刻是什麼樣子 是什麼顏色 是什麼風貌。我相信有條件的又愛較真的朋友甚至可以查到剛有彩色膠捲時候發的崇陵和建陵的實地考察圖,或者大家可以直接去聯繫我們陝西地區的走陵人。相信他們會很樂意給你們看當年的遊歷。
來我可以放兩張對比圖給大家
到這裡我想大部分人都明白了,建陵崇陵本來石刻就是這個顏色,根本不是文物部門去洗的,如果說裡面有人為因素,那就是人類發展把環境弄壞了,環境不好酸雨嚴重所以雨淋暴晒以後顯得得更加白。
如果還有疑問 手頭方便的朋友們可以繼續去查建陵的老照片。
相信您會和我有一樣的結論。
..................................分割線.................................
好了 我知道你們都是伸手黨~~
左圖是唐崇陵的悲哀-遊山玩水
2009-06-23日由樓主發表那這些圖最晚也應該是在2009年拍攝的,右圖是胡先生給的照片。
(原諒我這個水平比較差,也就能做到截圖然後貼上來對比這樣子,不過你們可以去看原帖子啊~~都是白白的呢~)
我知道肯定有人又要說啦!這明顯顏色不一樣,那勞煩看一眼天氣。
左圖拍攝時候是陰天,拍攝的是背陰面,右圖拍攝時候是晴天,拍攝的是向陽面。我們都知道要想自拍美美噠白白噠就要給高光磨皮,那在強光線下面拍出來這個樣子不足為奇吧??
而且苔蘚類植物是不耐陽光的,因此向光的那一面想長也沒的長啊!!有旁邊那個人的白襯衣做對比,是不是可以看出來,其實這個文物從外觀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胡武功,唐建陵石刻沒「洗澡」!還有更詳細的對比圖可以去看我的前輩拍的~那個是2007年的。最起碼從2007年開始到現在 我們沒有對它進行任何本體上的人為洗刷,而在之前 更不可能有。
.................................分割線...................................
好了 解釋到這裡 ~先想問一下胡先生,您以前真的去過崇陵和建陵么?您知道它和乾陵是處於完全不一樣的微環境中么?您考察過咸陽塬上的天氣情況么?多的不說,就最近十年來的氣象報告中關於降水酸雨還有風吹日照情況的資料您看過么?環境局您沒去過不熟可以理解,那文物保護研究院您去了解過么?那咸陽文物局呢,陝西省文物局呢?最次,您有和參與過唐陵石刻保護的任何一個活人聊過這個話題么?如果這些都沒有,那您和周圍的農民聊過么?他們在那裡世代生存,肯定知道這個東西的原樣子是什麼樣的。
要是這些都沒有~那我只能說,您是發文一時爽,但是這樣子的鍋我們不背。
未完待續
這一類的新聞反映出一個共同特點:大多人都不肯承認自己並不懂大多數行業內的基本常識。他們習慣於拿自己擁有的經驗四處」套用「,當發現套不上的時候就開始大放厥詞。而部分媒體不知道是故意還是無知的報道,更讓這種行為如野火一般肆虐,眼球賺足、戾氣泄盡後,才陰險狡詐的進行所謂的揭(ke)秘(pu)。更有趣的是,先前大放厥詞的人多半不會接受自己外行的事實,而是冷冷一笑:又來洗地?當我們都是傻子么,哼哼哼。
真是盤活兒盤上癮了啊!還包漿!這麼大個兒你抱著盤啊?!
我現在的工作做的是超疏水塗層材料,其應用範圍之一和文物的表面處理保護相關,而上一份工作是做鐵基金屬腐蝕檢測相關,對於腐蝕機理和常用防腐手段有一些了解。
通常來說,我們通過觀察水滴在物體表面的接觸角來判斷這個物體的親疏水性。大概可以理解為把一滴水滴到物體上,如果水鋪開在表面則為親水,若聚成小水珠則為疏水。
未做處理的石材表面是親水的,其親水的性質意味著下雨時會有水留在其表面。水乃生命之源,潮濕的環境有利於微生物的滋生,微生物對文物的破壞前面的知友介紹了很多,我就不再贅述。
我就說說表面清洗後的防護措施的作用吧。
使用樹脂封閉石刻裂縫,並用憎水材料對錶面進行處理。這是現在做防護的通用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處理方式,這種方法也被用於建築外牆、室外景觀等的防水和防污。知友@螺旋真理 提到,專家們研究出了應對策略,採用環氧樹脂粘合、封閉石刻裂隙,並用有機硅憎水材料——長鏈烷基烷氧基硅烷對石刻表面進行封護處理,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水分對石刻造成危害;按照目前國際石質文物保護的理念、原則和程序,採用無損和安全的方法清除地衣,防止地衣的生長對石刻文物持續造成破壞。
看我多機智,把這幾個大字保存成了圖片,省去了每月30天每天重複輸入的煩惱~~
媒體從業者,尤其是網路媒體從業者,除了極少數經過系統學術訓練和專業實踐外,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和不學無術者。所以無條件相信網媒的人,不是智障就是智障。真的。
說這話的人,這輩子也別洗澡了,省得把皮膚表面天然形成的生物有機包漿給洗下去
很多人不明白,首先這些石刻是文物,其次才是展覽品。
文保專家首要解決的問題應當是如何保存石刻這個主要矛盾,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去談論如何保留風蝕,生物侵蝕的痕迹這些次要矛盾。
大家都是上過政治課的,也學過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可惜有些人只用來睡覺了又一例只要我有名就可以洞察一切批評一些的案例。又一例我覺得我的「常識」可以凌駕於專業知識的案例。
下面的評論已經告訴你了
包漿你妹夫啊!!!
又如何
之前去過橋陵,陝西蒲城縣唐睿宗李旦之墓,地勢開闊,一目無極,子午大道兩旁也佇立著很多石頭馬石頭人像,這些也都經歷了戰火的洗禮,風雨的侵蝕,聽導遊大叔講述這些石像的故事,不禁感慨萬千,那還是在文革時候,很多當地人,直接就把石頭燒灰鋪路蓋房了,那時候對文物的損壞不比你想像的那種破壞性修復要野蠻的多麼?之前的昭陵六駿圖石刻,也都是爛在草里沒人搭理,被文物販子發掘了,賣到國外去,最終才被世人熟知。再看看伊拉克、敘利亞那些被戰爭摧毀的古建築遺迹,咱們這些準備修復的文物,其實要幸運的多,至少還存在不是?人的幸福感是來源於對比的,雖然有點阿Q,但也是現實。我覺得呢,咱就馬後炮吧,靜觀其變,日後再噴吧……還有一個理解就是,文物本身就是歷史的體現,由無數個過往雕琢起來的,為什麼就不能記載我們這個時代發生的種種呢?那些或愚昧或無知或榮耀或光輝的事兒,都會刻進石頭裡,都成就了歷史,都值得被後世人回溯玩味。所以,去感受這個世界就好……逃出固化的身份,當一個觀察者推薦閱讀:
※《博物館奇妙夜3》都出現了哪些文物?
※故宮博物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那個更厲害一些?
※陝西歷史博物館為什麼不叫陝西省博物館?
※三峽淹沒了什麼?
※國外博物館最有價值的中國文物是哪一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