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哲學與心靈哲學與心理學哲學如何區分?

通過斷斷續續一段時間的閱讀,對於科技哲學有了大概的認識,一般科學哲學真的非常的吸引人。而因本科階段的專業是心理學,對於認知哲學和心靈哲學有些興趣,但是網上資料較少,很多地方還不明白,比如二者間的區別是什麼,還有和心理學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成果之間的緊密程度怎樣?另外在一本書中還見到了「心理學哲學」這個詞,和上面的兩個概念又如何區分?


認知哲學,一般來說我們稱之為認知科學科學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它是以認知科學為研究對象的哲學,正如物理哲學之於物理學或數學哲學之於數學。類似的,心理學哲學是以心理學為研究對象的哲學。它們在某種意義上都算是特定學科的科學哲學,而心靈哲學則是一個具有漫長研究傳統的哲學分支,在這種意義上它們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我們可以說,心靈哲學、認知科學和心理學都是研究同一(個/類)現象的學科,也即和心靈/精神/意識相關的現象。當然,不同學科具有不同的研究方法,關注重點和研究目的。心理學大約19世紀中後期從哲學中漸漸脫離,而認知科學則是從二十世紀中葉才誕生,也算是從哲學中分化出的具體學科。在這種意義上,無論是歷史上,還是今天,這些學科都有著很複雜的關聯和互動。對應到心靈哲學、認知科學哲學、心理學哲學上,這種關係就更加複雜了。

人們常常說它們是 overlap 的或者 complementary 的,想在它們之間畫出明確界線也許是不可能的。因為1.這些學科的範圍是不斷改變的,尤其是認知科學哲學和心理學哲學的範圍,常常會隨著對應科學的發展而導致範圍發生改變。相比之下,心靈哲學的範圍改變則相對較小(當然,這是狹義的心靈哲學,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時候,我們又想把認知科學哲學和心理學哲學歸於心靈哲學中);2.它們的很多確實是研究同一現象、同一問題的。這些問題究竟屬於哪一邊並不重要。

心靈哲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兩個方面 (Philosophy of Mind),一個是各式心智狀態和心智過程,例如意識、知覺、認知、意向性等等,另一個則是研究這些狀態或過程的形而上學和認知論問題。在心靈哲學中尤其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心身問題 (mind-body problem),即心靈和物質(或者物理的)之間的形而上學關係問題。這個問題是心靈哲學獨有的,並不為認知科學哲學和心理學所具有(至少就目前而言)。

認知科學哲學的研究項目可以從4個方面劃分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1.研究方法,例如神經科學、人工智慧、語言學、心理學的。這是因為,認知科學是一門綜合的學科,在它下面又可以區分出認知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等,這些分支並非完全算是交叉學科。因為認知科學就是僅僅由它們組成的;2.一般科學哲學相關,例如還原論、神經或行為解釋等;3.認知科學研究的主題,比如 computation、embodiment、representation等;4.認知科學研究領域的哲學考慮,例如表徵、概念、運動控制、推理等概念的哲學相關。這些問題和心靈哲學直接 overlap 。3和4在某些問題上也有交叉。

心理學哲學,例如在 Philpapers Bibliography 上是作為認知科學哲學的分支存在的。在它之中一個最重要的主題是 folk psychology 的有效性範圍問題。這個問題也為心靈哲學具有。除此之外它的很多主題和認知科學哲學是重疊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我也不知道該歸於哪邊的問題,即精神病學 (psychiatry) 相關的哲學問題,當然主要是說它們的描述性問題而非倫理相關的問題。

它們的區別,Jose? Luis Bermu?dez 在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2005 一書中寫道

In summary, the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as I understand it and as I will be presenting it in this book) differs from the philosophy of mind in two basic ways (although we should view these differences as shifting position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on a continuum, rather than as sharp qualitative distinctions). First,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is concerned primarily with the nature and mechanisms of cognition, rather than with the metaphysics and epistemology of the mind. Second, and a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the previous point,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lacks the insulation from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ncerns that more traditional debate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possess in virtue of their metaphys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dimension.

儘管這段話是針對心靈哲學和心理學哲學之間的區分的陳述,我想它對於心靈哲學和認知科學哲學之間的區分也是適用的。

如果真的有興趣,除了上面提到的那本書

Paul Thagard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2007

John Symons Paco Calvo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2009

雖然自稱是心理學哲學,不過這本 companion 討論的問題極其廣泛,肯定包括了很多認知科學哲學的問題。

Eric Margolis, Richard Samuels Stephen Stich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 2012

這幾本書都算是導論或者 handbook,非常全面而中立。不過這幾本都很厚,有很多重複的部分,可以選擇性閱讀。如果對其中某個或某些特定主題有進一步的強烈興趣,可以評論或私信我。也許可以提供一些進一步的閱讀文獻。


就我個人的感覺(我對這幾個學科的前沿都不算特別了解,特別是認知科學和心理學哲學,很久沒有追蹤過文獻了):這三個概念各有區別。心靈哲學是一個非常成熟、嚴謹的哲學領域。「認知哲學」與認知科學有(從哲學傳統的角度來看)過於密切的相關關係,於是其範圍經常處于波動之中,但無論怎麼說還是可以看出來它與心靈哲學的區別比較明確。心理學哲學有其獨立的取向和問題,但這些問題受心靈哲學的影響較大,因此與後者比較相似,而且(特別是與認知心理學有關的部分)還受到認知哲學的一點影響。

@翟剛的答案相當不錯,我有不少地方是同意他的,當然在很多方面我都有些補充或者有不同的看法。各位可以將兩個答案聯合對照地看。

一,心靈哲學的討論主要是針對心靈的本體、本質等相關問題,形而上學傾向相當明顯;而認知哲學主要是針對認知過程的「how」式討論,儘管其中也涉及形而上學問題,但很多時候可能與認識論的關係更密切。

我們可以列舉出心靈哲學中的一些經典問題:

(1)心物(無論是什麼層面上的)二元論或一元論

(2)心物關係的因果性、隨附性或其他(如平行論)

(3)感受質(qualia)的私密性

(4)意向性與語義、意向性與行動……

,等等。

可見,心靈哲學作為一個哲學領域有兩大特徵:

1,研究傳統至少可以明確地追溯至笛卡爾。可供補充的是在如此漫長的傳統下,其研究套路和論證方式也非常成熟且一以貫之。比如笛卡爾是個思想實驗大師,當代心靈哲學的許多知名學者也是;當代心靈哲學文獻的討論相當嚴謹細密(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甚至過於瑣碎),立場涇渭分明,同一立場下的論證之間同構程度高,等等。

2,形而上學傾向明確——特別是問題(1)、(2),問題(3)也與前兩者實質相關。問題(4)在這方面顯得較弱,但也引出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等的諸相關問題。

二,與心靈哲學相對的是,認知哲學則有自己的獨特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明顯不太「形而上學」。

比如,@翟剛所說的幾種「主義」(我看的文獻喜歡說是認知科學的幾大「範式」):符號主義(我看的文獻更喜歡說計算主義(computationalism))、聯結主義、涉/具身認知等。儘管它們和心靈、心物關係等問題有關,但不是太直接。它們更直接針對著在認知過程中運作的知識形態,以及該運作的機制、條件等問題:

符號主義、計算主義說的是人的知識由符號構成,認知機制就是對符號的計算。它與認識論的關係不言自明,除此之外還和邏輯學、語言哲學(尤其是其中的「邏輯原子主義」觀點)等的關係更緊密。

聯結主義一則是說認知機制不是簡單的符號計算,其需要訴諸於整個認知神經系統的分布與協作;二則背後預設了知識的語義內容依權重分配於系統中的各個相關神經元中,於是應該是語義整體論而不是原子論的,相應背景也還是語言哲學。

涉/具身認知則大體認為認知與認知者所處的環境(所謂「設身處地」)有關。例如我讀過一篇論文,裡面提到了有人研究「宗教儀式培養宗教信仰」過程中的涉身認知問題。

又比如,認知哲學裡會專門討論一個叫「析取問題」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討論認知者的知覺表徵何以可能出錯的問題,甚至還要求一切認知機制都應產生「析取問題」(即不可能不出錯)。這一點在笛卡爾看來肯定是走了歪路,因為他說到底就是要談論一種不可能產生「析取問題」(或至少對他而言不重要。他不怕出錯,怕的是出錯源自被表徵的整個世界都是虛幻的。但這種「恐懼」對認知哲學家而言反而不值得討論)的情況。

當然,這些觀點、問題再往下挖掘的話,最後肯定會涉及心靈和心物關係等問題。但就我所見,認知哲學家大多並沒太多挖掘的興趣。此外,認知哲學的訓練和論證方式比較多樣化,相比心靈哲學會更依賴於認知科學等經驗研究材料的支持。

三,心靈哲學有明確的研究對象——心靈,而且該對象是一類entity(在最寬泛的哲學意義上使用該詞),而不是一門學科或知識門類(可以對比科學哲學、物理學哲學、醫學哲學等等)。認知哲學……其實我倒覺得它更像心靈哲學,而不是@翟剛所說的「(關於)認知科學的哲學」。因此我不太同意將其稱為「認知科學哲學」。

「科學哲學」之類以學科為哲學對象的命名很明顯有一種「meta-」式的考慮,即這門學科本身就在產生哲學問題,哲學是對這門學科之研究的元研究,比如學科自身的合理性、方法和基本對象的形而上學考察等等。但認知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比這個要複雜很多。認知哲學當然涉及到一些對認知科學基本對象——認知過程——的形而上學考察,但極少討論認知科學自身的合理性與方法等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哲學與認知科學之間更接近於平行共享研究對象的交叉和相互輔助的關係,而不是「meta-」式的關係。事實上,我所接觸的認知科學文獻都將自身視為一個學科群。(如果沒記錯的話)該學科群由哲學、心理學、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語言學、人類學等六個學科組成。在認知科學看來,哲學從屬於這個群,而不是對它的「meta-」式考察。

當然,叫不叫「認知科學哲學」很大程度上是語詞之爭,我只是提醒各位注意了解認知哲學與認知科學之間的複雜關聯罷了。

四,僅就我自己所見的狹窄範圍內,我比較懷疑「心理學哲學」這個用語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接受(因為確實少見)。另一方面,它跟心靈哲學之間也有明確的關聯,但它確實有其獨特性。

Richard Boyd等編的「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里有專門的一部分是「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裡面花大篇幅討論folk psychology(一般翻譯為大眾心理學,其實就是普通老百姓都會用的常識「心理學」)的問題,特別是它與"scientific psychology"(即科學化的「專家心理學」)之間的關係。比如Churchland的「取消主義」即取消folk psychology的合理性,並嚴格約束所有關於心理的理智討論都應該是scientific psychology。當然,不喜歡取消,就還可以談論兩者之間的還原、不可還原等之類的關係。

除此之外,folk psychology似乎也是認知科學的一個重要問題。比如,關於folk psychology的本性,或者「根據常識如何理解他人心靈」這個問題,有兩種競爭性的立場,一種叫「模擬」理論(大體認為理解他人心靈就是將自己模擬為他人,設身處地的設想。詳見Folk Psychology as Mental Simulatio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一種叫「理論」理論(大體認為理解他人心靈就是根據自身固有的folk psychology理論進行理論推演。詳見Folk Psychology as a Theor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以我現在的觀點來看,其實頗有認知科學中的「涉/具身認知」與「計算主義」這兩大範式之間競爭的意味。(本段為2016年4月23日18:00更新補充)

這樣的「心理學哲學」有明顯的心靈哲學式關懷,很大程度上相當於沿用一般科學哲學的方法來討論心靈哲學中的問題(1)、(2)。因此,它既與心靈哲學相似,但方法和出發點都是科學哲學的,這非常獨特。此外,該部分章節中還涉及唯我論、主體間性等問題,還涉及到一點認知心理學。因為我沒細讀過,就不再多說了。

然而,除了該書,我在其他地方都沒有見過「心理學哲學」這一辭彙,哪怕是討論folk psychology的似乎也沒有專門宣稱自己做的就是「心理學哲學」。其理由也許是學者們認為folk psychology這樣的問題從心靈哲學或者認知科學的角度出發來討論就可以了;這樣的話,留給真正的「心理學哲學」的空間就非常小。


不請自來。

本人很幸運,在國內的時候既上過《認知科學哲學》也上過《心靈哲學》的課,其中認知科學哲學還是由中大的朱菁教授上的(他可以算是國內認知科學第一人)。因此,本人對於這兩個領域都有入門級別的了解(換句話說就是不夠精通.......),所以自認為還是很適合來回答這個問題的。

跟翟剛 桑和oldgoat 桑不同,本人很懶,不喜歡打字,所以就直接用最省事的方法——放圖來進行介紹吧。了解一門學科到底是在研究啥的最好的方式是什麼?看教科書啊!剛好鄙人手上還有兩本非常不錯的教科書,因此就依託教科書來進行介紹。

首先,認知科學哲學的教科書是長這樣的

然後心靈哲學的教科書是長這樣的

當然,光看個封面是什麼卵都看不出來的,因此我們還需要看看目錄,那才能顯示一本書的具體內容。

首先,《認知科學導論》的目錄如下

然後是心靈哲學導論的目錄

很明顯,我們可以看出,除了心靈哲學導論的目錄更長之外,兩者的差別還是蠻大的。說得寬泛點,認知科學哲學更關心的是,你的心智是如何工作的 (How does your mind work?)所以才會涉及到表徵和計算,涉及到邏輯,情緒,連結,圖像等等這些偏技術層面的東西。而心靈哲學關心的問題可能更多的是,你的心智到底是什麼 (what is the mind or mentality?)所以才會涉及到比如二元論,行為主義,同一論這些更「形而上」層面的東西。一個注重「是什麼」,一個注重「怎麼樣」,這算是一個最淺顯的對二者的區分了。

當然,要是說認知科學哲學和心靈哲學真么分的那麼清楚的話那也是胡說八道。畢竟二者的邊界是特別模糊的。特別是在兩個領域裡,意識(consciousness)問題都是一個特別核心的問題,所以有時候真的很難區分一種對於意識的研究究竟是在哪個領域裡的。就比如現在紐約大學的心靈哲學帶頭大哥Ned Block教授,他的很多文章都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篇心靈哲學的論文似的(各位可以自己找寫論文感受一下),而像這種遊走於認知科學,心靈哲學,心理學各種領域的論文逐漸成為一種潮流。不過,我倒是覺得,這種跨學科研究的趨勢倒是一件好事,畢竟過分明確科學劃分有的時候並不利於研究的推進。

最後,聽別人解釋一萬句還不如自己拿起書主動學習。對於真想好好了解心靈哲學以及認知科學哲學的各位,自己去看書才是王道。下面附贈亞馬遜鏈接:

http://www.amazon.com/Mind-Introduction-Cognitive-Science-Edition/dp/026270109X

http://www.amazon.com/Philosophy-Mind-Jaegwon-Kim/dp/0813344581


謝邀,這個問題太大,回頭說。


爵士貓:面孔識別時間知覺經典認知 意識難題解釋鴻溝 研討AI四假設 生成認知反物理主義 新二元論 感受性 生命靈性 4zhuanlan.zhihu.com圖標

「意識的難問題」和「解釋鴻溝」是哲學對認知科學提出的最具挑戰性的問題。

人生活在宇宙世界中有心智,有信念、願望、欲求;會思考、推理、決策;有喜怒哀樂等等意識和意識體驗。人的心智、意識和意識體驗最重要的特徵是其主觀性,不受物理世界因果規律的支配。

人的身體的物質結構,如何產生或湧現出人的心理現象,產生意識和意識體驗?

採用以物理科學為核心的自然科學方法,能否從根本上解決「意識難題」,跨越「解釋鴻溝」?

我們對意識本質的無知,是我們理解宇宙的最大障礙。在意識經驗與物理的神經生物學的還原之間存在著解釋的鴻溝。

哲學上對於意識—物質之間鴻溝的描述,一般可劃分為本體論和認識論鴻溝兩類:

本體論鴻溝是指,意識對象、狀態和過程不同於物理對象、狀態和過程。

認識論鴻溝是指,對意識現象的認知不同於對物理現象的認知。對意識現象不能用物理的概念和理論來解釋。

從還原論的眼光看,這兩類鴻溝相應地體現為本體論的不可還原性和理論的不可還原性:意識對象、狀態、過程和事件不能還原為物理對象、狀態、過程和事件;對意識現象的理論說明不能還原為物理現象的理論說明。

本體論鴻溝的經典闡釋當屬笛卡爾的實體二元論。笛卡爾認為,存在兩種獨立的實體:身體是具有空間廣延性的物質實體;心靈是不具有廣延性的非物質實體,心靈與身體雖有交互作用,但心靈實體不能還原為物質實體。

經典物理學研究的是客觀的物質對象,而意識是一種主觀的非物質對象。

經典物理學尤其以時空中的基本粒子、場和波及其相互作用對世界進行說明,對物理現象提供一種可觀察的「客觀視角」,但意識卻是從主觀視角出發的一種「主觀體驗」。

對於心理狀態和意識體驗的心理知識,我們有自我的或內省的優越通道通達它,而對於外部物質世界的物理知識則需要外部的經驗證據去獲得。

以經典物理學的客觀視角去觀察主觀意識和意識經驗的存在是不可思議的。

經典物理學對象具有第三人稱的本體論地位,意識具有第一人稱的本體論地位,意識狀態只有經某個主體體驗到才是存在的;意識狀態只有從主體的第一人稱視角來看才是存在的。

第一人稱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的差異,是導致經典物理學認識論鴻溝的重要原因。

在人們共享的經典物理學世界的概念中,並沒有足以描述意識的體驗的概念,用對經典物理學物質世界做出說明的物理學知識對意識現象做出說明,認識論上必然產生解釋鴻溝。

20世紀以來,不僅笛卡爾的實體二元論已被大多數哲學家所拋棄,而且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誕生,也使以物質實體的存在為唯一實在的觀念受到挑戰,佔據當代哲學主流的觀念已經演變成現代相對論量子物理主義的各類新形態。

現代相對論量子物理主義涉及心理—物理關係,有四種版本。

(1)實體物理主義:世界萬物都是時空中的基本粒子和它們的聚合結構,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東西;

(2)非還原的物理主義或隨附論:世界是物理因果閉合的,但是存在有別於物理屬性、狀態和事件的心理屬性、狀態和事件,一個物理系統有可能具有心理屬性,但是系統高層的心理屬性不能還原為底層的物理屬性,它們是隨附於物理屬性的。屬性二元論即是非還原的物理主義之一種;

(3)還原的物理主義或類型物理主義:世界中僅存在一種物理屬性,心理屬性、心理種類或心理類型都可還原為物理屬性。例如,心腦同一論即是這一立場的代表;

(4)個例物理主義:心理類型並不等同於物理類型,但每個心理事件的具體個例都是物理事件。例如,一般意義的疼痛作為一種心理類型,並不等同或者不能還原為物理事件的類型,但每一次當下具體的疼痛通常都是一個物理事件。

現代相對論量子物理主義面臨的挑戰是,既要說明物理實體或屬性才是最終的實在,又要說明心理現象何以是物理現象,或者心理現象何以隨附於物理現象。

由於心理現象的特性包括意向性、意識活動中對主觀現象性的感受質,以及部分心理內容與活動所體現的規範性,例如某些心理狀態內容的邏輯一致性、目的—手段的合理性等,這些性質在一個純粹的物質或物理世界中似乎並非顯而易見,當今的物理學對於這些現象似乎缺乏有力的理論資源來加以說明和理解。

在現代科學界有一種思想理論認為,物質與意識的本質是一致的,在宇宙世界本體層面,意識與物質、能量、信息是可以完全一致的,宇宙世界本體都是超弦閉環的震動。

我認為物質與意識既是二元的又是統一的。

人的意識在最底層是物質的運動,可以表達為神經元系統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神經元系統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只是意識的外部形式。意識的內容,是不可還原於物質的運動。意識內容是物質在一定物質構建之上搭建的沙灘城堡,一旦意識活動結束沙灘城堡就坍塌了。藍腦計劃觀察到了人腦在意識活動中,神經元系統構造了7維度、8維度、直到11維度的高度複雜的多維空間結構。

物質的在一定的複雜構造上面,具有的計算網路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在宏觀上可以具有類似人的意識的功能,比如面部識別AI,代替人類行走功能的AI[巴西奧運會上與人體人腦配合,可以發球的AI機器人],甚至AI技術與生物基因工程合作,製造AI生物機器人,就如同電影幽冥中的玩具兒童,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可以實現的目標。

但是AI生物機器人,只是人類的替代品、模仿品,不可能具有人類的心識心靈。AI生物機器人的智慧,都是人類AI計算給定的。

也許人類的進化過程,可以用生物技術AI技術造出人類除大腦以外的其他器官,比如心臟、肢體、腎臟、肌肉、皮膚等等。人類到那時真的可以實現星際間的旅行了。

人類的意識的本質,是人腦的90%以上的暗物質暗能量構造的11維度空間結構,而11維度空間結構是人類與宇宙本體世界連接的通道。人的意識就是宇宙生命體。人的意識不是AI生物機器人的智慧演算法可以表達的。


瀉藥,樓上幾位說得都比較細,我想從大方向上來說一說。一家之見,歡迎交流。

首先認知哲學這個概念本身比較模糊,學界並沒有「認知哲學」這麼一說,而是「認知科學哲學」,也就是針對認知科學的哲學研究(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注意區別於Philosophy in Cognitive Science,丹內特在這篇文章里討論過這一區分:https://ase.tufts.edu/cogstud/dennett/papers/tops_1015.pdf)

其次認知科學哲學和心靈哲學都以心靈(Mind)為研究對象,但是認知科學哲學更注重方法(Method,例如運用腦科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各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其核心問題是大腦的結構和運行方式;而心靈哲學更強調理論(Theory,例如身心問題、二元論問題),其核心問題是偏精神的「心靈」與偏身體的「大腦」、「機體」的作用和聯繫。至於心理學哲學,更多地是作為心理學和哲學的交叉學科,研究認識論問題和心理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認知科學哲學、心靈哲學和心理學哲學總得來說可以視為有共同研究對象但是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標不盡相同的三門學科,三者本身就各自都是學科交叉的產物,彼此之間也很難做到完全的區分和隔絕。一言以蔽之,theory without experiment is empty, experiment without theory is blind.


推薦閱讀:

美學如何入門?
討論社會階級的意義是什麼?
用康德哲學怎麼解釋不同的地域的道德準則不同?
你怎麼理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同意這個觀點嗎?
金剛經的無我境界是這樣?

TAG:哲學 | 科學哲學 | 心靈哲學 | 心理學哲學 | 認知科學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