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家如果看待淮安和淮陰的稱謂?

因為作者生在清浦長在清河,而且出生證明上還寫的是淮陰市。而且我能夠分得清,清江淮陰和淮安都是怎麼一回事。大家如何看待。(PS.淮陰市指的是淮安市清河區和清浦區,淮安就是淮安區了也就是很多人俗稱楚州區的地方,但是人家本來就叫淮安雖然唐宋時期稱楚州,但是後來就改淮安了。然後清江就是以前淮陰市老城區,1983年以前都叫清江市加上一個淮陰區的王營鎮。馬上新區划下來了,作者就是清江浦人了)


改名好久了,淮安區人還是習慣把市區叫淮陰。兩地人一直互相嫌棄中,淮安區自視舊貴族,把淮陰當暴發戶;淮陰自視市中心,把淮安區當作大郊區;淮陰人嫌棄淮安區窮,淮安區人認為之所以撤縣改區後變窮,都是淮陰在吸血;淮安區視淮陰為侉子;淮陰視淮安區為冒子、淮刁;淮泗地區的淮陰人津津樂道於南船北馬,以南北分界為榮;里下河地區的淮安區人念念不忘壯麗東南第一州,以南方門戶自居;淮陰人認為淮揚菜發源於淮陰,淮安區人認為淮揚的淮只是淮安區,和淮陰並沒有什麼關係;淮陰人為淮宿分家而惋惜,淮安區人恨不得連淮陰一起划出去;淮陰人認為三淮一體搞得不錯,淮安區人認為市區不遷過來,根本不叫三淮一體


第一次有外地同學問我是市區的還是哪的我就懵逼了… 去市區我們都叫去淮陰 沒有市區這個概念。。。


淮安就是淮安區,原縣級淮安市,淮安府山陽縣。這個很簡單。

說到淮陰就複雜了~

真-淮陰:清河區,清浦區,淮陰區廢黃河以南張福河以東(碼頭-高堰),洪澤縣沿湖地區(高良澗-蔣壩)與老子山

偽-淮陰:現淮陰區廢黃河北地區,以前叫虹縣,吳城縣,金城縣,清河縣,一直位於淮北,後來與北方的清河縣重名改成淮陰縣

中間地帶:淮陰區南陳集鎮,趙集鎮,洪澤縣西順河鎮,這些地方都是洪澤湖淤出來的新灘,之前是富陵湖,破釜湖,都是水體,無法判定位於淮河以南還是以北

真淮陰與偽淮陰的合併之路:

因為當時清河縣的縣城被淹了,所以划出山陽縣的西部淮南之地給清河縣,包括清江浦,馬頭,缽池,老子山,武家墩等地,清河縣有了那麼多地在淮河以南,改成淮陰也就理所當然了。

但是!

建國後清江浦變成了清江市-淮陰市-清河區清浦區

老子山劃給了洪澤縣

武墩和平劃給了清浦區

缽池也從當時淮陰縣劃給清江

現在的淮陰區只剩下碼頭-高堰一帶在淮南,政府駐地與經濟中心都在位於淮河以北的王家營,轄區之九十都在淮河以北,所以叫淮陰區有點名不符實了。


老實說,我是漣水人,其實我根本分不清淮安和淮陰,我都說市區和楚州……


你提到了讓人萬分蛋疼的問題,先說地級市,原來叫淮陰市,現在叫淮安市,下面談談淮安區,當地級市還叫淮陰的時候叫做淮安市(縣級市),後來地級市改叫淮安市的時候得到新名字楚州區,大概在2012又改名為淮安區。

地級市:淮陰市-&>淮安市

縣級市:淮安市-&>楚州區-&>淮安區


名字變好聽了,但有違歷史。有得有失吧。

作為市區人我只想說自己是的是淮陰人而不是淮安人,可出去和外地人又懶得解釋只好說自己是淮安的…挺麻煩的。

下一代就不會有淮陰的概念了吧。

覺得挺可惜,但時代總是在變不是嘛?

其實改叫清江浦區超級贊!還原歷史提現底蘊,比原來沒頭沒腦的清河清浦這些爛大街的名字好聽多了!


韓信乃是淮安(楚州)人也,非今淮陰人。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古時淮安城市經濟實力的殷實,加之重文的政治氛圍,世居淮安的官宦、富商、文人、騷客多作文,時常將淮安故稱「淮陰」以示古樸風雅,且在眾多贊淮詠淮的詩文美篇中有所表達,時「淮陰」二字已成為淮安的代名詞、別稱,並出現在各種史、志、詞、文當中。

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附錄》《各縣異名表》中載:「異名:淮陰,今縣名:江蘇淮安縣(楚州區),舊稱:淮安府」;中華書局1981年版《歷史人物傳記譯註》《淮陰侯列傳》中註:「淮陰,秦縣名,在今江蘇省淮安縣(楚州區)」;唐代淮安詩人趙嘏在他的《憶山陽》詩中自署淮陰人氏;明代著名文學家、《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在撰文時都署稱「淮陰吳承恩」,吳承恩還曾為河下狀元沈坤之父撰寫墓志銘,其中有句便是:「奉母柩還葬淮陰」, 狀元沈坤的雙親安葬於淮城東郊花庄村外;清代著名中醫、《溫病條辨》作者吳瑭也自署「淮陰」;當屬揚州八怪畫派的淮安畫家邊壽民自署「淮陰邊壽民」,鄭板橋曾贈詩於邊氏,題為《淮陰邊壽民葦間書屋》,邊氏善畫蘆雁,聞名於世;淮安城內還有「淮陰驛」,史始建於宋,是封建時期淮安第一大驛站;城內還有淮陰書院;在《缽池山志-古迹志第三》黃達《游愛蓮亭記》中云:「距淮陰城北十五里,水流瀠洄,樹木相蔚,有亭翼然,參差掩映,厥名愛蓮,蓋取周茂敘詩意而顏之也」,此淮陰城即為淮安城,北十五里過鈔關後即為缽池山;清末,福建會館在淮安城北河下蓮花街建天妃宮,留有碑記,其中有句:「丙戍年春,淮陰城北蓮花街重建」,文中「淮陰」即指「淮安(楚州區)」③;開國總理、一代偉人周恩來同志在1915年天津南開學校學習時,曾寫過一篇回憶自己故鄉的作文《射陽憶舊》,其中云:「淮陰古之名郡,扼江北之要衝,清時海禁未開,南省人士北上所必經之孔道也」,「熱鬧繁華,儼然省會」。在《周恩來家世》一書中對此文加以注釋:「淮陰,是古時淮安名士對故鄉的一種別稱,並不是指現在的淮陰」(出自黨建讀物出版社《周恩來家世》第162頁」)。如此等等,真是不勝枚舉。況且建碑之時,明清之季還無「淮陰」建制,此時所稱、所著、所載、所刻實乃文人懷古、習俗概稱。

淮陰故城不包括淮陰區。明清時的淮安府城同為山陽縣城,府、縣同治,始源由秦漢淮陰故城發展、移治而來,《前漢書.志》中云:「臨淮郡所領之淮陰、射陽二縣,今為山陽縣④、阜寧縣」。在淮人盧福臻所著《詠淮紀略》中也早對淮安行政中心遷移狀況及城內的「淮陰市」碑題句釋云:「淮陰縣已非,誰識淮陰市,萬曆一碑題,建置傳伊始」。此句客觀地說明了淮城是承接秦漢「淮陰故城」政治命脈的正統與延續。明朝之時「淮陰市」碑的刻、立,側面反映了當時淮安市井的欣欣向榮和府城的繁華、社會的穩定。

  秦漢淮陰故城的中心行政能力到後期逐步被唐、宋楚州城,元、明、清淮安城所代替,但其「本身」仍為後朝淮安府城的精神載體,今只知「去今淮城五十餘里,縣廢城圮」,郭沫若、王力、王伯祥等學者雖曾竭力考證和論定,秦漢淮陰縣治在清江市(清河區、清浦區)東南淮安縣(今楚州區全部),但不包括淮陰區,其故城遺址至今尚未被考古發現,暫不可斷言其準確性。

碼頭鎮和淮陰故城究竟是何關係?這裡提到的「秦漢淮陰故城」並非指今碼頭鎮或其附近的唐宋「淮陰縣城」,碼頭鎮作為舊「清河縣城」為實,按史料分析與秦漢「淮陰故城」可能無關。碼頭鎮原來是唐宋淮陰故城,而非秦漢淮陰故城。

漢朝的漂母墓又是怎麼回事呢?雖今留存有漂母墓以及清末與***時期墓碑和禁止取土碑刻予後人瞻仰,但經洛陽文物專家進行專業勘探、考察與分析,已確定此墓為清朝遺墓,而並非秦漢時期,漂母墓更是子虛烏有。後世這種示前人警後代的做法確實值得後人學習,但對於嚴謹的歷史文化研究以及考古工作,還需要確切的秦漢時期城池斷代層的發掘才可明知後代。

   除了明朝殘碑,漢時淮城有沒有立碑,可不可能是從碼頭偷的?秦漢時期的淮陰故城作為淮安歷史上最早的行政中心,養育了無數的文武大家,如大軍事家、「淮陰侯」韓信及「一飯感王侯」的漂母;漢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等等。據《山陽志辨訛》中所載:「古淮陰城也,信所遊歷處,如淮陰市、胯下橋及韓母、漂母諸冢......久無遺迹可考」。現存與「淮陰市」碑相關的史料相對零散,據傳此碑是當年為授封韓信為「淮陰侯」時所立。《乾隆淮安府志》卷二十八《古迹》中載:「今府市口有淮陰市碑乃後人所立」。並非「原立於淮陰區碼頭鎮,後被好事者移至淮安城內」。加之此碑落款名諱歷史查詢清晰,前者王廷器乃明淮安知府,後者劉大文任淮安知府四載有餘,且明朝立碑之時更無淮陰建制,淮陰故城更是無存寸磚片瓦。如傳所實,此碑漢時確有且實,但到明朝之時也已歷經千餘年滄桑風雨,蝕碑殘石也早已蕩然無存。明朝宣德至正統年間,由鎮守淮安的都指揮僉事兼鎮漕運兼左軍都督僉事⑤王廷器⑥根據傳說或志書記載捐資重修,名為重修,實為新建,後毀。百餘載後,萬曆二十五年任淮安府知府劉大文⑦根據當朝史載重建,親自題寫碑文重新勒石,並復王廷器重修落款,署知府之名,立於府市口。萬曆年間淮安知府劉大文所修之碑,一直傳古至今。

  原來並無淮陰建制,而且淮陰故城已寸磚片瓦無存,怎麼可能是從碼頭偷的,此碑上有劉大文落款更不會是碼頭的

此碑原址於上坂街北首,碑身為南北朝向,但古時城以巷連,又因其位處府市口繁華地段,東又為府署,來往文武官員到此又必須落轎下馬,尤其知府官轎進出甚為不便,後任知府便將其改為東西朝向並貼於上坂街西側潘干臣家東山牆,此後進出方便,「不必多禮」。時「淮陰市」有碑樓,外觀類似土地廟,南側是居民潘干臣家正房北山牆,西是潘家附屬房的東山牆,北臨府市口,東是上坂街街道。至1968年文革時期,「淮陰市」碑被認定為「四舊」之物,先是由紅衛兵用黃紙封蓋,後被砸毀運走,放於城北大隊市河邊作為水碼頭的墊腳石之用,直至1987年北門大街拓寬時,才找回此碑殘體三分之一,根據清晰可辨的殘文斷字以及碑後的「韓信故里」字樣,遂知此碑厚重的歷史價值,雖經多方尋找,另外三分之二至今仍下落不明,已找到部分現已妥善保存於勺湖園碑林之中,供後人懷古瞻仰,並在府市口原碑舊址西北30米處仿照明代原貌復建「淮陰市」碑供後人訪古懷舊。上文筆落至此,「淮陰市」碑歸屬問題基本闡述明確。信而好古是淮安重要的文化特徵之一。「

淮陰市」碑實乃淮城傳古之物,勒於淮,建於淮。正所謂非一城之物,何必索之。淮人熟知,明確萬分。

參考文獻:

  ①、乾隆《淮安府志》卷二《建置》《沿革》

  ②、乾隆《淮安府志》序

  ③、出自黨建讀物出版社《周恩來家世》第162頁」

  ④、乾隆《淮安府志》卷二《建置》《沿革》中所示,秦時淮陰縣即為後朝山陽縣(所轄與今非等)。

  ⑤、明代軍事指揮職務 都指揮使屬官,秩正三品,與都指揮同

知分管屯田、訓練、司務等事。

  ⑥、王瑜,字廷器,山陽人。以總旗隸趙王府。宣德八年進都指揮僉事,充左副總兵,代陳瑄鎮淮安,董漕運,累進左軍都督僉事。《明史》載:「淮安,瑜故鄉也,人以為榮。在淮數年,守瑄成法不變,有善政。」

  ⑦、明中憲大夫直隸淮安府知府劉大文:山東博平二劉村人士。萬曆丙戌(1586)年進士,官淮徐道。萬曆二十四年任淮安府知事,二十五年(1597)任淮安知府。

  註:王廷器在淮任職時間與劉大文在淮任職時間相差167年(宣德八年至萬曆二十五年)。

轉於網路,侵權刪。


(洪澤湖)河西泗洪東南部某鎮的霞子來回答下——

我爸(沒到50歲)口中:

淮安——清江浦區,楚州——淮安區,淮陰——淮陰區,洪澤——洪澤縣(已改區),漣水——漣水縣。(ps講到金湖和盱眙兩縣時一般不會講到淮安。)

就是說,在我爸看來,淮安區(楚州)和淮安主市區(清江浦)是區別開的,而且淮安(清江浦)話和楚州話也不一樣。

但是,我奶奶口中的淮安似乎是指楚州。

ps我們這邊不少人家裡親戚在淮安(地區),我們管淮安楚州泗陽一帶統稱『河(huo2)東』

——————————————————

其實吧,嗯覺得淮安市不如改名叫『楚州市』~楚揚蘇杭 多押韻啊?(ˉ?ˉ?),而且這名字一聽就南方~叫×州也顯得有文化底蘊(『壯麗東南第一州』多上檔次,我就感覺這名字特別好誒(?ò ? ó?))。

(我在外省上學,說實話 出了江浙滬淮安市知名度很低的)這樣淮安區就成了真正的『淮安』了,就不用搶來搶去了~

順便把『淮陰區』改叫『清河區』或者『吳城區』『金城區』也行~不然不符合淮水之南的意義啊~


漣水土著瑟瑟發抖


漣水現在並沒有設為市,還是漣水縣吧,盱眙是最近上報撤縣設市的,但是最終結果還沒有批複下來。未來應該是淮安市下轄四區兩縣一市,分別是淮陰區、清江浦區、淮安區、洪澤區、漣水縣、金湖縣、盱眙市(由淮安市代管)。


作為數省之遙從未下過江南的外人來說,兩個名字給人的第一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說淮陰,想起的是淮陰侯韓信。即使不大十分肯定,總還是覺得這地方大概與韓信有所關係。

看到淮安,莫名首先想到的是劉少奇領導了一個什麼大罷工來著。查了下才知道是安源大罷工,不是淮安大罷工。

想起前幾天一同事問我哪裡人,我一說某某當然他說沒聽過。我反問他哪裡人,答曰郴州,說這麼沒名你也沒聽過吧。霧失樓台,月迷津度,當然是聽過的。


沒什麼差別,只是一個稱謂而已。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淮安人,我也不分這個東西。愛怎麼算怎麼算吧,自己已經扯不清楚了。


洪澤區是什麼鬼?


其實一開始就是2個城市,淮安小,淮陰大,後來淮安並給淮陰了,為了照顧周總理,就改稱淮安市,其實還是淮陰市控制的。淮安市後改名楚州區,近幾年楚州區幾個老領導覺得對淮安不公平,後來楚州區改為淮安區。


以下是飯桌上聽長輩們閑聊聽到的:

淮安一直指的是淮安區(楚州),之後因為隔壁淮陰區賄賂了幾個淮安區的官員,自己改名叫淮安,然後拿了國家的財政撥款,發展了萬達新亞那條街。後來一些老幹部去鬧,於是淮安的名字又還了回來。

真假自辨。


推薦閱讀:

淮安哪裡好玩?
想知道王氏大家族宗譜出處?
淮安有哪些美味佳肴?
如何評價江蘇淮安一外賣小哥因顧客給差評,在街頭抱著外賣箱嚎啕大哭?
淮揚菜有什麼特點?

TAG:淮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