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微上講,嗔怒的本質是什麼?
01-03
如題
嗔是因為貪,貪到了是喜,貪不到是嗔
貪是因為痴,該貪的不貪,不該貪的瞎貪。痴是因為嗔,因果不虛,釋放出去的負能量,一定原封不動的報償回來。貪嗔痴是一個圈兒,牽一髮而動全局……首先我們的心在受所對之境時,會產生違順或者俱非的感受。如果是相違境,就會有一種憎恚,也就是憎怨之心,在這種種心態之下,會有一種自心煩悶,想泄於外的情緒,使心不平靜。然後即可能會惱於他人,或者外物。所以嗔的本質是什麼?如果細細思量就會發現,嗔的本質正是在相違境產生之時的那種憎恚之心。即憎於此境,怨於此境。
成唯識識論說「云何為嗔,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謂嗔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
至於說以我見為本自然是沒錯的,所有煩惱中以我見為首為本。但就嗔來說,其本質即是對所緣相違境的憎怨。即空
表象:嗔恨。
緣起:拂逆。——治:慈悲,原諒,接受。依靠:貪痴。——治:分辨,明來龍去脈。助力:習氣。——治:止定,即修禪定。本質:我執。——治:破除色受想行識。附加:戒律,早睡早起,少吃辛辣。
是我執。是你,對你自己的執著。
說下自己的理解和體驗
云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大乘五蘊論》
凡夫都會有我見,就是執著有一個實有的我
凡是與我相違的,就會感到傷害了自己,就會通過排斥,損害等不善業,來保護自己,但實際上卻是進一步增強了我見這種邪見
另外,這篇寫的不錯,可以參考下試論如何對治嗔(1)人的許多觀念、慾望、情緒並非無緣無故產生,而是來源於不同類型的物質因素,這些物質因素存在於一個人的意識結構之中。
(2)我舉幾個負面情緒方面的例子:a、憤怒;b、焦慮;c、抑鬱;d、恐懼;e、嫉妒。 以上就是五種性質的物質因素。(3)這幾種性質的物質因素存在於哪裡?怎樣構成?具體作用方式如何?現在的實證科學對此幾乎一無所知,因為它們的存在方式超出了實證科學所能夠測量的範圍,現有科學的手段還不夠用。
(4)上述幾種性質的物質因素,可以造成人的各種非理性狀態。比如舉個憤怒的例子:人的憤怒狀態,就是由於「憤怒」這種性質的物質因素造成的。 (5)一個人在憤怒時,他的大腦瞬間會發出一種「場」,這種「場」的性質和「憤怒」這種物質的性質是相同的。假如這個人抑制自己的憤怒情緒,那麼他就在消減這個場;相反,如果這個人放縱自己的憤怒情緒,那麼他就在加強這個場。 (6)這個場在被加強得能量很大的時候,那麼它就不會消散,而會沉澱下來,積存於這個人的意識之中。它會導致這個人變成一個性格易怒的人。你看看,一個易怒的人,不是無原無故的,他的背後是這樣的物質在起作用。 (7)現有的科學儀器還無法測量出這些種類的物質,現代科學的手段還是非常有限的。或許將來可以發明出某種更精密的儀器可以將它們測量出來吧。 (8)焦慮、抑鬱、恐懼、嫉妒……無不依此類推。 (9)佛洛依德說過這樣一句話:「神經症是文明的代價。」 社會發展到今天,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心浮氣躁?為什麼有些人總是顧慮重重?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會偏激?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會不由自主的陷入某種心境卻難以自拔?其背後就是這些無形的物質因素在悄悄的起著作用——然而,他本人是難以意識到的。 (10)每一種思想中的物質都會造成人的一種特定的心理體驗,這種體驗象一隻看不見的手,指引著人們去追求什麼、逃避什麼,它是形成人的價值標準的重要因素之一。 (11)這種層次、類型的物質因素非常之多,每個人的構成、多少都有差異。現代人幾乎時時都陷入由複雜的因素的構成所造就的心理體驗中。對於一個具體的人而言,這些物質往往會組合成一種較為恆定的心理狀態——這就是人的性格。以上。簡單來說,就是羨慕嫉妒恨
思想被道德制約
憤怒是本能的排斥,激發改變。意識會被進一步壓縮,人會勇於面對危險和困境,是很有力量的一種狀態。既然憤怒是本能的希求改變,我們了知後能提出更理性的解決辦法或作出更智慧的應對,就會消除憤怒。現代社會需要肉搏的場合實在不多。。。
本質么?就是執著於我,以為我就是我,如樓上所答。
嗔是空,惡是空,我把你殺了也是空.
等哪天我殺了你,你就空了.只不過,當我殺你時,我就知道我一定要死了,所以我不會殺你.這是因果定律決定的.
所以嗔不是好事情.因為我嗔的時候,我的功德果就滅了.我僅有這麼一小點功德果,我還靠著他過日子呢,我一嗔,就火燒功德林了.以後,我就等著做畜生了.所以,我不幹!
做人有什麼不好,非要做畜生!嗔的本質確實是空.但我盡量少嗔.我試了的,我一嗔,就倒霉了.什麼事都不順了.推薦閱讀:
※佛教徒為什麼只念阿彌陀佛,不念更殊勝的金光獅子遊戲如來?
※佛經中所說的魔女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中嗎?
※信佛法不信佛教?
※如何提問才能讓南傳佛教弟子知難而退?
※有佛緣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