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交易體系」中,到底什麼才算是交易體系,請舉例說明?

如果能分享好的交易體系最好了


交易體系的構建,是個異常複雜的工作。它需要一個交易員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不斷的積累經驗。許多人都死在這三個「不斷」之中了。因為這個階段需要不斷投入精力、金錢來支撐的。更可怕的是,投入了之後還看不到回報,不知道這樣的煎熬的盡頭在哪裡。這個階段可能需要六年到八年。當然這是指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交易員的成長時間。放眼我們身邊,許多股票交易者虧了十幾年之後依然是個虧貨,因為他根本就意識不到這方面的問題。炒股炒了十幾年依然是最打聽消息,看股評買股的階段。這種人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總之,經過這個時間段之後你才能體會到構建體系的重要並且開始嘗試著構建交易體系。

我想,好多進入交易這行的投機者的職業生涯,都是從聽消息交易開始的。慢慢的開始學習技術分析。可是慢慢的,發現學這些東西時候熱血沸騰,似乎已經找到了制勝的法寶,可是到了實際交易的時候還是會按聽消息、憑感覺來交易。這時候你會發現是因為心理的因素導致你沒有按技術指標來的,所以你可能會找些靈修、禪學之類的書來學習,以期克服掉心態上的毛病,擔此時的交易還是沒有起色,即使你按這些技術來交易,可是這些技術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

這時候,大部分人會陷入苦悶之中,其中一部分的交易生涯到此結束。另外一小部分人知道自己一定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到。在經過不斷的求索之後,終於發現:原來技術本來就是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的,這和最終的交易成功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交易本就是個概率的問題,只要賺的時候賺得多,虧的時候虧得少一樣是可以成功的。理解到這一層之後,開始坦然接受交易中的虧損,賬戶權益也開始不斷增長。這時候又有一部分交易員開始自滿,以為終於找到了交易的聖杯。然而迎接他的是一次巨幅虧損,把以前賺的錢全部虧進去不算,把本金也折了大半,其中一部分的交易生涯到此結束。

一個成功的交易員,大概就是這麼樣,從學技術-學心態-學策略-學風控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當然這不是一個先後順序的問題,而是一個各方面互相糅合的過程。

所以,我以為,一個完整的交易體系,至少是由下面幾個方面構成的:

1、 交易技術。用來研判市場。

2、 心態。用來執行你的交易,關鍵時刻不手軟。

3、 策略。用來計劃你的交易。

4、 資金管理。用來做風險控制。

這四個方面互相支撐,缺一不可,少一個都無法帶你到達成功的彼岸。它們的關係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交易體系就是這麼一個三稜錐,缺了任何一個頂點,都不能稱之為一個體系。

下面是這幾個部分的更詳盡的關係:

下面再簡單做一些解釋,我覺得在交易體系中,交易技術是最核心的東西。技術提供了行情分析框架,用來研判行情;同時技術也形成了一套交易規則,用規則來進行交易。同時,一個交易員有了技術之後,心態自然也就會好了,因為你知道這是個行之有效的技術,離開了技術空談心態,只是無本之木罷了。

其次重要的是資金管理,它和技術共同形成交易規則,來控制加減倉位來控制風險。

心態和策略是技術和資金管理的衍生產物。因為好的資金管理也是形成好心態的基礎。總之,藝高才能人膽大。這個藝正是由技術和資金管理構成的。

以上就是我的交易體現的構建。

學習交易多年,深感交易的不易,且行且珍惜。


投資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測試

騎行夜幕的統計客

在終極的分析中,一切知識都是歷史

在抽象的意義下,一切科學都是數學

在理性的基礎上,所有判斷皆是統計學

儘管過程不算跌宕起伏,人機大戰之後,無論是AlphaGo,還是李世石,都對自己有了更好的認識。

縱憑Google左右互博3000萬盤,在與小李飛刀「首爾論劍」前,未曾發現如此大BUG。 第四局,萬分之一幾率的一挖出現之後,在「天下劫」面前,阿爾法大師突然「不會了」。儘管十幾步後「酒醒」,局勢已無可挽回。

真正的測試,只有通過實戰,AI下棋,量化模型,交易系統,概莫能外。

整個五番棋,是李世石不斷試錯的過程。

不走定式,細棋收官,接連轉換,全局搏殺,引誘打劫,先撈後洗,AlphaGo幾乎不存在弱點

只有弈出在阿爾法看來發生幾率微乎其微的一手,並且這一手能徹底改變機器的贏面判斷,我們才意識到他確實存在弱點

5局棋,近千手,只出現在第四局的78手,AlphaGo已近完美。

如今,AlphaGo與頂尖棋手的較量只留下這5局棋譜。人類仍在探索如何利用他的弱點。難保這些的弱點在更多的對弈中不會被放大,遭至更多的失敗。在本次較量之後,AlphaGo也會升級,博弈才剛開始。

- 宇宙流,地下鐵;

- 厚味,均衡,輕靈;

- 滔滔江水,全局搏殺,官子致勝;

- 先撈後洗,接連轉換;

- 劊子手,殭屍流……

圍棋大師流派眾多,風格迥異。

儘管圍棋是封閉問題,在搜索不能窮盡時,棋盤無論對機器還是人來說都更接近於開放的「金融市場」。

- 長期持有,短線打板;

- 價值投資,價格投機;

- 趨勢,波段,數浪;

- 高拋低吸,追漲殺跌;

- 炒概念,聽消息,賭業績;

- 跟庄,玩高送轉,抄大股東底,信黨國命運……

一頭一尾都是巴菲特(當然老巴堅信的是美利堅的國運),第二和倒數第四則是徐翔(和一眾漢奸先是漁自己的利,做大後賣的是國家)。騎行客評棋也喜歡只抓頭尾。

條條大路通羅馬,每條路上都有無數掉坑裡的人。測試失敗,並不是方法失敗。不幸掉坑裡,爬起來,堅持或是轉向,總之,再戰!

只有自己試過才知道。天下沒有萬靈的老師,沒有完美的程序。

實戰,都是在測試,只要是實戰就會有輸棋、戰敗、虧錢、賠本。也只有通過實戰提升自己的技藝,在實戰中成長,屢敗屢戰,從虧到賺。

李世石是AlphaGo的測試員,AlphaGo也是衡量李世石棋藝的尺子。在AlphaGo的陪練下,李世石或許還能漲棋。

市場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投資只有通過實盤「測試」,才能檢驗自己學到的各種套路,不斷自我否定,改進交易策略,提高交易勝算。

這是為什麼我對一切組合,模擬盤,短期小資金量的高收益率嗤之以鼻。

AlphaGo挑選的陪練是過去十年的最強者。一兩年的大神只有旁觀裝B的份。

縱有3000萬模擬盤經驗,實戰才是檢驗演算法的唯一標準。

回測,不會幫你發現真實的風險。萬分之一幾率的事件每天在金融市場中上演稀鬆平常。萬分之一幾率的著點李世石第四盤就下了出來。幸虧,AlphaGo選擇的是穩妥的五番棋。他沒有all-in,他的創造者也從來沒認為他「完美無缺」。面對如此「殺器」,Google仍然對圍棋充滿敬畏。各種量化模型,高收益率組合,在真實的投資世界裡都需要更多敬畏,不然50年來的王者也不會是年化收益率僅20%出頭。

人是一種常規動物,並不能模仿自然界的無序。

所以,我們需要承認我們的不足。這世界上沒有圍棋之神,更沒有投資大神,無論是大師還是新手,都需要滿懷敬畏地不斷試錯。

與聰明的人為伍,看透世界的真相。本號作者騎行夜幕的統計客,出自資本主義的「西點軍校」,橫貫全球金融市場,做你財富的私人智囊。


一句話:綠色就裝死,紅色就拋掉。

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個比較舒服的棺材裝死而已。

比如格力電器什麼的。


我用的是封閉交易系統,大概給篇之前寫的你看看

首先,何為交易系統。他與某個指標,某個K線形態或者某個技術形態特徵有什麼關係?系統,在股市裡面,其實就是一買一賣,外帶持倉或者持幣的過程。簡單說來就是一個買賣循環的系統。再簡單的來說,就是何時買,以及買了以後何時賣的問題。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何時買。何時買其實就是大家目前普遍比較熟悉的,方法多種多樣,此文章我們統一以大家最常用的股價或者點位做例子方便講解。經常聽到一些這樣的言論,大盤目前是鐵底,政策底,至少能漲到XXXX點或者XX股票,我到XX價位買一點,我看到XX元。

這些是最最常見的一些基本錯誤,這些東西確實是操作計劃,也就是我們文章中說的,如何買的問題。絕大部分股民都知道處理如何買的問題,但是很少人思考買了以後如何賣的問題。注意,筆者在如何賣之前加了四個字,是買了以後如何賣,這跟如何賣是兩回事。

筆者把這個系統稱之為一個封閉性買賣系統。還是以前面問題舉例,比如A股民說,我8元錢買一隻股票,看到12元。如果A成功買入,必然會面臨三種可能,第一種,8元買進,跌到6元甚至更低,牽涉到止損的問題。第二種,8元買進,漲到11元不漲了又跌回6元。第三種,8元買了漲到12元甚至更高。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8元買進,看到12元,其實只能解決第三種可能的一半問題。

就是吃到4元利潤,後面再漲到120也不要了,而根本無法解決前面兩種問題。這也是絕大部分股民在股市中漲了慌,賣了也慌的根本原因。

而一套封閉性買賣系統,必須要涵蓋所有的可能,說簡單一點,即便沒有到達預期的12元,也必須有安全可靠的退場機制。基本的原則就是買賣點一一對應,不能夠入場的時候看A指標,出場的時候看B指標,這樣子就會出現很多的漏洞。這就是一個封閉式交易系統的概念。

那麼我們如何建立一個好的封閉式交易系統,好的封閉式交易系統應該具備哪些基本要素。

第一要素:成功率。成功率很好理解,就是做十次交易,賺錢有幾次,虧錢有幾次。十次交易裡面,賺錢7次,虧錢3次,那麼成功率就是百分之七十。一個成功率較高的交易系統可以讓你有一個比較積極快樂的交易心態,因為大部分時間你是在盈利的。但是一個成功率高的交易系統,並不會保證讓你盈利,甚至不是盈利最重要的因素。

有人會問,為什麼高成功率沒用呢?十次做對7次都盈利不了嗎?當然盈利不了,舉個例子,假如你做了十次交易,每次盈利1%拋掉,而做錯一次止損10%。那麼你十次裡面就算做對九次你也是虧錢的(有交易費用成本)。所以一個好的交易系統我們必須還有第二個概念。

第二要素:盈虧比。盈虧比,字面上解釋,就是你平均一次交易盈利幅度與平均一次交易虧損幅度的比值。舉個例子,你做了十次交易,其中盈利交易的平均盈利幅度是10%,虧損交易的平均虧損幅度是5%。那麼你的盈虧比就是2。

在實際的交易中,成功率與盈虧比是呈現負相關的關係。比如說,假如一位投資者,一旦虧損了就死扛,一旦有盈利就賣掉。那麼他的成功率會相當高,可以遠遠超過90%。而他的盈虧比會非常低。

同樣的來說,一位投資者,過於的追求盈虧比,也會產生一些問題,可能會導致許多有巨大盈利的交易沒有及時止盈反而變成虧損,降低成功率,但是只要一次交易成功抵達目標位置,會取得巨大的暴利。這也是我們投資者經常說的一句話,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總的來說,制定一個良好的交易計劃,必須從提高成功率和提高盈虧比方面共同努力。就筆者自己來說,更加傾向於犧牲一定的成功率來換取較高的盈虧比。

筆者建議大家,一次交易結束後,把進場位跟出場位做個統計。一段時間有了十幾筆或者幾十筆交易以後進行數據分析。如果成功率低於60%,建議提高入場點的選擇。如果盈虧比低於1.6,建議加強持倉跟出場點位的選取。這是筆者上萬筆交易後做的一個大體數據。


參考海龜交易法則。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交易體系。

這是說:在這個遊戲里你要有自己的套路。不然你只能被套路。

交易體系

就是你的交易理念,估值模型,分析框架,交易策略,倉位管理組合而成的這麼一個東西。

拿美的來講,先從分析框架開始,分析框架的部分功能是為估值模型的折現率取一個合適的值。比如5.5% 這樣你會得出一個"價格",然後可以執行後續的,策略和管理。

好啦。完事了。


開倉信號,出場信號(止損止盈),風險控制(倉位管理),交易邏輯。


交易體系或者交易系統應該是對於交易情況的完全分類的相應操作方案系統,就是對於實際當下而言,所有的點位,量的控制在行情還沒走出來前已經設定好了,而一般這種系統是站在大勝率的角度上以長期的盈利為目標的系統,並不為一時的運氣不好而喪氣和一時的好運而加倉,簡單的說就是賭博中的高手的技術。


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買多少賣多少


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再化為日常操作習慣。


我白話一點吧交易體系每個人不一樣,舉例我自己就是短線交易持股一般1-3天內視行情,個股來增加。然後自己的體系就是只追漲不埋伏,追自己選出的板塊龍頭,趨勢走牛,符合自己指標的票。然後只要票一過自己設定的買點就掛漲停價買入,止損線自己先設定好第二天如果到了那附近就謹慎,破了收不回就出掉。止盈位也是如此,這算是個人的交易體系吧.

選擇你成功率最大的交易體系,做自己最熟悉的形態或股票。

反正我短線交易是堅持每天和朋友們晚上復盤,因為基本第二天要買的票都是復盤裡選出來的。就這樣


交易體系就是確保不虧損的交易體系:

1、買入賣出指標必須簡單;

2、買入後必須保證無虧損,掙錢與否靠運氣;

3、必須嚴格執行。

至於選取何種指標,那多了去了。比如用均線和MACD就可以構造一個簡單的交易系統的指標。複雜的就是要做對沖,無風險套利。比如期指與現貨的無風險套利。

嚴格執行以上三條,可以保證不會馬上死,能守得雲開。能不能賺錢靠運氣。


很簡單,弄清楚怎麼買,怎麼賣,就行了。

其他都是勝率的問題,也就是系統好壞了。

你辛辛苦苦弄的量化很可能不如一個內幕消息的系統管用。

你辛辛苦苦買入賣出,不如人家一個持股不看系統管用。


這些答案算嗎?好的交易體系會拿到這兒來嗎?交易體系不包括交易理念、資金管理,交易技術這三個怎麼能說是交易體系


技有止,道無涯。

道,運用之妙在於一心。

交易體系就是道,與自身的稟賦一脈相承。你自己知道何時買,你自己知道何時賣,你知道應該如何理解各種指標的意義,明白各種消息的解讀方式等。


系統化的結果類似於這樣,如果沒有,資金曲線是大幅不規律波動的


當你沒有系統的時候,你就是開始賺大錢的時候。


就是你交易時候的依據啊,出現什麼指標買入,什麼指標賣出。需要長期驗證,也不可能絕對的準確,但有70%的準確率我覺得就可以了。


「他根本沒有任何系統」!


推薦閱讀:

做市商制度怎麼用通俗易懂的例子來解釋?
股票漲跌以及所有股票同漲同跌的原理是什麼?
什麼是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有哪些?
證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會對未來產生什麼影響?
金融保理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什麼是應收貨款證券化?

TAG:投資 | 股票 | 證券 | A股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