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蔚來電動汽車公司NEXTEV?
01-03
蔚來電動汽車公司NEXTEV是2015年由汽車之家李想、易車李斌,京東創始人劉強東,騰訊,以及曾成功投資多家知名互聯網企業的投資機構高瓴等創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
先佔坑。。。。。。。。。。。。。。。。1360馬力,1Mw的最大輸出功率?以10000rpm輸出轉矩955N.M,文案不是這麼瞎逼宣傳的。電機最基本參數的是額定點,不談額定點的談電機參數都是刷流氓。電動車優點是使用調速電機,可以保證在較大的調速範圍實現較高的效率,這才是城市通勤相比燃油車的優點,在跑車這一檔又不在乎耗油量,又不是經常起停的場合,不知道有什麼必要用電動驅動。
全球4個研發基地是分別買了電機和驅動系統,電池系統,底盤,外加外觀設計吧。
一年的時間連根據參數設計電機,建電機的FE模型分別針對效率和轉速的模擬,電機的熱模型及散熱改進,以及裝車測試時間都不夠。又是700bike之類,騙投資。。。。。如果傳言是真的話,蔚來汽車的起步有兩點我認為已經超過觀致:1.價位定位從高往低,先打入高端市場贏得口碑,再往下覆蓋中低端用戶;2.贊助國際賽車賽事,這段術比觀致燒錢鋪天蓋地的地鐵廣告不知高明多少。但互聯網的大佬們是否真看清了傳統汽車行業的遊戲規則再闖進來做革命者,我保持懷疑。也許作為用戶你會嘲笑設計師們怎麼這麼蠢,連我這個菜鳥都能想到的解決辦法為什麼你們想不到。有些事情,只有等真正自己做了,才會明白個中道理,汽車行業百年總結出來的guideline和FMEA等各大寶典,上萬條失效模式都是前人踩了無數坑次得到的。我真心希望你們的天馬行空可以開拓出另一片天空,證明其他汽車前輩們都是蠢蛋,祝好運!
和李想有那麼一丟丟的私交,在此為他背個書。背景:我在德國的汽車行業做研發,入行國內國外加一起十多年了。先說結論,蔚來是現在為止進入汽車領域的it企業里看起來最靠譜的一個。成敗與否在於他們究竟有多少錢可以燒。如各位所說,從現在爆出來的新聞來看。他們是要高端進入低端。所謂高端是要做一個非常特別的品種:超級跑車,咱先把對於參數的分歧和吐朝放下一會兒。超級跑車從結構上來說跟普通量產車完全沒有可比性。超跑從設計到製造只要幾十個人的團隊就可以達成。車身以框架式為主,這種垳架結構容易生產,cae模擬也容易。然後輔以大量的手工或者小批量生產的纖維覆蓋件和內外裝飾件,一輛車的基本結構就完成了,之後大量的工作精力要消耗在空氣動力學改良上面。不考慮成本,不大考慮可靠性。而對於普通量產汽車而言,永恆不變的主題就是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三者的平衡。因此超跑某種意義上來說並非汽車,而是機械藝術品。我們都知道一個公司想靠藝術品發家致富是很困難的。畢竟有品味的富豪不多。而矛盾之處在於,蔚來號稱要建立生態,就如樂視和其它it汽車公司所稱的那樣。在汽車裡建立生態需要大量的裝機量,靠超跑你永遠不會成功。這也是我對蔚來和樂視有疑問的地方。第三點,超跑設計和製造階段是不會盈利的,燒錢速度卻不慢。這期間要靠自有資金和融資苦撐,撐過這個階段還要準備天量的資金用於未來真正能夠賺錢的產品的設計生產。有可能燒得起這個錢的也就蔚藍和樂視。按it界的觀點,一個細分領域只有排在前二的公司有機會出頭,因為融資能力的差別,資金只會湧向前二的公司,其餘的那些什麼小鵬汽車,智車優行,和諧汽車之類的已經在競爭中處於落後的位置了。缺乏融資能力的搞汽車就是早點死還是晚點死的差別。第四,團隊建設方面蔚來和樂視把其餘對手遠遠摔在身後。眾多汽車界高管的加入不僅幫助他們更了解汽車這個行業,也代表了他們的思路某種程度上被汽車界所認可了。餅畫的足夠大,也足夠合理,錢燒的眉頭也不皺。這是成功的基礎。
所以呢,雖然還有很多矛盾的東西解釋不通,個人覺得蔚藍和樂視還是值得期待的。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我就說一句話,這電機直接突破路面附著極限,有意義嗎?180km/h加速度還能到1.3個g呢
塞斯納208飛機也不到700軸馬力。貴公司汽車要上天?
蔚來汽車,源於一些互聯網汽車人的樸素而又勵志變革汽車業的造車理想,這些人被證明曾經在汽車互聯網行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從我能獲得公開信息看,這是一個不太多講故事,真正腳踏實地推出產品的造車企業,依稀能看到有一些Tesla的發展軌跡;我們能感受到投資人們身上濃郁的汽車味;樂視汽車,源於一個資本運作高手打造互聯網生態的願景,目前看來,即便失敗,樂視也會是那個最終倒下者,如何有那一刻,相信整個行業可能已經全部轉型完成了!比起一眾的自主品牌,大汽車集團,我更看好你們的未來。
題主的這張圖出自如下鏈接:蔚來汽車究竟要搞什麼?-威風堂個人是非常看好這家公司的。上面這張圖也說得非常清楚了。如果不想看下面的大段文字,看下面重點就可以了。概念:互聯網+電動汽車+Tesla從高端到中低端的思路+國內電動車高端市場+賽車技術向民用技術的轉讓。
汽車行業和互聯網行業會有哪些切合點或聯繫點? - 知乎用戶的回答
2.中國的Tesla:不可否認的是,蔚來的推廣思路參考的是想借鑒Tesla,從而避免國產化價廉質劣的印象,即先從高端做起,逐步向中低端擴展。避免了先從「5萬塊的電動車」向中高端擴展的死路。BYD秦樣子確實不錯,不過這一步沒做好,而且品控太差了,註定只能在一線城市藉由電動車補貼和牌照來撲騰撲騰。3.賽車技術的轉化:不得不說,投資Formula E是一步非常不錯的棋。既可以藉由比賽打出名氣,節省一大筆宣傳費,也可以驗證自己的儲備技術。儲備技術到產品車輛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而賽車是很好的驗證和積累經驗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高端跑車的愛好者一般都好賽車技術這一口。4.限量版到逐步量產:一般來說,一個新公司要量產一款車是非常難的,不說別的,看老羅的鎚子手機量產時遇到多大一坑就可以知道個大概了。生產一輛車子很容易(可以不惜成本,所謂的純手工打造,參考建國初期的紅旗),量產很難(關係到工藝,尺寸的穩定性)。蔚來先將少量質量可控的車投入市場,一是可以通過高質量打造用戶口碑,同時根據用戶的反饋來調整產品,而且可以製造「限量版」的噱頭,真是一舉多得。利益相關:傳統汽車製造廠員工
聲浪不行
極速不行橫向加速度有限起步也不如內燃機賽車他們挖人薪資開得非常瘋狂。。。主管工程師500K
6.20更新。最近又了解了點,塔塔設計,江淮做AE和ME,蔚來自己的設計連LD都不知道怎麼擺。通過某機器人集成供應商搞到了奇瑞捷豹路虎的工藝卡,呵呵。半年前在onsite做nextev的項目,關於EE Architecture的,細節不述。個人感覺公司氛圍OK,大佬們技術底子很足,但整體對需求的認知不夠,變需求是常有的事,anyway項目結束,祝能順利量產,看過開發流程後反正我是不會買的。
未來中國必定會出現本田、豐田、尼桑這樣的車企,國產車那是已經各種山寨了,電動汽車市場就類似10年的智能機市場,再造一個小米就犀利了。
風險可能在汽車的更換周期是手機的7-8倍,又是生命攸關的。
在做NextEV的項目需求比較奇怪缺少技術積累
只是聽過還真的沒有仔細的了解過...感覺有點飄飄的感覺,不知道是否是真的在做事,如果是真的在做事情的話,我還是蠻支持的。畢竟在電動車時代很快就要到來了,這個市場目前還是有很大的份額去吞噬的,我倒是挺希望國內有幾家能做的很出色的企業,只要是在認真做事,我覺得支持下還是可以的。
如果還有這樣的高達,給我來幾台。謝謝。
更新分界線
——————————————————————————————————————————沒有任何技術沉澱就出來搞車,不是資本遊戲我覺得只可能是騙局。馬力這個事我就不說了(文案可見這幾家都是什麼出身)選擇OEM代工,你們砸錢蓋產線么?OK,就算你們砸,排產,工藝,銷售,售後都是解決不了的問題。電動車政策盲目鼓勵的時代過去了,高層也是會審時度勢的,政策導向可見態度。至於RD放的這麼分散,我個人理解覺得不是好事。表面上好像把該focus on的事情放在了最professional的地方,RD的分散導致效率不會太高。以上只是一點個人的看法最近去過他們辦公室,狀態很混亂,感覺是個坑
1360馬力=1000KW,就算電池能提供1000V的電壓,也需要1000A的電流,這麼大的漏電保護器好買嗎?
初中物理水平,算錯莫怪
名字取好點行嗎?中文名叫「下一代電動車」-_-||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豐田計劃對外銷售普銳斯動力系統?這將對混合動力汽車市場有怎樣的影響?
※如果想從事新能源汽車設計開發相關的工作,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知識?
※現在是否可以確定氫動力汽車將超越純電動汽車?
※如何評價蔚來汽車第一款量產車 ES8?
※通用汽車與本田汽車新能源技術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