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產電氣產品與進口電氣產品差距真的很大嗎?

像變頻器和一些低壓電氣設備國產的與進口的像西門子施耐德這些差距真的很大嗎?

簡單介紹一下設備使用環境,產品特殊限制車間無法安裝空調夏季存在高溫,有粉塵存在,其他無特殊,屬無紡布加工製造行業

另外想求教有什麼資料可以推薦來提升了解一些設備電器之類


謝邀。

對於這個問題,我一定要好好回答一下。但是,回答之前,我先擺明我的身份,也算是利益相關吧。我目前就職於一小的電氣外企,負責華南區的銷售工作。

由於我的身份,所以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真的是很糾結。為什麼糾結,各位看官嫑著急,慢慢看。

大概在2005年之前,施奈德、ABB、西門子、GE等以電氣為主或者涉及電氣業務的公司的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為什麼?因為有那麼一段時間,外企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都是國內相關公司沒法比的。

於是乎,很多用戶就會覺得,雖然外企的電氣產品比較貴,不,應該是很貴,但質量好,用著可靠,事故少。當然,做項目和做銷售的都知道,由於涉及利益分配,其中貓膩也不少。

當年的電氣外企的銷售日子可謂過的相當安逸。某外企負責銷售的老同事聊天時說,當年,不愁完不成指標,愁的是如何把每年預算的費用怎麼花出去。今年花不完,明年就減少你費用預算。

這樣一來、出現了有意思的一幕。春節前,西南某城市的某KTV的小姐年終開席招待一年來支持他們業務的客戶。有趣的是,這桌是西門子的,那桌就是ABB的,還有一桌是施耐德或者GE的。

這時候的國內的電氣企業還在奮發圖強追趕列強中。

就難微機繼電保護來說,無論是南瑞、南自、許繼、北京四方,還是施耐德、ABB、GE、西門子、賽爾、阿爾斯通,大家的演算法都差不多,那差在哪呢?

插播一個故事。

2006年的時候,有幾個之前的老同事在廣州搞了一家生產微機繼電保護的公司。說是公司,其實就是家庭作坊。別人一個墊片一塊錢,他們論斤從溫州買。你覺得,這玩意兒靠譜嗎?

忘了從哪年開始,電網公司不讓用外資品牌的繼電保護裝置了,所有的電網公司自己的變電站只能用南瑞等公司的繼電保護裝置。而外資品牌的繼電保護裝置只能用在一些電網公司之外的項目中。

好了,回到關鍵點上,外資品牌的繼電保護裝置到底是不是比國內的繼電保護裝置做的好?這確實比較難回答。就拿最簡單的10kV饋線保護裝置來說,大家的功能和演算法都是一樣的。那差在哪呢?我覺得差在元器件和工藝上。有人可能會說,中國製造多牛叉啊,怎麼會差呢?我想說的是,中國製造確實牛叉,但是國內大部分廠家過於急功近利,缺乏「專業」精神,結果導致產品穩定性比較差。

尼瑪,手一抖就發布了。但我還有很多話要說,等伺候公子爺就寢後,我再來好好吐槽。

好了,公子爺上床就寢了,我也洗漱完畢,接著吐槽。

不知道還沒有沒人記得當年施耐德收購正泰的事。為什麼施耐德要收購正泰?因為正泰在國內市場對以中低壓配電為主的施耐德越來越構成威脅。先是搶佔低端市場,慢慢開始搶佔中端市場。沒錯,咱們這裡說的正泰就是當年的小作坊,如今國產低壓電氣的市場領導者。當年,據說施耐德給正泰開出了很不錯的條件,但正泰就是不願意被收購。好吧,收服不了正泰,施耐德退而求其次,和德力西談合作,最終談成了。

施耐德為什麼要和正泰、德力西談合作?資本家是逐利的。因為,國內的低壓電氣產品和市場都越做越好。

碰到一個設計院的朋友,問他們上圖的時候上哪幾家的開關斷路器。他說上一線品牌的。我說那豈不是就是施耐德、西門子和ABB?他說,操,經濟不景氣,現在正泰、德力西都算是一線品牌了。雖然有點調侃的意思,但也從另外一方面說明,諸如正泰、德力西等國產的也不賴。

說完德力西、正泰,我們再來說說另外一個比較專業的產品——中高壓的電容器。

前些年,中高壓的電容器都是國外品牌一統天下,後來國內品牌慢慢雄起,然後和國外品牌平分秋色。但是,貌似從2012年開始,世道變了。以國家電網的項目為例,原本國外、國內品牌相安無事,但慢慢的,國外品牌發現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越來越多的市場被諸如桂容、思源、西電、和榮等國內品牌所侵蝕。

之所以會如此,除了國家政策對國內品牌的支持之外,國內品牌也比較爭氣,產品品質越來越好。

所以,你會慢慢的發現,國外品牌的品牌優勢和技術優勢正在變得越來越小。

當年,可能大家還比較迷信外資品牌的技術。但是,今天,我們會越來越多的發現,國內的某些公司在技術的更新上不見得比國外差。技術強硬了,品牌的影響力自然就變得大了。並且,時至今日,很多國內公司的經營者已經不是當年賺一把是一把的心態,而想著做精品產品,做優質企業。

另外,很多時候,不知道是老外腦子死板還是做事嚴謹,你要他們更改一點東西簡直是要他們的命。

舉個簡單的例子。微機繼電保護裝置要增加DI/DO,國內廠家覺得so easy,而法國佬覺得不可思議,說,你要先做市場調查,這是個別的需求還是普遍需求;等更改了幾遍市場調查的PPT後,才開始立項:立項後,等產品出來,黃花菜都涼了。然後,法國佬又來挑戰你了,你丫當年不是說增加DI/DO口就能提升20%的銷量嗎,怎麼沒看到一點提升呢?尼瑪,對不起,客戶的需求早就變了。

有一次,帶著配網自動化的終端裝置去廣西電科院做入網測試。怎麼做都有問題,發現規約不對。電科院問我們,能改嗎?我們直接答覆,我們不做了,這塊市場我們不要了。問南瑞能改嗎,南瑞的工程師二話不說,現場就改。

再說說低壓電容器。

靠,一說起來就一肚子火。高中壓電容器的市場還比較好,國產的大都停挺靠譜的,低壓的就不一樣了什麼樣的廠家都有。至於國產的和外資的,有區別嗎?有。不排除國內做低壓電容器做的不錯了,但大部分江浙一帶的公司卻有點撈一把的感覺。所以,你會發現,半年不到就電容器就壞掉了。

電容器的製造技術和工藝很複雜嗎?不複雜。那麼,為什麼國內廠家做不好?通過我的有限了解,一個是刻意的偷工減料,一個是工藝不精。大部分的廠家都有做好產品的實力,但卻缺乏做好產品的心態。這,或許就是外資品牌和國內品牌的區別。

什麼,你說外資品牌也很垃圾?或許你是對的,或許你又是不對的。以低壓電容器為例,太多太多假洋鬼子了,多的我都懶的說。

直到現在,鬼佬還防著中國同事和中國人,生怕一不小心,他們的領先技術被中國公司給模仿和消化了。孰不知,今時今日以不同於往事往日。所以,施耐德之類的公司,幾年的大裁員就不是偶然了。是有經濟不景氣的因素,但也有國內品牌日漸雄起的因素。

對了,可能有人好奇,你丫做什麼的啊,你在這裡瞎掰。

嗯,2002年-2005年,我在做變電站微機保護的工程設計。

2006年,在設計院幹了一年,整天畫圖,搞變電站電氣二次的設計,畫圖畫到半個身子是僵硬的,差點得了尺神經炎,趕快跳槽。

所以,從2007年到現在,一直在外企待著,別的不熟悉,只是對微機繼電保護裝置、低壓無功補償、低壓有源濾波、多功能電力儀錶和能源管理系統等略知一二。

對了,說到多功能儀錶,想起一件事。應該是2011年左右吧,北京某條地鐵用了幾千塊某國內品牌的多功能儀錶,結果大多數通訊不穩定、屏幕失靈,結果又全都換成了某外資品牌。

目前,我所負責的產品就是多功能儀錶和能源管理系統這點小玩意兒,有需求的請隨時私信我,跪謝!

說到這,肯定又有人要問了。既然你曾經和你現在都在做多功能儀錶,你能說說國產的和外資的區別嗎?

還是那句話,論功能,國產的多功能儀錶紛紛種種可以滅掉我。甚至,國產的廠家甚至為了某個項目的客戶的變態需求,紛紛種種搞一款新產品出來。你問我做得到嗎?不好意思,臣妾無能,臣妾辦不到。

就像長得好看的不一定活好一樣,咱不比那些狐狸花騷的功能,咱比性能啊。我就是比你持久,我就是比你耐用,你咬我啊?

尼瑪,裝在低壓開關櫃中的多功能表搞2個DO口乾鳥啊。什麼,遙分遙合斷路器或者開關?你丫吃了豹子膽了啊。接觸了那麼多現場的工程師,還沒見誰敢遙控一下低壓的斷路器或者開關。

我擦,吐槽完畢,渾身舒暢。

Good Night,every body!

PS:吐槽太多,請勿轉載。南無阿彌陀佛!

——————分割線——————

還有一個阻礙天朝製造業發展的理念—降成本!東西做出來,測試合格了,接下來就是想怎樣降成本,不是靠提高技術水平優化生產過程等積極方式,而是通過替換成低價零部件犧牲質量的方式。

——這段話來自我的一個同事,我覺得真是一針見血。


很難得看到和自己的工作相關的問題,準備認真的寫一些東西。

首先是利益相關,工作經歷如下:艾默生(低壓變頻,小型PLC)--&>利德華福(中壓變頻)--&>西門子(中低壓變頻,PLC,電機)--&>吉泰科(低壓變頻,電動汽車驅動),工作崗位都是銷售,熟悉業內情況的公司應該能看出來這幾個公司的份量,在題主問的變頻器這一塊,我應該是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的。

首先把結論擺出來,方便閱讀,因為在這個行業里幹了這麼久,感觸也非常多,恐怕後面寫的也不會很有條理,先寫結論免得到後面跑太偏了。

以下的所有內容,如無特殊說明,主要針對中低壓變頻器產品。

1.低端應用方面,風機水泵類負載,國產優秀品牌已經完全可以替代進口產品,欠缺的只是市場認可度。

2.中端應用方面,如簡單張力,簡單提升等,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部分領域國產品牌已經可以滿足使用要求。

3.高端應用方面,如高速定位,多軸同步等,目前差距還較大,需要用時間和業績經驗來減少差距。

用形象化的語言來說,國產品牌目前都還集中在「能用」這個層面,而進口品牌則處在「好用」這個層面,具體選哪個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進行選擇。兩份番茄炒蛋,一個是你家裡做的,一個是國家一級廚師做的,價格差一倍,如果只是為了吃飽,那當然選自己家的,如果想吃的好,那就可以考慮一下大廚做的。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如果這兩份不是番茄炒蛋,而是滿漢全席呢?

進口品牌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豐富的應用業績,完善的產品體系,海量的文檔資料,優秀的工業設計

缺點:價格高,售後麻煩,對環境要求高,響應速度慢

國產品牌的優缺點正好和上面一一對應,就不多說了,當然應用業績現在越來越多了,這一塊的劣勢會逐漸縮小。

如果題主想獲取更多建議,可以把你的需求詳細描述一下。

下面進入思維發散時間。

變頻器這個行業,近十幾年從「搶錢」迅速變成「賣白菜」,國人強大的創造力、執行力和破壞力在這個過程中一覽無遺,老外只能抱頭鼠竄。低壓變頻器方面華為迅速崛起,一年時間干到一個億,可惜的是任老闆看不上這點小業務,順手賣給了艾默生,讓老外又多享了幾年福,無意間成就了匯川,現在低壓變頻器市場國產份額已經非常高了,但由於低壓變頻器客戶分散,所以對市場的衝擊可能體現的還不是那麼深。中壓變頻器方面則可以說是國人的驕傲,用15年時間從無到有,在這個行業里穩穩的站住了腳,從市場份額上碾壓了進口品牌,雖然起步的手法說起來不太光彩,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可惜的是野蠻式的發展在攻城掠地的同時也嚴重的損害了自己,影響了市場的健康發展,但從長期來看,除了極少數的高端市場,國產品牌全面佔領這個行業可以說只是時間問題了。

簡單點評一下幾個老東家。

艾默生:吃華為的老本嚴重,在人才嚴重流失和產品長年斷檔的情況下,悶聲發大財,銷售額噌噌噌的上漲,一方面讓人幻想如果華為繼續留在這個行業會有多少美好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讓人感慨國人對洋品牌的盲目崇拜,一樣的東西,一樣的研發隊伍,換了個牌子漲價之後就是有更多人買帳。當然,從產品上來說,艾默生的產品質量還是很過硬的,畢竟,工業產品最重要的是穩定,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穩定是第一位的,這是工業產品相比民用消費品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技術上沒有質的飛躍之前,選擇上市時間長的老產品才是正確的選擇。以上評論不涉及CT的產品,那是另外一個系列。艾默生對這個行業最大的貢獻就是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變頻器研發人才,國內目前比較知名的變頻器廠家,幾乎都和艾默生有或多或少的關係,這份功勞說多大都不過分。

利德華福:曾經是國產中壓變頻器的第一品牌,絕對的國人驕傲,可惜的是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淪為資本的玩物,賣給施耐德後嚴重製約了它的發展。國產品牌的市場推廣能力一直是很大的短板,酒香但就是沒法讓人聞到,利德華福實際上2005年的時候國內應用業績就已經是國內第一,而且覆蓋了絕大多數應用類型,2011年的時候利德華福簽訂台數超過7000台,應用業績4000多台,已經是碾壓式的優勢,進口品牌中業績最多的西門子直到現在離這個數量還有差距,由於我的印象里西門子一直沒有公開宣傳過國內應用業績數量,所以雖然我知道這個數字,但是出於商業道德不能在這兒講。工業產品,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拼的就是價格、業績數量、運行時間,可以說利德華福在這場競爭中全面佔優,但就是無法改變國人固有的國產品牌低價低質的觀念。09年至12年那段瘋狂的時間,中壓變頻器的價格呈現跳水式下跌,廠家品牌多如牛毛,盛況空間,現在賣的賣,關的關,希望活下來的企業能夠一路走好。

西門子:絕對的工業王者,只能頂禮膜拜。產品線全到令競爭對手絕望,應用業績涵蓋方方面面邊邊角角,文檔資料浩如煙海。如果不考慮成本問題的話,西門子幾乎無懈可擊。單說低壓變頻器領域,實際上它在國內賣的並沒有ABB多,而且很長時間幾乎沒有在低端應用上投入太多精力,而且價格還比ABB貴不少,但靠客戶的自然選型就能賣這麼多,品牌的號召力可見一斑。西門子的問題主要在於響應速度緩慢,一方面是因為公司過於龐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德國佬的工程師思維太重。客戶經常講的笑話是如果西門子的產品壞了,西門子售後人員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客戶使用方法不對。對德國佬的工程師思路來說,完全不知道用戶體驗是何物,他們提供給客戶一個非常強大,定製性非常高,具有無限可能的系統,但卻沒有考慮過有些客戶可能永遠用不到其中90%以上的功能,在中低端應用上這一點對用戶體驗是毀滅性的。如果你同時調過MM430和ACS510,或者同時學過S7-200和FX1N的編程,你一定會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吉泰科:目前所在的公司,就不多說了,免得有打廣告的嫌疑。

前面幾個回答提到的一些國內產品的缺點,我可以再稍微解釋一下:

1.做工,包括外觀設計等,這是國內產品的硬傷,只能通過時間改變,我經常向別人灌輸一個概念,叫做「羊毛出在羊身上」,西門子的產品非常漂亮,很多產品的設計簡直就是藝術品,之前我們辦公室有台1500的Demo,我每次路過都忍不住要把玩一會,實在是漂亮,跟西門子比,國產品牌的外觀設計和做工比小龍女到小籠包的差距還大,但是這些設計都是你用錢買來的,而你願意為一個國產變頻器花這部分額外的錢嗎?目前市場上對國產品牌的要求就是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儘可能便宜,如果誰把太多的錢花在外觀設計上,那就要衡量這部分成本能否收回來的問題了,很明顯大家現在都還在考慮如何活下來,長相上的事只能往後推了。

2.穩定性,從工業產品應用的角度,穩定性是和用量緊密相關的,用的越多,問題反饋修復的越多,穩定性就會越好,尤其是對絕大多數中低端應用來說,穩定性幾乎和核心技術沒什麼關係,就是靠時間堆出來的。這個規律誰都無法打破,牛逼如西門子,各個新產品也是問題一堆,作為受害者我已經被坑到沒感覺了。

3.樣本和樣品方面,有兩個原因,最大的原因還是前面說到的「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給你提供了非常好的用戶體驗的東西,成本都已經包含在了更昂貴的價格中,另外,國產廠家目前從「能用」這個角度出發提供的樣本資料,其思維高度也遠遠達不到西門子這種老牌廠家的標準。說句誇張的話,西門子手冊里「警告」的頁數,可能比有些國產廠家整個手冊的頁數都多。

4.對於那位搞提升機的朋友,提升機這個領域我不是很熟悉,所以不敢多說,我不知道為什麼你們選了三電平的方案而沒有考慮多電平,我手頭有的資料是利德華福2010年的時候礦井提升機的業績就已經有35台了,最大的功率達到6KV/1600kw,而合康當時專做礦井提升,在這個行業的業績比利德華福還要好的多。礦大的業績數量和這兩家應該是沒法比的。另外,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西門子其實是不做IGCT的,SM150里的IGCT是從ABB買的,至於IGBT,其實大家買的都是英飛凌的,這玩意就那麼幾家能做,想買便宜貨也買不著。

大致先寫這麼多吧,一不小心搞到這麼晚了,如果有朋友感興趣的話後面再補充。如果你堅持讀到了這裡,謝謝你看我啰嗦了這麼多……


說說電網中一台就億元左右,極其貴重的油浸式換流變壓器。

(就是這個,500kV的換流變,長得像坦克一樣)

曾經和導師一起去過EHV CSG的XR站,其中極II除了極ⅡY/Y-C相是特變電工的,其餘都是德國西門子的產品,極I除了極ⅠY/Y-C相是西門子的其餘都是特變電工的……

當時(2013.7)站里的人就給我們指著換流變的周圍的隔離牆壁說:「你看看這黑的,前一陣子套管剛爆炸了……這牆上的漆還沒來得及刷呢……」然後跟我們講這幾台特變電工的都出過不同程度的問題……西門子的就好好的。說實話,這件事情確實給了當時還是一個小小本科生的我不小的衝擊……

後來有一次和導師在廣州和原來實驗室的師兄,現在是CSG科技部的中層領導吃飯,他就講到有些東西確實國外(西門子)的東西好啊,但現在不行啊,講究國產化率啊!如果沒有這些限制,他們為了安全可靠,寧願多花點錢買西門子的產品,但是作為一家國企,還得承擔國家意志和社會責任……所以左右為難……

不過就我作為一名研究生和電網接觸了幾年的感受來看,事實上,國外的東西也不一定都好……國內的產品也沒那麼差。小小的油色譜監測系統,EHV CSG用的最多的就是美國Serveron,佔比30%,各局反映的使用中問題也是五花八門,什麼油泵故障、數據丟失、數據同離線值比有較大偏差等等,相反和Serveron比例差不多的華電通雲(25%)問題就小很多,而且GZ局還特意反映過運行比較穩定……後續以廣州領步(22.8%),上海思源(20.1%),深圳量電(18.2%),深圳奧特迅,寧波理工,河南中分,國電南自,中能電力,和上海智光等為首的一眾國產產品目前來看問題不太大,還是可以的……

最重要的是國外產品確實靈活性差,售後程序繁瑣,時效性差。Serveron就是典型,而廣州領步各局反映就是售後及時……

供您參考


差距很大!!

設計、材料、元件、加工、外觀、可靠性、抗干擾能力、等等等等。

從人才的角度來說,高水平的畢業生現在意向單位首選都不是設備製造行業,弱電類的不太清楚,強電的都一窩蜂去State Grid了,這對於製造行業來說無疑是個災難;

從材料的角度來說,有些同學是做絕緣材料特性研究的,國產的跟歐洲進口的性能差距實在不小,當然價格也會差很多;

從加工工藝來說,國產的工藝設備滿足一般水平還行,離高精尖還有不小差距;

舉個例子吧,不久之前參觀過一個做電氣成套設備的工廠,所屬集團在國內應該排的很靠前了。他們做的產品主要由兩類,一類是把西門子、ABB進口元件組裝到一起,一類是把國產的元件組裝到一起。進口設備外觀看著舒服,顏色搭配合理,操作界面簡單易懂,物理按鍵力學回饋清晰,質量也是剛剛的;對面的國產的呢,貌似除了長得挺像...別的都...

嗯,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謝開題,利益相關。

正好藉機說說這幾年推廣配電保護新技術的心酸歷程。

在配電網干過的都知道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問題是整個變電站乃至涉及配網安全的重要問題。比如可能大家熟悉的有電阻接地和消弧線圈接地,這兩種在國內比較普遍。

*****先贅言幾句接地時個啥? 中性點是電站變壓器三相Y型或者三角形接線虛擬出的一個點,當三相有一相電壓不穩定或者出故障,那麼中性點的電壓水平就可以反映出當前電網存在什麼問題,目前故障線路的過電壓問題和故障殘餘電流一直是國內乃至世界的老大難問題。大概是這樣,本人非專業技術人員,市場方面懂一二,因為接觸都是老外原文資料,只乃碰到的人都看不懂,於是乎本人半路出家研究了兩年多,達到了赤腳醫生的水平。 ********

電阻接地:

簡單理解就是當發生線路故障比如鳥撒尿在電線上導致短路等,三相電壓不平衡,產生過電壓,主要是線路與地面的容性電壓,如此故障電流產生(capactive current and active current),導致線路故障點發生電弧,如果碰到易燃物就起火。國內很多地方在中性點加裝電阻接地,為的就是抑制過電壓水平,同時放大故障點電流,從而容易實現有選擇性跳閘,彌補了繼電保護不敏感,不可靠的缺陷。 缺點是,無論瞬時故障還是永久故障,一旦出現故障就必須開關跳閘,這對用戶來說停電時最頭疼的,尤其工廠,同時電網運維人員被投訴,也加重了他們維護的工作量。

消弧線圈接地:

在小電流接地領域,消弧線圈接地方式可以說應用最廣泛也是得到各國電力公司的認可。消弧線圈主要的功能是可以抑制容性故障電流(capacitive current),抑制弧光發生,但是對active current和電阻接地一樣無效。和電阻接地相比一個明顯的優點是跳閘少了,提高了供電質量,對於瞬時接地故障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但是缺點是無法抑制active fault current,在地埋電纜重燃弧問題方面,消弧線圈有心無力,無論架空線路還是電纜系統,高阻性接地故障是消弧線圈永遠的痛。

(關於以上談的接地方式,百度說的要詳細得多,就不做詳細介紹,大家搜下便知)

上面談到的問題,看似和我們相關性不大,事實上從技術方面暴露出在接電保護技術方面,我國目前過度依賴繼電保護,效果很差;同時也關係到我們的切身利益,比如停電問題,人生安全問題等。

-----------------------------------------------------------------------------------------------------------------------------------

上面是捋出來的關於配網接地保護的一小部分問題,下面我們談談怎麼解決。技術方案不是我個人研發出來的,也沒這個本事,但是這項技術達到的應用效果可以說讓國網的工程師看了也不得不用手把下巴扶回去。

那是2012年的事情,在某展會偶遇一位70歲左右的老外,手裡拿著一疊資料,在一個9平左右的展位向人們孜孜不倦的介紹他展示的產品。我湊過去聽了下,哎喲,聽著跟當時正在接觸的消弧線圈有點相似,就是配網保護的設備么,要知道消弧線圈是全世界的主流接地保護產品,難不成這老頭還能搞出什麼花樣,心想頂多增加幾個二次檢測模塊。 可是,當他介紹到兩點時,我產生的極大興趣,也表示懷疑。

1. 他的技術成果,我們暫時稱作 K 產品,可以完全補償配網故障線路的電流到零,無論容性電流(capacitive)還是有功分量(active);

2. K產品可以在補償故障線路後,只需要注入電路0.5A以下的零序電流,就可以定位故障線路,進而準確定位故障點的位置。

依個人經驗,1 中談到可以補償故障殘餘電流到零,也就是可以把有功分量(active current)也補償掉。這點確實讓我驚訝無比,也心裡質疑聲如無數羊駝疾馳而過。這不可能,這是當時我下的結論,因為當時無論國內,國外還沒有聽過這個技術,更沒有應用的案例。

2 中談到的故障電流補償後達到零,抑制了過電壓水平,在不起弧的情況下,注入中性點0.5A以下電流可以定位故障線路。 這點對我來說更可疑,要知道當時乃至現在,國內的選線技術還是需要在故障電路注入大電流來探測故障線路,曾聽說有的可能要注入 10-30A的電流,這差距不是一點半點,說實話,不相信有這麼靈敏的測試選線技術。

隨後和老外攀談留下聯繫方式,於是就有了接下來幾年的心酸歷程。

和我一樣,當我被老頭「洗腦」後,我開始找國內設備上和電網從業人員介紹推廣這項技術和應用實例,多數人都持有半信半疑的態度,甚至我都懷疑很多搞技術的工程師都沒弄明白這個什麼原理,所以,當時碰到的公司幾乎都拒絕了我們。要麼說沒市場,要麼說K產品不符合國情等等云云的。

這個過程中,我閱讀和收集了大量原版資料,通過個人僅有的一點高中,大學知識,一點點研究這個東西的原理和功能,拼的很結實,後來一次很老外的討論工程中,他說我是「世界上懂這個技術的十個人中之一」。 且不說老頭怎麼誇讚,當時確實開始開竅了,也慢慢解開了自己之前的疑團,曾經認為的不可能再那一段時間逐漸的成為了可能,甚至覺得這是未來配網必不可少的配套設備。

「眼見為實,光說不練假把式」。

1. 澳大利亞政府把這個技術稱之為 「世界第一的配網保護技術,沒有之一」, 他們歷經五年從全世界收集接地保護技術,然後做對比測試,結論是 K產品是唯一一個可以滿足其REFCL技術規範要求的技術。解決了百年來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地區因為線路短路導致火災頻發的事情,有興趣的可以搜下 2009年2月發生的震驚中外的「黑色星期六」火災事件,是維多利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源頭就是電線和植被草木接觸起火,導致配電線路短路,起弧,然後故障電流不能被有效抑制,最後草木發熱,直至起火燃燒。

今年二月份,澳大利亞維多利亞政府授權的PBST部門公布了最後的接地保護技術測試報告,希望對從業人員對這項技術有所了解,可以通過下面鏈接查看或下載相關報告內容。

澳大利亞最新實驗結果:瑞典GFN新技術帶來電網保護革命性突破

相應測試視頻網址: 快速接地故障電流抑制器(有字幕) (下載鏈接 http://pan.baidu.com/s/1i5auelJ)

電纜重燃弧測試對比視頻(消弧線圈和 K產品):基於消弧線圈接地的電纜故障實驗,真實揭秘!!! (下載鏈接 http://pan.baidu.com/s/1hsm7ysc)

澳大利亞測試全套報告(中文譯文版)下載路徑:百度雲 http://pan.baidu.com/s/1bpgCi43

--------------------------------------------------------------------------------------------------------------------------------------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有問題,可以在此提出。


利益相關,前來回答

前些年我們單位跟中國礦業大學搞了一套提升機控制裝置,2.8兆瓦的同步電機無減速器直連負載,原有一套西門子的控制裝置,礦大的是新安裝的,去年申報獎項,這個項目分別獲得了科技廳、工信廳、煤監局、國家安監總局的科技進步一等獎,《大功率水冷中壓三電平變頻器關鍵技術與成套設備》,有興趣的可以移步《一個夢 一代人》 中礦傳動 趙家寨項目鑒定片和2014年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科技成果獎擬授獎項目公示名單,關於表彰第六屆河南煤礦安全生產

作為該項目的甲方主力參賽選手,說幾句客觀的,咱們國產的東西跟國外差距不小

我們是搞礦業的,國產的通用型電氣廠商由於產品線窄進不來,就只有幾家專門搞礦山電氣的廠商跟跨國公司有這些產品,正好我們有一用一備進口國產兩套產品,兩者特點鮮明:

西門子:採用兩台西門子s7-400系列plc一用一備的過程式控制制解決方案,功率器件採用了自己生產的IGCT,演算法採用了西門子的SM-150變頻器控制裝置,內外冷卻都用水冷,對外水冷配備專門的空調機組進行散熱

礦大:採用兩台西門子s7-300系列plc一用一備的過程式控制制解決方案,功率器件採用了德國英飛凌公司生產的不知道啥型號的IGBT,演算法採用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以德州儀器DSP為核心的變頻器控制裝置,內外水冷都用水冷,對外水冷配備了專門的大風扇進行散熱

對比下來,國產控制裝置全面落敗,特別是在各個關鍵部件方面,技術性能不敵,且沒有核心技術

不過還好,變頻器是自己做的,雖然變頻器非常簡陋(一隻光屁股電路板,連個塑料外殼封裝都沒有),而且用了不到兩年壞了三塊,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能將就著用的

工藝粗糙,核心技術競爭力不足,穩定性差,這都是現實,但是從無到有,是個重大的進步,我還是對國產貨有信心,持樂觀態度的

圈子小,不得不匿名,希望咱們國家越來越好,打敗西門子,活捉通用雞,槍挑三菱狗,乾死ABB


相關:機床行業電氣設計

先放結論,單純元器件差距不大,但是理念差太多。

PLC 電機如果也在內的話,差距太大

從業不久,公司用的都是國外的,或者算是國內大品牌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應該差不多啊,質量都挺好的也不會出問題啊。直到我自己做一台機床的設計,用了一些原來公司沒用過得元器件。差距就出來了。

首先是樣本啊,國外公司的財大氣粗,樣本(選型手冊)飛飛的發啊 igus一年來公司發兩會樣本外帶小禮品,都是全彩b5三百多頁的啊;海德漢的樣本我們人手一套啊;施耐德樣本不多但是辦公室分家後也有三套合訂本啊;歐姆龍的低壓選型手冊外帶使用範例,尼瑪比詞典還厚啊,常用的範例真心不錯~。國內的樣本,我們公司不算,上網找也不好找,有的公司還沒有400……

然後是樣品,選電纜,問igus要樣品,說實話igus的電纜挺貴的,但是我只打了一個電話,樣品留給發了(當然公司總買igus的東西),同樣的國內一個廠家(上海的),要樣本要了兩次,樣品沒理我……後來無奈選了施耐德的東西(因為價錢差太多,但是人家不理我,頂著領導壓力選了)可能國人的想法不同,或者公司的理念不同,反正要樣品不好要,就算有合作也不好要。

最後是領導和客戶的壓力,客戶總覺得,我買了這麼貴的床子,你元器件就得給我用好的,進口的。說真的,松下的限位開關國產的真心差不到二十塊,後來折中選了歐姆龍的。再就是出口有問題,國產的元器件有的過不了ce,這個也包括施耐德的中國授權廠,天津做的ce認證人家不認,後來整套換成西門子的,(吐槽一下施耐德的時間繼電器怎麼這麼容易壞呢,ABB的好很多)。

挺想支持國貨的,尤其在質量上確實差不多的情況下。只是國產的東西需要走的路還很長質量上來了,服務上不來,差距也很大的。

————————

以下補充

電機差距很大,同樣扭距,國產的外形要大很多,而且發熱嚴重,應該是材料的問題

PLC方面,差距非常大,國產系統要麼難用(我見過用c來編程的,結果就是出現死循環,五個月之內三次撞刀),要麼嚴重仿製,甚至只是把國外的老版本的系統內置來用。只能說,國產的東西太浮躁,這跟大環境相符。

作為機床行業電氣,國產系統不行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易用性和穩定性,而且用了國產的系統,價格要降一些。相對來說,廠家就更傾向於穩定而且價格可以賣的更多,而且售後系統完善的國外的系統。

現在國外系統,如西門子,發那科,三菱,海德漢,細分做的很好,各個系統也有經濟型的系統以及電機,國產要想有市場,只能更加壓低價格,低端走量,對於一個技術型產品不是很好的選擇。只能是惡性循環。

原來總以為中國工業和世界差不了幾年,從業之後,才感覺差距還很大。這方面國外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太厲害,說實話是中國人(太聰明),買來別人先進的設備,用了覺得好之後就準備仿製。結果導致國外都不會賣相對先進的設備給中國。而且國內科研環境不好,人才外流是不可避免得。國產在努力,但是國產真的還得努力。

下班回來有感而發寫了這麼多,因為加班和一個國外代理商聊了一會,才知道我們的差距有多大。

他今天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控制,原理,結構,就在這擺著,就是這麼個道理。但是拿到國內就干不出這麼高精度和剛性。不服不行。

但是,不服


路過看到,簡單回答一下。

利益不算相關,我服務的公司做一些汽車電子,500強,並不涉及生活生產所用的電氣產品。

簡單的說吧,設計規範不同、工藝不同、檢驗標準不同,所以即便用起來感覺差不多的東西,從安全、可靠等持久的質量表現上講,還是很不一樣的。

有的產品,從設計上就打算讓你用10年以上無故障;而另一些,就別說設計水平了,哪有神馬設計...

有的產品,工藝上精益求精,檢驗標準非常嚴苛。例如我司一些涉及人身安全的東西,標準都是每百萬個產品故障率10個左右的數量級。例如一些元器件的焊接點,真的不是焊上能通電就行了,機械強度、熱脹冷縮都要有保障。建議查閱一下IPC-610標準,我司基本都是3級。而我國某些南方小作坊做的消費類產品,恐怕連1級都不保。

當然,所有的這些,都是成本。

例如BGA焊點,外觀無法檢測,想排除某些不太穩定的焊接出現,只能用x光。x光圖片靠人眼來檢驗,又由於人類本身的鬆懈和懶惰導致漏檢,所以只好搞圖形的計算機分析。一台這個設備就好幾百萬軟妹幣(折舊算下來每年20-50萬成本吧);操作這個設備的操作員,一年的成本也要20-30萬(4班倒,所以是4個人的成本);再雇個工程師負責演算法優化和故障修復也至少要10幾萬;偶爾壞個零件更換一下,年均花個5萬8萬的也不算多。再加上間接增加的成本,例如存放備件的庫房、做賬的財務、存儲檢測結果的伺服器、設備本身的耗電、耗氣、佔地等等,七七八八算一下,這個設備年均花掉一百萬太正常了。

所以,貴,真的有貴的道理。


中壓變頻6年從業經驗,其中兩年多是marketing 來回答。

通用中壓變頻器市場大概分四個陣營,1西門子,ABB,2日系 (東芝三菱,日立等)3 國產認真做的 (利德華福,合康,榮信) 4 國產打醬油的

一般認為,123之間,價格梯度在10-20個點,性能基本相當,畢竟核心元器件都是國外廠商,因此整體性能和壽命相差不多。有經驗的用戶一般會在這裡面選擇。

性價比無疑3最高,考慮品牌效應,大項目,不缺錢的項目會選擇1,或者2。鋼鐵,電力,等傳統不太景氣的行業首選3。

4註定要淘汰,拭目以待。

注:

1當然,這是個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但也分不同產品拓撲,進而也有不同適用場合

2施耐德單獨拿出來講,其和利德華福同宗,價格高出不少,但產品還是不錯的


國人比較喜歡聽好話,其實自動化領域全面被碾壓,差距不是一點點


作為一個配電行業的產品研發人員,我應該可以說一下行業內部的一些信息以供參考。

先介紹下背景,電機與電器專業畢業,現在行業內一下很有名的公司做產品設計,組要從事低壓配電產品的研發。

下面來講講我的親身經歷,雖然上科所(低壓配電行業歸口所)曾經組織國內大的電器生產廠商一起對照某外企的ACB測繪出了DW45型號的斷路器,但是,根據我們買回來的國產一線廠商的ACB並測試來看,產品只能滿足國家標準,離我們的公司標準的話,還差得很遠。主要是設計理念的不同,像ABB、施耐德的東西,對操作人員的安全防護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時候,一個產品能夠因為在極其特殊情況下(例如,甲方不接SPD,導致盤櫃產生感應雷電壓)會對人生產生傷害,而增加10%的成本,一般的國內廠商,不敢說絕對,但是我是沒有見過能夠做到這個程度的。

再講一個例子,某一類配電開關產品(比較敏感,此處忽略),國內廠家統統宣稱能夠做到A類分斷等級,多次在大型數據中心、奧運會體育館等重點項目招投標過程中,擊敗國外廠家產品。導致MKT將其買了回來,在我們自己的實驗室做實驗的時候,發現所有批次(250A-1600A)通通只能達到B類分斷等級。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幾年外企工廠的cost down做的有點過火,國產的斷路器的確沒有前幾年好了,但是,仍然要比國產的產品要好得多。


作為一名從事國內外品牌電氣批發銷售的人我就來簡單說說吧 ,接觸了太多案例,主要講講低壓電氣。

國際一線品牌代表:ABB,西門子,施耐德等。

國內一線品牌代表:上海人民電器,常熟開關,江蘇凱隆等。

國內二線品牌代表:正泰,德力西,天正。

下面該回答下問題了,,,

單純的說在同一個相對惡劣的環境下,進口跟國內二線沒可比性,二線品牌用不了多久。但是國內一線品牌完全可以比得上進口的品牌,為什麼呢?因為現在進口的都在國內生產,除了設備配套的幾乎很少有賣純進口的了,訂貨好幾個月,設計院一般也就不採用了,同一個牌子工藝上比純進口的差很多 。

目前國內電氣市場佔有率最大的還是二三線品牌,正泰 德力西 天正旗下分別有諾亞克,新世紀,天e 主打高端路線的子品牌。

另外像變頻器 國內生產的英威騰等頂尖的產品比較ABB還是有差距,plc,模塊觸摸屏工控產品跟 歐姆龍,西門子等比還差的很遠。


就變頻器或者plc之類,國外設備好國內太多。


用過正泰的交流接觸器和西門子的交流接觸器,正泰的觸點經過拉弧後,粗糙不平,坑坑窪窪;西門子的觸點也粗糙,但整體平整。我想這就是工藝和材料的差距吧,國產任重道遠。接觸器是用在行車上的,因為操作員水平差,起停頻繁。每天都要叫電工拿著銼刀,搓觸點。。。


得看產地國家,並非國外的電子產品就是好的


作為一個維修人員來說 國內品牌太沒譜 完全就是個天坑 穩定性太差 使用壽命完全就是個無規律 真不是瞧不起國內品牌 高端的做不了就安下心來好好研究 低端的使用穩定性能不能靠譜點 使用壽命短不怕 怕的是一批長一批短的 大半夜的你到底要鬧哪樣啊?

生產線停了 早上產品出不來 會挨噴的啊

最後一算維修成本 買國外的合適是幾個意思

總想用外國品牌真不是有偏見 真是國內品牌用起來太心塞


因為這兩年大部分接觸都是廠礦配電用繼電保護,南自的,南瑞的,還有好老的魯能的,電磁阿繼的,感覺也算是在一個大標準下中規中矩的。其中接觸過一個叫SEL的,貌似屬於青田三辰,剛開始被那全英文的界面和背板搞懵了,研究好一陣才敢動手調試...後來聽出過國的副主任說國外的保護那才叫一個雜亂無章,當然沒有實見不好定論,個人感覺國內一線的電氣還是靠譜的。還有同意上面一位仁兄的看法,玩電真的要用心,真是對人身財產負責。


某換流站交流濾波器場開關為國產,其均壓電容在開關分合時存在爆炸風險(已經爆炸了倆啦),目前正安排輪流停電更換某瑞典產均壓電容。

某電廠某電流互感器和接地刀閘為國產,某次變壓器充電時接地刀閘未拉開(接地刀閘狀態顯示已拉開)導致接地,結果變壓器重瓦斯動作(通俗講就是快要燒了),電流互感器長時間飽和導致保護誤動切除了兩台70萬千瓦的機組。不過電廠為了快點發電還是忍了不打算換了(迎峰度夏)


本來我個人嚴格說來不算電氣領域的,但是看到@陳翔宇提到了特種變壓器,而我的工作跟特種變壓器的配件有一點關聯,所以還是忍不住班門弄斧寫一下關於這個問題的自己的一些感想吧。

特種變壓器的二次設備中很多用到微型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端子等等,很多都是由於變壓器的技術協議里就寫清楚要求外資產品甚至品牌,所以很多時候就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比如我們的成套設備,用得最多的就是西門子的產品。其實西門子也有國產的電氣元件,但是和進口元件的標準不一樣,人家是CE,我們是3C。其實由於我們用進口元器件用得多,反而不太知道國產的元器件到底如何,只是從所見所聞得出一個印象,就是國產的元器件技術功能都可以達到,就是工藝方面差了些。但是很多極端環境下,進口件也一樣無力,比如西北地區風沙很多,元件本身不防風沙,積了風沙之後元件一樣不動作;比如出口俄羅斯的電氣成套設備如何在戶外保證正常工作,因為環境最低溫度比元件說明書上寫得工作最低溫度還要低。這一塊倒是值得研究。

有不少朋友提到了售後,其實西門子等公司的技術支持還不錯,一般打400電話他們都會解答。但是我們公司的成套設備如果在現場出問題了並且可能是元器件故障或者損壞,都是自己再買一個寄過去或者派人安裝,不會說一定要西門子公司來處理,這其實也是出於提高效率的做法。畢竟這個行業很多業主都是電業局這樣的機構,不敢讓他們等。

想順便吐槽的是,其實電氣成套設備最大的敵人是施工方的野蠻施工暴力安裝。


就高壓斷路器而言,ABB甩國產幾條街。


其實一個電氣產品,不僅僅是電,還有很多機械方面的東西。就高端設備而言,還是國外的故障率低一些,性能可靠。拿一個發電機來說,原理大家都懂,但是你把進口發電機的軸承換成一模一樣規格的國產的試試。還有一個細節,國外的圖紙對一些零件的使用、保養、維修,都做了非常詳細的工藝要求,國產的很少。真心希望國內工人能爭口氣,靜下心來,把每一道工序做到完美。


做變頻器的是電力電子和單片機方向的,很多人不懂電氣,不懂電拖,不懂現場布線,怎麼能做的好。能精通這幾個專業都人到中年了。。。

單純的電子元器件差距不大甚至領先

身邊一個例子,前公司總工,技術是牛逼了,前年查出得了癌症。。。


做為一個在樂清人,說一說身邊的一件小事。

去年暑假我弟去正泰當實習生的時候,他們那台工作環境額定在25度(普通工作都沒有空調,為這台機器就得專門備2台空調)的進口機器,機器價格在百萬以上,裡面用的電子元器件大部分是正泰自己出產的,出什麼問題都不用找專人,自己人就可以解決了。

然後,不想問樂清是那裡,就一小縣城。


推薦閱讀:

如何獲得西門子、ABB、施耐德這類電力行業大型外企的實習機會?
電氣工程國外著作?
為什麼選擇框架斷路器作為主開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應該如何學習 matlab 的相關知識?
真空有電阻嗎?

TAG:電氣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