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孝武帝對匈奴的大規模征伐是不可避免的么?

是漢帝國本身的擴張需要導致了這個行為(必然),還是某些個人的意志在歷史進程中發揮作用從而開啟了這一系列事件?(非必然)


才疏學淺,拋磚引玉。

據《漢書.匈奴傳》的記載,匈奴「人不弛弓,馬不解勒,逐水草而居,控弦之士三十餘萬」。高祖劉邦早年北征匈奴,幾乎全軍覆沒。後漢匈和親,歲進奉絮、繒、酒、米。那時匈奴非常狂妄,冒頓單于要求呂后和親,信居然是這樣寫的:

你正守寡,我正喪偶,咱倆孤單影只,何不搞一腿呀?!

對這樣的侮辱,呂后也只能忍著。

不過,和親和歲貢並沒能阻止匈奴的鐵蹄。史書記載,匈奴「日以驕,歲入邊殺掠人民甚眾」,有時候漢廷給的少了,匈奴便「候秋熟,以騎馳蹂而稼穡耳」。文帝時期,漢廷和親、進奉,欲使匈奴無入塞。但匈奴卻從不遵守協議,小規模的騷擾時有發生,大規模的入侵也不在少數。大概算一下,僅劉徹出生前兩年,至他登基的建元元年,漢匈之間和親便有四次,而匈奴大規模入侵更有五次。

賈誼曾經痛心的說:今匈奴謾侮侵掠,至不敬也,為天下患……匈奴之眾不過漢一大縣,以天下之大困於一縣之眾,甚為執事者羞之。

漢武帝本人也非常痛心。痛心之外,便是憤恨。有那麼一段時間,他曾提倡學習公羊「君子復九世之讎」的復仇精神,並重用了幾乎所有反對與匈奴和親的大臣。另外,《史記.佞幸列傳》還記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韓嫣與上學書相愛。及上為太子,愈益親嫣。嫣善騎射,善佞。上即位,欲事伐匈奴,而嫣先習胡兵。

為了討皇帝歡心,韓嫣都開始學起匈奴的兵制和兵法來了。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那時漢王朝的主流價值觀,大概與甲午戰爭之前日本舉國買船造軍艦欲和大清決戰的架勢差不多。

那是一段從上到下都在思考如何打敗匈奴的歷史時期。

與匈奴開戰之前,劉徹先威服了三越——南越、閩越、東甌。

那時閩越圍東甌,田蚡認為越人互相攻擊是常有的事,用不著去管。嚴助反駁說」要是我們不去救,怎麼能顯出天恩浩蕩呢「。其實嚴助的目光還是太淺顯,劉徹的著眼點,恐怕要長遠的多。關於這一點,司馬相如的《喻巴蜀父老書》中的一段,也許能代表劉徹的想法:

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異也。

我覺得,為反擊匈奴建立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恐怕才是劉徹心中的真實想法。

三越穩定之後,便是對匈奴戰略方針的轉變。這其中,個人認為,即是必然,也有偶然。

必然,當然就是漢武帝一心一意想要擊垮匈奴的決心和意志。

偶然,則是匈奴正巧給了漢朝展示這種決心的機會。

建元六年,匈奴請求和親。朝議上以丞相田蚡為首的一干人等都贊成和親,而王恢則表示反對。雖然劉徹最終滿足了匈奴的要求,但王恢,卻走進了漢武帝的視線。

第一次不成熟的對匈作戰計劃——馬邑之謀,便是這個王恢領導的。

那時有人上書,稱匈奴即將襲取馬邑,誘其深入而伏擊之,可獲大勝。王恢認為此計可行,漢武帝便大力支持,力排眾議,詔令王恢、李廣、韓安國等率軍埋伏雁門關外(就是成龍和庫薩克當政委的那個雁門關),準備圍剿匈奴。不想戰前有人反水,計劃泄密,匈奴迅速撤兵,漢軍無功而返。劉徹聞之,大怒,論王恢「逗撓不進」之罪,令其自殺而死。

馬邑之謀雖然失敗了,但卻表明了漢王朝對匈奴的戰略轉變——由軟弱到強硬的轉變,由求和向戰爭的轉變。

接下來,漢武帝開始探索擊敗匈奴的軍事方針。

馬邑之謀,王恢未能抓住戰機雖屬偶然,但從中暴露出的不足也是非常明顯。過去匈奴來犯,若是漢軍派兵去救,兵少了不足,兵多了糧草輜重又多,等救兵到了,匈奴人早跑了。這種等著對方決戰的軍事方針凸顯的是漢軍軍事體制和指揮方式的不協調,這樣的戰法不可能徹底擊潰匈奴,必須轉變方法。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光元六年,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公孫賀出雲中,公孫敖出代郡,李廣出雁門,四將軍同時出擊,對匈奴開展大規模軍事攻擊。其中,另外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只有衛青深入匈奴祭天聖地龍城,斬獲七百餘人,取得了一次小勝。

戰果雖然不大,但意義重大——這說明,漢軍展開外線作戰的戰略戰術是可行的,匈奴並非不可戰勝。當然,還有另一個不能明說的意義,那便是衛青本人。

從此,自元朔初至元狩末,十二年間,漢王朝對匈奴取得了多次軍事勝利,徹底結束了屈辱和親的局面,不僅收復了河南(此河南非彼河南)失地,還開疆拓土,使帝國疆域遠遠超過秦帝國當年所控制的領土。

漢武帝對匈奴的作戰是不可避免的么?當然是不可避免的。畢竟漢不是宋。

至於漢帝國對匈奴作戰的戰略意義么,雖然我很多年沒碰過教科書了,不過估計上面應該也會這麼寫:首先,漢帝國疆域第一次達到極盛;第二,設朔方郡,修築漢長城;第三,絲綢之路從此暢通。

後元二年,劉徹駕崩,謚號孝武皇帝。他死時,漢帝國已是一座東起朝鮮,西至玉門,北達陰山,南至越南的大帝國。大漢王朝當然不需要如此興師動眾的大規模擴張,但若像文景那樣,納貢嫁女,烽火不息,就真的好么?

所以說,漢武帝征討匈奴的行為,也許用「必然」、「偶然」來總結,並不是十分恰當。這大概可以算作歷史遺留問題。


首先漢帝國想的不是擴張,而是生存,怎麼才能在匈奴的壓力下生存。漢帝國和匈奴爭的是生存空間。又是和親又是當孫子,沒辦法,打不過人家。辛辛苦苦種地,被人又是搶又是殺。等到有實力了,還憋屈著不碾壓過去,那才是真孫子了。所以要以舉國之力幹掉匈奴,為自己和子孫留下生存的空間。

關於個人意志,誰在那個位置,只要不是晉惠帝,都會想著怎麼才能打過去,而且能打贏。到了漢武帝時候經過幾代積累,終於有實力去打,然後用人得當打贏了。前面的帝王不是不想打,是打不過。劉邦差點把命交代了。


結論 是不可避免的

1 不是漢帝國擴張的要求 ,是匈奴不斷挑釁的結果,也是漢帝國生存的要求。

2 是劉徹個人推進了這個過程 但就算劉徹不打匈奴 日後的皇帝也有極大進攻匈奴的可能。

匈奴在高帝六年 40萬騎兵與漢叛臣圍劉邦與白登。

高帝九年 漢匈和親 漢以財物向匈奴購買和平,此後匈奴依然多次進攻漢帝國

高後時期 ,單于言語冒犯

文帝初繼位,匈奴大軍接連進擊漢邊 前鋒部隊 甚至到達長安附近

公元前174年 右賢王對西域用兵 滅月氏 兼并西域儲國 單于致書文帝 耀武揚威

此後 武帝初年 匈奴依然時時冒犯

對匈奴而言,騷擾漢邊,以軍事威脅換取漢朝供奉為策略。

皇帝一般養尊處優,形成剛毅性格幾率比較大,一旦皇帝性格剛毅,國家經濟允許打匈奴是早晚的事情。

武帝的個人作用 強化內政 解決諸侯王問題 拓寬稅收 創新稅收制度人才選拔機制 內朝制度 等加快了漢朝攻打匈奴的進程


首先聽聽漢朝廷的說法是有益的。武帝時針對匈奴來請和親,朝廷組織了兩次廷議,記載在漢書中,卷五十二。支持和親的代表為韓安國,支持對匈奴作戰的代表為王恢。按照 De Cosmo的總結,基本上,漢朝廷認為與匈奴和親的政策無法保證漢疆的安全,這是與匈奴開戰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王恢與韓安國都因對匈奴戰爭而死,但都不是戰死。


漢與匈奴的大規模戰爭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可以延後,可以縮小規模。不至於成為一場持續四十年牽連全國的戰爭。

公元前135年,匈奴來求和親。大行令王恢建議不和親,理由只有一個。「匈奴人喜歡背約,和親不過管用2,3年,不如打哭他們」。

並不是漢匈之間深仇大恨,生存壓力導致必須你死我活這樣的情況。

韓安國是當時的御史大夫,從後來他領軍馬邑之戰來看,還是軍事上的領袖。他的建議是「第一,打不過,第二,打不著。」並沒有提必須打,而不打的事情。而「群臣多附議」,群臣都認為匈奴侵略邊關只要和親就好,不必大動干戈去打戰。

可是才過去兩年,匈奴還沒有來得及背約。

漢朝先準備挑起大規模的戰爭。還是王恢建議的,理由這次更為赤裸裸,「漢高祖打不過匈奴,但是我們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可以贏。我有十足的把握,這個計謀如何如何。」

然後韓安國還是提出了反對意見,「防守匈奴入侵是應該的,但是主動出擊於理不合,與戰略上更是大大的吃虧。」

可是這次,輪不到群臣表態。

漢武帝採納了王恢的建議。

如何解釋漢武帝的變化?

我來說一個點。前135年,皇太后病死,竇太后還活著的時候,劉徹的帝位不穩,「淮南王安」的事件就發生這個時候。

這一戰,與其說是漢匈之間交惡導致的戰爭,不如說是劉徹個人引導的戰爭。他是個好大喜功的皇帝。那年他才二十四歲。竇太后剛死,他恰如一個脫韁野馬一般,一意孤行,發動了漢匈戰爭。

韓安國這個持反對意見的軍事領袖,甚至被命令統帥大軍,主導了馬邑之戰。而提出這個計劃的王恢,這被他安排來創造最輝煌的結果,偷襲敵軍輜重。可惜王恢甚至連出戰的勇氣都沒有,事後賄賂求生不能,自盡在家中。

對了。這位皇帝,才二十四歲的時候就寵信李少君。一個方士。後來李少君病死了,他依舊深信不疑。。

這樣的皇帝。這樣的戰爭。

古代社會的地緣政治和現在不同。並沒有那麼嚴重的你死我活。漢武帝用了四十年時間與其是為漢朝贏得了生存空間,不如說,毀掉了文景之治剛剛富裕起來的漢朝。


都下罪己詔了,你說呢

輪台罪己詔:

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用,是重困老弱孤獨也。而今又請遣卒田輪台。輪台西於車師千餘里,前開陵侯擊車師時,危須、尉犁、樓蘭六國子弟在京師者皆先歸,發畜食迎漢軍,又自發兵,凡數萬人,王各自將,共圍車師,降其王。諸國兵便罷,力不能復至道上食漢軍。漢軍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載不足以竟師,強者盡食畜產,羸者道死數千人。朕發酒泉驢、橐駝負食,出玉門迎軍。吏卒起張掖,不甚遠,然尚廝留其眾。

  曩者,朕之不明,以軍候弘上書言「匈奴縛馬前後足,置城下,馳言:「秦人,我匄若馬。」又漢使者久留不還,故興遣貳師將軍,欲以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與謀,參以蓍龜,不吉不行。乃者以縛馬書遍視丞相、御史、二千石、諸大夫、郎為文學者,乃至郡屬國都尉成忠、趙破奴等,皆以「虜自縛其馬,不祥甚哉」,或以為「欲以見強,夫不足者視人有餘」。

  《易》之卦得《大過》,爻在九五,匈奴困敗。公軍方士、太史治星望氣,及太卜龜蓍,皆以為吉,匈奴必破,時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將,於鬴山必克。」卦諸將,貳師最吉。故朕親發貳師下鬴山,詔之必毋深入。今計謀卦兆皆反繆。重合侯得虜候者,言:「聞漢軍當來,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諸道及水上以詛軍。單于遺天子馬裘,常使巫祝之。縛馬者,詛軍事也。」又卜「漢軍一將不吉」。匈奴常言:「漢極大,然不能饑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貳師敗,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請遠田輪台,欲起亭隧,是擾勞天下,非所以憂民也,今朕不忍聞。大鴻臚等又議,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賞以報忿,五伯所弗能為也。且匈奴得漢降者,常提掖搜索,問以所聞。今邊塞未正,闌出不禁,障候長吏使卒獵獸,以皮肉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後降者來,若捕生口虜,乃知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

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古代漢族強盛的時候向西征服而不是向北?
西漢長安城裡有多少人?
中國古代平民會逃亡到匈奴、朝鮮、山越之類的地方嗎?
有人說劉邦殺丁公是為了警示屬下,讓屬下看到背叛者的悲慘下場,但劉邦為何不殺項伯?
歐亞大陸曾有一種不知名的瘟疫破壞了古代絲綢之路的交往和貿易,加速了羅馬帝國和漢朝的滅亡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西漢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