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幾年難出文學大家?

感覺很多文學大家,都是8090年代以前產生的,很多經典作品也是那個年代及其之前產生的。為什麼現在的散文作品很難有類似於宗璞等人的水平,小說難有金庸,巴金等人的水平。

ps:是指普通大眾不知道,文學愛好者心中肯定自有一桿稱。而我們作為普通學生和普通人,卻一點也不知道21世紀後有哪些有名的作家。就類似於魯迅,巴金,丁玲等,這種如雷貫耳的作家

是因為我們的中學教材不收錄?還是我們不願意了解?或者其他原因。

ps:本人並不喜歡文學,今年大一,新聞學,有文學課,突然一想,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是自身原因?還是別的啥原因?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所指的大家並不是狹義上那種嚴格的成果多少地位多高的「大家」定義,這裡我們沒必要摳字眼。

把你的問題換個說法:為什麼當代沒有好的文學?我相信也能表達相同的意思。畢竟大家是由好作品成就的嘛。

以我個人的看法而言,就又要追溯到五四文學了。

拋開古典文學的輝煌燦爛不談,中國的現代新文學是從五四開始的,現代文學這三十年(1917_1947)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時期,文學界真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地呈現出一種革新、自由、多樣、迸發的狀態。文學家們不僅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學底蘊,而且其中很多人精通外語(俄語德語英語日語等等),飽讀外國思想理論和文學作品。

所以,其一,五四時期的政治文化環境是文學繁榮的土壤。政治動蕩時當權者會疏忽對文學的干預和鉗制,打開國門後的中國因各種思潮流派湧入,形成了一個精神文化極度自由豐富的局面。

其二,當時的青年知識份子務實求真,極有社會責任感,既有本土文化的紮實儲備和修養,又有開放的態度和眼光,能夠吸收世界先進文學和思想的熏陶和影響。

其三,大略地回想了一下五四時期的文學主題,絕大多數是剖析和反映社會人生現實的。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小說家,魯迅、郁達夫、茅盾、丁玲、蕭紅、老舍、巴金、沈從文、錢鍾書、張愛玲、趙樹理......詩人,胡適、郭沫若、聞一多、徐志摩、臧克家、戴望舒、艾青......散文家,周作人、朱自清、豐子愷、林語堂......劇作家,田漢、曹禺、洪深、夏衍......等等等等,我這麼一列舉我自己都覺得中國現代文學時期的優秀作家簡直多到不可思議。更何況我這裡只是把他們按主要作品的類型簡單例舉,實際上他們的創作非常多元,其中的大多數作家除了實體創作還有非常嚴謹細緻的理論研究,使得那個時期的文學能夠在實踐和理論上齊頭並進。

下面這個就是我以前考研考中國現代文學時列的一個清單,列的現代文學主要作家和主要作品,上文提的沒提的這裡基本有記,那時候我貼在床頭,看完一個劃一個。

這些作家的創作主題可以主要概括為「為人生」與「為藝術」,具體來說,前者是著力關照現實反映問題,後者是著力精進文學這門藝術。兩者不矛盾,相輔相成,只有人生會淪為乾癟的歷史資料,只有藝術會脫離生活失去重量。所以這些作家們呈現出的作品必然是既磨練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又深刻地關注現實關心人類,充滿人道精神的。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既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

到了當代文學時期,社會政治環境塵埃落定,政治對思想文化的干預和鉗制又可以重新被收緊,所以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文學界也就極度萎縮,在五四時期剛剛成熟盛放的中國文學相當於被攔腰截斷了。雖然之後仍有餘華劉震雲等優秀的堅持反映現實諷刺現實的作家在,但不管從人數還是創作量上,跟現代那三十年完全無法相提並論了。因為少了一樣東西:自由。

所以為什麼當代並沒有再出什麼文學大家了?或者說,沒什麼優秀的文學了?個人愚見:

首先,文學發展中間有斷帶,當代從現代那裡延續下來的都很少,更別說今天。樣板文時期甚至出現了倒退。從那以後我們可以說是一直生活在一個重理輕文的社會。

其次,對比一下五四時期的青年知識份子求知的心、了解社會人生世界的心、關心他人的心、對政治的參與度以及行動力,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慚愧。

最後,前文也提到,優秀的文學,足以流傳的文學是在具有藝術審美價值的同時,關心人類關照現實的。然而諷刺就不說了,這個時代,即便是原原本本把一些事情表達出來,有時也要被抹殺的。

無法觸及社會的核心、無法探究人性的深處,社會的主體價值觀是非黑即白,我們既不能主張灰色地帶的存在也不被允許直視並批判黑暗,魯迅先生的作品也在教科書中一再被刪除。所以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霸佔市場的東西全是小時代之流、網路言情仙俠、公眾號雞湯等等這種遊戲消遣類型的。這些東西差在哪裡,一方面,在內容上,全是個人情緒的宣洩和臆想,脫離實際脫離人生,另一方面,在形式上,語言乏味,很多人半文半白,用詞追求華麗生僻,文章結構破碎乾癟,毫無藝術價值可言。

在社會這個大熔爐中,大部分東西是會此消彼長的,真正的文學無從發展,那麼偽文學自然有機會霸佔舞台,重要的東西不能寫不能拍,那麼不重要的東西就會湧上來吞噬所有的平台。

所以,一個類似的問題:為什麼我國國產電影佳作很少?我想,都是文藝創作,兩者都得不到良性成長的原因,一定是有所相通的。想起那些被刪的wb被堵住嘴的媒體,想起已經銷聲匿跡的前陣子的許多事。要寫東西的前提,是要有東西可寫、有東西能寫吧。

每當思考類似的問題,我就常常會想起喬治奧威爾的1984,那裡有文學嗎?那裡連事實都沒有,哪裡會有文學。


文學巨匠輩出的現代三十年和後來的十七年,是國家動蕩不安、政權更迭、戰火紛飛的一段時間,思想言論背景也相對自由,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現在不是那種特定的歷史背景,而且對於文藝作品的管控也更嚴格。當然,市場化背景下誕生了眾多的(包括網路文學在內)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良莠不齊,但其中不乏優秀者。作品成為經典需要時間,作家成為大家也需要沉澱。耐心期待吧。


或許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太平靜了

沒有了近代民國的風風雨雨人人事事,自然也就沒有了魯迅老舍;

沒有抗戰解放民族獨立的壯麗事業,自然也就沒有了趙樹理

孫犁;

沒有了文革動亂沒有對浩劫的反思,自然也不會有劉心武張

賢亮;

沒有了改革初潮沒有開放的春天,自然也不會有王朔李敖王小波;

沒有了繁華亂世,自然不會有張愛玲穆時英;

沒有了鄉村生活,自然不會有莫言賈平凹;

沒有了對時代的茫然,自然不會有海子顧城;

沒有了對故土的牽掛,自然不會有餘光中席慕容;

我們的生活大概就是像韓寒張悅然寫的那樣,

一段混亂的紛雜的青澀的懵懂的青春,

所以我們這個時代,才會有韓寒和張悅然。

樂天曰: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古人誠不欺我

哇哇哇,感覺瞬間多了好多贊,只是一點點感觸而已,想不到能得到這麼多人的認可,謝謝謝謝(*°?°)=3我會努力的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至少中國近代還沒人能得諾獎。


啊,泄葯!

首先關於文學大家的定義,如果以五四為旗,那麼在魯郭茅,巴老曹之後,中國當代是沒有大家的,

如果按照國際知名度的標準的話,那麼上述六人基本只剩魯巴老

但是這也是大概的標準

其次。當代文壇現在的主力軍其實還是50後那批作家,比如莫言,閻連科,劉震雲等,說出來大家可能會認識

60後作家在80年代以先鋒作家面目登上文壇後,在90年代又經歷了人文精神失落,有些人幾乎不創作了,例如余華,格非,蘇童,馬原等吧

70後作家的聲音更衰微了,魯敏,徐則臣,阿乙等,除了文學系和少數文學愛好者,很少人熟悉吧。

所以在當代文壇和市場化下,最受歡迎的反而是邁入中老年的作家們

當然80.90後作家也是粉絲量眾多,但好像文學史目前還沒有納入他們的準備。

當然按代際來劃分作家不一定準確

最後,還是回到文學大家的定義上來,提問中所言的宗璞等人,還有17年的作家們,並不是真實的「大家」,只是在特定的歷史階段特定的文學史選擇了他們。

所以我們現在評判一個作家,不要完全依照文學史的判斷,避免落入「定式」陷阱


因為離得太近了。

現在,我說魯郭茅巴老曹,你都知道,我說郁達夫、丁玲、張愛玲、沈從文,你可能也知道。但是我說施蟄存、穆時英、劉吶鷗、廢名、許地山呢?我說台靜農、許欽文、彭家煌、師陀、予且、徐訏、梅娘呢?

以上這些作家,要不是當時的暢銷書作家,要不是當時的文學探索代表人物。可是為什麼現在你記住的還是老幾位?

文學的經典化,是一個過程。

而時間是最好的篩子。

30年之後,莫言、余華、張煒、陳忠實、賈平凹等人,同樣會成為經典。格非、馬原、史鐵生等嚴肅文學的守望者,大概只能像郁達夫一樣活在語文課本里。而那時的郭敬明、韓寒等,也會像當年的劉吶鷗、予且等人一樣,成為大眾文化的一個符號,而僅存在於史料之中。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分割線——————————

推動文學經典化的,是多方面的合力,包括政治風向、文學界內部的評價、大眾的關注,甚至與考古和文獻保護水平有關。

比如《平凡的世界》,從其本身的文學成就來看,在中國當代文學中,最多算一部二流作品,同一作家的《人生》都要好過它,更不用和莫言、陳忠實、賈平凹、張煒等人的長篇相比了。但這並不妨礙它獲得茅盾文學獎,並廣受大眾喜愛。

比如沈從文,在內地,他的全面認識,是要到80年代以後了。這還要感謝夏志清教授那本真知灼見與政治偏見並存的《中國現代小說史》。這也並不妨礙《邊城》成為公認的傑作。

很矛盾對吧。

其實並不矛盾。

評價文學作品的時間尺度,動輒以50年為單位。50年之前,1967年,《駱駝祥子》接受批判,《邊城》無人問津,流行的是浩然的《金光大道》一類作品。而現在,多少人記得浩然是誰?

再等等看吧,等到實現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之後,再看這個時代的文學,評價標準和評價尺度又會有變化。但文學作品本身是永恆的。


因為文學家需要時間醞釀,再過幾十年就會有人問為什麼現在出不來像2010年2020年左右的大文學家了?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文豪,但是都要到下一個年代才會被人們神話。


難有共鳴點。

現在的社會,物質豐富,生活節奏快,大家在錢的驅使下忙忙碌碌

資本主義製造的繁榮,就是享樂主義盛行,掙錢就是最高的政治正確。

教育也是為了錢,學習也是為了錢

人的內心,過去還有空虛一說,現在呢?被錢完全塞滿。

不是在掙錢就是想著掙錢。

文學已經沒了位置

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歌唱家

其實聽歌也很奢侈

聽歌也是要費時間的


我覺得有這種誤區,大概是通俗文學和傳統文學的概念出了一些奇怪的偏差,對於"大家"的標準也各不相同——但是普遍嚴苛。

大家,要兼有才學與知名度的雙重高標準,無疑是很難的。魯迅,老舍等上一代文學大家趕上了一個時代推動,能夠站上大家之壇。現在時代潮流在迷茫,不給這麼多優秀作家推動了,要爬上去,太難了。

題主認為莫言擔不起大家這樣的頭銜嗎?為什麼呢?要我說就是"在他得諾獎以前就知道他,了解他的文學的人很多嗎?"大抵是這樣的理由。而莫言在國際上也算是很出名的文學家了。

在國際上出名,又不被人認可為大家,也有。劉慈欣,很火,火的也夠突然。雨果獎和《三體》近年來反覆在刷存在感。有人說炒作云云,這些不論。他也是個有國際知名度的作家,為什麼不是大家?通俗文學。通俗文學似乎就能把一個作家往大家之壇的道路直接掐死。這合理嗎?

反正國際上更知名的通俗小說家,JK羅琳,斯蒂芬金也都沒被說成大家,劉慈欣這樣的知名度,這樣的科幻作品怎麼撐得起這條通往大家的路。

我突然又有了更加奇怪的想法:這麼說國際文壇,近年來又出了多少大家呢?有沒有大家一下就能想起來的?

村上春樹?去年諾獎都頒給歌手了,歌手!?再前年是個新聞工作者,新聞工作者?!文學大家?醒醒吧。

我們沒法活在我們熟知的文學大家所生活的年代,所以很遺憾我們沒有辦法證明當時的人們對我們現在所公認的文學大家怎麼看。不過我們試想一下呢?

莎士比亞那個時候是著名劇作家,理解為現在的知名導演沒啥問題吧。知名導演,編劇,你會覺得諾蘭是文學大家嗎?

拜倫,雪萊也是當年的少女殺手,青年文學偶像,包括年輕的聶魯達也是。你要我拿什麼類比?韓寒?郭敬明?

魯迅,老舍上一輩大家當時都被宣傳是民主鬥士的形象,現在還有這樣的潮流去教人執筆做一個"鬥士"或英雄嗎?

還有的大家當時甚至默默無聞,卡夫卡在世不被人理解,博爾赫斯,卡爾維諾一心投在小說創新,完全不被普通人熟知——換句話說,你不在這個圈子,就是再大的文學家你也不可能了解,可能都不知道名字。

很多人說我剛剛對諾獎頒給歌手鮑勃迪倫或者記者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表達的情感不妥。的確,這件事情在某方面看令人驚奇。我都不是村上的書迷(你應該理解有的人要比我更驚奇),這又能說明什麼呢?百十年後,他們就不能被公認為文學大家了嗎?

我們不知道,不代表大家沒有出,不存在,更不能代表中國文學沒有進步。大家是要時間沉澱的。我們當代能看見的,遠遠沒有那種時間積澱下來的資本。我們看不見有我們這一代大家的出現,難道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嗎?


這個社會太過浮躁,如果每個人都可以不忘記寫作的初衷是什麼,再加上時間的醞釀,很快就會有那麼一天的。


被邀請就簡單談談一點看法

1,受眾問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出版後極其暢銷,這部偉大的文學作品能獲得如此多的受眾,是可以窺見民眾對文學的鑒賞力的。而現今,中國人民的素質遠遠達不到這個程度,高材生也往往只以綜藝節目消遣,網路小說流行得不可思議。這種環境下,一定是使文學發展阻滯的。

2,目前中國的發展顯著集中在經濟上,這是中國目前階段決定的。文學受到的重視毋庸置疑不足。

3,中國的文化斷層很嚴重,就算是如今的文學工作者,也不乏中學西學都不通之人。我認為文學創作是有底子在的,而現今中國人普遍的文化層次就低,語文教育也不夠受重視,語文教育本身也達不到應有的難度深度。

4,中國的環境不太適合出文學家吧。首先是對於文藝不夠寬容,我認為作家這種職業是必須有自由度的。然後整個出版業都被資本腐蝕著,只求銷量,編輯甚至加入大量低俗情節以至於原作者將出版社告上法庭。民眾是低俗的民眾,出版社又跟著民眾走,這樣的情況下嚴肅文學有多少生存空間?

一點淺見


時代造就英雄,英雄改變時代。

這是兩種英雄!


先說說文學大家的標準:四書五經、詩詞歌賦都要精通,同時還得懂得琴棋書畫,儒釋道都能說得頭頭是道。然後,寫作是純文學作品。以上標準金庸符合,但是國內那些裝逼的、有著文學話語權的作協廢物們從不認同金庸。49年之後出生的人,文化斷裂,基本上傳統文化抹得一乾二淨。要不現在提倡國學?就是因為文化危機已經顯現。


商品社會,世界互聯,人們的生活趨同;生活節奏加快,時間碎片化,信息爆炸。文學的土壤在慢慢喪失,這是根本,另外社會價值導向,文人固窮,能潛心寫作的人越來越少。


謝邀,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發現,你在問題中舉出的文學經典大體上都能歸類為嚴肅文學。嚴肅文學本身就處於一種比較小眾的地位,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小眾地位還有愈加減小的趨勢。體量不夠大,自然難以引人關注,即使出現了天縱之才,也不見得會為人所知。

另一方面,如今的通俗文學又有點太過於俗了,以至於難以出現真正的大家。

最後,「文學大家」的稱號並非易得的,需要其作品經過時間的檢驗。我們如今還才處於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請題主不要焦急,再等那麼個幾十年,自然會有經歷過時間考驗的作品和作者出現在你和你後人的面前。

P.s 現在的茅盾文學獎等文學大獎的得主還多為50後60後,雖然他們的作品有很多都是2000年後創作的,像閻年科、劉醒龍、劉震雲、張煒、莫言等,他們也都是優秀的大作家,只是不知道何不合乎題主的要求。


因為都餓死了。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大家」是需要時間的考驗的,不是幾年就可以出的。若干年之後看看那時候的大家,可能才發現他在當代只是普普通通。


有人還擅自做主修改問題,說題主是想問「為什麼現在沒有好的文學」。

首先我得指出,題主的問題功利化。題為近年為什麼中國難出文學大家?那麼,為什麼要出文學大家?中國出了文學大家能給國家人民帶來什麼?一陣子的網路輿論話題?還是引導國民思想指標?或者要拿去評一個國際大獎刷刷存在感?

其次,這個問題還是功利化。如果中國要出文學大家,是橫空出世一個甲乙丙丁呢,還是一個著作等身的作家站出來呢?根據客觀事實,前者的可能性不大,後者如「莫言」等又稱不上「近幾年」。那麼我想這道題應該改為「如何看待八零後或者九零後作家及其作品問題」。

而,八零後作家群裡面,大多數都已經改行了。是的,身為作家,他們已經卸下作家的社會責任,同時又肩起大眾的社會責任,投身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去,從人民群眾中來,又回到人民群眾中去。他們的寫作事業因此而耽擱,作品質量停滯不前。還有個別不忘初心的,寫來寫去終是自己也不知道在寫什麼要寫什麼。

概全社會正處於網路喧囂而文學低迷的狀態,說白了,網路已經取締了文學的大部分價值和地位。說取締了價值,恐有文學青年不服,這年頭也就幾個不服的青年還在看書,僅此,看書的青年也不忘在網上吵架。由此可見,文學的價值雖高,然力量薄弱,它就是一個人說的話,編的故事,僅僅是文化的表現形式,譬如小說,成就高如《紅樓夢》,它除了改變後四十回走向,改變不了我們什麼。

中國從來不缺大家,大家都散了吧,明天還要上課上班。


你想要多大的?來個210斤的先嘗嘗?


推薦閱讀:

經典日本電影有哪些?
楚辭為什麼沒有詩經的的影響大?
你知道的意境極美的成語是哪一個?
本科歷史系學生研究生想學中文要如何準備?
為什麼本朝建國幾十年了,文學如此凋敝,還能夠被某些人吹成空前繁榮?

TAG:小說 | 作家 | 文學 | 散文 | 中國當代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