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兵的戰鬥力從何而來?
中原近千萬人死的只剩零頭,這樣還能活下來的人,體格不用說了。居無定所,被困在江北隨時要面對北邊壓來的蠻夷。天天競技場,不存在忘戰的問題。這些人是漢族剩下的最後精華戰士了,他們要是不行了,江南就更別指望了。至於說北府軍之強,那還要看統帥,(這裡需要改一下),郗鑒(始作俑者,一句話評論:丫忠義!)桓溫(讓北府臣服的霸主)、謝玄(謝安的親戚,因緣際會的讓這支軍事力量正式成名)劉裕(虎!不是我們滿洲國形容人衝動的那個詞意)都不錯。劉裕尤其典型,絕對配得上氣吞萬里如虎的評語!他把北府軍推上了頂峰。
經典戰役就是跟北魏在岸邊用卻月陣打的那場對攻。對面可是拓跋呀!橫掃貝加爾湖到長江之間所有民族的鮮卑拓跋啊!這時候的拓跋有多強,你讀史會發現一個怪現象,作為漠南的國家竟然一缺錢就對漠北發動討伐,屢次殺柔然可汗全家,屢次搶幾十萬牛羊回來。囂張!劉匈奴出了個絕世凶人赫連勃勃,都無法擺脫終被拓跋族滅的命運。這北魏誰敢惹。
劉裕竟然敢棄船上岸,跟鮮卑騎兵打對攻!太爺們了!北府軍用大車圍成半圓,頂住騎兵的正面衝鋒,然後以長矛弓箭對外攻擊。鮮卑用重兵包圍車陣,人海強攻。當時打成什麼樣子,北府軍用長矛捅外邊的敵人,因為外邊的人太多太密了。捅死一兩個長矛就捅不動了,也拔不出來。劉裕下令用木棰像錠釘子那樣敲擊長矛尾部。結果長矛就成羊肉串了。。。這仗打的,別說體力武藝指揮配合這些硬體了,心理素質差一點也不敢跟鮮卑這麼玩啊。竟然有這麼多人點贊,真是難得!大家中學的時候都學過一段古文吧,大意是:劉宋名將檀道濟在被殺之前,含恨咒罵說:汝自毀萬里長城!檀生前一直坐鎮江北,但僅能勉強抵禦北魏攻勢。檀死後北魏攻至劉宋腹地,劉道隆在山上,看見城外滿山遍野的胡兵,對檀思念不已!這位名將兄就是劉裕給他兒子留的舊臣。但這位,在劉裕時期真就排不到前面。也就是出道早,劉裕一起事他家哥幾個就跟著上了。同樣是對陣北魏,差別太大了。這事還涉及到劉裕的顧命大臣弄死皇帝,結果另外立了個心眼更多的皇子,新帝登基十分戲劇的反撲成功,殺了4顧命,只留了檀道濟,但這為名將,最終也沒逃過。新帝身體不好,導致劉宋內部權力爭奪十分激烈,我想這可能是宋軍力迅速下降的原因。可以說劉裕死後,北府軍也算沒落了。從此,南朝開始了,世族居高位,寒人掌機要,皇子鎮強番的局面。這裡的強番或許跟北府的後裔有關。算是一種延續。-----------最後從理論方面簡述下北府軍。這部分內容主要遵循田餘慶老師觀點。北府勢力的建立者為郗鑒。作為一個深明大義的流民帥,他在京口廣陵樹立的北府勢力,主要用於維持門伐內部勢力平衡,保護王室。桓溫取得郗氏權柄之後,北府實力同荊州桓家舊部,共同成了北閥主力。但桓溫死後,桓家對北府勢力影響漸弱。謝氏崛起,為平衡與桓家力量。謝玄認用舊人北府宿將劉牢之,並招募北府諸將。以此對外開戰。這時期是北府軍正式定名的開始。
謝家諸名人在肥水之戰後短期內相繼死亡,北府勢力零落。分散加入了皇帝和丞相司馬道子的陣營。成為帝相之爭的僕從。劉牢之掌握的北府勢力,最終投機成功,獲得了獨立的地位。後劉敗死,北府諸將遭桓玄屠戮。劉裕藉助京口勢力重組北府,以此對抗桓玄並對北方胡人開戰。可以說謝氏的北府軍跟劉裕的北府軍並沒有多少傳承聯繫,北府勢力是以將軍統領私兵為主。謝氏舊將到劉裕時期,多敗死。所以,劉裕是用了北府的兵,而沒有北府將。—————————————————其實謝玄才是北府君的正牌領袖,我之所以不提出了。其實也是出於我的個人偏好。這樣的一場淝水之戰,並未展現出軍隊打硬仗的實力。比起桓溫劉裕的北伐差了點激情。另外,我個人更迷苻堅、桓溫一點。歷史上其實還有好多名字很酷的軍隊,如同一時期的:乞活軍。這名起的是有多悲憤啊。擒生軍土團白條軍,你沒有看錯,這是五代十國初期的一支軍事力量。土匪農民起義軍為主,我很好奇到底是誰給他們起了這麼一個有意味的名字。
北府兵戰力很強悍不多說,例子不舉。那為什麼這麼強悍呢?因為:
一,北府兵主體是北方流民。流民就是沒有根的人,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北方的胡人有著血海深仇,世道混亂,想要活下來唯有抱成一團,殺出一條血路。比如著名的乞活軍,殺的令人聞風喪膽。
二,北府兵是私兵。什麼叫私兵?就是認人不認章,只認將軍不認朝廷。私兵的戰力自然比朝廷的僱傭軍能打多了,這些人不是父子兄弟就是同鄉同黨,戰場上從不後退,不勇猛才怪。你看岳家軍也是私兵,戰力不用說了吧。
三,北府兵是精英義軍的整合。謝玄招募的不是普通流民然後自己訓練成北府兵的,而是通過招募那些能戰善戰的流民義軍統帥然後整合成北府兵。這些人都是數十年在北方殘酷的戰場上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一個個的兇悍無比,殺人和吃飯一樣平常,這樣的軍隊不強橫才怪。
五、優秀的統帥。當然就是劉裕了。多優秀?至少從我看來,歷來南朝北伐,功績最大的是朱元璋,但是從戰略布局、戰術實施乃至於戰果的鞏固來看,劉裕當之無愧的第一。
六、特殊原因。外族的強大迫使漢人緊密團結。當時的北方太混亂,漢人只有兩條路,一是加入義軍砍死胡人;二是獨自逃生被胡人砍死。所以為了生存,不得不抱團么。抱團了誰打仗不出死力,就會被拋棄,你說,誰會不拚命??這樣的一個群體戰力怎麼會差??
總結了,北府的統帥很彪悍(是劉裕),將領也很彪悍(都是流民義軍統帥里的精英),然後士兵也很彪悍(都是通過殘酷戰場淘汰下來的),再加上特殊時期的特定原因。你說,這樣的組成能不強大么??
————————分割線,下面是私貨,可以不看————————
1、可能有人覺得北府兵不是私兵。好吧,你可以百度下看劉牢之為什麼死了。
2、可能有人覺得朱元璋北伐戰略布局完全沒問題。好吧,你可以百度下朱元璋北伐的時候,為什麼關中的元兵沒有出潼關。3、可能有人覺得劉裕北伐完全不成功啊。好吧,劉裕北伐之敗,不在戰略戰術,而是朝廷內政,乃至世俗制度。4、王夫之說,裕之為功於天下,烈於曹操。本人完全贊同。軍隊組成的基礎,基本是,八王之亂後,晉室南遷,呆在淮泗之間的豪強宗族,比如擊楫中流的祖逖,就是呆在京口一帶的豪強。大部分人都是經歷戰火成長的,意志力,戰鬥力自然強大,關鍵當時的豪強宗族南遷,都有各自小團體的頭頭,這些人稍微一整合,就是軍隊里的優秀將領,都是生死存亡間活下來的。
桓溫說:「京口酒可飲,箕可用,兵可使。
《晉書劉牢之傳》記載較詳:「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東海何謙、琅琊諸葛侃、平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勇應選。選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敵人畏之」。
這裡招募的一大批人,全是流民統帥了。
另外,自然是名將的統帥能力,在冷兵器時代,乃至於二戰時代,將領絕對是軍隊的靈魂,核心。沒有優秀,天才般的名將,多麼強大的戰鬥力的軍隊,都有可能輸,而實力稍弱的軍隊,卻可以憑藉指揮官的指揮能力,彌補這一點,乃至於擊敗強大的軍隊。北府兵從謝玄開始組建,淝水之戰擊敗前秦,而後有,劉牢之,劉裕,王鎮惡,檀道濟等。其中在劉裕北伐手中,戰鬥力發揮到最大化,所向無敵,這也證明,所謂的南方不能統一北方,因為步兵無法戰勝騎兵的謬論是錯誤的。劉裕自京口出發,徐州北下,入山東,滅南燕慕容,溯黃河而上,北破拓跋,西攻潼關,進軍長安。比起西晉統一南方,「王睿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的情況何其盛大!王夫之在《讀通鑒論》里,對此感慨:劉裕之功,烈於曹操!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北府兵由流民組建,因名將而發揚廣大,所向無敵,也因名將的凋落走向衰亡,自北府兵最後的名將檀道濟被殺,北府兵也就走向滅亡之路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看的簡直是熱血澎湃
世兵制,厚待北方漢人,當兵能過上富裕的生活。
你們以為木蘭從軍是被逼的?人家是不想放棄這種優厚的生活才替父從軍的。
北府軍是真能打,中國古代最強兵種,沒有之一。推薦閱讀:
※如何理清東晉南朝的歷次土斷?
※為什麼北齊的漢族和鮮卑政策看似是完全矛盾的?
※四部分類法是如何產生的?
※司馬師是一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