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鋼琴彈同一個曲子為什麼不同人有不同的感覺?

我是音樂白痴


謝邀^_^

彈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為什麼有不同的理解?我要告訴你的是、同一個人在他不同成長階段去彈同一首曲子,都有不同的領悟。

不知道題主所謂的感覺是什麼?此種感覺是針對彈奏者而言還是聽眾?

我就站在一個演奏者的角度談一下造成對樂曲不同理解差異的可能因素吧!

單純針對鋼琴演奏而言,這種變化的因素可以分為兩大塊:情感的變化及彈奏技法的變化。

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對事物的感悟是不同的,這與人本身的經歷有關。即使是同一個人,他十四五歲彈奏肖邦和二十多歲彈奏肖邦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單從情感上而言、經歷過情愛的人更容易理解肖邦某些作品裡惆悵百轉的小情緒。十四五歲技巧好的學生也能彈奏肖邦,但建立在此基礎上再學習幾年,他對同一首曲子的情感把握肯定也會不一樣,一般來說是演奏者隨著情感經歷的加深繼而對樂曲情感的理解也會更深刻。這是一個逐漸蛻變的過程。鋼琴彈奏者在努力迎合、還原作曲家本意時無法避免的加入了主觀情感,由此便導致了情感差異。不懂音樂的人會覺得都是彈貝多芬彈莫扎特、每個人有什麼區別么?區別太大了!越是好的演奏者越有自己的情感風格,所謂藝術就是張揚個性、就是如此。假若鋼琴家彈的貝多芬和隨隨便便一個人彈奏的感覺一樣、那為什麼奉他為鋼琴家呢?這不止是技術上的差別、還有情感上對樂曲的把控能力。

然後說一下彈奏技法的變化。就像武俠片里一樣、彈琴也是修鍊的過程、不僅修鍊心性也是磨練技術。除了天才的鋼琴家有極其驚人的天賦可以越過很多磨練技術的階段外,大多數演奏者都是通過長期大量不間斷的練習來鞏固並學習演奏技巧。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好比我們小學一年級做簡單的加減乘除都會產生困難,而讀到六年級你回頭再做一年級的題目你會覺得太簡單。這個道理在學習鋼琴上一樣適用,假如我只是練習到《哈農》前幾條的水平,你讓我彈奏一首類似《白毛女》程度的樂曲,那麼在演奏技法上的力不從心更是讓我無法在情感上去表達什麼東西。假如我是彈奏肖練的水平,你再讓我演奏《白毛女》,那麼我肯定比彈哈農前幾條那個水平表現得好。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了技巧難點就有更多的精力去琢磨情感內涵。在學習過程中、同一個人對同一首樂曲有不同的技法表現和情感領悟是非常普遍、正常的。

最後總結一下。在同一個人身上都能發生那麼多變化、那麼在不同的人身上這種差異性會更明顯。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也沒有兩個不同的人一模一樣的演奏。


用筆寫一樣的字為什麼會有區別?


就拿李斯特的《鍾》來說。

李斯特本人演奏的,簡直是神一般的曲子,由於吸收了帕格尼尼幾近瘋癲的演奏意識,他成就了《鍾》的夢幻,高超的演奏技巧讓人嘆為觀止。快速、多次反覆、變奏迴旋、連續的跳動,前所未有的表現形式驚世駭俗,簡直是【出神入化】。這首些許陰冷卻又十分歡快的曲子正體現李斯特對於鋼琴曲演繹的【獨特性】,拒絕復古和世俗化,充斥著浪漫和熱情似火。

而後人,為了證明自己的高超的演奏技巧,挑戰李斯特的《鍾》是首選,但是,沒人能將之如李斯特般完美演繹,但是,彈得較好的有基辛、齊夫拉、愛麗絲等人。

基辛的《鍾》,除了精準地模仿李斯特的華麗炫技,也同時加入了自己對浪漫的理解,在前部分演奏得更加歡快,更加輕盈美妙,加入了自己的創作元素,而,後半部分更加有力、更加壯闊,比李斯特更收縮及時,戛然而止,讓人意猶未盡。

齊夫拉的《鍾》,是最接近於李斯特本人的,在當時不愧被譽為【李斯特在世】,他將李斯特華麗的炫技演繹得淋漓盡致的同時,更加入了自己獨特的理解,清新而富有創意,同時又像宇宙大爆炸般能量巨大,整首曲子散發著光與熱,以及詩意的哲學沉思,激情,漸漸深入,讓人慾罷不能。

愛麗絲的《鍾》,可能由於她是日德混血而且又是女性的緣由,她有著德國人一貫的專業與嚴謹,也融合了日本人特有的個性與柔情,看她演奏,就像是在看她與鋼琴的十分較勁,她想要讓鋼琴臣服於她自己,更加地專註、投入和激情澎湃。

李雲迪的《鍾》是非常獨特有趣的,借用別人的評價:音色富有彈性,輕盈剔透,音符共鳴充分,餘音繚繞,斷奏的音符間銜接良好,血肉充盈。他的演奏使人感到:兩個黃鸝鳴翠柳般清透、 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清爽、 烏蒙滂沱走泥丸般震響,他的演奏形式不像是鋼琴獨奏,更像是一支交響樂團的美妙配合。他的曲子充滿了強大的感染力,不愧被譽為「中國的肖邦」,極富詩意和浪漫,心態平和地演奏高難度的曲子,恰如清風般掠過臉龐,他對速度和節奏把握自如,恰到好處。正如樂迷所說,如果說,基辛是電子鐘:精準,那麼,李雲迪就是古鐘:浪漫。

朗朗的《鍾》,著實不想評價朗朗,他一貫有【嘩眾取寵】之嫌,但,對於他的演奏技巧,還是沒什麼好說的,我只想說,他輸給李雲迪的地方就是【情感】,總覺得,他的演奏有些僵硬,就像是在完成任務,他演奏的《鍾》相對更加歡快隨性,他炫技很成功,但是,演奏卻讓人覺得——平庸甚至俗氣,不似李雲迪的內斂與靈氣。李雲迪固守古老的演奏風氣,而朗朗或許更適合這個時代的發展潮流——商業化快節奏。

很遺憾,好像沒有馬克西姆的《鍾》,很好奇一秒能彈奏16個音符的「鋼琴聖手」能演繹出什麼樣的《鍾》,有人拿《克羅埃西亞》當作《鍾》的跳板,那句很經典的:彈好了《克羅埃西亞》,離李斯特的《鍾》還遠嗎?但我覺得吧,二者還是無法輕易隨意相比,畢竟馬克西姆的曲子融合了許多現代元素,成就了其【新一代的獨創性】。

所以,要說,為什麼每個人演繹同一首曲子卻大不相同,取決於:氣質、情感、理解、目的、方式等的不同。


難道不是不同的人對曲子的情感理解不同嘛!


還真有一模一樣的音樂,不信試試。

Final Battle -FC Ver.-

Final Battle ver.FC


這和讀一些精妙的短篇小說一樣,隱隱感到作者想表達一些什麼,卻又捉摸不透。加上每個演奏者有不同的人生體會和生活態度,自然演繹出來就比較多樣了。


你自己都說是感覺了,大家都不太一樣才是正常。


(幫你邀請一位專家不過她能不能看到就不一定了。)

首先,我應該也算音樂白痴吧。


在此基礎上,站不懂裝懂的角度上和題主簡單分享一下自己對此問題的看法吧。

這裡引用一句話:」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個人理解,音樂就是特定的人,用特定的方式,把本來零散而毫無意義的節奏,按一定規律編排、呈現出來,來記錄作者當時的某些感情。當然這種形式,比起可視化的美術和影視作品來說更抽象,如果能了解作者當時的創作背景,置身在那種大前提下聆聽,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如果撇開創作背景不管,那麼這些音符也有可能激起你某些回憶的共鳴,人與人的心境不同,閱歷不同,應該是對於同一段旋律的理解也不會完全相同。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國際章和王力宏前段時間演了個電影,忘記叫什麼了,裡面有一段就是力宏桑讓小章分析一下周圍的人,結果倆人的結論完全不同。

角度不同嘛。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歌手張淺潛,以及她的音樂?
日本現在如何定義傳統日本的古典音樂呢?
為什麼普遍來說古典音樂較之流行音樂更不容易被聽膩?
有一定樂理基礎,如何自學管弦樂創作?
為什麼說披頭士重新定義了搖滾?

TAG:音樂 | 鋼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