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孫燕姿專輯《未完成》中的歌曲《神奇》?


終於能答孫燕姿的問題了,否則被路人冠以知乎頭號傑蜜我也是醉了。

先說一句不害臊的:

這首《神奇》哪怕放到今天,也依然可以秒掉一些玩商業概念的電舞歌曲,而且這首歌被低估了。

2003年初的《未完成》似乎是一張對我有別樣意義的一張專輯,有異域風十足的《神奇》,也有觸景傷情的《我不難過》,也有每個夜晚哼不停的洗腦旋律《永遠》,直到畫下《休止符》。

當那個瘦小身板彈著鋼琴用慵懶卻利落的嗓音唱天黑黑時,當我們都明白唱片公司的包裝造勢時,我們不得不承認,孫燕姿幾乎沒有打過敗仗。她瘦小的身後有著李氏兄弟的親力親為,而她也從未辜負兩位老師的眼光,用天賦級的悟性對作品的獨到理解,將每首歌演繹的淋漓盡致,似乎除了孫燕姿,別人再去翻唱都不對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女孩們在前仆後繼的翻唱孫燕姿的歌,從當初的姿迷,再到如今喊著孫媽的95後。

《神奇》歌如其名,這在當時貌似除了作為主打之外幾乎再無別的作用,好像它的誕生就是為了打榜、為了造勢、為了迎合新專的主題、為了迎合公司的概念包裝。以至於在後來多年的調查中不無意外得到的反饋是:我最喜歡這張專輯裡的《我不難過》。

是的,孫燕姿從出道就是靠慢抒情為自己隔離陣營樹立標誌。當我們覺得太慢的時候,就會有《超快感》、《我要的幸福》、《綠光》、《直來直往》等歌曲開天闢地,告訴你孫燕姿不止如此。

《神奇》的異國概念太濃,濃到一種土生土長的自然感。當我們拋開所謂唱片宣傳概念的時候,這首歌究竟怎樣?厲害在何處?下面一一道來:

編曲在這首歌的重要程度簡直可以超越詞曲,從開始到結束,基本上是編曲部分在貫穿始末,牽引著歌曲的脈絡,就像是一條線索帶你一同探索神秘的古都與異域文化。

開場前奏用了整整40秒!各位可以從其他歌曲找一個前奏比它還長,風格如此鮮明,而且還比它好聽的例子,在當時的流行歌曲里你幾乎找不到。更別說現今的流行歌曲,能花心思編配40秒的前奏,而且質量還這麼高的,銜接過渡如此和諧的,又如此應景的。

前奏部分的編曲所營造的「神秘感」是相當厲害的,這與王力宏去麗江拉薩採風汲取民間民曲去做《心中的日月》是完全不一樣的。《神奇》的濃度更高,細節表達的更完整,這40秒基本沒停過。

00:00~00:22 一直在做「懸念」,以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因為非本土文化,所以我們聽的時候會感到異域感很重,彷彿僅僅是前奏就能讓你感知到它很特別。

00:23~00:41與上述部分就截然不同,利用印度竹笛做了一處簡短卻巧妙的銜接,立即將氣氛帶入更緊湊的段落。當鼓點一起,走完這段loop後,整個前奏便結束。

特別提醒的是前奏部分的loop以及節奏部分,是很容易給聽眾一種「搖擺」的感覺,猶如對蛇吹笛。

後面演唱的部分均融入了諸多印度的元素,穿插的笛聲非常的巧妙,多樣的打擊樂器也不停的輸出著不同維度的節拍。在進副歌的時候會有一段不同角度傳出的女聲:「啊~」,此時建議你用耳機聽,你會非常驚艷的感受到耳機L和R穿插的效果,這在2003年足以讓幼小的我震撼到沒有朋友。

其次還有副歌的部分也採用了這種效果,以達到一種由遠及近由內而外的立體感。比如03:32大高潮處:立體「我的愛」「從古代」「和你回來」,在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屌爆了,美爆了。

這種組合有什麼好處呢?

比如當我們從耳朵里感受到聲音的遠近,比如A是左近,B是右近,C是漸遠,會給聽者一種特別立體的感覺,而不是單一簡單的平面。這種立體感不是靠聽旋律看歌詞來意淫畫面,而是純粹的靠聽覺去感受聲音的位置和距離,以及通過這樣的方式與歌曲本身需要傳達的主題進行搭配融合。

再舉個例子:

比如過渡段01:10處的「時間在倒回」和01:16的「奇怪的語言」,聽者都可以從其中感受到歌手演唱傳遞出的距離感,從而在我們大腦中形成一種多維的空間感,毫不生澀,非常立體。

此外,孫燕姿在這首歌還變換了唱法,比如A段的唱法,以及過渡部分對節奏的控制,副歌的突然爆發而且穩定。

上面寫的比較零散,我用歌詞的形式來帶姿迷們過一遍

前奏+loop x 2

就在一瞬間我們兩人眼前

一道光出現到了另個世界

眉中間 有個紅點 頭紗遮住臉

好像每個人都有特彆氣味

聞了才發現那是咖哩作祟

恆河水 菩提樹葉 古老的情節

歌詞部分寫的比較「穿越」,鋪墊的很短暫,對穿越後的情節描述很詳細,用「眉中間有個紅點」+「頭紗遮住臉」形容人物印象,之後又用「氣味」+「咖喱」暗示著當地飲食文化,緊接著用地理特徵「恆河水」、印度的國樹「菩提樹葉」依次為本首歌曲的風格進行著色。

時間在倒回 我們倆 穿著布紗 聽著梵樂 還想著 是幻覺

奇怪的語言 催著我 快快起舞 碎碎念啊念

這段的過渡並不像其他歌曲那樣刻意的「自然」,更確切的說這首歌的過渡段都用的很文藝很慎重。因為你要知道異域風情是需要被延展的,而不是憑空想一個旋律就能解決的事情。而這段的處理更像是電影中配樂的作用,是為了「情節」而「設計」的橋段,而不是為了彌補旋律空缺而敷衍的段落。

時空換換換 

分割的畫面 

輪迴轉轉轉 

有一樣的信念

我的愛 從古代 和你回來

時空換換換 

你回到過去 

輪迴轉轉轉 

我經歷了悲喜 好神奇

第一次進副歌與前兩段的色彩是相同的,給了一定的厚度但又不是最厚。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句末的短暫笛聲,如果你不仔細聽可能都會被忽略。相比我們經常聽到的鋼琴點個小旋律什麼的,這裡就顯得更特別更巧妙。

其次就是上面已經說過的:「我的愛」(近)→「從古代」(左漸遠)→「和你回來」(右漸遠)

還有一點需要留意的就是歌曲副歌的旋律,它區別於以往我們聽到的流行歌曲大高潮。我們以往潛意識裡都會認為副歌的旋律應該是一波大高潮,比如什麼高音飆八度什麼的,但李偲菘在《神奇》中是沒有這麼處理的,他以疊進增強的方式進行推高,然後用一句旋律拉高,反覆至最後又以一段極為簡單的旋律收尾,又新穎又妙!

重複的就不說了,下面重點說大高潮(02:30開始)

啊~~ 啊~~~~

你說她悠揚吧,好像還有一點慵懶。你說她慵懶吧,她又開始認真。這就是孫燕姿~

時空換換換 

分割的畫面 

輪迴轉轉轉 

有一樣的信念

我的愛 從古代 和你回來

時空換換換 

你回到過去 

輪迴轉轉轉 

我經歷了悲喜 好神奇

這是大高潮來襲前的最後一次副歌,珍重...

下面是我聽譯的,我不懂外語,不要欺負我...

二逼炸 x1

二逼炸 x2

二逼炸 x3

二逼炸 x4

宋哥賣力也不怕!

這段屌爆了,當時上學的時候戴耳機上自習唱這句,結果班頭從後門進來了,我記憶猶新啊!

時空換換換 

分割的畫面 

輪迴轉轉轉 

有一樣的信念

我的愛 從古代 和你回來

時空換換換 

你回到過去 

輪迴轉轉轉 

我經歷了悲喜 好神奇

注意倒數第二次大高潮與第一次副歌的區別:信念(ian~) 回來(ai~)好神奇(shen~qi~)

時空換換換 (呼~呼~)

輪迴轉轉轉 (呼~呼~)(啊啊 啊啊 啊啊啊 啊~)←「你以為我這「啊」是隨便打的嗎」

時空換換換 

你回到過去 

輪迴轉轉轉 

又回到了這裡 好神奇

注意最後一次大高潮中特別令我個人驚艷的是編曲在對末尾處理的方式很老到,其中在「輪迴轉轉轉」(03:50)處突然去除之前的伴奏,映襯了收尾的意義。

而更讓我個人佩服的是在「又到了這裡」(03:53)處以打擊樂再次首尾呼應,以穿越開始,以這裡結束。尤其是「好神奇」依舊沿用了對立體空間感的理解,最後的「神奇」及樂器收尾都起到了很好的延續作用,與專輯《未完成》的主題完美契合,更像是一個開放的結局,依舊撲朔迷離。

而這,便是歌曲《神奇》的神奇之處。

總結

《神奇》是一首穿梭之餘不忘百轉千回的美輪美奐,回味之餘不忘情節交替段落銜接的歌曲。整首歌層次感非常強,異域文化的味道甚濃,編曲強到一個爆,總之讓我個人全程是連蹦帶跳的聽完了這首歌。而《未完成》的成功可以說大部分歸功於李偲菘+Kenn C+孫燕姿,只是這首歌的MV實在是爛到爆,黃中平的MV將這首歌的水平和意境拉低了檔次,MV始終在用穿插短接來應付節拍,包括畫面取景以及情節表述都非常水,完全沒有表現出歌曲所應傳達出的概念和音樂層次感。

其中Kenn C的編曲水平姿迷們已經領略了,《我不難過》也是他編的,而且《我不難過》也是李偲菘譜曲的。上次誰在知乎說新加坡沒人才沒文化輸出的?你們是來逗我的嗎?僅僅這三位就能碾壓一部分國內的音樂人了,而且《神奇》是2003年的作品,可想而知這差距得多大。

尾巴

最後有一點個人感受不吐不快,最近孫燕姿的《RADIO》發布了,知乎各種邀答,其實我對於孫燕姿後期的新鮮嘗試是保留意見的。有人會從自我音樂的角度去支持她,也有人會從死忠歌迷的角度去支持她,也有人因為討厭曲風或歌曲本身而反感厭惡,而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今天特地寫寫孫燕姿,是希望自己能帶著姿迷重新感受一下我們曾經聽過的孫燕姿,感受一下年少的我們是否錯過了曾經驚艷絕倫的細節彩蛋。包括我自己寫周杰倫也寫煩了,雖然必須承認知乎上傑迷還是蠻多了,姿迷好少啊,好像都忙著在貼吧給孫媽打榜呢...

音樂嘛,喜歡聽就行,我聽了這麼多年孫燕姿,曾經也為她刷過榜,頂著50K的網速換著IP撥號玩命的刷,當時瘋的簡直了.. 現在支持她的唯一方式就是聽她的演唱會,安安靜靜的在一個不為人知的位置聽她的演唱會,跟著一塊兒唱。

作為一枚曾經因為孫燕姿《完美的一天》而染了一頭紅髮的少年,下一站青島克卜勒巡演,約嗎?

BTW:-歡迎提關於孫燕姿的問題來邀請我回答,樂意分享我的感受-


個人認為《神奇》屬於中期。

這首歌出自《未完成》,掐指一算,是第六張專輯。此後出了《The Moment》精選集就跟華納約滿,暫退休息去了。因此,神奇時期的孫燕姿各方面已經趨於成熟。神奇是這張專輯的第一主打,品質自然有保障。下面詳細說說我的感受。

神奇是首中板歌,但對於不善唱跳的燕姿來說已經夠快了。曾一度它在我觀念中還是一首舞曲呢,因為燕姿破天荒地跳了幾下憋足的印度舞。以前燕姿的快歌詞曲風格都是歡快洒脫的,比如超快感、直來直往、隨堂測驗、星期一天氣晴我離開你等等。而神奇的風格較之前有異,就……總而言之,異域風情。早年身為燕姿的腦殘粉,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因為孫燕姿的形象和個性太陽光自然,以至於她這個人跟「風情」二字沾不上邊。所以,我聽到的神奇,其實是只有異域,木有風情的。

另外,我認為現在流行樂壇一個關於快歌的潛規則大概就是:曲調上口、編曲稍複雜、配點舞蹈,再加上歌手紅到一定地步,歌就可以火了。至於歌詞什麼的,句句押韻就OK了。因此,兒時晝夜循環的神奇,其實到現在我都沒有太懂它到底在講什麼,穿越嗎?穿越吧。


這題不能不答!(開始跑題中,不喜請按返回鍵)這首歌開啟了我的對音樂的情竇,對,在這首歌之前我對音樂完全沒概念,仍處於兒歌的境界,五年級的一個下午,我在從客廳路過,突然被電視里的流行樂吸引,孫燕姿站在一個啥車上,激情澎湃的唱著神奇,貌似是中央三台的個音樂節目,董卿主持的,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時我可以算是對她一見鍾情,深深的記住了孫燕姿這個名字,第二天就和媽媽去音像店買了她的磁帶,還是盜版的貌似,回家就迫不及待的聽,不久我就可以唱磁帶里每一首歌,後來我就脫胎換骨啦~什麼she啊張韶涵啊蔡依林啊各種亂入,後來初中高中就更加廣了,不過每次,每次別人問我喜歡哪個歌手時,我立馬就想到的是孫燕姿,也僅有孫燕姿,包括後來特別喜歡的莫文蔚和張惠妹,但對除了孫燕姿外其他的所有歌星都是對歌不對人,其實孫燕姿的歌我聽的並不多,沒有莫文蔚張惠妹周杰倫多,但就是喜歡她,後來才理清楚,原來相對於她的歌我更喜歡她這個人,一種純粹直爽陽光活力光芒四射,就像她在冰紅茶廣告里的那樣,穿著小胸罩寬鬆背心紅短髮,笑容簡直耀眼,徹底征服了那時的我,多年後的今天,她留起了長發,不再滿頭紅色,也開始穿裙子有女人味,性格不那麼張揚向著溫柔賢惠的風格走去,漸漸消失在大眾面前,但這些並不妨礙我依然只喜歡她一個歌手,而不單是她的歌,我衷心的希望她幸福,這個可以說是啟蒙我性格的人,不管理論上大家覺得《神奇》到底怎樣,在我心中它就是超級超級好歌,它對我的影響是那麼的絕對和長久,一直延續到現在,讓我一直明白我想做一個怎樣的女生,而且一直朝著這個方向走去,(╰_╯很久都沒認真答題了,因為覺得知乎上已經沒看到值得我去花費時間和精力的題了,可是這個問題,,,實在忍不住啊,孫燕姿,對於我太特別的存在)


真心覺得歌詞配不上編曲


旋律一響起來,腦海中就飄來一句話:衛生間有個紅點,褲衩遮住臉。


很多年以後,我再看這首歌的MV,尼瑪男主角居然是阮經天!!!


一聽就愛上了,就是這種感覺……


超出當時流行音樂太多了。

當時聽起來不怎麼有感覺,隨著歌曲越聽越多,再回頭去聽發現這是一首神曲。尤其是編曲部分,做到如此異域風情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放在10年後的今天依然秒掉了太多話語歌曲。


民族元素、中國元素、異國元素的恰到好處融合,對一個作品的加分不只一點點


真正意義的神曲


非常好 另一個異域風情印度風較火併得過金曲獎的就是她好友


首首都是經典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孫燕姿新歌《跳舞的梵谷》?
你們最喜歡孫燕姿的哪首歌?
聽孫燕姿演唱會是什麼樣的體驗?
孫燕姿的《風衣》刷屏,如何搭配才能像她一樣輕靈?

TAG:音樂 | 孫燕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