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是如何成為全球結算貨幣的?
在美元成為全球結算貨幣之前,有過葡萄牙銀幣、西班牙銀幣、荷蘭盾、英鎊,這些貨幣走上歷史舞台都是依靠本國在國際貿易中統治性地位維持的,當然也就隨著各自國家實力的衰微而讓位於後來者。在硬通貨時代,國家貿易實力對本國貨幣地位的作用是輔助性的,首要的是這種貨幣,比如西班牙銀元,的確是真金白銀,而且貿易的參與者相信西班牙商人或者西班牙鑄幣的信用——不會缺斤少兩,貿易實力只是一個把這種貨幣送到世界各個地區的手段,和今天各種電商網站強調的渠道實力相似——大家賣得東西一樣,我發貨能力好當然就搶佔的市場份額。但是到了紙幣時代,形勢就大變樣了,大英帝國再牛、渠道再廣,英鎊紙幣拿到天朝,不好意思,境內流通不起來。這樣一來,作為貿易中收錢的一方要考慮的問題就變成了「既然國內花不掉,我拿著這些紙能不能去別的地方順利買到我想要的東西?」彼時英帝國雄冠全球,你拿著他家的胖子想購買全球最先進的機械、技術甚至教育,你來買沒問題,你想買木材、礦石、黃金,沒問題,產這些的殖民地都是我的,而且是全世界都想買,這樣英鎊自然就成了大家都歡迎的貨幣。二次大戰之前,此前近二百年通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奮鬥到世界老大地位的大英帝國面對一戰沒打死反而更來勁的德國束手無策,二戰打下來帝國榮光基本成了過眼煙雲。打掃戰場的階段,美國人叫大家開會,提出新世界新秩序,曾經一戰結束開會大家規定的是全球海軍艦船噸位分配,但是美國人明白,軍事實力分配已經基本確定了,美蘇兩極,日後更加重要的是貿易地位的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營運而生。布雷頓森林體系核心內容是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世界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僅限定於上下1%的波動。這意味著為了維持這種穩定的貨幣價值體系,美國需要儲備大量黃金支持自己的承諾,而世界各國要持有龐大數量的美元來為自己的貨幣價值背書。當然這一切不是憑空產生的,這是以美國在二戰中表現出得超級強大的軍事、工業和商業實力作為基礎的,最根本的就是,美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被打爛的工業化大國,而且明顯會成為超級大國,大家都想也都必須從美國那買東西, 和美國交換、借貸,OK,請使用美元。由此,美國向世界各地輸送了大量的美元,這些當然不是免費的,你得把你的黃金存在我這裡,等於是給各國開了個黃金存款單,而這種單據流通性極強,自然就成為了交易的媒介。然而黃金畢竟是一種礦產,面對戰後飛速發展的全球經濟,其開採能力無論如何是追不上貿易規模的膨脹速度。另一方面,逐漸從戰爭廢墟上恢復起來的歐洲國家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相應的其貨幣的總價值也應該提升,這意味著更多的美元儲備,也就是對美國更多的貿易順差。這樣一來,美國自身如前面所說不能從地下憑空挖出來那麼多黃金,同時卻對各國有著日益龐大的貿易逆差,美元必然是無法保持堅挺的。一個價值不穩定的貨幣,一個價值隨時在下降的貨幣如何成為全球貿易貨幣呢?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難題。像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的金匠一樣,美國這個黃金保管人終於還是開出了沒有黃金支持的票據,還是那張」35美元等於1盎司黃金「的美元。一天兩天沒有太大的影響,日子久了地球上的美元越來越多,購買力明顯下降,那些在美國存黃金的國家不幹了,要求行使黃金購買權,用手中虛弱的美元購買堅挺的黃金,隨著黃金流出美國,每個人都明白——美元越來越不值錢了,美元的信用正在喪失。1971年,尼克松實行「新經濟政策」,38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這使得名義上世界各國持有的美元瞬間貶值近8% (之所以說「名義」是因為市場其實一直對於美元的價值有合乎事實的估計,貶值並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由此,布雷頓森林體系名存實亡。與此同時,根據史密森協定,各國開始調升本國貨幣兌美元的匯率,但是這一切都不能解決特利森難題,終於在黃金官價從38美元上調到42.22美元進而上調至44美元,而事實上黃金價格早已超過70美元每盎司時,布雷頓森林體系宣告終結,各國貨幣放棄了與美元的固定匯率。
如果回到最根本的因素上,美元這次貨幣危機原因在於美國生產的東西(天然以美元定價)不再能支持美元地位。如果希望保持美元的地位不發生徹底的崩盤,那麼美國人得趕緊給美元找個新靠山。全世界都需要什麼呢?不是用美元標價的美國夢,是石油。
70年代全球經濟最大的事情是一波一波的石油危機,產油國聯合起來組成的歐佩克組織抬高石油價格,用一桶桶原油換走全世界的產品,更重要的是換走了大量的美元,各國經濟發陷入了無米可炊的窘境。但是同時,這些財大氣粗的國家也等於把自己的身家押在了美國身上,用賣石油賺來得美元購買了大量的美國資產,如果美國經濟出問題、美元出問題,自己的真金白銀也難逃厄運。所以經過長時間、多種嘗試的博弈之後(此時美元購買力已經大幅削弱,產油國嘗到了丁家貨幣不穩定的痛苦),沙特和美國達成了協議,用美元計價賣石油,沙特有權利以優惠價購買美國國債,提高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權重。這樣沙特用石油托住美國債券,間接的托住美元,也托住了自己在美國的資產。這也基本解釋了今天,為什麼中國和日本要持有如此巨大規模的美國債券,因為日本和中國都先後向全世界賣出了金額巨大的產品,這些產品絕大多數以美元計價,兩國不能拿錢抽走了事,因為那不是天然擁有價值的黃金(個人認為黃金的這種性質在13年的金價暴跌中也受到了相當的質疑),而是以美國實力背書的紙幣。美元的全球貨幣地位同以往任何一種貿易貨幣的地位一樣,根本上來自於人們需要並且相信可以用這種貨幣購買自己想要的產品,從阿拉伯的香料,中國的絲綢、瓷器,到一桶桶的原油。「信用」這個在金融課本里最撲朔迷離也最有魅力的辭彙是這一切的根源。牛肉同學的回答很具體了,我來個簡單的。戰爭,貿易,戰爭,貿易。整個人類史上,唯一從戰爭中獲益的可能就美國人了,戰爭讓他們獨立,戰爭讓他們確立建國基礎原則,戰爭讓他們拜託經濟危機,戰爭讓老歐洲變成廢墟,二戰後,大部分黃金在美國,雖然不一定全部屬於他,但哥們就是坐在黃金上說,歐洲老哥們你看你們都被打得很慘,我來幫你們建設,要用我東西就得用我錢,這樣,以後你們就別用黃金了,我美元就是黃金……基本上從此,黃金就註定退出貨幣結算舞台,而上台的是美元。
應該說,美元成為結算物有歷史原因,趕上好時候,其自身制度優勢在當時(包括現在)也是極其明顯的。
事實上,在上世紀70年代通貨出現嚴重膨脹之前,很少有人關注美聯儲及其主席。美聯儲主席的主要影響力來自於其領導力、個人魅力,以及在遇到棘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時翻雲覆雨的手段。很多媒體將美聯儲主席描繪成美國第二大最有權力的人,但真正的決策權其實掌握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手裡。
美聯儲經過五十年發展,是如何一步步演變,發展到現在的地位的?今天和大家分享這本《美聯儲50年風雲 》。
美聯儲
根據1913年生效的美國《聯邦儲備法》,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聯邦儲備銀行共同組成聯邦儲備系統(簡稱美聯儲)。美聯儲獨立於美國政府,向國會負責,經常接受立法審查。
「如果擁有足夠的勇氣、威信和敏銳的感知力,美聯儲主席有時會對政策產生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危機時刻。」
現在的媒體經常會把美聯儲主席描繪成美國第二大最有權利的領導者,但是在艾西羅德剛開始進入美聯儲的時候情況並非如此。在那時,很少有經濟學家或者投資者會關注美聯儲及其相關政策。央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一直不在公眾視線之內,直到後來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沃爾克制定激進的措施來抑制通脹,央行才逐漸受到公眾的關注。然而,公眾誤以為任期為4年的美聯儲主席擁有無上權力,實際情況卻是該職位的影響力因人而異,主要看其管理能力、個人魅力,以及在出現棘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時的應對能力。
「貨幣政策的威力當然不是來自於美聯儲主席個人,而是來自於該機構本身。」
所以事實上,聯邦儲備委員會的7位指定成員(任期為14年)才是真正的決策者,因為他們擁有對具體行動的投票權。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管理通脹和經濟增長,但是通常人們很難理清美聯儲貨幣政策和其對價格與經濟增長的影響之間的關係。
「美聯儲主席的能耐大到什麼地步呢?他們可以影響到政策制定者的選票。」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通過對美國政府債券和其他金融工具進行市場操作來實施其貨幣政策。美聯儲有巨大的資產負債表,他們的操作會直接影響銀行的儲備和借貸,這也是美聯儲權力的來源。FOMC由12名有投票權的成員組成:1名主席、6名聯邦委員會成員、1名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總裁,以及4名來自其他11家儲備銀行的總裁,這11家銀行輪流選出4名成員來任職。傳統上,由這些人提名美聯儲主席來領導FOMC,並且指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總裁擔任副主席。
「美聯儲實際上是國會創立的,所以對於美聯儲而言,國會是第一位的,總統是第二位的。」
馬丁和貨幣主義
在1951年被任命為美聯儲主席之前,威廉·麥克切斯尼·馬丁為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在任期間,他推動完成了大蕭條後的股市改革。擔任美聯儲主席之後,馬丁一直致力於減少紐約的大銀行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二戰」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在公開的市場運作中處於中心地位,影響力十分巨大。60年代,馬丁將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這種操控權轉移到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儘管政治和經濟形勢變得越來越複雜,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仍然對政策保留自己的觀點和判斷。」
1965年,美聯儲的「藍皮書」——一份對貨幣量供應和利率數據的分析報告,用來幫助委員們決定是緊縮、放鬆還是保持「貨幣市場情況」——在艾西羅德的監督下完成了。該藍皮書向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運營經理傳達來自FOMC的明確指示,而該經理則必須要實施這些指示。由於最初編訂藍皮書的是華盛頓的美聯儲員工,而且直到現在還在繼續這種做法,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藍皮書的出現鞏固了美聯儲總部的權威。
「威廉·麥克切斯尼·馬丁可謂是政策制定領域的『藝術家』,他有敏銳的直覺,而且為人非常正直。」
貨幣政策——通過密切監控和操縱貨幣供應來影響經濟活動——在馬丁任期內發揮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在馬丁之前,美聯儲主要關注利率調控,而且當時的貨幣政策不夠周密,遭到了人們的批評。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就是批評者之一,他認為美聯儲應該遵循嚴格的規定,根據事先確定的比率來增加或者減少貨幣供應,而不是根據自身對經濟情形的觀察和主觀判斷來採取應對措施。弗里德曼等經濟學家支持的這種方法從理論上講可以減少美聯儲的反應時間,因為他們認為美聯儲在注意到商業周期的變化後再調整貨幣供應的話,為時已晚。
「在20世紀70年代被推上美聯儲主席的位子對阿瑟·伯恩斯而言是一種不幸。」
正是在馬丁任期內,美聯儲開始採取上述措施,但是這一措施實施起來卻非常困難和複雜,因為這一措施沒有考慮到在經濟、市場、政治和社會中會出現很多變數。這一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探索的貨幣政策在隨後的70、80年代變得更加嚴格,因為隨後的通脹變得更加嚴重。
「G·威廉·米勒其實非常聰明、也非常有能力,可惜的是他對央行業務不上心。」
保守的伯恩斯
在伯恩斯1970到1978年任美聯儲主席期間,平均通脹水平增長到7.5%,是10年前的3倍。雪上加霜的是美元從這時候開始貶值,導致通脹更為嚴重,最後,也就是1971至1973年間,「貶值危機」爆發了,美元和黃金價格從此脫鉤。阿拉伯世界的石油禁運和緊接著於1973至1974年間爆發的石油危機加重了美國的經濟困難。在上述大背景之下,由於既要維持價格穩定,又要促進經濟和就業增長,美聯儲的日子相當難過。比起前幾任,伯恩斯更為重視貨幣供應這一調控工具的使用,但他還是不太相信這是一種有效的金融工具。
「在公眾場合,沃爾克的表現完全符合領導者的風範,他的舉止無懈可擊,對於要說的話和要做的事也瞭然於心,而且他說話有力度,能讓人信服。」
保守謹慎的伯恩斯是第一位出任美聯儲主席的經濟學家。他主攻對商業周期的分析,所以不認為貨幣供應,尤其是短期的貨幣供應可以影響商業周期。他的這一觀點正好和弗里德曼(伯恩斯的朋友)相反。由於他謹慎的本性,伯恩斯採取的抑制通脹的政策非常溫和,所以也只是稍微緩和了通脹的增長。由於人們認為伯恩斯沒有能力控制通脹,在他的任期於1978年結束時,總統吉米·卡特沒有讓他繼任。
「由於格林斯潘對於數據格外篤信,我覺得他認為自己的決策更多地來源於分析,而不是直覺。」
伯恩斯的繼任者G·威廉·米勒在抑制通脹方面也沒有多少作為。米勒之前是一家大集團公司Textron的CEO,他不大願意討論貨幣政策,也不願意分享決策權和染指官僚主義。在18個月的任期內,他還遭遇了美元危機。這段時期美聯儲開始發行外幣債券——「臭名昭著的卡特債券」——以穩定匯率市場。這項政策最後被證明沒有任何作用,卻被認為冒了很大風險,讓世人覺得美國沒有能力來維持美元自身的價值。
「人們對於本·伯南克的評價可能主要是看他對2007年至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的處理結果如何。我個人覺得他就是為此而生的。」
沃爾克強勢應對通脹並取得成功
接任美聯儲主席的保羅·沃爾克意識到,面對持續通脹和貶值的美元,更為激進的措施勢在必行。不僅如此,他還肩負著恢復美聯儲公信力的重任。憑藉他的非凡專業技能,沃爾克推動了一系列內部改革,包括新的開放市場運作模式,還強調要監控每日貨幣供應數據和貨幣儲備總量。在公共場合,沃爾克是一位強勢且儀錶堂堂的領導:極為稱職,敢於行動,而且對美聯儲的運作運籌帷幄,胸有成竹。而私下裡,他卻非常膽小,甚至會「沒有安全感」。
「美聯儲最終採取的創新措施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
1979年,沃爾克在貨幣政策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此後,美聯儲只把重點放在控制貨幣供應的某一目標增長率,而不再管理利率。憑藉其強大的領導力和實踐精神,沃爾克成功推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實踐貨幣主義」。他讓市場相信他將全力抑制通脹,而且他承諾「美聯儲將嚴格遵循預先設定的貨幣率而不去考慮其對於利率的影響」。但是,後來這一政策遇到了難題:利率開始大幅飆升,而且聯邦基金利率一度上升到20%。
「歸根到底,貨幣政策的威力當然不是來自於美聯儲主席個人,而是來自於美聯儲本身。」
這種新的金融管理措施使得一種新職業流行起來:「美聯儲觀察人士」,也就是那些試圖預測貨幣供應量的市場專家。新政策也吸引了全球其他央行的注意,尤其是英格蘭銀行,後者那時候正擔心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會對其貨幣政策進行更為直接的控制。沃爾克的預設貨幣供應政策儘管實施起來非常困難,卻有非常明確的目標:通過迅速提高利率來抑制通脹。這種做法背後的經濟原理是:通脹越嚴重就越難控制,也就是說,行動要趁早。然而,一些儲備委員會的成員要求降低關鍵利率,由此導致了一場罕見的對抗,1986年2月這場對抗發生在里根總統指定的4名委員和沃爾克之間。該委員會否決了沃爾克的意見並通過了降低利率的方案。沃爾克被激怒了,據傳他當時考慮辭職。在進行了一些幕後政治活動之後——由於里根政府離不開沃爾克——委員會在當天又投票恢復了被降低的利率。
外部人士格林斯潘
格林斯潘於1987年8月進入美聯儲,當時他已經是知名的市場預測者和商業顧問。儘管他不是理論家,格林斯潘在經濟上還是比較保守的,不願意過多干預私營部門主導的市場經濟。作為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對於政策和經濟持客觀態度,但同時,他也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支持了某些政治立場,比如減稅,還比如減少政府對市場和經濟的干預等。格林斯潘對自己的崗位始終保持好奇心和熱情,而且對數據和統計一直非常篤信。他也是第一批認可信息技術會促進經濟增長和生產率提高的領導者之一。
在格林斯潘任期內,美聯儲開始了在FOMC會議舉行兩周後就發布報告的做法,而不是以前的六周或者七周。這一做法受到了美聯儲觀察人士的歡迎,但是人們對報告的目的和意義卻一直眾說紛紜。而且,透明度提高的結果有好有壞。1996年12月,格林斯潘對股市發表了一番著名的評論——「非理性繁榮」,在這之後,美聯儲既沒有能夠收緊貨幣政策,也沒有能夠通過提高利率來控制市場增長,而本來這兩種做法中的任何一種都可以實現抑制市場投機行為的目的。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格林斯潘隨後宣布,美國經濟正處於生產力提升的階段,該言論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熱度。批評者認為格林斯潘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促進經濟增長上,而忽略了資產泡沫的形成。
1998年底,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的對沖基金破產了。市場由此受到了震動,美聯儲開始在私營部門投資者間召開會議,試圖緩解形勢。同時,美聯儲放鬆了對利率的管控,以緩解LTCM帶來的災難。在有些人看來,格林斯潘此舉起了反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去冒更大的風險,讓他們認為,遇到麻煩時聯邦政府不會坐視不理。而且這一舉措也背離了格林斯潘一直堅守的個人信條,即私營部門應該獨立解決自身的問題,政府不應該進行干預。
2004年年中,美聯儲發出信號,將逐漸提高短期利率。而市場得到的信號卻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利率會保持不變,所以美聯儲發出的信號相當於鼓勵了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性擴張,最終導致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此後,經濟學家本·伯南克開始接替格林斯潘的位置。
伯南克的接任代表著美聯儲領導層的巨大轉變。他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處理,以及隨後到來的信貸緊縮政策標誌著美聯儲發生了巨大轉變——美聯儲開始利用自身的影響力來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不管歷史將如何評價這位領導者,有一點是很明確的:美聯儲及其領導者將會需要不斷應對新的難以預料的問題。
本書編譯自斯蒂芬·H·艾西羅德(Stephen H·Axilrod),曾在美國聯邦儲備體系任職貨幣和金融政策部門主任、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主任和秘書。自1986年起,他開始任職於私營部門。
更多書訊,請登錄getAbstract官網、同名APP或微信公眾號geAbstract,濃縮知識精華,8分鐘讀完一本書。
通過二戰,美國得到了全世界大部分的黃金儲備,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實行金本位。到後來,與黃金脫鉤後又和有工業金子之稱的石油捆綁起來,最終每個國家都得保留美元儲備,還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背書,最終實現美元霸權。
與石油掛鉤呀,石油是剛需!
高中歷史有講過,簽訂布雷頓森林體系,使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
黃金
推薦閱讀:
※美聯儲加息可能會對美國股市產生什麼影響?
※如何看待特朗普威脅汽車製造商迴流製造業。?
※美國最低工資是否應該提高?如果提高是否真的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