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和義大利有什麼關係嗎?
如今的瑞士聯邦,是由不想做法國人的法國人、不想做德國人的德國人、不想做義大利人的義大利人組成的國家。從瑞士中部向東南方向翻過阿爾卑斯山麓進入提契諾州(Ticino),你就來到了瑞士義大利語區,Svizzera Italiana,義大利米蘭也已經就在南邊咫尺之遙。在這片區域里,無論屋頂的瓦片形狀,還是民眾生活的習慣,都十分接近義大利北部的山區,與阿爾卑斯山北面的瑞士德語區迥然有別,但這裡又是確確實實的瑞士。如果說德語區是德意志迷你精品版,那麼這裡就是袖珍加強版義大利 [1]。
在發家於義大利半島的羅馬帝國向北擴張之前,如今瑞士境內最主要的原住民是以赫爾維梯(Helvetii)人為主的幾個塞爾特部落。這個名字一直流傳至今,保留在瑞士官方名稱,拉丁語 Confoederatio Helvetica [2]—— 「赫爾維梯聯邦」之中。
公元前三世紀,羅馬人戰勝了提契諾州當地的塞爾特人,所以現在瑞士義大利語區實際上在羅馬版圖裡待了很長一陣子。
前二世紀,赫爾維梯人聯合日耳曼人的一支,辛布里(Cimbri)人,一起對抗羅馬,一度大勝,但是在羅馬共和國臨危受命的執政官蓋烏斯·馬略(Gaius Marius)最終擊退日耳曼人之後,赫爾維梯人退守瑞士高原。
前一世紀,赫爾維梯人燒毀家園,向西遷徙——箇中原因,據凱撒記載,應該是一方面不堪日耳曼部落的騷擾,另一方面也因為山地所阻,不方便騷擾別人——但是未能成功。凱撒在比布拉克特戰役(Battle of Bibracte)——也就是高盧戰記的序章——之中阻擊赫爾維梯人並大獲全勝,將他們趕回老家安頓下來,建立同盟領地(foederati),一種既不是羅馬領土、亦非殖民地、更不享有羅馬公民權,但需要在羅馬作戰時提供戰鬥人員的從屬地區。凱撒的意圖是利用這些塞爾特部落鎮守羅馬邊疆,抵抗不斷犯境的日耳曼部族以及雷蒂人(當時居住在阿爾卑斯山區的部分塞爾特人和伊利里亞(Illyria)人之混種),並監控萊茵河以南的一片平原。他為此在瑞士建立了兩個要塞殖民地,一個是現今法語區日內瓦附近、風景如畫的寧靜小城尼翁(Nyon),另一個則在現今德語區的巴塞爾東面,臨萊茵河而建。 凱撒征服了高盧,但是未能平定整個阿爾卑斯山區,奧古斯都接手完成這一事業,將盤踞在此的雷蒂人掃蕩出去,劃為一個行省,名叫雷蒂亞(Raetia),這便是現今瑞士的中、東部地區。赫爾維梯人則開始慢慢羅馬化,最後一次仍舊帶有部落性質的集體反抗行動,是在尼祿死後的一場暴亂。
從奧古斯都的征服直到公元三世紀,帝國北部邊境穩定在現今德國西南部,組成瑞士的兩個行省不再是邊疆,享有過幾百年的和平,也完全羅馬化了,文化、交通、經濟都與帝國緊密相連。如今瑞士遍地的羅馬劇場和澡堂遺址,就是那時候流傳下來的。三世紀,羅馬傾頹,戍邊軍隊被抽調走平定內亂,帝國邊界退縮到萊茵、多瑙河一線,導致瑞士北部的日爾曼部落阿拉曼(Alamanni)人趁虛而入,不斷掃蕩瑞士。君士坦丁在瑞士修建過許多要塞,但是收效甚微。
公元401年,羅馬將領斯提里科(Flavius Stilicho)最終從瑞士北部萊茵河沿線撤軍,瑞士從此不再屬於羅馬,也就失去了和義大利半島的聯繫。講古法語的勃艮第人[3]佔領瑞士的西邊,古德語的阿拉曼人佔領中部和北部,只剩下南部山區原雷蒂亞的人們還在說某種通俗拉丁語,後來演變成今天的瑞士第四種官方語言——羅曼什語(Romansh)。
此後近千年間,瑞士四分五裂,幾易其主,但是影響主要是來自北方的法蘭克人與日耳曼人。法蘭克王國短暫地將瑞士歸為一統,分裂後又將其分別拆入中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繼續分裂,其中現今瑞士的那塊地方又分別屬於勃艮第和倫巴地(Lombardy),直到日耳曼神聖羅馬帝國重新統一歐洲為止。公元十二世紀,現今提契諾州那塊地方是義大利兩個自治區,米蘭和科莫(Como)的戰場。公元十四世紀,舊瑞士聯邦的雛形在阿爾卑斯山區中部形成,主要目的是確保局部地區的安全和自由貿易。這個聯邦漸漸吸引周邊的自治區域加入,逐漸形成了一股力量,最後導致了一連串的微小擴張,其中就包括與義大利米蘭公國爭奪提契諾州的「跨阿爾卑斯戰役」(Transalpine campaigns),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此時的義大利,與其說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是一個地理概念,具體可以參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71105/answer/13296794 這個答案,不再贅述。此後的瑞士歷史與義大利基本無關,提契諾州也一直是瑞士最窮的地方。十八世紀末對瑞士影響最大的是法國大革命,法國人屠殺了一批保衛法皇的瑞士僱傭軍,又入侵瑞士,推翻了聯邦,將其立為中央集權的瑞士共和國,但是瑞士人非常不喜歡這個改變,意圖謀反。1803年,拿破崙迫於壓力,恢復了瑞士的聯邦性質。1815年維也納會議確定瑞士為永久中立國。
此後的瑞士又一次迎來了長久的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戰,義大利王國屬於協約國,和法國一起對抗奧匈帝國及德意志帝國。瑞士夾在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主要顧慮是北面的德法塹壕戰可能會燒到瑞士境內,南面的義大利倒是相對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戰,瑞士被夾在德國和義大利兩個軸心國之間,德國已經準備好了入侵瑞士的詳細計劃,所幸最終沒有執行。此時的瑞士全民皆兵,兵力接近五十萬人,隨時準備自保;而作為中立國,它一方面向德、意大量輸出軍火,另一方面又收納同盟國方潰散又不想成為戰俘的士兵。最重要的是,各國黃金大量流向瑞士,因為瑞士法郎幾乎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自由流通的貨幣。義大利從1939到1945年間向瑞士出售了一億五千萬瑞士法郎的黃金。
戰後的瑞士變成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五十年代,法、意、德連同荷、比、盧成立歐共體,條約是在羅馬簽署的,後來吸收奧地利等國家,演進成為歐盟,把瑞士包在中間,並成立歐元區,但瑞士仍舊保有自己的貨幣。八十年代,德法荷比盧簽署《申根公約》,約定持有任何一國簽證者均可彼此免簽證進入其他國家,九十年代,義大利和奧地利也加入了申根區,再次將瑞士包夾在中間。2008年12月12日,瑞士終於也加入申根區,雖然仍舊不是歐盟。所以現在中國人從義大利進入瑞士也不再需要簽證了。
……瑞士全境和義大利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的主要區域,彎道多如牛毛,風景美不勝收,很適合騎摩托車。
[1] Disclaimer:這句話純屬修辭,請注意北德意志和南義大利與瑞士的風情相差甚大,而我也沒拿瑞士旅遊局一分錢。
[2] Helvetica 是 Helvetii 的形容詞形式,著名字體 Helvetica 也就來源於此。 [3] 指東日爾曼部落,和現在的法國勃艮第聯繫不大。米蘭以及一些北方比較富有的城市有很多瑞士人,瑞士也有一兩個小地區說義大利語,大抵上類似於延吉和朝鮮的關係
瑞士歷史上曾經幫助義大利獨立跟自己的親兄弟奧地利作對很久。牛逼
沒什麼關係,瑞士是瑞士,義大利是義大利,只不過瑞士是一群由不想做德國人的德國人,不想做法國人的法國人和不想做義大利人的義大利人共同組成的國家,並各自說著自己的語言,瑞士雖小,但卻是一個多語種國家,南面靠近並接壤義大利倫巴第大區的地區操控著義大利語,西面挨著法國的地區說法語,東北面靠德國與奧地利地區基本說德語,除此外,瑞士還有一部分人說羅曼語,但是比例只佔很小一部分
關係?估計瑞士人,尤其是德語區的瑞士人, 是非常不想和義大利有什麼關係。瑞士人很排外,希望外國人越少越好。前段時間在義大利流傳一個笑話, 說是激發義大利和瑞士之間的戰爭, 讓義大利輸了, 然後由瑞士政府來管理, 哈哈。 因為義大利政府太混亂,黨派太多,互相打架,大家想的都是如何騙到選票而不是國家的真正利益;義大利資源很豐富, 而且人民從骨子裡就很有創造力和執著精神, 所以才能造就」Made in Italy「; 但如果是用瑞士的管理方式, 雖然高效, 但是不是可能會抹殺大量的」creativity「??
瑞士曾經是義大利的逃稅者的天堂(據稱黑手黨也在瑞士洗錢),因為兩國相鄰,且出入方便,特別是講義大利語的提契諾州,瑞士的銀行賬戶也早已上了義大利政府稅務部門的黑名單,本國居民如果經常有往瑞士賬戶上的資金往來也會被「關注」,不過現在仍然有逃稅者帶著大筆現金駕車過境到瑞士去存款。
接壤。我住在米蘭,去瑞士的車全天不間斷,只需要一個小時多就從米蘭到瑞士的chiasso,瑞士有義大利語區。如果從科莫出發,坐1路公交車就可以了,國境線那裡也直接過去,真的就是公交車,一站一站停車那種。
推薦閱讀:
※月入2500瑞士法郎,能夠在瑞士維持什麼樣的生活水準?
※工科方面,蘇黎世聯邦理工和德國的亞琛工大、慕尼黑工大相比如何?
※瑞士「全民發工資」是怎麼回事?
※瑞士和瑞典有哪些區別,哪個好?
※赫爾曼·黑塞具體葬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