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佛的矛盾?

南傳佛教中很簡單,過去七佛,現在佛釋迦摩尼,之前是修菩薩道,於燃燈佛授記,彌勒菩薩則被授記為下一位成佛者,其餘的都是修解脫道的,目標是成就阿羅漢果位。也就是說佛位都是單傳的,這沒有問題。

但北傳佛教都是修菩薩道,經中也是無量菩薩聽法。問題來了:每一劫只出一尊佛,每尊佛又帶出無量菩薩。這麼說,佛位的編製都不夠啊?還不提某些已經成佛的,又出來示現成佛了。

當然,也可以考慮去別的世界擴張,但別的世界也已經是諸佛菩薩充滿了啊,據說每一大千世界都有一佛,這麼說來,是不是菩薩成佛遙遙無期了?


不是的,按照大乘佛教,每個人都可以隨時成佛,只不過成佛以後都悄悄的,不告訴別人,配合釋迦牟尼的佛期而扮演他的弟子,所以成佛以後都變成演員了,配合著檯面上的佛陀演戲。


關於大乘佛教的菩薩 菩薩道的討論

爵士貓3 小時前

PY師兄:

我肯定不是第一個人也不是第一………我否定菩薩道的原因很簡單,菩薩只能在一個人成為佛陀之後才能追認他的過去是菩薩,也就是說你根本不可能知道現在誰是菩薩,也就不可能知道菩薩說了什麼,很簡單的邏輯不是么?

爵士貓:贊同師兄的見解。【菩薩只能在一個人成為佛陀之後才能追認他的過去是菩薩,也就是說你根本不可能知道現在誰是菩薩】。

但是不能否定【菩薩道】,【大般若經】反覆強調,行六般若波羅密多,才是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唯一之路。

但是,【大般若經】又強調,行【六般若波羅密多】,行【菩薩道】,必須無住、無相、無願,否則就不是【六般若波羅密多】【菩薩道】,這也就是師兄理解的【菩薩只能在一個人成為佛陀之後才能追認他的過去是菩薩,也就是說你根本不可能知道現在誰是菩薩】。所以我從根本上批判凈土宗,就是因為他違反了佛法的根本原則,緣起性空。

有情大眾要證得【菩薩道】,必須經歷千百世代的輪迴,這是婆羅門教印度教以及佛教的基礎,否則你就加入基督教好了,基督教是【信基督得永生】,今世信上帝今世進天堂。

凈土宗就是選擇了佛教與基督教的好處,而不必受佛教佛法與基督教教義的約束。凈土宗只有漢人才會強調【帶業往生】,至於佛教與基督教的懺悔自己罪行與修行的不必需要了。這就是十分嚴重的貪嗔痴的表現,也是漢人最大的種性特點。

------------------------- ---------------------------------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七十九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三

時,天帝釋問善現言:「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不應住?」

善現答言:「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色,不應住受、想、行、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苦聖諦,不應住集、滅、道聖諦。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無明,不應住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內空,不應住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真如,不應住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不應住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一切智,不應住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聲聞乘,不應住獨覺乘、無上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預流果,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薩、如來。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色,不應住此是受、想、行、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無明,不應住此是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色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受、想、行、識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色若樂若苦,不應住受、想、行、識若樂若苦;不應住色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受、想、行、識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色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受、想、行、識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色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受、想、行、識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色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受、想、行、識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色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受、想、行、識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色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受、想、行、識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色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受、想、行、識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樂若苦,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樂若苦;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菩薩如來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菩薩如來若樂若苦,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樂若苦;不應住菩薩如來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菩薩如來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菩薩如來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菩薩如來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菩薩如來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菩薩如來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菩薩如來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 ---------------------------------- ---------------------

經文應用這些,我如果不告知漢地佛教徒,這些經文出自【大般若經】,大多數漢地佛教徒,會認為上述經文是邪說。

我就是告訴某些漢地佛教徒,這是佛經。他一樣認為【你理解錯了,這是斷空!】【我理解不對!】【佛祖說的是斷空,他說的才是正知正見正解!】

我遇到的不是一個人這樣說!

我聽到這話,第一次很震驚!

但是我看到漢地佛教天台宗的【佛法五教十宗】的說法,我豁然開朗了!

漢族人的種性如此,才有天台宗的【佛法五教十宗】的說法!

-------------------------- -------------------------- --------------------

「五教十宗」是法藏提出的判教理論。「五教」是依據佛所具體說法的內容劃分,「十宗」是從義理方面對五教的細分。關於「五教十宗」的解釋,散見於法藏的《探玄記》、《五教章》和《華嚴金獅子章》等多部著作中。

(1)小乘教︰也叫作愚法二乘教,是對不堪受大乘教的二乘根機所說的教法;《四阿含》等經,《僧祇》、《四分》、《十誦》等律及《發智》、「六足」、《婆沙》、《俱舍》、

2.(2)大乘始教︰是為從小乘始入大乘的根未熟者所說的教法。此教是大乘的初門,所以對後面的終教叫它作大乘始教。於中又有空始教、相始教二種。空始教指《般若》等經,《中》、《百》、《十二門》等論所說,多明破相遣執的空義。此教但為除有所得的迷執而顯示一切諸法皆空,未盡大乘法理,所以叫作空始教。相始教指《解深密》等經,《瑜伽》、《唯識》等論所說。言眾生的根性法爾有五種不同,定性二乘不能轉為菩薩乃至成佛。又明人法二空,說真如凝然常恆不變,不隨緣轉變諸法。又說依他百法,廣談法相,少及法性,所說法性,也在法相名數之列,又只在生滅的事法上說阿賴耶緣起,所以叫作相始教。賢首對空相兩種始教意無輕重,但清涼澄觀以為空勝相劣,而由空入終教。

3.(3)終教︰意思是大乘終極的教門,也叫作實教。此教說二乘和一切有情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所以稱為終教。這指《楞伽》、《密嚴》、《如來藏》、《勝鬘》等經,《起 [P1045-a] 信》、《寶性》、《法界無差別》等論所說。此教以無性有情、定性二乘悉當成佛故,說一切眾生皆成正覺。

4.(4)頓教︰意思是頓修頓悟的教門,離言離相頓顯頓成,一念不生即名為佛,所以叫它作頓。此教不說法相,只辨真性,沒有八識二無我差別,不立五法三自性門路,不立斷惑證理的階位,

5.(5)圓教︰意思是圓融無礙的教門。此教說性海圓融,隨緣起成無盡法界,而彼此不相違礙,相即相入,如因陀羅網,重重無際,微細相容,主伴無盡。於中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所以叫它作圓,這指《華嚴經》所說。

十宗

(1)我法俱有宗︰是指已入佛法的人天乘和小乘中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及根本經部等所立義。人天乘認為我法俱有實體,犢子部等立三世有為無為諸法及勝義我,所以稱為我法俱有宗。

(2)法有我無宗︰是指小乘中說一切有部。

(3)法無來去宗︰是指小乘中大眾部、雞胤部 [P1045-b]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法藏部、飲光部、根本化地部等所立義。大眾部等說三世中過去及未來諸法體用俱無,只現在諸有為法及無為法有,就是現在有體,過未無體。

(4)現通假實宗︰是指小乘中說假部、《成實論》及其他經部等所立義。說假部等不但說過未無體,而且說現在諸有為法中,也有假有實。在五蘊中為實,在十二處、十八界中為假,隨其所應,諸法假實不定,所以稱為現通假實宗。

(5)俗妄真實宗︰是指小乘中說出世部及其末計所立義。說出世部等說世俗之法皆假,以虛妄故;出世之法皆實,非虛妄故。

(6)諸法但名宗︰是指小乘中一說部等所立義。一說部等說世間及出世間諸法都無實體,但有假名,所以稱為諸法但名宗。

以上六宗,屬小乘教。

(7)一切皆空宗︰這相當於五教中的大乘始教,但始教有空始教、相始教二種,這隻就空始教立名,就是無相大乘。如《般若經》等說一切諸法不問有漏無漏皆空無相,所以稱為一切皆空宗。雖然前第六宗也有說一切皆空,但前者是析有明空,此宗明即有是空。澄觀又稱它為真空絕相宗,位次第八。而在第七位上,澄觀更立一個三性空有宗,以相當於相始教,說遍計所執性一種是空,而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二種是有。

(8)真德不空宗︰這相當於五教中的大乘終教,說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迷妄染凈一切諸法,都從真如緣起,真如之理和萬有之事無礙溶融。澄觀又稱它為空有無礙宗,位次第九,認為此宗說空是即有之空,談有是即空之有, [P1046-a] 互融雙絕,不礙兩存。

(9)相想俱絕宗︰這相當於五教中的大乘頓教。相是所緣境相,想是能緣心想。此宗談相想俱絕,一念不生即佛,泯所緣境相,絕能緣心想,直顯離言法性,所以稱為相想俱絕宗。

(10)圓明具德宗︰這相當於五教中的一乘圓教,說性海圓明,具足眾德,一多相融,主伴無盡。澄觀又稱它為圓融具德宗。

-------------------------------- --------------------------------- ---------------------------------

漢地佛教有兩大特點

1 堅持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劃分,以突顯漢地佛教的正統與法統。這是漢族儒家核心思想

在漢地佛教的相應思想。

2. 堅持大乘可分始教、終教、頓教、圓教之劃分。把印度佛教中大乘佛教的般若學、唯識學視為大乘始教,而漢地佛教的禪宗、華嚴、天台思想,視為終教、頓教、圓教。

這又是這是漢族儒家核心思想---禮儀等級與五服制度在漢地佛教的相應思想。

3.好在天台宗沒有把凈土宗列入正統的·1佛教體系,可見在隋唐時期的漢地佛教的大德還是從理性高度看待佛教。堅持佛教走中國特色之路的理念不動搖!

說句題外話,可見當代鄧小平先生的偉大呀!

所以師兄的佛教思想,就要帶【印度佛教原教旨主義】的標示了,自然漢地佛教同步認可了!

師兄認為【菩薩只能在一個人成為佛陀之後才能追認他的過去是菩薩,也就是說你根本不可能知道現在誰是菩薩】。雖是正知正見正解,但會被漢地佛教徒的絕大多數認為是邪說。

這就是漢人的悲哀之處,也是漢人最大的種性特點。

我剛剛權威網站關於佛祖的一句話,可為含義極深,可為上述的證據【古代印度人普遍不關心年齡,更注重哲學。佛教文本反映了這種傾向,提供了一個更清晰的圖片,說明了Gautama可能會教導的事物,而不是他生命中的事件日期。這些文本包含了印度古代的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描述,可以從耆那教經文中得到證實,並使佛陀的時間是印度歷史上最早的時期,其中存在重要的記錄。】

爵士貓:我今世只要好好修行,希望來世有個好去處。菩薩道,佛道,離我們一般人都很遠。看看印度人5000年來一直很虔誠,也沒說自己會成菩薩成佛的說法。成菩薩成佛,不是佛祖的勝意諦,只是佛祖的施設假名罷了。修行人最後的目標,就是寂靜涅槃。師兄讀讀【雜阿含經】以及四部阿含經,以及阿毗達摩經典,【大般若經】,佛祖只說了【寂靜涅槃】,沒說成菩薩成佛。

師兄認為的修行佛法,目的在於【成菩薩而後成佛】的說法。確實有深厚的基礎。

知乎上有一問題。【佛涅槃後,意識體(靈體)還存在嗎?若存在,以什麼形式存在?若不存在,變成了什麼?】其實就是認為【修行人最後涅槃以後,有一個我之靈體存在】。轉過來說,就是有一個【靈體的我】可以成菩薩成佛。

在部派佛教中,就有一派別認為有一個【靈體的我】存在。有一個派別,是【Pudgala補特伽羅論者】。據《異部宗輪論》所載,說一切有部主張無有少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但有世俗補特伽羅,有移轉;犢子部的本宗同義謂實有補特伽羅,命根滅時,五蘊諸法亦滅,然補特伽羅不滅,轉至後世,取諸趣生;經量部則別立勝義補特伽羅。此中,說一切有部所說,系以補特伽羅只是假立;犢子部、正量部及經量部則認為系實有。尤其犢子部將補特伽羅攝於五法藏中之不可說法藏,而稱之為非即非離蘊我。

《阿含經》說︰『緣識有名色』,依識的執取而漸長。然犢子部以為︰這是不可說我的力量,如不是先有『本住』──我,識是不能執取而使諸根增長的。在生死相續,根身漸長中,不可說我有生命主體的意義,與神教的神我說相近。又《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十八說(大正29·556c)︰『婆雌子部作如是言︰補特伽羅是所歸佛。』

什麼是所歸依的佛?婆雌子──犢子部以為︰歸依不可說我,歸依於成正覺的所依蘊而立的不可說我。佛就是『我』,是不可說與蘊是一是異的『我』。犢子部一系,在中印度、西印度一帶,非常興盛。以不可說我為佛(如來),對後期大乘的如來大我說,應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後來,大乘佛教的唯識學,又有了阿賴耶識之理論,究其根源,與部派佛教的【補特伽羅】之說·,有很深的因緣。

漢地佛教的真心妙有之說,一方面來源漢族的本身傳統,第二也與佛經本身的部派佛教的【補特伽羅】之說·有很深關係,特別是佛性說【人人有佛性】【人人可以成佛成菩薩】,基本就是部派佛教的【補特伽羅】之說的漢地翻版。

倒是佛祖在原始佛教中提出的【寂靜涅槃】被現代漢地佛教徒基本忘記,漢地佛教徒不知【雜阿含經】,更不知【雜阿含經】佛祖提出的【寂靜涅槃】,才是佛法的根本,以為修行人有個菩薩各個佛可以達成!

漢地佛教徒誤解佛祖之本意,太深了!太遠了!快背離佛祖創立佛學的目的了!

漢地佛教快成了東亞大陸的印度教了!

-------------------- -------------------------- -------------------------

雜阿含28經 28.涅槃經(第1卷) (陰相應/五陰誦/修多羅)(庄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所說得見法涅槃,云何比丘名得見法涅槃?」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見法涅槃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

  「於色生、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如是,受……想……行……識{,於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踴躍歡喜,作禮而去。

------------------------------------- ------------------------------ --------------

雜阿含32經[正聞本38經/佛光本32經](陰相應/五陰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時,舍利弗告輸屢那: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不如實知,色不如實知,色不如實知,色不如實知,色不如實知故,不堪能超越色

  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味不如實知,識患不如實知,識離不如實知故,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超越識。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色。

  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識。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無常者為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色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

  答言:「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識]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聖弟子於此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觀,於諸世間無所攝受;無攝受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踴躍,作禮而去。

--------------------- --------------------------- ------------------------

雜阿含39經[正聞本151經/佛光本85經](陰相應/五陰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

  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新熟堅實,有地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

  若彼種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

  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

  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色界離貪;離貪已,於色封滯意生縛斷;於色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增廣。

  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於行封滯意生{觸}[縛?]斷;於行封滯意生{觸}[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不復生長增廣。

  不生長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 href="">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

雜阿含121經[正聞本1662經/佛光本123經](羅陀相應/五陰誦/弟子記說)(莊春江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比丘言: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所有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

  佛告羅陀:「色為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復問:

  「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世尊!」

  佛告羅陀: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如實觀察非我、非我所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無所著;無所著故 href="">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

爵士貓:師兄肯定困惑於印度佛教的思想,在中國漢地佛教就無法堅持下來。這個問題,也困惑了我十幾年,最後結論一個,印度種族與漢族人種性不同,阿賴耶識不同,業力的共相不同。印度人屬於雅利安種族,特性與德國人一樣,勤于思辨與獨立行動。漢族人屬於蒙古種族,信奉薩滿教與天神,講究集體主義,不善於思辨而注重快速行動。所以漢族人需要凈土宗的阿彌陀佛。印度人會有佛教印度教的思辨,重毗濕奴的十大化身中而悟世界的無常。中國人從佛法的凈土信仰,阿彌陀佛,知道了今世的我可以永生不死、死後可帶業往生進入凈土西方極樂世界,繼續享樂。

我回答了【印度有歷史嗎?】就是論證上述思想

印度人為何不修歷史?我也一直搞不懂。

但是印度人到處修廟宇,塑造神像,工程十分浩蕩。又是為何?今天修佛學才之一二。

印度人的思想觀宇宙觀,是認為人是會輪迴的,宇宙是循環的,今世的一切都是印度神靈的作為。人不用記錄現實世界的活動,這本是神的顯現。

人在今世只能敬拜神靈,按照神靈的指引生活,來世才可進入神靈的世界,否則還要輪迴。

所以今世的思想浩瀚與偉大功德,用文字記載他意義不大。

所以印度的歷史的文字記錄十分缺乏。

現在在追索印度歷史,今世的人還依靠玄奘的的記載,稀奇否!

漢地佛教已經把印度佛教的本來旨意丟棄了,在漢地佛教的修行中,核心是信徒要修行真心妙有,人人都可帶業往生,今世的功德決定你是否可以進入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人今世的功德,人的善惡必須記載清晰。

【歷史積澱成文化,文化中蘊含精神,這撐起了一個生生不息的民族!】,這就是中國人的信條。

哪有神靈?哪有輪迴?哪有業力?

人死如燈滅,只有歷史文字記載,可證得你的偉大!

所以中國的思想浩瀚與偉大功德就必須用歷史的文字予以記載。

============================================================================

佛教中佛祖,菩薩是怎樣的存在?

漢地佛教是完完全全中國的國學,稱它為佛教已不合適。

漢地佛教的菩薩概念,與大乘佛教與菩薩概念完全不同,

大乘佛教與菩薩概念完全不同,最好讀讀 【大般若經】。大乘佛教是沒有觀音菩薩的。

-------------------------------------------------------------------------------------------------------==============

大般若經 天帝品 菩薩不應住菩薩如來 常若無常 我若無我 凈不凈 若空若不空 若有相若無相 以有所得為方便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七十九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三

時,天帝釋問善現言:「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不應住?」

善現答言:「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色,不應住受、想、行、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眼處,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色處,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眼界,不應住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耳界,不應住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鼻界,不應住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舌界,不應住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身界,不應住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意界,不應住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地界,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苦聖諦,不應住集、滅、道聖諦。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無明,不應住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內空,不應住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真如,不應住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不應住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四靜慮,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八解脫,不應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四念住,不應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空解脫門,不應住無相、無願解脫門。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五眼,不應住六神通。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佛十力,不應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無忘失法,不應住恆住舍性。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一切智,不應住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聲聞乘,不應住獨覺乘、無上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預流果,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薩、如來。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極喜地,不應住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異生地,不應住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七十九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三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色,不應住此是受、想、行、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眼處,不應住此是耳、鼻、舌、身、意處。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色處,不應住此是聲、香、味、觸、法處。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眼界,不應住此是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耳界,不應住此是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鼻界,不應住此是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舌界,不應住此是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身界,不應住此是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意界,不應住此是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地界,不應住此是水、火、風、空、識界。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苦聖諦,不應住此是集、滅、道聖諦。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無明,不應住此是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內空,不應住此是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真如,不應住此是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布施波羅蜜多,不應住此是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四靜慮,不應住此是四無量、四無色定。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八解脫,不應住此是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四念住,不應住此是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空解脫門,不應住此是無相、無願解脫門。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五眼,不應住此是六神通。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佛十力,不應住此是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無忘失法,不應住此是恆住舍性。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一切陀羅尼門,不應住此是一切三摩地門。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一切智,不應住此是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聲聞乘,不應住此是獨覺乘、無上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預流果,不應住此是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薩、如來。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極喜地,不應住此是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異生地,不應住此是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色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受、想、行、識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色若樂若苦,不應住受、想、行、識若樂若苦;不應住色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受、想、行、識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色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受、想、行、識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色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受、想、行、識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色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受、想、行、識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色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受、想、行、識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色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受、想、行、識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色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受、想、行、識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眼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眼處若樂若苦,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若樂若苦;不應住眼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眼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眼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眼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眼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眼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眼處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色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色處若樂若苦,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若樂若苦;不應住色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色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色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色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色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色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色處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眼界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眼界若樂若苦,不應住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樂若苦;不應住眼界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眼界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眼界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眼界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眼界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眼界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眼界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耳界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耳界若樂若苦,不應住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樂若苦;不應住耳界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耳界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耳界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耳界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耳界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耳界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耳界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鼻界若常若無常,不應住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常若無常;不應住鼻界若樂若苦,不應住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樂若苦;不應住鼻界若我若無我,不應住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我若無我;不應住鼻界若凈若不凈,不應住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凈若不凈;不應住鼻界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鼻界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鼻界若空若不空,不應住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若空若不空;不應住鼻界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鼻界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舌界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舌界若樂若苦,不應住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樂若苦;不應住舌界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舌界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舌界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舌界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舌界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舌界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舌界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身界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身界若樂若苦,不應住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樂若苦;不應住身界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身界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身界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身界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身界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身界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身界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意界若常若無常,不應住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常若無常;不應住意界若樂若苦,不應住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樂若苦;不應住意界若我若無我,不應住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我若無我;不應住意界若凈若不凈,不應住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凈若不凈;不應住意界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意界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意界若空若不空,不應住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空若不空;不應住意界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意界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地界若常若無常,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地界若樂若苦,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若樂若苦;不應住地界若我若無我,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地界若凈若不凈,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地界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地界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地界若空若不空,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地界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地界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苦聖諦若常若無常,不應住集、滅、道聖諦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苦聖諦若樂若苦,不應住集、滅、道聖諦若樂若苦;不應住苦聖諦若我若無我,不應住集、滅、道聖諦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苦聖諦若凈若不凈,不應住集、滅、道聖諦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苦聖諦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集、滅、道聖諦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苦聖諦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集、滅、道聖諦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苦聖諦若空若不空,不應住集、滅、道聖諦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苦聖諦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集、滅、道聖諦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苦聖諦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集、滅、道聖諦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無明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無明若樂若苦,不應住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若樂若苦;不應住無明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無明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無明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無明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無明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無明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無明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內空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內空若樂若苦,不應住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樂若苦;不應住內空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內空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內空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內空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內空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內空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內空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真如若常若無常,不應住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真如若樂若苦,不應住法界乃至不思議界若樂若苦;不應住真如若我若無我,不應住法界乃至不思議界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真如若凈若不凈,不應住法界乃至不思議界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真如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法界乃至不思議界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真如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法界乃至不思議界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真如若空若不空,不應住法界乃至不思議界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真如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法界乃至不思議界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真如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法界乃至不思議界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樂若苦,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樂若苦;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四靜慮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四靜慮若樂若苦,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若樂若苦;不應住四靜慮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四靜慮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四靜慮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四靜慮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四靜慮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四靜慮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四靜慮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八解脫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八解脫若樂若苦,不應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樂若苦;不應住八解脫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八解脫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八解脫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八解脫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八解脫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八解脫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八解脫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四念住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四念住若樂若苦,不應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若樂若苦;不應住四念住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四念住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四念住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四念住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四念住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四念住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四念住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空解脫門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無相、無願解脫門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空解脫門若樂若苦,不應住無相、無願解脫門若樂若苦;不應住空解脫門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無相、無願解脫門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空解脫門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無相、無願解脫門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空解脫門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無相、無願解脫門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空解脫門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無相、無願解脫門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空解脫門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無相、無願解脫門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空解脫門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無相、無願解脫門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空解脫門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無相、無願解脫門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五眼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六神通若常若無常;不應住五眼若樂若苦,不應住六神通若樂若苦;不應住五眼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六神通若我若無我;不應住五眼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六神通若凈若不凈;不應住五眼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六神通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五眼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六神通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五眼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六神通若空若不空;不應住五眼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六神通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五眼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六神通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佛十力若常若無常,不應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佛十力若樂若苦,不應住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樂若苦;不應住佛十力若我若無我,不應住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佛十力若凈若不凈,不應住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佛十力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佛十力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佛十力若空若不空,不應住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佛十力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佛十力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八十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四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無忘失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恆住舍性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無忘失法若樂若苦,不應住恆住舍性若樂若苦;不應住無忘失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恆住舍性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無忘失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恆住舍性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無忘失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恆住舍性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無忘失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恆住舍性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無忘失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恆住舍性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無忘失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恆住舍性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無忘失法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恆住舍性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若常若無常,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若常若無常;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若樂若苦,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若樂若苦;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若我若無我,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若我若無我;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若凈若不凈,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若凈若不凈;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若空若不空,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若空若不空;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一切智若常若無常,不應住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無常;不應住一切智若樂若苦,不應住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樂若苦;不應住一切智若我若無我,不應住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我若無我;不應住一切智若凈若不凈,不應住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凈若不凈;不應住一切智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一切智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道相智、一切相智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一切智若空若不空,不應住道相智、一切相智若空若不空;不應住一切智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一切智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聲聞乘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獨覺乘、無上乘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聲聞乘若樂若苦,不應住獨覺乘、無上乘若樂若苦;不應住聲聞乘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獨覺乘、無上乘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聲聞乘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獨覺乘、無上乘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聲聞乘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獨覺乘、無上乘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聲聞乘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獨覺乘、無上乘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聲聞乘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獨覺乘、無上乘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聲聞乘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獨覺乘、無上乘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聲聞乘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獨覺乘、無上乘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預流若常若無常,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若常若無常;不應住預流若樂若苦,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若樂若苦;不應住預流若我若無我,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若我若無我;不應住預流若凈若不凈,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若凈若不凈;不應住預流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預流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預流若空若不空,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若空若不空;不應住預流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預流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預流向預流果若常若無常,不應住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常若無常;不應住預流向預流果若樂若苦,不應住一來向一來果乃至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樂若苦;不應住預流向預流果若我若無我,不應住一來向一來果乃至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我若無我;不應住預流向預流果若凈若不凈,不應住一來向一來果乃至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凈若不凈;不應住預流向預流果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一來向一來果乃至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預流向預流果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一來向一來果乃至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預流向預流果若空若不空,不應住一來向一來果乃至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空若不空;不應住預流向預流果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一來向一來果乃至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預流向預流果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一來向一來果乃至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獨覺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獨覺向獨覺果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獨覺若樂若苦,不應住獨覺向獨覺果若樂若苦;不應住獨覺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獨覺向獨覺果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獨覺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獨覺向獨覺果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獨覺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獨覺向獨覺果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獨覺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獨覺向獨覺果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獨覺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獨覺向獨覺果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獨覺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獨覺向獨覺果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獨覺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獨覺向獨覺果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菩薩如來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菩薩如來若樂若苦,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樂若苦;不應住菩薩如來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菩薩如來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菩薩如來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菩薩如來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菩薩如來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菩薩如來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菩薩如來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菩薩如來法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極喜地及極喜地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離垢、發光、焰慧、極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地及離垢乃至法雲地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極喜地及極喜地法若樂若苦,不應住離垢地及離垢地法乃至法雲地及法雲地法若樂若苦;不應住極喜地及極喜地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離垢地及離垢地法乃至法雲地及法雲地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極喜地及極喜地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離垢地及離垢地法乃至法雲地及法雲地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極喜地及極喜地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離垢地及離垢地法乃至法雲地及法雲地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極喜地及極喜地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離垢地及離垢地法乃至法雲地及法雲地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極喜地及極喜地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離垢地及離垢地法乃至法雲地及法雲地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極喜地及極喜地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離垢地及離垢地法乃至法雲地及法雲地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極喜地及極喜地法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離垢地及離垢地法乃至法雲地及法雲地法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異生地及異生地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種性、第八、具見、薄、離欲、已辦、獨覺、菩薩、如來地及種性乃至如來地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異生地及異生地法若樂若苦,不應住種性地及種性地法乃至如來地及如來地法若樂若苦;不應住異生地及異生地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種性地及種性地法乃至如來地及如來地法若我若無我;不應住異生地及異生地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種性地及種性地法乃至如來地及如來地法若凈若不凈;不應住異生地及異生地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種性地及種性地法乃至如來地及如來地法若寂靜若不寂靜;不應住異生地及異生地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種性地及種性地法乃至如來地及如來地法若遠離若不遠離;不應住異生地及異生地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種性地及種性地法乃至如來地及如來地法若空若不空;不應住異生地及異生地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種性地及種性地法乃至如來地及如來地法若有相若無相;不應住異生地及異生地法若有願若無願,不應住種性地及種性地法乃至如來地及如來地法若有願若無願。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按照佛經,菩薩道需要三大劫修鍊,方可成佛。一大劫有4個中劫,一個中劫有20小劫。也就是3大劫中,只有240位佛出世。

每位佛假設新培養了1萬個菩薩道修行者。那就是240萬個菩薩在排隊,三大劫不夠用呀?誰能解釋下?

今天終於自己找到答案了:大部分菩薩在漫長的輪迴中迷了,淪為了凡夫。當年跟釋迦牟尼一塊發菩提心的無數,最終也只出了一個佛而已,比中獎還難,這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節奏啊。


建議百度「希爾伯特旅館悖論」你的問題是一個數學集合問題,無限集合都擁有這樣的特點,所有無限集合都與它的某些子集的勢相同。而這個理論算是某種程度回答了你的問題。


兄弟,你可以開一個平行宇宙的腦洞


推薦閱讀:

廢物弟想請教大德們廢物弟對自己的見解要保持怎樣的態度?
佛教的「空」是「無」嗎?
漢傳佛教是不是不重視發菩提心?
佛弟子在養老院做義工,應該如何開導老人?
請問各位師兄,對於剛剛皈依的新人來說需要怎樣修行?

TAG: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漢傳佛教 | 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