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敦力被罰1.185億


一些原來被人反覆詢問卻不能說的行業規則和數據被曝光,感覺怪怪的。某些東西貴是貴,但研發生產企業沒那麼掙錢,冤有頭債有主,加油。


更新一下:

直接被曝光的美敦力糖尿病類產品,目前臨床反映有停貨的現象,估計後續平台操作模式和各環節定價要開始調整了。

---------------------------------更新分割線,原答案如下-----------------------------------------------------------------------

利益相關,前美敦力員工,現在美敦力直接競爭企業工作。

事情出來後,眾多業內朋友轉發這條新聞給我,說恭喜恭喜啊,你們機會來了。其實,我倒是覺得喜憂參半。最多是個天塌下來先壓到高個吧,接下來整個行業都會受到系統性的影響。我相信醫療器械行業所謂的暴利時代會逐步過去。就像最近的幾個新聞,強生羅氏裁員,施貴寶解散整個OTC部門,還有幾大外資葯企也是大幅度壓縮費用。我覺得,這個針對美敦力的反壟斷罰單,絕非單獨事件。

幾點想法如下,

1 國家確實緊張,需要進一步擠壓醫藥產業各個環節的水分,原廠也跑不了。從葯,到耗材,現在輪到器械了。

2 外資企業和進口產品會是首當其衝,尤其是有高性價比國產替代產品的細分領域

3 合理利潤前提下的長期經營,才應該是廠家以及經銷商的追求目標

4 注重產品利潤以外的收入來源,從產品的提供商轉型為服務和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嘗試著猜一下這個單體事件的後續影響:

1 首先受影響的是MDT自身,有可能面臨費用壓縮和人員裁減。

2 然後是MDT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和業務模式,會有一定的調整,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3 招標議價會更加艱難,這一點對MDT和我們來說都一樣

醫療體制改革涉及到太多各個層次的利益糾葛,之前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感覺這兩年真實動作很大,業內各個環節都已經很有壓力,都在謀劃轉型。

感慨一下,這屆政府務實,懂行,而且有魄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從根本上解決國內醫療行業的制度性問題。


朝向所有大型外企的一刀,競品之間也沒人覺得是好事。倒是今天有些人說什麼美敦力賺了,說一個億多點就換了央視給做了廣告。

我就想說:對於一件事,一個人真正覺得賺了的話,他會再想嘗試一次。


兩票制的小伏筆


壟斷分為:橫向壟斷協議(如中移動和電信、聯通達成壟斷協議)、縱向壟斷協議(美敦力案例)

心臟血管業務、恢復性療法和糖尿病業務,是否構成壟斷協議?要看如下四點。

  • 市場競爭是否充分

1、 市場集成度如何:集成度越高,

2、 產品替代性如何:可替代產品越少,產品替代性越差。

3、 相關產品潛在競爭者進入市場的難度:難度越大,市場競爭越不充分。

4、 產品是否有很強的定價能力:如果美敦力產品一直處於較高水平,且不變,則具有很強的定價能力。

如果以上四點美敦力都很強勢,
則經濟學角度,則相關產品競爭不充分。

  • 相關產品是否具有很強市場地位

1、 相關產品的市場份額是否處於領先地位

2、 定價能力是否與市場地位相對應

3、 產品是否有很強的影響力

4、 是否對經銷售商具有控制的手段:代理各種條件限制、產品嚴格的銷售區域劃分、銷售商不能打破定價

  • 限制最低價格是否迴避價格競爭
  • 限制價格的協議是否明顯:是否排除相關產品的競爭、協議是否排除了有效率的經銷商

以上四點,才能構成縱向壟斷協議

目前還沒有更詳細的消息公布,現在不好做判斷。


完全不理解美敦力到底怎麼壟斷市場了,這發改委這種罰法,以後誰還能當經銷商?格力蘇寧京東不是還號稱能讓經銷商先墊款嗎?經銷商有銷售範圍無權改變上游定價這是最基礎的經銷商從業道德好么。


支架產品進入醫院渠道必須上繳「打理費」已成潛規則,部分醫院的打理費甚至佔到患者購買使用支架產品價格的70%-80%。

我一直看不懂知乎的醫生是怎麼做到一邊收著藥品回扣和器械回扣,一邊還能以白衣天使的臉來各種撕逼的?


加關注,抽空作答。


這說明大公司也會遇到研發瓶頸,產品開發屬於慢慢積累,不斷完善,持續改進的過程,此屬於正常現象。


先打擊最大的藥品外企gsk,再打擊最大的醫療器械外企美敦力


內部鬥爭引發的gov介入


雖然國人不喜歡官員,但是,也輪不到外企來華欺負官員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互聯網很難深入到藥品、醫療器械等醫療相關行業?
很多中成藥含有馬兜鈴酸,為什麼還能賣?
目前在售的龍膽瀉肝丸/膠囊中的木通還有可能是關木通嗎?是否有健康隱患?
無限極這個品牌的葯靠譜嗎?
如何準確高效地向醫生描述自己的病情?

TAG:醫藥 | 醫療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