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英劇《倫敦生活》?


「你不需要我?沒關係啊,因為我更不需要你。」 我在生活里確實遇到過這樣的人,「滿不在乎」是他們穿在身上的盔甲,而讓別人發現自己的需要,則是比要他們命還難受的一件事情。英劇《倫敦生活》嘗試探討了這樣一種人生狀態。

這部英劇由菲比·沃勒-布里奇自編自演,在今年下半年上映。劇不長,只有6集,每集約半小時,因女主角奇葩而大膽的行事風格和本劇直擊人生現實的力度而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

這部劇的英文名為Fleabag,意為睡袋、廉價的旅館、邋遢的人等。Fleabag是女主角的綽號。她在劇中沒有確切的名字,我們就將她簡稱為女主。那麼來看看這個故事。

有人看上去肆無忌憚,

把自己活成了一把刀子

女主是一位倫敦女孩,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咖啡館,但後來朋友因意外去世了,剩下她一個人打理。咖啡館的生意非常慘淡。有人來這裡可能什麼東西都不點,只是蹭電蹭網。

有了一份自己的事業,本應好好打理,然而女主對待工作可謂是漫不經心。咖啡館裡養著一隻豚鼠,時常跑出來,顧客覺得很不衛生,被紛紛嚇走,但是她只是淡定地將它抓回籠子繼續飼養。

難得有顧客點東西,結果她漫天要價,順口來一句「倫敦就是物價高」,甚至還說沒零錢,貪圖這點小便宜。當有人詢問店裡是否有義大利燴飯時,她謊稱有,隨後就到超市買了一份快餐,到微波爐里熱一熱來冒充。

女主很摳門,不講情面。當姐姐來店裡看看,順便要了份麵包,夾了兩片西紅柿,她也不忘記宰一把。她就是這麼做生意的。

女主還有個怪癖,就是喜歡隨手「順」別人的東西,順過姐姐的衣服,順過繼母的雕塑,順過約會對象的錢,甚至還順過姐姐家的衛生紙。

女主還很毒舌,很少顧忌別人的感受,常常冷嘲熱諷。她和姐姐很少見面,有一次兩人相聚在一次女權演講會上,她因一點小事對姐姐曾經喝醉酒做的醜事說個不停。

有一次,她急忙跑去信貸公司為咖啡館貸款,出了一身熱汗。她以為毛衣里還有一件衣服,脫到一半才發現只剩胸罩了。貸款審批員以為她要誘惑自己,女主就直接來了一句:我沒有勾引你,你看你長得那樣。

而實際上,女主在與男友分手後的確四處勾引別人,挑逗男顧客,勾搭計程車司機,坐在馬桶上,盤算自己有哪些約炮對象。一旦有男人搭訕女主,她就激動地不得了。無論對方長得多醜,年紀多大,她都精心準備,可謂是來者不拒。

性觀念開放是一回事,但另一方面,女主還鄙視真情。有一次,女主在公交車上被一位擠眉弄眼的男人搭訕,她開心地給了聯繫方式。當她出來和他約會時,羞澀的男人對她示愛,想要和她談戀愛,她不僅不領情,還不屑地罵對方可悲。

此外,女主還是一個重口味又非常悶騷的人。有一次,男友用她的電腦想查一件衣服的信息,結果發現她的搜索欄中全是「變態、亂倫、大屁股、顏射」這一類辭彙。

這就是綽號為「fleabag」的女主,活得邋邋遢遢,又肆無忌憚,無所畏懼,不在乎社交關係中的慣常禮節,隨心所欲,心直口快,像是一把刀子,將人們視為正常的生活劃得支離破碎。

我一定不能讓你們知道

其實我需要你們

選擇了如此特立獨行,那也要面對由此帶來的種種困難——生活有時好像就是為了讓人學會低頭,學會承認自己的無力——可即便是在這些時刻,強悍的女主也不願向別人展露自己的窘迫。

她一個人開咖啡館後,需要運作資金。當貸款失敗,她想到向富裕的姐姐借錢,但是她醞釀了很久,難以開口。而當姐姐看穿了她的心思,主動問她是否要借錢時,女主立即否認——畢竟被別人看穿是一件多麼不酷、多麼窘迫的事情呢。

姐姐又關心地問起咖啡館的情況,她謊稱一切都很好。當兩人要離開,姐姐想要給她一個鼓勵的擁抱,結果女主以為姐姐要打她,迅速將姐姐伸出的手臂擋開,退縮兩步,還打到姐姐的臉。她說以後不要隨意抱她,自己根本不需要。

後來姐姐在店裡看到了負債的信件,女主仍舊是一副「我很好,不管你的事」的態度。既然如此,姐姐當然不方便硬要幫忙。

明明非常需要這筆錢,但女主為了不在姐姐面前丟臉,強裝著。

女主對待愛情的態度也是如此。她很喜歡男友,但總展現出一種你對我來說可有可無的樣子,很不體貼。

做愛時,男友無法滿足她,她就直接推開他自慰起來,還在男友身旁看著奧巴馬的演講自慰,男友實在受不了這樣的對待,就提出了分手。

分手時,男友有個習慣,要將自己的東西全部拿走,順便將女主的房間打掃一遍,試圖擦去自己的痕迹。女主開玩笑地說,當家裡需要打掃衛生,她就用分手來解決。因為她覺得,兩人過幾天就會來複合的,有恃無恐。

沒想到,男友真的要徹底分手了,女主苦等無果,想要複合,但男友已找了新女友,不願回頭。這時,她才追悔莫及。

後來,女主又通過約炮認識了一個帥哥,時常聯繫,還帶過他見過家人。家人對帥哥連連稱讚。慢慢地,女主有些喜歡他了。當帥哥說自己可能愛上了一個人,女主就開心地以為是自己。可惜的是,帥哥最後說的是,他不願再和女主保持炮友關係,因為他要對另外一個女人負責。

女主聽了很傷心,但她怎麼會展露內心的感受呢?她只是若無其事地撒謊,說自己的前男友隨時都能回來,讓帥哥不必為自己擔心,還為他祝福。當他走了,女主才卸下偽裝的笑容,黯然神傷。

看到這裡,你應該已經發現,這位女主幾乎從不袒露那些可能會讓自己顯得虛弱的感情。別人看穿了她,想要幫助她時,她甚至將這種幫助視為對自己的憐憫,而不願接受。

她假裝自己的生活風平浪靜,暗地裡又為自己的無力感到羞恥。越是身邊聯繫緊密的人,她越要在他們面前展現出強者的姿態——「我不需要你們」,在她下意識的心意里,似乎覺得,不需要別人,才是強大的一個狀態。

這當然是一個錯覺。很多人都以為,幫助別人是拉近自己與對方關係的途徑。這沒有錯。但接受某個人的幫助、向某個人尋求幫助,也是讓你們之間建立情感鏈接的重要途徑,因為對所有人來說,知道自己是被人需要的,都是一件愉悅的事。

當你把你無助的、軟弱的、甚至狼狽的一面放在一個人面前的時候,你們之間的距離是史無前例地近。那一刻,有很多信息都得到了傳達,比如你對對方的信任,比如對方也可以同樣的把自己交付給你。而如果你始終不會這樣做,可能說明,這段關係更多關於你和對方之間的權力競爭——我不能是兩個人中更需要對方的那個人——你需要這種「贏」的感覺,甚至超過你需要ta。

但這很容易會令人作繭自縛,它只會造成你與他人之間更多的隔絕。最後你很可能會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怪圈:不願讓別人看到自己需要Ta的事實;對方真的認為我們不需要而不再給予,我們又感到委屈和孤單。

無法示弱,也無法接受他人示弱的一家人

當我們在劇中試著為女主的這種矛盾而糾結的人生尋找原因時,我們發現她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之中:不懂得向他人示弱,也不懂得如何對待他人的示弱。

先說說女主的父親。有一天,女主終於無法按捺糟糕的心情,在凌晨兩點跑到父親那兒尋求安慰。父親問她怎麼了,她在門口支支吾吾,終於說出了憋在心底的話。她覺得自己貪婪、墮落、自私又冷漠,痛陳自己活得很糟,希望能從父親那裡獲得一點人生智慧。然而,父親只是冷漠地回了一句:你這是隨你媽。

父親叫車催她回去,還不讓她上樓。因為他在妻子死後又再婚了,女兒們和繼母關係不好,他想盡量避免衝突。實際上,再婚後的生活不開心,新妻子控制欲很強,他害怕惹她生氣。有一次,他將食物打翻在地,想趕忙撿起來,生怕被妻子發現。

在新妻子的展覽上,女主將酒杯摔碎故意搗亂,惹怒了父親。他痛斥女兒的幼稚,聲稱自己過得很快樂,自己值得這樣的幸福。接著,他就跑到路邊偷偷哭泣。當女主出去遇見父親,兩人難得聊起了人生,有和解的跡象,而當女主的繼母走過來,父親又立刻嚴肅起來,讓女主趕緊離開。

父親為了維持當下看似美滿的生活,不願向更真實的溝通中邁出一步,又將自己的痛苦和脆弱掩蓋起來。而女主的姐姐也是這樣的人。

姐姐為了維持成功、有教養的形象,有時連個髒字都不敢說。她的老公奔放大膽、滿口胡言,她不敢帶他會見朋友,而且老公在外面不檢點,夫妻關係並不好。有一次,女主的姐姐在開車時受了刺激,心中積累的壓力一下子奔湧出來,開始痛哭,隨即又壓抑回去,對著女主說:我很好。

她也總是隱藏自己真實的需求。她和老公很少有性生活,但自己本身對性很有需求,女主在姐姐過生日的時候買了成人用品給她,她卻否認自己需要。即便是後來,兩人住在一起,女主發現她隨身攜帶著成人用具,姐姐還是尷尬地不願承認。

後來,姐姐獲得一次很好的晉陞機會,去芬蘭做高管。女主鼓勵姐姐離開這裡,離開她那不美滿的家庭,還說出了姐夫曾在聚會上調戲自己的事實。然而,姐姐猶豫再三還是留了下來,不但相信丈夫沒有越軌,還痛斥妹妹說了謊。她這麼做,只是為了維持一個完整的家庭形式。她不願離婚,不願承認自己犯下了一個人生錯誤。

這樣的一家人都在疲憊地維持表面上的美好生活。讓生活看起來正常有序的開展,假裝自己過得很好,對他們來說是如此重要,以至於他們無法接受自己或別人對這樣的生活加以拆穿。

當陷入困境,家人本應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最應該尋求幫助的人,結果這一家人,因假裝幸福而不願對彼此坦誠,最後變得隔閡重重。

當女主想要找人傾訴時,她最先想到的不是家人,而是死去的閨蜜。即便是在一個陌生人面前,她也比在家人面前更容易流露真情。

但其實,一個幸福的家庭並不在於其中的每個成員時時刻刻都過得體面——生活里始終會有狼狽不堪的時刻,這是一個誰都無法拒絕的真相——而在於當有人陷入困境時,家人之間能夠坦誠、理解,會是彼此最堅定的支持。

像女主這樣的家庭不在少數。其實我也沒有完全想明白,為什麼對有的人來說,對別人說「我需要你」會是這樣一件充滿羞恥感的事情。為什麼他們必須要以「無懈可擊」的強硬姿態展現在人前。他們想讓別人、更想讓自己相信,自己的身上沒有軟肋。沒有人可以傷害到我——為了維持這個虛幻的信念,他們不惜把所有人推出去。

可能歸根結底,這些人的世界裡,不曾體會過「信任」這件事。他們看起來是無法信任別人會尊重自己的脆弱,不相信他人會對自己的需要給出善意的回應;本質上,他們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夠是一個為人所愛的人。

你覺得呢?

以上。

原文發表於:我不能讓你知道我需要你,那隻會令我感到軟弱 | 觀影:《倫敦生活》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https://www.zhihu.com/org/knowyourself-1/activities ),我們會定期更新更多優質回答與文章: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倫敦生活》:小確喪以及我們和生活互搏的巴掌


文/楊時暘

大多數人豢養寵物,都是用盡辦法將其留在身邊,某種程度上說,那是一種囚禁,而《倫敦生活》中女主角身邊的動物卻一直都在逃竄。那隻寄託著友誼和哀思的豚鼠,一次次跑出籠子,無論怎樣都鎖不住;她去往父親家,在那個紀念生母的日子裡卻與繼母發生了預料之中的不快,她抱起了那隻一直被禁止出門的昂貴的貓,幫它逃出了窗外。

這成為了兩道隱秘又殘忍的隱喻,那些沒頭沒腦的小動物都在奔向自由,但她自己卻一直困於生活。沒人能幫她放生。

作為一部迷你劇,《倫敦生活》的格局毫不張揚,工整又本分地講述一個小體積的故事,一個女主角和環繞她的四五個人的不堪與瑣碎,但這看似毫無野心的設定卻意外引爆了人們普遍的情緒。作為一部標準的喜劇,它粗口、逗趣、沒節操,但它同時又讓人沉默、心酸、掉眼淚,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又是一部標準的悲劇,而生活本身不就是悲喜交加又不可言說嗎?所以,它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復刻。這個發生在倫敦的故事,那個在倫敦孤獨又努力生活的姑娘,成為了每一個在大都市中掙扎的人的鏡像,我們看著她,也就看到了自己。倫敦生活的美好與糟糕,友誼與疏離,在北上廣生活的每一個年輕人都能感同身受,我們裝作對一切都不在乎,對每個半生不熟的人報以微笑,然後轉身撞入自己的生活,甘苦自知。這毫無戲劇性的日常就足以讓我們難以抵擋。

《倫敦生活》的劇名翻譯得過於無趣了,遠沒有原名fleabag來得有力,它的本意是邋遢、糟糕的生活之類的意思,你都能想見那是怎樣一種畫面——無法收拾、自顧不暇、被旁人厭惡的那一款。這是女主真實的寫照,她總是很喪,但她顏值尚可,又總裝得很酷,所以微微一喪也很傾城。

她是那種「自助式」的女孩,從不向任何人袒露心扉,自己經營著一家幾乎無人光顧的豚鼠主題的咖啡館,有個懦弱又無趣的男友,幾個從顏值到氣質都差別極大的炮友,她面對性時很痴迷,面對愛時不言不語,她自己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到後來,你就明白,那不過都是一種隱藏,隱藏真實的感受,隱藏柔弱的內心,只有這樣一副屌屌的樣子,才可以避免受到傷害,就算最終仍躲不過受傷,她還可以裝得滿不在乎。你看,這不就是我們周遭很多都市女孩的樣子,看著大大咧咧,混不吝,但實際上無措無助無辜,但這三無的生活又是如何鍛造的呢?

有些劇集是從原本瑣碎的生活中虛構出光暈,鑄成一樁樁炫目的騙局,比如那些塑料感十足的韓劇,而有些劇集,則是把有著光環的大都會中的細部拆解給你看,那裡沒有光暈,都是抖落不盡的塵土。《倫敦生活》顯然屬於後者。這劇集中有靜謐安寧的郊區大宅,也有著裝模作樣的中產生活,但你總覺得有些無法掩蓋的心酸、沮喪和破碎的東西探頭探腦的出沒。那是生活的真相。

從敘述上講,《倫敦生活》看起來是那種單一主角的戲,配角的性格和故事都伴隨著女主一點點展開。但慢慢就會發現,一切沒那麼簡單。人們原本以為,只有女主很喪,其他人都過得如魚得水,但最終,一切都開始敗露,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不堪。人們都在硬撐,才不至於讓生活瓦解。

女主的姐姐是個典型的中產階級,有著虛妄的傲慢與偏見,以及一個貌合神離的老公,這個擁有雙學位和巴寶莉風衣的女人其實遠沒有看起來那麼風光,她不敢為了自己的事業而離開丈夫,即便她知道那個男人虛偽又猥瑣。而她們的父親夾在第二任太太和兩個女兒之間,不知所措;還有那一堆環繞著女主的男人們,一群被荷爾蒙驅使的雄性動物。這些人也一樣在維繫著某種體面,只不過,觀察得久了,就看見那遍布的裂紋。

《倫敦生活》充滿那種對生活俯視之後才能獲得的刻薄又銳利的笑料,但它卻一直引而不發地用閃回播放著一些悲傷的橋段,女主大腦里錯亂短路的瞬間永遠出現的是自己與閨蜜男友纏綿的時刻,以及自己和閨蜜籌建那個咖啡館時的默契時光,還有,閨蜜崩潰和走向死亡的最後一瞬。

那段記憶像一條一直在燃燒的引信,始終陰險地提醒著她終有崩塌的一天。這個時候,你或許就能理解女主那些狂亂又有些自暴自棄的私生活了,那是一種暫時的通往遺忘的途徑,恐懼可以被狂歡抵擋。閨蜜小波,幾乎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讓她感到親密的人,當時,生活雖然一樣充滿孔洞,但畢竟有人可以慰藉,但她卻親手蛀空了那根可以依靠的柱子,她和閨蜜男友的一夜,讓閨蜜崩潰,殘酷地講,是她殺死了閨蜜,也同時殺死了自己的未來。

當一個總是嘻嘻哈哈,滿臉壞笑的人真的陷入悲痛,那種轟然而至的情緒幾乎不可收拾。所以,結尾她痛哭的時刻,你會看到她努力維繫的一切光鮮的表面,都再無意義,沒有什麼比生活碎裂的聲音更讓人絕望。

《倫敦生活》的呈現方式很有趣,它自帶吐槽音軌,女主在說出台詞的同時,也會對著屏幕把心裡話向觀眾吐露,這招並不新鮮,《摩登家庭》中也同樣用過,但是它很有效,它會讓人們覺得女主替自己說出了那些憋悶在心裡又永遠不敢說的話,這樣一來,人們有一種和女主一起對這鬱悶的生活同仇敵愾的共情。

她平凡又不甘,努力卻失意,在一切破碎之後,還需要重新布置起壞笑,收拾好生活的碎片,把它重新粘貼成原本的樣子。誰又不是如此呢?

最終,她的父親也還是留在第二任太太的身邊,即便他知道那個做作又勢利的女人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女兒的;她的姐姐仍然騙自己丈夫是可信賴的,為此寧願放棄升遷與出國;她的男友再也沒有像從前那樣分手後又回到她身邊,而是和一個小鳥依人的亞裔女孩走到了一起;那個英俊的炮友告訴她,自己愛上了一個人,決定離她而去……所以,她還是得一個人,獨自撐起一切。

有個細節,滑稽又悲涼,女主和姐姐第一次共同出場時,是在一個古怪的講座上,結束後,兩人想像正常人那樣擁抱一下,彼此卻因為戒備心理給了對方一巴掌,到底是怎樣的疏離才能把親密的擁抱理解為潛在的威脅呢?那或許是這部戲中最殘忍的一幕。

還好,女主被一個陌生人救了場,那個曾經和她發生不快的貸款審批人,最終與她和解了。那也是一個被生活壓垮的人。他們的和解,也是彼此的救贖。就如同那些逃逸的小寵物,女主終於有機會可能衝出這生活的囚籠。

這部戲中,女主角沒有名字。因為她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影子。

(本文首發騰訊電視劇頻道鑒劇科專欄)


《倫敦生活》:男人的孤獨是因沒有女人,女人的孤獨各有不同

有人說劇名《Fleabag》應該翻譯成騷包。但所謂渣男作女,只是生活比你多一個結。

400多年前,「Lonely「孤獨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莎翁的歷史悲劇《科利奧蘭納斯》中;400年後,這個詞出現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BBC最近剛播的熱劇《倫敦生活》在小範圍內很火,編劇兼任女主,把孤獨說到極致。女主的每一段人際關係都有一個結,有些結解不了,有些不想解。

三十歲,是一個女性可以被叫做女人的年紀。女性教主波伏娃有句名言:

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被塑造的。

三十,是女性開始被塑造的年紀。

我不是女權主義者,但不得不說,女人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生存得像模像樣的生物。男人的孤獨是因為沒有女人,而女人的孤獨則各有不同。

我覺得獨自一人,不一定意味著孤獨。

女主開篇就這麼強調。但她連公車上兔牙男的搭訕都來者不拒,迎面走來的胖子,她都意淫對方對自己有好感。內心是對男神炮友進入方式的抗拒,但當他強調她的胸有多麼小時,她care的是自己要保持性感。

她怕極了孤獨。

沒有人願意上我,對我來說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這才是她真實的獨白。

她有一個不太捨得離開他的男友Harry,她享受著他每次分手都會大掃除,然後在乾淨整潔的屋子裡留下一件自己的東西,作為重新回來的借口。

我只想讓他上我,他卻想跟我做愛。

這是她第一層的孤獨。靈肉不一的感情對女人的傷害是很大的。

男主不是因為女主對著奧巴馬的演講自慰而生氣,而是這段關係需求的不對等。

不要讓我討厭你,愛你已經夠痛苦了。

Harry終於不再回來。

所有打破第四面牆的作品,比如《理查三世》、《紙牌屋》都是因為主角的內心和外化行為的不一致,不同的是,這兩部男人劇是為了表現主角內心的惡。女主生活的反差感,源自她的「作」。這是很多觀眾對她的評價。可女人三十,再不為自己作一點,更待何時。

這部劇至始自終有一點女權的影子。女主在自身訴求和男人需求之間,或多或少會偏向前者,哪怕是潛意識的,哪怕會因為舊愛找到新歡而心裡堵。她的孤獨比其他人更難,難在她不願去消化生活扔過來的她不愛的東西。

她那個努力和她修復關係的姐姐,則相反。一身Burberry,一個大house,一個體面的丈夫,所有成功人士的特點,就是會和生活和解,但未必自在。姐姐強令妹妹把偷來的東西物歸原處,可妹妹照做後,姐姐又偷出了雕塑,姐妹倆在這一刻有了靈犀。擁抱不能緩和關係,只有共同氣質可以。

我更喜歡這對姐妹的結局,看似是姐姐揭穿妹妹害死閨蜜,是壓垮女主世界的稻草,實則是妹妹揭穿姐姐空洞的婚姻,是姐姐孤獨的來源。姐姐的奔潰不是因為看到妹妹的污點,是因為看到自己生活的不堪。女主這段關係里的痛,在於她知道姐妹心有靈犀,卻硬生生看著彼此活在兩個世界。

兩人有點像薛寶釵和林黛玉,一個守著虛無,一個奔著真切。倒沒什麼對錯,如果一條道走到黑,也能各得其所,怕就怕心有他念。所有的孤獨都來自雜念。

她的第二層孤獨來自她和父親的關係,一直在以去世的母親作為最結實的維繫,而這種維繫看似強實則很弱。因為它只剩責任。責任本是生物的利己行為,當這份責任開始不利己時,成本會很大。

我特別喜歡這個場景,女主有一天凌晨兩點敲開父親的門,一番」渣女「的自我定義,而父親淡定為女兒叫了出租,連房門都沒讓她邁進來,留了一句」你很像你媽「,陪女主飄在清冷的街頭。

大城市的弔詭在於,人越多,維護人際關係的成本也越大,我們就越會建立和別人的界限感,為自己和親密關係留出時間精力。而原生家庭的親密關係是個特殊存在,你需要維持親密,又需要劃清界線。雖然這樣的父女關係是不合乎我們的期待的。

現代女性的自我獨立,通常是指獨立於男人,但其實更多是獨立於原生家庭。女人三十,和原生家庭的的親疏是很難把握的。脫離母胎總是遲早,所以當父親明明看見妻子打了女兒一巴掌,又裝作視而不見。他需要為父女關係建立另一個維度,妻子過世他娶了別的女人,這不是罪,女兒需要學會自己去接受。

女主從家庭剝離的孤獨是所有人都要經歷的,這種孤獨長遠來說是個良藥,各自總有各自的柴米油鹽。最終這對父女變成一種類似朋友的關係,少了牽制也就回到了人和人正常交往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女主在繼母作品個展上行為如此出格,最終父親還願意在私底下和她靠著車窗談心,還暗示女兒遠處過來的繼母。

女主最不願提及的孤獨,是來自於閨蜜。她最依賴的閨蜜,被她害死的閨蜜。她睡了閨蜜的曖昧對象,閨蜜想用韓劇式的自殘挽回男人,遺憾的是,過火了。女主維繫著兩人的咖啡館,養著那隻豚鼠,懷念著那瓶一起喝過的紅酒。在女主所有的人際關係中,這是她最軟的一面。

友情的純潔在於,它即無血緣責任,又無生理需求。女孩之間又永遠有故事,就像七月與安生,她們之間的情感如同家明一樣模糊不清。閨蜜喜歡同一個男人的故事,放到每個人身上又有不同。有人說這都是女主自作自受,但作為一個成年單身女性,和互相吸引的男性上床,也無可厚非。

競爭是生物本性,道德是高智表現,這兩並非你死我活的選擇,卻往往是你死我活的結局。

這部劇其實是替觀眾做了一次生活實驗。人不是動物,但人又是動物。我們很多人都以道德或者責任在維持關係,在現實中這往往成本更低,也本無錯。關鍵是我們把自己的感受放在多重的位置,我們願意多大程度去勇敢自我傾聽。這也是女主和另三個女性角色不一樣的地方。維繫表面婚姻的姐姐,融不進丈夫繼女的繼母,為男人而活的閨蜜,都各自有各自的孤獨。女主的孤獨更有自我覺醒的意味在裡面,過程也註定更苦。

人都會犯錯誤,這就是為什麼鉛筆後面要裝上橡皮擦。

但是,

鉛筆有橡皮,人生無綵排。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少有像女主這樣,活得像只刺蝟,用刺來探索和世界的安全距離,以自己的意願和世界對抗到底。

因為這被認為是一種低情商高風險的行為,因為人生沒有橡皮擦。

說一段英倫島國的非同尋常

過一種如花在野的自由自在

@米字橙


印象最最最最最最深的就是這一個場景了

Boo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朋友啊!!

女主犯過很大的錯誤,而她自己也認為犯了錯誤就要受到懲罰(從那句反問明顯看出),家人都不信任她,朋友也不在了,更難過的是這些都沒有宣洩的地方。但是people make mistakes,女主最後也得到了重新貸款的機會,用橡皮將錯誤擦掉,繼續把那家有著重要意義的豚鼠店開下去,如boo所說,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


閨蜜小波意外作死後,女主唯一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了。於是她不論見什麼人,做什麼事都咧開嘴笑,嘲笑賤笑,迎合地笑,不知所措地笑。因為沒人再會跟她邊喝酒邊唱歌,沒人跟她傾訴心底的小秘密,沒人跟她一起毒舌然後氣急敗壞然後和好如初。

男朋友只是若有若無的依靠,她摸透他愛作的娘娘腔性格,算準他下個動作下句話,隨手拈來的智商隨便碾壓,hold全場。

兔牙男是隨便笑一笑就能打發的,反正他也聽不懂女主的玩笑,看不懂女主你臉色。萍水相逢,女主不過是寂寞。

後入男除了帥,沒什麼好說的。不過他還是順手打破了女主的希望,雖然這希望也被女主自嘲過嫌棄過。

女主跟他爸一樣。看透一切,但不會表達,最深的情感往往埋在心下三寸,慢慢腐爛。不同的是,他爸願意偽裝成正常人,隱藏孤獨,她就這麼執拗著,一步也不肯妥協。

女主姐姐有成功人士身上不可避免的虛偽奸詐,除了升職除了馬克沒多少想法。她過得剋制壓抑,要應付的不只是有怪癖的繼子,偷親妹妹的丈夫,暗中咄咄逼人的繼母,還一直為妹妹考慮,姐妹倆卻連擁抱都困難。最後她偷出雕像決定去芬蘭擁抱妹妹的時候,大概是她這一生最勇敢的時候吧。

後母改真是個奇女子。從教母到繼母,應該花了不少心思,到處一副親切和善的面具,話里卻帶機鋒,心機更是深不可測。結尾雖然她大獲全勝,想必之前為這一天忍辱負重吃的苦也不少吧。

銀行家倒是出人意料,最開始歧視女人,中間講了自己的故事,到最後卻只有他給了女主最難得的來自陌生人的善意。

看劇時候蛋幕一直有人說女主作死,自己睡了閨蜜男友害死閨蜜,還跟別的男人很隨意,最後跟男朋友分手,不被姐姐信任,被後母報復也是活該。

我只想問,誰敢說自己從來就沒有犯過錯從來就沒有作死呢?

不是因為你是旁觀者你就有評判別人的資格

就像說「你變了」的人從來不會問別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如果世間所有事情只有是非分明到評判標準,情感的存在是不是太多餘太可笑了

退一步,我們看劇不是為了質問別人的過錯評判別人的道德,過好自己的人生,就足夠了。

多說一句:看劇,不要鑽到劇情里,只看情節;也不要置身事外,批判人性。不過是若有所悟,若有所憾。


英劇怎麼可以這麼短,節奏這麼輕鬆但是能夠演繹出如此飽滿反轉的劇情?

觀影的過程應該會覺得女主這樣放任自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同時太作,所以很多結果是應得,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女主肯定是一個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我猜之所以變得如此無所謂,也許是失去了最愛的人,沒有安全感,失去了關注和陪伴,才會導致她如此反彈放縱的生活方式吧?

先說那個很娘的男友,說實話,他太神經質,太軟弱了,無法配的起女主,任何行動其實都在掌握中,他只是女主在生活中可以暫時得到溫暖的人,不過他提供不了真正的愛和安全感。女主在最後一集問他是否仍然對她有性幻想,他說沒有。雖然這段看著有點虐,但是相比其他人帶來的衝擊,這個真不算什麼。

兔牙男後入男,同樣也是一個根本弄不清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一個代表著保守派的低情商,一個代表著放蕩派的低情商。他們同樣無法給女主帶來想要的追求。

爸爸是一個軟弱的妻管嚴,他愛自己的前妻和女兒,但也許他也像其他普通男人一樣,不夠強大來爭取、保護、自己愛的人。

姐姐是一個女強人,她肯定也很愛自己的妹妹,但是不會表達親密關係,而且是一個特別冷酷不太會處理感情的理性人士。她渴望事業上的成功,但更望家庭的愛。所以當出軌的老公說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她選擇保護自己的家庭和婚姻。

女主其實一直都很能hold住自己,面對繼母的各種冷嘲熱諷,她都能很大體的微笑應對。這種情況下,他愛的爸爸和姐姐其實沒有人會當面幫助她。真正爆發,其實是姐姐說她有過過失,那同樣也是她一直以內的內疚。她對閨蜜是真感情,也許正是閨蜜本身的純真,對她的關懷,所以成了她唯一的溫暖和可靠的人。

其實故事還沒有講完,個人覺得這裡還有很多沒有清楚交代。感覺閨蜜男友是主動引誘女主的,女主究竟被誘惑到什麼程度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告訴了閨蜜那些事?閨蜜也沒有明說是女主就是第三者。。。

正如閨蜜說的,為什麼犯錯的人要把他關起來而不是給他改過的機會呢?那就是為什麼鉛筆頂部都有橡皮擦的原因啊!錯了可以重新改過來。

也許女主真的錯了,但是我相信她的閨蜜更願意看到的是她振奮並且改過的結果,而不是像很多人說的去自殺就可以更輕鬆。生活有時候很艱難,但是人總要move on.

銀行家是一個陌生人,但是這對陌生人互相袒露了自己的缺點和失落,他就是她的鉛筆,讓她繼續書寫新的篇章。


操蛋的性毀了我,我卻靠它才能感受到活著。

背叛剝奪了我想你的資格,死亡剝奪了我向你認錯的資格,生活卻成了對我最大的懲罰。

對你最好的人離開了,意味著要開始學會愛自己。


看第一集時以為就是主角人設稍高配點的《米蘭達》:打破第四面牆式表演,給觀眾一個「你懂的」的眼神;「傻大個」的人物外形,其實大智若愚;愛吐槽,無論關係遠近,刻薄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社交場合中的「人形尷尬冷場器」;上一刻覺得all fucked up,下一刻又打滿雞血折騰點什麼(雖然大多時候是所謂的「作」);感情生活不順,有長期的糾葛,內心深處渴望被愛;(曾)有一個能包容自己一切的密友,比家人更親密;主演兼編劇(這裡給兩位才女鼓掌)……前幾集時不時笑出聲,想法還是如上,和米蘭達一樣神經大條又可愛,這喜劇還可以。

後面故事發展起來,一種「喪劇」的味道也就出現了,這時發現和《米蘭達》的區別:她有一個朝氣勃勃永遠搞不對重讀的時髦老媽,她曾有媽媽,現在有個兩面三刀虛情假意的教母繼母;她有一個溫柔體貼偶爾鬧脾氣的Gary,她曾有個神經敏感幼稚可笑的男友(雖然覺得神經起來也挺可愛的hhh),現在有兩個床伴;她有一個短小精悍只飆一句歌的Stevie,她曾有個見解獨到喜歡小豚的Boo,現在有個古板難親近的姐姐……所以,不管因為自己「作」或是外界不可抗的因素,問題出現時,米蘭達有媽媽、Gary、Stevie和一些朋友在背後安慰、幫助;她,有她自己吧,以前還有過Boo,生命中的其他人總能很神奇地在一些時刻消失不見,如同從未存在過 。

她也反思過,也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她有嘗試改變:鼓勵姐姐追尋自己的生活;把偷來的雕塑送回去;去認真對待一段感情。姐姐說出留下的原因,她以為真的因為惦記自己;父女談心後她說I"m sorry,她以為他要說I"m sorry too;Arsehole guy把她叫到橋邊,她以為他要說I"m in love with you。姐姐還是留了下來,因為她相信丈夫而妹妹就是愛勾引人;父親說I...think you should go,然後轉身走向繼母;Arsehole guy說我愛上別人了,反正你也不介意對吧。這就是結果。

可以說全劇的中心就是Boo說的"That"s the very reason why they put rubbers on the end of pencils. " 犯了錯誤,沒關係,孰能無過,自己還可以擦掉重來。但生活中有些事情就是無法挽回了,比如說Boo,比如說其他人。

帶著哭了滿臉的睫毛膏,走在倫敦的光暈中,這次是真的all fucked up。

其實,除了主人公本身需要「重寫」以外,其他人也需要,姐姐的猜疑計較、父親的懦弱不負責任、各個男友也有各自的缺點。但他們從未認真地審視自己,而將一切錯誤歸咎於女主身上,因為她就是一個爛人當然是她的問題,但她這些壞習慣、性格的形成難道與別人對她的影響毫無關係嗎?但沒人願意去談,她哭著說"I"m completely fucking alone. " 只有那個銀行經理又坐了下來,給她一個面試機會。

A pencil with a rubber end也是讓我們幫別人擦去錯誤的。

最後給了一個溫馨的結局,她還可以留下咖啡館,繼續喂那隻越獄天才。也算是稍稍安慰一些吧。誰能肯定現實生活中不會有這種不期而至的溫暖呢?

沒錯,她還守著豚鼠咖啡店。

p.s.之前一些回答都說女主沒有名字,自己回憶不起來,也懶得重看(畢竟看一遍又傷心一遍QAQ),假設真的沒有名字的話自己開個腦洞,對身邊人來說女主就是一個沒有名字的人,一個不重要的人。看imdb里的名單女主填的是Fleabag(也就是片名),算是和這個腦洞相應吧,對於別人女主就是個fleabag,但她又總是對別人太認真。

p.p.s 可能《米蘭達》出鏡比較多,沒什麼特別的意思,就是剛開始覺得很像,提一下而已~



早上剛看完倫敦生活這部劇 哭的稀里嘩啦 我覺得自己近期可能有點緩不過來了(微劇透 慎點

(在最開始看的時候有點兒黃 但據說很多英劇都是這樣的 hhh )個人認為這個劇反映了很多人在絕望中掙扎著努力站起來的現狀 但還是無法逃脫所有人都背棄你的命運 。

整體劇情平緩又壓抑 比較具有諷刺性 結局很出乎意料但又合情合理 讓人感受到一種特別沉鬱的憂傷. 生活就是這樣 總在你最困苦的時候再給你致命一擊 不能違抗 總得接受

比如 第一集看完了 都說 這劇有點兒意思 女主孤身一人 有著很多PY 我也以為她的生活蠻平凡. 但是後來 不知怎麼的 越看越絕望 可能女主反應的 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有些人. 因為從始至終這部劇都沒有告訴我們女主的名字 除了片名

女主活著就像是一個廉價的旅館 每個人都只是這個旅館的過客 來去匆匆 看似旅館裡的人特別多 但事實上大家終究要離開的 .內心深處 女主一直都是孤身一人 父親再婚 母親去世 姐姐的信任危機 約會對象的離去 ,最主要的是 ---最好朋友的死亡

所以之後她一直活的很自責 但是就像那個面試官說的 每個人都會犯錯 不是嗎?

在劇里 很多事情都是特別平凡的小事 但就是有種讓人潸然淚下的魅力。 因為我在感同身受 我可以體會到她在大家都不信任她時 那種跌落到深淵但無處訴說的絕望。 比如說 最後那個特別帥的酒吧男對她說他找到了真愛 女主激動的要命 但酒吧男卻說很抱歉 不是她 在女主愣住的時候 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 心疼的是女主 也是自己。 很多時候我也在自作多情 可惜多情總被無情惱

又比如說

女主兩次酒醉 第一次酒醉被繼母扇耳光 她爸爸卻什麼都沒有說 她只是微笑著離開了曾經住了十幾年的房子 一定很難過吧 最親近的人 維護的卻不是自己。第二次 被酒吧男甩 繼母冷嘲熱諷酒醉的她,於是她摔掉了所有的高腳杯 佯裝酷酷的喝完香檳 卻丟的是自己的臉 還要自己收拾爛攤子 沒有其他劇里的那種主角光環 。父親這一次 維護的還是繼母 這種絕望 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體會不到

沒有和女主共鳴的人 可能覺得她作 她婊 和渣男波傑克一樣 活該有這樣的諷刺性結局 但是不一樣 渣男波傑克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但他總是樂此不疲的搞砸一切 ,而女主 她從最開始就什麼都沒有 除了她最好的朋友 所以她不能被允許犯錯 就是一次fucking 毀了她自己 她閨蜜 毀了別人對她的看法 幾乎沒有人原諒她這唯一一次的錯誤

Everything will be ok, but not now.

文筆有限,可能思路不是很清晰 就是說了說自己的看法 .

改了改標點 重新放了圖....


劇是很致郁,我發現現在英劇美劇都有種致郁系潮流。

但其實我覺得女主有點作,boo那麼喜歡那個男的不管怎樣也不該睡好朋友的男人,後來咖啡館營業不下去姐姐不相信自己繼母嘲諷其實源頭都是她對boo做的這件事

因是她自己種的,這個果也只能由她自己吞下

當然,希望第二季能回來打我的臉告訴我朋友死不是她的錯,畢竟我還是挺喜歡女主的,雖然作過,至少她堅強


非常的喪。

有人說女主就是自己作所以最後眾叛親離,我想說,沒有一個人,是生來就古怪、陰鬱、孤獨、冷漠、放縱浪蕩的。

鉛筆尾巴上為什麼要有橡皮擦?因為我們都會犯錯誤啊,犯了錯誤,就需要修正。有些人一直被愛,很輕鬆就得到修正的機會;與此相對還有那麼一些人,甚至連原諒自己這件事,也都從不奢望。

所以我一面渴望愛,一面把所有溫情的可能拒之門外,好像我真的不想要似的。

可是沒有一個人生來就喪失生活意志惹人討厭,在那種絕望微笑著的日子裡,我也希望有人能遞上鉛筆另一頭的橡皮擦,說原諒你啦,你也放過自己吧。


一口氣看到結尾,確實是既致郁,又治癒。

第五集的時候還被姐姐對女主的照顧感動了一下。結果最後一集直接來了衝突爆發的大反轉。

女主確實很孤獨,但是前五集從她自己的角度去看別人,別人對她還是不錯的,只是她不知道怎麼去好好的表達自己的愛和感謝。除了繼母,真的很讓人討厭。

第六集揭開謎底的時候就感受到了那種壓抑。已經不是被感動得要哭,而是難過到連眼淚都出不來。

有人說結尾的正能量多餘,有人說在女主回憶起閨蜜然後試圖和閨蜜一樣自殺的時候就應該死掉,比活著好。

但我覺得結尾很好,不單單是給有沒有第二季留下懸念,同樣還是給了身處深淵裡的人一點希望。

就算之前生活一團糟,感情關係和人際交往都作的一團亂麻,但「人都是會犯錯誤的 這就是為什麼鉛筆後面要裝上橡皮擦」(劇中台詞),每個人,包括女主,都應該擁有一次被生活包容的機會。

作為抑鬱症表示看喪劇還是挺合胃口的。而且女主這麼漂亮,還自己當編劇,整個劇情和打破第四面牆的手法也是充滿實驗性,並且效果還不錯。雖然自己在生活中沒犯過什麼大錯,也有幾個朋友,但依舊非常理解那種覺得無論如何都得不到愛的絕望和焦慮。至少給了一點信心,能領到生活發給我的那塊糖。


致郁 | 一個劈腿濫交的渣女,卻看哭了你

揭髮姐夫的不堪,親姐姐卻不相信自己

最後的溫柔,卻是陌生人給你。

——《倫敦生活》

今天館長騎小黃車開鎖時,被夾了手指,打字都疼。

很想發語音吐槽,竟然不知道該跟誰講。

這種心境,讓我想起了這部致郁的英劇——

豆瓣評分8.7的倫敦生活

電視一開場,直接切入女主現在的生活。

她有個男朋友,但是在性生活上,總是在男友身上得不到滿足。

這倒不怪她男友,而且她自己有點輕微的性癮患者的特徵,她追求刺激,很關注那些大尺度關鍵詞。

蠻好笑的是,她男友一分手,就會打掃衛生清理房間。

於是她只要看到傢具落灰,就不定期提分手。

接著她還會趁著分手的空檔,飢不擇食地選擇約炮對象。

她還有個非常成功的親姐姐,但是姐姐很嚴謹和保守。當她姐姐暗示姐夫性無能時,她便及時的送上一個振動棒。

她有個善良的女閨蜜,一起開了以豚鼠主題的咖啡館。

閨蜜很懂女主,直言不諱的說女主的衣服很醜,鼻子難看,然後兩個人哈哈大笑。

看到這裡,我覺得這部劇肯定是個出色的喜劇,太多逼真的生活細節和詼諧的相處對白,實實在在很逗人。

可是好的喜劇,往往會戳到軟肋。

接著就開始揭開女主沮喪的生活了。

女主的後媽總是一副刁難女主的樣子,兩個人從暗地裡的較勁——

接著是直接開打——

後一秒卻又微笑的說:「後媽你放心,你的展覽我一定會參加,好的再見。」

哪怕內心被你嘲笑得脆弱不堪

我也能微笑地跟你揮手再見

而女主的閨蜜為了氣一氣出軌的男友,故意製造車禍,卻導致了死亡。

女閨蜜的死亡幾乎奪走了女主人生唯一的溫情。

更甚的是,閨蜜男友出軌對象,正是女主自己。

一時糊塗,釀成大錯。這讓原本看不起自己只能靠閨蜜鼓勵的女主,更是無時無刻不在對自己說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話。

我們是故意傷害最親愛的人嗎

不是的,如果有機會,再也不要了

我想起一首梁靜茹的歌,她唱

「我發誓不再說謊了」

女主為了繼續經營咖啡廳,需要向姐姐借錢,卻怎麼也開不了口,似乎我這一開口,我的脆弱就暴露出來,我怕我會看不起自己,更怕我在你面前哭。

姐姐其實對女主很好,兩個人關係也很溫暖,姐姐為了報復嘲諷女主的後媽,還去偷了後媽的藝術品。

這讓我有個錯覺:嗯,也許姐姐是女主在失去閨蜜之後,仍然存在的溫情。

可是最後一集發生的事情,只讓我感覺,這真是一場完美致鬱結局。

BBC的劇,繼承以往精緻的鏡頭感。和這部劇很類似的是馬男波傑克,大量的生活細節和自嘲的對白,構造出一部出色的作品。

其實我並不喜歡好萊塢的英雄電影,相反,我更認為——

好的電影,永遠讓我有代入感。

這個對白很熟悉,這個經歷我曾經歷。

資源:公眾號光影驛館GmovieG回復關鍵字倫敦生活即可

關注公眾號光影驛館GmovieG

查看往期精彩

?年度畸形電影:屁股長在臉上是怎樣的生活

?別鬧了,你跟我說白百何演技好?

?這四點足以證明,陸如萍是個心機婊

?素錦為何得不到夜華的愛(深度分析)

?全程被打臉,我跪著看完這部電影


這兩年真的是喪劇的天下 本來以為要等馬男波傑克第四季呢 結果等到了倫敦生活


堅強。

她說:I just want to cry, all the time.

但直到最後,她都笑著。


「你好我是小Boo,我現在沒辦法回你的電話…請留言……」

現在窗外有太陽,晴天還是陰天不清楚。 我還在養著那隻倉鼠。對不起,我還在養著我們的倉鼠。

《倫敦生活》。一開始是帶著看劇的心情去看的,沒想到看下來感觸那麼多。明明劇中大部分都是冷靜的、看似滑稽的劇情、為什麼看到最後竟會忍不住地哭?悲哀…同情…還是覺得難受…

一個人為什麼久久壓著自己的心事,然後還能若無其事的接著過原來的生活呢?這是內心成熟的表現嗎?還是已經奔潰過最後萬念俱灰,覺得怎麼過也都無所謂了?

女主叫什麼名字,劇中提過沒,好像看下來這個問題也不重要了。

不過她一定是個很冷血的人,玩世不恭的,不把任何珍惜自己的人當回事的人。至少小Boo死前是這樣的,曾經是的 。

不然不會上了小Boo的男朋友 。

不和家人溝通 姐姐也只當個姐姐 不是朋友 父親也是 只是個父親 似乎對於她來說家人都是只有血緣關係的存在 從來沒有人能走進她內心 男朋友也是 只有那麼一個朋友 了解她的朋友 可她偏偏就把她害死了 一個管不住自己私慾的人 還能幹什麼呢 只用下半身思考的人 又怎麼能稱之為人 你說 這是隨性?恐怕她朋友到發生事故之前都不知道正是因為自己交心好友的隨性才使自己走向那條車來車往的馬路

談什麼原諒 她自己都原諒不了自己

倘若在Boo難過的快要死過去的時候 她但凡有一點點愧疚 Boo就沒有機會走上那條馬路

貸款被拒?和不喜歡的男生約炮?被喜歡的男生爆菊也沒關係?在看似正常的生活下 她已經不能正常生活了 怎麼掙扎也沒用 那些隱忍起來的事 慢慢堆積在一起 總有一天會決堤

這個時候 想要繼續好好生活 是不可能了 除了坦誠面對自己 除了大哭一場 除了把周圍東西全部撕毀 不然不可能再重來了 看到她和男友 她和陌生人 她和她姐姐 父親 繼母 相處 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煩躁感 竟然掙扎 竟然難過 竟然不滿 竟然憋的要命 為什麼不能好好說話 好好走下來用嘴互砍對方几刀不好嗎?

捨不得就挽留 討厭就遠離 內疚就說對不起 感動就說謝謝你 困境不是別人造成的 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已經30歲了 不是個孩子了 誰還會照顧這個情商低 倔強 死要面子 又委屈的你?

以上有些對這部劇感性的想法

以下是比較理性的分析

《倫敦生活》曾獲得2013年英國影評人協會劇場獎最具潛力劇本。

BBC出品.ACFUN上 B站都有資源

導演菲比.沃勒-布里奇正是女主自己,這也是她自編自導自演的劇。

定義喜劇 卻又不是 像一部不正經的表演劇 因為女主時不時會跳出鏡頭和觀眾對話 (用戲劇專業術語來講,這是打破了第四堵牆。指的是鏡框舞台上,一般寫實的室內景只有三面牆,沿台口的一面不存在的牆便被視為「第四堵牆」)----摘抄於「電影鋪子」公眾號。

一部劇里 唯一覺得正經像個標準的電視劇的地方,就是她和她姐姐被父親拉去郊外的沉默訓練營時遇見那個拒絕她貸款的大叔發生的對話場景。

標準的近景過肩固定鏡頭,配合著環境的柔和的景深,沒有抒情的背景音樂,自然的平淡的稍微哽咽的低沉男生… 緩緩說道 :

「 I touched a colleague "s breast 」

「 More than once,at party i....」

「They ask me to go on a work shop to...」

「I just a very....disappointing man.......」

"And than"s man always ask me "what you want ?"

"I not telling them what I want."

"I want be back home. I want to hug my wife."

"protect my children,protect my daughter. "

"I want move on."

"I want to apologise. To everyone."

"want go to theatre. "

"I want to take clean cup s out of the dishwasher and put them in the cupboard at home... And next morning, I want to watch my wife drink from them.. "

"And I want her feel good."

"I want to make her orgasm again...and agin."

"Truly."

緩緩鋼琴聲又響起.她說:

"I just want to cry.

All the time."

我只是想哭 一直都想哭

後來想她好不容易遇見了一個可以好好說話的人,她幹嘛不多說些話呢?後來才想明白了…這個男人說說的話,何嘗不是她想說的呢。

(我襲擊了同事的胸…不止一次…)

(在party上我還...)

(他們對我說…你來參加這個訓練營吧…或許對你有幫助)

(我真的…是一個令人感到失望的傢伙呢)

……

(另一面 那些人一直問我 「你到底想要什麼?」)

(我才不會告訴他們我想要什麼呢)

……

……

(我想能夠回家)

(能夠擁抱我的妻子)

(保護我的孩子..女兒)

(我想要重新開始)

……

(我想要道歉)

(對每個人)

(去劇院看電影)

(我想要把洗乾淨的杯子從洗碗機里拿出來放在櫥櫃里…然後在第二天早上…看我的妻子用它們喝水)

(我想要她感覺到開心……我想要她感受到高潮……一次又一次)

(真的)

她估計也是的

想要道歉 對每一個人

想要重新開始

如果可以 可以的話

那場事故沒發生過

小Boo還活著

她想要小Boo開心 永遠一直開心下去

真的


明明是喜劇,看到最後卻止不住淚奔。女主去和姐姐睡一張床姐姐自然的抓過她的手,姐姐說為了heart-broken的妹妹要放棄升職,爸爸和女主一起撿掉在地上的東西,很帥的假男友好像要對女主表白,看到這些總以為女主雖然孤單但身邊還是不乏溫暖。然而最後,姐姐選擇相信丈夫說是妹妹勾引姐夫,爸爸看到後媽甩女主巴掌選擇沉默,卻在酒會上明明被欺負的女主反抗失控的讓她立馬向繼母道歉,假男友原來是告訴女主他發現他的真愛是別人,女主哭著的大段獨白,唉,喜劇的核心還是悲劇吧。在想指責所有人冷漠的選擇拋棄女主時,又看到原來閨蜜的死是因為女主和自己的男朋友上床。。。不禁想到那句話,人生是只有小時候才那麼艱難嗎?不,一直如此。每個人都在艱難的活著,每個人也都值得幸福,每個人都應該被指責,每個人又都無權評判他人。

既然每個人都會犯錯,就願我們都能找到帶橡皮擦的那根鉛筆吧。


劇還可以,偶爾有兩句有意思的台詞。

但是女主實在令人無法忍受的討厭,後兩集幾乎是一邊罵她一邊看完的了。

看前兩集還覺得女主只是嘴賤,越看越覺得這個人品質上就算不上好人。

女主說自己是貪婪自私低俗冷漠憤世嫉俗卑鄙沒道德,自我剖析很到位,然而並不是勇於自我評價了就可以被原諒。

女主唯一讓人欣賞的品質大概是不抱怨,因為她知道自己活該。

女主為什麼沒有事業?她有在用心經營過那家咖啡店嗎?她有認真去準備申請貸款嗎?每天的經營都是應付了事,從頭到尾她都是在籌錢,借錢交租,根本沒有去認真的經營生意。這是一個並不尊重自己的職業,也並不想為盈利做出努力的人。

女主為什麼沒有愛情?因為她把愛她的人當作理所應當,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感情中有問題不直說,反而對男友百般嫌棄。女主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如她所願,因此在不想要感情上的「驚喜」的時候,拿著刀衝進浴室把男友嚇得半死,還表示這就是「驚喜」。男友生氣和她吵架,她卻讓他把吵架的話記下來寫在歌詞里,根本不在乎他說了她寫什麼。在這段感情里,她對男友毫無尊重可言,自以為了解男友的一切行為,並用自己的各種「手段」來控制男友。這是一個不尊重愛人、不想對愛情付出努力的人。

女主為什麼沒有親情?姐姐對她很好,爸爸對她尚可,繼母雖口蜜腹劍但面子上過得去。女主自以為很了解姐姐,喜歡接話,喜歡毒舌。女主認為繼母很婊,帶著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我們看見了繼母的第一次出場,是個有點文藝的中年女性,行為舉止都還不錯。然後女主偷走了繼母的一個價值很高的小金雕塑。無論是女主爸爸還是姐姐都曾經囑咐過女主不要」provoke「繼母,但是女主認為自己很個性啊怎麼能聽別人的呢,照樣一句一句的噎繼母。不僅如此還撒謊成性,偷了東西不承認,還認為自己就該這樣做。以至於後來繼母打了她一耳光,我也覺得女主是真活該。熊孩子偷玩手辦尚且能引起眾怒,更別說是自己十分喜歡的雕塑了。這是一個不尊重家人,也不會為家庭做出努力的人。

女主為什麼沒了友情?整個片子里我最喜歡的就是性格溫和包容的Boo。女主在知道閨蜜Boo很喜歡甚至很愛男友的情況下,和Boo男友發生了關係。大概是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吧?犯個錯能怎樣?反正還有橡皮??Boo直到死也不知道和男友發生關係的竟是自己最好的閨蜜,如果她知道了,怕是要瘋掉。更可氣的是女主每次有性相關的聯想時,都是她在拉開Boo男友的褲鏈。這是一個根本不尊重也不在乎友情的人。

這樣的一個人是很多人心中的」活的真實的人「?」高智商情商的人「?瑞梨??希爾瑞斯梨??

別拿沒教養當性子直。

可以想像一下自己有一個不求上進,嘴賤,工作愛情都沒有的妹妹;

一個和自己關係最最親密的、卻和自己男朋友上了床的閨蜜;

一個沒事就噎自己兩句、打心眼裡不爽自己,把自己最喜歡的擺件偷了拿去賣錢還不承認的繼女;

一個一直覺得自己和後老伴的結合是錯誤的,認為自己後老伴不是好人的閨女;

一個每次都是她提分手,然後每次又在x欲來了時候打電話給自己求複合的(前)女朋友。

更可怕的是這是同一個人。

我不相信有人會真的喜歡這樣的人。


我假裝熱鬧萬分,什麼都不在乎;其實我孑然一身,什麼都在乎。

附上本劇的經典台詞:

"Why they put rubbers on the end of pencils, because people make mistakes."

我們都會犯錯,可是生活很少允許我們悔過。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日本編劇坂元裕二先生?
有哪些演技很好的演員演爛片或爛劇的例子?
如何看待《愛情公寓》8周年在浙江衛視的重聚節目?
中國的衛視為什麼很少引進美劇?
如何評價演員鄭業成?

TAG:電視劇 | 英劇 | 倫敦生活英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