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專輯所有歌聽起來像是一首歌一樣是一件好事嗎?
今天聽了陳粒的新專輯《小夢大半》,感覺一遍聽下來聽的像是同一首歌一樣,風格太過於接近了。
一年多以前開始關注她,《如也》裡面每一首歌都是立體的,有獨立思想的歌,每首歌都值得單曲循環(對這張專輯真的腦殘粉)。和曾經的專輯對比感覺,《小夢大半》沒有當年那樣的驚艷,也可能是期望的太高了有幾分失望吧。然後有了這個問題,一張專輯所有歌聽起來很連貫是一件好事嗎? 題主陳粒粉、音樂渣渣、求輕噴
「聽起來像一首歌」當然不好,不過界定起來,我會說「風格統一」和「風格單一」是不同的。題主所說的「風格過於接近」,應該是屬於「風格單一」。歸根到底是songwriting不行。
打個比方,一支軍隊想要戰無不勝,至少要做到哪些呢?我們也許可以說出以下兩點:
1. 兵種較為齊全,不會對特殊的據點或敵軍部隊束手無策;2. 整支部隊團結一致,均聽從最高司令員的調度指揮。專輯的藝術也是如此。一般說來,一張專輯想要吸引人,多樣性是必需的,「兵種」要全;但作為一張專輯,使命當然是探討一個或幾個相近的話題,這就需要聽從一個最高「司令員」的指揮,專輯才不至於顯得過於渙散。專輯的「兵種」,是配器、旋律、歌詞等等基本元素;而這個並不直接參与一線戰鬥的「司令員」,就是風格。
所謂「風格單一」,實際上是「兵種單一」。如果寫作旋律、歌詞的能力弱,配器的技巧不強,那麼做出來的歌曲就確實會「聽上去都一個樣」,因為它們是構成一首歌曲乃至一張專輯的最基本元素。在這種情況下,歌手的所謂「風格」頂多只是對某種旋律或樂器的執著,他們只能依靠這種特定的元素來表現自己。所以表面上他們「風格單一」,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他們的音樂沒有真正的司令員。在一陣看似熱鬧的民謠熱潮之後,目前中國不少民謠歌手都面臨著轉型轉得不三不四、給人以「丟了自己」的感覺的窘境,這實際上就是沒有風格的尷尬。他們賴以成名的不是一種個人風格,只是一些或流行或小眾的套路再加上一些偶發的音樂靈感,一旦這種套路為聽眾所熟悉,他們的音樂就不再有新鮮感,這也就逼迫著這些民謠歌手轉型(雖然他們並沒有準備)。常看到他們的歌迷會這樣說:「不變要給你罵,變也要給你罵,你真難伺候。」其實無關變與不變,只是在這個用作品講話的行當里,日漸理智的聽眾在淘汰名不副實的歌手。所以,那種「丟了自己」的尷尬的起源,歸根結底是才能的匱乏。
至於「風格統一」,「統」是最關鍵的字眼。就像我前面所說的那樣,風格並不直接參与一線戰鬥,而是在高處、在幕後,對整張專輯實施宏觀性的調度指揮,使專輯的主次、詳略、特色得到合適的呈現。用文學性的語言來描述,風格不是作品裡實打實的一部分,而是瀰漫於整張專輯的氣質。對於一張專輯要探討的話題,真正做到「風格統一」的專輯,既會以風格給予聽者一種整體性的把握,又會以多變的結構或多樣的細節給予聽者多角度、多層次的深入理解。我覺得最好的例子就是Joni Mitchell的專輯"Blue"。"Blue"實際上就是一張著眼於日常感情的民謠專輯,配器也十分簡單(Joni只用到了木吉他和鋼琴),Joni卻通過自己出色的songwriting,加上極佳的vocal發揮和獨特的樂器演奏技巧,創作出這樣一張有血有肉的動人專輯。"Blue"呈現了Joni簡潔細膩的創作風格,實際上Joni也是在這樣的風格理念下運用自己的「兵種」做出了"Blue"。國內的民謠歌手,委實要再學習一個。謝邀。
沒聽過陳粒,不過就這個問題來講,我覺得很難說。正常來講一張專輯越能體現風格的多樣性越好,但有時候歌手/樂隊也會由於各種原因而刻意出一些所有歌曲都統一風格的專輯,不過這也並不能表明歌手就喪失了多樣性。。舉例的話,Bob Dylan 最近兩張翻唱專輯都是 traditional pop,Tom Paxton 的 Even a Gray Day 專輯都是情歌,One Million Lawyers 專輯都是諷刺歌曲。這些歌手會刻意把某種風格的歌曲放到一張專輯裡,但他們還是能創作多樣化的東西的。當然這只是就新專輯而言,如果是精選集的話,統一風格的情況就會更多。。
我覺得對於某個歌手/樂隊來講,風格多樣化是好事,喪失風格多樣性是壞事。但就某一張專輯來判斷的話就太片面了歌好聽的話,全一個樣有如何?
歌不好聽的話,一張專輯變著法子噁心你豈不是更痛苦?
回到20年前,我在還用復讀機聽磁帶。那時候為了單曲循環某一首好聽的歌,不得不聽了一遍,倒帶,再聽,再倒帶,再聽。
要是一盒磁帶就直接把這首歌錄了十遍,那該多好啊。謝邀。對於大部分聽眾來說,這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當你購買專輯試聽時,發現所有的歌聽著都很像,第一時間肯定會覺得自己被「欺騙」了,覺得這錢花的不值。但是,一個真正熱愛音樂的人,他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製作音樂,不一味迎合聽眾的口味。很多時候專輯都需要一個主題,歌曲創作都圍繞這個主題,自然風格會有所接近。但如果歌手是認真做音樂的話,即便曲式相似,在作詞編曲方面也會下功夫,這就很考驗挺聽眾的音樂鑒賞能力咯。ps:有時候風格單一也可能是唱腔引起的,比如李某某。
啊哈哈哈我沒點進來之前還以為你說月之暗面這種整張專不停頓的專輯……
如果你是AC/DC,那就是一件好事。如果是陳粒,那麼這就是一件壞事。
沒聽過,所以不確定是不是如樓主所說。
所有歌都像一首歌,可能所有歌都用了一個KEY的原因?當然,也有可能是題主不夠細心,畢竟,不少人感覺所有古典樂/爵士樂/金屬樂……都一樣。。。。。。肯定不好,參見持續掉粉的花粥妹子,不僅做到了一張專輯聽起來像一首歌,還做到了生涯所有歌曲都像一首歌。
你去聽聽薛之謙的專輯就好了。
不好,我想所有人的答案都會是不好,因為風格太單一了,這就是為什麼一張專輯裡要有快歌,要有慢歌,要有歡樂的,要有苦情歌的原因,顯得很豐富,元素多。比如周杰倫的范特西專輯,MJ的bad專輯,劉德華的 真生命專輯。
不好。因為優秀作品數量太少,不足以撐起一張唱片使其成為某一風格的佳作。 尤其是吉他彈唱風格,真的。
聽起來連貫是好事,這是所有概念專輯都在追求的,每一首歌都從各個角度在闡釋著主題。但當每首歌只是換個腔調賦了新詞的時候,那大概便不是好事了,創作能力不足的音樂人最容易煩的錯誤就是從一首曲延展開去,餘音繞耳以至於最後專輯的曲枯燥乏味,靠詞作硬撐著,很常見。
推薦閱讀:
※電影《角鬥士》的片尾曲《Now we are free》的歌詞是不是唱的拉丁文?
※有哪些好聽的動漫歌曲?
※如何評價Blur?
※光良在華語樂壇的地位怎麼樣?
※如何評價LP(Laura Pergolizzi)這位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