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杜魯門下定決心與中國跟朝鮮以及背後的蘇聯正面硬打的話,美國能擊敗中朝聯軍嗎?
在不擴大戰爭範圍只在朝鮮半島交戰的情況下,假設1950年杜魯門不顧一切大打出手,動員美軍主力部隊與中朝聯軍在朝鮮半島決戰的話,美國能否徹底擊敗中國和朝鮮?
1950年的話很困難。
事實上到1950年12月為止,美國已經投入了開戰時現役部隊的超過半數,包括:10個現役陸軍師中的6個師(騎1,步2.3.7.24.25)1個團(空降11師的空降187團,這個師是個訓練師,僅有這一個團現役);兩個現役海軍陸戰師(1,2)中的一個(陸戰1)。還沒投入朝鮮的現役部隊中,第2裝甲師因為地形不好不適合增援朝鮮,第1步兵師在西德,第82空降師是杜魯門總統要求保留的戰略預備隊,第2海軍陸戰師是負責大西洋方向的(到現在都是這樣),因而到50年末為止美陸軍僅有的能進一步增援朝鮮的部隊從理論上僅有1個師(第5步兵師)。這還是建立在美軍在歐洲高度空虛(戰鬥部隊僅有一個第1步兵師)的基礎上的,如果進一步在朝鮮增加力量,那麼美軍將不得不將傾國之兵投入朝鮮。(事實上我覺得1950年美軍已經把傾國之兵投入朝鮮了)
另外,到1950年6月為止,美陸軍每個步兵團都缺編一個營,每個陸戰師僅有一個團滿編,另外兩個團是架子(所以陸戰隊最開始投入戰場的是由陸戰1師5團為核心的第1臨時海軍陸戰旅,直到仁川登陸前後才總算拼湊出了第1海軍陸戰師),為了將投入戰場的部隊補齊,光陸軍就需要18個步兵營,這就意味著名義上留在本土的第5步兵師的人員當時很可能被抽調光了。朝鮮戰爭爆發之後美國才著手開始重建戰鬥部隊,到1953年為止新建了12個陸軍師和1個海軍陸戰師,然而由於二戰之後美軍軍官和士官的嚴重流失以及美軍較長的訓練周期,這些新訓部隊直到1951年年末才開始形成戰鬥力(也就是在這之後,由國民警衛隊徵召現役的第40和45步兵師代替了已經在朝鮮打了一年半的第1騎兵師和第24步兵師,同時一口氣向西德增援了4個師),而在1950年,美國其實是沒有一點多餘兵力能夠在朝鮮「死磕」的。同樣的,由於有經驗人員的嚴重缺乏,訓練方式的不合理,美軍在朝鮮戰爭期間創下了約16.7人/萬人·年的高得驚人的非戰區死亡率(相比之下,80年代初的狀況大概是11.6人/萬人·年,現在則已經降低到5以下),三年多在戰區外死了17000人,讓「美軍在朝鮮戰爭中到底死了多少人」這種問題現在還有人胡攪蠻纏。一句話,由於美軍當時的狀況,在1950年美軍已經投入了幾乎所有可用的主力,沒有餘力進一步擴大朝鮮戰爭。正因為如此,在50年10月志願軍入朝並緊接著連續打了三次戰役把聯合國軍趕回漢江以南之後,美國仍然沒有向半島進一步增兵。而到了美軍有餘力的1951年末1952年初,戰線早已穩定,美國也早已失去了擴大戰爭的慾望。(附1)美國陸軍師的狀況
朝鮮戰爭爆發-1950年6月:10個師(1)本土(5個):裝甲2師、步兵2、3、5師、空降82師(2)日本(4個):騎兵1師、步兵7、24、25師(3)德國(1個):步兵1師志願軍入朝-1950年12月:20個師(1)本土(13個):裝甲2、5、6、7師、步兵4、5、6、28、31、40、43、45師,空降82師
(2)朝鮮(6個):騎兵1師、步兵2、3、7、24、25師(3)德國(1個):步兵1師朝鮮戰爭結束-1953年8月:22個師(1)本土(9個):裝甲1、5、6、7師、步兵4、6、31、37師,空降82師(2)朝鮮(7個):步兵2、3、7、24、25、40、45師(3)德國(5個):裝甲2師、步兵1、5、28、43師(4)日本(1個):騎兵1師(附2)正文和討論中提到的1980-1999年的美軍死亡狀況二戰後美國軍隊傾向於學習一戰前的英國軍隊,主要依靠艦隊和轟炸機維護自己的全球利益。而英國人當年的把戲不過低成本遊戲,也就是從印度調幾個營到大沽口或從開羅調幾個營到南非,英國人面對的不過是殖民地國家低水平的反抗而已(其實印度大起義和布爾戰爭已經讓英國人捉襟見肘了)。美國人沒想到中國人玩得是德國人的遊戲,短期內就能集結超過30萬精銳部隊,迅速投入到戰場,並在其後三年內繼續動員和保持更大規模的部隊,這下就給美國人出難題了!除非能夠對中國本土實行高成本戰略轟炸削弱中國動員力(距離遠點兒,面積大些)或擴大地面部隊認認真真的打一場戰爭,否則53年停戰是效費比最好選擇了!
軍力考量蘇翻譯已經說了,從政治角度討論,杜魯門無任何理由擴大朝鮮戰爭。
作為"看守"總統,杜魯門自49年選舉險勝杜威之後,其對國內權利的掌控可謂空前虛弱,二十年遠離政治核心的共和黨極度右傾,祭出麥凱錫主義,直接導致了將中國推向蘇聯陣營。民主黨政府面對國內掣肘已經是焦頭爛額,對待國際局勢可謂是完全沒有規劃,致使東歐迅速淪為蘇聯勢力範圍。
可以說美國在朝鮮戰爭爆發前,已經處於國際局勢的絕對劣勢了。一場朝鮮戰爭不能扭轉這種劣勢,反而將有可能將美國在舊大陸獲得的利益得而復失。
面對朝鮮戰爭,杜魯門的態度完全不能控制局面,共和黨的友好人士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作為日本"總督",對朝鮮以及東亞事務有著超然的權利,事實上對朝鮮的北上進攻更多的是麥克阿瑟東京方面的獨斷決策。倘若杜魯門繼續支持麥克阿瑟的行動,毫無疑問,在下一場選舉到來之後,民主黨會敗得更慘。
全面投入朝鮮戰爭,無論對於美國還是民主黨都是雙輸的選擇。
一旦美國在全面進攻朝鮮戰爭中相持下來,(面對中國,這幾乎是必然)依照斯大林的性格,美國在歐洲的利益恐將不保。
也正是看到了這點,朝鮮戰爭之後,美國才開始武裝日本,將主要力量投入西歐的防禦。
只是後來有個傻逼在越南又一次坑了大美利堅。
但是那個結果就比較好玩了。情景A(不使用核武器):美國總動員,海陸空三軍恢復到二戰頂峰水平:朝鮮半島顯然擺不下那麼多兵力,需要進攻中國大陸本土;面對蘇聯傾力支持下的人民戰爭汪洋大海,美帝的豬隊友決定其很難改善和建設一個更好的傀儡政權進行對抗,必然在游擊區採取日德法西斯的反游擊戰策略,然後要麼內部法西斯化,要麼會像後來越南戰爭一樣陷入普遍的反戰情緒,而且由於二戰的原因來的更快。情景B(使用美國手中核武器):美國進行核能力的總動員,並開發熱核武器,對朝鮮進行核打擊,最多佔領朝鮮;對中國進行核打擊,核能力在1950年不夠,還需要大量常規轟炸,蘇聯將給中國輸血,除了結仇之外也打不死;對蘇聯使用核武器,也不夠,而且蘇聯也有原子彈;繼續進攻中國本土,血海深仇之下的游擊戰會更加慘烈;蘇聯歐洲對核打擊嘩然,全球工業國都在開發核武器。情景C(普遍使用熱核武器):在40年代後期原子彈爆炸後迅速開發熱核武器並全面建設核材料生產能力,並在53年前實現以百發產能量產試驗千萬噸級熱核武器(核材料生產能力相當於美國50年代末水平,考慮美國在47年漢福德工區已有鈈產能493kg/年,在53年實現噸級武器鈈和十噸級高濃鈾產能並非不可能,主要開掛的是核武器設計能力),然後對中蘇進行全面持續的熱核轟炸,消滅中蘇絕大部分人口和工業能力,美國會贏。前提,希特勒和尤里附體杜魯門,美國全國腦控,蘇聯的核間諜都不存在。
不算蘇聯,僅考慮中國,朝鮮,美國,韓國等國家,應該是可以。但這個前提假設也是美國為什麼美與中國全面戰爭的原因。一下假設不考慮蘇聯,美國與中國全面戰爭。1948年美國裁軍,裁了多少?1000萬軍隊裁到了150萬。真要想跟中國干,把一千萬軍隊恢復起來,從東南沿海多點登陸。要認可以下幾個事實
中國人好管理,當年日戰區日本管理大部分地區管理成本還是不高的。
中國剛剛解放,南方數省對共黨缺乏感情,統治不是很牢靠。而且蔣介石几十萬軍隊也會適當配合,當做名義上的佔領區統治者。而且當時美國有核彈,真的到全面戰爭,美國可沒承諾不使用核武器。還有,你們看到美國軍隊「文明」很大程度上是美軍傷亡一直有限,如果真的被游擊戰打急了,剛經歷二戰的美軍,搞出高級版的三光也是很容易的。最後,朝鮮是戰略緩衝區的概念本來就是偽概念,你看看當年日本侵華,主力是在哪?是從淞滬海上登陸,福建,廣州多點進攻。當年英國怎麼打中國的?開著船不斷的在中國沿海地區進行多處作戰。美國要想打中國,會傻到從鴨綠江打過來?如果硬抗的話,只有攻擊物資來源,全面戰爭必然爆發柏林危機剛剛過去,俄國人有信心的話,就不至於在朝鮮半島進行軍事冒險
那樣的話,偉大的蘇維埃就要出手了。剛剛二戰結束,迅速第三次世界大戰就開始了。杜魯門真敢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人民不會答應的。
1. 歷史不能假設。事實上,當時美俄中都不想打第三次世界大戰,雙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剋制。這也是戰爭停止後停戰線仍然是三八線的原因。雙方都對對方接受停戰的底線有一定的預期。所以樓主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
2. 如果假設一下,真的硬上,那就是世界大戰了,和世界各國民心向背有關了。這個我只能說我不了解。
3. 當時美國的科技和國力都佔優。但這不等於說美國人民會願意打世界大戰。我估計當時是厭戰的情緒更高。既然是如果,美國人下定決心後相信蘇聯人也會下定決心。而面對蘇聯人決心的可不會是朝鮮和中國,是西歐。所以,各方都對停戰下定了決心,除了南北韓。
好吧,限於朝鮮半島。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和半島地形,蘇軍只要參戰,限制了美軍的制空權,南韓和美軍很快會被推下海中國人已經下定決心再也不讓人逼近自己家門口再動手了,所以美國人的決心,意義不是很大。
冷戰時期美國的重點是歐洲。
但是我覺得,朝鮮戰爭擴大化必定是由美國和國民黨部隊在在福建一帶登陸和核武器襲擊中國東北開始的。
蔣介石當時手底下還有一百多萬軍隊,以美軍的運輸物流能力,進攻當時空虛的福建萬全可以成功。當時日本的退役軍隊還有百萬之重,全部武裝起來,頂上去,至少戰鬥力比南朝鮮的軍隊強。
蘇聯的經濟和人口尚未從二戰中恢復,畢竟朝鮮當時是向蘇聯求援,蘇聯出於種種政治考量才只同意提供武器。
當時二戰剛剛結束,大家真的不想爆發全面戰爭。
如果想,1945年美國就向蘇聯扔原子彈了,畢竟蘇聯在1949才擁有核武器。
所以不管是中國,美國,蘇聯,都想把事情儘快解決。美軍在朝鮮戰爭中投入了二分之一的陸軍,三分之一的空軍和五分之一的海軍,平均每月消耗的物資相當於北約盟國一年的份。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死死釘在了三八線上。動員預備役,抽調全國的軍事力量不惜一切代價北上鴨綠江?為了打土鱉不顧歐洲空虛和蘇聯介入遠東戰局的風險?也是夠拼的
歐洲!歐洲才是重心!
哦,美蘇兩個有核國打起來??那我們應該生活在石器時代還是鐵器時代??
1950年的時候蘇聯已經擁有了核武器,沒有核武光環罩著,美國想自己單挑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簡直是做夢。如果當初先發明核彈的是蘇聯,恐怕德日一投降蘇聯就會向美國宣戰,可惜美國總統是杜魯門,白白浪費了三年核武光環,還把中國送進了蘇聯陣營。。
還要不要歐洲了。。。
純粹從總體硬實力來講當然是美國強,問題是戰爭不是玩即時戰略,否則中國歷史上就不會對上少數民族屢屢吃癟了。
我認為朝鮮戰爭是蘇美在歐洲鬥爭的延續。當時斯大林在歐洲那邊吃了虧,心裡很不服氣,想著我在歐洲那邊吃了虧,我要在亞洲這邊沾點便宜回去,所以就唆使金成日發動戰爭。。
就算擊敗了,勝利也是暫時的,由於美國全軍出擊,所以蘇聯可以進攻歐洲,等美國調兵過去,估計又得來次敦刻爾克大撤退吧……
吹牛逼呢
開動全部國力生產核彈並消滅蘇聯的抵抗力量與大城市,而後用核彈打擊中國與朝鮮。必須撤出常規兵力直接打核大戰。蘇聯49年才成功進行核試驗。直接上毫無人性的大規模使用核彈是最有可能獲得勝利的。不過如果被蘇聯核彈反擊也是有可能失去一些大城市的。
很容易啊1 攻擊不限,將攻擊朝鮮直接攻擊到中國大陸,無休止轟炸,你要記得中國那個時候飛行員才幾個團,美國是中國的幾十倍,國內百廢待興基本一拖就垮。2 對於蘇聯的進攻復原退伍軍人回復到戰前的1000軍隊
結果基本中國大陸廢了,德國法國估計很危險,美國打贏了還是戰前局面,打輸了不划算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2016 年 3 月 2 日聯合國安理會全票通過制裁朝鮮的決議?
※如何看待2016年8月24日朝鮮在日本海發射潛射導彈?
※韓國1961年比朝鮮還窮,究竟有多窮?
※為什麼只有在中國大陸才把 North Korea 稱為朝鮮?
※朝鮮的互聯網是如何管理的?
TAG:朝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