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種問題在現代哲學裡已不被廣泛討論?
莫非還是要先寫一個知乎傳統開頭?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首先先審個題,「生命的意義」我理解為「人生的意義」這種哲學人類學的問題,而非「有生命的東西的意義」這種生物倫理學的問題。我想這個恰當地捕捉了題主所思所想。
以下都是答主自言自語。
一個初步的回答是:哲學人類學的這個問題從起初到如今一直是人類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它仍然被廣泛的涉及著,哪怕是以一種不顯明的方式。
以下只是給出一條基本的思路。
「人生的意義」這個問題,如果縱觀哲學的歷史以及各個哲學家的思想,它基本上處於一個非常靠後的討論位置。其原因很易理解,因為要合理地有道理地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要先要解決或至少說明很多前置的問題。甚至於說——就我粗淺的理解,人生的意義這個問題,它之所以困難,不是因為它本身沒辦法很快找出一個答案,相反,它的回答僅僅只是它前置諸問題的一個簡單推論罷了,如果前置的問題解決,那麼它的回答就變得簡而又簡。真正的難點,就在在於前置問題的解答。
在這裡,我又不得不沾染上了黑格爾的思想,來做一點擴展說明。對該問題的回答,的確是很簡單,每個人都可以很輕鬆地找到一個答案,甚至於,這個答案還是不錯的,不過恰恰因為這種簡單性,所以每個答案反而就變得無趣聊聊了,而這就是題主所想的「不被廣泛討論、不被嚴肅對待」的錯覺的原因:因為這個問題的特性,每個人都自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殊不知它的真理根本就不體現在這種直接性上,它本質上是一個最靠後的事宜。
如果我們把康德的未竟的哲學人類學著作中的觀點搬到最前面來看,搬到他的三大批判和後續文章之前來看,那麼這些論點就甚至於是有些無聊的;同樣的例子,我們也可以在叔本華、尼采、馬克思舍勒、海德格爾、薩特等等人那裡找到。如果叔本華沒有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刻畫了它那可畏的形而上學結構,沒有揭示出種屬的意志和個體智慧的永恆衝突,關於自在之物的意志與受鉗制的表象的關係,那麼他的「悲觀」箴言集就變得跟市面的雞湯文相差無幾了。如果尼采沒有在《悲劇的誕生》、《快樂的科學》中進行思考,沒有《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查拉圖斯特拉的遊歷和宣道,那麼永恆回歸和強力意志的宣言也就變得毫無意思了。倘若馬克思舍勒沒有在《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中刻畫出價值的級次、關於愛和恨的分析,關於人格的本質和價值、關於與幸福主義倫理學的差異等等的話,那麼它的《哲學人類學》的文字,也也跟成功神學差不了太多了。
可是我們都知道,事實不是這樣,他們的哲學人類學之所以有不朽的價值,不是因為他們寫出的這幾句話,甚至一篇文章中帶有巨大的真理,而是因為他們用了自己全部的哲學體系去支撐了這幾句話,是讓整個體系的真理在那幾句話里達到了升華。哲學人類學是一個哲學體系的拱頂石,而不是它的基石。一個沒有將形而上學、認識論、倫理學、現在得算上語言哲學和心靈哲學,有機統一在一起的哲學,都不配擁有哲學人類學。
當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題主所問問題背後的錯覺是如何產生的了。
現代哲學已經很難有人能做到創造出擁有龐大體系的哲學了。這意味著,現在很難有人有資格去回答這個問題了。如果查找文獻,肯定有相當數量的研究「人生的意義」的文獻,只不過要達到前人的水平就很困難,一方面是現實的因素,另一方面則是現在的基石太多了些。
最後,給出一本當代分析向的關於「人生的意義」的書。
Metz, Thaddeus (2013). Meaning in Life: An Analytic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哲學板塊的回答======
知乎收藏夾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可以從很多角度切入來討論,可以涉及到當代歐陸哲學和分析哲學兩大流派的紛爭,也可以涉及到學術界方向和系統的發展,在西方的學術語境下還涉及到和宗教的糾葛,每個角度展開來都可以寫篇論文。
但今天我只想講一個極具概括性段子:
How do we know what the meaning of life is, when we don"t even know what the meaning of "the" is?
參考翻譯:如果我們連「生命的意義」當中「的」的意義是什麼都不知道,何談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所以現代哲學家都在研究「的」的意義是什麼,或者「意義」的意義是什麼&> &<
哲學系學生:我有什麼辦法,我也很絕望啊。
能自主的意志,具備一種能力,能夠將現實世界的任意時空區間內做總體的抽象,問題,也是一種事態區間。正常情況下,主動意志理解這個事態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生成一個大致的解決區間,如果這個解決區間是確定,之後才會做詳細解答,如果這個區間從一開始就是個空區間甚至負區間,還有必要做進一步解答么。
那麼,回到人生意義這種問題上,你覺得這種問題能有個足夠多的自主意識共同明確認可的答案么?本來就是自說自話、自表心跡的問題,有討論價值么?有討論的可能性么?
和最高票答案的想法不太一樣,從不同角度做個補充。計程車上爪機答題,而且我不是哲學專業,如果寫錯請在下面留言打臉。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在近代就不那麼重要了。很多哲學家並沒有回答過這個問題,或者即使回答過也是這些哲學家理論中不那麼著名的部分。舉例來說,霍布斯、洛克或者邊沁是怎麼闡發「生命的意義」的,好像就不那麼容易回答。
大眾有一個普遍觀念,哲學研究的首要問題就是「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個人的偏見,這種觀念源自對叔本華和尼採的誤解)。但就我的理解,這個問題只有在古希臘、古羅馬哲學家那裡才是一道必答題。而近代之後的哲學家是否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純粹取決於哲學家本身的興趣所在。
之所以存在這個差異,原因在於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哲學並不是一種學術研究,也不是一個單純有關頭腦和思考的領域。相反,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哲學的指引覆蓋了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相信柏拉圖的哲學意味著按照柏拉圖的指引安排生活;相信伊壁鳩魯或者畢達哥拉斯等其他哲學家則意味著要過全然不同的別種生活。在這一背景下,「生命的意義」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或者換一個問法「人應該如何生活?」是所有古希臘哲學理論的一項核心問題。
但是近代以後,哲學研究逐漸變成作為一種職業的學術研究,儘管我們還是相信一個人的生活和他的思想之間可能存在著相互的影響,但在根本上,相信一種什麼樣的哲學理論和實踐一種怎麼樣的生活之間不再存在內在的聯繫。
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二戰後的那一段時間裡英國和美國的中產階級活得比較舒服,沒什麼生死攸關的大憂慮......
為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種問題在現代哲學裡已不被廣泛討論?
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但是在現代哲學裡面確實不被討論。
問題可以轉化為以下的論題
1.現在西方歐美社會還有傳統的哲學嗎?
西方社會還有形而上學的思考嗎?
2.自從尼采宣傳上帝死了以後,西方社會就進入了無神論社會,在一個無神論社會在談論生命的意義,豈不滑稽!
3.自從西方社會的心理科學大發展以來,佛洛依德們就替代了康德們的角色,心理學教科書替代了聖經,心理學專家替代了神父、牧師!
4.AI技術大發展,已經有了AI機器人替代人類的宏偉抱負,人類都要被超越,再談生命的意義豈不更加荒唐、滑稽!
5.腦神經科學的大發展,AI技術大飛躍,人已經不存在自由意志了,有的只是誰在AI技術、生物技術的頂端。只要你控制了AI技術、生物技術的頂端,你就是新的世界的創造者。
新的上帝即將誕生。
再談「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豈不是笑話!
是笑話嗎?
人類距離上一次世界大戰已經快70年了吧!
對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大規模的殺戮才可以喚醒全球的70億人類靈魂的覺醒!
那時候,面對一場場的人間慘劇,一定比當今所有的遊戲刺激!因為大殺虐,可以殺死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弟弟妹妹,你的所有親人都被屠殺以後,你再討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估計已經孤兒的你,已經不敢再胡說八道呢,生命對你真的有意義!
你不願意成為孤兒!!!
因為哲學已經是沒有卵用的殭屍學科了。
從傳統上看,「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暗含了一種目的論圖式,基督教就是該圖式的典型代表。比如,基督教哲學家奧古斯丁就會認為,只有上帝才是人應該追求的終極目的。(或者說,安享上帝才是人的目的。)
可是,現代社會對基督教式的目的論越來越不感冒,由此人生不再具有天然的終極目的。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也變成了一個意義不明的問題。一個鎚子的目的是由創造它的人決定的,我可以回答它的意義是什麼,但既然人是自然演化的結果,那我又如何回答他的意義是什麼?
另外,早期分析哲學堅決地反對形而上學,致力於揭示形而上學問題的無意義,「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也可以被歸為此類沒有意義的形而上學問題。早期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對此有比較經典的表述:
6.421 很清楚,倫理是不可說的。倫理是超驗的。(倫理和美學是一個東西)
6.52 我們覺得,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學問題都已得到解答,也還沒完全沒有觸及到人生問題。當然那時不再有問題留下來,而這也就是答案。
6.521 人生問題的解答在於這個問題的消除。(有些人在長期懷疑之後發現他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但是又不能說出來這意義究竟是什麼,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這裡,維特根斯坦不是說人生沒有意義,而是說人生的意義是無法被言說的,它只可以被顯示。沒有人能說出它究竟是什麼,而且也不應該去說它,我們只能對此保持沉默。
當然,現在早期維特根斯坦這套已經不再流行了,英美也出現了一些哲學家在討論人生的意義。只是,就我個人來看,「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仍然是難以說出個究竟的問題。
好幾年前我在微博上寫過這樣一段話。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是懸花,只為瞬間的美麗與燦爛,
然後不甘地凋零;是大雁,能在高空自由地翱翔,
卻要為了四季更替而來回奔波;是魚兒,享受水中暢遊的快樂,
卻無奈離不開水的悲哀;
是捕獵者,亦或被捕獵者,
永遠為了生存而忙忙碌碌。那時候年輕,感覺自己像個詩人,很唯心也唯美。現在,當被生活操過之後,開始唯物開始庸俗。
於是,
活著就是最大的意義,
如果還能享受其中,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覺得這是我的成長,哲學思考也在成長。
當我們在思考生命的意義的時候,哲學的終極指向會告訴你——
生命沒有意義,活著也沒有意義。
與其與現實脫節,不如與生活接軌,苟且而活。
這就是成長。這其實是很多問題:
什麼是「生命」?什麼是「的」?什麼是「意義」?「意義」和「生命」究竟有無關係、什麼樣的關係?這問題很棘手啊。。。先把「生命」替換為「人生」,這應該是題主的本意。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看似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但其實是一個很個體化的問題。不同的人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在個體意識空前覺醒的今天,基本不會有哲學家對於這個問題,會給出「一言而為天下法」式的解答。因為就算你給出了這樣的解答,大多數人也不會搭理你。
直接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一種極度的傲慢。因為這種行為預設了一個能賦予所有人生命以某種意義的解答,但這樣的解答真的存在么?
其實這個問題也有很多種簡單明了的解決方案,但許多人下意識地抗拒這些方案。他們希望這個問題是及其複雜深邃的,從而避免自己的人生被判定為「沒有意義」或是被限制在某個範圍中。這正體現了上面所說的,人生的意義是一個個體化的問題。人們希望自己的人生擁有一種獨特的意義,同時這種意義也可能隨著人生過程發生變化。
在我看來,需要被人們意識到的不是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是自己面對這個問題的態度,即對解答(或簡單解答)的抗拒,或許這就是對人生意義最佳的一個顯示。
因為問題早已被解決:生命本沒有意義,存在先於本質。
生命的意義應該自己去尋找和創造,世界有近似無限的美好事物等待追尋。這個問題可以從三方面考慮,因為在知乎,我盡量結合國情談一下,也就是說我只承認這個問題的前提在中國是成立的。
首先是現代哲學家和哲學學者。
像過去亞里士多德、黑格爾那種討論大量話題的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已經不可能存在。一方面由於學科的細分,博而不淵反而在專業領域難以有建樹,在目前人類的壽命限制下,深入研究大量不同領域的哲學話題已經不可能。另一方面,哲學學界也和現代很多領域一樣,有去中心化的趨勢,賦予過去的哲學大家權威的基礎也在消失,個體哲學乃至消滅掉哲學進一步被討論,而群體哲學則被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和生物學等其他從哲學裡分裂出的學科掌握了話語權。其次是哲學學派的分裂。
二戰使德國失去了哲學界首屈一指的地位,並且使得重心位移到了美國,學術語言也從德語為主變成了英語為主。這直接導致了,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非歐洲國家,比如中國,必然親英美哲學。而英美哲學以分析流派為主,分析哲學重視理清邏輯和語義分析,這就導致了「生命的意義」這種形而上學問題的命運就是要麼被解構至消解,要麼被分析至無解。早期的分析哲學對傳統形而上學執行了槍決,但是槍決失敗,現在又開始救活傳統形而上學以及給它做手術,分析流派也有研究形而上學的,只不過少而已。在知乎哲學話題下有很多形而上學領域的大問題,但是知乎常見的幾個哲學答主基本都不會回答這些問題,這固然有分析學派的學子佔主流的原因,更直接的原因是,這種空乏的大問題會產生大量出離哲學學術範式的討論,而參與這些討論的收益太低、溝通成本太高。加上目前無解甚至本身不構成問題的問題被大量用戶信誓旦旦地回答,整個問題的氛圍已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再參與進去也很難得到有價值的反駁。就像這個問題下會有一群人在回答或者評論里大放厥詞地說「生命沒有意義」這種論斷,但不提供任何論證過程。所以說蘇格拉底的第一課依然有重要的意義,智慧在於知道自己不知道,愚蠢卻是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最後是接受哲學的大眾。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無數垃圾信息每天強姦著人的大腦,而哲學往往不為人求知慾以外的慾望所服務。對很多人來說,哲學是一個痛苦的東西,它很少構建意義,大都是在是在解構意義。它要求人審視所有自以為理所當然的行為和想法,哪怕不是形而上學,也往往引外行人人深入了迷途而不得自返。所以在中國有馬哲西哲中哲這種神奇三分的基礎,馬哲配合現代科學的權威,讓大部分人以物理主義還原論為基礎從而消解形而上學觀點。而另一方面,宗教不教人思考而是教人相信,把意義徹底的歸入目的論中,屬於形而上領域但無學可言。剩下一位大眾傳播最廣的哲學家尼采,則是代表著大量民哲把存在主義當成自己新的宗教信仰。所以說這裡沒有嚴肅傳播形而上學的土壤,自古以來形而上學也是哲學中離大眾最遠的,它要求研究者晝思夜想普通人只會在生命的特殊時刻才會靈光一閃卻又無果而終的想法。如果說哲學的其他部分是為人類服務,在為人類做解釋和提建議,那麼形而上學在內容上是不為人類服務的,這就導致不管大眾還是政府乃至作為人類生存的學者,都只會研究一個有倫理邊界的形而上學,而形而上學本身是高於倫理,且不需要以生活有價值、生命有目的、我是人類的幫助者等為前提的。因為基本自二十世紀後的哲學家認為這一類形而上學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首先,還是按維特根斯坦的,先搞清楚定義。按我理解,你問的或許是人生的意義,意義我認為與「價值」指代的意思相近,帶有一種目的論的意味,即人活著的價值,活著是為了什麼。
我認為之所以人會糾結於這個問題,完全是因為認知模式的誤導。
我們要先了解價值是怎麼來的,假設有一隻猴子,在一個分岔路口,其中一條路上有一棵香蕉樹,另一條路上沒有,那麼猿猴選擇了有香蕉樹這條路的同時,它的這個行動就是在賦予「價值」了。人的選擇,他所決定做出的行動,在這個選擇與行動的目的當中,蘊含了「價值」或說「意義」的雛形。
那麼,這種行為在人的認知層面是怎麼運作的呢?假設一個人去買衣服,如果店家只有一件衣服,他沒得選擇。但實際上總是有許多的衣服,而他又沒辦法全部買走穿上。此時他就得做出選擇,在選擇的時候首先將衣服的特徵概念化:休閑的、正式的、好看或者不好看、昂貴或是便宜,然後賦予這些概念「價值」:便宜是好的或者貴的是好的,迅速做出選擇。
一根筆,可以「用來」寫字,於是我選擇它。這種模式似乎是先認定了「價值」,再決定了行動。於是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我們需要「價值」來指導我們的行動,幫助我們做出選擇。然而事實上,這只是我們的大腦處理複雜事物並做出抉擇的方法,在這整個的行為中,真正存在的只有我們的選擇和被選擇的客體,而「概念」與「價值」,不過是我們認知、決策的工具。
如此一來,上面的問題就等同於:我應該做何選擇?
那麼我想這個問題就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了,全憑個人喜好而已。
如果你覺得人生一定要有一個目的,那麼我覺得人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的,人總是在生命的限度之內。
只有在你人生結束的那一刻,你一生的所作所為,所賦予這人生的「價值」,你生命的意義,才會被你意識到。
這是屬於你自己的意義。而對於他人來說,你人生的意義其實也就等同於你對他們的價值。
單獨討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意義是在某種情況下被賦予的,而不是本身就存在的,所以失去「上下文」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
先肯定題主問題背後雖然有待商榷的預設:即「傳統哲學」廣泛關切「生命的意義」,而「現代哲學」卻不再廣泛討論「生命的意義」這個問題了。
這是一個關於如何看待哲學史的問題,即如看看待一個哲學問題的連貫性問題。古典哲學家種下的樹還是不是今天那棵,怎麼今天就不再發芽了?以及貌似樹下的雜草叢生?
為什麼一些曾經極其重要的哲學問題不被再提問了,而與此同時另一些問題卻備受關注?為什麼一些言談和修辭方法不再時髦了,另一些卻大行其道?
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有題主隱約感受到的那種疑惑、焦慮和迷茫,也有最高票感受到的儘管是戲謔式的絕望啊!如果題主和我一樣,是抱著一種稍微緩解和治療疑慮和絕望的態度,來,幹了這杯新實用主義:
「······思想史即隱喻史······把語言,以及藝術、科學和道德意識等的歷史視為隱喻的歷史,就是否認人類心靈或人類語言乃是上帝或自然為若干目的而設計出來的,否認人類心靈和語言乃是向這目標趨近的過程,例如,變得能夠表現越來越多的意義,或者再現越來越多的事實······這種非目的論的思想史觀······想像成達爾文所見的珊瑚礁的歷史。舊的隱喻不斷死去,而變成本義,成為新隱喻得以形成的基座和襯托······我們可以把亞里士多德隱喻式地使用「實體」一詞,聖保羅隱喻式地使用「聖愛」一詞,牛頓隱喻式地使用「引力」一詞,都當作是宇宙射線擾亂了他們大腦中若干重要神經細胞的精密結構的結果。或者換一個更具說服力的說法,他們這些創新都是嬰兒期若干古怪插曲的後果--若干特殊精神創傷在他們大腦種留下的若干強迫性怪癖的結果······尼採的文化史和戴維森的語言哲學對語言的看法,則和我們現在對演化過程的看法一樣:新興生命形式不斷消滅舊有的形式--不是為了達到一更高的目的,而是盲目的······黑格爾、戴維森等強健哲學家所感興趣的是解消傳統問題,而不是加以解決······在改變我們談論的方式,因而也改變了我們想要做的是什麼,我們認為我們是什麼······尼采以自我創造取代發現,其實是以饑渴的世世代代相互踐踏的圖像,取代人類一步一步接近光明的圖像。在一個尼采式隱喻已經變成本義的文化中,人們自然會承認哲學問題和詩的問題一樣,都只是短暫的;並不存在任何問題,可以把世世代代結合在一起成為單一的自然類--稱之為「人類」。把人類歷史視為一個接著一個隱喻的歷史,會讓我們了解到詩人--廣義而言,新字詞的創造者,新語言的構成者--乃是人類的前衛先鋒」(理查德·羅蒂 《偶然、反諷與團結》 商務印書館 2005 P27-33)。
針對題主的問題,羅蒂似乎便可以回答說,哲學問題就特么的並不是連貫的,可以當成連戲劇和SP劇刷唄~
而前面的精彩解答大多應該是從「生命意義」這個問題本身的邏輯出發。總結一下:首先這個問題邏輯上的優先性被否定,畢竟「意義問題」比「生命的意義問題」來得重要,甚至「的」的意義都比「生命的意義問題」來得重要,具有更高優先性的前置問題太多。而進一步的,這個問題本身是否有意義是否值得解答也遭到了反形而上的懷疑和消解,有援引薩特的,有援引維特根斯坦的,總而言之不去專門回答這個問題也可以美滋滋地活下去。最後加上一個最直觀的因素:成本太高,回答不起。這種解答預設了哲學問題的內在連貫性,貌似西方人始終對於「生命的意義」有著某種一貫的關切,或者某種一貫的冷漠。但這種視角本身很有解釋力的,可以從哲學史內部主義流派的發展給題主你一個清晰的解答。但好多書要刷啊,題主你看著辦。
另一種解答是應該是站在社會和歷史的角度(是不是有個知識社會學專門搞這個的?),涉及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哲學的職業化帶來的一種社會歷史差異。然後會關注哲學家個人的精神狀況等個人環境,哲學家職業群體形成、分工和流派,關注其他學科的發展和哲學的關係,關注社會環境的變遷,關注現代社會環境的特點等等。這種角度避開問題本身的內在機理,似乎會也破壞上一種回答中預設了的關於哲學問題的內在連貫性,造成某種讓人不愉快的斷裂感:古典哲學、近代哲學、現代哲學不是同一個哲學。而且這種分析角度帶來的路程直觀上遠超第一種。但路程長了,帶來的視野也更廣闊有趣,同時題主的提問方式是問為何在「現代」哲學中不再廣泛討論,還涉及媒介傳播受眾啊親,因此從社會和歷史視角出發的觀點也應該更加吻合題主的要求。但還是好多書要刷啊,題主你看著辦。
非哲學專業,不愛讀書,過來搗亂的。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不斷去探索生命的意義,每個人都不同那就沒有探討的價值了
如果從自我的角度出發,探索生命的意義會得出悲觀的結論。你存在與世上,只不過參加了物質的循環,那麼物質循環的意義是什麼呢?可以說參與自然的法則,那麼自然法則的意義又是什麼呢?無盡的問題得不出結論。所以生命的意義是相對的。就像你的生命相對於你父母就是意義非凡的。你的成功與快樂讓他們感到滿足,感到幸福。你的生命相對於社會也是有意義的。你能通過你的努力推動社會進步,讓更多的人因你而過上更好的生活。問題的答案既然人人都能感悟,所以對它的爭論也就日漸靜謐。
什麼是意義?
生命沒有意義
但是 沒有意義 這件事 沒有那麼嚴重。推薦閱讀:
※怎麼理解維特根斯坦說的「家族相似」?
※如何反駁不可知論?
※為何媒體要大肆報道美國波士頓爆炸案?
※從物理學的角度去分析,世間萬物的運動、走向是否已經確定?從而解釋宿命論或決定論?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