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應該如何升級打怪?


當個產品經理容易嘛!還要升級打怪練裝備!

蘇傑老師在年底產品運營大會幽默得分享了他眼中的產品打怪秘籍~

如何打怪升級勝造七級浮屠,且聽小辣喵細細說來~(歡迎有更多見解,畢竟小白在慢慢成長,在前人的肩膀上站著也算是成長第一步,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其他打怪觀點歡迎暢聊,畢竟西天取經也不止一條路,對拔~在此特別感謝起點學院,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舉辦的產品運營大會,和蘇傑老師的智慧成果)

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產品相關的四個發展方向,幫助同學們找到定位。第二部分一個產品經理的通關練級手冊(重點闡述)。第三部分推薦一些產品學習相關的書籍。

第一部分

產品經理的四個發展方向

1.產品架構-決定產品發展的方向

2.產品設計-注重用戶體驗上細節

3.產品管理-關注產品項目發展執行

4.產品運營-著重產品相關的運營數據

第二部分

產品經理的七層通關練級手冊

【第一級】需求細化與研發跟進

(ps:種子輪主要看『問題正確,解決方案靠譜』,當然團隊是前提此處為投資人種子輪看的重點。此處有修正)

被動地接需求 細化好 文檔寫好 畫原型

入門的產品應該從這三件事開始學習

1.做客服-熟悉用戶

(阿里的產品有要求做三個月客服的案例,了解用戶在意什麼之後,才能更好把握產品需求優先順序呀呀);

2.寫TC-熟悉產品(test case測試用例),就是做測試,了解產品的邏輯。

看異常處理 邊界條件等

學會看一份測試用例

為什麼要做這個呢?開產品評審會,大家對某個邏輯模凌兩可,而你能啪啪啪流暢的演繹出邏輯規則,團隊刮目相看,分分鐘獲取團隊滿滿信任233

3.請吃飯-熟悉團隊

產品經理一個人吃飯是種奢侈,千萬別錯過與相關人員吃飯的機會

程序員說 「這個需求實現周期很長誒」或者說「我試試吧」這個差異在哪裡 就在於有沒有請他吃過飯 (大笑)

當然這是表面 深層次是他對你信不信任

(突然想起之前看到 說吃飯果然能談很多事情 讓人家熟悉你手頭的項目任務和需求 更有參與感 等真的需要幫助的時候也不需要臨時解釋 人家就能會意得幫你了 也能提高效率不是~)

再算一下能有幾頓飯能請,一天午飯晚飯2頓 一周5天 一月20天 200頓飯的機會 各位好好把握

(誰說沒錢請吃飯。就在公司食堂請嘛。而且就是你叫他吃飯往往都是AA的嘛(≧?≦))

說到這點,下面有人@我表達了異議,我這邊俺自己的理解講一下。【吃飯的深層含義是溝通】這每月的200頓飯吃下來團隊能熟悉一遍了吧(微笑臉)而且人有各種各種,你不接觸能知道團隊里誰悶聲不響心思多?誰爭強好勝好面子?針對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應對方式。比如我在實習時遇到的產品就是溫和的人,跟急躁的技術撕逼正風口時總讓著他。後來我偷偷說產品該強勢點吧。他告訴我 並不需要常年強勢 對不同人該有不同對策,這才是產品耐撕的剛柔並進。所以做項目時的順暢感就是你在非正式溝通場合里積下的德。這是我支持「請吃飯」的觀點:)

第二層

主動挖掘與項目管理

主動接觸產品用戶

一般用戶都以不靠譜的形式提出來,或者說是偽需求,因此需要我們去挖句深層的真正需求。

如何挖掘:1.用戶需求場景-2.用戶目標-3.產品功能-4.馬斯洛需求(人性)

如果要造出有競爭力的功能或產品必須要經歷這樣四步,從when where what howmany which why和 how。

來看這個Y字形,1.用戶需求可以從when/where who what來思考。

2.進入到第二步,用why 來思考用戶目標

3.第二步進入第三步,思考how 來設計實現產品功能,how many說的是怎麼控制迭代周期

(如果 BS結構-browser/server,改起來很快,大概1-2周改一下代碼就能完成。但如果CS結構-client/server 有客戶端,試錯代價太大,必須精雕,而且改起來麻煩,還要發包審核因此1個月左右迭代。還萬一用戶不更新呢+_+ 多少時間的迭代試錯需要考慮好)

4.從第二步用戶目標又可分析,深入如何滿足到馬斯洛需求(即人性)

光這麼說 大家可能不太理解 但用福特汽車的例子來說明。

曾經有人問用戶你在交通方面有什麼樣的期待(大概就那意思)

用戶說,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馬。

沒經驗的產品經理沒法分辨偽需求,就想著如何打造更快的馬 想著怎麼去去訓練馬 怎麼去培育轉基因飼料等 就跑偏了

但有經驗的產品經理就會想 用戶為什麼想要更快的馬

所以想可能是為了更快的到達某地 這個叫做用戶目標。然後我們根據用戶目標來推倒解決方案。

產品經理肯定是某個領域的專家 所以我們可以給出比用戶更好的解決方案。所以福特就給出了汽車這個解決方案。

那麼滿足這三點就可以了嗎?顯然不是

當一個產品所在市場是供不應求的 那這三點夠了

但市場不斷成熟 達到了供大於求 就必須要思考第四點 【人性】

五萬塊買輛吉利 和五百萬買輛賓利 到目的地的時間幾乎一致 那麼這兩個的區別 就在於用戶的心理

在對第四點的深入挖掘 再轉化成 功能點 才是競爭力的來源。

細分成中國的汽車豪華品牌 分析一下此類用戶的動機和心理需求是什麼?

一輛車主要的用戶群體:一個是開車人 一個是坐車的

有句話叫開寶馬 坐賓士。(寶馬-傾向開車人,賓士-傾向坐車人)根據中國本地化的傾向更在意坐的人,所以,奧迪A200就造出了加長款汽車。滿足坐車人的舒適 炫耀 體面的需求。因此這些加長款汽車在中國市場十分好賣。

看到挖掘馬斯洛需求層面的重要性了嘛2333出任ceo 贏取白富美 成為人生贏家就靠它惹

第三層

【練就產品大局觀】

剛才的層面你可能只負責一個功能模塊 雖然你主動採集了 雖然管產品了 但還是以產品經理的視角

而在這一層你必須有了產品的大局觀

將產品放大到整個產品周期中看

比如滴滴打車 就不僅僅是個客戶端

還得看到司機端 運營後台 演算法 政府關係 b類合作關係等等

如何練就大局觀?

第一階段:創意/設計:問題正確 解決方案靠譜

基本靠想

第二階段:研發/生產:做得出來 不斷優化

(互聯網行業一般不難 不像醫藥行業想做個癌症的特效藥是比較困難的)

但優化我們可以做,比如淘寶在2006年之前 沒有購物車 只有立即購買。不要以為至少了個按鈕,背後是一整套的營銷體系都依賴著它,比如滿減 搭配套餐。有了購物車 訂單概念 才能一步步構成整個營銷體系。

第三階段:運營銷售:「賣」得出去 賺得到「錢」

這對很多技術出生的產品經理可能是個難點。

運營出生的產品對這點就更容易把握一些

產品需要做得好又叫座

【參考書:跨越鴻溝】

產品在生命周期中 不同階段碰到不同的用戶

面對不同用戶呢 要有不同的策略

而其實賣得出去制定的政策 是針對前個階段的用戶的 因此不要被偽用戶欺騙

先來分析五個階段的用戶

首先產品出現後:第一批嘗鮮者

是競品對手的產品經理哈哈哈哈(說得沒錯了)

千萬別被帶到溝里去啦 我們要服務的是第二階段的用戶才對

第二批用戶:種子/天使用戶 他們是真的有需求 而且需求特別旺盛 特點:飢不擇食 可以忍受缺陷

現在說的要有內測 beta版 或者灰度測試 其實都是要基於這樣的種子用戶的。

也是將來想做口碑的基石 所以必須把他們維護好。

但想做的更大的話 要有市場品牌的話

第三批:早期主流用戶 實用主義者

第四批:晚期主流用戶

第五批:落伍者( 之前不願意換 但現在買不到用不到早期產品了 被逼無奈更換)

第四階段:市場/品牌:鋪得開 叫得響

不能只做發燒友 慢慢將用戶平鋪開來

就像小米 之前是發燒友 後來必須要平鋪所以出了紅米嘛

第四層:產品線與帶團隊

不能再單打獨鬥了 要帶團隊了喲

我眼裡的模塊就不一樣了

比如老馬 逍遙子 看出來的產品都是不一樣的(圖有點糊,見諒哈)

第五層:成功案例和影響

僅僅靠能力不夠了 必須有些成功案例和影響了唄

所以我們看這兩個關鍵詞:

【隨緣】哈哈哈不是框你 人生就需要一些小幸運

第六層:業務理解和跨職能管理

關鍵句:產品經理是ceo的學前班

整個公司團隊中分工

產品:負責這個產品是能用的

技術:可用的

設計:好用的

運營:有人用的(business類)

很多人做產品的初衷大概於此

看這張圖就知道誰是中心

絕壁是圈圈中間這個人-產品經理了

所以作為中心的人就要協調各個相關團隊

這就是第六層 一般都是大公司的業務leader 或者子公司的總裁 或者創業後自己成為ceo

第七層:

自己成功到助人成功(也正是蘇傑老師現在在做的事,杭州良倉孵化器歡迎各位創業者。每周三下午有良倉三人行活動,期待你的加入噢)

進入升華階段。

除了我們在做的這件事之外,看能不能找到改變世界的方式。

(其實我的目標就是介個了哈哈 成為傳播經驗的人,看我現在整理筆記幫助大家就已經在做這樣的事了呀吼吼)

首先 找到自己改變世界的方式-

再 好產品改變世界-

其次產品經理改變產品-

最後 我們來改變產品經理-

成為產品經理們的導師

hurry~最後世界被我們改變

第三部分:

以下是通往改變世界的階梯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啟示錄

四步創業法 (聖經級書籍一定要去看)

精益創業

淘寶十年產品事

有的放矢(教你不做無用功把時間都用在刀刃上)

再附上群里小夥伴的私藏書籍名單

說在後面:??

聽到的看到的永遠都是別人的

轉化成自己的才是別人偷不走的

我也是慢慢在打怪升級不斷努力的產品小辣喵

我們這些想成為產品經理的人

都有一個原動力 那就是【成為改變世界的人】

於是我們不僅自己慢慢去做 而且不遺餘力得幫助他人

雖然蘇傑老師說七級浮屠才開始轉化為助人成功,

但我們就算還在第一二層掙扎

但也可以成為傳播的小使者

這就是我花了一個下午 整理出分享的原始動力

也希望大家能分享給你身邊每一個未來可能改變世界的人。

(此次參加大會門票99 俺做了次重籌拿到了55(雖然被認為城會玩)但在此非常感謝支持我的小夥伴!拿好不謝!)之後的分享內容還在整理中 請期待 么么噠

其中不足和錯誤的請大家積極指正哈。收到蘇傑老師的糾正,已經速速改好~莫誤人子弟哈哈


產品經理根本沒有級可升,畢竟不是技術崗,產品經理和過去的自己比的是境界,和別人比的是影響力。

境界有沒有提升只有自己知道,有的人只是影響力提升了,卻誤以為自己的境界提升了,其實是在原地踏步,打多少怪也沒用。


怒答!騰訊有個技能樹體系,在我產品經理生涯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每次年終回顧我都會對著這個體系認真研究我的進階方向,也會虛心聽取資深產品的意見,然並卵,我自己覺得一直卡在第二層次,也弄不清楚更高層次,上司也說不清楚這個突破點。那感覺,就像手持乾坤大挪移心法全本,但你也只修鍊到兩層。直到我離開騰訊並建立了自己的企業,我才突破瓶頸有了更深的體會。

先說第一層次,「能做」,這個階段是助理產品經理。

方向明確、功能目標明確、資源充足的前提下,能想清楚細節,細化需求,清楚地向美術開發傳達需求,並跟進研發測試,保證產品達到設計要求。

有個衡量標準:產品經理不需要擔心你的實施結果,美術開發在實施的時候,不會因為缺少需求細節而頻繁來問(問的多了肯定暗暗問候你幾百次了)

升級打怪:多體驗市面上同類功能、尤其是交互步驟和反饋,心中有數,沒事就逆推競品功能的需求邏輯。多和人PK自己寫的需求。對於邊際條件的判斷,把別人的提問點都記錄下,多練幾次就不會遺漏。

第二層次,「怎麼做」,這個階段是產品經理

方向明確、資源充足的前提下,設計產品框架,確定功能方向,把握項目進度,實現產品目標

衡量標準:老闆讓做個app,你帶團隊做出來了,體驗優良,在同類產品中排前列

升級打怪:去和用戶嘮嗑,看他們會怎麼用;和老闆嘮嗑,看他想做什麼,期望是什麼;沒事就把玩市場上同類和不同類的產品,偷偷師

有一點產品運營的經驗更有幫助

第三層次,「做的更好」

都說高手靠悟,是修心的過程。第三階段首先要有顆王者之心,一騎絕塵。如果你想著「老子的產品做的還不錯,蘋果店都榜首了」,或者「我只是打工」,那就不夠!這個時候要做的標準是驚艷!

太晚了,先寫到這吧


一個產品經理,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可能要經歷從感性-&>理性-&>感性這樣一個流程。

做事、做人,都有兩種態度:理性和感性。在職業生涯的前幾年,也許做一個純粹理性的產品經理,更為合適。

產品經理的三個階段

每個產品經理的做事風格可能都不一樣,但是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方式:理性地做產品感性地做產品,它們並不是矛盾的。一個產品經理新人,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可能要經歷從感性-&>理性-&>感性這樣一個流程。

? 初級階段:感性做產品

一個產品新人在職業生涯的前幾年,往往會用感性思維做產品:A.你很喜歡體驗一些競品,然後好的功能,你喜歡不問原因的Copy過來。

B.你喜歡說「我覺得這個應該這樣做…」,主觀地說出你的想法,也許你是對的,但大部分情況你是錯的,因為剛開始,你的直覺不準。

新人容易感情用事,而且年輕氣盛不容易被別人的觀點說服,但是新人沒有閱歷、沒有豐富的人生經歷,你的直覺往往是不準確的。如果沒有及時轉變思路,新人很容易瞎忙。

? 中級階段:理性做產品

初級產品經理解決問題時,目光往往局限於個人(很多時候甚至你只盯著自己)。當你不斷打怪,不斷踩坑,攢經驗升級後,你的目光不再局限為個體了,你開始理性地看待用戶需求了。單個用戶的需求千奇百怪,為個別用戶設計產品沒有意義,特別是產品新人往往是在為自己的需求做產品。中級階段的產品經理,能將眼光放到整個用戶群體上了。每個用戶的需求千奇百怪,但當用戶聚集為一個群體後的需求,往往是比較統一的。

理性地做產品,最重要的事情是相信數據的力量。你應該從數據中看到用戶的需求,因為這時候你的直覺依然是不準的。你的產品設計一定要有反饋:從產品的各種數據中找到直接的反饋,從用戶各種評論中找到間接的反饋,然後根據這些數據整理模型,有目的地提升產品魅力。

? 高級階段:回到感性

有一天,你終於成為了一名經驗豐富的產品經理,你做過了不少產品,一款產品也許在你的眼中全部都是數據,這時候你開始回歸產品的本質,你敏銳的眼光能夠看出一個產品能夠解決的用戶需求。也許你能夠從本質出發,從文化、人性等角度思考產品需求。數據也許能告訴你這個產品是否運行良好,但是從無到有地做產品,還是需要產品經理回歸感性。

理性做產品的第一步:用戶調研+數據建模

如何從感性做產品轉變到理性做產品呢?第一步,也是貫穿始終的一步,就是用戶調研。每個產品經理都知道用戶調研的重要性,但是具體操作時,卻又往往難以執行下去。如何客觀、理性地做產品,用戶調研是最基礎、最重要的一步。

? 蘋果真的不進行用戶調研嗎?

一些人可能會說:用戶調研沒什麼卵用,喬布斯說他從不進行用戶調研,因為用戶根本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直到你做出一款讓他們尖叫的產品,用戶才會知道這東西才是他們想要的。但是蘋果真的不進行用戶調研嗎?恰恰相反,iOS系統每天都會上報無數的數據給蘋果公司,蘋果公司依此會進行iOS系統的產品更新。蘋果獨特之處在於,它能夠根據一些客觀的數據提煉出用戶真正的需求,所有的產品大師都是這樣。

? 1000 100 10非常難

1000 100 10是張小龍提出的產品經理進行用戶調研的一個方法,每月看1000篇帖子,100篇博客,進行10個用戶調查。但是一些簡單的事情在具體操作的時候非常難,真正能做到1000 100 10的產品經理非常少(Glen目前也沒有做到,之後這方面我會加強)。認真的用戶調研常常會提煉出非常靠譜的用戶需求:Glen在大學時有一次做產品設計,是一款O2O產品。當時帶著團隊進行頭腦風暴,但是能夠想到的需求別人基本已經實現了,場面陷入死局。迫於無奈Glen選擇了一個非常笨的方法:將競品淘點點在廣州地區的所有店家的用戶反饋評論全部看了一遍(幾千條),然後分類、歸納,最後得出了很多很好的用戶需求。

聽用戶的聲音+產品的數據反饋=靠譜的產品設計

理性做產品的第二步:正確地敏捷

產品新人容易沒想清楚問題就急著做事,最後忙了半年,沒用!其實是他們沒有真正理解敏捷開發,導致事倍功半,產品成功與否只能看運氣。

? 錯誤的敏捷

很多人理解的敏捷開發是你有一個想法,然後快速出方案,快速開發,快速迭代。如下圖:

這種方法不能說錯,不過很多時候你往往沒有想清楚你為什麼做這件事(再次強調黃金圓環法則),歸根到底,你還是在憑直覺做產品。前面已經論述過了,產品經理的直覺有時候是不準確的。所以這種方式做產品,成功與否就是碰運氣。

? 修正後的敏捷

前面的那種敏捷開發模式,是大部分人理解的敏捷開發,簡單來說,就是1天出方案-&>1天出交互-&>1天出設計-&>12天開發,兩周的開發時間,沒有數據預估、沒有訂立目標,產品最後也可能成功,但大部分情況是產品反饋不好,但又不清楚如何改進(因為沒有數據預估),盲目地不斷進行敏捷開發,最後團隊都在盲目中磨盡了熱情。對敏捷開發模型進行簡單的修正,即可極大地提高效率:

在輸出方案和落地執行之間,增加兩個關鍵步驟:建模預估+制定目標。你的工作模式改變了:1周出方案(包括建模+制定目標),然後根據關鍵數據因子和目標,將需求點進行優先順序安排,分配到幾個小版本中,然後剩下的1周完成當前版本的交互+設計+開發。先花一周時間進行方案的設計,磨刀不誤砍柴工,最後得出的方案能夠說服團隊,凝聚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內有更多乾貨(排版也更漂亮)。


謝邀,

我現在算是明白了,任何職位想要有效升級,最好就是選對副本,找個靠譜的公司,有積極性的部門是最有用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找對靠譜的副本,找對靠譜的團隊,找對靠譜的平台,打怪升級拿裝備,那都是杠杠滴


@靚er喵喵你說了這麼多,到底實戰了多少?書單列了那麼多書不如去實踐感悟一下就知道哪些啰嗦了。

講真很懶得寫方法論,這個真的是實踐出真知。我也是產品新人,寫這個答案就當是理思路了吧~打個馬後炮給樓上幾位再總結補充一下。嘛~聽講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_(:з」∠)_

你的思維模式很重要,提問者既然想做PM,升級打怪你得先接任務吧?

首先請認真的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這是第一步:

-客觀評估自己的能力與特長;清楚了解PM到底對產品負的責任到底有多大;職業道路的方向在哪裡;職業進階的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

第二、需求分析和管理:

-產品定位(前期很重要)

市場分析(我是個懷疑論者你信嗎嘻嘻嘻)

競品分析(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麼,每個功能自己不僅用明白,最好還能知道用戶使用時是什麼感覺。千萬不要一味的相信自己,因為有的功能不是你的剛需時自己會弱化對其的理解: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需求管理(即使競品分析做的夠好了也要明白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提需求也要掌握大局和進度;另外在需求方面千萬不要讓產生的需求變成的需求,而是圍繞用戶的),如果你意識到能想出的需求都太趨於表面或者只能抄競品的話,那就去看看社會學的書吧,你必須看而且有時間看的。

第三、產品規劃(不正經回答,具體產品具體分析)

-我的產品有哪些功能呀~這些功能的實現需要幾個版本呀~這些功能和運營對接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延伸啊~盈利模式是否單一呀怎麼解決呀如何能活下來還活的好呀~什麼這個大功能要做倆月讓我吃屎冷靜一下想在這倆月如何拆分工作內容快速迭代快速試錯呀~

時間軸真的是好東西。。。不想燒錢耍流氓的話,時間軸不僅能逼自己還能逼團隊(躺屍)

第四、產品設計

-技術你可以不會但不能不懂不了解,在建立需求時就要考慮到對前端和後台實現的問題別天馬行空,對接溝通的時候才會少做沒必要的改動。

-流程圖,邏輯清晰,畫操作時用戶能兩步走完的動作別用三步。

-產品經理真的不是會畫原型圖就行了啊...

-交互設計,影響到用的爽不爽。。

-PRD,非常重要。能寫細緻就寫細緻,和技術吃飯不如讓技術看懂並理解你的需求,並且直觀的梳理細節操作讓他要知道幹什麼。技術根本沒那麼難溝通,甚至邏輯更縝密嚴謹,不要嫌棄技術對你提出質疑。PRD寫圖文表達不清就夠LOW了,圖文+語言溝通你都說不清那你真是個棒槌。

挖坑,馬上凌晨1點有空再寫。


「再算一下能有幾頓飯能請,一天午飯晚飯2頓 一周5天 一月20天 200頓飯的機會 各位好好把握」。。您這計算嚴重失誤,一月20工作日,一日算2頓飯,才40頓飯吧。


多寫,多看,多想,多做。


我按照自己的過往經驗劃分了幾個階段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讓大家清楚目前所處的階段,和繼續往下走還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我劃分的title是真正根據階段劃分,有的產品經理其實還在做產品助理的活,有的產品助理其實已經具備了產品經理的能力。其實階段的升級無非就是從基本能力逐漸向外擴展,每個級別的升級都是伴隨著上一個階段的能力全掌握。

產品助理(執行與體驗層面)市場價5-8K水準

初入職場的產品人員一般有不同的title,例如有產品實習生、產品專員、產品助理。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這個級別就是「畫原型」的。其實不然,這個階段對於所有有志在這個行業發展下去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古代來講,做一個匠人,類似鐵匠,光是砸鐵去雜質這一下就要磨練十年,因為這叫「打底子」。在這個階段,產品人要做的事情是某個功能或者某個模塊的「產品經理」,基本不涉及業務上面的東西,更多的是專註需求的思考、工具的應用、文檔的編寫、多部門的溝通。這個階段要做到的有。

想清楚:把接到需求的邏輯思考能力打紮實,避免被研發打死的需求變更行為。

寫清楚:要把文檔各種情況寫的面面俱到,避免後期多次確認的情況。

講清楚:需求評審,要讓參與評審的人員了解並認可你的版本內容。

當然了這個階段每個人待的時間不一定,有的無腦公司可能會讓你待個兩年。

產品經理(業務層面)市場價8-15K水準

上面講到產品助理的,當然產品經理也是要具備的。同時到了這個階段,一般不是大公司的產品經理們,叫這個title的產品人已經涉及整條業務線的工作和思考了。這個時候,你要明確你的用戶畫像,你的整體產品迭代的版本核心和節奏,你的工作和技術、運營、市場、銷售等部門的配合。例如和技術部門的配合,很多業內人在爭論產品經理需不需要懂技術,我的答案是需要。你不需要會寫代碼,但是你要知道技術實現的邏輯。不然的話,可能暴風程序員的下場就是你的明天。

資深產品經理(綜合業務層面)市場價15K-25K水準

到了這個級別,肯定帶一整條業務線了,已經開始帶助理和一些產品經理了。這個時候,你要清楚了用戶心理真正想要什麼,要開始關注市場動向,要時刻清楚競品在做些什麼事情,優秀的產品在做些什麼事情。既然開始帶團隊,勢必一定程度上會和一線人員有距離,這時候要多了解一線的客服運營銷售多聊。真正明白了優先順序決定產品的迭代,找到了合理的指標和用戶體驗的槓桿點。

到了這個階段的產品,勢必是對運營有不淺的了解了。產品模型=商業模式+產品架構+運營體系,商業模式來自老闆,既然要規劃產品模式,一定要了解運營的體系。

產品總監(格局與社會價值層面)市場價看公司給多少水準

這個階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一個產品經理的最終階段其實到了資深產品經理或者叫產品專家就結束了,畢竟沒那麼多管理崗的晉陞渠道。到了這個階段,已經摸到了商業模式這個東西了。這個級別要做的事情要有管理的內容,我這就不多說了。產品能力方面的要求就是要有一顆真正的匠心和改變某些糟糕現狀的理想。大了說就是想要改變世界,小了說就是要有情懷。走到這一步,對各個職能的工作內容都有了解和涉及。了解的程度有深度的話,創業做CEO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四大階段講完了,接下來我要講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和各部門人員友好的相處。嗯。。就是這樣。


《一代宗師》中章子怡說的武術有三個境界: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可以借鑒對應下。

見自己: 產品經理的第一個層面,要對自己的產品有充分的了解,各種數據,各種功能以及各種細節,做到了如指掌不是個容易的事情,但一個有追求的產品經理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絕不能容忍其他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產品,一個點都不行。這個需要艱苦的努力和勤奮,只要有追求有毅力有勤奮就基本可以做到。讓老闆、用戶比自己更了解產品細節為PM的最大恥辱。

見天地:除了自己的產品,對行業、市場中其他的產品的成敗點有充分的了解。對業界生態有充分的認識。特別是競品,了解對手甚至不差於了解自身。這需要對外界有一個開放的心態,保持空杯的心態,不斷學習,不停思考。高曉松一次說四十不惑很有意思,他說:"我小的時候想四十不惑的意思就是40歲的時候就沒有不明白的事了,等到40歲才發現,不惑的意思不是說你沒有不明白的事,而是你所有不明白的事你都不想去明白了。" 產品經理需要永遠保持惑之心,產品經理是一個終生學習的職業。

見眾生:如果把在所有產品經理的素質中選擇一個最重要的素質,我覺得是:不自嗨。往往產品中的每個設計,每個功能都是自己嘔心瀝血的結果,所以觀察這些功能和設計的角度與其他人不同。自己很在意的設計往往用戶沒有感覺,用戶吐槽的事情又往往自己覺得不重要。站在用戶的角度看問題,避免自嗨,不僅是對產品能力的考驗,更加是對人性的歷練。想想身邊多少人說著自己的話而旁人沒有感覺(比如你們的老闆),就明白不自嗨,胸中有他人是個多麼重要的事情。這個自我修養靠靈性,更靠克制。

我再續一個層次:

見宇宙:可以了解市場、人心的發展趨勢,了解世界運營的規律,就能準確的判斷產品功能行還是不行,此為見天地。不僅需要足夠的經驗歷練,更要有廣闊的視角以及獨到的眼光,最重要的是,有了這一切你還是會發現,看對看錯的也還只是個準確率高低的問題。有包容宇宙之胸懷,可以容忍失敗,成為時間的朋友。


樓上的各位長篇大神,不要再拿長篇大論嚇唬人收學費或是 UGC 了,咱們心裡都明白,不是大 V 的抓流量去百度產品經理吧比較好,反正也沒同行轉抄

刷人氣找工作的,抱 BAT 大腿的,我對不起你們

&

-------------- 乾貨分割線 --------------

1,互聯網知識(你是否了解每天發生的相關融資,了解了多少年中國或世界互聯網的風雲變化,各種類型產品各個公司之間的商務關係等等等)

2,產品知識(你是否可以張嘴二十個競品,二十個同類產品,你的瀏覽器收藏夾里是否藏有你的對手和你未來有可能成為合作夥伴的公司的官方網站)

3,行業知識(UE 天天掛嘴邊,看那麼多書,是否可以去一線看看,蓋房子的被水泥澆死能怨誰?)

4,上下游知識(不要總是嫌隊友坑,坑也分故意和不故意,故意的那就是個問題了)

以上幾種技能,你都加了多少點?我是感覺加不滿


從交互埠來說,就有PC端、移動端、TV端。PC端又分為C/S、B/S結構。移動端又分為web APP、Hybird APP與Native APP的區別。TV端又分為盒子端、電視端。從行業分來說:社交、電商、搜索、工具、旅遊、醫療、教育、遊戲、視頻、音樂等等。幾乎每一個細分領域都需要不同的知識架構進行擴建。從溝通來說,就要有設計師、程序員、測試、運營、市場、客服、領導等。設計師又可以分為UIUE。程序員又可以分為前端、後端、移動端。測試又分為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運營又分為數據分析師、用戶運營、新媒體運營、BD、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等等。


通過做事提高思維層次


虛心求教,認真實踐。增長見聞,加強溝通。


提升自己的視野,升級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勇氣,能堅持,善溝通。

起碼要有這些裝備吧,沒裝備提升等級慢100級了還在跟門口的一級怪刷,有勁麽?

裝備怎麼來?要麼人民幣玩家,砸錢,花錢開公司找牛人來,你當他們老闆慢慢學。要麼做普通玩家,老實刷,花時間花精力,沒有捷徑,虛心向所有人學習。


看那麼多書,還不如看一本《新產品開發》 哈佛MBA全集,1999年版的,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9年11月版,這本書講的不是開發產品,是產品開發。講如何以產品為核心,滿足需求。估計也找不到了,目前的很多書也不見於強於這本!


多賣萌(?&>ω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互聯網人,在未來 5 年內你覺得做產品更有前途還是做運營更有前途?
數據運營是什麼?
產品運營數據分析框架應該包含哪些重要指標?
什麼是互聯網公司的運營?運營團隊最重要的指標是什麼?
如何擬定一個吸引人的網帖標題?

TAG:產品經理 | 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