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真的能「劫富濟貧」嗎?
稅收有調節貧富差距的作用。
經濟學是否有研究,稅收真的能「劫富濟貧」嗎?----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經濟學思維,更多經濟學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我並不是很喜歡「劫富濟貧」這個說法,更好的說法是「調節收入分配」,單純的「劫富濟貧」可能帶有「仇富心理」的傾向,因而下面我所說的「劫富濟貧」就是「調節收入分配」的代名詞。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稅收「劫富濟貧」的原理是什麼。根據福利經濟學第一定律,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市場總是能夠達到最有效率的配置,所以看起來,政府的稅收、財政支出似乎並沒有那麼的重要。
然而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卻告訴我們,雖然市場總是可以達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但是卻不能保證收入分配是合理的。最終消費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每個人出生時「稟賦」的不同導致的,有些人生出來就含著金鑰匙,有些人生出來就在山溝溝里。在第一定理裡面,「效率」是帕累托意義上的,即在不損失別人的效用的前提下,沒有人能夠獲得更高的效用。那麼很簡單的是,如果全社會的資源都集中在一個人手裡,這種資源配置也是「帕累托最優」的,因為不可能在不損失這個人的利益的情況下,讓別人變的更好。
既然市場不能保證收入分配的公平,那麼就可能需要政府對收入分配進行干預,而干預的手段,一般來說就是稅收和轉移支付。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對每個人的「稟賦」徵稅,否則任何的稅收都有可能帶來效率的損失。但是關鍵問題是,個人的「稟賦」是看不到的,所以現實情況是很多時候只能根據經濟個體選擇的「結果」進行徵稅,比如個人所得稅、消費稅等,特別是對商品價格有影響的稅收,都非常有可能帶來效率的損失。所以如何設計稅收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此外,公共支出有很多種,需要滿足不同的目標,比如最重要的作用在於提供公共產品(國防、教育、醫療、體育、基礎設施),而調節收入分配當然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所以當我們看待稅收時,不應該只從「劫富濟貧」這個角度來看。
而中國目前的情況是,財政體系仍然需要大量的根本性變革,比如每年的財政預算制度、各種不合理的稅收結構、錯誤的激勵導致的不合理的財政支出,都是非常大的問題。而具體到「劫富濟貧」,也就是調節收入分配這個功能上來看,「劫富」和「濟貧」兩者做的並不是一樣的好。
首先來說「劫富」。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目前都面臨著收入不平等加劇的問題,而其中收入不平等的一個主要體現是最富的一批人財富快速增長,遠遠超過了窮人的財富增長(這一點也是經典新古典的經濟理論所不能解釋的理論熱點),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講,為了控制收入不平等,「劫富」可能是有必要的。
然而相比於美國等發達國家,中國在這一方面制度改革緩慢。前面提到,理論上對「稟賦」徵稅是更好的徵稅方式,而比較接近於對「稟賦」徵稅的稅收,比如「遺產稅」,直到2016年才開始徵收。而另外一類針對富人的稅收,比如「奢侈品稅」、「房產稅」、「資本利得稅」等進展仍然緩慢,房產稅仍然處於試點階段,而中國的「證券投資收益所得稅」,對於個人不徵收資本利得收益的稅收。在稅收這個問題上,對於廣大知友最熟悉的莫過於「個人所得稅」,然而全國每年納稅人口只有2400萬,而這些人中包含了很多的正在崛起的「中產階層」,因而與其說「劫富濟貧」,不如說是「劫中濟貧」。因而稅收制度的不合理使得中國在「劫富」方面仍然有很大文章可作。不過,「劫富」做的越好,富人更可能將自己的資產轉移到國外,究竟影響有多大,如何取捨,又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而在「濟貧」方面,首先我們必須得識別出哪些是「窮人」。我們國家的收入不平等是多個層次的,首先是地區之間的收入不平等,比如東西部之間的收入不平等。其次是城鄉之間的收入不平等,最後才是在城市內部的收入不平等。所以如果需要評判「濟貧」方面的工作,也需要從這幾個方面來看。
首先是東西部之間的收入不平等,得益於中國目前的「分稅制」,中央政府有非常強的財政自主權,拋開原因複雜的效果不談,中央政府對於西部的支持不可謂不高。從地區層面上,中央政府的確存在著「劫東部富,濟西部貧」。
其次對於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中央政府取消了農業稅,每年也會對農業進行各種各樣的補貼,也就是說,國家財政很少能在農業領域獲得稅收收入,卻在農村有大量的支出,你說這是不是在「劫富濟貧」呢?
而與前面的兩部分相比,在同一城市內部的「濟貧」就更像一個笑話了。失業保險拿到手的還不夠吃飯,而由於地方政府不恰當的激勵,針對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住房等在很多地區也流於形式。而真正需要這部分補償的可能正是被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那2400萬「中產」家庭。我想這可能是很多人感覺我們國家稅收不能「劫富濟貧」的原因。
此外,「濟貧」不僅僅是通過轉移支付,也可能體現在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提供一個質量相對較好的基礎教育、醫療環境,也是「劫富濟貧」的一種方式。說到這裡又要扯我們國家教育、醫療的弊端了,還是就此打住吧。
不過從數據上看,我們國家在各項公共事業、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並不少。上圖是我從國家統計局找到的財政支出佔GDP比重的數據,為了避免繁瑣,有一些諸如「國防」、「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並沒有列在圖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教育、社會保障、農林水利方面的支出都高於交通運輸的支出,所以你說政府稅收收入高速增長是在「薅羊毛」嗎?綜合以上,稅收的確有「劫富濟貧」的功能,特別是在地區收入不平等、城鄉收入不平等做出了大量工作。然而中國目前由於稅收結構的不合理、支出結構的不合理,在調節收入分配方面仍然有很大空間。
至於你如果自己感覺很窮,國家卻沒有接濟你,可能更多的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誰是窮人。塘沽8.13爆炸兩個月後,我們公司收到了國稅局稽查科的會議通知,最後協商讓我們公司補100萬的稅,你沒有看錯,就是有種沒有明文規定的納稅方式叫協商納稅,稅務局的人也很坦然,他們說沒辦法,給他們下了5個億的補稅額度,各企業就多配合吧。你看大爆炸損失了那麼多,國家急需補回來啊。
謝邀
任何動機上的正確,都不能用來辯解行為上的錯誤
是否劫富濟貧?不需要討論那麼多,直接看結果就行了我們是這個世界上貧富懸殊最嚴重、最缺乏社會公平的幾個國家之一所以,不論怎麼巧言善辯,沒用的,事實結果說明了一切,這還是個剝削社會以上一:稅收制度誰制定的?富人?有權的人?但肯定不是窮人。
二:富人就天生該被劫?窮人就天生應該享受救濟?這種邏輯的源頭無非就是有錢就是罪,窮既正義的老套路。
三:窮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讓自己想辦法變成富人,而不是指望著權力機構會「劫富濟貧」。
四:因為這個世界的規則,是富人制定的。
五:一個富人如果都得不到公正對待的社會,那麼可想而知窮人該是過著怎樣暗無天日的生活。
六:最後,從稅收的本質上來講,任何稅都是窮人稅,因為不管是出於何種意圖出台的何種稅,最後的承擔主體一定是窮人。
當然可以了。那些真正貧困的,撿垃圾的,山區裡面的,幾時交過稅,國家給通了公路,通了電,要自己掏錢把電拉進深山溝那得多少錢?社會問題存在,不代表政府職能已經癱瘓。譬如國家投入到教育的錢,其中會有貪污,浪費的,但不代表全貪污沒了。要不然哪裡來窮人都能享受的義務教育。大學學費也不會現在這個價格,起碼清華北大這樣的,按照國家的投入,怎麼也得貴族才上得起吧。
以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我說得好像是,稅收的根本目的是用來讓富人享用更多的社會資源。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光吃不拉,韭菜是張不起來的。為了割韭菜,得先撒點肥料。當然了,肥料一定是必要的,因為沒有肥料,韭菜張不起來,對誰都不好。
不能,稅收向來是劫貧濟富
是「劫貧濟國」吧
知乎的搜索功能太爛導致重複問題不斷,反而會分散優質答案提供者的精力。所以提倡問問題前先搜索一番,避免重複。以下是我搜到的內容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595409
理論上是這樣。但實際上可能(我已經說的很含蓄了)造成窮者更窮,富者更富,當然不包括最窮的那一部分。稅收衝擊最大的實際上是工薪階層。
這個問題的主體在於「稅收能不能實現減少貧富差距的作用」的實證性問題,而不是「稅收與正義、平等的關係」、「」稅收是否是合理的「等規範性問題。
由於在前者的論證中總是容易隱含著後者的前提假設,而對於後者,基於不同的道德立場,人們會給出截然不同的觀點,關於平等、正義、公平的解釋。儘管在理論層面可以喋喋不休的爭論,在實際操作中既沒有也做不到完全持有一種立場。
這個問題本身存在的一個問題在於,沒有界定被觀測對象的具體範圍,包括空間測度和時間尺度。也就是說,在什麼樣的一個國家,多長的一個時間尺度內,稅收能夠實現削弱貧富差距的作用。就一個極短的時間尺度而言,當政府從一部分富人手中獲得較多的稅收的時候,無疑是減少了富人的財產;當政府給予窮人福利補貼時,僅在這一刻,無疑是增加了窮人的財產。而我們通常關心的問題是,在一個穩定的國家體系中,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尺度內(例如數十年),稅收能否起到削弱貧富差距的作用?
由於涉及的主體部分還是過於複雜,我們先設想一個簡單的模型。科學家養了一群猴子,每天把固定數量的果實放在猴群可以接觸到的地方。這群猴子有的強壯有的瘦弱,他們獲取資源(果實)的能力是不相同的,然而總的資源是有限的,因而有一部分猴子能獲得比較多的果實,另一部分則不能,而非常瘦弱的猴子甚至完全得不到果實。
一次偶然的機會,瘦弱的猴子發現可以從強壯的猴子那裡偷取果實,儘管在搶奪果實的時候比不過強壯的猴子,但事後悄悄的從強壯的猴子那裡偷盜,後者也很難阻止。強壯的猴子權衡了看守自己果實的成本和多出那點果實能夠產生的效用,決定放任瘦弱的猴子的行為,因此整個猴群都能生存下去。
有一天科學家決定懲戒這種偷竊行為,一旦有猴子實施偷竊,就通過隱藏的設備放出電流,如果猴子屢電不改,那麼就加大電流一次性將其電死。於是一段時間之後猴子們相信有一個上帝會維護他們的私有財產,並且消滅偷竊這種罪惡的行為,漸漸的瘦弱的猴子都餓死了,生存下來的都是強壯的猴子。
後來科學家被動物保護人士投訴了,被禁止電擊猴子。新生的猴子沒有被電的經驗,因此在一段時間後又有盜竊行為產生了。強壯的猴子由於習慣了長期享用較多果實的生活,不能再忍受果實被偷竊的行為,他們決定聯合起來採取行動。於是猴子們組成了一個集體,派出專門的猴子用來看管果實、抓捕偷竊的猴子並且實施懲戒,把被抓到的猴子吊起來示眾。短時間內偷竊的行為基本禁絕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瘦弱的猴子發現強壯的猴子並沒有上帝那麼可怕(我們假設仍然存在有電擊記憶的猴子),於是瘦弱的猴子也聯合起來集體實行偷竊,一部分糾纏看守的猴子,另一部分則伺機實行盜竊。而且看起來看守的猴子也不是那麼安分。
.......
後來又發生了很多故事,最終,猴子長者由於什麼事情都見過,想出了一個方法來拯救這群naive的猴子:所有的猴子一起勞動平均分配。但是強壯的猴子還是會私下裡去搶奪瘦弱的猴子的果實,而瘦弱的猴子雖然被搶奪了一部分但是還是可以生存。一段時間之後,由於有的猴子搶奪的太猛,又有瘦弱的猴子餓死了。於是猴子長者又想出一個辦法:各憑本事獲得果實,統一上交一部分,由猴子長者們組成的長老會分配。這下所有猴子暫時都安寧下來了。
我們再回過頭來思考這個問題。由於人的思維慣性,總是會設想存在一個完美無缺、穩定的、不變的社會結構,而我們現行的社會制度就是要往這個制度上靠攏,所以總會作出」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的判斷,那麼什麼叫正確,什麼叫合理呢?如果說合理是合乎理性,那麼終極理性在哪裡呢?
這裡不在哲學問題上過於深入。我想表達的是,任何時期、任何地域的社會結構都是一個複雜的、特定的個體,儘管它們彼此之間有著相同的地方,有可以參照的地方,但試圖一勞永逸的創造出一個可以解決所有社會問題、或者說在所有社會結構下都有穩定解的制度是不現實的。因而,若是就實證性的問題作出研究,必須界定被研究對象的具體範圍;若是要在理論層面加以深入研究,則不得不涉及基本的政治道德立場,而這些立場往往是跟人性(內部性)、環境(外部性)都相關的。內部性的思考就好比上面的猴子模型里猴子的天性,行為經濟學有很多理論可以參考;外部性具體的說,如果一個國家面臨非常嚴峻的外來侵略戰爭,那麼一個較高的稅收和集權政治在維持這個國家的存續行的立場上就是合理的,但這不意味著戰爭結束之後繼續維持高稅收和高壓政策是有必要的,這時候高稅收政策反而會加劇貧富差距,因為集權政治下失去了外壓很容易滋生腐敗,也就是富人和當權者的利益交換。
至於我國的稅收實證研究部分,我個人也是非常感興趣,但是由於我本人比較懶,不太喜歡做搜集資料、整理數據的工作,希望有在這方面有所研究的人不吝賜教。先給出明確的回答,不能!
-----------------------------然後明確開罵:你們這些說能的人,拜託你們長點心,想讓經濟倒退么?劫富濟貧又不是沒做過,鬥地主是怎麼逗的?為啥又到最後要改革開放?美其名曰先讓小部分人富裕起來,先富帶動後富。。?就發生在幾十年前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慘么?拜託長點心行不行!
本來這樣的言論,若是和我無關我是不願意去反駁的,但是思來想去,回答都是千篇一律,有造勢的趨勢,我可不想被你們這些沒張心的人帶回過去的年代,吃樹皮草根!!
(萬一等哪天看到你們言論的人,執政當了主席了呢?)
氣煞老夫!
正文!
----------------------------------------劫富濟貧,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即使是能解決,也只是犧牲了快速健康發展的未來,而換來的虛假補貼…
今天你劫富濟貧,每個人變的不在那麼貧窮了,
但是人是不一樣的,一些人善於學習,一些人善於做生意,一些人善於做科研,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以及缺點…
這樣過個幾年後,一些善於掙錢的人,又會掙很多錢,然後又會有貧富差距…
然後又開始新的劫富濟貧,
然後人們意識到掙得錢多了,也是沒用,我掙錢做什麼?不如等別人富了…
老子搶他丫的!!
於是再也沒人掙錢,創造資源…
社會的發展就會被嚴重拖慢…
………………………
再有,這於情於理都是站不住腳的…
下面是我在別的答案里的回復,我把他貼上來,題主體會一下…
…………………………………………
我在此提一種假設,假設有一位富有的人有兩百歲壽命…那麼他憑藉本事掙到的資產肯定是享有法律保護的…
而且他願意怎麼花這個錢都是沒問題的…
此時這個富人在100歲的時候,身體突然由於核輻射,變成了綠巨人…
那麼這些本來屬於他自己的財產難道就應該分給窮人?變成別人的了?
這明顯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同樣,這個富人沒有變成綠巨人,但是他卻生了個孩子,這孩子命不好,由於輻射變成了綠巨人,在富人100歲的時候,富人由於心塞死了,把資產交給了自己的綠巨人孩子…
難道這個就要分一些富人的財產給窮人?這個和富人自己變成綠巨人有什麼區別么?
這是不解的問題之一…
………………………………………………
如果把錢分給窮人,社會生產總值就能提高么?就能創造更多的價值么?
富人的錢總要存銀行和再消費,
無論哪種方式,都相當是一種對社會的投資,存銀行是銀行承擔風險,銀行投資,自己消費是直接投資…
把同樣的財富分給貧民,難道就能比富人投資的更巧妙?創造的財富更多?
對此我是這麼認為的,資本越集中容錯率越高,越容易產生財富…
比如富人的財富去投資鞋,於是鞋大量生產,鞋便宜了,收益的是整個社會,自然包括了窮人…
所以分給貧民不見得是好事,
……………………………………
綜上所訴說,於情於理於法都不應該劫富濟貧…
更何況,在實際操作中,這種原本是好意的政策,最終洗劫的卻都是中產的錢…
富人躲避稅收的例子…
最常見的是富人設置的各種基金組織…「我沒有那麼多錢,這些錢不是我的,是公司的,我只不過是最大股東,要收稅的話,按照實際財產來收吧…」
……………………………………
這裡說一下,這個觀點不是我發明的,而是一些古典經濟學派的大神們的研究成果,
我只不過拿來,共勉之,擁護之富人,收入-消費-交稅,
窮人,收入-交稅-消費,首先,劫富濟貧這個詞用的很...
其次,一個國家的稅收體制裡面包括很多項內容,很多種稅項,就拿大天朝來說,主要稅種就包括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營改增之前還有營業稅)等,就拿離大眾最近的所得稅來做個感性分析吧。
占勞動者中大頭的工薪階層都需要就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稅率根據收入不同分為5%~45%不等,本來設置的初衷應該是很好的,收入高的人多交稅,利用繳納的稅款形成財政收入並進行社會公共支出,但是現實中的問題是,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調整速度太慢,遠慢於民眾的收入增長速度,並且真正的高收入群體通過各種手段規避了個人所得稅的支出(如費用報銷、境外發放工資等形式),最終導致了個人所得稅的稅源變成了廣大的中產階級。
低收入群體是可以不用或者僅需繳納少量個人所得稅的,國家亦可以利用收到的稅款進行一系列的社會公共支出,「濟貧」「的效果達到了,可是你覺得這真的是」劫富「嘛,或者說劫的人真的」富「嘛?什麼是稅收?稅收就是「保護費」。即我們出錢(稅)購買政府的服務:包括安全、醫療、教育等你上街,不會擔心有人搶你的手機,錢包除了你身體強壯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有警察,他們的作用就是保護你的安全收了你的稅就是要開他們工資除了警察,還有政府很多工作人員,他們搞不生產,專門想出一些規章制度,政策等你也要出錢給他們花,還有教師,很大一群人哦,他們不生產,他們從政府那裡拿錢(稅收來的)。也就是納稅人養的教育局、人事局、質監局、外交、軍事、科技、監察、司法、國土、水利、鐵道........稅收不是劫富濟貧,你只要買東西,你就已經上稅了。但是,可以適當調節,也就是富人可以多收一點(什麼個人所得稅)窮人確實需要救濟,什麼低保,就是拿一點錢給低收入者,不然他們很貧困一般稅收高,那社會基本服務就要好(比如醫保、九年義務教育......美國近50%的GTP搞福利,有些國家從出生到死亡所有病不需病人花錢)但是......(此處省去千萬字)錢到哪裡去了,有些人養情人去了,有些人拿給他們的親友了,有些人到高級酒店消費了......
中國2020年計劃達成「小康經濟」,基本上就是吃飽穿暖,有點小錢,這是「劫富濟貧」的受惠者,但平均到每家每戶下來,不是最大的受惠者。受惠者是一些國有企業和當權者.我說這話貌似沒有證據,但是舉一個小例子,」紅旗「是一個被國人寄予厚望的企業,但是最近幾年投入了500億研發資金,卻沒有民營的乘用車企業做的好,吉利長城BYD這種基本上在技術完勝這個國企,寫這這個回答時,紅旗虧損9.7億。
這很能說明問題了,這個企業做了什麼?沒人知道,但大家基本上都能猜得出來。500億流到了哪裡,沒人知道,但大家都該懂。劫「富」劫的永遠是小資和中上階級即將往上遊走的那種,因為當權者和最上層的那群人可以從中運用方法套取自身利益,而濟「貧」很難做到完全到位,並且效果如何?貧者只想著吃國家補貼,中上層在國內收益達到瓶頸就會選擇移民,那麼最後國家剩下的就是巨貧和巨富了。國家雖然是少數利益集團獲取利益的一種方式,但是起碼不要做到吃相難看謝謝。
稅收哪有那麼高尚的功能啊,其實就是在頂上的人設計的搶錢規則。窮人嘛~你那點錢還不夠老子塞牙縫的 老子連看你都煩 你別交了 我也不想要。富人嘛~黑嘿 麻利的給老子洗乾淨,這刀是我自己剁呢?還是你自己刮個道。。你看好啊。錢給好了 老子讓你活 給少了,自己拿刀摸脖子一百遍!一百遍!一百遍!!!
很多人討論應不應該劫富濟貧,那就討論一下:
如果你出身貧困家庭,上不起學看不起病,以至於身體素質差教育水平低,眼看著辛苦一輩子也還賺不到送孩子上學的錢,祖祖輩輩就要這麼貧困下去了,你還覺得不需要義務教育和醫保?你覺得這些不是別人納稅的錢買的公共資源?如果你真這麼想,我也就無話可說。不過別忘記這麼想沒什麼高尚的,奴隸社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切資源掌握在貴族手裡,那時奴隸也都像你這麼本分的,不過嘴上說不要,身體卻誠實的很,奴隸主讓你跪著你就得跪著,站起來就是死路一條,站起來你就沒吃的,因為掌握資源的人不和你合作,你連最基本的生產工具都沒有,根本不需要栓著你,太累,你得跟狗一樣追著奴隸主跑!貧富分化好不好?有人說貧富分化是天理,說什麼天地不仁,說什麼基因競爭,很有道理,可問題在於你不是天地。天地沒有意志,而你有。那麼貧富分化會擴大嗎?相關研究很多,基本來講肯定會的。因為資本是可以增值的,消費品被消費了就沒了。而富人的消費率要低於窮人。-----------答題----------可以。但面臨很多不利因素。1,財富的國際轉移。提高稅率,那富人跑到別的國家去了。富人走了帶走資本,窮人的工作機會沒了。富人付出的只是一張機票,窮人卻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工作。最後各國不得不降低稅率,以吸引資本。所以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必須得在多數發達國家同時實現,這可不僅僅是從軍事角度考慮的。2,市場效率降低。無論是從量稅還是從價稅都將改變買賣雙方的交易決策,使之偏離最優,進而損害社會整體福利。對於這個問題福利經濟學已經給出了非常嚴謹的論證。所以為了改善貧富分化,稅收可以做的在於:徵收稟賦稅(如遺產稅)或資本利得稅(從既已賺到的凈利潤中扣除稅負,以減少對激勵的扭曲)或懲罰性稅負(如煙草稅),向富人有償的而不是無償的出售公共資源(比如拍賣車牌號而非搖號)。並使得富人沒法跑(如簽訂類似於tpp的國際稅收貿易協定統一高稅率)或不願跑(如改善居住環境、法治環境)。
在可預見的時代里,消滅私有財產並不可取,但大幅減少高收入者的私人遺產卻是應當(從哲學上來看)並且可能的(從技術上來看),這主要取決於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低產階級是否有信心聯合起來,以及各國能否在這個事情上達成一致合作起來。確實很難,要不為什麼現在遠遠沒有實現。須知只會找借口的是永世不得翻身的窮人。小時候經常想,如果全國13億人每人給我一塊錢,那我不就發啦!噢不,給一毛錢一分錢也夠我一輩子花啦!
現在看到這個問題,原來我這個想法可以叫"收稅"。那麼到底劫了誰的富,濟了誰的貧?
推薦閱讀:
※房地產稅的徵收需要哪些條件?有哪些可參考的國家或地區?
※徵收房地產稅,會給多房的人帶來什麼影響?
※查找稅法相關知識上什麼網站好?
※中國的哪些稅收非常的不合理?
※對富人徵收更多稅收的社會依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