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適合辯論?
有很多的人喜歡辯論,也有很多人在辯論上下了苦功卻無果,那請問什麼人最適合辯論?
你看,以上答案,有抱著情緒的:類似「不喜歡真相不喜歡思考,預設立場的人」,類似「傻逼適合辯論,因為一般人都不和他理論,所以他贏了」。
預設立場恰讓我們遠離辯論,不尋求辯論手段爭辯問題,只訴諸心證;辯論也不求「贏」,贏與否,往往在辯論賽中才有意義。我發現一個很微妙的現象——「辯論圈」的人往往把辯論的價值拔得很高,「辯論圈」以外的人往往把辯論視作「無意義的爭執」、「浪費時間」、「口舌之快」。這其實是一個問題,問題在於——辯手似乎更容易自我陶醉,即便這個陶醉對他們而言是有切實意義的,比如「更不武斷」、「更不妄言」、「更重論據」、「更理性」乃至「反應更快」。可是陶醉的同時,只是把辯論的高崗壘得更高,讓他人愈發覺得辯論像個邪教。
什麼樣的人適合辯論?
我覺得,是能放輕鬆的人。
這個放輕鬆包含幾個方面:
1.並不認為辯論可以解決一切問題。2.並不認為辯論可以更優化地解決問題。3.並不認為辯論一定可以給自己帶來「進步」首先,辯論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甚至從本質上講,解決問題不是辯論的目的。辯論更重要的,是暴露問題。
政策性辯論,暴露政策問題,現階段政策有什麼問題(正方),即將推行的政策有什麼問題(反方),這是一個基本的訴求。辯論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憑藉論辯雙方精良準備,把政策中幾個核心的爭議點儘可能暴露出來,交由評委、觀眾定奪。打辯論的各位朋友興許曾有這樣的心裡糾結:準備了很多東西,考察了各個對象的政策訴求,在辯場上大說一通,比賽完了,就去聚餐了,贏了準備下一場,輸了回家慢慢哭,就過去了。這些準備與考察,除了在辯場上發揮一二,剩下的,似無所用。你看到大街上車水馬龍人潮湧動與剛剛的辯論似不發生任何瓜葛,一時間會有一種悵惘的感覺。但,放輕鬆。這次辯論,讓你知道,某一個政策有哪些核心問題。你的聽眾知道、對方辯友知道。與你所學專業毫不相干的東西,仍能在今後的某次閑談中,為你所用,這在民智層面上,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意義。其次,辯論沒有更優化地解決問題。它的範圍有限。
自然科學領域,極少需要辯論去引領。實驗優於辯論。這塊田地到底種玉米還是菠菜,種一下,就知道了。論辯沒多大意義;行業新現象,只要還沒上升到思潮的地步,交由行業前輩實踐就是了。昨日,我隊在籌辦比賽開會討論辯題的時候,常有辯手提議,類似「電商APP扎堆到底是不是好事」。這個討論沒什麼價值,至少沒什麼辯論價值,是不是好事,什麼是好事,行業去操作去評判就是了。
最後,辯論不一定給自己帶來「進步」。畢竟你也不一定推動了辯論的「進步」。
辯論成全了一些人,這些人也許口齒伶俐,也許邏輯清晰,也許博聞強記。辯論通過這些辯手的推動,變得更加專業化精英化,比賽愈發好看,論述精準讓人拍案叫絕。但是,太少了。絕大多數辯手,在大學內參加些許辯論賽,獲得大小鍛煉後,還是去做自己更想做的事情了——因為他發現,我的口條還是不夠順,我上場還是緊張,我還是沒辦法像教練一樣,在適當的時候做最適當的還擊。曾經所期待的種種進步,要不太慢,要不幹脆沒有,便因此覺得,自己不適合辯論。其實並沒有,因為他不同於別人的一點是,他還在心中篤信論證的力量,而辯論賽一次次向他證明,論證的力量是多麼有意義,以至於自己無法做出得當的論證時,會自愧。辯論能帶給這些人最重要的東西是:不斷夯實他們對論證力量的堅信。所以,什麼樣的人適合辯論呢?在做隊內招新的時候,我們不會強硬要求一個新辯手口齒伶俐邏輯清晰,事實上一兩年後,他的口齒與邏輯沒多大長進,他若想走,我們也要留。因為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他愈發懂得慎言,懂得回歸文本乃至回歸生活,去理解一個當初很容易情感用事的現象。這「適合了」。
而且,越來越適合,因為他越來越快樂。-
謝邀。
什麼樣的人適合辯論?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執中學長的回答很棒,將「不適合」的底線拉得很低,只要不是啞巴就行,並通過講述兩個生理條件和先天性格低於普通水平的頂尖辯手的奮鬥(甚至可以說逆襲)史,成功地將「適不適合」這一冰冷的二元判斷變成了「有多愛辯論,就可以有多強 」的溫熱告誡。看似戲謔的語句,實則蘊含著默默深情,學長的智識和胸懷,實在是我輩辯手的楷模。
不過這個回答是針對「什麼樣的人天生不適合打辯論」,題主的問題是「什麼樣的人適合辯論」,借用一句話:「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但很多時候這1%的靈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二十多年來打辯論的人無數,但是在辯論領域付出同等努力的前提下,就是有一些人表現的更好,那麼上述這些表現更好的人,恐怕就是「適合辯論的人」,所以,討論一下這些人的共性恐怕更適合題主的問題。
我只是一個最高打到省賽(還打的不怎麼樣)、最多接觸過170名辯手(其中還有不少是大一新生賽期間的新生)的前辯手,受限於實力水平,觀點中難免偏頗,歡迎其他同行指正。
加一句私貨,特別期待 @夏惟桐 (知乎搜索太爛,其他高手泯然於重名了···)等具備豐富大賽經驗、帶隊經驗、人生經驗的高手的回答,如果有幸看到,相信對於大學辯論隊招新時的要求或標準是什麼? - 辯論賽 、各位辯論隊的同學,你們招新看重什麼? - 辯論賽這樣的問題會大有裨益,當然要是 @黃執中 學長、 @周玄毅 教授、陳銘學長等掃地僧也能來回答就更好了(^o^)/~
- 聲音抓耳
所謂聲音抓耳,是指聲音有讓人想聽下去的慾望。好的聲音比好的形象更重要,因為好的形象增加的是聽眾在辯手開口前的好感和預期,但這份好感和預期卻有可能成為負擔,而聲音則有可能讓人產生「開口跪」的「驚艷」之感,同時在辯論這種偏重語言的活動中,抓耳的聲音對觀眾的傾聽慾望產生的是持續的增益(有很多低年級辯手的比賽,若不是有一兩位辯手聲音好聽,真的聽不下去···)。
此外,擁有符合個人辯論風格的聲音更適合辯論。
周教授語速平和,沉穩,句與句之間有短暫的停歇,顯得為人嚴謹,學者風範十足,很像一位老教授在講課(01年的比賽就有這種感覺了···),使人信服。執中學長的聲音略顯低沉,彷彿經過歲月的沉澱(02年的時候就這樣了···),帶有一份看破紅塵的超然,同時富有感染力,高屋建瓴的闡釋人生哲理的同時又使人心神嚮往,價值倡導時可謂無往不利。馬薇薇學姐的聲音高亢尖脆,聽其發言,進攻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說理時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極佳的節奏感配合尖銳的進攻,破局最強人選。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京京學長的清朗,陳銘學長的通透,正疆學長的渾厚(對比95年,多說一句,這份改變,令人敬佩。當然,如果不是多年煙酒熏陶的話就更好了~)等等等等。抓耳的聲音更適合辯論。
- 口齒伶俐
咬舌,大舌頭,口吃,吐字不清等情況,先天不適合辯論(我甚至覺得相聲播音主持等工作都不是很適合)。
辯論作為一項以語言為媒介的活動,對於辯手的口齒有較高的要求。
(在高度緊張的對抗狀態下依然能氣息充沛到在200人的大教室即使麥克風不好也能保證最後面的人能聽到的)洪亮的聲音;(即使是面對惡意反駁的對方辯友依然可以堅定不移的在極短時間內提出保證最後面的人也能聽到的清清楚楚的問題的)清晰的吐字;是辯論的基本功。此外,所謂口齒伶俐,應當包含普通話水平在標準之上。最早的國辯是借著推廣普通話的潮流舉辦的,由此觀之,普通話可以視為華語辯論領域得默認使用語言。然而中國是一個國土廣袤的國家,各地方言多如牛毛,多種口音也各領風騷,更何況還有東南亞等地的特色口音。南方人的兒話音、前鼻音後鼻音,北方人的平翹舌,福建人的的「胡建」,湖北人的「劉郎」,東南亞地區「躍動」的節奏,都會給語言的接受造成影響。而方言和口音是多年來的習慣,所謂「少小離家老大歸,鄉音無改鬢毛衰」,可見非普通話推廣地區的人學習普通話的困難,也可見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對於有志於辯論的人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先天優勢。
再多說一句,對比01年,胡漸彪男神的平翹舌甚至兒話音進步的令人髮指···- 學識廣博
所謂學識廣博,不是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當然如果真的能做到那是極好的),而是指具有平衡的知識結構和基本的認識,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代表大會分別是幹什麼的,稅收制度的目的與意義,四大名著的主要內容,金庸古龍的主要作品及內容,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最基本概念,對照組實驗的要求,婚姻和戀愛是不同的等等等等。
在此基礎上,要是還能有更深一些的理解,比如邏輯學,地緣政治學,制度經濟學,社會學、法律倫理學、東西方哲學史甚至人類學等方面有入門級的知識(即讀過導論或者基礎教材級別的書籍),就更好了。
足夠的知識儲備,帶來的是立論維度和廣度上的優勢。知識面足夠廣,可以降低接觸新知識使產生為難情緒的風險,也可以使得立論的角度豐富多彩,所謂觸類旁通就是這個道理;知識量足夠深,可以深入探尋辯題的本質,更有利於深刻理解辯題,明白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什麼「值得說」,什麼「不能說」。知識的儲備是功夫活,弄不得半點虛假,所謂「一力降十會」,強悍的內功很多時候可以使高超的技巧無的放矢,代表人物林正疆學長,一個可以讓周教授高喊「弟子知道佛法無邊啦收了神通練攻防吧」、作為律師可以用相對論搞殘理工科辯手的男人/(ㄒoㄒ)/~~可惜的是,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浮躁,靜下心來讀書的人越來越少,很多在我眼中是「常識」的東西在新生眼中已經成為「知識」了,實在令人惋惜。
簡而言之,知識儲備全面而深厚的人,在辯論上具有天然優勢,所謂辯論是讀書人的勝利就是這個道理。
- 學習能力強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謝特,這兩句話寫出來總感覺隱隱作嘔),現代社會中專業分化極為細緻,新興專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傳統專業則歷久彌新,再淵博的學識也不可能涵蓋到所有專業的前沿領域。而辯論中的很多辯題都緊貼時代的步伐,對於這樣的就要求辯手能在短時間內(一周到10分鐘之間)對該辯題的相關領域和背景資料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面對「隔行如隔山」的困難,找到並展示給同樣不明真相的聽眾和可能是業內翹楚的評委一條清晰的路線(或至少看起來清晰),對於辯論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辯手擁有面對新的知識時快速吸收、整合以及使用的能力,而這種關於「如何學習」的能力極為稀缺,僅分布在「學霸」和「學神」這樣的群體之中,同時這種能力也極為有用,小到學習吸收使用辯論技巧,大到期末考試前的開夜車啊不對,是跨界投資的眼光與手段,都能發現這一能力的身影,因此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的人不僅適合辯論,更適合現代社會。
- 情商夠高
情商夠高分在兩方面。
對內,高情商的人有助於提升隊伍的凝聚力,甚至可能成為精神領袖。作為一支非營利性隊伍,內部凝聚力的重要性無需贅言,擁有良好的情商的人有一雙敏銳的耳朵,能及時發現隊內不和諧的音符;有一張溫柔的嘴,談笑間可以使很多事情消弭於無聲無息;更有一顆感性的心,能設身處地的體會當事人的情感。
對外,擁有良好的情商,可以更深刻的體味人情冷暖,感受人性的光輝與黑暗,在進行價值倡導和升華的時候,可以選擇聽眾最易接收的方式,言談間觸及心靈的深處,打動聽眾的心。哪怕事後冷靜下來,理性的頭腦開始運轉,模模糊糊發現了一些問題,至少在場上,溫熱的心靈還是會投下支持票。
- 熱愛辯論
- 熱愛辯論
- 熱愛辯論
最重要的事情,加黑說三遍。
辯論很苦的,真的。圈外人看到的辯手光芒萬丈,神采飛揚,可是下了賽場倒在床上就爬不起來的痛苦,很少有人知道。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一辯稿從1.0改到4.2的崩潰,通讀20M專業論文的艱辛,攻防達不到預期目標時的焦躁,時連續通宵三天的疲憊,已經足夠讓人卻步,然而當你習慣這些折磨之後之後,面對外行人的刻板印象,面對親朋好友的不理解和反對,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痛苦。時間再長一點,好不容易摸到了一點屠龍的門道,卻發現自己快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考研,公務員,保研,出國,工作,當他人按部就班的走向自己的軌跡時,我們卻因為投入了大把的時間而落後別人一大截,而我們收穫的智識卻讓我們和普通人之間越來越難以產生靈魂的共鳴。這份遊離於主流大眾之外的「隔閡感」,是最可怕的毒藥。
當然,我知道,「何患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如果能跨過這一門檻,必將會獲得新的人生高度,心靈也會更加平靜(雖然我還沒跨過)。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應該走這一條荊棘之路。大把大把的時間,去學習,去玩樂,去休息,去實驗室,去圖書館,去川藏線,去戀愛,哪怕去打遊戲,未必不會收穫滿滿的幸福。長路漫漫,道阻且長,若沒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毅力,至少要有一顆熱愛辯論的心靈,因為這至少會讓一路的苦澀沉澱成咖啡的醇香。
祝好~
-I have fought the good fight, I have finished the race, I have kept the faith.
那美好的仗我已打完,當行的路我行盡了,當守的道我守住了。
我覺得,是能學會放下的人。
打辯論的人,很容易偏執。
我們經常會堅持自己的觀點,拚命地說服隊友、評委、觀眾。有很多人在意輸贏,大一的時候因為輸比賽哭鼻子,大二的時候因為輸比賽被學長學姐罵,大三的時候輸比賽罵評委、罵對手。辯論圈很多是非,誰跟誰不對付,誰跟誰要單挑,誰跟誰要撕逼。我們畢業很久了,還是對辯論戀戀不捨,還在執著地幫著學弟學妹。
以上,說得好聽一些叫堅持,說得直白一點,叫偏執。
普通人為什麼討厭辯手,因為他們總覺得打辯論的人強勢,不懂得退讓。如果你剛剛加入辯論,我最想跟你講的是,要懂得放下,懂得去享受過程。如果跟隊友的意見不合,放下爭論,討論一下哪一個點更容易展開更容易守得住戰場;放下對於輸贏的執著,我一直跟我隊里的小孩講,打比賽不是為了贏,是為了嗨;放下對於辯手、評委的偏見,每一個我們看到的人背後,都有我們看不到的堅持,他們都值得尊重;放下對辯論的執念,我總覺得兒孫自有兒孫福,如果隊里的小孩永遠學不會放下你這根拐杖,就永遠學不會成長。有人說,如果學會放下,辯論還有什麼意義?於我而言,辯論的意義並不是製造矛盾,而是讓人看得明白事情。粘貼一篇黃執中前輩的博客
學長好!我是目前高一即將升高二的學妹。從高一開始打辯論到現在,覺得自己好像沒有變強,大部分都是當正二,但是覺得每次申論都沒有攻擊到對方,然後申論時空話或廢話很多而且講話卡卡的。
打菁英杯時,有位學長在講評時說整場比賽在我申論後就已經結束了(輸了)。我不禁想問,有沒有人天生就不適合打辯論呢?要怎麼樣才能變得更強?
謝謝學長^^
--------------------------------------------------------------------------------
這位即將要升高二的學妹,妳好。
妳問我:有沒有人天生就不適合打辯論呢?
關這個問題,學長我恐怕有個令人傷心的答案:
沒錯,學妹,我的答案是──這世上,的確是有人天生就不適合打辯論的!
而如果這樣的回答澆熄了妳的熱情,或讓某些人感覺到遺憾……
那我很抱歉。
但即便是身為一個辯論狂熱者,坦白講,有些太過明顯的事實……
我想我還是不該隱瞞。
畢竟我不忍心看著有些人,將他的時間與精力,投在一個幾乎是不可能會有回報的領域裡!
--------------------------------------------------------------------------------
是的,學妹,我必須很沈痛的說──這世上的啞巴,的確是天生就不適合打辯論。
--------------------------------------------------------------------------------
不過,有鑒於妳在問題中寫到「有位學長在講評時說整場比賽在我申論後就已經結束了」,所以依此研判,我可以大膽的假設學妹妳……似乎並不是個啞巴(因為若是啞巴,則比賽會在妳申論前就已經結束了)。
那麼剩下的,就都是些小問題(推眼鏡)。
--------------------------------------------------------------------------------
高一時,林正疆論說話,他有嚴重口吃,論外型,他是個胖子。
所以在專出帥哥的成功高中演辯社,當時他連想上場都難。
可是有偏方說,吞生雞蛋可以讓聲音渾厚,於是學長開始捏著鼻子吞生蛋(雖然他依舊是個胖子);
有偏方說,吸菸會讓人縮嗓子,於是學長開始努力戒煙(雖然他依舊是個胖子);
有偏方說,習慣被注視可以克服緊張,於是學長開始在中正紀念堂的階梯頂端練申論……聲音大到能讓下面的人都聽見(雖然他依舊是個胖子)。
--------------------------------------------------------------------------------
所以學妹啊,妳懂嗎?
關鍵不在於妳現在有多弱。
關鍵在於:妳有多麼想變強?
--------------------------------------------------------------------------------
高一時,賈培德是個驕傲欠學,卻偏偏又喜歡高談瞎扯的白目學弟。
所以他的學長姐們,幾乎沒有誰會覺得他是塊打辯論的料。
可是當年只要有討論,培德就會湊過去聽(並趁機發表自己的意見);
只要有比賽,培德就會跟過去看(並趁機發表自己的意見);
只要有外校學長姐在場,培德就會跑過去問問題(並趁機發表自己的意見);
即使少了栽培,惹了白眼……但他還是很固執很固執的,把握著所有可能的機會(並趁機發表自己的意見)。
--------------------------------------------------------------------------------
所以學妹啊,妳懂嗎?
關鍵不在於妳現在有多弱。
關鍵在於:妳有多麼想變強?
--------------------------------------------------------------------------------
覺得申論沒有攻擊到對方?那就不斷聽自己當時的錄音,回去反覆揣摩啊。
沒有錄音?那就記得擺個錄音筆在講台上,錄下自己所有的比賽啊。
錄下來的比賽聽不懂?那就拿著錄音筆,到處去做討厭鬼,纏著學長姐給妳講解啊。
--------------------------------------------------------------------------------
覺得申論時空話或廢話很多?那就對著鏡子,一遍又一遍的花時間練啊。
不知道自己講的好不好?那就錄下來,每講完一遍,再認真真的聽,認認真真的改啊。
沒有錄音?那就記得抓個錄音筆在手上,錄下自己所有的練習啊。
錄下來的練習聽不出好壞?那就拿著錄音筆,到處去做討厭鬼,纏著學長姐給妳建議啊。
--------------------------------------------------------------------------------
覺得講話卡卡的?那就把同一段話說個十次啊。
說十次還卡?那就說廿次啊。編輯於 2015-06-12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習慣去亂想人的日常說話。
語言中潛台詞是非常有意思的。 比如你問什麼樣的人適合經商? 此時,你實際上問的是性格和學識中的哪些特點可以讓人在經商中獲得成功。 此時你的潛台詞是將經商這件事特質化,去划出什麼樣的人應該成為商人。 你在心裡暗暗的將一批人在這件事上分出了高低。你其實是將這項活動作為能收貨實際名利的活動。這其實挺好。
但其實不對。因為我們都不是吃辯論飯的人。辯論如同籃球一樣是一種愛好。
甚至比籃球更應該普遍的一項普通的交流。需要的是表達思想的想法。
鍛煉的是思考問題的能力。而所謂的獲得不應該就在於此么?
所以本無所謂適合不適合,只有所謂想獲得什麼。
所以我的答案是,能說話並希望從一項活動中獲得些什麼的任何人。
簡稱普通人。得了吧,以我有限的個人經驗,上述答案都是虛的。說白了,辯論打得好不好歸根到底就靠兩個字,天賦。天賦好,學得快喜歡學,一天更比一天強,天賦差,每場比賽都被打得連媽都不認識,沒韌性的被虐了半年自覺退隊,有韌性的熬到大四終於成了辯壇資深挨打學長姐。大二把研究生幹得屁滾尿流的多了去了,你跟我說原因是他不預設立場他放鬆打辯論他學富五車?裝什麼大尾巴狼啊。你還別不信,有的人低音渾厚,讀個黨章都能讓你高潮你有什麼辦法。有的人才思敏捷,平時看的都是於媽媽,但辯論的時候就能一句話把你噎死你有什麼辦法,有的人沒接受啥正規教育,就網上看幾個標清辯論視頻都能學得有模有樣漸彪附體你有什麼辦法?你聲音好不好聽,反射弧有多長,會不會現場總結抓重點,情緒鼓動力強不強,邏輯能力高不高,這些都是判定你是否適合打辯論的重要標準。至於什麼徹夜準備啊,集體包宿啊,這些他么不都是最基本的嗎,哪個打辯論的不這樣,別拿基本要求當成功道路好嗎?當然,如果你要用適合打辯論不等於辯論一定要打得好來跟我嚼舌根,我的回復是,你說的對,你這人有病,挺適合吃藥。有天賦的人才適合打辯論,沒天賦的人都是被辯論打,聽老哥哥一句話,對你大學生活沒壞處。
興趣+努力我不喜歡天分之說,因為你根本達不到天分所限的高度。辯論和其他體育競技一樣。唯有努力,才有可能。
想打好辯論的人吧
不會把辯論不當事,也不會把辯論太當事的人。
有錢人
只要堅持~~都適合~~辯論在絕大多數的時候都不需要拼天賦「這世上的啞巴,的確是天生就不適合打辯論。」
不要把捍衛觀點變成捍衛尊嚴。這種人是比較適合辯論的,和ta們辯論,既有唇槍舌戰的快感,也有討論真理的好感。
我是不知道什麼樣的人適合辯論,但我知道什麼樣的一定不適合辯論。
天蠍座
喜愛。我因為患有罕見病,一直不怎麼合群,也不怎麼有機會和人交流,每天昏昏沉沉,沒有追求也沒有希望。是上大學後的辯論賽改變了我,大一來的時候強制大家參加的新生辯論賽還不覺得,那時候我第一次接觸辯論賽,我把其理解為我要把己方的觀點解釋為社會共識即可獲得勝利,而指導我們的學姐只是說瑞傑不是這樣的,辯論中沒有你理解的那些眾所周知顯而易見普遍接受的真理可以幫你獲得勝利。好吧你說得對,那又怎樣嘍,這些話觸動了我的中二情緒,我輸了那場比賽,並且沒有參加下一輪的隊伍,後來也錯過了加入辯論隊的機會。是後來的專業辯論賽喚醒了我,我因為疾病終日昏昏沉沉,直到參加那次辯論賽,我有了一件事情做,而且發現自己能做的很好。剛開始的分組並不那麼適合我,我作為隊伍的二辯,和隊伍的三辯在許許多多問題上存在重大分歧,而最後他乾脆拒絕參加我們的討論,只是自己準備自己的,上場就說一些完全和我無關的論調;而我們的一辯,在我們這樣水平的比賽中,完全是個划水的位置而且她確實表現出對辯論賽完全不感興趣的樣子;我們的隊長是我們的四辯,她努力的調和我們這個小組,雖然多少顯得力不從心但是也終究是把我們粘合在一起前進,因為大家都是新手水平都不高,我們還是獲得了好多場比賽的勝利。直到四進二的那場比賽。四強隊伍里還有我們三班三支隊伍,而我們面對的是二班僅剩下的一支隊伍,當然也是他們班最強的。那時候我們三支隊伍中最被看好的是我們隊,小吹一下在一群菜鳥中我還是表現出一些天賦的。出於班級榮譽,我們都希望我們能擊敗二班的敵人實現決賽的會師,然後大概會以私下的猜拳決定冠軍的歸屬。可惜我們輸了,故事的結局也大不相同。那時候是為了辯論賽專門放假的一周,好多人都選擇出去玩而停止了討論,比如我們班的另外兩組,都沒有準備並且對著放水,放水較少的一方惜敗進入決賽,而我們認真討論的結果,卻是慘遭淘汰。這很不公平而且令我傷心不已,我想那個時候我就已經非常喜愛辯論賽了。我始終忘不了那場比賽,那是我輸掉的第一場我在乎的比賽,辯題是新聞價值和新聞道德,眾所周知關於道德的討論是新手必不可少的鍛煉,我們持方新聞道德,並且輸掉了比賽。我總是記得那場比賽的一些細節,比如對方拿著厚厚一沓材料上場,比如對方回應我的質問花邊新聞的時候直接回絕說花邊新聞不是新聞而是神話,比如對方的二辯很漂亮嗯這個好像有點跑題。總之我們輸掉了比賽,而且更多是輸給了老師,當評委開始大段的闡述國富論的觀點的時候,我們顯得不知所措,那彷彿是新世界的大門而我們其實雙方在場上都沒有提到。我始終認為評委老師的個人傾向太強,他用一種正方完全沒有提到的觀點否決了我們的討論,這使得我充滿了挫敗感,而我們的班級榮譽也面臨危機,我們悲觀的看著進入決賽的小組毫無鬥志的樣子和眼看要溜走的冠軍。於是我們進行了一次調整,我作為一個援軍加入了我們班剩下的那個小組。辯論賽的規則由三班學委討論制定而且二班的小組早就更換過了他們小組中最水的隊員,所以看起來他們沒有理由和立場拒絕。由此我又獲得了一次額外的機會來向我們的對手報仇。如果有人看我就找時間再講講那個簡短的復仇小故事。分割線~~~既然有一個聽眾,那我也講一下後來的故事。我們決賽的辯題是慈善商業化利弊分析,我們持方是反方弊大於利。說實話這個辯題對我們一堆菜鳥還是很難得,最難的一點在於,慈善商業化到底是什麼?第一個無法直接百度出來的辯題,血崩。我們的立場尤其兇險,因為我們的主要信息來源是百度搜索,而百度出來的結果大部分都是支持慈善商業化的立場,分析後主要觀點是實現慈善從輸血到自我造血,而我們能用的無非是慈善的非盈利性和商業化追逐利潤本質衝突,講道理單說這麼個概念衝突太單薄了,總不能場上對方巴拉巴拉說一堆好處,你站起來說一句但是他們本質上衝突啊,衝突又哪來那麼多好處呢不是不攻自破嗎。我們的立論陷入了僵局,一共一個星期準備時間,頭三天還沒有清晰的結論,我們圍繞這個問題泛泛而談,希望能捕捉到一些靈感。對了,介紹下我新的小組成員還是很有必要的,我來到這個未來的冠軍小組(都說是復仇故事了),還是擔當二辯的角色,和我配合的三辯是一個北京姑娘,語速特別快,這是在我們新手村非常不友善的技能。一辯是我們宿舍長,辯論才能雖然不突出但是寫稿功能還是很強的,最厲害的是我們組長四辯,我後來認得一位姐姐,場上邏輯特別清楚,開始打辯論賽不久就實現了脫稿結辯,也是我們新生辯論賽亞軍的四辯,當時和她配合的二三辯後來都成了我們校辯論隊的絕對主力,她是後來不感興趣沒繼續發展不然肯定也超強!另外多說一句,新生辯論賽這麼強的組合怎麼就得個亞軍呢?因為他們的一辯,我親愛的另一個舍友,當時特別水啊!我來到這個小組,最大的好處還是大家配合默契,不像之前人心渙散。圍繞決賽的辯題我們討論了很久,現實中這麼多人吹捧慈善商業化,我們也擔心沒有比網上的文章有更深的見地,所以只能死抓概念衝突,具體闡述討論來討論去,最早想講公司管理者的決策衝突,是盈利還是慈善,公司的利潤如何分配,這是個可以抓的點,但還不能支撐我們整個立場,後來我們更進一步,跳出公司內部,講市場環境,我們核心點就一個,你們說慈善商業化實現了慈善事業自我造血,請你們論證出慈善加上商業化等於能夠為慈善賺錢而不是虧錢,我們的態度非常明確,別的企業拚命賺錢還有虧有賺,你們慈善企業賺了錢還要去源源不斷的填補慈善的無底洞,憑什麼能在殘酷的市場上生存下去?實際中可能有一萬種辦法可以回答我們的疑問,但是辯論場上想讓一堆沒見識的學生闡述清楚那就難了,於是我們就進去了無腦反駁階段,
明白爭的是相對真理,而不是絕對真理的人!為自己的真理而爭,不做意氣之爭的人! 邏輯清晰的人!明白邏輯本身能理清很多分歧,就算解決不了也能通過邏輯鎖定分歧點的人!明白很多爭論都會追溯到價值觀,而價值觀比較難說服的人!辯論上升到價值觀層面後,明白此時辯論的目的只是表達,而不一定要贏的人!
一辯立論思路清,二辯補充切重點,三辯駁論短平快,四辯總結要毒舌。有這四個特點的都能打辯論,都沒有的話,就要臉皮厚。
「驅動一代宗師的是求道之美,驅動不世天才的是求道之趣。」
這是我此生見過的最殘忍的一句總結。所以,什麼人適合打辯論?
看你目標。 是想成為很強的辯手,還是成為傳說?前者,沒什麼適合不適合,特質都是一體兩面。
沉默的人或許不容易從外界獲得提點,但自己思考的時間多。內斂的人質詢懶得問人家問題,但是可能陳詞就很凝鍊(因為懶)。「認識你自己」,然後去努力。就好啦。若是以後者為目標的話。
LGBT、心理疾病、被綠被甩、矮矬窮丑…如上種種,最好沾上幾樣,然後用力生活。喔對了,還有天蠍座。除此之外,聽天由命。前者也總有機會贏後者的。
如少爺所說,10%。不是說笑~有空補文。當然是反應靈敏的段子手了
不預設立場,能多視角切入事件,適合破題結辯。天生段子手,才思敏捷,適合攻城拔寨
推薦閱讀:
※如何在辯論賽中打好一辯?
※辯論隊給你留下過什麼難忘的記憶?
※如何評價華東政法大學在新國辯小組賽中的表現?
※如何評價2016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半決賽世新大學對戰中央財經大學?
※辯論場上或是交流一些觀點時,語速特別快還容易忘詞,有哪些解決措施?
TAG: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