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舊日本帝國海軍的大鳳號航空母艦?


// 應 @習沢明歩 的邀請

大鳳這個艦名,很多人可能以為大鳳的鳳是鳳凰的鳳,但是「大鳳」這個詞在日語裡面有「大鵬」的意思;就是《莊子》裡面鯤魚化為大鵬的那個「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的大鳥;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雄壯而威武的艦名。然而在兩邊的遊戲裡面,一個是貧乳蘿莉,一個是妹系雙馬尾……

日本的很多兵器發展的理念是比較奇葩的,大鳳也是這樣的一個情況,裝甲航母在二戰期間只有英國和日本有,最初的時候海軍是將大鳳設想為一個前線的載機中轉基地,從後方起飛的飛機在位於前線的大鳳上降落進行補給然後再次出擊,這樣可以保證後方艦隊航母的安全,同時位於前線的裝甲航母也能夠承受住對方的打擊。

這個想法的最奇葩之處到不在於航母決戰是主流之類的因素,這樣算下來至少600公里的作戰半徑,飛行員中途還需要一次起降和接近2個小時的飛行,即使不考慮摔機,IJN的飛行員難道都是怪物么?經過了如此長時間的飛行和多出的起降操作,怎麼保證精力充沛地和敵人作戰?

而日本也不具有像美國和英國那樣進行多次演習和論證實驗的經濟能力,所以選擇了最為直接的方法,照著別人的方法造。

這次的對象就是具有飛行甲板裝甲的光輝級航母,但是這次的水平比較高,說大鳳是具有英國特色的航母倒也不過分,而且有的地方做的還更好些。

日本在對於前幾代航母的使用上已經意識到了航母的脆弱部位主要在於飛行甲板和升降機,而裝甲保護的核心是機庫,第一是無裝甲飛行甲板容易被航彈擊穿,擊穿後航彈直接進入機庫,對航母來說是非常危險,第二是飛行甲板被毀後無法起降飛機,航母無法作戰。第三就是升降機被毀了以後雖然還有一點可能能起降飛機,但航母的作戰能力也會大打折扣。

光輝為了保證艦載機最短起降距離都有裝甲保護沒有使用前中後三升降機設計,大鳳在「致敬」光輝的時候採用兩個更大的前後升降機對於保證航母起降效率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可以看出來2.3萬噸的光輝雖然防護面積覆蓋飛行甲板的很大部分,但前後兩個升降機卻基本是沒有防護的。相比起來2.9萬噸的大鳳藉助本身龐大的噸位,在更大面積的升降機上覆蓋了2張25mm DS裝甲(這個厚度的裝甲可能不能十分有效地防禦航彈,但比沒有好很多),實際上這個大升降機的思路還是非常正確的。

在飛行甲板上覆蓋了150 m * 20 m的 75mm CNC裝甲,雖然從覆蓋比例上來說不如光輝的139 m * 29 m,76 mm NC裝甲(61%與約50%),大鳳本身在關鍵部位還有一層 20mm DS裝甲,在有限部位的防護效果上未必差,不過大鳳沒有經過實戰檢驗,不大好說差距有多大。

機庫方面大鳳和光輝級的後繼怨仇級一樣採取了雙層機庫,容量尚可,但不算優秀,搭載量前後期分別為53/75的大鳳並不如噸位比她小、開工比他早、同為裝甲航母、前後期搭載為60/81的怨仇級。

不過吸取了中途島的教訓,消防設施要比之前的日本航母都要好,但是由於日本航母一般不採取甲板系留和艦載機效率實在太坑爹所以載機量並不大,在面對美國海軍的大批次艦載機全甲板攻擊的時候,這種裝甲航母的防護能力其實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日本海軍如果開上帝視角,應該提前生產量產型2萬噸級中型航母,用數量換取時間。

另外就是大鳳設計的一個亮點是機庫帶有爆風排出孔和可脫落的機庫鋼板,這應當是有助於解決裝航特有的機庫悶爆損傷船體缺陷的,然而大鳳沉得實在太早……

日本海軍對於航母的使用是比較廣為人知的,但相反在航母設計上其實是比較落後的:IJN航母設計的成熟期要等到和埃塞克斯同一代的翔鶴開始才能算;如果考慮艦島和煙囪的一體化以及整體設計,美國的航母成熟期從約克城(CV-5)開始,英國要從皇家方舟(91)開始(之前還有一個設計很先進但總體失敗的1917年競技神號),與這兩級航母同時代的日本航母是飛龍和蒼龍,而日本要經過兩鶴後到了大鳳開始才真正開始使用煙囪和艦橋結合的一體式島型艦橋,並且之後雲龍因為照著飛龍改又改了回去。

另外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大鳳(約1億日円)和兩鶴(約0.85億日円)還有信濃這種昂貴的航母其實根本不適合日本,花了大量資源大建的航母那麼快就沒了,但日本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提到煙囪就說一下排煙的問題,大鳳的動力系統和翔鶴幾乎一致,8座呂號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可以提供160000 shp,效率不低,但是因為噸位增加所以航速有所下降,大鳳值得一提的除了裝甲之外就是第一次採用的一體化艦島的斜立煙囪設計。

而日本之前的非商船改裝航母基本都是側舷橫卧式向下排煙,甚至後來的翔鶴也是這個設計:

這種橫卧式的煙囪為了防止進水一般會配合高幹舷的船體,大鳳因為甲板裝甲沒有這個條件,而且橫卧式的煙囪會帶來煙道太長以及窩煙的問題,還有可能有後甲板亂流,這種排煙設計並不是很好。

大鳳第一是把煙囪拿上了飛行甲板,第二就是煙囪有一定外傾,這個設計在之前的商船改造航母上有過驗證,之後的信濃也有使用,不僅效率效率要更高,其他問題也少。

當然飛行甲板裝甲帶來的低干舷的另一個設計就是封閉式艦艏,主要是出於結構強度和耐波性考慮:飛行甲板低的話艦艏會直面大風浪的衝擊,也是和光輝一模一樣的設計,其餘設計比如球鼻艏和縱向雙舵與翔鶴保持了一致。

防空火力方面大鳳主要裝備了98式10cm連裝高角砲和96式25mm高角砲,在日本國內算是優秀的防空火力,但是和同時代的英美航母比較,96式殺傷力不如砰砰炮和40mm博福斯,而98式的壽命又只有350發的壽命,不管是QF 4.5還是Mark.12,即使不考慮火控和引信方面的差距,只說防空炮性能也不是很優秀。

所以總的來說,大鳳在設計上有非常濃重的英式裝甲航母特點,與開工更早的怨仇級相比,防護和航速要略好於怨仇級,但在防空火力、載機量上不如怨仇級。總體來說依然是非常優秀的航母,在」致敬「皇家海軍光輝級的同時有了自己的發展。

但大鳳並不是在當時適合日本的航母,首先是當時用裝甲航母來抵抗美國海軍的全甲板攻擊基本是沒有辦法的:裝航的載機量有限,很難取得制空權,制空權落入敵手後,不論裝甲多厚都沒有辦法抵抗對方艦載機的輪番攻擊,英國選擇裝航的前提是制海權基本在自己手中,而這個條件是大鳳下水後日本所不具備的。

其次就是造價和工時的問題,這裡就不重提了。

// 硬廣:戰艦少女官網-戰艦少女(然而我並沒有五河大鳳……


理念就錯了,優秀的裝甲防護和充裕的燃油彈藥搭載量,只是為了擔當「前進基地」,為此不惜削弱本艦的航空搭載能力(雖然實戰中搭載了75架,不算少)。航母不是這麼用的啊!

平甲板的范兒在於艦載機,一切以艦載機為核心,飛機又多又能合理調度,才是王道。在編隊戰術上,多航母組成的航母編隊才是王道,什麼奇奇怪怪的戰術都一邊去吧。

從這個角度說,大鳳雖然某些方面(封閉首、裝甲甲板、傾斜煙囪)等看起來比同時期的美國航母更「現代」,但卻是基於偏激落後的理念,在航母發展史上沒什麼地位。


優秀的准現代航母,理念先進,煙囪很騷

可惜服役時日本帝國已日薄西山

以下為私貨

封閉艏簡直丑出翔好嘛!航母就該像赤城一樣開放艏+複雜的甲板支撐!

上啊,炸平多炮塔邪教!


大鳳的設計理念我認為是歪打正著,實際沒什麼問題。前進基地這一理論的問題不僅僅是體現在飛行員無法長時間飛行,更重要的是對參謀人員的要求太高,很難組織好起降與攻擊。但是日本在戰爭後期嚴重缺少熟練飛行員,像美國那種全甲板攻擊的理念真是玩不了,到後期日本已經因為有航母沒飛行員,載機量再大也沒用,反倒是裝甲空母有可能抗住對方一輪打擊後派出機群尾隨敵方返航飛機利用敵方降落的空隙偷襲。不過最後還是要說一句,面對美帝鋪天蓋地的航母,日本再怎麼完善設計與戰術也是並卵用。


要換兩艘飛龍興許後來還能一搏


太tm難賭了,非洲人的噩夢


塔威塔威的女神


挺結實的,無愧於裝甲航空母艦的稱呼……

如果不是因為內部爆炸的話……


很平 很好


緊身褲[good]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再建一艘滑躍航母的爆料?
剛下水的國產航母戰鬥力如何?
056的噸位都用在哪裡了?
國產航空母艦002的戰鬥力處於什麼水平?
在確保能打中的前提下,多少枚雄風3可以擊沉遼寧號?

TAG:航空母艦 | 海軍 | 舊日本帝國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