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如題


女生使勁搖了搖男生:你知不知道我這三年一直都!一直都一直都!

男生:啊?

女生:你真不懂嗎?!

男生:啊?說毛呢我打遊戲去了…

女生:我一直都喜歡你啊!

【不憤不啟】

男生:你你你…你什麼?

女生:對你聽到了,自己說出來啊!

男生:你你你你喜喜喜歡歡…

女生撲倒男生懷裡:我喜歡你!

男生:你喜歡我關我毛事!

【不悱不發】

真實故事,各位高三畢業快樂


在這裡引用一下南懷瑾老師的原話吧,答案比較接地氣,所以容易理解一些。

==================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這裡是說教育方法的原則。所謂「憤」,就是激憤的心情。對於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憤心理的一種。如有一件事,對學生說,你不行,而他聽了這句話,就非行不可,這是刺激他,把他激憤起來。「啟」就是發,在啟發之前,先使他發憤,然後再進一步啟發他。這種教育方式,有一個很好的例子:相傳清代名將年羹堯,是漢軍鑲黃旗子弟,幼時非常頑劣,他父親前後為他請了好幾個老師,都被他打跑了。後來沒有人敢去應聘教他,最後有一個老師是隱士——有說是顧亭林的兄弟,顧亭林雖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從事反清的地下活動,但為了同胞的福祉,還是叫別人出來做些事——自願任教。年羹堯的父親說明自己兒子的頑劣,老先生說沒關係,唯一的條件是一個較大的花園,不要設門,而且圍牆要加高。就這樣開始教了,年羹堯最初想將這位老師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著,卻什麼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運用他高強的輕功,一躍出了圍牆,在外逍遙半天,又飄然跳了回來,年羹堯對這位老師一點辦法都沒有。老先生有時候吹笛子,吹笛是可以養氣的,年羹堯聽了要求學吹,於是利用吹笛來使他養氣,這才開始慢慢教他。後來老先生因為有自己的私事,一定要離開,臨走時說,很可惜,這孩子的品質還沒有完全變過來。雖然如此,年羹堯已經夠得上是文武雙全了,所以後來成了平藏的名將。而他以後對自己孩子的老師,非常尊敬,同時選擇老師也很嚴格,有一副對聯:「不敬師尊,天誅地滅;誤人子弟,男盜女娼。」就是他寫了貼在家裡的。這個故事,可說明孔子所說教學的原則,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發憤,非要有堅強的求知心,才能啟發出他本有的智慧來。

  第二就是引起他的懷疑,「悱」就是內心有懷疑、不同意。譬如說古人這樣講,就告訴他這值得考慮。孔子所謂「當仁不讓於師」,韓昌黎所謂:「師不必賢於弟子」。老師不一定完全是對的,不是光靠服從接受便行,如果呆板的接受,學問會越來越差的。多懷疑就自然會去研究,「發」就是研究。

  「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而且要多方面看。一桌四角,講了一角,其餘三角都會了解,那麼他可以回來,「復也」就是回來。回到哪裡?回到思想智慧的本位,就是回到自己智慧的本有境界。所以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激發他憤、悱的求知慾。我們看兒童的教育,有的孩子,對什麼事情都不服氣,而做家長的,總是希望孩子服氣,尤其老一輩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經驗看得非常重要,希望孩子接受。實際上要使孩子服氣,接受上一代的經驗,在教育方法上,必先使他能憤、能悱才行。再引一個不倫不類的故事來說明:

  清乾隆時代,有一位世代書香的大員,有個兒子,文學很好,但不成器,行為不檢點。一年,給這孩子五百兩銀子上京考功名,結果他到了京里,把五百兩銀子在妓院中花光了,被老鴇趕出來,剩下一身病,骨瘦如柴。回到家裡,老太爺知道了,氣得要把他打死,但一檢閱他的行李,發現有他寫的兩句詩,老太爺一看,笑了。想想五百兩銀子值得,這個孩子在文學上很有心得。以文學的觀點來看,這兩句詩的確很好!原句是:「近來一病輕如燕,扶上雕鞍馬不知。」這是古人對文學的推崇。如果是現在,科學搞不好,光作兩句詩,不把父母氣死才怪。我們舉這個例子,也可說明「憤」與「悱」的一隅道理。下面是講一個人的領悟力,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有些人讀書學習很用功,但是領悟力不夠,充其量,只能成為一個書獃子。譬如拿研究歷史來說,最低限度,也是為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了解前代的事情,和現在的事情原則差不多,道理是一樣,只是發生的時代不同,地區不同,現象兩樣而已。所以多讀歷史,能夠舉一反三,就可前知過去,後知未來。否則,白讀死書,「則不復也」。學識又有什麼意義呢?


憤,心求通而未得其意。悱,口欲言而未得其貌。

大家應該都有這種經歷,當一件事情反覆思索,仍然不得其解,或者,心裡很明白但是表達的時候總不能找到恰當的言辭,就像知乎上,很多答案我知道,但就是說不好,看到別人的回答時,會猛地一震,就是這樣嘛,我也是這樣想的!感覺一下子捅破了那層窗戶紙,豁然開朗。於是,這時候只能狠狠的給別人點贊。

這種方法獲得的東西也會記憶特別深刻,但是這種方法並不特別好,最好的方法或許就是像排名第一的那個一樣,身邊有一個人,理解你的思考過程,也明白你的思維困境,不管是像蘇格拉底的那種詰問也好,還是引導也好,讓你一步步得出自己的答案。

如果沒有這個人,自己老老實實寫答案吧,寫著寫著你的思路或許就清晰啦,然後再對比別人看自己差在哪裡......

恩,就像我這樣,坐等更多答案出現


從小學開始就喜歡做難題,算是某種智力遊戲。

然而真做不出來的時候也會很生氣,媽媽如果看到了就過來幫我讀題目。

其實媽媽也不會這些題目啊,她只有衛校文化。

她就只是幫我讀,讀一遍不成再讀一遍。

媽媽的聲音可以讓我平復心情,通常兩三次之後我就知道答案了。


答案沒人點贊也無所謂(ˉ▽ ̄~)


這句話我深有感觸。

首先憤和悱的意思不是純粹的憤怒的意思,帶有點憤怒的意思,但主要是說「因為思考問題而引起的不滿」。

從老師的角度來講,如果一個學生對問題思考都沒思考,就來問問題,這是很不好的一件事,一來一些問題只要想一下就能解決,還要問老師,浪費老師時間,也讓學生沒有培養自主思考能力。這一句後面還有一句「舉一反三」,就是在說學生要能夠自主思考,最好舉一反三。

第二是,如果學生思考到憤和悱的程度,對題目的了解程度就會很深,老師講解起來也很快。


宋代理學家朱熹曾有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狀,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兩個「不」起雙重否定,所以這句話可理解為:「憤則啟,悱則發」,意思就是說,在學習的過程中,努力思考後仍不得其解的時候,才去啟發他;通過自己的思考,明白理解了其中的道理,但是自己卻無法準確的表達出來,這個時候才去指導他。


憤是什麼呢?這個人很好學,他很用功夫,但沒有開悟。啟呢?就是開始的意思。好像這個門開不了。啟就像當老師的人把門打開了。

孔子說跟我學的人,如果不好學的話,我就不用給他開門了。先要好學,如果你根本沒有憤,想進來,想研究這個道,那孔子就不會告訴他。如果他真想學,發奮學習了。想研究了,孔子就啟發他。

不悱不發,悱是什麼呢?他研究有心得了,對道理也明白了,心裡雖然明白,但是難以表達出來,心得說不出來。發就是要表達出來,如果你還不明白道理,孔子就沒有必要讓他表達,因為他還不明白,必定要他明白了,但不知道用什麼方法的時候,孔子才會教他。孔子就是這樣的教學。

不憤就沒有效果,不悱不發,這就是啟發的教育和灌輸性的教育的同之處。這叫啟發教育,和現在的啟發也有不同,現在主要講啟發他的興趣。

想深入研究論語,可關注《逐字逐句講論語》公眾號,每天學一句,終身受益!


教育學考研題,朱熹的《論語集注》憤:心裡想通而未通 啟:啟發引導 悱:想說而又不知道怎麼說 發:達其意


請看爆裂鼓手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新解

憤:怨恨。啟:夏啟。不啟:夏啟沒有遵守禪讓制度。悱:心裡有話說不出來,意譯為腹謗。發:周武王姬發。不發:姬發沒有遵守君臣之禮,以武力推翻了商王朝。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舉一反三。舉:發起。一:一家一姓獨霸天下。舉一:夏啟發起了家天下。反:反對。《說文解字》三:天地人之道也。天道為君臣之禮,地道為父子之禮。《史記·伯夷列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周武王姬發無天道君臣之禮,無地道父子之禮。牧野之戰血流漂杵,嚴重違背人道主義。反三:周武王反對天地人之道。復:本義:往來。孟浩然詩: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不復:不往來,無古今,無歷史,無文明。合在一起就是:不要怨恨夏啟世襲,不要腹謗姬發革命,不是他們舉一反三搞創新,哪有中華文明到如今。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夏啟世襲符眾望,湯武革命應人心。五霸七雄春秋傳,孔孟老莊百家鳴。更有後生作奇解,紛紜俗眼不須驚。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在我理解中,我是站在描述自身的角度去讀這句話的,而不是站在教育他人的方法去看這句話。

即:「不憤不啟」 是若人無羞憤之心,無好惡之心,則難以啟發向善,難以借假修真。

「不悱不發」 是人在無法表達出自己的時候,才回去反過身去看看自己有多不足的,才能在內心生髮一些深潛的東西出來的。

有個詞叫「臭」男人,說得很好。

「臭」字咋寫?是「自大1點」。

男人這生物,激起血性才會有所進,當肚子里沒有料,無法自如的表達時才會回到內心審視發展。


推薦閱讀:

中國有沒有類似日本「一生懸命」一樣的成語?
孝是什麼?如果父母對子女很壞,子女還需要孝順嗎?
歐陽修是姓歐還是歐陽?
周易為什麼這麼准?科學依據是什麼?
如何解救大山中的孩子,讓他們正常的接受義務教育?

TAG:國學 | 教育 | 孔子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