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對珠海以及整個珠江西岸各城市會帶來哪些影響?

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對珠海以及整個珠江西岸各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有什麼影響?

新聞背景: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兜風電話暢通

港珠澳大橋主體採用「橋—島—隧」方案建設,去年9月27日主橋已經貫通,7月7日即將貫通的島隧工程為港珠澳大橋核心控制性工程,包括兩個面積為十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和一條長達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為國內首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我想起2000年左右,呼和浩特市建鼓樓立交橋,建成通車後,當地人把當時的市長罵成傻逼,因為橋上沒什麼車走。不過2010年,鼓樓立交橋就堵得不行,如果沒有這座立交橋,交通就癱瘓了。人們又開始稱讚市長的眼光。

有路,才能發展,而不是發展了才開路。 成渝高速當年開通時全國第一長,因為收費公路很多人嘲笑路上沒車跑很多年也別想收回成本。

結果?現在成渝兩地高速n條,動車高鐵都上,還塔馬的常常堵的要死

非粵港牌的車進香港,這種軟體上的事情分分鐘解決,如果沒有這個大橋,車能飛過去?再說營運和貨運的肯定沒問題吧?需求多著呢。

這座橋前幾十年不是服務私家車的。估計以貨車和大客車為主,對於貨車和客車,這些問題都不算問題。而且這種大橋都是百年大計,用現在的生活方式來看待也是很low的行為。


我發現網上對於珠海的項目是一片質疑,不僅僅是知乎,網易、天涯也是如此。目前珠海在規劃/建設中的項目中,比較出名的有:橫琴新區、港珠澳大橋、有軌電車、地鐵,無一例外、網民質疑大過支持。

09年橫琴新區成立,8年過去了,橫琴的變化鍵盤俠看不到嗎?曾記得10年前我去橫琴的時候,那裡能看的景點就是十字門古戰場和風車山,而現在呢?

當年鄧公規劃經濟特區,浦東新區的時候,如果有互聯網,鍵盤俠肯定會把這些項目噴的更慘。而當年的鍵盤俠,現在正在享受鄧公給他們創造出來的環境和待遇。

敵軍還有30秒到達戰場,請做好準備。

7.8更新 就評論區一些問題發表我的看法。

有軌電車

梅花路有軌電車項目據傳是前市委書記李嘉的政績工程,而這位市委書記前段時間就鋃鐺入獄了,我家就住梅花路附近,施工的時候對沿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當時好像是說要在2014年航展前開通,結果不知道什麼原因直到2016年航展時還沒開通,最近已經試運營。這個項目勞民傷財不說,軌道和站台的建設我就想噴了,站台的材料看起來是非常廉價的鋼,軌道上的草給我的感覺也是非常的廉價,甚至還沒有社區公園草坪的質量好。還沒開通,整條軌道就像用了十幾年一樣舊。

房價

房價一直以來都是為大家所詬病的,珠海的經濟水平不高,房價卻高的驚人。可中國的沿海城市有幾個房價是低的?假如一個沿海城市沒有資源,那麼政府只能發展房地產來賺錢,再拿錢投資別的項目發展經濟。

老牌經濟強市大多以重工業、製造業起家,發展重化工業的後果就是以環境作為代價。不得不說,2000年時代珠海的領導人還是極具戰略性眼光的,不隨主流發展重化工業,而是建設環境,發展綠色經濟,才有了今天空氣好、環境好的口碑。


口岸關卡依然存在,,,,,交通便利一點而已。。。不用多想,只是為以後口岸撤銷,區域內聯繫更緊密便利提供基礎條件。。


哇突然有這麼多人關注和評論。

其實當時寫這個答案的時候挺隨意的,肯定很多論點和論據站不住腳,所以我重新修改一下啦~

為什麼不帶上深圳?

右上角那塊陸地還是屬於香港啊!如果說那塊陸地屬於深圳,深圳市政府不願意引一條輔道到深圳?畢竟大嶼山是香港離珠江西岸最近的地方了。

評論區有人說是因為香港不願意,其實也很能夠理解,畢竟香港不希望明明自己的優勢最後給深圳做了嫁妝。

好進入正題——

個人覺得,大橋可以加速三地的經濟發展,香港地價高,那麼香港一些產業可以分流向珠海甚至中山。香港人投資到珠海,比如買房(呸,只會提高房價)周末來度個假之類的,推動珠海服務業進一步發展。

再者,2015年香港的港口貨運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五,鑒於珠海港仍在發展中,大橋的聯通可以很大部分促進珠海進口量和出口量,珠海本地企業例如格力,銀隆,魅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口的數量從而帶動珠海經濟發展。(前提,大橋的過橋費不會太高,畢竟貨運需要考慮成本。)

再者,坐大巴去香港機場比船舒服吧,畢竟我暈船。

還有,畢竟現在給灣灣一些來大陸的居民都有18位號碼的台(shen)胞(fen)證,那麼修個大橋說不定也是為了以後做準備吶?

最最重要的~這算是海面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啊~


好多人說沒什麼用啊。

剛剛從B站介紹港珠澳大橋視頻過來的說一說。

工程師們對這個工程的研究,最早是從1983年開始,因為項目難度之高,有些工程師是在建設不同的跨海大橋中培養出來的。

而說沒有用的人當中,又有多少人有35歲?目光能不能在長遠一點?


國(zhong)家(yang)不知道有多少項目都是規劃初期被噴成狗,「硬」上弄好了之後被人人誇讚有眼光的………

(本人學電力的,見過很多電力規劃都是這樣的。相信土木交通等等領域都有這樣的例子)

個人覺得很有用。

珠三角(珠海澳門香港,深圳也加了進來)經濟,金融,貿易,進出口深度一體化。

優勢互補之橋。深圳的互聯網,珠海的實體企業,廣州東莞的工廠,互補香港的金融和出口。

文化交流之橋。

政治(一國兩制)之橋。

甚至,軍事……


我依稀記得有人說,中國是最有遠見的國家


作者:歡樂英豪

鏈接:如何評價深中通道? - 歡樂英豪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如圖,個人認為這才是合理的珠三角灣區橋隧規劃,大家共贏的方案。

首先,我覺得無論是現在的港珠澳大橋還是深中通道都最根本出發點是錯的,他們設計都是以客運優先,而我認為珠三角灣區橋隧規劃根本應該是客貨共考慮,且部分橋隧應該是貨運優先。

第一,現行的港珠澳大橋方案性價比不高、線路過長、後續運輸潛能不大。有媒體報道稱港珠澳大橋總造價1100億單位造價遠超武廣高鐵,1100億什麼概念啊!杭州灣跨海大橋貌似預算118億,最後好像實際用了200億左右,青島膠州灣大橋148億,港珠澳才比他們長了不到一半造價卻是5倍多。另外港珠澳全長為49.968公里,主體工程長35.578公里,從澳門或珠海開車去香港機場絕對要差不多1小時,別跟我說什麼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在這麼深海大風中和這麼深的隧道中一般開50公里/小時已經很好了。再加上香港機場去到香港市區(如尖沙咀)也有30多公里,這樣加上來沒都近2小時了,而現在香港坐船去過澳門才1小時多,真心不知這橋有縮短時間作用。為了方便香港人去珠海買樓?相信沒多少人願意開2小時的車過茫茫大海去上班的,期間還要過關、還要給過路費、還要預防在珠海市區和香港市區的塞車。方便香港人去澳門賭錢?坐船更快且已經形成習慣了,你這大橋要收費到時坐車的票價想必不會便宜到哪去。方便西部的貨物以後使用香港的碼頭?先不要說兩地物流制度的不同,香港的碼頭費用不便宜,加上遠洋貨船的貨物要去珠江中陽江為什麼不直接停珠海高欄港裝卸貨呢,茂湛和廣西貴州雲南貨物為什麼不直接停湛江港裝卸貨呢,北上的貨物為什麼不直接開到南沙卸貨呢,去東南沿海的貨物為什麼不直接到深圳鹽田港裝卸貨呢!香港本身的人工高、鐵路貨運基本沒有、公路貨運不發達,根本已經沒有優勢再跟內地港口競爭,就算開多N條港珠澳並永不經過深圳也阻止不了深圳超越維港的了。所以何不拿這1100億搞個伶仃洋跨海方案呢!

本身港珠澳大橋的最初想法就是考慮從伶仃洋過去的。伶仃洋方案有多好啊,首先已經有了淇澳島和內伶仃島這兩個天然的島,不用人工填海造島了。其次距離也很近,淇澳島和內伶仃島直線距離不到15公里,這樣可以直接淇澳島和內伶仃島建海底隧道,不要說做不到,人家英吉利海峽隧道和日本青函隧道海底部分30度公里也照樣早早成功了。就算退一步說造15公里長的隧道時間太長成本太高,那麼可以在淇澳島和內伶仃島之間人工填海造個島,這樣分成兩段7公里多就更好成功了,別說不行,現實中已經建好的港珠澳大橋隧道部分就已經有6.7公里了。而且這個島可以成為該片海面貨船上下行的分界線。那麼主要的隧道建好了,其他橋就容易了。連接珠海的支線早已經有淇澳大橋充當了,淇澳島連接中山這麼近這個對於建築大國來說是簡單。而東邊,在內伶仃島建大互通,一邊連接深圳蛇口、一邊連接香港屯門,工程有一定難度但不大。再加上屯門至香港機場也可以再建橋,這樣真是完美了。你說沒有澳門啊,沒錯,其實澳門根本不用和香港陸路直接連通。澳門才多少人、才多少車而且也沒有什麼製造業。而中山這麼多工廠,珠海的工廠也更多在唐家灣,走伶仃洋大橋才會有更多貨物願意去香港的港口呢,走現在這個港珠澳有幾個願意啊,而且通過淇澳島去江門也很近。建大橋是為了平衡珠江東西岸發展,而通過伶仃洋才真正讓珠江中地區全面得到香港深圳的投資而崛起,而現在的港珠澳只是珠江中的珠海得益而已。而且過了橋屯門直接就有碼頭啊,根本也不用去到葵沖這麼遠,況且屯門附近的房價比葵沖附近便宜多了,說不定還可以通過這樣減低人工成本呢!客流方面,珠江中3個市的客流也總比珠澳兩個加起來更多。而且這個方案同樣香港人也可以為了自己利益向中央撒嬌不連深圳蛇口的,而且再黑心點可以把連接屯門的橋建低些,限制去蛇口的船引來自己這呢。現在的港珠澳大橋為了澳門和橫琴硬生生搞得造價高、又沒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況且淇澳島也根本可以像橫琴一樣搞自貿區的。定位珠海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沒錯,但可以雙中心發展的,橫琴專註做澳門的資本溢出地,專註商貿、旅遊、電子商務、會展等比較無形的現代服務業,淇澳島專註做國際物流、保稅乃至免稅等為製造業服務的中心,這樣的珠海才是有實力做中心城市。

而深中通道如果能改為廣深中通道才更能注重更能讓珠三角共同發展。上面的港珠澳大橋現實中已經差不多建好,沒有迴旋餘地了。但深中通道現實中才剛開始,還可以xuanyalema。首先從深圳寶安西提直接連上南沙龍穴島也才10多公里,完全也可以全隧道了。就算深圳為了自己利益不要隧道直接上橋,廣州這邊龍穴島起碼還有3分1無阻擋,就不用想現實中的深中通道一樣因為基本完全忽視廣州利益拖了十幾年。而且深圳也不想想,其實龍穴島直接連深圳機場,給他的空港區會帶來多大的好處,到時不但南沙、番禺,連順德、江門、中山市區和開發區的人都會直接去深圳機場坐飛機,根本不會考慮白雲機場。而且深圳機場空港區也完全可以申報做自貿片區,這樣龍穴島這邊南沙自貿區專註於航運物流等,深圳那邊完全可以專註於航空、互聯網、高科技等服務業,畢竟這些就是深圳的強項。而且廣深中通道也像現在一樣公里鐵路雙用帶上深茂快鐵,在中山北至深圳機場北之間再增設翠亨站和龍穴島的南沙自貿區站,南沙自貿區再和慶盛站連上來,深圳機場北和光明城站也連上來,這樣就是完美的珠三角高鐵網,廣州也不用再另外規劃要什麼快鐵連去自貿區了。另外再加上中山翠亨新區、東莞沙角也可以考慮以後申報自貿區,再建個虎門三橋和珠中大橋將他們連起來,這樣東莞的自貿片區、廣州南沙自貿片區、中山翠亨自貿片區、珠海淇澳島自貿片區、深圳前海自貿片區就可以和香港連成一片,珠三角灣區的經濟絕對有機會再次向長三角衝刺。

當然,以上純屬YY,因為現實已經不可逆轉,況且zhongyang很明顯是偏愛長三角和京津,我只能紙上談兵了。但,其實廣州、深圳、香港乃至珠三角灣區九市兩特區眼光看長遠些,多一些包容支持,少一些勾心鬥角就不會越來越被長三角、京津邊緣化的,會比他們更早一步像東京都市圈一樣實現一體化的!


比擬40年前,香港之於內地的輻射,深圳首當其衝,即蛇口工業園。

今日珠海即當日深圳,橫琴即蛇口。(當然,今日是深莞相當於珠中江,工業園無數,人口三千萬)

再20年,又一個深圳崛於珠江西岸——這片受到一直往南吹的菲律賓洋流影響而無深水良港的沃土。


保持資本主義50年不變,現在已經過去20年了。大橋壽命不會30年都不到的吧


救香港

如果在經濟上救不了香港至少在主權上救香港。


蠻厲害的,去年說要通車 珠海房價翻一倍接近3萬,橫琴4萬,加油


我想大概是因為這幾點

1,標誌著我國科學技術,至少在跨海大橋這方面質的飛躍。你不建,別人就不知道你有這個能力。就比如說你說航母沒用,不建,那大多人會認為你是技術不行。港珠澳跨海大橋的建成,會讓我國在海外基建項目的投標中獲得優勢。這是一種大國力量。

2緊密聯繫港珠澳,兩岸三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發展。現如今的發展,再也不是單槍匹馬就能闖出一片天了。需要各方面的協調互補,資源整合綜合開發利用,成為日後東南亞發展的一顆明珠,再現亦或者超越當年四小龍的風采。

3,基於港澳始終是祖國的一部分。加深交流聯繫,基建項目的建設,投入。就好比當年的青藏線。這是祖國建設很正常也很必要的一部分。


說實話,沒什麼太大影響。


對珠海乃至大陸人民來說,沒什麼卵用,你想通過這橋去香港?不好意思,你沒兩地車牌,去不了,去澳門也是同理!

就供港澳本地人用?

可惜啊,花了那麼多錢。把深圳一起連通了多好。

氣得深圳自己另起爐灶,準備開建深中通道了。

此後,澳珠澳大橋徹底邊緣化,淪為國家形象工程,吹比的資本。


首先建這個橋 就可以達成幾個成就了 比如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 還是能讓中國在橋樑建設上占上一席之位。

以珠海普通居民的看法來,珠海多了一個可以向外界炫耀的標誌性建築了,這讓部分珠海人倍感優越,略微提高一些城市居住幸福感。

但實際上,我個人覺得 「服務大部分群眾」 這話怎麼都講不通,普通群眾無非都是去港澳消費,這個橋理論上也是能方便群眾抵港抵澳,但是並不現實,眾所周知澳門地小人多車也多,政府都一直鼓勵健康出行多坐大巴,外地牌不說,粵牌的車想進來還是很難的,掛個粵澳牌要交的錢也不是普通群眾能吃得消的吧。

更何況香港,大陸車想進來真的不現實,所以普通群眾自駕游去港澳這個想法短期這十幾年我覺得基本無望。 不過還是給了市民有更多的交通出行選擇,選擇陸運或者海運,雖然在時間成本上差不多,但我覺得還是可以有效緩解一下部分關口人流高峰期的壓力,而且倒是希望建成時希望有多點港澳珠關閘接駁班車。

個人覺得 即使不接深中,接到深圳都好啊。

目前最這座橋最有利的地方,就是方便了物流運輸,服務港澳對大陸或者大陸對港澳的陸地運輸,增強港澳對大陸尤其是珠三角的輻射作用,成本能有多少變化我不知道,但是降是肯定能降的。

長遠來看,還是為防止港澳邊緣化打下了地基,之前有網友提到的什麼救香港,鄧同志說的五十年不變,之類的話,大概也能猜到中央是有點用意,有了橋以後,什麼都好說,

個人猜測,以後中央逐漸放寬政策,放低港澳內地商業或者別的合作門檻,降低過關成本減少手續甚至不用通行證,兩地買房車移民政策放寬優待,提倡鼓勵使用人民幣,強力推廣普通話(大量往港澳輸入大陸除廣東外人員) ,造成強大的文化與商業衝擊,因為是自家人並不能說是文化侵略(目前澳門的成效已經逐漸能看到了),撼動香港本土居民的人文地位,之前佔中那些事那些港獨份子這麼囂張中央不可能不管的,與大陸北方或其他省份文化深入交流融合(同化港澳),形成了新的特色,xxxx年,xxx主席宣布,x月x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為中國廣東省香港市! (澳門這麼小不知道澳門會不會變珠海市澳門區哈哈哈哈) 然後以同樣的方法,也讓台灣歸順了!


利大於弊,文化交流,貿易一體化。


看到大家的評論, 我也來說兩句。首先,站在國家的角度去看這個大橋,那是肯定是對整個珠三角地區各方面有積極的作用的,包括經濟,民生等。有個觀點說的不錯,就是對於這種百年大計的工程,不能只是局限於用目前的眼光,視野(特別是個人的局限視野)去看待。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這個問題,其實按照目前的珠三角的發展速度,分分鐘過個10年,目前的港珠澳大橋加上虎門二橋,深圳通道都會堵成狗。

第二,對於城市的規劃,一般而言會遇到兩個問題比較棘手:1是經濟,2是不確定性。經濟這個不多說,沒錢的保證,分分鐘會爛尾。所以現在有了國家的後台,少了這方面的顧慮。至於不確定性,這個也是上面不少人質疑的論點,就是xxx浪費錢,沒有用。其實在做每一次的規劃的時候,都不能100%確定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有時候還會出現大大超出預期或者根本達不到預期的目標的,因為在這個規劃的開始到建設到投入的過程中,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越是大的工程的這個時間越是長,但是一旦規劃定了下來,在實施的過程中不能有太大的改變,因為一方面你這個規劃不是單獨的存在的,而是你的這個工程還會影響到其他附近相關的工程與設施(當然也會被其所影響),另一方面是你的改變會導致工程延誤和直接和間接的工程費用和附帶的經濟費用的增加。這是大家不想見到的。所以國家的戰略高度只會也只能是說這個地方需要更多的交通聯繫(之前只有虎門大橋,但是早已經是堵成狗)來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所以就決定要做一條的大橋,至於是單Y,還是雙Y,還是單Y+深中還是怎樣,這個不是那個層面解決的。那是要細化到每個城市直接的當前交通流量和未來的交通流量和通勤時間成本來計算的。這裡就不展開說了。總之,這個大橋的作用是積極的。但是是不是最優的解答,現在無法回答,即使以後也很難回答。因為歷史的車輪是不斷往前滾的,不會有一條alternative的方案一直在陪伴著目標方案一直在做對比,做分析的。

第三,有了以上兩個鋪墊,我想說,對於珠海,或者珠江西部,對其影響或者衝擊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存在。好的當然是交通更便利,讓城市之間的距離更短了,通勤時間變短意味著時間成本降低,對於經濟,人口的分布都會有影響。對於以後大灣區的開展也算是一個鋪墊。


珠江西岸城市去深圳惠州等東岸城市的需求遠大於去香港特區。

深中通道對於珠江西岸與珠江東岸的交流更具實用性。

如果建多兩條虎門大橋,司機們會比建港珠澳大橋更高興。


因為要成為世界第一灣區!本人已從北京來到珠海定居,看好大珠海發展~


推薦閱讀:

濟南瘋狂搞基建,為什麼還是被一些城市追上來了?
為什麼說窮全湖北之物力,成大武漢之威名,建議湖北省改名武漢省?有什麼證據嗎?
日本有哪些風景宜人的海濱小鎮或者漁村?
你會選擇在城市中的小公寓,還是選擇郊區的大房子?

TAG:城市 | 經濟 | 珠海 | 珠三角 | 港珠澳大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