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如果這是宋史》?
瀉藥 @榎本彌代
首先,這是明事兒出來後的跟風之作,最早在天涯連載。
作者高天流雲的所謂「創作」就是把史料(主要是《宋史》)白話文化,可偏生文言功底不夠,於是就開啟了全程腦補模式。
舉個栗子。比如史料這麼寫,你們說怎麼翻譯?(荊)嗣登城,手刃數賊,足貫雙箭,中手炮,折二齒
天武軍校荊嗣第一個衝上了城牆,一連砍翻了好幾個北漢兵,可是代價也相當慘烈,他的腳上中了好多箭,手裡拿著的傢伙都砍得崩了齒」
OK,你可以說這是細節,不影響整體質量。
那我們再舉個栗子。作為宋初重頭戲之一的雍熙北伐,《如果這就是宋史》是怎麼分析的呢?
首先是《如果這就是宋史》位面的歷史——
到了夜裡,曹彬做出了他軍事生涯里最丟臉的一個舉動,他拋棄全軍,和副帥米信帶著少量親兵逃出了遼軍的包圍圈,夜渡巨馬河,在河南岸紮下了營寨。
第二天,遼軍全力進攻,宋軍全軍無主,戰線崩潰,他們被遼軍壓向了巨馬河。當天的河水裡滿是宋軍的屍體……眼見全軍覆沒,危難中,宋軍李繼宣將軍率部力戰於巨馬河畔,在數十萬人潰逃的局面下,他竟然把耶律休哥擋住,讓全軍的殘餘部隊得以過河。這一天,連趙光義親自委派的幽州城未來的知府劉保勛父子、殿中丞孔宜等高官都淹死在巨馬河水裡。
史料原文中的歷史——
彬等收餘軍,宵涉巨馬河,營於易水之南,李繼宣力戰巨馬河上,遼兵始退,追奔至孤山。方涉巨馬河,人畜相蹂踐而死者無算。知幽州行府事劉保勛馬陷淖中,其子利涉救之,不能出,遂俱死。保勛性純謹,精於吏事,嘗語人曰:「吾受命未嘗辭避,接同僚未嘗失意,居家積貲未嘗至千錢。」及死,聞者皆痛惜之。殿中丞孔宜亦溺於巨馬河。」
上下兩段記載完全不同,為什麼?因為——作者沒有基本的古代文學常識。
史料中記載的其實只是一次渡河,即曹彬率大軍宵涉巨馬河。先簡單記載事情經過,再追記這個過程中的細節(李繼宣殿後、劉保勛父子戰死等等)。「方涉巨馬河」後所載的,就是渡河的具體細節而已。
但是作者沒有看懂古代史料中常有的這個敘事順序,於是將同一件事理解成了兩件,並在此基礎上幻想出了曹彬棄軍先奔,大軍隨後渡河被遼軍追擊的異位面歷史。因為史料中以同樣的敘事順序記載的史事頗多,《如果這是宋史》中就充斥了這樣的異位面歷史,而這是作者本人能力不足的硬傷所導致的。
歷史普及讀物,明明有黎東方的細說系列。偏偏讀這種抖機靈、夾雜私貨、不顧「孤證不立」、拿野史當信史、《宋史》、《明史》翻譯不及格的二道販子,然後來吐槽是爛書,這不是「求仁得仁」呢么?
趙大朝寫得非常好,有整體構思,有情懷,文筆也幽默圓潤,材料明顯是先掌握後使用,而且有強烈的表達欲,有激情但冷靜克制。由五代之亂慢慢寫出了宋之所以為宋,而不是誇讚「先前闊」的廉價興奮劑。說開頭就不好的同學們,大概水平特別高吧。
中間就開始慢慢失之繁瑣。比如王安石部分,其實很符合我觀點(當然我也就是個愛好者啥水平沒有)。但是,文風已經和前面相當不匹配了,可以看得出來缺乏整體構思。如果沒記錯,作者相依為命很久的母親就是這期間去世的。
到了後來,就崩了……到最後已經明擺著是對付合約了。
曾經和作者在qq群里交流過很久,人很好,即使是粉絲群,也很謙虛,厚道,不故作高深,不虛偽贊同,經常熱烈討論。記我剛入群時想寫個東西,和他並不熟,請教著請教著就主動把搜集的電子版資料都給我了~~這位問了,人品和水平有關係嗎?有些反對的答案不就是沖著把這套書說成作者瞎糊弄~跟風蒙錢~人品不值一提去的嗎?
至於說作者水平不行,我沒有仔細研讀,不敢反駁。不過從當時qq群聊天以及天涯貼回帖來看,絕非一邊翻書一邊翻譯的跟風之作,據我所知作者是歷史科班出身,師從誰我忘了。 原來怎麼想,讀了某個新材料後怎麼看,聯繫到其他時期又發現了什麼之類的討論,在前幾卷的回帖和群里討論時中經常出現。跟風,很正常,各位大作家還跟風馬爾克斯呢。糊弄蒙錢,絕不是,這部書至少寫了四五年(更多?),有這麼蒙錢的嗎?
和作者也多年未交流了,有話直說:剛開始的一兩卷,是有感而發且準備足夠的精彩之作。後來不知是力有不逮,還是態度變化,還是其他因素,越來越不好看了。整套評論的話,不算精彩。
至於高票答案那樣挑毛病然後集錦~而且也就挑出兩三處毛病,且不是特別過硬,又是對一部歷史科普讀物,好像不太厚道。~~~另外,當時群里有個十五歲的小姑娘,那個文化底蘊和睿智,根本不像十五歲,記得她說從小犯錯誤的家庭懲罰,就是面壁背論語。十來年過去了,不知道姑娘經歷了多少悲歡離合?讀完這本書我才意識到不是人人都能寫出《明朝那些事兒》
推薦想了解宋史的小白們看。
小白的定義:想了解宋史,但又看不下去偏嚴肅的讀本;不喜歡窮根究底去考據細枝末節;以碎片化閱讀為主。
我覺得脫離了書的讀者定位去談書好不好的都是耍流氓。
我看了這個問題下的很多高票答案和評論,不乏一些歷史問題下下大V們的見解。大部分都是貶低這本書文筆不好、史實不清、明朝那些事的跟風之作、爛尾了等等。作為讀者,我覺得有失偏駁,所以還是想說一下。
說這本書文筆不好的,我不知道你跟誰比。跟歷史大家比,當然無法比。跟當年明月比,我覺得OK。宋這本書的文筆整體幽默簡潔,條理分明,詳略得當。那些說書流水賬一樣的,我不知道你到底有沒有認真去看書。作者以時間為主線,以核心人物為分點,我讀的時候,一點閱讀障礙都沒有。一口氣讀了半本。還有一點,我想強調下,作者文筆真的很幽默。這種幽默,對於我而言,是很有共鳴的。屬於那種,一看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寫的那種。不知道這樣講,你們能不能理解。
至於史實不清,我覺得這種情況肯定有的。但是,只要大盤上對,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原因有二:一是這是科普讀本。讀者們看完書,你指望他們記住細節,記住用詞?還是誰會參考這本書去寫學科論文?都沒有吧。讀者看這本書的目的,只是了解一些宋朝的基本歷史。看完了,估計連歷史名人都記不全,誰在乎上城門是磕了牙還是絆了腳?二是史實細節不清的問題基本每本科普讀本都有。明朝那些事也不列外。沒必要用這個大肆抨擊宋這本書。
跟風之作的問題。我不明白,就算這本書是跟風之作,和這本書的質量有什麼關係。明朝那些事出來後,大家才知道原來歷史可以這麼講。那作者用類似文風寫下宋朝的歷史又有何不可呢?況且,我非常喜歡作者字裡行間透露出的對宋史的熱情。所以,所謂的跟風之作不能作為你評判書好不好的標準呀。
爛尾問題。據很多讀者反映,貌似這個系列的後幾部確實不佳。我還沒看到哪裡,就暫不評價了。但是第一本還是很不錯的。
講了這麼多,我想說什麼呢。也許在歷史大V的眼中,在很多歷史專家眼中,這種書登不得大雅之堂。但是,對於很多宋史小白愛好者,這本書值得一讀。以上所謂的缺點不影響它對於宋史小白的價值。
就好像有人說,哎呀,我這個LV的五金、皮料、設計都比你好呀。你那個包那麼爛,扔了吧,來買LV。但實際情況是,我買不起LV。我這個包夠用了,也挺好看的。對於書而言,就是我看不懂也看不下去那些正史。這本書里有我想了解的內容,而且文筆親切幽默又有活力,我看看夠用了。
補充一點,我最看不起的是,不是這種被冠以跟風之作的書,而是那些書沒翻兩頁、看著人家說不好,就跟著踩的跟風之人。你不理解人家說不好的原因,也不理解你看這本書的目的,彷彿你就是要追求最好的。搞不清自己的需求,盲目追求完美,是很容易事倍功半的。
《如果這就是宋史》是什麼,是《如果這是宋史》嗎?如果是的話,我覺得它比《明朝那些事兒》好多了。
《如果這是宋史》雖然也有許多不足,但按照高票答案那種標準,《明朝那些事兒》的這類問題就多得沒法數了吧。
先說一下,《明》我沒看完,《宋》我是前幾年把當時出的看完了,後來沒追,不知道後來寫的怎樣。所以這是就前幾年看到的部分做的評價。
《明》的幾個不足:
1,老是無根據地揣測別人的心理。
比如,文中老是說,朱元璋最大的願望就是當個放牛娃,如何如何,陳友諒不禁想,如何如何,然後發半天感概。這些想法和感概不但沒有給出任何根據,而且有湊字數之嫌。
如果寫實際發生的事件、人物的言行,是客觀外在的,作者可以盡情地寫;人物的內心活動,別人怎麼會知道得那麼詳細,何況是幾百年之後的人來揣測。就算有時候必須揣測,也只能簡短地揣測一下(《宋》裡面偶爾也會有這種非常簡短、一兩句話的心理揣測),哪能揣測得那麼長那麼豐富,一感概就是一頁紙呢。
2,戰爭場面沒《宋》寫得好。
《明》寫打仗,大部分(大部分,不是全部)就是甲方多少人,乙方多少人,哪方勝了,就完了。《宋》寫得比較具體,大部分會寫出比較關鍵性的戰略戰術等,而且《宋》的作者有自己對戰略戰術的理解。
當然,有人也可以說,寫歷史,詳細的戰爭描寫其實不是必需的。我之所以有這種要求,一是口味被《宋》弄刁了,二是我本身對戰略戰術也比較有愛好。如果沒看過《宋》,單看《明》,這條大概可以不算缺點,然而跟《宋》比的話,確實是個不足。
另外,《明》這本書本身就比《宋》更簡略一些,不僅戰爭簡略,政治也簡略,不過為什麼只有無端揣測的心理活動不簡略呢……
3,文筆好像不如《宋》,敘事沒《宋》清楚。
這條其實很關鍵,但我不確定《明》書寫到後來會不會有改進,所以放在後面。前面說了,《明》我看的不多,但就我看的這些,就已經覺得有不少地方敘事不清楚。比如這段:
看來孫德崖還是講道理的,他表示,自己畢竟是外來的,還是自己走吧,朱元璋當即去為他送行,此時孫德崖在城內,他的士兵在城外由朱元璋陪同,但誰也沒有想到,還有一個人在蠢蠢欲動。
這就是郭子興,郭子興是不講道理的,他只記得孫德崖多次羞辱過他,也管不了什麼信義了,看到城內的孫德崖身邊沒有什麼士兵,就命令手下人將孫德崖抓起來,這就害了還在城外的朱元璋。
我有點看不懂,為什麼朱元璋給孫德崖送行,會送到孫德崖一個人在城裡、朱元璋反倒在城外陪著孫德崖的士兵?這是怎麼送的行?
這個例子只是件小事,但有些大事《明》說的也不是很清楚。如果後面這種情況仍然多的話,肯定會很影響我的閱讀理解。
4,史料掌握程度好像也不如《宋》。
這條更關鍵,我出於跟上一條同樣的理由放在後面。
《宋》這方面很好,寫到的事情,是正史記載的,還是筆記小說里的,或者民間傳說的,都會標清楚。一件事有多種說法的,都會列出來,加上自己的分析。雖然他的分析有時候我不同意,但他給出了足夠的參考來源,比較嚴謹可信,也有利於讀者進一步查證並自行研究。
《明》既不標明史料來源,也不進行辨別。比如朱元璋的長相,《明》直接說朱元璋長了一張月牙鏟形狀的臉。但朱元璋的畫像其實有兩種版本,其中一種長得很正常,另一種不太正常。這種不太正常的未必更可靠,《明》卻不加解釋地選了不正常的那個版本。這件事是我知道的,還有更多關於明史的細節是我不知道的,說不定哪裡就被誤導了,把野史甚至作者編的東西當成正史,這種感覺不太好。
結語
看到樓上諸位的回答,指責《宋》不符合史實而更像小說,說實話我挺驚訝。在我看來,明顯《宋》引了更多史料,是歷史普及讀物的做法,而《明》更接近小說。
當然,《宋》也不是十全十美,《宋》里的許多觀點是我不贊同的。不過總體來說,我是很支持這種普及歷史的工作的。這支持的對象也包括《明》。《明》的影響力很大,帶動很多本來對這方面不太感興趣的普通人也開始看明史。從這點來說,《明》功不可沒。我是先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才在室友的介紹下看的《如果這就是宋史》,讀了沒幾頁就能感覺到寫得不如那些事兒。具體哪裡不好呢?我對宋史不了解,不能從是否符合史實這一點來評論。可能是作者寫文章的功力不夠吧,特別是這種長篇,結構上需要仔細梳理,我讀起來總覺得有點混亂,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讀了《如果這就是宋史》,才覺出《明朝那些事兒》的好,當年明月是難以複製的,恐怕也是難以超越的。當年明月的語言很流暢,讀起來毫無滯澀之感,但「宋史」里的一些地方就不那麼通順了,很影響閱讀快感。最後吐個槽,高天流雲似乎挺愛用「妙」「絕妙」這種字眼,有些地方其實並不該用。不過後面沒怎麼用了,印象中只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部分用得比較多。
不知道有沒有一套書叫《如果這就是宋史》,我只看過《如果這是宋史》。和個人經歷有關,我看這種史書讀物,主要評價標準是乾貨有多少,也就是「歷史事實」有多少。至於作者自己的觀點、評論、吐槽等等,不是我太關心的,除非三觀嚴重不和導致看不下去。從這種標準來看,《如果這是宋史》是我看過的類似作品中的佼佼者。如果再加上文筆等等其他因素,綜合來看,基本上是最好的了。評價一個作品,沒有對比不太看得出來它所屬的層次。
這個問題下大多數回答拿來對比的是《明朝那些事兒》。我要拿來對比的也是這套書,畢竟這套書是這類作品裡最暢銷的,其他作品的銷量完全不能望其項背。
我的結論是,如果讓我來選,我會把《如果這是宋史》放得更高一些,因為《明朝那些事兒》更像小說。那麼,《如果這是宋史》有沒有缺點?有,而且有些缺點可能會讓人難以接受,比如說作者對某些人的評價,作者的觀點,作者對拿來對比的其他朝代的看法,這部書最後結尾比較潦草等等。不過,因為我更看重的是裡面的乾貨,所以即使有那些缺點存在,即使有些缺點在我看來問題很大,我還是很喜歡這部作品。相比較來說,《明朝那些事兒》乾貨實在不足,當小說看更合適一些。《如果這是宋史》,有一個特點,作者有很深的感情在裡面,寫的也是激情勃發。《明朝那些事兒》看起來就顯得太冷靜了。用錢穆的話說,每個人都可以寫一寫自己的中國通史,因為每一個人對於同一件歷史事件,看法可能都會有些差異,對於每一個歷史人物,都會有自己喜好愛憎等等。所以,不同的人寫出來的同一個歷史也往往並不相同。插一句相關也不相關的。以前看《明末農民戰爭史》,滿眼都是乾貨,一看就是大家作品。即使裡面用了不少可能是因為時代或者政治原因的分析方法(看過的人知道我在說什麼),但是瑕不掩瑜。因為即使把那些瑕疵全部從書中砍掉,也完全不影響整部作品。明朝那些事兒我看了不下五遍
這套書我堅持看了大半最終還是棄了。
那個詞怎麼說來著:邯鄲學步?東施效顰?這套書,紙上和手機上,反覆讀過,覺得有點心得。所以主動來答。
估計書商做這套書的初衷,貌似也是跟風《明朝那些事兒》的,包括我買來通讀,也是當成戲說歷史來看。以至於我手機上也裝了一套,經常用來打發碎片時間。而且,書中的種種山川景物風土人士,都是我自小所生活的地方,看來也非常的親切。(河南,洛陽,種種)
我必須說,非常好看,與明朝那些事兒不同的是,宋史這套,戲說的成分弱些,細節卻更加真實豐滿。明朝事兒,大開大合恣肆的多,如水墨狂草;宋史這套,面對不可控的當下和未來,描寫心靈和現實的糾結更多,更如工筆花鳥瘦金。
宋朝不弱,軍事,經濟,思想,文學,民俗,幾乎都是中國文化的巔峰時代;富足安穩,於是也成為一個很追求心靈和思想,講究姿態,細節和韻味的時代。然而整體感受,人心與權勢,社稷與道德,不同的人不同的心不同的願望,讀來讀去,字裡行間經常讀出個無奈來。
===稍休息==回頭答,對這套書,真的很想好好寫點讀後感讚揚一個朝代並沒有錯,可為了讚揚一個朝代采菇別的朝代,這就比較孫子了,這作者沒好好研究過明史,那就別說話
寫了很多,又刪了,我覺得自己喜歡就行了,畢竟追究歷史的正確與否多少有些牽強附會,我反正是拿不出證據的,正史不也是被改得面目全非嗎?野史讀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每每看到古代戰爭的瞬息萬變,大將的力挽狂瀾,都是熱血沸騰。一本書的好壞,不應由個別人去評判,一個人的評價往往是站在自己的那個知識層面作出的。而且,絕大數人不具有客觀的角度,往往多是逞一時口舌之利。我們看歷史書,看的是過去的記錄,不同人的記錄有所不同,從過去發生的事情總結現在遇到的事情,還是挺有意義,歷史不就是一面鏡子嗎
個人覺得,純從語言角度講,明朝這些事和 如果這就是宋史 寫的都不如 唐史並不如煙……純粹從語言語感上說
我想著,為毛我要繼續讀,兩個月只讀了150頁的書,哈哈哈。書的邏輯性,連貫性都很差,實在是讓人讀不下去。
高票回答不認同,這本書作為給歷史科普讀本,還是可以讀一讀的,且作者對於戰爭的描寫,非常精彩,讀了熱血沸騰,雖然有些腦補的部分,但總體來說還可以。但高天流雲這本書確實有一些很奇怪的錯誤點,例如史記中司馬遷寫項羽是歸到本紀中的,文中一些文言史料的翻譯也不精準,還有對司馬光的評價有失公允,司馬光是北宋舊派代表人物,從政治角度來看,他反對新派和王安石可以理解,但這種朋黨之爭被皇權支持而升級,為了反對而反對,割讓土地給西夏確實不可原諒,但由此就判定司馬光是賣國賊,資治通鑒的史學地位言過其實就不公正了,那這個理論下,支持司馬光的歐陽修和蘇軾蘇轍也一樣,誰能逃過這個罵名?而資治通鑒雖然沒有史記一樣客觀犀利,但也不能否認其史學巨著的地位。
本來就是通俗讀物,結果大多數人站在專業角度是一頓狂批,把書貶低的是一無是處。從作者的個人寫作方式看,《明事》太冷靜了,《宋史》感情太飽滿了,高天流雲的個人觀點太鮮明,不太符合傳統史學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大多數人的讀書興趣。
我是看到太宗開始棄的
宋史普及書吧,從作者提及的素材來看《宋史》本身也是美化過的。北宋我倒是在kindle上全翻看完了,南宋剛開始看。
大學的時候在手機上下載了這套書的好幾本
當普及知識的書看不如去看二十五史。當休閑打發時間的看不如去看明朝那些事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易培基到底有沒有盜賣過故宮的文物?
※「在歷史上,崛起的大國從來是吸引外來移民的磁石」,但中國怎麼越是崛起人口越外流?
※除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是否是東南亞最善待華人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