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營養學方面,應該相信范志紅、顧中一等人,還是應該相信方舟子?

方舟子好像經常冷嘲熱諷地黑前兩位。


偶然看到這個討論。我本人從不把時間用在和別人爭論上,覺得那還不如寫篇科普,改篇文章,和學生討論問題,或者給網友回答幾個提問。不過,「健康信息該信誰」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探討,特別是營養學方面。我在課上也和學生探討。

營養學可以說是最難做科普的,因為它與其他固定答案的學科不同,同樣一個提問,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遺傳基因、生理狀態和飲食狀態的人,答案都不一樣。這也正是人們需要私人營養師,國際上逐漸開始推崇individualized nutrition 的原因。

同時,營養學也是一個僅僅靠看幾篇SCI解決不了問題的學科。

比如說,90年代,美國主流研究者認為只要少吃脂肪,碳水化合物隨便吃都可以瘦下來。當時大批論文,還做出來非常精確的理論模式,甚至連代謝中的能量效率都說得清清楚楚。當時人們為無熱量甜味劑,低熱量脂肪替代品而歡呼,以為可以解決美味和健康的矛盾。但是十年過去,美國肥胖問題有增無減,於是Atkins diet重新大行其道,大批研究又開始論證低碳水化合物如何能夠快速減肥並改善blood lipid profile。

同樣,60-80年代認為膽固醇是魔鬼,而後來的學者發現那時候引用率最高的一些確認膽固醇和心腦血管疾病關係的文獻,其實有著嚴重的設計失誤和邏輯漏洞,後來的研究也無法驗證它們的結論。沒有長年關注營養研究進展的人,只是偶然翻幾篇文獻,很難理解這些過程...

營養學指導還有非常大的國情差異和人群差異。在歐美有不少人擔心多吃奶製品有害,而在中國奶製品的平均攝入量遠遠達不到產生不良影響的劑量。美國認為吃紅肉增加糖尿病風險,認為吃素有利於預防多種疾病;而在中國能夠輕鬆發現,幾乎不吃肉的人,比如和尚尼姑和素食主義者當中,糖尿病、高血壓發病率很高。我不知道各位是否關注了這些情況,但一定要認識到,用美國的說法來指導中國人的飲食,未必那麼靠譜,至少不是對所有的人都靠譜。

有人問,美國做了膳食指南,中國為什麼還要做自己的膳食指南?難道世界上每個人都要按美國膳食指南來吃?若美國人每天只吃一片菠菜葉,中國人就不能每天吃半斤菠菜?當然,作為美國公民或者拿美國綠卡的人,這麼想是可以理解的。若是中國人也真誠地這麼想,那當真是天真得可以。

我本人如果只做食品科學方面的科普,就像雲無心博士那樣,其實會輕鬆得多。食品化學也好,食品加工學也好,沒有營養學這麼多麻煩,至少它們一是一、二是二,沒有什麼爭議可言。但營養是我更加熱愛的。我也力圖把自己兩方面的專業優勢結合起來,這樣更有利於指導大眾的飲食生活。

顧中一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已經做了很多專業的思考,他的專業認知水平和科普能力遠遠超過大部分同齡人,他盡量做到言之有據,提供各國指南、專家共識、專業文獻中的意見,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即便是國際級的專家,也未必不說一句錯話,或者有爭議的觀點,比如前諾獎獲得者鮑林教授建議每天服用大量VC,後人爭議極多而且大部分研究也不支持這個做法。那麼我們何必去苛求一個年輕專業人員呢?再說,他作為跨學科人才,做營養和科學傳播方面的各種探索,是非常值得鼓勵的,是中國填補空白的一種探索。

對科普人士而言,賣萌並不是什麼缺點,板著臉教訓大眾才是缺點。我一直對學生們說,做科普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有智商優越感。要設身處地為受眾著想,要把改變大眾的飲食生活方式作為科學傳播的最終目標。如果科普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智商超群,學問如山,卻不能讓受眾接受,那可實在沒什麼意思。如果為了挑錯而挑錯,甚至脫離討論的問題而走向全面否定、人身攻擊,那就更沒意義了,我沒時間奉陪。某些攻擊的理由實在有趣,自己沒有好好看文獻內容,只看了一個摘要,就說別人看不懂英文文獻,說那篇文獻里沒有相關內容...這種指責實在沒有解釋的必要。

我們做科普的意義,就是為了讓別人吃得更健康,活得更幸福。至於有人願意挑刺指責,就由他們去吧。


看了顧中一的回答,我才知道方舟子跟顧中一有爭論。發現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在外面手機錄入,我簡單說幾句想法。

范志紅女士說的對,營養學這件事,現在很多東西我們還根本說不清楚,學術界也很尷尬,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現代營養學起步不算早,我們把維生素A確定為第一種維生素,到現在也就103年的時間。雖然說從科學史的角度講,100年也不算短,但畢竟,吃這件事太複雜。

所以我也一直在講,咱們關注營養學,細節當然要關注。比如你最後出個膳食指南,到底該吃多少肯定要告訴人家。但是,我們更多的應該首先從大尺度去描述營養學,普及營養和健康的複雜性,和人體的複雜性。

現在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學營養」有兩個任務,一是求真,一是去偽。我們想知道真相是什麼,但可能現在更緊迫的任務是甄別偽科學觀點,不管怎麼著先別讓假東西忽悠了。

在辨別偽科學這件事上,從專業的角度講,老百姓能做到的太有限,想讓老百姓掌握具體的全面的科學觀點,這條路根本走不通。我過去說,科普普什麼,科普界一直沒把握要領。科普宣傳,很多人覺得就只是宣傳知識,其實不對。科普,首先需要告訴人們什麼是科學。

老百姓只接受確定是結論。開放的結論老百姓很難接受。但是在營養學這件事上,想獲得確定的結論幾乎不可能。所以,營養學家知道,比如一種營養素的推薦量,其實很可能在一個很寬泛的區間。但老百姓會覺得,只有諸如「100毫克/天」這樣的回答才有意義,而且吃到110就多了,90就少了。

所以營養學科普,我私底下認為,首先應該告訴老百姓,什麼是真正的營養學。真正的營養學,不會講絕對(比如說吃某種東西就永遠不得某種病),不會走極端(比如不吃碳水化合物這種缺條腿的營養策略),不會有四海皆準的結論(比如一份食譜就能給所有人拿來減肥),不會給你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比如酵素這種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不會一兩項研究就能給一種觀點定論(比如左旋肉鹼減肥這件事)。營養學沒有那麼多必然,而更多的是不確定的,開放的,僅僅可供參考的意見。

營養學不是不美好,只是太複雜。只有老百姓知道了這一點,那麼才能一把鑰匙開一萬把鎖。從實用的角度講,這樣是提升老百姓辨別營養偽科學最便捷最有效率的辦法。

但是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很多營養科普者做的並不到位(當然,官方科學教育也沒有重視這一點。黑格爾說「哲學就是哲學史」,這是把「歷史」和「思想」結合起來講。從這個意義上說的話,「科學也是科學史」,科學並不是超越的科學。咱們國家的科學教育思想就有問題)。我平時也做點營養科普,但我水平低也沒名氣,我想做點好事,只是沒這個條件。可不管是范志紅,顧中一還是方舟子,都是有知名度有影響力的名人。吵吵起來,誰是誰非我不知道。但我的願望是大家都別掐,誰先寫本書,把現代營養學的來龍去脈,前世今生,現代營養學到底是門什麼樣的科學,跟老百姓聊一聊。

反過來說,營養學方面的具體知識,這樣看倒簡單了。官方的膳食指南每隔幾年就一本,都是大白話人人都看得懂。問題是對現代營養學缺乏認識,於是這些東西沒人看沒人關注。倒是市面上亂七八糟的營養學暢銷書很能形成市場。顧中一說的很對,實在不知道該信誰,買本官方的膳食指南讀一讀就是了。就比如現在這個低碳飲食,或者穀物威脅論很火,但實際上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權威機構或者哪一國家官方的膳食指南,都不會建議健康人這麼吃。現代營養學再「年輕」,你也不能拿全世界主流營養學家當傻子。

最後說到底,我希望大家多看書,少上網。看什麼書?看官方的、觀點中立的、綜述性質的書。一本書就翻來覆去BB一個中心觀點,難免有問題。太枯燥的看不下去,今年新版的《膳食指南》總是可以的。看這一本書,實話實說,比讀多少網上的東西都強(雖然我的東西也在網上。固然,網上不見得沒真理,但是還存在一個甄別的問題)。


首先,你應該選擇相信權威機構的指南共識,而不是我們三個中的某一個人。其次,如果你選擇只信一個的話,我建議你選擇范志紅,范老師的嚴謹和敬業可謂是業內楷模。最後,如果在一個營養話題上范志紅、顧中一和方舟子觀點相左,那估計是方舟子錯了。

方舟子在2012年以前的很多營養方面的科普文章還是很不錯的,比如有關嬰幼兒該不該補鈣、維生素D有什麼意義、如何評價牛奶的安全性等話題上,方舟子總是能第一時間做出解讀,無論是文章可讀性還是科學性都在國內屬上乘(就我的閱讀經驗來說可以說是No.1)。但是,人無完人,方舟子畢竟缺乏系統的營養學知識的學習,犯過一些隨便一個營養專業同學都會覺得啼笑皆非的錯誤(或許不影響結論,但是硬傷),其實犯錯誤也很正常,像我一年在微博上可能會做出數次更正致歉,但是我從沒見過方舟子就這些問題作出糾正。

比如今年我和方舟子對於孕期飲食的爭議,從他的態度來看,我覺得他並不是為了向公眾闡釋真相,而是想挑出別人的毛病從而全盤否定這個人。我這份作品觀點均符合中外權威指南,他對別人雞蛋裡挑骨頭,對自己犯下的錯誤和誤導卻一筆帶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裡:方舟子和顧中一誰錯了? 或者直接看下對話

我的原文:


謝邀。

·

要判斷一個學術爭論,主要還是看雙方觀點中的科學依據。

一般來說,一個涉獵比較泛的科普者,要挑戰專一某領域的科普者,是需要更明確,切實的論據,還有勇氣的。

·

遇到這種爭論,怎麼看呢?

如果你沒有對營養學有所研究,那麼你看看雙方的論據權威性,比較雙方在該領域的成就。

如果你對營養學有所研究,那你不妨分辨一下雙方論據的實用性、邏輯性和論據的可靠性,論據鏈的完善性。(當然有研究的同學估計也不看我這個說法了)

·

關於營養學,我的一些觀點。

1,營養學沒有多神秘,也沒有那麼多不可知論,目前有爭議的話題雖然很多,但多數主流觀點論據是詳實和可靠的。

2,營養學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實踐,有很多體驗和感受,結合最新的營養學系統理論,你可以自己評估哪些是直接可以認可的,哪些還存疑的。


營養學這個學科,雖然稱不上是偽科學,但至少也是亟待發展的、不健全的新興學科。

目前有兩種研究方向,一種為大眾服務,發布科普文章,給老百姓普及一些健康飲食的小貼士小建議。范和顧就屬於這兩者中出名的。但是畢竟是這學科科學證實的結論不足,很多貼士建議也僅供參考,假如受眾什麼都信,就陷入偽科學的怪圈。而一個學者過於宣傳自己使之常常處於發文章、出書、搞簽售的狀態——成為學術明星,總難免讓人感覺不是那麼純粹。

另一種就是單純服務於科學,具體是醫學和生物學等領域的研究。這一方面當然純粹多了,同時難免的,距離百姓更遠了。普通大眾根本不會在乎你一篇研究論文里參考了幾篇外國雜誌的文章,你就告訴我結果就好了嘛!什麼?因為被試群體性特徵限制,研究結果的推論有待證實?要你們科學家有什麼用?於是一批既有研究背景又不屈服於受眾要求的所謂科學打架鬥士出現了,方舟子就是其中偏執的一分子。

————————————————————

原答案的個人觀點認為相信有參考文獻的,其實是考慮不周,參考文獻的作用就是證明一個理論的依據來源或一項研究的嚴謹性,這對於科研工作者是基本素養。

但是營養學科普的問題在於:大多數理論的應用是有條件的,並且會因個體因時間因環境因素而變。沒有絕對的什麼什麼不能吃,什麼什麼吃了致癌。工作原因,我會經常查找各類飲食科普的文章,最常見莫過去什麼什麼東西怎麼怎麼吃會致癌,而只要我在搜索引擎多耐心翻幾頁,基本上一定能找到還是那個東西那樣那樣但是不會致癌的文章,有可能兩篇文章還是同一個門戶網站……當前我國科普現狀,可見一斑。假如中了毒,吃了東西生了病我們可以找醫生對症下藥,但是在我們沒有病的時候,如何預防各類疾病病從口入的可能性,簡直是比登天還難的事。

知乎原則是不考慮劑量就談毒性就是耍流氓,就說明了很多東西量都沒確定的情況下,直接定性是無恥的。但你們誰又有時間關心科學家採集什麼樣本,大家都在尋求捷徑獲取最後的結論。這就加大了科普的難度——嚴謹了你不看,不嚴謹有人黑。

所以無論范顧或常被黑的方,都是在用盡量科學的方式向公眾傳達一種科學精神,這種精神對於科普進程來說要比他們的觀點,比孕婦該不該吃魚吃多少魚,更重要。

結論:

不建議簡單相信某一方而不信甚至無腦黑另一方,要學會理性的思維方法和基本的科學精神;

與其考慮相信誰,不如想想為什麼很多東西我們都不相信了。


反對樓上@肉包子的答案。

主要是看到樓上在評論里要求題主要自己學會笨鳥先飛靠自己的力量分辨真偽。

誠然,國人目前科學素養還不夠是個現實,填鴨應試迅速消滅了文盲,但是卻沒能有效訓練人的獨立思考能力。

但是另一方面,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角色,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能力和時間去分辨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這是現實。向題主這樣的人傳播盡量正確的科學知識,正是范和顧這類人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這也是他們的職責。就好像小區樓下大姐就負責做好吃的煎餅,公交司機就負責安全快速運送乘客,科學家就負責挑戰人類認識的極限,郭德綱就負責逗樂聽眾一樣。

@顧中一賣萌也是職業需求,誰喜歡板著臉一本正經說理論呢?別人不愛聽你的理論,還怎麼有效傳播科學知識呢?舉個聽起來有點悲傷又有點慚愧的例子,饒毅大大的文章,乾貨滿滿又圖文並茂,可是連我都只有偶爾才能靜下心來讀那麼一兩篇,何況是缺少相關知識儲備的人呢?

現在我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里轉發科普文章,都會直接列個提綱出來,結論一二三擺在那裡,否則別人不會看的。不是不愛看,是真的看不明白。普通人誰知道氨基酸跟核酸的區別,誰知道肝臟解毒腎臟排泄的機理?

至於你說的英文好有留學背景的人說得話更可信,您知道符合這類要求的人有多少嗎?術業有專攻,方近幾年在學術圈的很多論點大家都是不屑爭辯的。當然這也造成了懂理論的人不說話,導致普通人更加被誤導的現實。

樓上是個能思辨,敢懷疑的聰明人,但給自己制訂的篩選信息來源的標準還是稍有偏差。這個標準包括態度嚴肅,沒被人挑出過錯誤,英語好有留學背景。而這個標準本身就跟科學沒什麼關係,科學界本身就是個可以賣萌,充滿懷疑、推翻和爭吵(注意此處是學術爭論而非人身攻擊),以及有大把大把英語好看得懂論文的人存在的地方。

科學的本質是思辨、質疑、挑戰、推翻,專斷和拒絕否定是宗教的特徵。在我看來,有人給小顧挑錯沒什麼不好,科學界不缺人,缺的是像小顧和范老師這樣肯把外人看來深奧的知識,淺顯直白分享給他人的人。至於學術水平高低我們不論,在一個領域內耕耘十幾乃至幾十年的人自然比忙著在各個領域撕逼的人要高一些。如果有更多水平更高,又肯賣萌的人願意做這種科學知識的輸送通道,我們當然舉雙手歡迎。

此外回到正題,題主可以關注顧中一,范志紅,還有龔志明,京虎子,協和張羽等等老師,都是文筆好臨床經驗豐富且態度端正的人。

最後感謝小顧@顧中一,那麼多人給您挑錯您都沒放棄做科普,科學本就不是個要面子的事兒,繼續加油,把爹媽朋友圈裡那種宣揚偽科學的大字兒文章統統趕走。我周圍的同齡人越來越講科學,科普工作者居功至偉。


題主的問題是一個典型的思維方式:我不需要思考,你們告訴我該信什麼就可以了。

愛因斯坦這麼聰明的腦袋瓜都會犯錯,我們怎麼能把方舟子或是顧中一和范當成指路明燈了呢?

我當然沒法告訴你該信誰,方舟子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你不用信我,你信某某協會就可以了。

以下文字純屬個人經驗。

作為普通人,我們確實缺乏分辨科學爭論對錯的能力,這時候可以選擇的一個指標,就是看這個科普所傳達的知識是否是科學界的共識。當然我們還是不知道科學界的共識到底是什麼,所以最終可以參考的就是這個信息是否符合某公信力較高的組織認可或推薦的標準,比如WHO。

對於某些科學前沿的信息,對我們普通人幫助不大,如果確實想了解這方面的信息,又不知道誰說得對,可以通過篩選科普者的資歷來選擇。首先英文要好,英文不好論文肯定看不懂(但不是英文好一定能看懂論文),那搞的是二手科普,可信度要打個折扣。第二看是否有國外留學背景(能看懂英文文獻的可能性較大),最起碼要進過研究室,才能對科學研究有了解。

另一個指標是作者的行文風格。一是嚴肅認真。我不喜歡某些喜歡賣萌的作者,廢話太多,信息量太少。不過現下大家就吃這一套吧。而且我認為,科學工作者的態度一般是嚴謹的,寫出來的東西可能活潑生動,卻不會輕浮。二是邏輯嚴密。有些作者行文顛三倒四,形散神也散,前後邏輯都不通,這種肯定pass。

其實最根本的,是要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平時多問幾個為什麼。看到方舟子批評范志紅,不要簡單地想:范志紅這樣說,方舟子說不對,那我聽誰的?你要想一想,范志紅的理由是什麼?方舟子的理由又是什麼?你看看方范二人舉出的證據,引用的出處,誰更可信,誰邏輯更強。或者二人其實都對一部分,錯一部分呢?

如果實在分辨不了,那就看背景吧。誰學歷高,誰英文好,誰有過學術研究經歷?

另外,推薦看一些國外科學家寫的科普著作,對自身提高也是有幫助的。

P.S.我記得不止一個科普作家批評過顧中一,再加上自己確實也看出了一些問題,所以很早以前我就對他取關了。他態度當然是很好的,但是態度再好,水平不夠也沒用。至於他現在是否有進步,我就不知道了。


我相信 @顧申宇


兩顧一范


有的人在傳播對別人有幫助的信息,但難免信息會出現錯誤

有的人在傳播對自己有幫助的信息,但這個人已經出現錯誤


最近得到一個觀點:很多醫學結論其實並不靠譜。據研究,過去頂級醫學期刊上所發布的研究結論,在之後多年的驗證當中,只有零星數篇實踐當中證明是正確的。而在這之前,各種製藥、醫療機構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推廣這些最新研究成果。

比如過去篤信的維生素E能治心腦血管病,這個結論是頂級醫學家通過科學研究得到的結論。但在更大範圍更長時間的驗證中,現在已經證明這個結論是錯的。但因為經濟上的利益,各種相關利益方還在不斷鼓吹維生素E的這個作用。

萬維剛甚至提出來:醫學和營養學這些領域,不管是權威還是草根,誰的話也別聽--因為實踐證明都不靠譜嘛。

羅振宇做這期節目自嘲道:我剛黑了中醫,沒想到今天又來黑西醫。2333

那怎麼辦,誰的話也不可信,抓瞎了吧。

我想,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的基礎,驗證時間比較長的一些結論,還是比較正確的;而中醫所謂養生的葯膳,是絕對不能信的。

現代科學對人體所需營養的認知雖然還不完善,但基本框架還是可信的。

我認為方舟子介紹的「營養平衡」的營養理論,是可信的。另外兩位我不了解,也不準備關注,不知道他們講的是否科學,但我沒時間看了。

現在我的健康生活方式,全部來自於方舟子的科普。

以下貼我以前的一篇舊文,談到了具體的一些東西:

不少中國人有兩個很傻逼的思維,一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肯定是好的;二是自然的東西,一定比人工合成的東西好。

這兩個思維,在飲食理論上,也是流毒無窮。

實際上,按科學的理解,什麼樣的飲食才是好的呢?或者說,才能真正在減肥的同時不傷害身體呢?

無非是四個字:膳食均衡。

膳食均衡是科學理解人體代謝的必然產物。人的身體沒什麼奇怪的,就是機械的、物質的產物。它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是客觀存在的,不是靠你臆想什麼吃腰花補腎這樣的傻子理論能搞好的。

我們買了汽車,加汽油的車絕不會去加柴油,加97號的車一般也不會去加93號。但對於我們自己的身體,卻是胡吃海喝,不管你的身體需不需要,對你的身體是不是有傷害,一股腦子吃進去。當然,他們吃的時候,總是會臆想吃進去的是好東西。

科學的認知最重要啊。是不是好東西,不是你說了算,而是科學說了算。人蔘靈芝不補還有害,肥肉好吃並不有益,牛奶雞蛋每天不可少,這些科學的飲食原則,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

老祖宗說的都對?中醫說以形補形,你就去吃重金屬和毒素富集的內臟補內,吃鞭壯陽,你真是傻了。

自然的就是好的?於是拚命找土雞蛋土雞有機菜,卻不知道這些有機的食物營養不如人工的,還可能有細菌污染和毒素富集。

你要知道,自然可沒想讓人活好久,它提供的,就是原始生存競爭環境下的食物,你將就著活下去生了娃,自然就滿意了。

而人的進化,本來就是逆天而行。現代人不活到80、90都覺得自己短壽了,在自然條件下可能嗎?

回到正題,要減肥,還是要科學膳食,在營養均衡的前提下,降低熱量的攝取,增加運動等熱量的消耗,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膳食均衡的具體知識,推薦方舟子在企鵝FM上的音頻講座,非常明確有針對性。

順便安利一下我現在的膳食安排和健康理念。:

1、脫脂牛奶每天750毫升左右(牛奶最佳鈣來源,牛奶中的脂肪酸不利於健康),雞蛋每天一個(蛋黃有膽固腦,但營養豐富,少吃點只吃一個),健身有補充蛋白需要的話,再吃幾個蛋白。其他肉類海鮮碰到了就吃點,不主動去吃--當然現在的條件,碰到時候太多了,但盡量不吃肥肉和腌制加工食品。吃素的人,缺少蛋白質,身體是吃不消的,因為人體有十多種必需氨基酸無法自身合成。

2、每天各種水果和蔬菜、乾果務求豐富,少量多種,以當季蔬果為主,便宜又營養豐富。

3、全穀物如煮玉米,米面都吃的少。米中有砷,面太精細,全穀物是健康王道。減肥可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但不能全忌。

4、不喝含糖飲料雪糕什麼的,控制油鹽,盡量不炒菜,不吃高溫食品(防食道口腔癌)。

5、不專門吃有機食品和各種土蛋土雞土豬(防寄生蟲感染以及營養素缺乏])。

6、不抽煙,基本不飲酒(防各種癌)。

7、遮陽,多運動(防皮膚癌)。

你按這樣的原則吃,能量攝入的必然少,必需營養素不缺乏,必然是健康加減重。

這樣的原則來生活,健康的機率會增加很多。


就像方舟子一直黑醫生,難道你開刀能找他?


我首先會用自己的所學對問題做一個直觀分析,若有不解之處我會去找文獻資料來學習,必要時參考顧中一或范志紅老師的觀點。

但我絕對不信方舟子,即便他有些言論也是對的。


我會選擇范老師和顧中一。

單這兩位的科普文章,就基本覆蓋了日常生活的營養學知識,由點及面,由面回到點。在相關知識的解釋上,這兩位都做到了在有據可循的情況下淺顯易懂,把有用的知識擺到大眾面前。

尤其是范老師,她做了很大一部分的工作都在於引導大眾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貢獻很大,這幾年來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作為普通受眾,我們希望得到全面的知識,要告訴我們什麼是對的,我們慢慢學。好比老師教學生東西,先把知識好好梳理一遍,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有邏輯的知識結構,才會掌握得更好;東一頭西一頭地講,學生自然迷惑不解。


曾經也是方粉,買過他的書,大量轉發過他的微博。

而現在的方舟子,所說的每一個標點符號,我都不相信。


我能吐槽一下,為什麼不相信我們,明明我們才是國家級的營養學權威機構啊!(ノ=Д=)ノ┻━┻


我在微博上關注了范志紅和顧中一,我對這二位的微博內容都非常感興趣,說起來范志紅老師更專業一些,顧中一更有趣一些,並且范志紅的微博中是把營養學真正地融入了生活,所以個人非常喜歡。

沒有看過他們的書,但是買過顧中一的書作為禮品送給學員,贏得學員讚譽。

不知道方舟子。


截取一段范志紅在本問題的回答,來看范志紅是如何偷換概念,夾帶私貨,強加因果,帶節奏的。

"比如說,90年代,美國主流研究者認為只要少吃脂肪,碳水化合物隨便吃都可以瘦下來。當時大批論文,還做出來非常精確的理論模式,甚至連代謝中的能量效率都說得清清楚楚。當時人們為無熱量甜味劑,低熱量脂肪替代品而歡呼,以為可以解決美味和健康的矛盾。但是十年過去,美國肥胖問題有增無減,於是Atkins diet重新大行其道,大批研究又開始論證低碳水化合物如何能夠快速減肥並改善blood lipid profile。"

1.90年代的研究說,不需要特別控制食量,只需要減少脂肪的比例(到25%-30%),尤其是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就可以告訴減肥。這個結論完全合理,相同質量下,脂肪的熱量遠高於碳水,蛋白質及其他物質。把一部分的脂肪換成碳水,甚至水,纖維,從而降低每天攝入的總熱量,當然會減肥。比如看這個時代一些高引用的文章,如Weight loss on a low-fat diet: consequence of the imprecision of the control of food intake in humans

這裡面,實驗組合對照組的食量相仿,但是實驗組明顯熱量低,最後減肥效果好一點都不意外。

到了范志紅嘴裡立刻換成「只要少吃脂肪,碳水化合物隨便吃都可以瘦下來」 這種用腳趾頭想想都不可能出現在嚴謹科學文獻的說法。

2.美國人民越來越胖一個重要原因是食品加工行業為了降低脂肪而不影響口感,大量添加糖,尤其是廉價的高果糖漿,最後不僅沒有降低熱量 反而可能增加了熱量。正是因為此,90年代末才提出了控碳水的理論,才出現了各種代糖大行其道。

范志紅強行帶節奏,顛倒前因後果,生硬的給90年代的研究(還是她自己歪曲的)扣上錯誤的帽子,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營養學本身就可能錯誤百出。

3. 即便說理論指導和人民肥胖有時間前後的關係,也不一定就有前後的因果關係。美國人民肥胖了,所以90年代所有的研究都是錯的了? 美國人民按照研究指導吃了么,食品工業按照指導改進配方了么,有沒有范志紅這樣的「專家」歪曲了本來的用意呢?

中國人民近十年三高問題比幾十年前嚴重多了,是不是說中國這十年的研究都是錯的呢?


個人而言,我不太喜歡范志紅的性格,至於業務水平方面,除了她總是貶低白米飯,其他沒啥意見,作為一個腸胃能力不算好的人,雜糧完全不適合我,反而白米飯吃得臉色更好

每次范老師發照片,然後底下有人留言說不美啊之類的,她不是把人家掛出來,就是一連發好多條反駁的微博,這樣真的是。。。。太不大氣了。何必呢。


雖然本科研究生受的都是正統的食品教育,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想說一句話,凡事無絕對。就像你不能絕對判斷北京房價增長一樣,你也很難判斷某種食物對於你身體的影響,因為影響因素太多,未知和不確定性太多,這個世界,你只能參考趨勢,擁抱不確定性,勇敢接受低概率風險事件,亂七八糟的活下去。而非黑即白的對錯善惡就算不是只在兒童動畫片離存在。對於20大幾的人來說也早就不存在了。信自己,信自己的判斷並為之負責。


推薦閱讀:

天然的減肥保健食品有哪些?
為了減肥,頓頓飯都吃粗糧可以嗎?
長期喝速溶咖啡(每天喝兩杯雀巢)會不會對人體有害?
水反覆燒開會產生有毒物質嗎?「千滾水」能不能喝?
食用油有那麼多種平時選擇哪種比較好?

TAG:營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