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寺之後是不是往住持、方丈進修?

監寺之後是不是往住持、方丈進修?

當執掌監寺之後,應該做何進修?向住持跟方丈靠近嗎?


我覺得,這樣的問題挺好,不知道沒事,咱來共同聊一聊嘛,總有人連基本常識都鬧不清,還老想問點玄咕隆咚的,然後連問的帶答的一幫人在那胡說八道,有意思?

咱們先扒住須彌座,再攀蓮花台,好伐?

這是一個佛教教職的問題,我說我的,有不對的和補充的你們再來(問題都過三天了也沒人來答,估計是夠嗆了)

釋教自白馬馱經入東土來,宗教制度是一點點發展和完善起來的。

所謂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寺院建立後總要有個管事的,遂有寺主。

後來廟大了,僧多了,管起來麻煩了,於是寺主之外另設僧職以佐之,後來發展成為「三綱」(三官),也就是寺主、上座和維那,三僧共管寺務,這一制度什麼時候確立起來的呢?不知道。目前也沒定論。

後來「南朝四百八十寺」了,佛教大盛,寺院經濟和影響力已然影響國本,到隋唐時,政府開始派人監督寺院,稱為「監寺丞」可簡稱"監寺「 此前,應該也有類似職位,但屬於民間監事會,類似於現在寺院給的「護法」稱號,基本上屬於虛職。但從朝廷派「監寺丞」起,監寺開始實質性,位高權重了,甚至在三綱之上。此時,監寺相當於古之刺史,今之黨委書記。

但是,你也可以看得,此時的監寺,還是民間權貴或朝廷派遣,尚是俗人,此時的監寺是以俗治僧。

到後來,朝廷逐漸不派了,什麼時間,為什麼?還是不知道。

但是監寺職位並沒有消失,因為這個職位太耀眼了,所以僧人又把他給要過來了。

於是,刺史和黨委書記,成了地方的一把手。監寺代替寺主成了寺廟的一把手。寺主這一職位,扔了。

到後來,三綱制度有些行不通了,容易扯皮。(這是咱們推崇道德較高的古人吧,這是咱們認為慾望較低的僧人吧,但結果呢,這是不是也能側面證明,民主在中國行不通?我純扯)

唐宋時,禪宗興盛,禪院開始建立,久經考驗的禪宗戰士,偉大的宗教家,政治家,理論家,百丈大和尚降世了,他立《百丈清規》,影響了後世千年中國佛教。

尤其宋代《百丈清規》獲朝廷欽定,一時各宗各派紛紛效仿。

《百丈清規》的一個重要的制度就是」住持「制。

(不裝逼,我真要去吃飯去了,要沒吃撐的話,下午接著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們猜對了,我真吃撐了,中午呼嚕呼嚕吃了不少,結果沒等消化完呢,晚上又來人,吃,又接著撐,本來想今天趕緊睡吧,一瞅,多了幾個贊,雖然少的可憐吧,但為不負列位,一骨碌爬起來我摳著眼皮又接著更。這一部分廢話說完了,下面是另一部分廢話

———————————————————

住持制度的確立,意味著三綱制度的崩潰,寺院再次回到一人主事的情況。

這裡我要多說兩句,一是「住持」不是「主持」,常有寫混的。二者,總有百科解釋說,住持即方丈,方丈即住持,這不對,現代來說,方丈要高於住持。這一說起來又多了,不展開,今天主要說監寺。

此時,監寺因其一出生就自帶的光輝,讓住持也沒辦法消滅它,監寺之職得以保留。此時的監寺由最初的寺主之上,到代替寺主,再到低於寺主(住持),成為住持佐職。

因為監寺曾經的輝煌,因為監寺曾為一寺主事,他們曾親切的稱呼監寺為「當家的」,後來真正的當家的成了住持,但是他們為了穩定監寺的情緒,他們依然稱呼監寺為」當家的「 。(所以,進廟問當家的,一般是指監寺,那怎麼稱呼真正當家的住持?大和尚!)

這個當家的可不是白叫的,監寺真跟當家女人一樣,縫縫補補,造醬打醋,寺里亂七八糟的事多要煩他。寺里行政一般分這麼幾大塊,客堂,庫房,和衣缽寮,當然有的會加上禪堂和齋堂,形成所謂五大堂口,但一般現在的廟再大也大不到哪去,所以禪堂,齋堂的事一般也可以歸客堂管。

監寺從名字上容易讓人理解為監察寺院,是寺院的紀檢委,當然,最初是有這個性質的,但地位降下了之後,監寺成了庫房的負責人。真正的監查寺務、寺院的紀委是維那和糾察。

但是你也不要小看這個庫房,以為他就是個看倉庫的管理員。

庫房主抓寺院經濟,地里的莊稼,殿里的香,齋堂的糧食,門後的筐,乃至田莊、賬簿、經書印製,法務流通,這麼說吧,只要涉及錢的差不離都歸他管,你說咋樣。

僧職,那也是三六九等的啊,監寺管這麼大事,下邊自然還有幫忙聽調遣的,比如副寺,庫頭,園頭,庄頭等等,甚至這些職位下邊還有分職。當年魯智深到大相國寺後,給了他個菜頭職位,連弼馬溫都不如啊,他吵吵著:」本師真長老著洒家投大剎討個職事僧做,卻不叫俺做個都寺、監寺,如何教洒家去管菜園?「 結果知客僧勸他:」假如師兄,你管了一年菜園,好,便升你做個塔頭;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個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監寺。」這真是忽悠大傻啊。

可是這也說明了,連魯智深這麼粗俗,有酒滿足的,都想弄個監寺噹噹,甭說其他和尚了。廟裡僧多職少,那怎麼辦?買買買,送送送。都是監寺,行了吧。那八個兵,六個司令,我們聽誰的?還得有個點頭的呀,於是監寺之上來一都監。和尚們也不傻啊,監寺黃了,都監還會遠嗎?這是前幾年柏林禪寺的僧職表截圖

當然,這可能更重在榮譽,你們別瞎咧咧,我可沒批評柏林禪寺的意思,只是想起這個例子來了,舉一下。(柏林禪寺是個好寺廟,尤其是他的生活禪夏令營,推薦你們去)我得睡覺了,總結的話我就不說了,有啥其他的我想起來,或你們問了,我再補充。


既然出家又何必關心這樣的問題?既然關心這樣的問題,又何必出家?這很在家沒區別嘛~


我覺得還是專心研究佛法吧


想到這個,來自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後有人問居訥禪師:「聖天子旌崇道德,遣使持書,恩被泉石,師何因辭哉?」

  居訥禪師道:「予濫廁(混跡於)僧倫,視聽不聰,幸安於林下,飯蔬飲水。雖佛祖所不為,況其他耶?先哲謂大名之下,難得久居。予行平生知足之計,不以聲名自累。」


監寺是職位,有時與進修的程度無關。


濟公裡面不是說監寺師叔很有可能是下任主持麽。


推薦閱讀:

佛學中的佛經,教義近年來是否在發展?
一個信奉大乘佛教的人,應該怎樣正確地擺放朋友贈送的泰國的佛牌?
福報真的是定數,消耗得多就會變少嗎?
我覺得不存在任何大眾所謂的天神佛陀對嗎?

TAG:佛教 | 禪宗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