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導演偏好大製作?

最近看到張藝謀又要拍部大片《長城》先別說巨額投資和跨越所有年齡層的十三位主演,光劇組人員就達800+。雖然票房不差,但在影界口碑一般。這讓我想起吳宇森的《太平輪》和《赤壁》,為什麼中國知名導演偏好大場面卻從不在意真正的精華?


我記得有個採訪導演卡梅隆還是邁克爾貝還是呂克貝松的視頻,那個導演說,接下來我還有一部3000萬美元的小成本片子要拍,我就記住了,對於好萊塢來說,3000萬美元是小成本、小製作。。。。。中國所謂的大製作還差得遠呢。。。


寫在前面的話:當時回答這個問題時,只是對這個問題有些模糊的認識,最多的知識也是來自我多年看電影雜誌的習慣,但是未得其精華,所提出的觀點都是來源於互聯網上的新聞報道以及個人所得的籠統的概念,並未深入分析。昨天晚上,恰逢電影資料館上映《滿城盡帶黃金甲》,於是又重溫了一遍。運氣不錯,還是膠片版的,而且還有解說員講解,不過從稀稀拉拉的上座率來看,這個片子確實不太受大眾歡迎。聽完解說員關於電影的講解,心中縈繞的很多疑問也明朗了一些,有必要再補充一下回答內容,方不負各位的厚愛。

先說背景:自1994開始,進口大片的出現一方面提高了中國觀眾的觀影口味,改變了中國觀眾的觀影心態,同時更以國產電影無法比擬的高投資高技術改變中國電影票房的歷史,給中國電影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與震撼;而國產電影在與引進大片的票房博弈中不斷的被擠壓甚至到了被碾壓的程度,於是國內導演經過這個陣痛之後的便開始效仿好萊塢模式搞大片奮起直追:

首先的嘗試是對引進大片營銷手段的模仿、學習與運用,比如1995年四部國產電影《紅粉》《紅櫻桃》《陽光燦爛的日子》《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按照引進大片的票房分賬形式發行,結果與引進大片一起進入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此時國內部分導演已經開始了艱難的大片之旅,先後有《蘭陵王》《秦頌》等從內容到形式都開始向大片化方向努力的影片相繼登場,然而結果都難如人意。直到1998年陳凱歌的史詩大片《始皇帝暗殺》遭遇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慘敗,國產電影的大片之路似乎也就此走到了盡頭。 當然現在看來,上面提到的三部片子,已經算是國產大片中的上乘之作。

當然上面提到的幾部電影,在當時看來算是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在當時電視普及、盜版衝擊、文娛項目日益豐富的大背景下,中國電影日益低迷,在2000年跌入谷底,而且這幾部片子的無論從導演、編劇及演員的表演方面都表現的過於超前。

它們作為排頭兵,開始率領國產電影走向產業化。

其次的改革方向是院線制確立與多廳影院的改造與建設城,從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間,中國銀幕數量由1000塊激增到10000塊,票房也由不足十億到突破百億。「銷售終端」迅猛擴容,就需要「產品」在質量和數量上同步跟進。所以從2003年起進口大片的配額數量上漲到20部,進口批片業務也隨之興起。而另一方面,就是國產大片捲土重來。

自從《英雄》引領國產大片的探索與發展之路,為國產大片的定性確立了三要素:一是製作規模,包括大投資、高科技、強大的明星陣容;二是製作目標,跨國族、跨文化而進入全球性的主流市場;三是看它在全球性主流市場上的效益和業績,三者缺一不可。《英雄》投資三千萬美元,以2.5億人民幣獲票房冠軍,在2004北美上映時,票房成績為5400萬美元,全球票房累計14.5億元人民幣。在此之前,張藝謀雖然在戛納、柏林和威尼斯屢次獲獎,卻並未被美國主流市場接受,而《英雄》在北美上映時,打的是李連杰與章子怡的旗號,國內被奉為男神的梁朝偉,並沒有讓美國人過分的感冒。(為了迎合美國人惡劣的審美,李連杰的劍在海報上被改成了日本刀)

至此以後,中國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大片時代。張藝謀繼《英雄》之後又有《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和《金陵十三釵》三部大片,成為這個大片時代下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馮小剛的《夜宴》《集結號》和《唐山大地震》,陳凱歌的《無極》,陳可辛的《投名狀》《十月圍城》,吳宇森的兩部《赤壁》,周星馳的《功夫》,徐克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龍門飛甲》,陳國富的《風聲》,姜文的《讓子彈飛》,馮德倫的兩部《太極》,陳嘉上的《畫皮》和烏爾善的《畫皮2》等等絡繹不絕的國產大片豐富和壯大著中國電影市場,不斷滿足人們對於大片的觀影需求和視覺享受。

首先,中國導演的奧斯卡情結

中國電影人一直有非常強的奧斯卡情結。按照張藝謀的話說,近十幾年間中國電影已經把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電影獎項拿得差不多了,三大電影節也罷,五大電影節也罷,八大電影節也罷,但是只剩下一個奧斯卡。李安憑藉《卧虎藏龍》獲了奧斯卡獎,雖說投資、演員、取景基本都是內地人,但是導演終究是台灣人,看著李安在荷里活混的風生水起,張藝謀等國內的一線導演,肯定是坐不住了。

當然奧斯卡不同於奧運會,它的範圍很狹窄,比如沒在美國上映過的影片就根本沒有資格參賽。其次,它的標準也不能理解為「好電影」的標準。藝術的標準本來就見仁見智,而且不同歷史、文化的背景,也使人們可能對同一部電影產生很不相同的理解。

再這樣的背景下,張藝謀從《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到《千里走單騎》、《山楂樹之戀》和《金陵十三釵》,無一不是衝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但是票房好影片就好么?我想很多不管是沖導演名氣,還是鋪天蓋地的商業宣傳,甚至是影片拍攝投入的巨資,盲目衝進電影院的觀眾也未必都眾口一詞,甚至有人會有被騙的感覺。張藝謀犧牲藝術搞大片雖然引起爭議,但票房豐收,也算達到了預期目的,最起碼不賠錢,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陳凱歌是個悲催的人物,因為《無極》給他帶來的噩運太多了,從拍出《霸王別姬》、《始皇帝暗殺》的宗師,到被網路調侃的眾矢之的,陳凱歌所有的反抗都蒼白無力,而且彷彿在這條路越走越遠。後來為了沖奧就跟風去搞古裝大片。其實以前他的風格就像《始皇帝暗殺》這種完全算是古裝大片了,這藝術水平高出現在不是一點半點啊。

可是從他為了捧媳婦排出的一部《呂布與貂蟬》的電視劇開始,他的腦子似乎就被燒壞了。他比張藝謀搞得更豪華的《無極》,投資三個億。《無極》票房很不理想,北美片商還出現了退片的事。陳凱歌栽了,貪婪的投資商也栽了。其實陳凱歌最慘,不但票房沒撈到,還遭世人唾罵。後來又冒出個胡戈,搞了一部「饅頭」短片,把陳凱歌狠狠挖苦了一番。

接下來他導演的《梅蘭芳》和《趙氏孤兒》也是沖奧去的,《梅蘭芳》讓孫紅雷和王學圻又火了一把,《趙氏孤兒》竟然搞出了莫名的喜感,卧槽,電影院里全是笑聲好么,這是個歷史正劇,是悲劇好么,笑聲是什麼鬼?自然是失敗的。

馮小剛也是一樣,陳凱歌的悲慘遭遇並沒有警醒所有人。《夜宴》被稱為馮小剛的轉型之作,馮小剛要用它證明自己也能拿獎。結果一個用中國背景包裝了的哈姆雷特並不被西方評論界接受,甚至有西方評論說:《夜宴》除去了中國背景就只剩下莎士比亞的故事了。雖然這個片子票房還可以,但是也是有莫名的喜感好么,葛優莫名其妙的念白,活生生的莎翁悲劇,演成了爆笑喜劇:「今夜之前不困惑,因為我心裡唯有江山;今夜之後困惑了,有了嫂嫂,還要江山做什麼? "這都什麼JB玩意。

後來小剛的《集結號》《唐山大地震》《1942》都算是勉強能看的片子,也在有意無意的去貼奧斯卡的邊,但是老美就是不認可,可以看得出來有一部分原因是體制審查,馮不得不進行一些妥協。英國導演湯姆霍伯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要想在全球獲得成功,就要拍特別中國特色的電影,拍中國當下的事情,民族性的東西可以吸引全世界觀眾。不要以為迎合別人的想像,把中國拍成一個特別奇幻的中國,別人就會喜歡了。」

為什麼在奧斯卡很火的《卧虎藏龍》,在國內市場反而票房不佳,不受大眾歡迎,就是因為《卧虎藏龍》改編自王度廬的鶴鐵五部曲,這個電影有著豐富切成熟的故事背景,作者本人又生活在新舊碰撞的民國時期,電影講了責任與熱情的衝突,傳統文化與現代思維的較量,。李安在片中充分且隱晦的表現了的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中國傳統道德中的隱忍和剋制。俞秀蓮和李慕白「發乎情,止於禮」的傳統道義以及羅小虎與玉嬌龍衝破傳統禮教的束縛這形成了明顯的矛盾衝突,所有的衝突又集中到了一把劍的身上,圍繞著這把劍,表現出了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武術的神話特性,舒緩飄逸,流轉連綿。但是太高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美國人又不懂, 所以美國普通觀眾乾脆化繁為簡,一廂情願的將影片簡化為一個任性女孩的冒險故事。但是它獲獎卻是李安借影片表現出了現代人文精神對現實人生的嚴肅思考。後來李安摸透了美國人的口味才又搞出了一個《少年派》。國內觀眾在看慣了香港電影動輒移山填海、飛天遁地、動動手就核武器般威力的武俠片之後,對電影中山水畫般的質感,緩慢的節奏,拗口的中文以及點到即止的功夫,絲毫不感冒。

所以李安和張藝謀最近的一些作品,都是增加了西方對中國文化的誤解,他們的東西並不能真實地反映中國文化。所有的問題都出現在了迎合上面。

急功近利的大製作情結

幹什麼都急功近利,看見大片賺錢,電影公司和導演一窩蜂的都往大片上涌;看見小成本喜劇掙錢,看見寧浩和徐崢四兩撥千斤了,一窩蜂的劣質小成本喜劇崛起了;看見《失戀三十三天》票房爆棚,一大群不那麼好看的妹子,都一個個的變成了黃小仙的模樣,開始了小妞電影的歷程。這就是急功近利。

《等風來》就是導演和編劇的第二次合作,借著「失戀」的風頭,不過在當時小清新的片子環繞下,這個片子並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

吳宇森說:現在的大片,以為千軍萬馬就是大片,我的《赤壁》也犯同樣的毛病,劇本比較薄弱,太多的篇幅放在場面上,故事缺乏一種濃厚的人文精神,這是功力不足。我們為什麼到現在都拍不出像《七武士》、《阿拉伯的勞倫斯》那樣的大片,我們目前還沒有拍大片那種熟練的技術,我們的演員表演還比較誇張,比較公式化,真實的感覺還不夠,影片內涵還不夠,就算目前我們自產的大片取得了一些票房成績,也是急功近利,技術上我們怎麼都比不上好萊塢,如果不在內涵上下工夫,大片同樣也會成隱憂。從《英雄》開始,能搞到大投資的導演就那麼幾位,所以養成了中國電影一味求大,導演、製片方、演員、甚至到觀眾都在追求大製作、大明星、大場面,似乎這些已經成了票房的保證,後來《無極》出現了,《戰國》出現了,難看到什麼程度?借用《戰國》里孫紅雷的一句台詞:「太殘暴了!」簡直就是強姦我的眼睛。這片子毫不誇張的說,糟踐了除女主之外的所有演員,裡面TMD隨便一個演員抻出來,都是戲骨級別的。

觀眾口味由多元化到單一化再到多元化的轉變,也促使國內導演熱衷於大成本大製作

文革結束,受災最重之一的電影界突然得到解放,人們對電影也渴望很久了,很快形成當時電影遍地開花的現象,內地開始拍攝像盜墓題材、城市刑事案犯罪題材、喜劇題材、諜戰片、等類型電影,此時,國內觀眾的口味還是多元化的,當時導演也敢拍,比如飽受詬病的露點鏡頭,在當時的影片中比比皆是,(有個帖子是專門統計國產電影露點鏡頭的)。可是內地電影市場的帷幕剛剛拉開,就突然謝幕。因為隨之而來的是因為缺乏創意以及體制原因,如製片廠與發行的隔斷、發行統購統銷的落後方式、製片廠體制僵化等等,導致國產片市場逐漸衰落,以及電影院的設備陳舊、服務較差等原因,令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在1990年代初開始一厥不振,直至到2002年,內地電影崛起的標誌性影片應該還是《英雄》。

而香港回歸後恰逢金融危機,香港電影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很多電影人都改行從事其他行業有部片子叫《電影鴨》,反映的就是這個時間段的故事。無獨有偶,香港電影的短暫復興,應該也是2002年,標誌性影片應該是《無間道》。

而另一方面,我國內地,引進影片始於1994年。為了改變電影市場的蕭條局面,當時的廣電部電影局提出每年以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進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的影片,人稱「10部大片」。很多耳熟能詳的片子都是那時候引進的。比如《亡命天涯》、《真實的謊言》等等。因此,在好萊塢大片的影響下,國產大片靠巨資打造,在形式畫面上極盡奢華與精緻,無一例外地用精雕細琢的聲色光影包裹具有東方民族標籤的故事元素尤其是在暴力美學的過分渲染。並且採用大牌明星的票房號召力以壯大聲勢,再配套以強大發行體系進行地毯式的宣傳營銷,我們所有的傳媒在這種情況下將「大片」這個形容詞已形成慣用語,幾乎天天出現在平面傳媒、電子傳媒上,動不動就是「大片」前、「大片」後,給觀眾以強烈的帶有所謂中國式美學表徵的不停歇的感官衝擊。但是,國產大片的製作者們在電影的文學性和藝術性的重視程度上遠遠不如對其在商業性的追求,他們採用諸多元素拼盤組合的創作方式構成了製造中國式大片的核心工藝,機械化的複製拼貼遵循了商業社會的產品運營模式,使得這些電影即使在內容上存在重大缺陷,卻依然能在市場上產生票房號召力,於是就出現了出一部,大家看一部,賺了不少錢,也挨了不少罵的消極社會現象。

有內涵的大片是導演、演員、編劇共同努力的結果,國內大片缺什麼

看了這麼多年電影,發現國產大片缺少人性的光亮和大愛情懷,導演普遍沒有給這些叫座的大片灌注人性美的靈魂。與美國大片相比,中國大片缺什麼?中國大片不缺技術,缺靈魂。這一致命的缺陷,可分析為三個方面:一是缺愛心,在國產大片中,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都表現出一種令人窒息的冷血人格。(《投名狀》《滿城盡帶黃金甲》就是這方面的例子)

二是缺格調,導演永遠用向下看的眼光打量世界(可不可以叫上帝視角),捕捉景物。在中國大片中,很多主導影片的鏡頭都是帶著高度壓抑而陰暗色調的俯視鏡頭。而且國產大片人物形象是空洞抽像的,糊糊不清的,電影情節也沒有圍繞人物的活動而展開,導演過分注重於展示那些超級浩大奢靡的場景,而人物則變成了場景中的道具和情節的擺設。有的導演習慣於設置迷宮一樣的情節,導致影片敘事平面抽像,缺乏深度和真實感,所以國產大片常常故弄玄虛而又漏洞百出,暴露了敘事能力的極度軟弱。(《滿城盡帶黃金甲》、《墨攻》、《夜宴》、《赤壁》、《太平輪—上不去》)

三是缺文化,從奧斯卡獲獎影片來看,大片與普通商業娛樂片的不同在於它們的共通特徵帶領觀眾展望和追求更美好的社會和人生。大片在當代生活中承擔著傳統神話的提升世界價值的功能。缺少文化,對社會人生不能做深入的領悟,沒有精神提升的力量,國產大片導演就只能靠標新立異的情節和宏大場景奇觀取勝了。(《畫皮2》、《鍾馗伏魔》、《畫壁》)

寫了這麼多,還是得搞一個結尾才行。那就繼續配一張圖表達我的心情吧。


少年你知道權力的遊戲么,第五季在5個國家同時拍攝,有151處布景,耗時240天,主要演員有166人,工作人員1000餘人,群眾演員5000餘人,每集耗費600多萬美元。。。權力的遊戲在193多個國家擁有大量粉絲。。

東西那,貴點不算什麼,關鍵在於值不值。。。


不是情結不情結的問題,生命有限,資源既然到了,肯定要做他們認為的大的複雜的有突破的東西。就像一個成名作家,肯定要衝著巨著來寫,難道成天在豆瓣知乎上刷段子?


只選貴的,不選對的。


這個問題有些偏頗,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導演,不喜歡大製作。對於電影這種費錢的藝術,大製作意味著可能帶來,創作上的更自由。

賈樟柯拍《小武》的時候,錢再多一點,小武和梅梅的舞廳鏡頭,就會更加迷幻一點。畢贛拍《路邊野餐》的時候,要是錢再多一點,那個長鏡頭,開始的時候,就不會出現工作人員失誤,晃了一下的情況。

電影對錢和時間,永遠都有著更嗜血的要求。兩者疊加,可能意味著電影質量的升級。

但還是有羅德里格茲那種人,要求投資方把預算壓縮一下,他的電影,不需要那麼多錢。也有金基德這種人,當一個中國老闆,說給他一個億,要他隨便拍的時候,他起身就走了。

所有人都知道,別人的錢,沒那麼好拿。錢多了,也可能燒手。所有的投資,都會指向回報這一最後的目的地。好的電影人,同時也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一個優秀的數學家。他知道,電影投入需要停留在一個合理的區間。

這也是對電影的一種責任。

《路邊野餐》不到100萬的投資,屬於太少了。窮的結果,就是簡陋。

《黃金年代》就不應該投進去七千萬。這個體量的電影,這屬於超量。

《滿城盡帶黃金甲》也不應該投進去3.6億元,這麼多錢,只好在一廣場菊花,皇帝的真金龍袍上下功夫了。但這是為了花錢而花錢,已經不是創作上的必須了。

因為要承擔後果。

後果就是,搞砸了一部電影,可能就搞倒了一家公司。如王家衛拍《阿飛正傳》,就把鄧光榮賠的底朝天,從此一蹶不振。

另一種就是,把自己搞得事業生涯終止。一個導演,拍砸了三部,就沒人請了。

但在中國目前的電影環境下,電影狂飆突進,人變得極其緊缺。只要有過導演經驗,就可以拉來上馬。還記得《楊門女將》嗎。

還有一種情況是,中國市場太大,國外是砸了三部就沒人請,我們是砸了六部,還有人抱著撞大運的心態,往上沖。

當國人都覺得錢可以解決一切,把錢當做成功的最大衡量標準的時候,導演無法不偏愛大製作,票房也無法不成為衡量電影的唯一標準。

電影需要錢,但錢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看看那些糟爛的大製作,就知道了。一定要有人、公司、電影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中國電影才能學會合理投入。


想讓影片顯得有內涵,有靈魂,有精華,考驗的是導演的功力,說故事的能力,導演自己的人文修養,國外有些大導演,為了拍一部電影,劇本可以打磨4,5年。而這對國內大導演來說,簡直成了吃力不討好的事。

國內現在的情況是,在審查嚴重,觀眾口味「獨特」(大量的小製作好電影票房慘敗)的情況下,即使大導演原來有點藝術追求,也提不起興緻,索性完全把拍電影當成了生意,做生意要保證賺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有票房號召力而不是有演技的明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特效和場面上,因為那是可以讓觀眾在預告片里直接看到的。反正一句話,騙進影院,錢落袋為安。至於影片故事,內涵,對不起,哥實在沒空弄了。

那你會問了,觀眾看了罵沒內涵,抵制這個導演怎麼辦呢?嘿嘿,按照中國電影現在的市場格局和投資模式來看,你抵制哥幾個的電影,您就真沒大片可看了。況且,大量的觀眾還處在進影院就是為了看特效這個階段。參考大爛片《變形金剛4》國內票房。



因為就身邊廣大觀影人群的 X 性來看,不說大製作,壓根就沒有人去電影院看啊。


大製作的另一個原因是可以洗錢


大片的歷史是從2001年英雄的拍攝開始的。受到李安卧虎藏龍的影響,開始拍攝武俠大片,從明星的陣容等等開始。從英雄開始就走上了大片之路。


我拍個學生作業1000塊錢要不要花都要想半天還要開會討論,用個房間還要去找房東求爹爹拜奶奶保證不破壞場地然後砍半天價,你說我喜不喜歡大製作?錢多就能搭好看的景或者用實景棚,不用去租房子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租好的攝影機,就可以多上幾個燈打好看的光,還能多花點錢在美術上提升畫面質感,也不用讓演員義務勞動背人情債,你說我喜不喜歡大製作?當然喜歡啊!你說我資慈不資慈,我當然資慈啊!


就好比屌絲始終認為器大最關鍵,殊不知活好才是王道。


感覺跟題材有關,大製作多體現在戰爭場面、後期特效製作上,這些東西想不花錢都難吶


你這問題肯定是7年前該問的。那時候國產偽大片橫行。

現在流行的以小博大,名人經濟。最少的投資花在明星和宣傳上就能吃到最高的票房

對,我說的就是那一票爛俗喜劇和青春劇。

前提就不成立。


1.韓寒跟郭敬明的電影你覺得好嗎?但是人家票房高。大製作的電影噱頭足,沖著大製作也得去看看,對票房肯定有利吧。

2.我是大導演,我是不是很牛逼,你看,我都拍這麼大場面,這麼大投資,這麼多明星,這才對的起我大腕兒的風格。啥?你說電影好不好看?很重要嗎?


因為你看到的都是到了拍大製作體量的導演。

拍小製作的一抓一把,也有精品,你看了嗎?

這提問敢不敢再耍流氓點?

中國導演偏好大製作,你讓好萊塢那撥人隱形了?


五個字:奧斯卡情節


很多朋友說,去電影院就要看大製作!


本國的導演所拍的電視局其情節是把我們觀眾當零智商而進行拍錄,,,,,太不符合實際規律和人生活中的本能,,,,,三歲小孩都能看出太假。


推薦閱讀:

一個人的童年有多重要?
如何評價導演萬瑪才旦的作品?
姜文是否被過譽了?
以色列出品的電影有哪些經典之作?

TAG:電影 | 導演 | 影視評論 | 中國電影 | 電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