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在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而漢朝卻在七國之亂後走向興盛?


因為這是集權程度的發展趨勢問題啊!

我來梳理一下漢唐兩個大一統王朝的集權發展趨勢。順帶提一下秦隋兩個前任開拓者建立者,不得不死極有價值的犧牲。

秦:宗法封建時代的終結者。華夏大一統帝制君主集權國家的建立者。初始者。

全國普及郡縣制,徹底廢除分封制。

從各個地方成百的諸侯國大分裂變成分區域一級級向朝廷直接效命的無極限集權統一。

七八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各自為政世襲罔替傳統啊!大哥你一下全廢了,一點價錢不講?千古第一功業啊!

所以秦作為創始者,用盡一切狠手段打壓著地方實權派(六國貴族,社會中間階層,到了漢代,變成豪強了,後來,是門閥士族。角色一直在換,佔有的社會地位是一樣的。後來的宗室分封成藩王,就是這夥人在地方上的實權派領袖。換成藩鎮或者軍閥,也是這夥人的領袖。領頭的不管換了誰,中堅階層就是他們。主宰了地方實權,甚至朝廷全國的上層建築)。

人家近千年根深葉茂,你一個不足百年的軍國主義上台妄想一朝一夕徹底改變,就這麼被反彈廢了。

創始者,就是嘗試者,只有這十幾年壽命,又豈是偶然。

漢初,楚漢之爭。項羽的格局,呵呵,主導諸侯將相王,自己給自己封了霸王,只想著恢復春秋時的伯王諸侯大聯盟制度。還沒有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先進(周代壓根談不上集權,權力一級級下放,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更別提始皇震爍古今的皇帝制了,所以這種格局眼光必然被淘汰啊!

劉邦的統一建立,與其說是統一,不如說是最強大的諸侯國和其餘諸侯結盟,消滅了之前存在的最強大諸侯國和他的聯盟體系。代替了他。

對,劉邦就是代替了項羽自己在自己設立的伯王諸侯大聯盟制度中的領袖位置。這中間的過程,拉攏原來項羽體系下的部分鬆動小弟(英布等人),消滅項羽和他的死忠小弟。最後,在自己膨脹代替的過程中,自己諸侯國統治下和他國統治下的小弟也自立門戶。(韓信等人)

但是劉邦明白,大丈夫當如是啊!皇帝比那什麼傻逼呵呵說自己能取而代之做個伯王就好的項羽強的太多了!

他稱帝了!要恢復始皇的一切制度,繼承大一統君主集權的帝制。

可是,秦末已經把始皇建立的體制給整崩潰了呀。

集權程度嚴重倒退,一個諸侯大聯盟的狀態還要稱皇帝。

怎麼辦?

妥協唄。

秦朝前車之鑒在前,不能急,幾代人慢慢來吧。

妥協於當時的形勢。放著所有異姓諸侯接著存在,先坐上皇帝的位子。一步一步來。

安天下為先,集權步步走。

下詔,公布政治舉措收民心(民心,指最底層人民的安定,更重要的是中堅階層對上位者的支持)。

具體看 @葉微香 的這個答案:

劉邦為什麼可以奠定兩漢四百年皇基? - 葉微香的回答

劉邦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垓下之戰一結束,未稱帝前:

漢王還至定陶,馳入齊王信壁,奪其軍。

把所有在外面能威脅自己的盟友下屬兵權全收回來!!!

有了這個,妥協一下,給那幫子盟友下屬分功勞分蛋糕,自己爬上頂峰。

位子坐穩了,收拾他們。

用同姓王一個個把異姓王全換了。

諸侯大聯盟構成的天下變成了自己一姓之家。

劉邦事沒怎麼辦利索,走了。呂后接著整。功勛貴戚在朝廷內部抬頭,和在外頭的齊王等宗室地方實權派清洗了朝廷上層結構。

文帝景帝,就開始一直忙著收拾同姓的諸侯,搞中央集權大業。

文帝自己同姓藩王出身,沒搞成,景帝狠啊,用晁錯把膿包激化挑破了,再拿著老爸留的大殺器周亞夫,收拾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具體看我的這個答案:

歷史該如何評價晁錯? - Agoni 的回答

同姓諸侯徹底被打逼逼了。

經過如此強大的軍事暴力鎮壓,武帝上台的時候,一個個諸侯都知道自己整不過朝廷,全都乖乖在家讓武帝酹金失侯奪爵,屁都不敢放一個。

推恩令一下,諸侯被越減越小,失去了和朝廷抗衡的能力。

我的另一個答案歷史上有哪些人夠資格被稱為「國士無雙」? - Agoni 的回答里有這麼一段:

2:周亞夫

一時人傑,七國之亂,地方實權派影響集權制穩定,挽狂瀾於既倒。高祖分封制留的隱患,文帝隱忍,景帝處心積慮,被他簡單粗暴的完成了大半。諸侯經此事兩漢四百年見到朝廷屁都不敢放一個,武帝天天酎金削地減戶奪爵,一個推恩令終漢之世諸侯們就剩下戰戰兢兢在家出門聽國相叨避叨,自己回家沉迷酒色,不是自污就是放棄治療自暴自棄沒一點出息。

睦少好學,博通書傳,光武愛之,數被廷納。顯宗之在東宮,尤見幸待,入侍諷誦,出則執轡。中興初,禁網尚闊,而睦性謙恭好士,千里交結,自名儒宿德,莫不造門,由是聲價益廣。永平中,法憲頗峻,睦乃謝絕賓客,放心音樂。然性好讀書,常為愛玩。歲終,遣中大夫奉璧朝賀,召而謂之曰:「朝廷設廷問寡人,大夫將何辭以對?」使者曰:「大王忠孝慈仁,敬賢樂士。臣雖螻蟻,敢不以實?」睦曰:「吁,子危我哉!此乃孤幼時進趣之行也。大夫其對以孤襲爵以來,志意衰惰,聲色是娛,犬馬是好。」使者受命而行。其能屈申若此。

劉秀大哥劉縯的孫子北海敬王劉睦,小時候很聰明,叔爺爺劉秀很喜歡他,常帶著他在宮裡玩,長大去了封國。堂叔漢明帝一上台,之前的禁網尚闊就沒了,之前在封國名聲好,身邊圍了一堆人,法憲頗峻,當時就把愛讀書的習慣強制更改了,天天玩音樂。派使者去朝廷彙報工作,問使者怎麼說,使者可勁誇一遍照直說,你老人家這麼好,放心交給我吧。肯定上頭高興。劉睦當時就嚇壞了生氣說:你要害死我啊,你應該這麼說,讀書什麼的那些都是我小時候不懂事喜歡的玩意走的歪路,現在長大了不思進取,天天花天酒地,政治覺悟極低。

可見七國之亂於兩漢分封制封國削弱之積威。周亞夫功莫大矣。

就在這個形勢下,武帝時期,政權各方面高度鞏固,終於恢復了始皇時期的集權程度。

所以,因為漢初經過了七國之亂,反而成功達到了集權的目的。

隋朝結束三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大混亂(除去西晉短暫統一的時期,從東漢末軍閥混戰到隋滅陳的大分裂)。

民族大融合,南北甚至天下各個地方群雄四起的大分裂,政治制度完全崩壞。

士族舊門閥和軍事集團新門閥佔有了整個中間階層和上層建築。

楊隋皇家是關隴軍事集團和士族大聯盟的領袖。

短短的幾十年,也和秦一樣下死手集權,也被反彈幹掉了。

具體看我的這個答案,十分詳細。

如何評價隋煬帝這個隋朝末代帝王? - Agoni 的回答

唐代全盤繼承了隋朝制度。

接受了隋朝所有集權的經驗和成果。

很容易完成了隋朝朝思暮想的集權事業。

高祖太宗兩代人穩定形勢,開始打壓門閥。

高宗武后滅掉關隴軍事集團,徹底結束了自魏晉開始的皇帝貴族一體共治天下的王與馬政治制度。

然後再徹底把寒門庶族捧上了和士族門閥一樣在官僚體制的高位,接著徹底打通社會進步通道(科舉)。

君主制集權在這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具體的措施手段看我這兩個答案:

唐太宗的集權舉措是什麼? - Agoni 的回答

如何客觀公正的評價武則天的治世? - Agoni 的回答

唐初的一整個政權鞏固程度,都高於漢初的形勢。這就是時間軸的問題。時間軸越後,吸取的經驗包越多,制度越完善,這是不用辯證毫無疑問的。所以,唐初就已經達到了漢武帝時的集權程度,到了盛唐,開始下滑。

玄宗末期安史之亂,因為內部持續鞏固,一直保持對外擴張機制。機制飽和,邊疆衛戍由攻轉守,社會經濟的支柱均田制崩潰,以此為契機發展起來的府兵制等軍事經濟力量大幅下降,國力開始衰弱。

藩鎮在原有的鞏固的州(或郡)縣二級制中抬頭,由虛三級行政區劃成為了實權。

朝廷和地方的集權程度大幅下降,釀成巨禍。

平亂的過程和平亂之後,藩鎮徹底發展成熟坐大,形成毒瘤。

藩鎮的來龍去脈發展史,具體看我這個答案。為大家了解大眾關注度低的唐代藩鎮知識提供參考:

唐朝藩鎮割據有多亂? - Agoni 的回答

唐朝的大一統集權,經過安史之亂,演化發展出了藩鎮,就此名存實亡。

華夏的一整個千年國運,也就此改變。

最後補充一句,因為有了秦隋在大混亂之後狠絕果斷的一系列重典措施,打下了堅實的地基,漢唐由此才能歷經幾代,緩和剛柔並濟的穩妥集權。

也就是說,有了秦隋的不得好死,才有了兩個最值得驕傲的大一統盛世。


七國之亂主要還是王師作戰,是中央軍戰勝地方軍。所以勝利後王權更強大。

安史之亂最後是靠的各地節度使幫忙平叛,還借回鶻兵來打仗,所以這是一場地方勢力對抗地方勢力的戰爭,王師不是主角。戰後軍閥割據更嚴重了,中央王權衰落。


先說唐代。

並不是非常認同排名第一關於太宗與藩鎮的看法。關於太宗,因為和此題有點偏,我就不多說,但呂誠之先生說他不過「中人之才」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關於中唐的真實面貌,卻值得說一說。

首先,我們需要認清一個事實。在安史之亂後以至九世紀中葉,諸夏大地並非常人所理解的「藩鎮割據」。真要說有割據傾向,也就只有安史殘部的河北三鎮是不安分的主。為什麼這要說呢?因為大多的節度使是朝廷直接任命的,並且更換還算比較頻繁,所以很難有一般所認為的真正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軍閥」。

其次,我們來認識一下節度使藩鎮以及位於兩京的中樞這三者的關係。現在一提到節度使,我們往往會認為這是唐廷由盛轉衰的罪魁禍首,普遍的邏輯是:節度使=藩鎮頭子=世族與大地主階級=土匪軍閥,但是我們稍作思考便會發現這樣的邏輯顯然是漏洞百出的。節度使本身其實是唐代軍制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對,我用的是「改革」,因為這一職務的設立並不是沒有積極意義的,相反還大有作用,下面我直接借用黃永年先生的論述:

這就是所謂的府兵制,但是隨著吐蕃、奚與契丹的崛起,以及兵農合一導致的戰鬥力下降與持平已久的厭戰情緒,它已不能適應邊防的需要。武后朝就曾有七十萬大軍慘遭契丹伏殺,而被譏為「烏合之眾」。因此,改革勢在必行。睿、玄二宗先後用了十一年,圍繞著中原設立了九大節度使,其後又將其與採訪處置使相重合,從而形成了這一特殊的軍政體系。事實證明,節鎮的設立有效的改變了局面,其後僅僅范陽就多次取得勝利。

在這九大節度使中,尤以河西、范陽為重,因為他們要面對的是唐廷最主要的威脅,西方與東北的異族所以杜佑在《通典》中說:「哥舒翰統西方二師,安祿山統東北三師。」其中真正存有易主之心的恐怕也只有安祿山。而大亂一起,肅宗還是借用了河西、安西、隴右的兵力,可見那時中央對於節鎮還是有極強的控制力的。

多數藩鎮,至少在此後的一百餘年內,並不是真正的「藩屬之地」,理由我已敘述。大亂以後,最初確實因為招降平亂等原因,藩鎮數目劇增,但真要說割據,則有些過。

而兩稅法施行後,中央取得了財政的主導權,因此面對不聽話的地方頭頭們,也開始予以剪除。說到這裡,讀史者可能會提出涇師之變來反駁,因為著這起來不就是地方割據的產物嗎?德宗都被趕出長安城,朱沘都做了皇帝,這都不算那還算什麼?!——實際上,這恰好就是藩鎮並未獨立的重要表現。因為涇原兵本身就是安西、北庭的兵員,本不安分;而朱沘又是在河北失意,被另調至此。不屬於本地的區區五千人的部隊與傀儡一般的主子又何能「割據」呢?

至於皇帝身邊的內外朝,也就是中樞系統,並非充斥著世族與庶族之間的黨爭、宦官隨意操控著天子。前者已有大量的考證表明,無論哪一黨,都既有大姓又有庶門子弟,更何況所謂的世族在隋唐之際就以開始解體,甚至消失;而後者最常被舉的例子是憲宗被殺,但是事實上政變極有可能是太子所謀。

綜上,我們理一下中唐的政治格局。

節度使,大多是聽命朝廷。節鎮與宮內,也能基本上做到政令的暢通無阻。並且按時繳納賦稅,基本上能與京畿實行同等的法律。除了河北三鎮與淄博外,節度使多由中央直接任命、調動頻繁且無所謂的世襲。

皇帝,並不弱。無論是肅宗,還是德宗、順宗與憲宗,都還是基本能夠保持自己的話語權。雖然不能像他們的祖輩們獨斷乾坤,但要真說被架空,顯然是有違事實的。順、憲兩朝,先後裁了諸多藩鎮,殺了不少人。節鎮們更是趨於安穩。兩稅法的實行與生產力的恢復,更是造就了一個小「中興」。

所以,傳統的藩鎮割據國家分裂朝政敗壞是不具有說服力的。

中唐,並不黑。

再說漢代。

七國之亂,顧名思義是一場宗室之間的內戰。宗室之間,圖的就是一個九五之尊,這也是人之常情。讀史者或許會在意吳王世子與景帝之間的秘辛,但這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問題而已。我們都知道那個「白馬之誓」,藩王的作用不言自明。事實上藩王們的作為也都還不錯,沒有藩王們,可能眾多典籍早早散佚,江南這蠻夷之地也不可能得到迅速的發展。所以,劉濞起事之前,雖不能說是盛世,但國家的面貌是十分健康的。文帝的「三十稅一」,吳越的鹽鐵之盛,還有藩王對於「巴山楚水凄涼地」的建設,都是值得肯定的。

景帝平亂,事實上並沒有用多少時間,與天寶之亂相比,簡直不值一提。國本並未動搖,而景帝繼續著休養生息,經濟自然是持續上揚的。

好了,到了可能是題主所認為的盛世,也就是我們常謂的漢武盛世,但是我們需要做一個概念的界定,什麼是盛世?是開疆拓土?還是勤政愛民?如果以一個對於社會負責任的態度來看,後者顯然比前者更有意義。因為後者是國本,前者是錦上添花。武帝朝,很難將其與盛世真正划上等號。在經濟上,他的父輩為他打造了充實的基礎,所以他更多的是貫徹者而非建設者,而對外,他取得了不上成就,但這是建立在承平已久的基礎上的,而武帝在他的戰爭遊戲中幾乎將基業付之一炬。對於民生,他的統治下至少有2/3的時間是倦怠的。輪台罪己詔可不是下著玩玩的,當時流民紛起,國庫空虛,稅負暴增,漢室的江山真就快亡了。

好在後來的昭、宣二帝算是能幹,造就了「中興之世」,漢運也就此延續下去。

但這並不意味著西漢走上了高速發展的軌道,宣帝一死,各種問題就接踵而至。

所以,七國之亂與盛世,關係似乎並不大。而西漢起,豪門大族就開始萌芽,當時地方的豪族們都是有奴隸、有部曲,很多還有武裝力量,宗法比法大,漢末大亂,群雄並起,正式因為此,劉秀不也如此嗎?所以,某種意義上,西漢比唐代的地方割接更加嚴重,有實際就藩的宗室,遍布各地的豪族。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吧。

第一,中唐並不黑而西漢也並不是多麼盛。

第二,無論是七國之亂還是天寶之亂,與盛衰、割據並無絕對的遞推作用。

第三,論領土,即使到了中唐國家控制的實際面積也要遠大於西漢任何一個時期;論民生,中唐也並不比漢武以後要暴虐。論控制力,大家彼此彼此。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盛衰並不是一場叛亂能夠決定的,而確實是歷史發展的規律。沒有節度使和藩鎮,唐朝也會逐漸由盛轉衰,這是任何一個王朝所難以避免的。


我來提供一個角度。

七國之亂起自東南吳楚,地廣人稀步兵為主,在中原決戰,渣渣隊伍難扛中央車騎,而且戰線基本維持在睢陽一帶,對漢朝腹地的經濟破壞也有限,中央在平叛後對諸侯仍具有巨大經濟軍事優勢,對諸侯的控制力不降反升,由此走向集權。

安史之亂起自北方,河北之地自古是天下精兵之處,叛軍對陣中央軍硬碰硬一點不吃虧,另外交戰區域幾乎遍及全國,破壞巨大,平叛之後中央的經濟軍事優勢已經喪失,控制力下降也是合情合理,於是走向割據。

另外,不覺得七國之亂是被徹底平了,而安史之亂只是虎頭蛇尾草草收場么?


其實簡單的說是漢朝從相對權力分散走向了中央集權,讓封建勢力更穩固。而唐朝卻是從相對穩固的中央集權走向了分散,導致了封建勢力的分裂。


安史之亂打了7年2個月,七國之亂3個月就平定了。

安史之亂的影響、規模、破壞性、持續性都遠不是七國之亂可比。


看來這麼多人的回答。感覺都不在點子上。

人心、形勢這些算是輔因,絕對不是主因。

主因是人!

漢朝七國之亂之後有漢武帝這樣的牛人存在,而唐朝安史之亂之後再也沒有出唐玄宗這樣的帝王了。

事在人為。牛人之所以是牛人,不僅是因為他們能夠順應形勢,更因為他們能夠扭轉各種不利形勢,最終平定海內。創造盛世的君主如漢武、唐玄、康熙剛當上皇帝時候,哪個不是也面對大權旁落,權臣當道的情況,這3人是真的牛人,才能扭轉乾坤創造了後來的盛世。

一些悲劇的朝代,如晉,沒能出一個像樣的帝王,所以整個王朝一直是亂著過來的,連中興的機會都沒有。


生病趁年輕啊!

「七國之亂」是在漢朝初期,一切蒸蒸日上,在上升時期。漢朝初期,經過高祖,呂后,文帝的經營,中央集權之勢已經形成,一些藩鎮只是強弩之末,因此,被周亞夫滅掉之後,中央集權更盛,此為剜瘡之痛,之後只需要修養生息即可。

「安史之亂」發生之時卻是唐朝痼疾爆發之時。玄宗時期唐朝中央集權已經減弱,經濟形勢也不能滿足中央對軍隊建制的把握。八年安史之亂,經歷了三朝皇帝,代宗(李俶)終於收復失地後,還被回紇兵痛宰。如果說安史之亂是一次大病,那麼唐朝平叛之後只能說病情絲毫沒有帶來緩解,卻有了更大的病--宦官。也就是藩鎮外患未除,宦官內傷加重,只能走向衰弱。

綜上所述,「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除了是發生在兩個朝代的兩次叛亂之外,沒有可比性。


雖然兩亂之中睢陽都出了個守城達人.但安史叛軍顯然很善於吸取經驗教訓,沒死抱著一棵樹.人家繞過去把兩京端了. 當初七國叛軍這麽做的話,八成後面也沒劉徹的事了.


1,時間長短不同,範圍不同,結局也不同:七國之亂從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首都長安並未受影響,最後七王皆死,六國(除楚國外)被廢除,中央權力未受大損;安史之亂則長達八年,幾經反覆,長安也兩度淪陷,最後安史雖滅,被招降的藩鎮,立功的節度使們分割了中央的權力,要是玄宗不濫殺大將,潼關守住,也許安史之亂與漢七國之亂影響就差不多了。


七國之亂,中央完全是又準備的,有目的削藩。唐朝藩鎮禍患,中央根本沒有準備。唐朝真正出現藩鎮比中央還強,那是黃巢起義之後的事情了,以前基本就只有河北的一些藩鎮作亂,中央能夠控制大部分地區。宦官專權才是唐朝當時的主要問題。


七國之亂的時候,天下剛剛經過楚漢之爭、討伐諸呂等戰爭,民心思定。人民反對戰爭。再加上當時漢景帝誅殺晁錯坐實了吳王劉濞等人是在謀逆叛亂,這下子無論是諸侯國還是人民,一下子都站到了漢景帝這邊。再加上漢景帝的弟弟梁王兵力雄厚,太尉周亞夫有時有名的大將,於是整個天下的形式自然就到想了漢景帝這邊。七王之亂之後,諸侯國事實上被削弱,這就為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提供了現實基礎。而漢武帝的推恩令在明面上是為了照顧諸侯王的子孫,諸侯國沒有起來反抗的口實,所以說漢朝在七國之亂不僅沒有被推翻,中央的權利反而加強。

唐朝就不同了。中央政府的主力軍隊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時候,基本上消耗光了。再加上吐蕃入侵,唐朝皇室和中央政府的權威一落千丈。而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掌握了實際兵權的各個藩鎮乘機坐大,開啟了藩鎮割據的局面。此後雖然歷代皇帝努力削藩,但是此時地方藩鎮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削藩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工業社會以前的中央集權沒有正麵價值,工業社會及以後的地方割據沒有正麵價值。


西漢七國之亂可以算是皇室內部的權力整合,結果是塑造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央。

安史之亂,那就是造反啊!要把皇室打死自己來啊!

這完全不一樣好嗎?!


安史之亂並非我們教科書上所寫的在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了 而是從公元755年12月16日開始到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始終沒有平息 換句話說就是唐朝根本就無力平息 直到被安史余部河北三鎮拖垮最後滅亡


因為劉徹生在漢朝而不是唐朝!這樣的帝王千年難遇吧


兩場內亂看似雷同,實則有很多不同之處而導致了截然不同的趨勢。

1.領土問題

七王之亂的主戰場一直都被遏制在滎陽附近,諸侯軍沒有拿下洛陽,也沒有攻入關中之地。所以未對朝廷的直轄區域造成大規模的破壞(漢初實行的是半分封半郡縣制,天下之東多為諸侯國封地,天下之西多為朝廷直屬的領土)

安史之亂卻是禍及了河北,河南,關中各地。連兩京全都被叛軍攻陷。朝廷直接被摧毀,首都和人口經濟重鎮很多都被戰火蹂躪了。以至於中原人口損失,經濟破壞嚴重。

2 戰爭時間

七王之亂從起兵到平定好像就用了三個月

安史之亂一共亂了8年

3 戰後實力對比

七王之亂後,諸侯國從領土到權力都削弱不少,而中央的軍力未受到巨大損失,此消彼長間中央集權進一步提升了。

安史之亂後,中央直屬的軍力消耗很多,城鎮破壞嚴重,人口損失巨大。己無力用武力震撼節度使了。別說用武力削藩了,好像亂後還發生過吐番攻破長安的醜事。可見衛軍戰力己大不如前了。

4 人情問題

七王之亂是中央和諸侯王間的矛盾。戰後除梁王外,其他附逆的王都是罪人,予以懲罰削弱其勢力合情合理。

安史之亂唐軍調動了所有聽命的節度使,由天下兵馬副大元帥郭子儀統領對叛軍作戰,戰後節度使們都是功臣,再削藩就等於不獎反罰,可能真把別人氣反了。中央集權自然是搞不了了。

從以上幾點分析,七王之亂後朝廷強,諸侯弱,中央集權自然加強了。

安史之亂後中央和叛軍兩敗俱傷,而節度使趁勢做大。


一個走向集權,一個走向分裂


如果潼關未破,玄宗未退,那麼兩起叛亂會更相似一些


主要還是通訊手段不利,心太大,生產力跟不上。


七國之亂主要集中在東部,平叛很快,不足一年,漢朝實力沒有遭到破壞。前期主要靠粱王和齊王對抗反王,周亞夫是看準了才動手。安史之亂,經歷八年,中原和關中都殘破,皇帝是靠藩鎮撐到勝利,自己缺兵少將,對北方和西北都有點失控了。


那是因為唐朝中期開始藩鎮勢力不斷擴大,安史之亂是依靠其他節度使平叛,雖然平叛成功,但中央也在逐步喪失對藩鎮的控制…而西漢的七國之亂時,七國諸侯開始時雖然取得了些勝利,但畢竟是以一隅敵全國,中央政府有著絕對的權威,禁軍實力遠勝於諸侯軍,眾多諸侯還是心向中央的,再加上政治開明,君明臣賢,民心所向…


平定七國之亂的漢朝軍隊是完全效忠皇室的,比如周亞夫,梁王劉武。 剿滅七國的過程是完全受皇帝節制的軍隊獲得叛亂地區的控制權,朝廷的影響力持續擴大,叛亂地區的稅收在平叛結束之後直接可以上繳中央,補充中央平叛的財政消耗。

安史之亂叛軍主要是由胡人( 昭武九姓等粟特人後代)組成,後來被藩鎮的力量(皇室在中央沒有直接效忠自己的軍事力量)以及外族(吐蕃,回鶻)平定,平叛之後北方河北三鎮(魏博,承德,幽州),因為本來就是安史起家的地方,由安史原來的部下掌握,朝廷連節度使任免權利都沒有,更不要提稅收(當地民眾還為安史立祠堂,可以想見朝廷對這裡控制之弱)。平叛過程財政消耗巨大,尤其是坑爹的回鶻洗劫長安,再加上朝廷沒有辦法從河北等地獲得穩定的稅收,無力鞏固直接受中央支配的軍力,喪失對藩鎮的威信,因此最終導致惡性循環,藩鎮的勢力逐漸做大,朝廷的勢力逐漸縮小。而好不容易組建的神策軍最後完全被宦官掌握,導致皇帝廢立完全出自宦官,最後唐王朝內憂外患而滅亡。


推薦閱讀:

在美國,言論自由的邊界劃在哪?
為什麼共產主義在美國沒什麼發展?
如何看待里約奧運會閉幕式安倍晉三化身馬里奧?
怎麼看待「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句話?
如果取消了民族,以後會不會以省來區分人群呢?

TAG:歷史 | 政治 | 唐朝李唐 | 中國古代歷史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