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業革命到底是電帶來的還是流水線帶來的?
再看《創客》一書,他裡面講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主要談了生產線的流水作業,根本沒說過電氣,到底是什麼帶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是這本書,很值得看
人類能力的提升,在於幾個方面,一個是能生產什麼,二是以什麼方式提高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並降低生產成本。(這個既與技術工藝有關,也與流程組織有關,)三是擴大產品與技術的市場範圍。電,使得這三個方面都產生根本性變化。
鋼
鐵行業從小規模向大規模發展,依賴大規模運輸能力的實現(煤和鐵礦石的鐵路,水路運輸),單爐煉鐵鍊鋼能力,軋制鍛造能力的提升,這些部分與蒸汽動力相
關,但廠內設備能實現流水線作業,能提升規模和效率,與電力和電機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鋼廠一般都會建設自備電廠,這是因為鋼廠無法承受停電的後果。英國最初是煉鐵大國,但鋼產量極小,1856年酸性底吹轉爐法(貝塞麥法)、1879年鹼性底吹轉爐法(托馬斯法)、1856年平爐法(西門子-馬丁法)、1899年電爐法(埃魯法)等技術出現後, 鋼產量才真正實現大幅度提升,這些東西都與電不無關係,很簡單,鼓風機的使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是19世紀下半葉,1831年法拉第發現了磁電感應現象,到1865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了發電機,1870年比利時工程師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電力在工業領域開始代替蒸汽成為主要的能源和動力的來源。內燃機的應用和推廣,包括使用內燃機作為動力的機動車的出現,有賴於電力工業(煤作為主要能源)和鋼鐵行業的規模化發展。
而汽油機用於車輛,較早的是德國人奧托(Nicolaus A.Otto)於1876 年發明並投入使用的。亨利福特的流水線,在汽車組裝中,汽車底盤在傳送帶上以一定速度從一端向另一端前行.這個也是與電機驅動無法分離的。商船早期都叫steamship,或者steamvessel,
主要是因其採用鍋爐,早期用煤,後期用重油,鐵路內燃機車到20世紀20,30年代才出現,柴油機用於船舶則是20世紀初。
交通運輸工具生產行業的發展,一是來源於材料,二是生產過程的動力,三是工具本身的動力。金屬材料行業發展離不開電, 鋼廠本身就是耗電大戶,車身衝壓、零部件鍛造切削也離不開電力。大型船舶,大型設備,大型建築離不開的技術之一,焊接技術,也是沒有電就無法無法規模化普及的。
電話電報什麼就不扯了。擴大市場,降低交易成本。
所以多數來源認為 電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也是最主要的標誌和要素。
和冷哲的相同之處在於,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關鍵都在與能源生產和傳送方式的革命。只不過一定程度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在能源的生產使用方式上 需要固定集中的 基本都是電力取代蒸汽機 需要機動分散的 則讓位於內燃。和冷哲的差異就在於對此兩個方面的側重。這個問題我倒覺得Jeremy Rifkin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及《零邊際成本社會》講的不錯(兩本書之中看一本就明白了)
工業革命的根本,不在於生產的形式,而在於是什麼允許了新的生產形式。換言之,生產形式只是工業革命的結果,而不是工業革命的起因。
Jeremy Rifkin認為對於生產來說,決定性的要素有:工業能源的生產和傳遞方式、信息的傳遞方式、物資的傳遞方式。
第一次工業革命有別於過去的特點在於蒸汽機使得工業能源處處可得、時時可得,將生產從季節性而且少見的的河道、風場之中解放了出來。而電報,使得信息的傳遞速度第一次可以不必依賴物資的傳遞速度。蒸汽機也迅速提高了物資的傳遞速度(火車、輪船)。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結果是生產大規模在各地繁衍,但在各地,生產又是集中的。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在於:內燃機使得物資的傳遞更加便捷,過去必須依賴鐵路的,現在可以進一步依靠公路移動。門到門的物資傳遞成為了可能。效率大為提升。信息的傳遞有了電話,這同樣是「門到門」的信息傳遞,而不必去電報局收發了,這再次提升了效率。電力使得生產可以更靈活,生產時間可以更長,廠房布置可以更有利於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讓生產可以分散開來,更加因地制宜。
這種差異是決定性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是一場第一次工業革命條件下的戰爭。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條件下的戰爭。為什麼這樣講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勤基本依賴火車。鐵軌鋪到哪裡,才能打到哪裡。突破是緩慢的,因為一旦脫離了鐵軌,部隊能夠獲得的彈藥供給立刻大幅下降。因此部隊不能夠迅速突破,擴大戰果。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內燃機全面普及。大量彈藥供給可以直接由卡車提供。部隊一旦突破一點,後勤迅速跟上,這才能打得出閃電戰。否則,剛突破一兩公里,後面彈藥供給就跟不上了,這還怎麼打閃電戰呢?
——————————————————————————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內燃機是比電力更重要的要素。而流水線,則只能說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結果,而不是原因了。忍不住貼圖...我是認真的!
先上結論,再做解釋:
單個開創性技術+成熟外部環境=技術的大規模商業應用
我們來看看前兩次工業革命的普遍規律,嘗試帶入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是瓦特改良蒸汽機,而後粗線鐵路網,才鑄就了運力的大幅提升;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是電。愛迪生髮明電燈泡,並且固執地認為未來電的發展方向是電器設備,於是在摩根的幫助下創辦了通用電氣GE;但是,愛迪生的助手並不這樣看,這傢伙認為電的發展方向是電網,只有電的大規模普及才能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為後來的商業應用做準備,於是乎有了美國電網;第三次工業革命(信息革命)的標誌是IT技術。結合前兩次工業革命(蒸汽動力+鐵路網、電+電網),可以推斷要想實現IT技術的大規模商業應用,需要有成熟的外部環境,類似IT網之類的東西——有人將其稱為「雲計算」。再談商業應用:
之前簡單聊了電,現在聊聊流水線。早在福特將流水線引入汽車生產之前,這種模式就在食品業得到應用。當時美國汽車業規模很小,都是按需為顧客定製汽車(手工業時代特點——定製),售價極高,一般美國家庭根本負擔不起。老福特作為GE的電氣工程師,早就想做大汽車業這塊蛋糕。在看到愛迪生助手創辦美國電網、企業用電成本大幅降低後,覺得時機到了,於是引入流水線,開始批量化生產汽車(工業時代特點——批量化、標準化),後世人盡皆知的T型車就此誕生。
很難說到底是誰導致了誰。我們通過探索工業革命史,得出了某種普遍規律,那些為歷史所銘記的偉人恰巧又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僅此而已:馬克思、韋伯、塗爾乾等人處在手工業小規模定製向資本主義大規模生產轉變的時代,這些偉人探討了組織的變化規律;而今,我們處於體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經濟向知識勞動者和知識勞動經濟轉變的時代,組織形式又會有何不同?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角度不同罷了,其實講的是一回事
為什麼每個人都想對一個極其複雜的狀況或事物找一個唯一的絕對的概括的好記的答案?如果這是一種學習,那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心態?答案都很精彩,只是對提問題的思路略有不滿。答非所問,請摺疊。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能源帶動的工業生產的自動化
贊同冷哲。作為和其他時代進行效率比較的標誌,重點可以觀察幾點。
第一,是否增強單個人或組織的能力
第二,是否更便於人從歷史經驗中獲取信息第三,是否更便於人與人交換信息
第四,是否更便於人與人交換物品為什麼這麼說?人類社會的發展,主要推動力量不是個體人生理功能的提升,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協作和專業化分工。後者的效率越高,整體產出與分配就更順暢。
最早分散的耕織牧獵,有了文字。大航海時代出現了基於海上運輸的商品交換,因此海岸地區首先繁榮起來。之後鐵路和蒸汽機為大城市之間提供了低成本的陸上運輸,大塊平原的大陸國家又追趕上來再後化石能源和電力支撐的普及低成本運輸,以及電學通信,進一步加強了陸海交通便利的人口大國的地位。戰略資源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再再後電子信息浪潮,除了人口和文化,其他資源啊地理啊都又不太重要了。理論物理不突破,暫時就這樣了,地球上混混。有那麼複雜么?
從猿到人,是火。
農業革命,是金屬。
工業革命,是能源。
信息革命,是網路。
推薦閱讀:
※小米為何為 2014 年簽署的一筆 10 億美元三年期貸款進行再融資?
※怎樣招到python高手?
※2014年,如何評價昆明這個城市?
※作為陳式太極拳傳人的後代,我該如何把家族事業發揚光大?如何在北京的 CBD 開一間能招到很多學員的武館?
※在釘釘工作是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