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奇瑞集團旗下凱翼品牌發布的車型?市場前景如何?
在第17屆成都車展開幕前夜,由奇瑞控股集團旗下的凱翼品牌正式發布,首款中級SUV概念車i-CX同時亮相。預計凱翼將於年底前推出首款量產車型。凱翼是要打造汽車中的小米么?
以下吐槽為本人投稿給駕仕派的文章
=====================================================================
凱翼汽車:本屆成都車展「大忽悠王」非你莫屬
凱翼汽車在成都車展前夕做了一場盛大的發布會,以此宣告自己的誕生。而作為整場發布會最大的主角,鄭兆瑞似乎很想用互聯網行業的方式——比如那份演講PPT的風格,以及演講稿中出現的高頻互聯網辭彙,讓人們很好奇這家全新的公司將如何運作。
汽車、互聯網,這兩個詞語顯然是當前的大熱辭彙,特別是在特斯拉今年一夜成名之後更是成為各大車企效仿的對象。那麼,凱翼,這家自詡為互聯網汽車公司的,能夠成功嗎?至少,在我看到凱翼那兩款基於奇瑞的「新產品」後,我的看法是:凱翼這牛很可能吹大了。
凱翼的「創新」 ,大家一起腦補一下未來
凱翼汽車並不神秘,可以把它看做是從老牌自主車企奇瑞中分化出來的一家新車企,甚至於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以前奇瑞的頂層管理者。所以,這家新生車企在當前白熱化的市場環境中,必須要尋找一個「標籤」,以便讓自己能夠和奇瑞有所區分,或者說不會被低端化。
因此,凱翼汽車整場發布會的核心內容是把自己定義為「以創新為驅動打造智能互聯汽車」的新品牌。這個提法顯然很具有中國特色——市場的熱度是什麼就去做什麼宣傳,比如前段時間雲計算熱的時候,就連餐飲企業都要去說自己基於雲計算大數據。
凱翼汽車認為,自己的機會在於「用互聯網思維去造車」,因為這是一個年輕人的網路時代。那麼凱翼所謂的互聯網造車是如何定義的呢?凱翼汽車的新聞稿中這樣說:
「本著契合年輕的網上一代的喜好和生活方式,凱翼汽車依據他們的特性推出其自主研發的智能互聯平台,以汽車為載體,整合音視頻、計算、感測、控制等多項先進技術,構建全方位高效的汽車安全管控系統,通過它用戶不僅可以實時感知車內車外的各種狀況如疲勞駕駛、車道偏移等,……凱翼汽車更是以自身資源整合行業領先製造商,與多家知名IT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開發出一整套對應的車載互聯應用系統,在網路、娛樂、導航、控制方面讓用戶隨時處於』全時在線』……」
遺憾的是,我們眼前凱翼的所有新聞稿都和以上這段文字類似,裡面並沒有提及任何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解決方案。有的不過是把互聯網上的那些辭彙生硬的嫁接在老一套的汽車行業中,甚至可以說,把這套措辭放在任何一個現有品牌上都可以成立。
我們不禁要問:凱翼的智能互聯網平台如何整合車內的眾多技術,解決方案來自哪裡、是否有已經成型的解決方案可以搭載?那些尚未在豪華車上普及的安全技術如何實現低成本化、技術又是那些供應商合作?新開發的車載互聯網應用系統和當前的車聯網系統有什麼不一樣,是在哪些方面實現了凱翼所說的「創新驅動」?
似乎這些問題凱翼都並沒有在發布會上回答,並且也沒有任何一項具體可見的解決方案被放置於台前。對此,凱翼汽車自己卻信心滿滿,按照他們的規劃,凱翼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具備領先智能的互聯網技術,他們將會在北京、上海或者其它地方成立凱翼汽車智能研究院,同時也會採用合作的模式。
所以現在,請我們用這些有限而空洞無物的辭彙,自行腦補出一個屬於未來的凱翼吧。
站不住腳的「定位」 咱別這麼抽象好不?
即便我們即便不糾纏於文字,對凱翼汽車的品牌定位進行分析,它的互聯網概念也依舊難以說服市場。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未來購車人群的年齡分布,25-34歲之間的消費者佔了汽車消費市場的40.3%,24歲以下佔4.9%,所以說34歲以下已經佔了將近50%,而且這個數據還有進一步增長的趨勢。」鄭兆瑞用這一組數據來佐證凱翼汽車的用戶群是年輕的上網一代。
可是,「上網的一代」這個定位本身就值得商榷,因為現實當下,所有的車企都瞄準了80後、90後甚至00後。這群人都是上網的一代,因此凱翼的定位和主流車企的定位並沒有差別,或者凱翼的定位根本站不住腳。
除開站不住腳的人群定位,凱翼還非常激進的提出了學習IT企業、使用互聯網思維來造車。在凱翼發布會上,鄭兆瑞在總結了互聯網消費的六個特徵以後也提出了凱翼汽車的五個特點:新、輕、精、智、贏。他說,「新」就是創新、「輕」是輕資產、「智」是智能互聯、「精」是精品車、「贏」是經銷商雙贏。
可是仔細想一下這五個字,凱翼似乎想得很遠,可現實不一定能夠支撐。最明顯的一點是凱翼提出的輕資產運作模式,按照凱翼的說法,他們重點投資在研發和品牌營銷領域,然後選擇代工或者租賃工廠的方式,按照他們建立的生產、採購、製造標準,去進行生產。鄭兆瑞認為這樣的做的理由在於,未來中國4000萬的產能,但中國實際銷量最多2000萬輛,那麼還有一半的富餘產能供他們選擇。可是不知道鄭兆瑞是有意還是無意忽略了車企之間的競爭以及各家生產的非標準性,凱翼讓長安生產,長安的生產設施能夠生產凱翼研發的車型嗎?就算長安可以生產,那麼長安願意去培育一個自己的競爭對手嗎?所以這種輕資產的模式最多是凱翼從奇瑞那裡借點資源來生產,把奇瑞的淘汰產能利用起來,實現攤銷成本。
更讓人不解的是凱翼的「精品車」戰略。在成都車展上,凱翼展示了兩款A0級的新車型C3/C3R,我們可以一睹凱翼這兩款車的「互聯網性質」。凱翼的新聞稿中寫到:
作為5萬元自動檔家轎開創者,C3/C3R以「智」、「豐」、「易」、「享」四大核心賣點為支撐,讓駕駛從枯燥的機械動作轉換到一種人、車和數碼世界的完美互聯。
「智」具體指「智聯科技」,多功能集成觸屏、互聯衛士診斷系統、遠程物聯控制系統、語音識別控制系統及數字投影HUD顯示,豐富的科技配置,尤其互聯科技的應用,C3/C3R讓移動互聯體驗隨車而行……「豐」即「豐富配置」,全景全方位感應雷達、R檔可視倒車影像、SRS6安全氣囊、5組限力預張緊安全帶等眾多配置……「易」,即「輕鬆易控」,技術成熟的中國十佳發動機,CCS定速巡航系統、EMT/4AT自動檔、真皮多功能方向盤、電動調節外後視鏡……「享」,即「暢享舒適」,全方位聲學靜音享受、居家式靈動儲物空間、炫彩多色車身、全視野擋風玻璃等賣點,完美契合了用戶的駕乘需要,使其成為一款真正從市場出發、從消費者出發的產品。
毫無疑問,凱翼以為加一個觸控屏幕、HUD投影,再用淘寶上幾百元的OBD裝置提供一些汽車遠程控制和診斷功能,就是一款互聯網汽車、就能夠「讓駕駛從枯燥的機械動作轉換到一種人、車和數碼世界的完美互聯」?當然這款小車標價5萬元在四五線市場還是有受眾,但是5萬元的精品車,並且還以此自詡為「以創新驅動」的智能互聯網汽車是不是有點太過誇張了?簡單作一個比喻,這就好像諾基亞看到iPhone出來以後,立即準備跟進一個互聯網手機,可惜的是,這個手機屏幕目前還是黑白屏幕。
最後則是凱翼和經銷商雙贏的問題。凱翼汽車表示:「我們選擇經銷商,在原則上一個地市一家經銷商簽三年合作協議,三年之後達到我們的滿意度、佔有率等要求,會繼續簽獨家合作協議,所以這樣保證了經銷商的利益。」實際上,區域經銷商代理制在很大程度上是限制發展的模式,缺乏有效的競爭和有效協同,導致難以做大做強,同時也反映出凱翼在前期招商上只能用這樣的手段拉攏經銷商投資人。
反正,凱翼無疑是本屆成都車展上最大的一宗忽悠:將所謂的「互聯網理念造車」吹得天花亂墜,帶著大家展望了一下美好的未來,然後掏出兩款5萬塊錢的、和互聯網造車沒有一分錢關係的小車,說:我怕你們一時接受不了最新的時代產物,先從入門級湊合接受一下吧。
呃,親,你把看客當啥也不懂的傻子,這樣真的好嘛?
- 奇瑞和小米模式沒有關係。
- 觀致搞互聯網,搞雲都暈;我不信江北奇瑞能搞什麼名堂,不過在江北圈地騙錢而已。
- 凱翼的英文 Cowin,原來就是旗雲。
---------------------------------------------------------------
凱翼,汽車界的小米?汽車是耐用消費品,小米的玩法肯定行不通。
奇瑞早期的老人沒地方安排,被老尹放出來。要求自己干,找政府拿了資源林立山頭。也是奇瑞沒有合理企業治理機制的後果,老人失去權力不願意離開失去收益,必須安排項目才能生存。奇瑞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尹不放權。後面有的打架呢。
個人感覺噱頭而已…依然相信機械入骨,電如肌…互聯網是什麼?我猜最多只能算是毛…
汽車經不起噱頭,品牌認同感是消費者考慮第一位的,安全耐用次之,再次是經濟性,而科技感,舒適配置是消費者最後考慮的,一個汽車品牌想成為市場的弄潮兒靠的是口碑的積累而不是嘩眾取寵,德系美系的百年老店無不是靠百年來的兢兢業業積累的口碑。國產自主汽車廠商被合資廠打壓的非常厲害,為賺取快錢解決存活問題,只能瞄準合資廠商真空地帶的低價車,低價必然低成本,低質量,低售後,導致品牌的認同度和品牌價值極低。同時國內汽車產業起步晚,技術幾乎是從0開始,又由於合資廠商的技術壟斷,使得我們本土的自主廠商進步遲緩,更可氣的是,自主品牌也互相視作競爭對手而彼此隔離。個人認為,在合資品牌的高壓下自主品牌要有出頭天,必須聯合起來共同開發技術共享,發揮各自的特長提升自主品牌的競爭力,有一天技術儲備達到市場主流的時候,國家一定也會出台相應的政策保護國內自主廠商,在技術積累的過程中,積攢更好的口碑,讓老百姓信任自主品牌,這樣才能得到市場。
作為一個從業人員,本人表示每次車展都要面對廠家給的一坨東西或是一坨空氣,來編造各種概念,所以看到凱翼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那天做完我們客戶的發布會後,專門去看了一眼,嗯,然後覺得他們的公關團隊蠻拼的,起碼拋出來的概念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牌子被人記住了——被罵好過被遺忘
我覺得不會有太大的機會。 消費者不是傻子,不是換個馬甲忽悠幾句,就能把5萬的東西賣出25萬的價。 想要擺脫低水平的價格競爭,還是要紮實的下功夫練好基本功。如果哪天奇瑞的車能夠做出50萬水準的車,但是賣5萬。那就算起名字叫一泡狗屎,一樣風靡全國,甚至席捲世界。 所以,踏踏實實練內功,比什麼都強
大家咋就這麼不看好凱翼呢。。。作為凱翼的一線大區職工,面臨著許多質疑,責問,但是該奮鬥還要努力啊~
1.凱翼汽車前身是奇瑞的江北商用車項目組,後來單獨開來運營,奇瑞集團投資佔50%,屬於和奇瑞汽車同級。
2.凱翼汽車現有的車型為原先奇瑞的幾款車型,為啥奇瑞自己不生產,凱翼來生產,大家自己腦補
3.凱翼在發布會也說了採用輕資產模式,這個輕資產其實就是,凱翼目前完全沒有自己的生產線,是租用原先的奇瑞四廠的一條生產線,而且目前看來未來也沒有自己建線的計劃4.蕪湖當地坊間傳說其實是因為當年奇瑞的高層和奇瑞各種關係鬧翻了,帶著一批人出來單幹,奇瑞集團不幹就投資了50%5.目前大部分人都不看好,預計幾年的產量在4000台不到,未來前景不明朗奇瑞還是把全球最長中文車名「奇瑞捷豹路虎攬勝極光馬年特別版」這款車先營銷好,再弄其他吧
說概念似乎很美,說實際解決方案讓人云里霧裡,奇瑞已經做死了很多個子品牌,多一個又如何?
先把機械部分搞好了再搞這些吧
1.用戶參與設計(可選配置、內飾風格)、建立圈層:2015.7眾包平台正式上線,與國內50多所院校工業設計專業合作,激發設計熱情,同時強化了平台溝通、交流、投票甚至吐槽的功能 2.操作層面需商榷, 如網友方案的可行性,工藝生產環節的實現等;3.輕資產的模式,將資源集中到研發和品牌營銷方面,在生產方面採取委託代工和租賃模式,短期內自己不建廠,忽略了車企間的競爭。
這玩意就是騙錢,套政府補貼,
推薦閱讀:
※哪個中國汽車品牌最有可能先進入美國市場?
※奇瑞汽車近年來銷量為何大幅下滑?
※觀致3 這款車型到底是怎麼個來頭?
※奇瑞變成今天這樣,尹同耀怎麼還不下台?
※瑞虎7與瑞虎3,5的關係如何,7能否作為5的換代產品,瑞虎7有怎樣的故事?瑞虎7市場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