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 對於傳統高等教育會有怎樣的影響?對於促進教育改革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MOOC 對於傳統高等教育會造成衝擊嗎?它會如何影響傳統教育?


記得 MOOC 剛出來時,很多人都喊大學要關門了。彼時我還在大學任教,真的小害怕了一下。現在看來,這種害怕純粹多餘。MOOC 對大學有衝擊,而且很大,但決不至於關門。這種衝擊更多體現在讓大學變得更好,可以看做外來力量的「倒逼」。能逼出三個方向的轉變:評價機制、教學方法、學校職能

一、課程評價機制的轉變

評價機制決定了利益導向;利益導向決定了工作如何展開。所以,評價機制變了,工作結果就會隨之改變。

舉個例子:

這是我曾工作過的教學團隊對同一門課在不同歷史階段寫的課程簡介。哪個會讓你感覺更親切、更想點進去看看?

左邊的簡介截屏自國家級精品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 哈爾濱工業大學 王宇穎,右邊截屏自中國大學 MOOC——C語言程序設計精髓。明顯 MOOC 的簡介更合年輕人,也就是課程受眾的胃口。那精品課的簡介是寫給誰看的呢?

高教系統評價教學質量,一直使用「專家制」,自上而下。對教師而言,只有上面的專家、領導說好,課程才是好的,學生的評價是微不足道的參考。這必然導致課程建設會把注意力放到如何迎合少數專家的標準上,而忽略學生的感受。比如說,「國家級精品課程」(本科課程 - 課程中心)代表中國高校最高教學水平,參評時起決定作用的是課程負責人的名氣、人脈和申報材料的準備,至於本校學生是否認可「精品」,沒人關心。所以可以看到,最後選出的課程負責人都是大教授,甚至其中有人早已多年不講課了。這就是專家評價權重過高帶來的問題。(當然,精品課程中還是有很多真精品的,肯定不都是包裝出來的)

而MOOC是把課程的每一個細節都公開在網上,質量好壞由對課程有過深入了解的人來評價,其中大多數是學生。於是就發生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MOOC 負責人的平均年齡和職稱要比精品課低很多。比如中國大學 MOOC 平台首批課程的 12 位負責人中,只有 5 名教授。如果你覺得這說明課程質量低了,你就被光環蒙蔽了。事實上課程受學生歡迎的程度,和職稱是不成正比的,甚至有時是反比的。不信你看,還是中國大學 MOOC 的首批課程,學習人數排名前十的課程,只有三門是教授開的,而且 top 2 的主講連副教授都不是。雖然學習人數不能完全說明課程質量,但這種極端反差還是值得思考的。

當教師解(bu)放(li)手(zhuan)腳(jia),開始只面向學生授課,課程就會更受歡迎。但這裡也有隱憂。受歡迎,未必代表水準高。做個類比:連綿十五屆的青歌賽培養出的受歡迎的歌手數量,並不比幾屆超女快男多。前者是專家評,後者是大眾評。專家更專業,但越專業往往越脫離大眾。課程也是如此。只面向專家,陽春白雪不落地,為學生創造的價值不高;只面向學生,如果走偏了,就變成討好學生、降低難度、避重就輕。學生學的時候能樂呵呵,但畢業後,實踐中,往往就會發現課程厚重不足帶來的問題了。所以,好的評價體系應該是專家和受眾共同參評。我個人非常贊同 @鄒欣 老師的一個觀點:「評價老師應有三個點:課程後,畢業後,畢業 5 年後」。畢業 5 年後,學生也就是專家了,這時的評價非常靠譜!MOOC 完全有條件實現這樣的評價體系,只是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但是,這隻能算是面向(min)學生(zhu)的啟蒙,因為它只針對 MOOC,校園內的課程還是老樣子。能否再進一步?那就要看 SPOC 了。

二、SPOC 重塑校園課程

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就是在校園內面向本校學生,用 MOOC 的技術和手段,開設的課程。翻轉課堂、混合式學習等理念都可以在 SPOC 中實踐。

下面從技術和內容兩個角度談談 SPOC 對校園課程質量提升的影響。

技術方面,將在線測驗、作業、論壇等功能用於校內課程,是從 Blackboard、Moodle、sakai 等開始的,已有十多年的歷史,在國外應用廣泛,人手必備,對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國內雖然也有先行者(wo)驗證了其價值(參考:http://blog.sunner.cn/wp-content/uploads/2012/04/%E7%BD%91%E7%BB%9C%E6%94%B9%E5%8F%98%E6%95%99%E4%B8%8E%E5%AD%A6.pdf,強烈建議閱讀),但始終不溫不火,沒成為主流。不火的原因很多,這裡不展開討論了。MOOC 的火爆使「在線」兩個字被重視起來,並隨著 MOOC 理念的傳播,使更多人認識到再不「在線」就落後,甚至有下崗危險了。所以 SPOC 平台成為了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新重點,也就將在線技術引入了校園課程。這是技術的影響。

MOOC 的內容注入到 SPOC,對校園課程產生的影響會更深遠。其基本模式是校內教師開設 SPOC,挑選一門甚至多門 MOOC 的教學資源(視頻、資料、測驗、作業等),再補充一些自製或搜集的更符合本校本專業本人需求的個性化資源,組合成在線課程,由學生自行在線學習,然後課堂上進行討論、答疑、實驗等,最後線下期末考試,課程完成。這種模式能產生幾項提升:

1. 授課效果更好

選拔高校教師第一條件是學術水平,授課水平一般只是象徵性考查一下,幾乎沒聽說過有因「試講」不合格而不被錄用的。所以,如果老師的課不好聽,常常不是因為水平不夠,而是因為不擅長,或者心思不在這兒。水平高,講課好,還願意投精力在教學工作的老師是稀缺的。MOOC 捧出的恰恰就是這樣的老師

各校最好的老師開 MOOC,經幾個輪次的經營改進和公眾的反饋、篩選,最後同一門課會形成若干個各具特色的精品 MOOC。如果校內課程使用這些 MOOC 的資源授課,效果通常是會好於本校教師的。但這也絕不會埋沒本校教師的才華。對 MOOC 做深加工,結合本校的培養目標,融入個性化、本地化的內容,可以在巨人肩膀上更上一層樓。所以,單看授課這個環節,利用 MOOC 的 SPOC 能創造更好的效果。

2. 思辨和身教的補足

「填鴨式」一直是中國教育的標籤。所有人都知道這樣不好,但好多年過去了,也拿它沒辦法。大學裡,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上課的時間全用在口若懸河了,幾乎沒有時間和學生做交流討論;下課後各奔東西,誰都想不起來誰。這些客觀條件都使「填鴨」成為近似必然。如果持續如此,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錢學森之問_百度百科」。

「蘇格拉底式教學法」在教育界是被推(xian)崇(mu)的,近代比較流行的「建構主義教育學」的核心思想也類似,都強調學生不應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教育的重點是讓學生接收了知識之後能有所創造,比如提問、深入推理、寫論文、做設計等。有創造的經驗,才會有創新的體驗,才可能最終成為錢學森期盼的「傑出人才」。

SPOC 有望帶來轉機。課堂時間不再做知識傳授為主的講課,就可以在學生網上自學的基礎上,做探究式的教學,包括答疑解惑、深入討論、實操演示甚至手把手的指導等等,這才是有靈性的,才是個性化的,才是能培養出獨立思考、實踐動手能力的

這就是典型的「翻轉課堂」模式。強烈建議讀一下《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互聯時代的教育革命》這本書,裡面有更全面、細緻,而且真實的闡述。

3. 教師水平提升

不要以為每個老師對所講課程的理解都是全面且深入的。老師精深的往往只是自己的科研方向,有些課程如何和自己的方向距離比較遠,那老師對課程的理解可能也就停留在學生階段期末考試結束時的水平。似乎很不負責?其實不然,老師都是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的,而且觸類旁通、閱歷豐富,所以能邊學邊講。但水平總有高低,人心總有惰性,在課程已「差不多」的時候,很多人就停止向前了。

使用別人的 MOOC 授課,那首先得把別人的課學懂,否則怎麼給學生指導?這是一重提升。懂到能講給別人,和懂到能和別人討論、答疑、輔導,是兩個境界。填鴨式的講,很容易;能應對學生天馬行空的提問,很難。課堂職能的轉變逼迫教師必須更深入地理解課程內容,這是第二重提升。

目前在 SPOC 方面我還拿不出第一手的經驗做分享。9 月份中國大學 MOOC 平台就會有很多 SPOC 開出,各種模式的都有,屆時再來補充。北大、清華校內都已做過不少 SPOC 實踐,期待參與過的老師、同學的分享。

三、大學的變化

教育部近年最大的一個動作,就是部分本科院校將轉為應用技術型大學(據說有 600 所之多,約佔全國本科大學的 2/3)。所以,不妨將高校直接分成兩類,研究型和應用型,試著分析一下 MOOC 可能會帶來的變化。

1. 研究型大學不那麼糾結了

研究型大學的主要糾結是科研 vs. 教學。科研成果決定學校排名。在爭建一流的洶湧大潮中,排名是生命線,是評價指標,所以科研就被更重視。但大家都知道,教學不好,不可能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科研人才。所以學校的評價體系多大比例指向教學,教師用多大精力做教學,總是糾結。

想想你在大學上過的課。如果你非常喜歡,對老師崇拜得不得了,老師有因此升職稱漲工資嗎?如果某門課水得不得了,大家都是強忍著才能坐在教室里,老師有因此降薪降級甚至下崗嗎?更有甚者,新聞《清華因「不升職即走人」辭退教師 遭遇學生集體挽留》中的主人公方艷華老師,被學生贊為「清華外文系最稱職的老師之一」,因為每周要做四個工作日的作業批改,無暇顧及發論文,兩次職稱晉陞失敗,被辭退了。這多讓人糾結!

MOOC 給喜歡教學的老師帶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那就是有機會在短期內通過精心開設的 MOOC 讓自己名利雙收,也為學校的名氣添磚加瓦。比如 @翁愷 老師的課開起來後,指定教材在各大網站很快售罄。所以這樣的老師就不用那麼糾結了,使勁搞教學搞 MOOC 吧。

還有很多不喜歡、不擅長教學的老師,也在糾結,覺得教學佔用了他們太多時間。那就擁抱 SPOC 吧!按前面的論述,教學質量是能提升的。對校內老師來說,不用再備課做 ppt 出作業題了,有些作業可以通過平台功能自動評分了,需要投入教學的時間減少了,就可以更多更好地做科研了,真正做到人盡其才

學校對教學效果的跟蹤和評估也容易多了,直接對 SPOC 平台做數據挖掘就好,能精確掌握每名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和學習情況。某些很「折騰」的低效監督手段不必再做。

2. 應用型大學用 SPOC 解決師資問題

我對應用型大學的了解相對比較有限,敘述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

應用型大學不像研究型大學那麼糾結,基本不用考慮科研,做好教學就成。SPOC 帶來的教學革新,在這裡仍然適用,而且可以有更多的花樣。

大學教師多數都是讀完書就留校,有工業界經驗的不多,所以實踐經驗上有一定的欠缺。而應用型大學強調的就是實踐,要實打實的就業能力。當前常見的解決策略是將培訓機構的老師請入學校,為學生開課。培訓機構的師資多數都有工業界背景,和工業界交流緊密,更了解市場需求,課程更接地氣。但這樣授課成本會提高,最終要由學生買單。而且培訓機構里好講師也是稀缺的,尤其二三線城市非常難請到好講師。

互聯網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從全國選名師;在線授課的成本比邀請講師入校專門講課低很多,學生負擔減輕。所以,通過 SPOC,應用型大學可以從研究型大學引入高水準的基礎課程,從優質培訓機構引入實踐課程,這種強強組合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想像空間。

這樣發展幾年,會產生一個嚴重的問題:同質化。各個學校之間課程主體的差別會變小,「主講老師」都是同一批人。我認為這是好現象,因為課程被提升到同一個水平線,並通過網路的傳播使學校的教學工作更透明、更方便橫向比較,家長和考生就能做出更理性地選擇。此時大學招生進入市場化競爭狀態,學校必須提供更差異化、更具性價比的服務,才能吸引考生。比拼的就是定製 SPOC ,和用人單位更好的對接等本事了。最終受益的肯定是學生。

四、總結

運轉多年的系統常常會進入這樣一種狀態:它很穩定,但是有問題,如果不解決,時間久了會成為很嚴重的問題。但系統內的人不願意觸碰這個問題,因為長期的危害會由後幾代人買單,他們的眼前利益不受侵害,甚至還能從此受益。而且,解決此問題的舉動有可能破壞系統的穩定,讓體系瞬間坍塌。所以,系統內的自我革新是缺少動力的,除非遇到外力的逼迫。傳媒、商業、娛樂都在互聯網的逼迫下發生了很多革新。教育的革新,現在也開始了!


.

現說結論的話,自由。

好的,我們復旦大學在上一個學期就有思修的MOOC化的嘗試,而我也參與其中。

首先簡要的介紹一下課程,思修,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聚集了很多大學的名師,組長是北京大學某德高望重的教授,每一個單元由不同的老師負責,錄製成視頻,所有的課程內的學生都可以觀看。

同時設置討論課,25人左右的規模,老師會在課前拋出兩個有議論性的題目,小組為單位查找資料並進行初步的討論,然後在一起討論,爭取能夠達成一致的意見,在討論中,老師並不拋出結論,也不說明對錯。

事實上,老師選擇的話題都是很有深度的問題,也是難以一言蔽之的問題,這些問題本身也許沒有現有的答案。

網上有一些作業,不過又紅又專,我極不喜歡,我認為教育絕不是灌輸,而這些作業十分的「灌輸」,當然我能夠理解,所有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這樣一步一步的過程。

我想這樣的一種模式,老師反而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他由一個傳達者變成了一個啟迪者。

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贊同這樣的模式,這樣的模式結合了MOOC的優勢,又彌補了MOOC的劣勢,最重要的是,學生和老師都具有相當大的自由度。

對於各種問題進行深入和切實的討論,可以找出很多本來思想上的漏洞,通過剖析自己和他人的分歧,可以理解人與人之間信念的差異。

我們談論過幾個問題,我也拋出來讓大家思考一下,我相信在普通的課程或是普通的MOOC課程上,都不會有如此深刻的話題。

…………(坑一下,我回頭找一下資料)

人在特定的環境下都會選擇做出與環境相稱的選擇,在普通的高校課程里,老師和學生都會被隱隱的脅迫,教應該教的東西,學應該學的東西,不考的不需要,不需要的不談論。這樣是非常不利於思想的成熟和學科的發展的。

我們也都知道通常的政治課程是怎樣的,沉悶而教條,夾雜著片面的理解,因為實際上某些人和集團希望輸出一種價值體系和價值觀,算了我指名道姓好了,我們的黨在過去是一個通過鬥爭而走上統治地位的黨,在如今的情勢下,我樂觀的認為可以淡化這種鬥爭的理念,逐步的一點一點的解放一些討論,這樣是能夠切實的進步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做出了率先的嘗試,復旦大學開設了四十多個班級,其中只有三個是傳統的授課方式,人數大概是1000人和300人。

這當然是以一種我本人不能企及的高度來談論這件事情。

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小班化的好處,我們的討論更加有趣味性,每個同學也說出自己的心聲,而不是我們經常看到的說一些自己都不會相信的話,我不知道其他學校的情況,就復旦而言,很多很多的老師和學生都推崇著這樣的自由而無用的精神。

我非常清楚,人和人之間是絕不可能完全的相互理解,但是卸下偽裝,以自己的內心為基準,討論以上這些深刻的問題,我能看到每個人眼中的真誠,也多少能更加理解他們的想法,能夠解讀他們的智慧。

我也見到了很多很有特色的性格,並且在不斷的爭論之中可以體會到這些性格的特徵,形成的原因,在問題中的取向。當然也更加清晰的認知自我,這一切,與其說是MOOC帶來的,不如說是當MOOC承載了教條和照本宣科之後,自由而真誠的討論所帶來的。


前幾個月剛做完關於MOOCs的文獻綜述,也了解了一部分信息,簡單總結一下:對於傳統高等教育的影響應該從幾個方面來說

第一,傳統的高等教育是否會受到MOOCs的衝擊?答案是肯定的。

第二,衝擊是否像部分媒體宣傳的那樣,大學是否會就此消失?答案當然是不可能,教育永遠是一門言傳身教,需要固定的環境和與人交流的機制。

第三:那麼MOOCs究竟對於傳統高等教育的衝擊在哪裡?

首先,MOOCs對於高校教學組織形式的衝擊是巨大的,就是教師怎麼教學,通過什麼樣的媒介來傳授知識,課堂採取什麼樣的形式,傳統的高等教育在MOOCs出現之前就是通過多媒體技術(PPT,視頻,語音等媒介)來輔助課堂教學,MOOCs出現之後課堂的教學形式真正有可能被網路視頻教學和教師現場教學所取代。混合課堂,翻轉課堂這樣的形式在未來的教學形式中相信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力。

其次,就是高校的職能,高校有三大職能,教學,科研,服務社會。一直以來,都是通過教學與科研這兩大基礎性職能來推動服務社會職能。MOOCs出現之後將教學與服務社會的職能更緊密的融合在一起,大學的社會服務功能被擴大了。大學這個機構實體被MOOCs的出現將其知識產生和傳授的實體局限性給打破了。當然,之前的遠程在線教育業達到了這樣的目的但是沒有MOOCs的影響力。這個又可以說很多,暫且不表。

最後就是MOOCs對於教育民主化和教育平等的推動,MOOCs的對象是面向所有人的,MOOCs有門檻么?其實是有的,MOOCs的課程有相當一部分是需要一定的教育基礎的,也決定了MOOCs的受眾集中在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參考Ezekiel J. Emanuel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通過賓夕法尼亞大學主持的一項參與了coursera平台32們課程的34779名參與者調查發現,83%的學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其中44.2%擁有學士以上的學位,同時在世界範圍內MOOCs學生中的高教育水平者要比學生本國的人數中教育水平高的所佔比率要高的多。教育差距最明顯的是中國、印度等MOOCs潛在市場最客觀的發展中國家,80%的學生來自最富有和良好教育的家庭。最後男性學生占所有學生的56.9%,幾乎70%的學生是已經工作的。認為MOOCs似乎在加強受過教育者的優勢,而不是那些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更好的技術和基礎教育比MOOCs的美好願景需求更緊迫。但是在MOOCs的推進過程中,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教育水平差距明顯的地區,MOOCs還是大有作為的,這也是MOOCs的偉大之處所在,對於那些參與MOOCs的頂尖名校來說,有人問過身為校長的他們:你們這麼極力的推動MOOCs不是在掘傳統大學的墳墓?我也不記得哪位校長,他是這樣回答的(大意如下):MOOCs為全球擁有互聯網同時又渴望優質教育的人提供了這樣絕佳的一個機會,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好的事情,我們為什麼不參與進來呢?--第一次回答,寫的比較亂,湊合看哈。


下面是我在果殼網負責mooc學院一年的一些心得,一共七段文字,對於本問題有所回答,也包含了對一項創新業務在初期如何發展的思考。之前在mooc學院(http://mooc.guokr.com)的社區中發過,編輯起的名字是,創新者的實踐——3年了,MOOC到底能不能顛覆教育?,希望在知乎也能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討論下。限於個人眼界和經驗,介紹中只選擇自己最熟悉的mooc學院做了重點分析,不喜歡的可以略過,hoho。

一、流程創新,是MOOC的最大價值

「大概要投入多少,才能做一門質量還不錯的MOOC?」某高校的一位老教師,向台灣大學的MOOC執行長葉丙成提問。這是2014年,果殼網與Coursera在北大舉辦的「知識青年燴」現場活動中出現的一幕。

葉老師回答了一個有趣的案例。「Coursera曾面向學習者做過一次小規模調查,在上MOOC時希望看到老師出鏡嗎?」出鏡,指在課程播放過程中,老師的頭像長時間出現在視頻里。與之相對的另外一種常見形式,是屏幕上主要呈現課程內容PPT或板書,老師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

「調查結果是,兩種情況剛好各有50%的同學喜歡。不喜歡老師出鏡的同學,認為老師的形象對學習沒意義,而且始終盯著老師的頭像看很無聊,如果恰好長得又不是那麼漂亮……喜歡老師出鏡的認為,有老師在才像真正的課程,否則是不是真的那個老師講都不知道。」

各50%的支持結果其實說明的是:老師出鏡並不必要。特別是考慮到老師是否出鏡,製作成本差別相當大。出鏡除了會對化妝、服飾、燈光、場地等有更高要求,更關鍵的是,如果出現NG就必須重來。老師不出鏡,如果出現錯誤,改字幕、重錄音即可。

葉老師繼續介紹到,有些課程也嘗試了在出鏡的基礎上減少成本的方式,例如在第一節課的時候,老師出鏡來一段介紹,但進入課程正題,老師就再也不出現了。既可以滿足展示老師形象的需求,又保證不對內容造成干擾。或者可以把老師的錄像用小視頻的方式嵌在課程界面的一角,俗稱「小圖無渣圖」。這麼小的畫面,就不用擔心解析度不夠或者拍得不好之類的問題了。如果出鏡用電腦攝像頭就可以解決,成本自然不會高。

MOOC 上課頁面,老師通過小窗口實現 「部分出鏡」

有意,或許是無意地,上面的例子揭示出了MOOC的核心思想,那就是用容易改進的方式來製作教學內容。

回想2012年MOOC興起之初,我們津津樂道的是又一次的在線教育革命。MOOC除了可以讓全世界的學習者有機會接觸到一流的教育資源外,和十年前的公開課也有很多不同:大學發放的認證證書,讓學習成果更有含金量;結合作業和考試的配套服務,讓學習更加深入,知識掌握更牢固;課程在開課結束會自動關閉,用時間上的緊迫感來督促學習者儘快完成學習。

有人可能會問:這些真的重要嗎?線上教育為了體現傳統教育中的儀式感,保留線下課堂的沉浸式體驗和學習壓力,就要把討論、作業、考試全部繼承下來。甚至課錯過就沒法再上也必須一併模仿。這樣對學生會有真正的促進?或者說限時關閉課程的方式,是在線教育不溫不火情況下玩的一招飢餓營銷?

以此論者,只識皮相。

在真實的大學中,學期末課程結束,新學期課程會重開。重開的課程和之前相比有區別嗎?即便同一個老師,也一定是有區別的。他會根據上學期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總結、心得,對新學期的講授方式進行改進。這新一次應該一定能比上一次講得好。MOOC也一樣。每學期結束後,老師根據本輪教學中收集到的學生反饋,調整教學內容,改變重點難點的講述方式,甚至為了適應互聯網學習方式以及全球範圍的學習者,重新設計教學方案。以上所有都能讓新學期的課程有更好的學習體驗。

如果不這樣做,MOOC和十年前出現的公開課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只是換了一個新名字、從形式上增加了一些模擬傳統課堂的配套服務?

每學期會出一個更新的版本,真的就有那麼大的改變嗎?

是的,這就是最重要的區別。開始進行快速的版本迭代,正是在線課程生產流程的一次重大改進。

創新是多維的。除了我們熟知的產品創新外,服務、結構、渠道、品牌等等各個維度都有創新的大把機會。流程創新也是眾多種創新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甚至可以認為,其他的種種重大創新,實際上都貫穿著流程的創新,或者說必須以流程創新作為基礎。

針對學習者進行實驗,收集反饋並改進,課程內容迭代生產,最終依靠品質贏得市場——每學期課程都重新推出新版本,在其背後支持的,就是這樣一套流程。這是絕大多數互聯網產品研發、運營的流程,時髦的叫法是「精益創業」,你也可以叫它「互聯網思維」。它主要區別於過去幾十年間的軟體行業開發流程,為滿足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而生。期待重金投入打造精品課程,一上線就要贏得世人讚歎,並在十幾年間一勞永逸,這種想法既不現實,也很難贏得學習者的認可。除去滿足政績工程的考慮外,這樣的課程提供者,其對於在線教育的認識,只能說仍停留在十年前的公開課階段。

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案上,用簡捷、易改進、低成本的方式來設計生產,最終通過迭代,製作出更受學習者歡迎的課程——這是MOOC帶給教育行業的一次流程上的重大創新。這項創新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雖然今天它才剛剛開始。

二、技術是教育的想像力

相傳在秦始皇的年代,工匠們就開始用流水線的方式製造兵馬俑。但流水線的真正興起還是在工業革命發展之後,在20世紀初由福特汽車發揚光大。流程創新很難孤立發展,它往往伴隨著技術進步、需求升級等多種社會和經濟形態的變化,不斷演進,而後迎來真正普及。

前面提到的「精益創業」,發展的背景是什麼呢?精益一詞,來自於上世紀80年代豐田的生產哲學。豐田倡導在生產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聚焦於為終端消費者提供價值。今天的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競爭也趨於白熱化。以老闆或產品經理的奇思妙想來指導產品研發,無異於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圍繞用戶核心需求,快速迭代試錯,是互聯網公司的最佳選擇。

互聯網公司技術研發的流程也與時俱進,從瀑布式轉向迭代式。在21世紀初,注重更快迭代的敏捷開發逐漸成型,這樣的開發方法,更強調適應性,而非預見性。簡單、變化、自我組織、儘早且不斷交付,成為開發過程中信奉的原則或常態。

MOOC得以實現流程創新,背後的關鍵技術,是計算機科學中相當重要的一支方向——數據挖掘。這是囊括了統計、在線分析、搜索、機器學習、專家系統、模式識別以及知識圖譜等等方法的一項綜合技術。它讓MOOC能更好地根據學習者的表現和反饋,不斷改進教學方案及內容。

MOOC 中常見的視頻內小測試,及時收集學習者反饋。圖為 Coursera 的《Arduino 平台與 C 語言程序設計》。

有一道題,假如一個班裡50名同學有兩人答錯,老師不會覺得這是個值得關心的問題。但MOOC可以有十萬人參與學習,按照這個比例就是四千人答錯,那就是一個相當顯著的問題。老師就會去觀察思考,為什麼這四千人會在同一問題上犯錯,如何提供一個更好的講解讓大家掌握,從而讓一個被疏忽的問題獲得重視。這就是上述的統計和在線分析技術已經在實際發生著的應用。

技術帶來的改變不止於流程。

過去幾十年里,行動電話是被技術推動變化最為巨大的產品之一。從基於模擬信號的第一代行動電話大哥大,到第二代的數字信號網路,到3G,甚至今天的4G,一個根本的變化就是網路傳輸速度獲得極大提升。可我們並不會因為用了4G的網路,和朋友打電話時語速比原來更快,技術當然沒有改變通話本身。但從通信的角度來看,2G手機可以發簡訊、上網;3G時代的智能手機,取代了電腦及其他數碼產品;而4G的應用想像還未展開……至少我們對手機通信的定義,已經遠遠不是只提供遠程通話那樣簡單。

同樣,技術也可以改變我們對教育的期望。只是把教育的載體從書本轉移到收音機、電視、電腦和手機上,形式上從圖文變成音頻或者視頻、遊戲等多媒體,這樣的認識也面臨過時。

全世界主流的教育模式,都源自18世紀的普魯士。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強調教育的普及和效率,但毫無疑問忽視了個體的發展。本世紀初的溫內特卡制及而後幾十年發展的精熟教學法,都期望對個體提供更多關注,以期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但個性化意味著較高的成本,小規模試驗尚可,大規模推廣則不可行。最終這些實驗均不了了之。

好的教育應該是怎樣的?通常的認識無外乎以下八個字: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既要都得教,又要教得好。前一句是教育者的理想,也是每個人作為學習者的應有權利。後一句則體現在教學成果上,在適合學習者成長的方向上最大效率地達成結果。如果說互聯網的普及,如印刷術一般,讓教育極大地接近了「有教無類」,那麼MOOC則讓「因材施教」的時代,真正到來。

MOOC每增加一名學生,邊際成本至多只有一台計算機或平板電腦,這意味著成本障礙不再存在。而除統計分析工具外,機器學習、專家系統、知識圖譜等超越老師個體能力的技術將大顯身手,根據每個學生已有的學習軌跡,包括階段測試的結果,了解他們的擅長方向、犯錯類別,甚至是不同類型知識學完所需的時間等數據。這都成為預測下階段該學生的學習難點及知識考察重點的基礎,從而達成個性化教學,讓精熟教學法的理念再度並充分實現。

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更可能讓學習者獲得了更好的學習成績,激發自信,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學習的動力會讓學習者更加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克服困難,學習進步得更快。正反饋過程一旦發生,人生就會獲得極大改變。

好成績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培養創造力,一定是未來的教育更加關注的目標。

建立起學習的正反饋,有關創造力的教育才真正開始。學習者會更加獨立,掌握自己的學習,而不是完全由老師去推動。學生會更多地思考和嘗試,更多地交流和分享,不懼怕失敗而勇於創造。當創造的力量發展、聚集到一定程度,教育的概念必然發生質的變化。「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將不再是評價好的教育的最重要標準。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方勵之曾經戲說,杞人憂天里的杞人,就是當時的天文學家。不管他憂天的結果怎麼樣,在大多數人謀生活之時,他能思考這個問題,已屬不易。可惜杞人只能作為一個反面形象,成為千古笑談。過去的幾千年歷史中,我們既缺乏有創造力的人才,也缺乏能夠發現人才的教育家,更缺乏的是可以培養創造力的教育。

今天,可汗學院推崇的翻轉課堂,MOOC倡導的終身教育,knewton為代表的適應性學習,包括正在興起的STEAM概念普及等等,都在從各自的角度推動著教育不斷向前。從傳統的學好知識,到培養學習熱情,掌握學習主動,從而塑造創造力。無論今天還是明天,技術都將是教育創新和變革的第一推動力量。

三、終身學習,還得靠社區

東漢范滂,遭黨錮之禍,與母親訣別。范滂安慰其母不要過度悲傷。范母答:「你今天能和李膺杜密齊名,死又何恨?既要聲名,又要長壽,可以兼得嗎?」范滂跪下受教,再拜而辭。去世時三十三歲。

蘇東坡十歲時,父親蘇洵遊學在外,母親程氏教他讀書。講到《後漢書·范滂傳》,程氏感慨嘆息。少年蘇軾問:「如果我做范滂,您能答應嗎?」程氏答:「你能做范滂,我難道不能做范滂的母親?」這段對話載入《宋史》,程氏既為古人感嘆,而後人又為程氏所感。

即便處於性別極不平等的男權社會中,賢母教子的故事依然不勝枚舉。此等事迹,有時僅因客觀條件所致,但仍具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美國總統奧巴馬夫人在2015年WISE大會的《女童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演講中,也指出賦予女性學習的權利,「……不僅能改變她們的生活,也能改變他們的家庭、國家。」

終身學習,本質是一種人生價值觀以及據此養成的生活習慣。家庭是養成這種習慣的第一站。絕大多數家長意識到教育的重要,可惜受限於他們過去的經驗,無法把心愿化為行動。常見的場景是,他們儘力購買各種優秀讀物,孩子卻無動於衷,四處傾訴這種苦惱以求共鳴。

對此類家庭做進一步了解,往往發現,父母雙方均沒有養成日常閱讀的習慣。對於讀書、學習,他們認為只是孩子的事情,對自身意義已經不大。工作繁忙、家務瑣碎成為他們最好的託詞,至於逛街、飯局、搓麻、追劇、淘寶以及刷朋友圈,那都是他們緩解工作壓力的必要手段。在學習這件事上,父母選擇作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共同參與,還是扮演善於說教的監工只下達任務,在短期來看,對孩子的學習結果影響甚小,但從長期來看,養成的習慣卻大相徑庭。

家庭之外,即為社區。社區對家庭形成包圍,並提供更多的言行參照,對個人學習價值觀及習慣養成的影響更甚。「昔孟母,擇鄰處」是今天依舊鮮活的事例。

2015WISE大獎的得主,是有著「阿富汗教育之母」之稱的62歲的雅庫比博士,她也是阿富汗學習協會的創始人兼執行總監。在美國成為大學教授後,雅庫比博士又回到阿富汗,希望用教育拯救同胞。從在難民營開設第一個流動學習中心開始,20年來她持續為草根階層提供社區教育,包括初中等教育、教師培訓、健康教育等等。開始只有幾百人參與,但堅持到現在,她已經累計接觸過上千萬阿富汗人,培訓了超過兩萬名教師……

2015WISE 大獎得主 「阿富汗教育之母」 雅庫比博士在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發表演講,來自 http://wise-qatar.org

「我們的教育是從非常簡單的條件下開始的,沒有書沒有房子,一步步的改善,現在已經擁有了教師、實驗室和電腦,還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他們會思考,善於提問。取得這種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是因為社區和我們建立了緊密的聯繫。」就是靠紮根於社區,加上一步步的持續努力,雅庫比博士在最貧瘠的土壤上,做出了讓所有人驚嘆的奇蹟。

學習理念的形成,與家庭、社區之間的關係,可謂相當緊密。在線社區,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比現實中的社區力量更為強大。不僅是因為空間障礙消失,各地區的人都可以一起交流,產生了更大社區的概念,更因為當人們通過興趣方向的篩選加入某個社區,價值觀會更加趨同,彼此之間行為和觀念的影響也會更深。

學習者的社區也是如此。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因為同樣的學習目標聚集,他們彼此認同、激勵,產生的在線討論及交流,也會對學習過程和結果產生顯著的影響。

在MOOC的教學過程中,在線社區的價值也隨處可見。例如:作業在線互評讓學習者參與到其他人的學習過程中,自己也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感覺。當然,這項創舉也幫助老師成功解決了同時服務於數以萬計學生的繁重壓力。再比如,MOOC學院中學習者完成課程後回到社區中對課程進行打分和點評,幫助其他社區成員在選課時做出更可靠的判斷,通過社群的力量實現優質資源的推薦和信息共享。

MOOC 學院課程頁面展示用戶點評

很多教育者也充分認識到網路社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但老師的精力有限,如果真深度投入進社區,則擔心陷入無窮無盡的瑣碎問答之中,正常的教學工作也無法為繼。目前的解決方案是網路助教,包括大量網路上的優秀志願者。他們大幅緩解老師的工作壓力,並且及時向老師傳遞最為關鍵的信息反饋。

但想要建立並維繫一個具有優秀價值觀或文化的網路社區,相當不易,這需要運營者非常長期、細緻甚至煩瑣的工作。樹立和維持價值觀、建立社區規則、活躍社區氛圍、產出有價值內容、保證其影響力規模並為社區帶來新生力量……每一項都包含了繁雜的工作。如何通過高質量而又有特色的運營工作,迅速聚攏人氣,達到社區能夠健康發展所需的爆破點,一直是困擾眾多社區運營人員最大的挑戰。

Coursera等海外MOOC平台都有不錯的社區,但對於大多數中國的學習者而言,語言的障礙暫時無法逾越。學堂在線等國內社區,又在課程覆蓋上有必然缺失。很多學習者甚至不得不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方式交流學習。MOOC學院網站上的社區通過學習者「大眾點評」課程的方式,充分利用了社區的力量,但在學習者之間更即時、高密度互動的交流上,也有缺失。

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催生社群的概念再次大行其道,又成為新的運營契機。但挑戰總是與機遇並存。智能手機的普及讓學習者有機會隨時隨地接觸學習資源,但面對新聞、音樂、遊戲、快餐文學、約嗎、買買買等的誘惑,學習的吸引力實在是孱弱無比。

中國之大,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又何嘗不是。

MOOC學院的團隊,在嘗試為中國學習者提供一個移動學習交流社區時,曾發生非常激烈地討論。反對方認為,這是一個毫無前途的產品,所謂熱愛學習的學習者,鳳毛麟角。支持方對此觀點並不否認,但也提出,正由於堅持學習很困難,更需要志同道合者前行。MOOC同學——果殼網又一個情懷遠勝於價值的產品,最終在內部的爭議中上線運營。

這樣的項目在爭取內部研發資源時會遇到很多挑戰,一開始也只能保證基本的功能模塊,進行頻次較低的迭代開發,推廣投入更是有限。但MOOC同學的目標並不是流行於浮躁創業圈中的裝機量、激活量等KPI。每天在自習室中有多少真正關於學習的討論、他們的互動是否真的有益於學習,這樣的數據在這裡更受關注。他們只求把愛學習的人聚在一起,在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上,認認真真、安安靜靜地維護一個屬於學習愛好者的小天地。

四、搞破壞,是MOOC的使命

歷史學家諾曼·戴維斯在一次採訪中說,「歷史變革就像一場雪崩。起點是貌似堅實的積雪山坡。所有變革都是表面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涌動。有些事即將發生,但我們無法預知到底是什麼時候。」

有什麼比大學教育看上去更像那座覆滿白雪的山坡呢?那些優雅的圖書館,高大的教學樓,先進的實驗室,匆匆行走於其間的教授和洋溢著青春笑臉的大學生……在線教育能改變這一切嗎?

《喬布斯傳》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比爾蓋茨到喬布斯家中探望,兩個人交流了關於教育的看法。他們一致認為,迄今為止計算機對學校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對比諸如媒體、醫藥和法律等其他社會領域的影響小得多。

雖然蓋茨也提到,計算機或移動設備可以提供更多個性化的課程,並提供有啟發性的反饋,以及未來的學校可以讓學生們自己觀看講座和視頻課程,而課堂時間用來討論和解決問題等等。但毫無疑問,過去的二十年間,無論有多少激動人心的概念,口號,計劃甚至行動,教育依然還是老樣子。至少這兩位世界級的優秀企業家,在多年致力於用各種方式去改變數字鴻溝之後,是這樣的結論。

所有人都相信在線教育終將改變傳統教育,但至於什麼時候改變,則眾說紛紜。眼下熱門的討論議題,也圍繞於在線教育是否能比傳統教育更有益於提高成績、掌握知識?完課率是否適合用來判斷一種在線教育形式的優劣?也有人追根溯源,質疑獲得高分和提升升學率是教育的本源。但無論怎樣爭議,除極少數MOOC從業者外,大多數教育行業人士對於MOOC,都保持否定、不樂觀或者觀望的態度。

MOOC的未來成敗與否,各執一詞。但若跳出教育行業本身,從產業發展規律這一宏觀視角來觀察,或許可以一覽究竟。

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於1995年首次發表「破壞性技術」這一創新管理概念之際,便躋身於管理學大師殿堂。其理論核心在於: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破壞性技術,行業中原來的領先企業會因此而被顛覆。並且因為受限於企業經營客觀規律,即便領先企業管理完善、銳意創新,亦難逃厄運。

《創新者的窘境》

在《創新者的窘境》中,克里斯坦森提供了一個正在發生破壞性創新的領域列表,其中有三項與教育相關。

受到挑戰的成熟技術是:

1、管理研究生院;

2、基於課堂和校園的教學;

3、標準教材。

與之對應的破壞性技術為:

1、企業大學和內部管理培訓計劃;

2、遠程教育,尤其是通過互聯網實現的遠程教育;

3、由用戶組合的模塊化電子版教材。

如何來檢驗MOOC是否具備破壞性創新的潛力呢?以下三組問題值得關注。

第一組問題可以用來判斷,其是否能成為新市場破壞策略。兩個問題中必須至少有一個答案是肯定的:

1、在過去是否有這樣一大群人,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設備和技術來做這個事情,因此只能放棄,或者花錢讓更專業的人來做?

2、客戶是否需要克服種種不便,到一個集中的地點去使用該產品或服務?

教育行業竟然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們通常所說的教育鴻溝或者知識鴻溝的存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發達地區或者相對不富裕的學習者獲得教育資源之難。而傳統教育的典型場景,即是讓學習者聚集到學校或教室聽講。MOOC顯然可以讓缺乏資金等條件的學習者,能夠在更方便的環境中擁有使用優質學習資源的機會。

第一組問題判斷完畢,MOOC具備成為新市場破壞策略的潛力。

破壞性技術之所以具備強大的破壞力,主要是因為它的市場切入從低端市場開始,逐漸升級。因此既有的市場佔有者將從無意競爭逐漸發展到無力抵抗。第二組問題可以判斷MOOC是否具備低端市場破壞策略。

以下兩個問題的答案均為肯定方可:

1、在低端市場是否有客戶樂意以更低的價格購買性能不那麼完美的產品?

2、是否能創建一種業務模式,使服務提供方在以低價格吸引這些被「過度服務」的低端客戶時,還能保持良好的贏利?

今天MOOC提供的在線學習形式,雖伴以各種技術輔助,但就整個體驗過程,依然與傳統教育相去甚遠。但論發展規模,數以千萬計的用戶已經選擇了使用MOOC。課程內容這一核心要素是吸引他們的最主要原因。海內外一流名校名師資源,讓平日只能接觸平庸教師的學習者,大開眼界。

從市場領導者Coursera的角度來看,隨著MOOC用戶的增加,收入正在不斷攀升,其瞄準的職業教育方向,可以讓其獲利更多。互聯網服務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理論上只要規模足夠,贏利能力應該不必擔心。MOOC顯然具備低端市場的破壞策略。

經過了新市場和低端市場的鑒別,我們迎來了第三塊試金石的檢驗。MOOC是否能破壞業內的主要先入者,例如大學?

如果對大學或例如職業培訓、MBA等其他教學來說,這個策略只是延續性創新,那麼先入者必然會佔上風,而後來者無勝算可言。延續性創新,意為通過改進服務質量或產品性能,以滿足主流市場中的高端客戶的高利潤服務。只是改變原有業務的流程和成本結構就可以形成新的競爭優勢。MOOC當前提供的服務,既非高端用戶,又非高利潤,而提供的服務也並非在傳統教學上更加完善到位,肯定不是延續性創新。

那MOOC破壞傳統大學教育的機會在哪裡?

僅以目前大學提供的傳統教育服務為例,大部分教學內容與職業所需脫節,一方面達不到當前快速發展和變化的社會需求,另一方面較為艱深的偏重理論研究的課程,又遠遠超出了大部分學生現實的需要。前沿、實用、質量有保障的職業化教育資源,是MOOC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MOOC是教育行業的破壞性技術這一假設,完全經得起上述三組問題的推敲。至於成敗利鈍,既取決於MOOC領導者對面向未來之眼界格局,又取決於其著眼當下的探索實踐。何者為常經,何時應權變,皆超出眼高手低的評論家們能力所限。

全球的大學學府面對這位破壞者是什麼樣的應對?

很多全球名校已經開始積極製作課程。但一個MOOC平台的力量,遠非一家大學所可比擬。因在歷史積累的專業特色上有嚴重的路徑依賴以及製作在線課程所需資源投入較多,世界知名大學目前至多只能扮演MOOC舞台上的一個名角,而非靠自己撐起一場獨角戲。想在互聯網上複製一所大學,這不僅僅是大學建設一個自有的MOOC平台,把自己的老師搬到網上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如果從國內大學的態度以及行動來看,現在還只有極少數的中國教育者能把MOOC放在眼裡。其實不止於MOOC,對於大部分中國教育者來說,他們從來不會靈活、細心地應用新技術,要麼固步自封,要麼抱殘守缺,要麼瞻前顧後,要麼臨淵羨魚。他們侃侃而談的,是無論什麼樣的新技術,都沒法解決老問題。並且解決老問題,也從來不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曾有一種觀點,MOOC是一場中國教育輸不起的革命。其實縱觀歷史,沒有什麼輸不起的革命。無論革命是否波瀾壯闊,歷史的車輪終會滾滾向前。

或者只有被革命的人才輸不起,但他們必輸無疑。因為關於革命,歷史教給我們的道理是——革別人的命容易,革自己的命難。

五、MOOC的先驅,蹣跚前進

像iOS系統和App開發者合作一樣,Coursera選擇和大學合作獲得課程,對內容嚴格把控。而edX則更像Android,用開源系統的方式對接更多教育機構。Udacity和Coursera類似,但多和教師直接合作,在大學的方向上投入不多。加之全球化戰略也不如另外兩家開放,Udacity一直不大被中國市場關注。但隨著11月份公布了獲得上億美元投資的消息,Udacity一舉成為MOOC三巨頭中的最有錢的公司,重新成為互聯網教育行業的關注焦點。

Coursera與大學免費合作,有時甚至主動承擔課程的製作成本。大學還可獲得Coursera課程認證證書收入的分成。edX向合作大學收取會員加盟費用,收費證書上也會與大學分成。加盟費用的額度和課程分成的比例並不確定,優秀學校獲得的談判條件會更好。這些是MOOC平台當前最主要的收入模式。某些大學以外的機構也和MOOC平台有合作,例如:IEEE、W3C及linux基金會等和edX,世界銀行等與Coursera。

三巨頭的三種不同模式,哪一種更有競爭力呢?很難判斷。就像我們無法判斷將來是iOS一騎絕塵,還是Android統一天下。但三種不同模式,對三家企業建立自己的成本結構和運營流程都會有相當大的影響。選擇與何種課程內容供應商合作,以何種方式合作,如何持續贏利等問題,也決定了企業的生存環境,也就是所謂的價值網路。

選擇構建不同的價值網路,說明三家企業對客戶定位、市場分析、成本結構等問題的戰略思考不同。這直接影響了他們對創新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這些觀念又決定了他們在選擇延續性創新或者破壞性創新時將面對怎樣的機遇和風險。破壞性創新的標準模式是要找到「新市場——零消費者」,其判斷標準需如下四點:

1、目標客戶想完成某項工作,但缺乏資源,現有市場無簡單便宜方案;

2、客戶會把破壞性產品和「沒有產品可用」來做對比。結果是客戶很容易被取悅,對產品或服務的性能要求較低;

3、破壞性創新技術或許較複雜,但體現到產品上簡單易用;

4、破壞性創新製造了一個全新的價值網路,新的消費者多數在新的渠道購買新產品,在新的場景下使用新產品。

如果用MOOC的學習者對照以上四項判斷標準,皆為肯定。但這個問題不止這麼簡單。大多數平台類產品面對的是雙邊市場,除學習者,教育者或者說課程內容提供者同樣在消費著這個平台。如何分析以及定位合適的教育者,才是這個問題中最難解的部分。

Udacity 網頁截圖

Udacity創立之始即選擇與優秀教師直接合作,平台協助或由教師自己製作課程,如當初創始人特龍自己一樣。這樣的做法,直接跨越掉大學,具備足夠的顛覆性,一旦成功,必為大功。用上述四項判斷標準對照,我們發現第2、3、4點自然成立。值得特別提出的是第3點,對於教師用MOOC來上課是簡單易用嗎?回答是肯定的。這是基於前述的精益流程,而非製作精品課程的思路。但第1點是否成立,我們卻難下結論,或許這正是Udacity此前發展較慢的原因。

目前的觀點認為,高校有此類需求的教師並沒有形成一定規模。至少他們大多數人,在正式職業之外,不會有再去開闢一塊網路陣地的想法。也許在職業的教師以外,反而有更廣泛的潛在老師可以挖掘,例如類似法律、互聯網、商業等行業可以提供培訓服務的資深人士,或者是可以提供政經、歷史、人文等講座的專家學者,甚至數、理、化、生物等也有類似薩爾曼·可汗背景的人才可以挖掘。但跨出這一步,創新的步伐要比今天的三大MOOC平台邁得更遠,其面對的風險亦將增大許多。

edX和Coursera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通過合作知名高校,間接發動教師。既然參與了MOOC行動,大學也樂於給第一批願意吃螃蟹的教師,提供各種各樣的支持。每增加一所大學,就會帶來一批教師、一批課程,當然也會帶動一大批同學。顯然這比Udacity的策略,在初期會更加快速地發展。但很快發展的瓶頸期就迅速到來。因為,他們集體陷入了「創新者的窘境」。

參與MOOC的大學大致有以下三種原因:

1、因理想主義而產生的責任感;

2、這是不容錯過的行業趨勢;

3、讓自身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後兩種是理性思考的結果,而這兩種理性的思考,恰好會帶來不利的結果。

知名高校相對於普通大學,無論是資金來源、政府與企業合作支持、師生質量等方面,都處於相當優勢的地位。對於任何健康發展的機構,新的發展機遇所意味的價值總是不夠大。那麼,知名高校能夠嘗試MOOC這樣的創新,已經是了不起的舉動,興師動眾則不值得,甚至有相當的風險。另外,大學裡有眼光的管理者和專家,也可能洞見到MOOC是一項相當有破壞力的競爭技術。他們甚至清楚,如果MOOC成功,自己原有的優勢業務會被危及,所以必須抽出資源來應對。但出於本能或者立場所限,他們會把MOOC視為對現有大學地位的威脅。這導致他們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新技術完善現有教學服務和教學體系上,而不會對「新市場——零消費者」更感興趣。這樣的錯誤策略只能在系統完成內部優化後,迅速停滯,不知如何進行下一步。

對於Coursera和edX而言,大學紛紛加入MOOC是一輪紅利,拓展海外用戶是另外一輪紅利。中國和印度擁有大量渴望接觸海外名校學生,的確符合「新市場——零消費者」的概念。但下一步呢?並沒有連貫的戰術。通過和中國大學合作推動中國大學生學習,可算不上什麼面向新市場的玩法,用戶的發展速度自然就減緩了。

企業家無法實施徹底的破壞性創新,是什麼原因?通常來說,在新的遊戲開始,舊的遊戲尚未結束之時,企業家們最容易做出路徑依賴的決定。原有的業務越是強健,企業家變革的動力越加有限,有什麼理由不遵照原來的成功經驗呢?選擇原有的資源、合作方、經驗、流程、以及價值網路中的其他部分,既是順理成章的邏輯,也是無法抗拒的誘惑。而且競爭對手們利用延續性策略,短時期內的獲利頗多,會讓自己更加沉不住氣。即便如Udacity,也不得不改弦更張,跟隨另外兩家平台開始了大學和機構的合作。

國內的MOOC平台能跳出這個窘境嗎?目前還無法判斷。畢竟學堂在線或者中國大學MOOC都是國外MOOC平台的翻版。雖說師夷長技以制夷,就怕夷人無暇自哀,而國人哀之,國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國人復哀國人也。耐人尋味的倒是網易,同時押寶中國大學MOOC和網易雲課堂,這是表明兩個方向各有前程,還是首鼠兩端無法取捨呢?

六、矛盾和困難,如何破局

評論家討論商業模式應如何運作;企業家在探索中建立商業模式。評論家憑喜好選擇點評的對象;企業家只能面對現實塑造的問題。評論家有充足的時間研究分析;企業家的挑戰卻是時間壓力。評論家可待信息收集完善,分析是否中肯取決於個人學養;企業家必須當機立斷,不可能有充足論據才做評判。評論家沒有風險,分析錯了就再分析下一個;企業家卻機會有限,一旦失手覆水難收。

評論家和企業家的觀點結論迥異,實屬必然。因而這裡對於中外MOOC的討論,如何通過創新、保守或者妥協來解決生存與發展,檢討各自成敗及成因,並非終點,是為開端。

從事在線教育的企業家,懷抱著改變現實教育的理想,也從來不缺少創新的能力。但當他們的產品開始面向真實的市場,為了迎合現有用戶,即便深具創新潛力,也終被無情改造。這些企業家視教育為自己的責任和生命,願意在今天的重重困難中堅守,也因為他們相信明天的美好前景。但也要考慮投資人能否允許自己的投入回報寥寥,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這些美好前景。畢竟明天復明天,明天何其多。

如果追尋教育的本源,則要挖掘學習者的自身潛力,提升學習興趣,培養獨立思考。但市場上驗證是否學業有成的標準,依然簡單粗暴:即便不用幫學習者拿到企業的錄取通知,或者通過某項認證考試,至少也要保證完課率——這一個業內津津樂道的指標。

在線教育的企業家們,不只是在重重困難中前進,更是在重重矛盾中前進。關於這些矛盾的爭論甚至一直處於形而上的階段。例如:學習是有趣的快樂的,還是註定枯燥。學習是應該輕鬆愉快的,還是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甚至辛苦。壓力對於學習者是有正面的作用,還是適得其反。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力是要提倡有趣,還是提倡有用。等等等等……至於線下線上孰優孰劣之爭,相比這些問題,已經不成為問題了。雖然2015WISE大會依然面向全球的教育從業者做了一項調查,其中29%的人認為線上教育比線下有效,其他大多數人則持反對意見。

有人問歐幾里得,幾何學能帶來什麼好處?歐幾里得叫奴隸給他一塊錢,諷刺他說,這位先生要從學問里找好處!故事無法考證,但今天也常見這樣的問題。例如,MOOC能帶來什麼好處呢?或者是MOOC能賺錢嗎?這麼問可能更直接一些。互聯網界流行的詞是「剛需」。不僅必須要用,而且沒有替代品的,才是剛需。假如只學了風花雪月類的興趣愛好,在當下的價值判斷,就會歸於有趣而無用,肯定不算剛需。那麼MOOC對用戶的剛需是什麼?這正是MOOC從業者一直苦苦挖掘的價值。

很多人都會說自己在大學學到了世界觀和方法論,但是這種價值並無辦法證明。出示學歷學位證書,雖然證明不了掌握了方法論,至少證明曾經在那裡晃過一圈。MOOC最初挖出來的價值點就是學歷證書,或者換個叫法,比如學分證書、微學歷證書……MOOC證書能證明你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識,或者至少學過,再或者至少有點兒學習能力。然後平台推動國內的高校互相承認各自的學分證書,甚至想擴展到國際間的高校,以及企業也能認可。回溯起來,這些也都是做網路教育的那些高校玩過的,不新鮮。學習者為什麼會需要這樣一個證書?也許企業先認可了,學習者就認可了?

企業認可,相當困難,當然困難也意味著是一個新的市場機會。整個社會都在喊,大學教育跟不上時代步伐,教學內容與企業的需求嚴重脫節。職業教育成了一個新的風口,無論是不是MOOC都要扎到這個方向里,這自然成了MOOC企業挖出的第二個價值點。其實這本不應該是挖出來的,因為需求一直存在。早在20年前,e—Learning就是解決這樣的問題,只是限於網速,不能在外網提供統一服務而已。但今天在線教育技術和在線教育內容服務的發展,已經可以更好應對市場所需,針對性地培養職業技能,讓學習者被人才市場所認可接受。滿足職業需求和MOOC的發展,並非前為因後為果,而是因為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已經讓職業需求通過在線教育實現水到渠成。

領英上學習者曬出的在線學習證書,來自 http://Linkedin.com

到了這一階段,MOOC的企業家們依然有很多矛盾,國際化還是本土化?自製課程還是開放平台?全科教育還是專註垂直?與高校合作還是與個人合作?發力線上還是與線下並重?這裡不會有唯一肯定的答案。但競爭力的本質,在於實現客戶價值,而不是只做自己擅長的事兒。競爭基礎發生改變,如果想保持競爭力,就得有意願去學習新能力,而不是懷揣幻想,守著自己曾經有過的輝煌。這是企業家與高校決策者的最主要區別。

高校也面臨矛盾,但各家反應不同。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於是,先知先覺的海外名校迅速行動,後知後覺的國內一線高校試探跟進,不知不覺的國內其餘高校,只是派出領導和老師四處學習,回家研究認為暫不可行,再觀望著下一波概念的到來。

國家對此問題考慮也有矛盾之處。今天的國際秩序更接近18、19世紀的歐洲民族國家體系,未來至少會有六大強權,美國、歐洲、中國、日本、俄羅斯,可能再加上巴西或者印度。這樣的局勢必然會讓許多國家密切聯繫,尋求共識,建立交叉重疊的盟國體系,進而運用影響力來平息競爭。有些體系建立於政治、安全或者共同的原則,而更多則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畢竟經濟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早已超出意識形態,甚至地緣政治。因而,即便有了WTO,再出現TTIP,TPP也是形勢之必然。

經濟的基礎是教育,評估一個國家的未來,雙E——Economics Education是最重要的兩個維度。新興的的快速發展中的國家面臨的關鍵問題,就是教育基礎薄弱,不足以支撐未來經濟發展的需要。教育所影響到的還不僅是經濟,教育為社會穩定提供保障,同時也會培養公民意識,更好地幫助他們獨立進行政治選擇和決策。在線教育的發展讓最好大學的圍牆消失,學習者只要有學習的慾望,學習的資源唾手可得。政府必然逐漸轉移重心,保證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權,知識和信息的流動更加開放,最終國家級的區域網也如同歷史上的著名圍牆一樣,土崩瓦解。如果真是這樣,又該作何解?

堵不如疏,更不如反守為攻。今天,期望自己在世界舞台有足夠影響力的國家,都參與到這場轟轟烈烈的MOOC運動中來。通過官方、高校或者企業的平台,把本國的優秀文化以及價值觀輸出。德國的iversity,英國的FutureLearn,澳洲的OpenLearning,日本的gacco……不勝枚舉。在2015年初的MOOC課程橫向評測中,gacco還因自己的課程少而精,力壓Coursera與edX成為課程平均得分的第一名。

如此多的國家、民族、語言、文化,交匯在一起,是人類教育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盛景。儒家思想認為真理是客觀存在,由智者藉助勤勉研究和教育才能洞燭。而真理往往通過各種理念衝突,相激相異而生。當中國的學習者有機會接觸到如此之多彩絢爛的的文化,對未來產生的巨大影響,無法想像。歷史上在明末清初曾發生過一次,後來在清末民初時又發生過一次,今天再度發生了。

「這是互聯網時代的西學東漸。」果殼網的創始人姬十三在MOOC學院正式上線時,如此評價。

七、MOOC學院的理想和現實

教育工作者前仆後繼,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的企業家。而優秀的企業家又必須起到教育者的作用,教育團隊、客戶、合作夥伴及經驗豐富的投資人,認可遙遠前景的價值。不乏大量的企業家因眼高手低而受挫,但不論理論上如何分析,企業家都不能採取不作為的等待原則。即便他可以進行充分的評估,也可以為未來的不可知留有餘地,但依賴時間的推進期待市場可以自然地成熟,或者出現新的轉機,都是沒有擔當的行為。

MOOC在中國的開局貌似不錯,大陸的學習者在兩年時間內迅速達到百萬,一度被所有教育行業從業者高度關注,也影響到各類媒體輿論及中央政府機構的決策。但盛景之下,有重重隱憂。如果說原來大學之間也有競爭的話,那也是風和日麗的競爭,與企業之間的殘酷搏殺無法相較。尤其在互聯網行業,是贏家通吃的結局。每位企業家投身在線教育的初衷是經世濟人,但並不妨礙其對競爭者痛下殺手。尤其是各大MOOC平台都把發展的第一階段瞄準在爭奪優質高校資源,衝突在市場還未培育成功之前就已發生。手握優質教師資源的高校,一方面左右逢源,待價而沽,另一方面也蠢蠢欲動,問鼎中原。

中國的其他互聯網模式,都以美國有成功先例為開始,隨之多家本土企業競相抄襲,再搏殺出前幾名而塵埃落定。但MOOC不同,頭三年完全是Coursera一家獨大,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的平台跟隨進入。通常來說市場的領導者會承擔開拓市場的任務,開拓市場的成本雖然偏高,但無論從現實的用戶增長和長遠的品牌培育,領導者總會獲利最多。市場的挑戰者和追隨者則會搭乘順風車,既因自身需要韜光養晦,又可以用相對低成本的方式獲得初步的用戶積累。但在中國卻出現了一個怪現象,事實上的市場領導者,並未主動推廣市場,只依託較淺合作順其自然增長。而挑戰者或者追隨者從MOOC用戶增長紅利中自然有限,他們的市場地位又註定各自不會有意願衝到前面。14年下半年到15年整年,整個MOOC市場在用戶增長上,相當緩慢。

MOOC的不溫不火,成為質疑者的最好理由。而MOOC作為一種創新模式,其支持者的理想遠勝經驗,他們除了最終用豐碩的數據證明之外,別無他法。有遠見的人,往往很少受到尊崇,因為他們的的判斷遠超同時代人的經驗和想像力之範圍。而當遠見成為時人的經驗時,或許他們會被承認,但更多早已被遺忘。何況MOOC如荊山之玉,獻玉之人尚不能窺其精華。以此判斷,網易教育與學堂在線的決策者,可謂遠見之人。

Coursera錯過了快速發展的機遇但餘威猶存,學堂在線的用戶量已經與Coursera中國的用戶數不相伯仲。網易的雲課堂隨課程質量不斷提升,也在驗證著破壞性創新開始發揮作用。這三家公司,對於「新市場——零消費者」的認知定位和營銷運作能力,決定了誰可以在未來一年內成為中國市場新的領導者。

MOOC學院的出現,是基於對MOOC前景的看好,以及認為未來必然是群雄並起的局面。每個較為有文化影響力的國家,都至少會有一到兩個MOOC平台。而MOOC平台所承載的文化和價值輸出等重要意義,意味著每個國家的代表平台不會輕易消亡。7到8家較大平台,30到40家較小或特色平台共存,是可期待的一個場景。MOOC學院藉此也可以在MOOC的價值網路中找到自己的獨特定位,成為匯聚MOOC學習者,建立終身學習的文化社區。

MOOC的競爭局面,和當今的世界格局,或者說一兩個世紀前歐洲的格局也頗為類似。MOOC學院同樣希望在在線教育行業中,也能夠衍生出一個像梅涅特體系,以共識來強化均勢局面,和平或合力發展,共同增強力量以顛覆傳統教育的聯盟。但尋找到這個共識並不容易,因為各自理想過於高遠無法具體,而現實之間的競爭又難以迴避。MOOC學院在多次嘗試後,發現其最滿足學習者的價值——好課推薦,是可以和各家平台達成的最佳共識。因為無論各家平台如何競爭,最終都必須將其競爭力塑造在提供優質課程內容上,沒有第二選擇。而作為MOOC平台,脫離大舞台不與其他人相通相較,獨立於世外也不可能。因而在一年多的運營後,MOOC學院推出的評分標準,初步贏得了學習者、教育者、各主流平台的認可,成為MOOC學院最核心的競爭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單一的MOOC超大平台,會對MOOC學院構成戰略意義的風險。因為一旦他的實力主要是影響力,凌駕於其他平台及MOOC學院之上,均勢的破壞就有了發生的基礎。即便其負責人開放開明,MOOC學院也必須抵禦此風險。因為那時MOOC學院的有效抵抗力量將大減,也逐漸沒有能力影響事態的發展。雖然從市場競爭來看,MOOC領域不會出現單一的超大平台。但在併購、投資頻繁發生的今天,出現任何新聞都不會令人驚訝。對於希望與可能性之間的判斷,只能臆測,而真正的談判實力,還是要靠所擁有的用戶數量。

為此,MOOC學院必須承擔起推廣市場的重任,讓學習者先知MOOC學院,而後知MOOC。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場場校園地推,一輪輪線上活動,一批批優秀學習者的塑造和積累,都是不可省卻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則需要那些更貼近學習者,更了解學習者,甚至自己就是學習者的的團隊來完成。

在本文最初提到的會議上,聽罷台大執行長葉丙成的分享,一位來自南京大學的老教授感慨。「台灣大學真了不起。MOOC這麼重要的事兒,竟然指派了個副教授負責。不過也只有像副教授這種年輕人,才能把MOOC做得好。換成學校領導負責,就做不起來了。」

其實不止年輕這麼簡單,選擇具備未來意識及戰略精神的創新性人才作為負責人,才是MOOC成敗的關鍵。即便他們資歷尚淺,但極具潛力,只要提供學習和實踐的空間,積累好成功所需技能,便可以代替企業領導者直面企業未來。葉丙成老師在台大開始MOOC建設之初,並非依賴學校的政策以及資金的支持。更多憑藉於個人對MOOC的信念、熱情與執著。身邊其他老師受其感染,對MOOC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最終一系列的精彩課程讓台灣大學風靡華語地區。後來葉老師與學生共同開發了在線遊戲平台「PaGamO Online」,更是他作為在線教育先行者的又一證明。

MOOC 學院現任負責人宗唯伊 11月 在清華大學的知識青年燴活動演講。

MOOC學院在運營兩年之後,也選出了自己的年輕負責人——宗唯伊。這是曾就讀於中科大的學霸妹子,2011年畢業後在果殼網負責市場推廣。2014年,為中國第一輛月球車發聲的微博賬號@月球車玉兔 讓她一戰成名。在MOOC學院的兩年中,宗唯伊負責了海外平台合作、MOOC獎學金、職業教育拓展等許多重要工作。果殼網管理團隊有一個微信群——果殼互黑群,專門用來通知、閑聊以及互相吐槽調侃。那天下午,前任MOOC學院負責人姚笛,在群里通知宗唯伊的MOOC彙報,「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面對團團圍坐的果殼員工們,宗唯伊徐徐道出她心目中的MOOC藍圖:「感謝大家,來聽我們MOOC學院的項目彙報。今天我彙報的題目是——《推倒MOOC的圍牆》……」


@孫志崗老師上面講了很多MOOC對於院校及其改革上的作用,我來從學生的角度上去說一說MOOC對於整個高等教育的影響吧,說得不好歡迎討論。

首先,在校中國的大學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很多都是在大學中混日子的。MOOC平台的出現,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因為隨著技術的進步,更加人性化和方便的MOOC教育模式一定可以研究出來,而上傳MOOC教學資源的人也不會再局限於老師,甚至排練MOOC成為學生的家庭作業也不會為過。

在中國的大學焦距中,能夠有課堂老師和同學、同學和同學之間的交流的課實在是少,就算是有也質量不高,大部分老師來了就是念PPT。如果這樣就算是一種教育的話,那麼MOOC的起點就與它一致了。再有,MOOC平台中如果(注意,是如果)學生的基數大,能夠討論的空間和機會就增加了。MOOC平台還可以最大程度地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於是,如果MOOC能夠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主流意識(注意是如果),那麼MOOC能夠帶來更加接近理想教育的體驗。

其次,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能夠得到改善。

這裡不僅僅局限於大學這種MOOC在線教育方式(畢竟MOOC的概念中只強調了在線,而沒有強調高校)現在中國的教育和經濟的地理分布是相似的,西部和東部教育資源可以說相差很大,而大城市對其周圍的城市教育資源還有敲骨吸髓的影響。如果MOOC在線課堂能夠將其現有的業務擴展,那麼只要擁有一台電腦,一根網線的地方的孩子都能以免費或者極低的價格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的教育資源,對均衡優秀的教育資源大有裨益。

再次,能夠減少與國外教育水平的差距。

在國際上的MOOC平台中能夠與世界各地的同學交流,能夠被他們言傳身教。MOOC在技術上本質是互聯網技術,這種技術其實質國內和國外沒有什麼大的差距,而過內和國外在教育資源以及教育氛圍、方式上是有差距的,我們在同其他國家一道做MOOC時,可以借鑒國外的很多優良經驗,學生在上課期間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老師及其他學生的影響。

最後,MOOC不能代替必要的線下教育階段。

如MOOC不能代替線下的實踐環節,這些環節有可能對於教學至關重要,因此,傳統的教育也不能全盤否定


在線教育是長期趨勢,但是短期內有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所有教育系統的權威性都在於就業,任何大學的牛鼻度都取決於畢業生取得社會成就的比例和程度,那麼短期內在線教育如何獲取大量受教育者的就業機會以取得社會承認?

如果能通過免費或廉價還自由的在線受教育就能獲得文憑找到工作,誰還參加什麼狗P高考上狗P大學考狗P研究生啊?!

如果不能發文憑或提供其它渠道確保就業,你再怎麼教育質量高還便宜方便,也只能當成業餘娛樂項目啊!!


如果清華的課程在mooc能全學,而且認真學完通過清華的考試可以拿清華的畢業證和學位證的話,我為什麼要去花家裡幾萬塊錢上大學呢?拿出那幾萬的幾分之一去投資一下自己的愛好不好嗎?


MOOC對傳統教育還談不上衝擊。

最起碼,傳統高等教育跟社會綁定了,它在你得人生鑿開了4年的時光。這4年你起碼沒有多大的社會壓力,即使你不學,也要做做學習的樣子。最後給你一個社會認可的文憑證明。

另外中國目前的教育,首要目的還是篩選,其次才是培養。mooc起不到篩選功能。

對於好學,上進,有毅力的人來說,MOOC是錦上添花,各取所需。

但是對於不好學或者沒毅力或者學習方法不行的人來說,MOOC卻不是雪中送炭,因為他們高中學學不好,上大學學不好,有了MOOC照樣不會學,進了社會也學不好。

對於第一類學生來說,學習方式真的不重要,無論是看書,報班,網校,他們都能學到自己所需的知識。而且他們本身就有能力考取不錯大學。

對於第二類學生。MOOC里雖然都是知名的學校,知名的老師,但是碰到這類學生,效果只怕要大打折扣。

借用古龍的一句話,

有些人縱有神刀在手,仍是無法成為刀中之神

關鍵還是看學習的人啊。


最近在用MOOC學心理學,歌詞創造,編曲,程序設計,決策知識,一點直觀感受:

1 有很多課外或本專業外學不到的東西,學起來也不是很累,入門比較容易

2 課程與課程是相互獨立的,在校的話可能需要你先學A才能學B

3 取代大學不可能,只要大學畢業要的還是畢業證而不是MOOC的證書。反而更像是給學有餘力的

的人提供一個更有趣的平台


最近看了部紀錄片【紀錄】象牙塔.Ivory.Tower.2014.720P.中英字幕。不提受認可的問題,單獨說教學質量。

裡面提到MOOC就指出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傳統大學教育不僅僅是授課、作業、考試。課下老師學生的互動、老師對學生作業的反饋與解惑,重要性並不比授課本身差。特別是偏向實踐的學科,比如計算機和工程,往往課程還包含很多大作業,這些教學利用MOOC進行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而且雖說學習是個自主的過程,傳統教育面對面授課會促使學生進行學習,而在網上授課保證自己的學習的自覺和動力還是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這紀錄片就提到了以前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和udacity的合作,效果差強人意。

MOOC的未來是光明的,至少我覺得MOOC的主意和優勢是令人振奮的。不過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非常多,至少我作為一個工科學生,是無法想像使用MOOC代替傳統課堂。

最近幾年很多我的老師也開始使用筆記和視頻來替代普通的授課。不過他們的做法是讓學生課前看視頻,然後將授課時間轉換成練習和實踐。這樣老師能保證學生的練習量並且立刻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本質上來說反而是加強了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這種處理辦法相比於MOOC來說其實是南轅北轍。


大學老師也緊跟時代潮流,學習了一下這種做法,每次布置視頻讓同學自己去看,然後上課混時間,「回去看視頻,視頻里什麼都教了。有不懂的可以問我……下節課要把視頻看到哪裡哪裡……」對,就是這樣,上課睡覺下課學習。


有衝擊是必然的,但取代是不現實的。MOOC對於教育是一種有價值的補充,一個人在大學裡的收穫取決於環境、氛圍、同學等多種要素,高校教育對學生的培養遠遠多於技能培訓。高等教育的校園時間可以減少到2-3年,增加獨立的時間給MOOC和更多的社會實踐及公司實習對學生的成長與就業會更有益處。


我覺得mooc更加多的是對面對面教育的一個補充,畢竟人還是有一定的惰性的,記得誰說過學習是反人類的哈哈。大部分人需要這麼一個面對面的溝通和同學間形成的氛圍來督促自己學習。至少以現在的教育形勢和家長的意識形態來看,mooc要替代面對面教育還是「任重道遠」。


大學的課程也是在不斷更新中,只是在現有的體制下還不能那麼激進, MOOC在現階段更多的還是輔助學習,雖然它的優越性不言而喻。在中科院一些新建所已經開始大量嘗試使用
MOOC,學生反映的效果也非常好。


我很想知道mooc中完成課程的用戶在傳統教育裡面的學習情況如何。

如果知道了這個數據,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很清晰了。

我還有一個問題,那些在傳統教育中表現不好的學生真的是因為沒有更好的課程才學不好的么?那些表現好的學生很有必要使用mooc么?


這和40年前的電視大學有何區別?

MOOC只是工具,如何運用是關鍵,也是最難的之一。

學生學習態度是關鍵點,也是難點之一


工科要實驗室 太難搞


慕課之後,我和我最好的朋友我們之間共同語言更多了,因為她是上我們學校老師的課,慕課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理解媒介-----人的延伸


反正對我的影響是:到現在為止老師都不認識。


大一新生,學校讓我們用mooc學計算機思維這門課,感覺效果非常差。


推薦閱讀:

大學在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有什麼差別?
孩子問「為什麼我做錯事大人可以打我,大人錯了我不能打他們」時應該怎麼回答?
論在大連外國語大學學習阿拉伯語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怎麼看待西電通信學院建立官方家長群並群發簡訊要求家長加群的行為?
南方科技大學現狀如何?(2012年)

TAG:教育 | 高等教育 | MOO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