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少年時代》(Boyhood, 2014)?

本片講述一個男孩從6歲到18歲的成長曆程,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花了12年時間來完成這部作品。它仔細描畫了孩子的成長過程,及其父母親各個方面的變化,可以讓觀眾細緻入微地體會歲月流逝的痕迹。為了不打擾主演艾拉·薩爾蒙的正常生活,拍攝均在他暑假期間的簡短時間內完成。

自豆瓣簡介。


《少年時代》的製作方式一定對其評價起到了直接加分作用。許多觀眾在觀看這部電影之前就對電影形成了預判,「12年從孩子拍到了青年,不論這是噱頭,還是開創新的電影拍攝模式」,至少感官上形成一種「這個電影了不起」的印象,一邊倒的評價也說明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儘可能還原真實生活的拍攝方式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

其實《少年時代》就故事呈現方式而言確實是流水賬,也很普通。無非是少年梅森及其家庭變遷十二年中的那些日常。電影並沒有精鍊出什麼人生奧義,它和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短暫又漫長,似是而非的人生一樣稀鬆平常。

「支離破碎」是生活流水賬的原貌。當我們回首過往,腦海里閃現的往往只是片段和瑣碎細節。《少年時代》便是這「瑣碎」的質感,就像影片中梅森的對白,「你怎麼一下快進了40年?」 上一個鏡頭梅森還是剛剛剃完寸頭的孩子,下一個鏡頭他就蓄起長發變成了半熟少年。

大部分的生活都在時間裡沉默了。

《少年時代》的意義,並非局限於影像本身。影片對觀眾可能會有某種啟示,它暗含於瑣碎的人生片段和對白里,也有可能躲在影像以外沉默的生活里。

一定要對《少年時代》來個總結陳詞的話。伊桑在車裡對「Hate it here」這首歌的點評就很適合:「沒有機巧,返璞歸真」。

(電影里伊桑說這首Hate it here是來自abbey road,不知是導演故意玩穿越還是藏的小Bug,事實上「hate it here"是Wilco「Sky Blue Sky」中的一歌,歌詞確實就是非常率真...」我剪了草坪,自己鋪了床單,甚至還學會了用洗衣機「...是不是和電影有幾分神似?)

說一些電影幕後,主要關於梅森的扮演者科爾特蘭

埃拉·科爾特蘭小時候更多的是本色出現,導演在拍攝過程中儘可能的讓他在舒適的氛圍中進行拍攝,隨著他的成長,科爾特蘭也逐漸適應表演,整個過程是隨著拍攝逐漸的進步,用科爾特蘭自己的話說,他雖然沒有考慮過參與影片表演方面的細節,但在伊桑霍克和導演林克萊特身邊一切發生的都很自然。

林克萊特在選主角的時候,他覺得很多小演員會有成年人的思維,會試圖取悅你,而科爾特蘭不一樣,他根本不在乎你怎麼看他,這讓他耳目一新。

埃拉·科爾特蘭雙親是藝術家,他的整個成長的軌跡就是要成為藝術家,他在7歲的時候就會與伊桑討論音樂,電影和書籍,而且非常有見地。甚至在《少年時代》2002年拍攝之前,他就被父母要求去創造一些什麼。但是他也說,自己在12年的拍攝過程中,從林克萊特,伊桑,阿奎特身上學到了太多東西,最重要的是,他覺得整個過程難能可貴,對於所有人而言就像朋友和家人。甚至對影片最終上映都覺得不可思議,就好像大家集體守護的一個小秘密終於公之於眾了。

科爾特蘭的雙親在拍攝過程中離異,他的成長也因此有一段時間受到影響,但他自己說拍攝過程中當拍攝離婚內容的戲的時候他並沒有受到衝擊,只是在最後回看影片,那份感覺會很相似。

埃拉·科爾特蘭說自己只要有合適的方式去進行藝術表達,他就會去嘗試,他會畫畫,會攝影,會彈班卓,他覺得如果如表演有利於他進行藝術展示,那他就會繼續表演。

貼幾個截圖,影片中的時過境遷。

GAMEBOY

這是啥?電子寵物?

小時候粉哈利波特。經 @唐松朋友指正書是《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電影里應該是新書發售活動。把書店入口弄成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樣子。(歡迎朋友抓漏補漏,杜絕滿嘴跑火車的我)

少年了在聊《暮光之城》

進擊的LADY嘎嘎和蘋果產品。蘋果和社交網路的興起,也讓梅森在電影里淡淡的吐了一槽。

甲殼蟲的黑磚。梅森是保羅鐵杆粉,他爹伊桑一直在安利他要顧全大局。(哈)

伊桑帶他們去看的這場比賽是真實發生的。這場比賽是2005年4月8號進行的一場休斯頓太空人棒球隊對陣辛辛那提紅人隊的比賽,比賽中伊桑誇讚的球員叫威廉·羅傑·克萊門斯,外號"火箭人",他被認為是美國職業棒球聯盟史上最偉大的投手之一。當天比賽身穿22號球衣的克萊門斯在前七局只讓辛辛拿提紅人隊得了一分,並且在以一個安打使太空人以三比一領先,他帶領太空人隊最終以3-2贏得勝利。截圖是克萊門斯安打後全場歡呼。

經 @劉放同學辨認,尼康D40。06年出產的D40已經是數碼,在跟父親的娘家拍攝照片,梅森回到學校泡在暗房裡洗照片。假如時間線是連貫的,那就BUG了。但基於影片剪切時間上的跳躍...更大可能是我們牽強附會覺得抓住了一個BUG在傻樂。

...其實還有不少可以反映時間線的細節.汽車的變化,電視機的變化諸如此類。

那什麼樣的觀眾會喜歡這樣《少年時代》?

如果你喜歡《美國派》《賤女孩》或《暮光之城》那種帶點胭脂味,帶點荷爾蒙的美式青春電影。《少年時代》大概不是你的菜,它淡定,含蓄,合適的距離,點到為止的碰撞。

如果你是一個對於電影故事要求很高的觀眾,對人物結局,對事物發展的邏輯關係有著不可退讓的原則。那《少年時代》可能也不太適合你,電影沒有試圖去完成一個故事,劇中許多人物也沒有起因結果。 就像梅森父母的離異沒有說明原因,繼父家的兩個孩子也沒了下文。

如果你喜歡《Before》三部曲,對壓馬路到日出這份青澀挺嚮往,可以適應節奏相對緩慢的話嘮片公路片。《少年時代》不會讓你失望。


林克萊特用了十二年的時間,去跟蹤記錄一個小男孩的成長,但這又不是一部紀錄片,它是貨真價實的故事片。林克萊特在十二年內維持著一個基本穩定的拍攝團隊,主要工作人員和演員和他一起完成了這個漫長的歷程(他戲稱這是「十二年為奴」),這種拍電影的做法在電影史上應該非常罕見。

我們大約能想到一些可資參考的先例,比如弗朗索瓦·特呂弗圍繞一個叫安托萬的小孩的成長與生活,先後拍攝了《四百下》、《二十歲之戀》、《偷吻》、《夫妻之間》、《飛逝的愛情》五部影片,成千上萬的觀眾看著演員讓-皮埃爾·利奧在銀幕上長大。但是,林克萊特的做法仍與特呂弗有本質不同,特呂弗隔幾年才拍一部,他抽取的是安托萬的人生片斷,他做不到跟蹤安托萬的每一個成長步伐。林克萊特自己著名的「愛在三部曲」和安托萬的情況差不多。

另一種比較接近的就是以季為單位播出的電視劇了,但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於,它播出的時間跨度很長,觀眾和演員同步在變老,所以那種迅速見證成長的感覺被稀釋了。

我們明白,電影是一項受到很多限制的藝術創作,創作中的奇妙構思常常會因為各種條件限制而無法實現。所以電影(故事片)又是非常依賴虛構、造假來完成的藝術,《少年時代》這部影片調整了電影和真實世界之間的關係,它放棄了很多可以「作假」的地方,並故意限制自己無法「作假」,所以它是對現有電影製作規範的一次全面挑戰,這體現在多個方面。

首先影片突破了電影製作的時間限制。電影製作畢竟是巨額金錢的遊戲,所以一般的電影在拍攝時總想著要省時省錢,不算前後期,一般拍攝期短則兩月,長不過一年,不太可能細緻地去跟蹤一個角色的年齡變化,特別是對兒童來說,所以電影中人物成長一定是有跨度的。觀眾也意識到了大多數電影無法忠實記錄人物成長這個缺陷,接受了電影採用「欺騙」和省略的手段,這是雙方暗中達成的契約。

從商業運作的角度來說,投資一部電影終究是要看盈利率的,一個項目不能無休止地佔有資金,它從開發到回收的周期頂多只有幾年,《少年時代》大大突破了這個限制,這也要歸功於影片製片人的鼎力支持。

電影的表演是可以公然「造假」的,所以有高超的化裝術,讓年輕人演老人,老人演年輕人,或不同的演員演同一個角色的不同階段,這都有各種精彩的示範。但《少年時代》要求演員演剛好符合自己年齡狀態的角色,而它又不是紀錄片,觀眾或許會問,既然是虛構的故事片,有這必要嗎?我想這在虛構和真實之間構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影片像是一條無限逼近了真實的漸近線。即使現在的特效技術若不考慮成本,或許也可以做到以一個演員為模板,模擬他的成長變化,就像《本傑明·巴頓奇事》那樣,但那絕對不如時間本身的流逝有力量。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少年時代》才是真正的不計成本,因為又有什麼比時間更珍貴呢?

任憑時間流逝對演員的創作來說同樣是一個的挑戰,一般影片的表演都是在幾個月內完成,一旦演完演員就永遠地離開那個角色了。而對《少年時代》的演員來說,他們必須十幾年的時間都一直住在那個角色體內,你離開一段時間又會被召回,這讓演員和角色的感情發生變化。角色會和演員一道成長,演員自身的狀態變化會影響角色的發展,角色發展何嘗不會反過來影響演員。因此《少年時代》中角色的豐富和細膩超出了一般的影片,那並非演員本身的演技高超,實乃時光雕琢之功。

影片顛覆了電影創作和時代背景的關係。大多數電影或記錄當下,或表現歷史,它們都是從一個固定的時間點出發來看待過去和現在,所以要麼是用當代視角回溯性地評論歷史事件,要麼發表對正在發生的事件的新鮮感受,電影的時態總歸是單一的,現在《少年時代》奇特地將完成時和進行時結合了起來,點狀的觀測時間被拉伸,它反應的所有歷史,包括國際國內大事、流行文化符號、數碼產品換代,在影片拍攝時都是處於當下的狀態,但它的當下不再是一個點,而是隨著時間推移變成一條流動的線。


沒有公路的公路片,Richard 或許講掉了韓寒想講的故事吧。

我想任何人觀看《少年時代》之前,差不多首先都會注意到的是這「十二年間隔拍攝」的「壯舉」。

由此引出的兩類評價,「神作」或者「過譽」或許都基於此。

其實就紀錄片而言,這種方式並非有什麼特別之處,分階段跟個十年八年的有,三四年的更是常有之,詳見:

有哪些相見恨晚的紀錄片和電影?

但畢竟這是一個故事片。

電影到底是用項目章節式運作的,涉及諸如演員檔期,投資信心之類太多的不定因素。

紀錄片某種程度上,追求的就是某種不定因素,而電影則不是。

誇張點說,拍紀錄片的時候,如果一個追蹤對象死了,它意味著這片子有可能可以得大獎了;

但電影的演員可不能隨隨便便死去,不然恐怕就會像 Ed Wood 那樣,留下個影史最爛電影,供我們膜拜。

一定要做類比的話,《少年時代》,可能更像是把特呂弗的「安托萬五部曲」拼在了一部電影里。

不同的是,特呂弗用了20年時間,用同一個主演,來演繹同一個角色的五個人生段落。作為影迷的你在每一個段落時,當然都能回想起上一次的起始和停止,獲得感動。

可畢竟是有段落式的間離感,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美國的 GEEK 同學,會選擇一兩天,不間斷看完魔戒三部曲,星球大戰六部曲,或者哈利波特的緣故。

而《少年時代》里,一個真實的少年,與他周遭的所有角色及扮演者,同步成長了十二年,導演在其中割開若干切糕, 拼湊成了一個,

我想,公平點說,以處理及呈現方式叫「神作」,影片內容本身叫「過譽」,中和一下,還是可以叫做傑作吧。

在那裡,角色和演員的界限被真實時間消弭了,不同於化妝特效,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看下圖,

你不自覺就容易處在某種假象中,整個環境的自然變化,從翻蓋到 IPHONE,從小布希到奧巴馬,從 GTO 到 SUV,從洗印到尼康 D40,從哈利波特到暮光之城,當然這都只是技法,什麼電影都能做到,

但角色(演員)的自然成長,卻是真真切切能混淆故事和真實,以至於我常常錯覺這是一個男主角的真實人生。

在這個沒有過多公路的電影中,你彷彿能看到了男主從小到大的「平凡之路」。

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學中,時間即綿延。這是認識論意義上的本體時間,綿延就是作為意識狀態的陸續出現。簡單說,恐怕正是這種不可重複的、相互滲透的「陸續」,使得生命充滿了創造力本身,它即是活生生的生命本身。

好的電影,當然可以傳達一種生命力,但很少能幻化成生命本身,因為你最多能演活一個「程蝶衣」,你也可以變成程蝶衣,但你永遠沒法讓觀眾相信你就是程蝶衣。

可是對於《少年時代》,你在真實與故事的漸近線上,你在十二年的每一個暑假裡,扮演著是時的自己。彼時的柯爾特蘭就成了這個梅森。沒有演技,在這裡成了最好的演技。

不過針對另外一種覺得「影片平庸」的觀點,

我倒是覺得不必「撇去這十二年的拍攝難度」,才能說「這部影片不過是流水賬。」

這屬於每個觀眾的觀感,也是自我世界觀和經驗的彰顯,接觸一個故事,面對一個人物時,偏好的微妙力量顯現,或喜愛,或厭惡,皆出於人的自察:人追憶自身的內心傾向,再將這種體驗外化。這樣的差別不是文學作品的差別,也不是讀者處境的不同,而是由讀者本質的內心力量造就——其根源僅在於,他們是不同的人。這才是1000個哈姆雷特的真正原因。我們從來就是被自己所打動,用自己的生命來穿越「創造」了作品。

如何看待《The Hollywood Reporter》對《後會無期》的評論?

所以我理解不少人覺得「過譽」的說法,

但對我來說,因為經歷過接觸過許多影片中的環節,這種看似瑣碎的時間的拼湊,所有的細節足以讓人覺得有些精妙。

或許對於不在西方生活的人來說,它完整體現了西方的一部分典型生活狀態。

對於美國中部人來說,那這就是發生在身邊,或者過去的事。

然後以此為基礎,不同的觀眾,不同的性格,可以做出進一步的判斷。

就我而言,覺得其反映個體與時代精神的內核與《童年往事》,《風櫃來的人》或者《一一》是一致的。儘管它很西方化,缺少台灣新浪潮的東方式留白。

同時,在這個關於時間的故事裡,我反而讀出了「韓寒們」一直褒讚《後會無期》的一件事:「人生的無常,過客稍縱即逝」。

《少年時代》看似有著很穩固的人群結構,男主角,生父、母親、姐姐、發小,可是他不經意間穿過了兩個飲酒暴力的繼父,兩個情愫初生的女友等等過客,就這麼輕易地消失了,有些甚至都沒有多加交待,一個轉場的工夫就散了去,沒有多著筆墨,卻真真讓人留有餘感。

尤其是那第二個家庭,一切開始的那麼美妙,然後的暴力到分崩,竟突然就這麼消失地無影無蹤,我甚至總幻想著在後面的某一個段落,他們至少會與繼父家的姐姐哥哥產生某種聯繫,但是並沒有。就這麼散去了。

加上如同整形刀的時間,在媽媽臉上刻下那麼多皺紋,把小小蘿莉變成個被父親教導要用 condom 的少女,

這種無形的壓迫感不僅裁縫了瑣碎,也把溜來溜去的變化縫補成一條溪流。

即使你未必那麼有代入感,也完全能順流而下,少有造作,不覺突兀。

(即使是那一段:因為母親而改變人生軌跡的管道工,作為餐廳經理重新出現在家人面前;那麼容易變成做作的段落,導演處理家人的狀態卻沒有一貫電影里的那種大驚小怪,反而冷漠的具有了合理性)

總結來說,「時間」在結尾里的那段對話里,也顯得真真切切,

The moment seizes us,時間把握著我們,而不是 RobinWilliams 在《死亡詩社》里的那句「Carpe Diem」(Seize the time)

這不是主客體的簡單對換,而是一個韓寒或許想明白,卻沒能說的太好的道理。

不如細細體會一下。

藝術 作品為什麼重要?因為它極為淺顯地呈現了值得思索,用幾十頁論文都解釋不清的哲學命題。

導演Richard Linklater,他的姓本身就意味十足,link later, 彷彿他註定是要講述一些時間的故事。

不論是處女作《都市浪人》《半夢半醒的人生》甚至是那個有點偽紀錄片式的《快餐帝國》,包括代表作「愛在三部曲」,這種全程對話聊天的影片,竟然最終通過三部曲的方式,穿過了日出,日落及夕陽,這種時間流逝感升華了原來的精神意義上的清談,我覺得這是格外討巧和牛逼的地方。

許多獨立電影人,好像多多少少都有話癆的傾向,比如多蘭,恐怕正是因為有太多想說的,所以覺得只有獨立影片能承載自己那麼多的表達。

而 Richard 的話癆基因,可能和 Woody Allen 還不太一樣,他沒有那麼神經質,

也一貫沒有太過傳統的三幕結構,或者間歇性暴烈的戲劇衝突。他的角色,永遠是沒完沒了的說著永遠停不下來的話。

順便說一句,

愛在三部曲的男主, 伊桑·霍克 (Ethan Hawke)是《少年時代》的爸爸,是《死亡詩社》的學生,是烏瑪瑟曼的前夫。

另外不管怎麼說,這恐怕是我除了《百萬美元寶貝》和《狩獵》之後,毫不猶豫打上五星並推薦的影片。


《少年時代》不僅僅關乎成長。

倘若你有花一些時間去仔細觀察過一片樹葉在風中的搖動、一條細流在溪中的流淌、一米陽光在地板的移動,那麼,當你在觀看《少年時代》(《Boyhood》)時,或許能得到類似觀察的相同感受:歲月流轉,一切順其自然

並非故弄玄虛或故作矯情,當我試圖在看完《少年時代》後找尋一個恰到好處的關鍵詞來評價這部電影時,我發現這甚至比猜透一個女孩的心思還要難。

如果從電影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耗時十二年以一種「跟隨紀錄」的方式拍攝這部電影的背景來說,《少年時代》無疑是別具一格且極具勇氣與耐心的電影,這時候,將「偉大」這個詞用在它身上應該再合適不過。畢竟,在百年多的電影歷史長河裡,以這種方式製作一部電影的並不多。敢為人先有時候就是一種偉大,更何況這背後有著許多極為不凡的創作經歷。但我們在評價一部電影的時候如果將重點著在創作背景之上而忽略電影本身,則未免有些輕重不分。沒錯,電影創作者以及團隊如此這般的努力的確堪稱偉大,但卻不是這部電影最主要的。

那對於《少年時代》而言,什麼是最主要的呢?

如果從主人公梅森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關鍵詞可以是「成長」。縱觀整部電影,無論是電影之外的十二年,還是電影之內的166分鐘,成長伴隨著梅森,梅森不斷在成長,以他的視角詮釋著作為人物個體在某種生活環境下的成長經歷、成長煩惱以及成長意義。如果從梅森母親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關鍵詞又可以是「歲月」。從年輕懵懂的婚姻孕育,到一己之力的家庭維持,到幾次失敗的婚姻考驗,到兒女成年的逐漸獨立,梅森媽媽始終在頑強地面對著歲月帶來的磨礪,歲月雕刻著她容顏,歲月磨礪著她的心智,歲月帶給她幸福與疼痛。如果從梅森父親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關鍵詞可以使「成熟」。年少時期的懵懂幼稚,青年時期的狂放不羈,中年時期的反思歸正,無論在面容還是在心智上,梅森爸爸逐漸在成熟,並且從與孩子的交流以及後期對梅森媽媽的感激,都在彰顯著一個男人的成熟。

成長、歲月、成熟,足以概括《少年時代》的內核嗎?顯然還不夠。《少年時代》這部電影之所以耐人尋味之處,就在於它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儘管不排除大多數人看著很乏味甚至枯燥,但其平淡的影像敘事背後,裹挾和傳遞出來的,卻一點都不簡單乏味。關於成長,關於歲月,關於成長,是一個顯要內核,而關於家庭,關於教育,關於生活,關於愛,這種種元素的背後,實際上才構成了這部電影真正要輸出的意義。這部電影對中國觀眾而言會存在不少新鮮之處或許在於,其美國文化形態下的家庭關係、婚姻關係、愛與教育,都將給我們帶來某種別具一格的認知。這種認知或許也是這部電影值得我們耐下心來細細品味的動力之一。

那究竟該用一個什麼樣的關鍵詞來形容整部電影比較恰到好處呢?我想到的是」自然「,順其自然的自然。

是的,無論我們的成長多麼的精彩紛呈或黯淡無光,無論我們的歲月多麼的美好祥和或殘酷躁動,無論我們的成熟多麼的早悟老練或後知後覺,無論我們的家庭、婚姻、教育、愛等等生活元素多麼的五花八門,到最後,細細想來,其實都歸於自然。正如《少年時代》整個敘事風格那樣,平淡行進的過程中,一切元素的出現和發展都那麼的順其自然。即使生活充滿了阻礙,最終也還是歸於自然。

我們終將歸於自然,無論以何種方式,生命的璀璨或黯淡都無法改變這一點。如同搖曳於風中的樹葉,無論金黃或枯敗,最後的歸宿都是大地。而大地,恰恰又是最真實的自然。我們從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就開始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朝著註定相同的歸宿前進。歲月流轉中,我們各自經歷著屬於自己的人生,走路、說話、吃飯、學習、成長、戀愛、工作、結婚、持家、養育、衰老、死去,這一路的人生軌跡,或悲或喜,或長或短,或愛或恨,在時間的不斷洗禮中,逐漸明白,逐漸得到,逐漸失去,在看似絕望的時刻迎接希望,在滿是希望的時候面對失望,潮起潮落,日降日升,歲月雕刻容顏,時間磨礪心智,當生命接近尾聲,當命運臨近終點,我們便會發現,所有的歲月蹉跎,所有的人生痕迹,不過順其自然的一次漂流,最後的最後,終將歸於自然。

正如《少年時代》片尾梅森與朋友彼此的相視一笑,在自然面前,無論歲月如何雕刻,無論時間如何磨礪,我們要做的,有時候就是那麼一笑。

不求傾國傾城,但求活過愛過。

PS:像以往多數時候一樣,本答案源於個人知乎專欄:《少年時代》:歲月流轉,一切順其自然 - 木易聊影 - 知乎專欄,歡迎交流。


雖然沒拿上啥奧斯卡大獎,但比宗教更能安慰我們,撫慰我們,讓我們能夠在宇宙中的這顆星球上短暫而踏實地生活著,我覺得《少年時代》做到了。

也有人說「過譽」,但我覺得這些人是沒有看懂這部電影,就算是打了高分的那些人,或許也只是關注了導演拍攝的時間等等。

我雖然也沒有完全看懂電影要說的全部,但就憑著看懂的一部分,就覺得《少年時代》很了不起。導演就用這麼普普通通的12年拍了個電影,竟然把人活著一遭到底是為了什麼都給講清楚了——人生的意義不是那些總令人追憶的過去,也不是寄予了許多期許的未來,人生的意義真正意義就是「被此刻抓住」。

這是什麼意思呢?

仔細回想,電影中有很多片段和細節,都在重複說明這個命題,我也只是抓住了自己記憶深刻的三個大片段。這三個片段分別是小男孩的親生爸爸,他的媽媽,以及他自己。

1、父親

那天因為臨時有聚會,這部三個小時長的電影,我分了兩次看。

把電影暫時停下來的那個節點,剛好見證了小男孩爸爸的改變。

他從一個輕狂不羈的鬼混青年,變成了一個另組家庭,有妻子有孩子有鬍子,非常普通的中年人。

這時我一個人走在去赴約的路上,覺得就像是已經看完了一部電影。

因為心裡一直在反覆回想劇情:父親賣掉自己那輛拉風的GTO古董汽車,並無賴般地對兒子撒謊說,自己從未給過其承諾,要在生日這天將古董車送給他。

一個好好的有趣的青年怎麼就變成了這樣呢?

我條件反射式地自動腦補了父親以前的的瀟洒、自由:他帶孩子野營打保齡球,他時時刻刻都要求和孩子們高度興奮的精神互動;他讓兒子私闖民宅,摘走支持選舉者對手的拉票牌子,因為他覺得生命需要一些鬥爭。我很失望並且一廂情願地想:時間和生活,終究讓他變成了一個無趣的人,孩子眼裡一個讓人討厭的父親。這應該就是這部電影所要說的吧。(此時,男孩正處於青春期,突然想到,青春期的孩子大多不可抑制地討厭父母,也許也因大部分父母也會在自己人生的這個時期發生不可抑制的令人討厭的變化吧。)

可我還是覺得哪裡不對。

終於,聚會結束,在回家途中,我想通了。

為什麼要用一個單身男人青年時期的瀟洒快樂和純真,去對比一個需要養老婆養孩子的中年男人?

即便是同一個人,可若是時間變了,仍舊不能隨意對比。

因為人類浮游在時間長河,每一瞬間都在變換自身的姿態。

也許此時你真的失去了冒險精神、沒有了單純的幹勁、蒙灰了純潔的心。但請千萬不要因為這些自責而自卑吧。

因為時間並非僅是你以為的那樣,是一條直線,一個空間。也並非是你想前進就前進,想後退就後退。它真是一汪錯亂如未知宇宙的怪水,你與其他人一樣深陷其中,不能自控,你們浮游其中,無論怎樣,都不能獲得詳實的數據加以對比。

因為組成你龐大人生的一切瞬間,都像水裡亮晶晶的細沙碎片,它們沒有根,它們會隨著河水的輕微抖動而劇烈地無序翻騰。

所以「現在」與「過去」無法對比,

「現在」與「未來」無法對比,

「過去」與「未來」也無法對比,他

們不分好與壞,也根本沒有對錯。

所以生命的意義,就是此刻,就是現在。

還不懂嗎?

什麼是「現在」?——它既是過去的未來,還是未來的過去,同時也是此刻的現在。

假如你過好了現在這一瞬間,就等於獲得了過去,也擁有了未來。

我也突然發現,這也許就是人生的全部意義。

想明白這些,回到家繼續看完這部電影,發現這個已經「變了的」父親,這個階段的他,依然能帶給孩子們幸福的回憶。

在車上,他送給兒子的生日禮物是自製的一套披頭士的唱片——披頭士解散後,父親像收集最閃亮的人生細沙一般,把其他成員優秀的單曲重新組合起來。此刻,他談起了「平衡」。在他看來,每個樂隊的成員,都是樂隊的組成部分,他們都是這個偉大樂隊的偉大之處,而不只是那個永遠回不來的約翰列儂(就像生命就是由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組成的,無論是好的瞬間還是壞的瞬間,這就是整體美好的真實的生活,而不是那些再也回不來的生命瞬間);這就是一支真實的、整體非常美好的披頭士,也是真實的生活,少了什麼都能繼續下去。

除此之外,我也非常喜歡梅森生日的當晚,爸爸和繼母唱的那首歌。

歌詞的意思很明顯,「吃太多,會變胖,買了狗,貓就跳。」

一切改變和發生都在情理之中,而【出發,其實一直和抵達同時進行著】(當你向另外一個目標進發的時候,千萬別忘了,此刻,你已經站在了曾經期許過的日子裡,已經到達了某個終點)。所以啊,人生,就是深呼吸,享受每一刻,享受這個旅程而已。

前陣子電影節,又去擼了一遍《少年時代》,又發現了許多導演在刻意闡述「被此刻抓住的」情結。

其中有一段是兒子和初戀女友分手,老爸和兒子一番交談,梅森聽老爸啰里啰嗦一大堆之後(其實每句都很有道理),最後問:所以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麼?

老爸其實也不太懂,甚至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認真想了之後,他告訴梅森一個很好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人生究竟有什麼狗屁意義,沒有人知道,但這些不重要,重要且好的是,你開始用心感受了,而且要一直用心感受下去。

2、媽媽

在男孩梅森要離家上大學的時候,媽媽突然情緒失控:「我以為人生不止這些,我以為人生可以有更多。」

她為什麼失落?她為啥覺得自己一生碌碌,什麼都沒有得到?

因為她從不重視「現在」。

即便此時,這個單身媽媽一路艱難,終於完成了做母親的使命,賣掉大房子,明明白白地告訴孩子們,自己已經沒有義務再為他們提供溫暖居所,自以為已經一身輕鬆了,要去尋找自己的生活。但也就是在此刻,她發現自己的人生似乎仍舊空蕩蕩,一無所有。

的確,沒有人能夠否認她看似積極的生活歷程:

她和不能負起家庭責任的第一任丈夫離婚,一邊獨自撫養兩個孩子,一邊上大學。後來和自己的教授結婚,此人經濟能力不錯,可後期酗酒,並對媽媽和孩子們家庭暴力,但媽媽撐到了獲得學位,離婚後當了大學老師。而後她又再次和一個年輕的監獄結婚了,可她又感受到了巨大的經濟壓力,但她撐到了孩子們都成年,上了大學。

但這樣生活,真的是一種積極嗎?

其實表面上看,她不斷離婚、與現在的種種決裂,美名其曰改變現在,其實都是在用一種方式忽略現在,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虛妄的未來。她沒有等到梅森的親生父親成熟的那一刻,她發現教授的暴力傾向,卻沒去做出努力改變現狀,只想要在教授的支持下完成學業,離開他過新生活就可以;當她為家庭經濟所苦時,以為撐到孩子們都成年了便可以解脫,媽媽總在期盼未來,可她忘了,從前的未來,就是此刻的現在。可她永遠抓不住現在,也抓不住過去和未來。

導致在她辛苦經過了大半個人生之後,心中一無所有。

3、小男孩

梅森是個幸運的人,因為他在影片結尾遇上了一個的雖然不漂亮,但卻非常清楚「現在」就是生活真諦的年輕姑娘。

她對他說,

「你知道為什麼每個人都說,要抓住時機?我覺得應該反過來。就像,時機抓住我們。時機永遠都在,只是.......」

我知道,有些話,我們此刻都能懂,但一時半會兒,言語卻說不明白。

少年梅森對身邊的女孩相視而笑。

時機永遠都在,時機並非百年難遇,時機把我們牢牢捏在手裡,我們卻以為看不到它,但時機其實正在一分一秒地從你身上擼過,但你總是認不出它,一直在錯過。

可是,年紀輕輕的梅森,這個電影里的少年真的懂了這些嗎?

他看起來還是一個沒有太多的生活感悟,好像也沒有變得很特殊,上了大學還是一副悶悶的弔兒郎當的普通的小屁孩兒。

可人類對生活真諦的理解,也許並不是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

因為有些活到了80歲的老人仍舊沒有理解生命的真正意義(比如我姥姥),但梅森這種年輕人好像天生就能夠抓住這條真諦。

你看,導演早就埋下了伏筆。

高中時,導演就安排梅森喜歡攝影,看似是很文藝的安排吧?但攝影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拍攝下生活的瞬間。他為生活的瞬間著迷。導演安排梅森關注「現在」。

在去往大學的路上,前往他另一段人生之旅的途中,導演也刻意安排梅森停下來拍照。

一些美麗的細節。所以我相信,電影中的梅森一定會是一個懂得「被此刻抓住」的少年。

仔細想想,

你是不是也會莫名其妙地突然感覺孤獨、憂傷?

明明家庭圓滿,身體安康,但恍惚之間,內心總生出一種無依無靠?

這種感情,也許是全人類對於人生意義未知的恐慌、糾結。

這是人類整體的不安全感所在。

正因為有了這種困惑和不安,才有了各種解釋生命來去,以及生命意義的各種宗教。

這一切,也許只是因為我們時而回想過去,時而擔心未來,卻從未真正認識、享受「現在」。

可人類就是這樣一種東西,我們腦中有「無限」的概念,不停想要更好的東西,比如壽命,人類並不會因為能夠延長壽命,就可以更坦然的接受死亡,因為在人類的腦中,始終擁有無限這個概念,所以人類總是與未來和過去比較,根本無法專心於「現在」。

有時候和爸爸討論這種"專註現在",他會理解為是一種盡情享樂、不知道自省過去、也不去管未來的生活態度。其實我的意思是說,把現在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享受每一刻的生活,那麼未來也會更好,站在未來回憶過去,即便是不如人意的,也都是組成生活的真實而美好的一部分。

總之,我覺得導演用了12年時間,把散落在河流中的碎片,以我們能夠理解的方式拼湊起來,就是要讓人類認真看看我們自己,讓我們發現人生真正的意義就是「此刻」。

也許導演在拍攝之初,也並不知道12年後電影會成為什麼樣子,但真實的時間和生活,還是帶給他了終極答案。

比宗教更能安慰我們,撫慰我們,讓我們能夠在宇宙中的這顆星球上短暫而踏實地生活著,我覺得《少年時代》做到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352501/

原來「從前的未來,就是此刻的現在」,原影評在豆瓣


成長題材電影史上最佳。

經常會有人喜歡用「誠意」來形容一部看上去不錯的電影,《致青春》不錯,趙薇很有誠意;《綉春刀》不錯,路陽很有誠意;但冷靜下來看,這些電影不過一些合格以上的商業電影,只是遵循著最淳樸的電影市場商業規律,扎紮實實說一個故事,它們「端正嚴肅」,但稱不上傳奇,和《少年時代》相比,他們配不上「誠意」二字。

為了拍一部電影,耗時十二年,每一年夏天,劇組相聚幾天,也沒有成型的劇本,開拍前把劇本寫好。如此十二年,主人公艾拉·薩爾蒙從萌正太逐漸變成一個英俊少年,伊桑·霍克也從30歲的「小生」變成了標準的氣質大叔。也不知道是否是受到了影片的影響。艾拉·薩爾蒙從相貌到言談,都透露出一股憂鬱氣質。

電影「瘋子」我們見過很多,赫爾佐格拍攝《陸上行舟》,為了完整再現效果,把一艘重達340噸的蒸汽式航船搬到了山頂,用的是推土機,而不是任何特效;「天皇」黑澤明拍《夢》,為了一個烏鴉在麥田飛舞的四十秒鏡頭,耗時半年;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不瘋魔不成活.....而理查德·林克萊特無疑是最瘋的,十二年用同一批演員拍一部電影,誰也不敢保證這十二年里演員會出點啥事兒,一旦這種不幸發生,苦心經營的電影就打水漂了,用技術或者替身生硬地完成,不可能達到如今渾然天成的效果。幸好,十二年的堅持終於開花結果。

林克萊特是一個對「時間」有著執念的導演,「愛在」系列每一部之間間隔十年,看似是無心插柳,實則有意為之。正如@magasa 在答案中說到的「時光雕琢之功」,林克萊特熱衷於通過真實時光的流逝營造出熒幕中更為真實的時光雕琢之質感。《少年時代》中,主人公梅森伴隨著母親婚姻的變化,輾轉周折。他經歷父母的離婚,母親的兩次再婚,自己被學校刺頭欺負,逃學,初戀,分手,考上大學.....用男主角十二年人生的變化,為所有觀眾在兩個半小時內完成了一次青春夢的重現。這種體驗,沒有其他電影能夠做到。

想不到比偉大更好的詞兒。


2014年熱門影片里噱頭不少,比如《鳥人》的「一鏡到底」,比如《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韋斯·安德森」風格,比如《少年時代》的「十二年磨一劍」。

除了看萌正太漸漸長殘(別介意~長殘的臉我看著也挺順眼),這十二年不斷湧入的男配女配都比主角好看這種不可多得的時間因素之外,又是什麼在這部近三個小時「支離破碎」的電影戛然而止之後,只剩下我們在屏幕這一頭感受到無限空虛和感慨。

或許是因為,少有《少年時代》這麼有誠意的的作品,用時間來回答一個嚴肅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現在見到的他,是這個樣子的?」

他經歷了什麼,又是因為哪件小事改變了他的性格走向,而這十二年的成長過程中,又有哪部分內核被完整的保存下來。

於是,我們得以見到今天的「他」。

他或許是我們的朋友,愛人,或者,是我們自己。

偶爾是否也會問,為什麼,他或者她,會是這個樣子。

我曾因看周筆暢《瀏陽河2009》MV中的一句話而淚流滿面。那句話是「原來媽媽也不是生下來就這個樣子的。」

我想,覺得《少年時代》太過於瑣碎和無聊的人,一定是忽略了這是一部誠意之作,導演放棄了如同解數學題時」跳步「一樣的炫技方法,而選擇了平鋪直敘,告訴你,因為什麼,什麼和什麼,才有了現在的生活。

· 父親

這部電影最戳我淚點的是這個有點不羈的父親,他熱衷於談論政治和音樂,他內心充滿愛,這表現於他無論多麼落魄仍堅持每周與他的孩子們見面,並真誠與他們交流,他直面女兒的性問題,告訴兒子生活是沒有安全杠的,他鼓勵孩子們要面對生活,即使它有些不堪。

伊桑·霍克如同展現自然生活一般塑造了一個真實的父親形象,他沒有整天陪著孩子,他有點小才華會寫歌會樂器,他用心整理了一張專輯送給兒子做生日禮物,他有耐心,細心,像極了處女座男人。他保持維持著與前任的友誼,他理解母親這些年陪在兒女身邊所付出的一切。

· 母親

十二年,我們看到了母親從年輕的長髮姑娘,變成了短髮有點發福的母親形象,也從一個不斷尋找男人作為依靠的姑娘,變成了「只能獨自面對生活」的單身媽媽,她「總是喜歡逼迫自己的感覺」,面對酗酒有暴力傾向的大學教師,還是在伊拉克服過役的她的學生,可以看出她不抗拒一切自然而然的感情,她不斷給自己機會,也篤信生活會送一點好運氣給她,比如一個好丈夫,但結果呢,沒有一個能達到及格線,而最終卻是兒女的親生父親,好像成了一個及格線以上的傢伙。

十二年前無法料到這個不羈的前夫竟然能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而那些看上去有涵養,勇敢無畏的男人,卻被酒精或者房貸壓垮了意志,而變成惡魔。

時間給我們無限驚喜,這些事情,誰又料想得到。

母親的形象一直是冷靜體貼的,她深愛自己的兒女,她因要陪伴年幼的兒女而放棄與第一個男友的約會;她在大學老師酗酒或毆打她的時候仍認為「他有可取的地方」,卻在兒女受到他暴力威脅的時候不顧一切的離開了他。雖然她口口聲聲說想要自己的生活,可事實上這十二年來的每個決定,都是以孩子為中心的。(By the way,母親是不是巨蟹女?!)

· 姐姐

從小就是個「影后」的姐姐(見下圖這一段),也是個普通的女孩子,少女時候的古靈精怪,青春期的反叛,貪玩、好奇卻又疼愛著弟弟的女孩子。她在繼父譏諷弟弟的耳釘和紫色指甲的時候聲援弟弟,把宿舍借給弟弟和女朋友住,她真實的反映了女孩子會先於男孩子成熟的道理,她先走出了自我的世界,或者說用她的方式,請家人走進了她的世界。

真實生活中沒有絕對反叛或絕對聽話的孩子,而是在遇到某件事情的時候,糾結自己的內心,而不知天平會傾向於何方結果,這才是真實的生活,她選擇面對還是逃避,她選擇包容還是責怪,她選擇真實還是謊言,她選擇聽話還是反叛,是的,都有可能。(或許是因為是個雙子女?!……)

·弟弟

典型摩羯男的成長過程,悶騷而好面子,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可自拔,覺得世界充滿了奇怪的事情,偶爾溫和的像春天,偶爾又冷酷的充滿恨意,他對世界的感知總是慢別人一拍,因為他從不主動出來了解這個世界。

幸運的是,有那麼多身邊的人不斷地幫助他,提示他,保護他,他的父母、姐姐、攝影課老師、快餐店老闆……

雖然幾個妹子給他「傷害」,不過,除了「傷害」還有什麼能迅速讓我們成長呢。

幸運兒。

導演用十二年拍攝了他個人的影像檔案。而每個人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一點影子。

時間給了我們原因,卻沒給我們結果,青春更不是戛然而止,青春,是無限可能。


樓上很多人在說這是一部過譽的電影,只是長達十二年拍攝的噱頭導致一片叫好,或者無法忍受這種流水賬式生活片段,但在我看來,作為一部長期拍攝的故事片,截取了整整一百六十六分鐘跨越時空的場景對話,還能保持其中「存在即合理」的相互關聯,實在令人忍不住送贈成噸的讚美。

以下則是成噸的劇透。(其實僅是舉幾個栗子來證明這個觀點。我在法國觀影,英語原聲,法語字幕,由於記憶原因部分翻譯只是大概,以及只記得法語翻譯內容,歡迎斧正,二周目後也會回來修改。)

Mason幼年時代與姐姐Sam的打鬧,目睹父母之間的爭吵,後化成父母離婚之後生父被女兒詢問是否還愛他們媽媽時的回答:「你會與弟弟吵架,會跟朋友鬧翻,但並不代表你不愛他們。」

在表演完慈母講故事哄孩子入睡後的年輕母親跟丈夫嘶吼,「你以為我不想去酒吧不想玩樂嗎?那個夏天我有了一個女兒,一切就都結束了!」期間反覆被提及的一個詞,responsibility,此後攜著一雙兒女攻讀master學位嫁人離婚又嫁人又離婚身形發胖又削瘦又一度發胖的母親用十二年證明了她的responsibility,而玩世不恭思想開放的搖滾青年父親賣掉了古董GTO開上Volvo SUV又再娶妻生子甚至陪丈人丈母娘去教堂聽講經,用十二年來學習練習何為responsibility。

打保齡球的時候Sam完美地打出兩個double,Mason兩次都完全偏離球道,他撅嘴問為什麼我不能用les garde-fous(謝 @ 吳宇 提醒,是bumper--),一向不正經的爸爸竟然有些急躁:「你已經不是兩歲了,生活不會給你這個。」 九年後Mason十五歲生日,從爸爸的老丈人處得到一桿獵槍,父親僅教姐姐射擊靜物,老頭子教Mason射擊在空中下墜的物體,第一次完全打偏,第二次,中了。

被第一任繼父強迫剪掉了頭髮,Mason向母親哭訴為什麼他完全不徵求自己的意見,「He is a jerk!」 後來酗酒成性的繼父挑釁地向全家摔玻璃杯,「你們對此有什麼意見?!」 這一刻證明了:he is totally a jerk.

一次又一次的搬家,一次又一次跟熟絡的舊友分別,甚至無法揮別,與新見面的朋友握手問好,再度一起打遊戲機,一起閱覽成年女性的三點式畫報,一起騎單車,參加party,十二年,身邊玩伴換了多少撥,少年的娛樂仍然沒有改變。

與第三任丈夫新婚的母親買下巨大的房子,在看著家庭美滿的第一任丈夫的眼眼中卻仍流露出失落。跟東南亞水管工反覆確認裝修事宜勸其應該重回校園不必白白浪費聰穎。當兒子高中畢業,自己再度離婚,在餐廳與子女爭論時重遇已經當上該餐廳經理的年輕人,收獲到誇讚:「你們的母親是個睿智的人,你們應該聽她的。」 而青春不再的她學業全優工作傲人,最終在搬回一間小公寓後崩潰痛哭說我以為人生不止如此。

剛開始的幾年,還縱情玩樂的父親帶他們回家,室友Jim同為band友,在被問到自己有沒有工作的時候說正在寫歌,他彈吉他唱歌給他們聽,帶兩份戲謔地敘說前妻與新家庭的溫馨。Mason再長大一點,他在野營的帳篷里彈琴。後來他結婚生子,帶一雙兒女回自己的新家,合唱的人里多了一位嬌妻。再後來,Mason畢業,與長大成人的兒子在酒吧里聽仍在夾band的Jim唱歌,他喝著啤酒,不再談音樂與政治,當Mason問道關於這一切:「What』s the point?」 他終於無法天花亂墜地侃侃而談,而是反覆說:「What?」 他第一次沒有回答齣兒子的問題。

What』s the point?

第一天目睹父母爭吵,第一次搬遷,第一頭糟糕的髮型,第一顆青春痘,第一回得到女生示好,第一瞬與死神擦肩,第一瓶啤酒,第一場party,第一部車,第一份兼職,第一位戀人,第一個吻,第一根煙,第一次被問到:""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at do you want to do.""第一次說出自己的理想,第一晚性經歷,第一回分手,第一次獨自長久離家。一切的一切,十二年的少年時代。

預告片里給出了答案,once time。所有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沒有take two,沒有again,只有永遠的現在。過往的一切,不會再見,法語字幕將goodbye翻譯成Adieu,意為「永別了。」

問過許多問題,得到很多參考意見,眼見許多人的十二年如果度過,告別許多前塵,遇見許多新伴,有人說我為你驕傲,有人說敬你的未來,有人說follow your heart,有人說祝你好運,有人離開。小男孩長高了,頭髮長了又短,最終開車橫跨毫無人煙的德州公路,開始撰寫自己的答案。十二年再長,電影再瑣碎,其實要說的故事,在故事之外。


大多想說的都包含在magasa老師的答案里以及前面其他很多人的答案里了。

我自己可能很難去對這部電影做什麼特別客觀評價。

但我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

影片的最後有這麼幾句台詞:

You know how everyone is always saying, "seize the moment." ?

(Mason Nod)

I don"t know, I"m kind of thinking,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 You know, like, the moment seizes us.

Yeah, yeah, I know. It"s, it"s constant, the moments, it"s just, it"s like it"s always right now, you know?

Yeah.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對美國文化的了解程度還遠遠不夠來完全理解導演所截取的這些moments,但是僅僅是Yellow,Crazy,一首歌舞青春里的歌,Love Game,Somebody You Used to Know這幾首歌,還有最早的Mac,iPod,Telephone的MV,這些直接取材自「right now」的事物,或者說已經完全是融入到當時背景里本身就成為時間點一部分的東西,通過這部電影,好像把過去的12年又重新展開給觀眾看一樣,讓觀眾回想到自己過去的12年。

這一切,因為都真正取材自當下,完全的真實,散發著迷人的時光的味道。


各位輕拍。

@magasa 從電影的製作角度說了很多。我就從一個普通影迷的角度說說自己的看法。

這部電影的評價很不錯,專業影評人評價很高,爛番茄和metacirtic上面的影評人評分都是100%,而觀眾評分大約在90%和imdb一樣。

是不是過譽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理解為什麼美國人,普通的美國人,會給一部除了「十二年拍攝時間」以外沒什麼亮點的片子來說影這麼高的評價。真的沒有亮點么?

導演大家都認識,從三部曲走來就是各種「話癆」,這部也不例外,大段大段的對白,不少梗沒聽懂。十二年的片段,很難不拍成流水賬。這也許是不少人看完這部電影的感覺,接近三個小時,十二年就這麼過去了,小男孩從小學進入了大學。像另一段答案說的:

拋去十二年真實的拍攝經歷這個近乎於噱頭的東西,整部影片還剩什麼呢?一個普通德州男孩的十二年家庭DV剪輯罷了。

的確不剩下什麼了。但是這也就足夠了。

真實,真實帶來回憶。

有人說這個片子消費的是時間,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消費的是回憶。

我在美國時間不長,電影裡面的東西很少有觸動我的;朋友在美國讀的本科,當時住在寄宿家庭裡面,電影里就有不少東西讓她想起當時的生活。而美國人想到的就更多了。裡面很多很多符號化的東西,或者說是臉譜化,我也不知道這兩個詞到底啥區別。但是這些符號化的東西就是美國人的生活,無處不在。

有些東西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理解:比如開始的時候,Mason跟小夥伴在外面騎車,獨自玩泥巴,母親吵架然後自己很害怕偷偷出來看。在我們的回憶里也會找到類似的故事。

有些東西就很難感同身受了:比如Mason跟父親去野營。我覺得如果沒經歷過,很少人能理解這個事情對於美國小孩的意義。以前有個室友是美國人,我們一起去野營的時候,他教我用樹枝烤棉花糖,就跟電影里一樣。他就跟我說他爸當年第一次帶他出去野營的時候就是這樣教他,balabala回憶一大堆,然後我當時說尼瑪你占我便宜!他表示聽不懂。

比如Mason父親的車,GTO。GTO是一部非常經典的車,經典到幾乎是六七十年代所有年起人都想擁有一輛的車之一(另外一個就是福特野馬了)。想要理解GTO的話,可以想想當年的八零摩托車或者伏爾加轎車,或者四驅車對於八零後的回憶。

比如Mason的姐姐去參加高年級的party,關鍵不在於party,而在於高年級。看了這麼多年美劇的各位知友們應該可以理解在美國高年級男生對於青春期女生有多大的誘惑。

再比如Mason參加的那個小party,男生們在一起討論自己是不是處男,太典型的美國中學生了。反正我上高中的時候,沒人覺得高三畢業的時候還是處男很丟人,現在就不知道了。

還有就是離婚酗酒家庭暴力等等,至少我小時候很少見。這些在美國都是普遍存在的,到處都能聽到的。同事裡面離婚的有,四十多歲單身的也有。上面說的那個美國室友,他爸媽也離婚了,他跟著媽媽生活,還收養了一個來自武漢的小姑娘。

這些東西構貫穿了美國人的整個少年時代,我們似乎很難理解這些東西對他們有多重要。

另外一個小點就是德州,比如教室里除了美國國旗還有德州州旗,比如生日的時候送聖經和槍。我不認為這是政治私貨,這就是美國,這就是德州,當你講到德州的時候,這些東西是繞不開的,如果繞開了,反而就不是德州了。就像如果你拍一個北京孩子的成長,計程車司機上車只問你去哪,一句話不多說,肯定不合適;你拍一個成都孩子的成長,整部電影裡面不出現麻將也不合適。

同時我們應該意識到,美國的變化實在是太小了。這種生活不僅僅是Mason這個年紀孩子的成長曆程,同樣也可以觸動美國的六零後七零後,除了手機電腦這些東西以為,他們的童年其實差不了太多。


1 一反好萊塢商業電影敘事傳統

本片雖然時間跨度很長且有一種悠長舒緩到散漫的感覺,但電影並未刻意用「五個月後」「一年後」「十歲時」等強調明確時間點的字幕來刻意表現少年的長大,反倒用一些重大事記背景以及看似尤為自然的細節變化來展現不同結算的時間分割。最為突出的便是父親帶孩子外出郊遊的情節來區隔成長階段,用郊遊目的地外加交談內容的不同來間接表述著孩子的成長以及不可避免的心態變遷。而最為戲劇性的則是上個鏡頭還是爸爸給梅森講如何跟女孩子打交道,而後一秒就自然過渡到他跟女孩在親熱互動之中。以這種連貫的方式連接十二年的敘事手法,無疑讓故事像生活般在不知覺中一點一滴走過甚至看起來與自己所經歷的人生如出一撤。

2 突破固有戲劇性限定

影片最大的價值也是最獨到之處,其實不是歷時12年之久也不是用原班人馬記錄少年的成長,而是在整個拍攝的過程中沒有試圖加入更多的戲劇性元素。甚至除了對真實生活做了稍許藝術化的處理外幾乎沒有對少年的成長軌跡有任何的干預,更沒有人為的編造或強加入自帶噱頭的戲碼。換句話說,在其他電影中司空見慣的衝突矛盾點都沒有發生,影片中充斥的基本都是離婚搬家、戀愛失戀等平庸且瑣碎的雞毛蒜皮和家長里短,甚至因沒有父母的複合以及姐弟倆關係的修復而淪為近乎於流水賬的故事。但影片展現出來的每個事件段落都是有選擇的或者說是經過一定提煉的,也就是這個看似波瀾不驚且沒有驚心動魄的成長卻在不經意間把一些可能發生在不同生命群體身上的故事都抽象到男主梅森這一個體身上,以至於每個觀影者都能在這橫跨12年的165分鐘內找到曾經的自己。比如父母吵架離異或再婚,比如兄妹間的慪氣爭吵和重歸於好,再比如戀愛性啟蒙以及不斷夾雜其中的搬家升學。

所以這部用時間堆砌的電影在少年的成長過程中發生了很多事,又好似什麼事兒都沒發生一般。影片的最後梅森在老爸啰里啰嗦一大堆的談話中說出了所有人都想也都會思考的問題:這一切的意義在何?其實導演也不太懂甚至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他借父親之口說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人生究竟有什麼狗屁意義也沒有人知道,但這些都不重要,你開始用心感受且一直用心感受下去就夠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可刪除)

金融界不務正業的電影發燒友一枚

關注「葫蘆娃電影」微信公眾號

來一起小打小鬧吧!


烏飛兔走白駒過隙,小時候萌萌噠騷年長大就殘了,這是誰的錯?這是一個情感極細膩的boy。只是殘了而已。

時間!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本片可以劃為「貴在真實」類型片的價值典範,從6歲到18歲,小男孩豐富的生活軌跡,讓我想到了自己的,填滿我這12年的,從學王一拖三,到中學教材全解,再到三年高考五年模擬,以及頭皮屑一樣大大小小各式試卷。

影片從一個boy簡單生活的日常入手,沒有試圖去講一個波瀾起伏的故事,躺在地上看電視,跟好基友去外面塗鴉,看似瑣碎的生活細節,卻將我們帶進了一個更為龐大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編劇叫生活。

boy有一個賤人姐姐,賤的可愛,對比一心只想安靜睡覺的弟弟,姐姐的早熟與弟弟的懵懂赫然熒幕之上。這一點的設置難能可貴,因為我們看到太多矯情的影視劇里,女孩們都一副天真無辜的表情:「你要幹什麼?」男生們反而一臉邪惡:「叫啊,你叫啊,叫破喉嚨也沒人理你!」,但凡普及過生理衛生的同學,都應該知道女生要比男生早熟!

因為本片是12年間斷拍攝,所以故事的連接沒有特別的過度,主要以時間為準。導致故事張力的不足,一些地方一筆帶過,值得肯定的是這每一筆都濃淡相宜,詳略得當。

從男孩的視角看這段成長,就像站在門外,雖然不知道門內發生了什麼,但是所用到的鏡頭難免是克制的。這裡也是本拍呢極富生活氣息的原因之一,倒不是真實就是省略講故事,不然最終會落成史上最無聊的實驗電影:整部電影就一個角度安靜拍著帝國大廈,從早到晚整整8個小時,領略大廈光線的變化,直到大廈亮起了燈,也是整部電影的高潮,於是影片完。這裡是電影時間和現實生活的極端一致,本片的行為其實也類似,12年的拍攝反映的也是12年的成長,但是總不能跟紀錄片一樣忠實地記錄每一分鐘,所以,蒙太奇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嚴格來講本片是部分真實。

再看看boy的母親,因為照顧孩子跟第一任丈夫產生隔閡並離婚,然後嫁給了酗酒也帶著兩個孩子的老師,但是一次男孩的目擊,將酗酒的惡化程度做了交代:都已經開始動手了!這甚至比第一任的吵吵更惡劣,毫無疑問,母親選擇了再次離婚,直到boy長大後的一次聚會認識的第三任丈夫,這個丈夫的刻畫最少,且編劇明顯敷衍了,因為酗酒已經出現過了,又來?總不能讓這個女人把全美利堅的酒鬼都找一遍吧?

早熟的女兒在生父的性教育下顯得不好意思,這一點跟印象中的美國生理教育普及略有出入。另外,男孩的叛逆期似乎有點短了,且總表現出一股憂鬱的氣息,似乎不食人間春色,即使到大學了,跟主動送上門的女孩也只是相視然後淺淺一笑,come on~

而且初戀顯得太過美好,又很碧池,這樣成熟的女生,真是教會了男孩如何去愛,也會留下一點東西在男孩的心上,就像至尊寶心臟里的那串手鏈一樣。男孩跟初戀的分手很真實,看似是男孩的言辭稱為導火索,實際上是初戀已經不愛了。已經不是那個大半夜陪男孩在街上溜達,到老姐宿來一發的初戀了,她應該是遇到了比男孩更好的boy。

除了愛情,父親的關愛貫穿男孩的成長始終,甚至從最初的探視時間一起玩,再到iphone問世之後的facetime,最後是父親也再婚了,他發現父親許諾給他的車也被賣了。

看得出,這是一個情感極細膩的boy。只是殘了而已。

整部電影的核心,應該是母親最後經不住無理由也無任何徵兆地忽然嚎啕大哭了起來,對啊,這一生,就這麼過去了大半,想起第一次跟父親的出遊,似乎還在昨天下午,那是一個遙遠的下午。


好像重新長大了一遍。


作為處於剛成年階段的人,我想就談談人物本身的成長。

本文有大量劇透!!慎點!!多圖慎點!!

梅森,本性上是一個內向的人,

囧。。到底是有多不想交作業

從小便很喜歡沉浸在自己的樂趣當中,孩子天性展露無遺。

也會因為父親的鼓勵而儘力嘗試。

也會因父親一絲絲的偏愛而吃醋哈哈。

在老梅森與奧利維亞的陪伴下的梅森還是健康成長的,只不過他們的爭吵著實讓小梅森童年多了份陰影。

在奧利維亞與welbrock擦出火花時,博士表現的還挺幽默風趣的,哪知卻有酗酒以及家庭暴力。

我們的小梅森察覺到了什麼

後來的生活也算平常,但是一個鏡頭給出了事件發展的導火索

博士把酒藏起來了。

之後博士對小梅森的種種管教也是突出一個典型的專制父親啊。

這配角太兇殘了。。

這對梅森的打擊真的很大,他或許在慢慢的封閉自己的內心

從現在開始小梅森要進入被虐時期了。。被各種吼,看得好心疼。。

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或許只有父親真正的理解他,願意與他溝通,真正的是小梅森人生中的一位導師、聆聽者,與他共同探討政治、運動、音樂以及性,這帶給小梅森一個巨大的鼓勵。

或許小梅森後面交到的希娜就是靠父親傳授的經驗追到的哈哈

拉回來,我真正對小梅森開始有覺得成熟的地方其實他已經學會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個環境,社會內生存,並學會加以保護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就夠了

之後小梅森經歷了正常青春期應該經歷的種種事情,期間也發現母親又陷入戀愛當中。。

(貌似她母親對於擇偶都是偏向於成熟穩重,風趣幽默的男人,所以這也是老梅森甩掉的原因吧)

小梅森15歲的生日是在老梅森家度過的,或許在小梅森這時候的內心,老梅森家更是他的家人。

父親的調侃讓小梅森心裡很是不舒服,但是父親能在高中養活自己,這也讓小梅森很是嚮往

第二次遭遇親人變故小梅森已經能稍微理智一點的避免受傷。。

隨著小梅森的長大,他也越來越能明白自己的性格,開始愛自己有感覺的人,開始向愛人敞開自己的心扉,表述對問題的態度

小梅森在告訴我們不要做低頭族啊親!!

分手那天正好是小梅森的畢業party,雖然很傷心但是在派對上還是表現的很鎮定,小梅森懂事的一面越發展現了出來,也只有派對過後才與父親交流心中的苦楚。

片尾,一直未對人生髮表啥意見的小梅森開口了,這是對前18年的一個交代,時間就那麼靜靜的流逝,只有時間能夠長存,而自己無法留溫。

這也是借著小梅森的口,對整部影片的一個交代,整整12年在3個小時結束,觀眾們對時間的跳躍總是猝不及防,來不及回味也就結束了,導演與整個團隊也對12年的堅持保有不舍,連主演到最後也是在為這一刻的鏡頭表示感嘆,一晃而過的時間,匆匆12載,原來已從在汽車旁偷看成人雜誌的小屁孩,長成已經能用憂鬱眼神吸引小女生的男神了。完

(題外:導演真有眼光,果然正太長大以後就還是帥的啊)


有時候很懷疑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發展的太快了,從56K的貓速到現在成千上百兆的帶寬,十年間互聯網大大縮短著了個世界的距離,幾乎所有的人和事情都被放在了這張高速發展的網路上,幾乎每個人都在講述著萬丈高樓一夜起的傳奇故事。模式、互聯網思維、資源、平台,每個人都在做著一夜成名的夢想,拿時下最火爆的全民創業季來說,創業者如果不拿出個五輪融資、三年上市計劃基本上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

文化的速度如出一轍,當下最流行的書籍要麼是每天都會更新上萬字的網路玄幻小說,要麼就是教你如何快速成功的勵志教材。

電影亦是如此。張揚、浮誇、各種迎合市場的技巧,無論是小投入還是大手筆,如何能在最短時間內在票房上有最快的回報幾乎已經成為國內電影市場唯一追求的目標。

在這樣的時代,還能看到《少年時代》這樣的電影,無疑是非常幸運的。影片最讓人讚歎,甚至感嘆的是導演的態度和耐心,理查德?林克萊特拿起這部電影攝像機的時間是2002年,那一年姚明才整裝待發奔赴NBA,那一年勿論蘋果連諾基亞都還沒站在手機霸主的制高點,那一年網路聊天室在一些地方還甚為流行;那一年國內首富是榮智健,阿里巴巴的盈利不超過10萬元,那一年的流行歌曲是孫楠的《拯救》。

轉眼十二年過去,姚明在獲得NBA乃至全世界的認可後已經黯然傷退;諾基亞在藐視群雄後,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死去;微信充斥了人們的生活,榮智健開始接受調查,而馬雲已經帶領阿里巴巴站在了亞洲財富榜的頂點;滿大街響起的是各色各樣的神曲。

而十二年過去了,這部電影才剛剛殺青。

這部電影從少年梅森(科爾特蘭)6歲時候開始拍攝,利用每一個假期進行階段性的記錄和演繹,用了整整12年的時間,描述了這個男孩少年時代的成長曆程。在此期間梅森從一個胖乎乎的可愛男孩,成長為一個滿面滄桑的文藝青年。導演似乎根本沒有受時間的影響,在他的腦海里,這十二年的間斷拍攝幾乎不會影響到整部電影的完整和連貫性,小梅森的成長是完全線性的,他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在每個年齡階段應該表現出,或者說本色表現出的現象,都被導演完整的把握住。

我們甚至很難分清楚這到底是一部紀錄片還是一部文藝片。事實上這正是導演的偉大之處,他把生活和藝術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小梅森既是在出演這個角色,又是在表現他成長的真實歷程。無論是從小和姐姐的鬥爭,還是和親生父親以及繼父的抗爭,無論是第一次和朋友喝啤酒吹牛還是和第一次和一個女孩單獨相處,無論是刻意的叛逆(染指甲打耳環)還是努力地追求(學習攝影),一個成長中的少年立體地呈現在熒幕之上。這些細節真實而有力,彷彿讓我們都能夠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時代,回想起自己曾經做過的或者是感受過的點點滴滴,文化雖然有差異,但是童年的本質是沒有差異的。

影片另一個出色之處就是對梅森母親的描寫,如果說梅森的成長是儘可能按照真實進行還原和描述的話,那麼梅森的母親奧利維亞這一角色則展現了導演對戲劇衝突性的絕佳把握。奧利維亞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一個單身母親的複雜生活,在梅森還是個6歲的孩子,在她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單身媽媽的時候,對孩子的照顧以及對新生活的追求造成的極大矛盾讓她非常痛苦以及難以抉擇。而後奧利維亞在新生活的磨礪中一步步走向成熟,在再次經歷失敗的婚姻,以及入不敷出的生活之後,她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開始掌控自己的生活。

不過經歷這麼多坎坷,把兩個孩子都帶到了成年之後,奧莉維亞終於感覺到自己的生活似乎到了盡頭,沒有了對孩子的責任,自己的生活也就沒有了目標和追求。影片中那幾秒鐘的傾訴和眼淚集中表現了天下所有母親的偉大,正如奧莉維亞所說,送走了兩個孩子自己似乎就要迎來葬禮。

導演對母親和父親的描述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母親奧莉維亞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單身母親形象,自強,獨立,無論遇到什麼樣挫折都不依附別人。但是影片卻很少從正面來講述母親和孩子的故事,母親和兩個孩子幾乎沒有什麼當面的交流和溝通,更別說直接的教育。

而對父親老梅森的表現完全不是這樣,老梅森嚴格來講幾乎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除了隔三差五地帶孩子出去玩一圈,他似乎沒有為孩子做更多。不過影片中很多人生的道理都是從父親口中直接表述出來的,比如對小梅森打保齡球時的鼓勵,對兩個孩子如何處理兩性關係,對將來的生活如何選擇,老梅森和孩子都有面對面的溝通和表達。在這裡,導演其實也展現了自己的一種家庭觀念,母親和父親的角色應該是一種互補的關係。導演在這部電影了充分展示了自己不僅僅只會講述愛情故事(愛在三部曲),更會講述親情故事。

用一句傳統的詞語來形容這部電影,可以叫做重劍無鋒,整部電影沒有任何刺激的鏡頭和語言,沒有任何煽情的形象和表演,但是他卻有力地劈開了人們心靈當中關於成長,關於親情的記憶牢籠,把這些回憶都釋放了出來,他就像生活的一面鏡子,立在你的面前,只不過這個鏡子並不是展現你的生活,而是展現了生活背後的道理。


人生只有此刻——看《少年時代》

理查德·林克萊特,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他的電影,我最喜歡的就是《少年時代》。有人說,《少年時代》只是十二年的瑣碎堆砌,缺乏藝術家的自覺。但我最喜歡的恰恰就是他的瑣碎,你能在那些平凡的故事中,看到那個真實的你自己。《少年時代》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沒有了重大事件對人生的影響,只有平凡的小事與慢慢的成長。

《少年時代》的這種去衝突化是刻意的。例如電影中梅森在洗手間被兩個男孩欺負時,你以為他會強烈報復,可是他沒有,他只是在教室門口靠著牆沉默了片刻,然後就和一個女孩聊著天走了。當梅森與幾個男孩在還沒建好的房子里閑扯有沒有上過女人時,梅森附和著說有幾次,其中一個人還說等下弄幾個妓女來,梅森也附和著說隨便,但他們並沒有真的叫妓女,下一個場景,梅森已經回家了。林克萊特或許是想告訴我們,我們也曾受人欺負過,但我們並沒有變成殺人犯,我們也曾談論性和女人,但我們並沒有真正到處亂搞,曾經經歷的那些好的壞的,我們並沒有因此感悟到人生真諦,從此走上人生巔峰,也沒有因此悲觀厭世,從此天天想著報復社會。

然而,困惑與感悟還是存在的。當梅森可以帶著女朋友逛酒吧的時候,林克萊特覺得這時候梅森應該可以思考一下人生了。在午夜的餐廳里,梅森和女朋友看著旁邊的人說,幾年後,我們就是他們這個樣子,一個人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的樣子其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這時,梅森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她有學位,有一個好的工作,可以靠自己生活,但說到底,她依然跟自己一樣困惑,他明白了大學並不是通向未來的鑰匙。但是這樣的思考並沒有進行下去,梅森依然按部就班地進入了大學。

我們時常會對生活感到厭倦,感到毫無出路,但是,生活依然在繼續。

片尾的時候,梅森和尼科爾坐在山頂聊天,尼科爾說:「你知道人們常說『把握此刻』吧,我想的恰恰相反,我感覺是此刻抓住了我們。」梅森答:「對,我明白這種感覺,此刻才是永恆的,感覺永遠是當下的。」我們常思考永恆的東西,但生活一直在此刻,過去的痛苦,未來的迷茫,都不存在,因為,生活一直在此刻,此刻抓住了我們,我們無法去撫平過去的傷痛,也無法去看清未來的方向。

我以為人生會更多,這句話是梅森的媽媽說出來的,她重入大學考取學位,為了能找一個好的工作,改變生活,她數度結婚,想要一個美滿的家庭,她盡心竭力撫養教育孩子,但最後孩子們都離開她去上大學了。梅森離開媽媽,並沒有傷感,像曾經的我們,終於可以一個人獨立生活了,很開心終於可以沒人管了。媽媽卻傷心了,她說:「這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了,我知道這一天總會到來,只是不知道你會這麼開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要完了,一系列的里程碑,結婚,生子,離婚,再次離婚,獲得學位證,最後找到我想要的工作,送薩曼莎去上大學,再送你去上大學,你說接下來是什麼?是我的葬禮了,我原以為人生會更多的。」

我以為人生會更多,會有轟轟烈烈的愛情。

我以為人生會更多,會有驚天動地的偉業。

我以為人生會更多,會有可歌可泣的故事。

然而,人生只有此刻,只有此刻的平凡與困惑!

公眾號:倚劍聽雨樓 ID:yjty-lou


1. 如果打分的話,滿分10分,Mason戴耳釘那個階段之前10分,之後7分。

看到90分鐘左右的時候,大概知道了導演的用意。時間流逝,無聲無息,20分鐘以前鏡頭裡發生的事,影響了現在的他們,頓時心裡打了個寒顫,時間對人的影響如此之大,那麼又到底是什麼創造了我自己的呢?

我原本認為深深影響我生活的那些過往,真的就是那一個最為根本的因素嗎?

讓我產生這個疑惑的,是一個很小的情節。當看到Mason卧室牆壁上的塗鴉,我恍然想起了電影中他們第一次搬家前他的朋友Tommy,那個比他大一點兒的男孩,他們在橋洞(?)下面用藍色的顏料噴繪,Roy跟著Tommy興緻勃勃地嘗試。Mason可能以為自己後來在攝影方面的天賦是源於十幾歲時參加的那次夏令營吧,他會記得兒時的那個玩伴和這件小事嗎?每一個情節,都能這樣感受,這樣思考,導演能準確傳達這樣一種感覺,前半部分的任何瑕疵都不足以影響這個10分

那麼曾經的繼父、兄弟姐妹、兒時玩伴呢?他們大多不會再次出現了。這就是導演善良的地方了。重逢的是那個聰明的管道BOY,而不是酗酒打人的繼父。他們現在都隱隱地存在於他們過去的生命里,如果不出現,很多事便不會記起,連產生的影響也很難意識到。

其實,只能是一種感覺。很多人在影評中說的電影傳達了生活的【本質】【意義】這些詞,我都不太能接受。誰能說生活的本質真的是什麼呢?導演乾的只是把一個故事簡練講述的工作,把一些情節展現出來給你,讓你自己感受。

(賈樟柯是聰明的,我後來看過《山河故人》以後,發現《少年時代》最打動我的就是這一點:珍重 山河故人。可惜科長將故事凝縮得太厲害,主旨更為準確地傳達出來卻失掉了時間的力量,沒了理查德林克萊特的啰嗦也沒了他的苦功。當然,當看到濤將自己的毛衣濤在狗狗的身上,還是能明白科長的用意惹)

2. 有兩個主要的缺憾。一個是導演對於時間跨度的細節交代,有時靠電子產品的迭代,出現的iPod、iPhone、Mac,也有時靠大熱單曲,Lady GagaGotye等等,雖然也算的上是誠實敘事,但交代得有些刻意。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響起來的時候,一下就能知道是在交代時間,太功能化了。雖然前半段也有這個問題,但敘事太好沒造成多大影響,後段必須得扣分了。二是後半段整體,算是表演加敘事吧。相比之前,情感、細節都有些流於表面。其實Mason一家的生活細節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或許導演是想換個方式表現,可能不太對我的路。直到後來,Mason爸爸那個搞樂隊的朋友再次出現,感覺才回來一點。

3. 看過一篇影評說,《少年時代》沒有藝術家自覺,很有道理。導演傳遞的不是那種精緻的、優雅的感傷,電影也不應該完全是平淡生活的寫照。我也認為的確是笨了一點。雖然我不覺得導演做的僅僅是跟隨時間的流動完成拍攝,《少年時代》在任何意義上也不是一部紀錄片,但與電影藝術有距離這點,確實存在。但也無奈啊,導演現在要做的就是這麼一件記錄時間痕迹的事,而且他做得非常好。

4. 電影氣質。也不是什麼名詞,只是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時提到了。不知道為什麼,近幾年的優秀電影都流於一種氣質,舉例來講,像《烏雲背後的幸福線》《美國騙局》《依然愛麗絲》《鳥人》等等等等,都給人一種很精明、很成熟的感覺,而《地心引力》《相助》《春光乍泄》都不是這種氣質。(後來經朋友提醒,我大概是不喜歡那種刻意營造的戲劇衝突,有可能。)這部電影的氣質,對我來說,幾乎是最喜歡的了。我喜歡的那些90年代電影,大概也都是這樣。


很好看

再現了生活本身的平庸、艱難和無意義 以及幾個人的掙扎

有很多可以意會的點 讓我明白了最近以及長久以來想不通的一些事情

比如 爸爸這個角色開導失戀兒子說 it"s all about timing

比如 媽媽嫌棄爸爸不靠譜 找了一堆靠譜男士 直至他們變成酒鬼

比如 兒子發現有了高尚職業、經濟獨立的媽媽其實對於生活和自己一樣迷茫

同意樓上一位把這個片子和特呂弗聯繫在一起 就是這種日常的什麼也沒發生 可以讓人靜下來 寬容的審視自己的生活 接受自己 接受生命的無意義 時間的流逝 人和人溝通的無力 還有人和人之間努力溝通的感動


第一次聽到《少年時代》這個片名是在學院獎的頒獎典禮上。

這部電影雖然被鳥人打敗,但據說好到不得了。後來上網一查,原來是一部紀錄片,噱頭挺大,拍了十二年,從男主角六歲的時候拍到十八歲,歷時長過哈利波特,電影時長也整整兩小時四十六分鐘。

我完了介紹就對它失去興趣了,因為我看電影有一個原則,最長也不能超過憋一泡尿的時間。自從我在一次越洋飛機上看完四個多小時的亂世佳人之後,我便告訴自己,無論多麼經典,也不要去碰那些超過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尤其是紀錄片。

後來,我又在竇文濤的鏘鏘三人行裡面聽到過一次《少年時代》,當時,他們的評論令我印象深刻。「這部戲挺悶的,屬於那種看著看著會睡著,但是睡醒之後再看,還是覺得經典和好看的那一種。」我覺得他們一定是在說客套話,但就算是這番套話的確也激起了我的一點好奇心。

於是,在一個沒有新電影看的下午,我忍住沒喝水,坐在電腦前看完了這部少年時代,而且在大多數時間裡,我沒有快進。

我想,同樣的題材,如果是由中國電影人來拍攝,那一定會有完全不同的視角和效果。男主角的媽媽才應該是故事的主角。她的故事實在是太勵志,離婚三次,遭遇遊手好閒、酒鬼、控制狂等多任前夫的摧殘但還是堅強地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養大,從一個打零工的堅持讀書考出碩士成為大學老師,到了四五十歲還是看上去還是美麗動人依然有追求者。

然而,導演沒有這麼做,他拋棄了所有大人的價值觀,選擇的是一個八歲孩子的視野。他看到的不是媽媽多麼艱難地在婚姻里掙扎,費力養大子女。而是如何戰勝煩人的姐姐,如何逃課、如何打更多的電子遊戲和再多吃一顆糖果。

孩子可以多麼任性,他可以完全不用考慮現實和壓力,有奶便是娘。甚至等他慢慢長大,親眼看到醉酒繼父對母親施暴,在他眼裡,所擔憂的也不過是昨夜剪壞的頭髮。

從世俗的眼光來看,男孩的母親很偉大。甚至那個多年前曾經幫他們家修過管道的南美民工也因為母親的一句鼓勵,考上大學、改變人生。但是在男孩的眼裡,他看到的更多的是母親的哭泣和無能為力。

「為什麼我要上大學,我母親也上了大學,拿了高學歷,有了理想的工作,付自己的賬單,但在我看起來,她和我一樣迷茫。」

小男孩有著所有青春期的缺點,自閉、自戀、叛逆、學壞、早戀、留著流氓似的長髮、打耳釘塗紫色的指甲油裝酷。他和所有的熊孩子一樣討厭,以至於等他上大學離開家的那一刻,我甚至在心裡歡呼,終於滾蛋了。

可是,我看到的不是他母親的解脫和安慰。她哭了。她說,我的人生就是由這麼多的里程碑組成的,懷孕、結婚、生子、離婚、上大學、結婚、再離婚……現在我的兩個孩子都已經離開了家,而我下一步就是等待自己的葬禮了。

我不知道母親為何如此悲觀,但我後來懂了。在她的人生里,帶給她悲劇的是這兩個孩子,但同時,帶給她希望的也是這兩個孩子。在她因為子女而被束縛的同時,她也學會了承擔責任、養家糊口。這些不是她希望的,但這卻是命運,沒人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只能忍耐順從。

就像影片的最後,男孩和那個他正在泡的女孩說:人人都說我們要好好把握每一刻,但我覺得,是每一刻的命運掌握著我們(the moment seizes us)。

上帝保佑你,我看著已經長大的小男孩和他的小女友說,因為無論快不快樂,你最純真的童年已經過去,接下來,你將會經歷母親曾經經歷過的那一切,包括來自子女的抱怨,而當那個時候,你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含義。

有人說,男孩就是成熟得晚一些,他們愛玩,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也有人說,男孩永遠也長不大,就算他們長大了,也還是一個孩子。他們熱愛電子遊戲、不喜歡負責、討厭做家務,永遠都需要媽媽來照顧他們,如果不順心就發脾氣、酗酒。我們看到的所有討厭的大人,本質上,不就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嗎?

當孩子真好啊,單純而又天真,有人管照,有人保護,我們成為大人之後這樣想,但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滿腦子想的,只有父母多麼糟糕、作業多麼無聊。但殊不知,在我們祈求更多自由的時候,我們所要付出的,是承擔更多的責任。

如果永遠做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該多好,永遠年輕,永遠任性,永遠無理取鬧。但是我們沒有辦法長不大,我們終有一天會成為一個大人,一個我們曾經怨恨,發誓永遠都不要成為的大人。

當有一天,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父母原來不是萬能的,他們也有自己的迷茫和無力的時候,我們才算真正長大了;而再當有一天,我們被自己的子女責罵為什麼帶給他們這樣糟糕的生活的時候,我們才和父母真正平等。

而在那個時候,我們也將面對我們的父母曾經遇見過的人生的問題,經濟上的局限、配偶間的爭吵、叛逆的小孩。

沒有人是特殊的,不管孩子還是大人,子女還是父母,我們都不過是人生當中的跑龍套而已,盡責演好一點,就夠了。


相信順著關鍵詞找過來的都是關注過這部電影的。以下輕微劇透。

我的評價,這是一部被過譽的電影,目前豆瓣評分9.2/10,IMDb評分8.9/10。

導演花12年時間演繹一個小男孩12年的成長故事,足見其用心。然而,這正是過譽的原因。整部電影敘述平實,真實感很足。出現的衝突,除了母親的第二任丈夫那段比較揪心外,其餘都是較小的衝突。一部電影,沒有了衝突,那觀眾看什麼,只剩在當年的回憶中感動或者感慨了。不過,將真實世界中的每個人的經歷拍成一部電影,也是足夠精彩的。

鏡頭下的人很真實,真實到讓人懷疑這是一部文藝片還是一部紀錄片。全片不刻意尋找情感寄託點,只有幾年後的餐廳經理讓觀眾想起幾年前母親給一個弄化糞池的工人的真誠建議。

其實就取材或者選取受眾方面來說,跟《致我們即將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有點像,都打的懷舊牌,只是本片沒有那麼濃重的商業化味道,真實不做作。


推薦閱讀:

「投名狀」殺降兵那段龐青雲是對是錯?
日本黑幫電影是怎樣發展的?如何理解它?
如何才能再寫一部像《說岳全傳》那樣的一部經典小說?而且要比他還耐看,讓人鑽的起牛角尖
如何評價馬丁斯科塞斯?
《道士下山》爛在哪呢?

TAG:電影 | 少年時代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