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性建築空間和紀念性空間的空間特徵與性格應該有怎樣的不同?
因為自己是無神論,之前對宗教性空間的思考比較少,在自己的理解里兩者界限實在很模糊的,這次設計課做的應該是一個宗教性的空間(sakral)但是在老師看來我做的是紀念碑式的空間(mahmal)。(關於紀念碑式的空間可以用馬德里atocha的11M 來舉例)所以讓我感到很困惑的是這兩者區別這麼大么,到底什麼是所謂的宗教性的神聖感呢?同樣是用光線營造神聖感為何會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是不是說宗教空間是要考慮具體宗教用途的,而不能只是個定義不明的空間,比如要麼是祭壇,要麼是家族墓室之類的?
家裡不能下載 cnki 的論文,答題之前沒有閱讀相關文獻。我不知道這背後會不會涉及什麼思想,從形式上來看,我的理解是:
紀念性是高度幾何化的,宗教性是加入了宗教符號的。紀念性
紀念性的建築往往是幾何化的形體,以此形成了和自然的鮮明對立,並且越接近完形,尺度越大,裝飾越少,紀念性就越強。
猶太人紀念館,李博斯金越戰紀念碑,林櫻宗教性
如果一個建築加入了宗教的符號,這個建築就多多少少有了宗教性,不管這個建築是簡單還是複雜,也無所謂流派。這裡的符號是宗教的隱喻,比如彩色玻璃窗,十字形圖案,高聳的天光等等。這讓我想到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Borromini的Quattro Fontane教堂
以及Mario Botta為了紀念Borromini誕辰400周年做的Quattro Fontane木製剖面模型
@藍鯨小鎮 也提到過紀念的幾何化,宗教的符號,很有幫助的解釋了兩者的特性。 木質模型無論從切剖面的方式來看,還是從像的Laser cut般堆疊來說。都是模糊了裝飾符號,強調了幾何關係 。
但換一個角度繼續思考這個問題,現代教堂設計並非像幾百年前那個時代注重裝飾與符號。如何在沒有裝飾符號的情況下依然具備宗教性,僅靠一個十字架?也許吧。反過來說,當代宗教建築,尤其是西方教派,我們也無法斷言教堂設計就沒有高度幾何化。(此處自行腦補各種當代著名教堂)
我個人理解,宗教建築和紀念建築有很大的共性,但不代表沒區別,拋出一切非建築語言(符號、文字、色彩、圖像),區別在於幾何形式與光。
1, 對稱, 宗教建築無論facade或局部如何變化,真正「與神明對話」或者舉行大型活動的場地,幾乎永遠是對稱的,即使偶爾不對稱也一定達到了感官上的平衡。這種儀式般的序列感,是使人產生崇敬甚至畏懼的根本。而紀念建築沒有必要把所紀念的東西和面前的人拉開如此之大的距離感。
2,高度, 無論多小的教堂,終歸沒有常規尺度的空間,超越功能性甚至幾倍的高度比比皆是,這也是帶給人距離感的手段。
2, 光, 屋頂那一束天光是神化空間的慣用伎倆。kahn的建築總會給人神秘感、崇敬感,沒有人敢說這和他的屋頂採光手法沒有關係。而教堂的氣質非常的極端,極高對比度的明暗,把空間的層次真的是拉到了神與人之間的差距。
(歡迎大家舉反例探討)
總而言之,無論什麼手法,紀念可能是由下往上或是平等的交流,但絕對沒有達到不可企及的程度。而宗教建築給人帶來的距離感程度非常的高。而影響這個感官值的因素已經說明,歡迎補充。
如果你的建築偏向紀念性,我認為該考慮下,你的建築和人之間的距離感是否不夠強,是否還沒有給人一種無法觸及的感受。
無關的話,
題主真的可以做做調研寫一篇30+p的論文了,挺好的題目。
這是一個很好的題目,我想從對話關係的角度來看。
同為對話關係的建築,宗教性建築的範圍更窄,也是基於紀念信仰領袖而衍生的作品,因此宗教性建築應該包含於紀念性建築之中的,下文討論的紀念性建築,是刨除宗教建築的其他作品。
其次,紀念性建築除有展示影像、陳列物品的需求時會以空間的形式存在,有相當多的紀念性建築只是一個場所,而建築一詞的本義,也不僅僅局限於一個封閉空間。因此下文的例子中,會有非建築設計師的作品。
紀念性建築
這一類型更重視平等對話的關係,對觀察者而言,是一對多的感受,值得紀念的都是刻骨銘心的事,因此這類空間大多要塑造出內斂、低沉而陰鬱的感覺,讓人有代入感,因此產生更強烈的同理心。
1.Walter Benjamin"s Grave
設計師:Dani Karavan
設計師本人是一名雕塑家,藉由這個案例看到了他更多的作品,很有意思。設計師模糊了建築、景觀、裝置的邊界,卻因為手法的精準而更凸顯了他們對三者認知的深刻。正所謂刀鞘存在的意義是因為刀的真意不在殺,而在藏。
反觀這個界定模糊的作品,正是紀念建築的最佳詮釋。
陡峭的鋼結構直截了當的與山體發生形體交叉,觀察者彷彿走在封閉的下水道中,四周隔絕,唯一的光源是從埠而來的,這樣的場景掩蓋了個體的差別,每個人擁有的只有一副形態,這種情況下,無名,代表了徹底的無差異。
【圖1】圖片來源:https://www.findagrave.com/memorial/11222658/walter-benjamin/photo
【圖2】圖片來源:http://www.diedric.net/en/divers/visiting-walter-benjamin-memorial-in-portbou-d-karavan/
在接近海面的一側,觀察者會被一塊玻璃板攔住去路,上面用德語版、西班牙版、加泰羅尼亞版、法語版和英語版寫著:
It is a more arduous task to honor the memory of anonymous beings than that of famous persons.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y is consecrated to the memory of those who have no name.
紀念無名者比紀念知名者更困難。歷史的構建是獻給對無名者的記憶。
【圖3】圖片來源:https://www.tracesofwar.com/sights/15461/Memorial-Passatges-a-Walter-Benjamin.htm
2.建川博物館聚落
建築師:群星
前兩年有機會去建川逛了一天,這個紀念館聚落包含了很多大師的作品,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程泰寧老先生的不屈戰俘館,因為這是讓我代入感最強的一個作品。
入口是不規則形態的,上面掛了很多戰俘的照片,這像是一篇文章的開頭,讓觀察者知道我是在與誰對話,或者說去體驗誰的經歷。
【圖4】圖片來源:本人拍攝
對很多戰士來說,死亡就代表了戰爭的結束,而有一個群體是在死亡這個節點之前進入了另一個時空狀態,這個群體就是戰俘,由於目擊者相對少很多的緣故,我們對於戰俘的生活狀態是難以想像的,但你又不能把整個建築打造成一個大號牢房,把觀察者們直接關進去,所以變換牢房這一元素就成為了這個作品的手法之一。
【圖5】圖片來源:本人拍攝
印象中從酷似牢房的展廳走出來是一個開場的類似於處決場的室外空間,高牆聳立,正午的陽光刺得人眼睛睜不開,那是一個令人不適的場所,雖然空無一物。轉身走一段是有水池點綴的出口,這時心情才稍稍平靜,覺得一場風波剛剛結束。
劉家琨老師的胡惠珊紀念館在一個不起眼的綠地一側,很容易錯過,雖然這是一對一的,但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是非常有親和力的,這也符合我之前提到的平等關係。
【圖6】圖片來源:本人拍攝
建川博物館群有很多值得看的館,雖然不是個個精品,但量和對比是難得的,還是很推薦的。
3.Ground Zero 歸零地
景觀設計師:Peter Walker
2012年的時候去911舊址參觀,「歸零地」這個名字起的好,原義是爆炸原點,譯為歸零,又有了重生的寓意。
原地基部分被挖空,四周砌築了矮牆,場地很大,最中心的部分有挖下去一個方形體量,全部由黑色大理石覆蓋,從四周流出的水向中心流去,向更深的地下流去,逝者如斯。
這時的觀察者是向下望的,情緒是自然傾瀉而出的。
【圖7】圖片來源:New York City Travel: 5 Tips for Visiting Ground Zero
【圖8】圖片來源:9/11 attacks 15 years later: A look at losses by the numbers
宗教性建築
這個類型著重的是上下對話的關係,對觀察者而言,是一對一的感受,因此,增加距離感、拉開等級差異是必要的。通過一些手法來塑造神聖、莊嚴而純凈的空間是標答。
1.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
建築師:Peter Zumthor
這個網紅小教堂刷遍了從業者們的朋友圈,不得不拿他來舉例的意義在於它孤立的氣質和對純凈的另一種詮釋。
【圖9】圖片來源:https://www.archdaily.com/106352/bruder-klaus-field-chapel-peter-zumthor
它的純凈不在潔白光滑得失去存在感的材料,而在於那一把火燒掉模具的建造手法所展示的純粹,所有的痕迹都是過程導向的標記。
【圖10】圖片來源:https://www.archdaily.com/106352/bruder-klaus-field-chapel-peter-zumthor
天光反倒是教堂常見的處理,與主對話的姿態很好理解。
【圖11】圖片來源:https://www.archdaily.com/106352/bruder-klaus-field-chapel-peter-zumthor
2.蘇州禮堂
建築師:如恩設計
蘇州禮堂在外觀上看上去並不像普通教堂符號性那麼強,但它依舊符合上文所說的兩個要素,即拉開距離感,以及純凈的性格特質。
蘇州禮堂位於陽澄湖畔,是蘇州東部一片新建度假區內的地標性建築,無論是從主幹道還是湖濱的角度,都可以看到醒目的蘇州禮堂。禮堂的建築語言源自項目中出現的相似元素,例如起伏砌築的磚牆和漂浮感的白色建築體——這些元素都在禮堂的設計上得到了更深層的表達。
——Archdaily中國
【圖12】圖片來源:蘇州禮堂 / 如恩設計研究室
白色的體量本身已經很有神秘感了,而外圍迂迴的步道則加深了「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存在感,從首層平面圖上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步道與主體間的關係。
【圖13】圖片來源:蘇州禮堂 / 如恩設計研究室
室內依舊延續了室外材料塑造的漂浮感,這也是如恩慣用的手法,這種纖細精巧的裝置與首爾的雪花秀旗艦店如出一轍。
【圖14】圖片來源:蘇州禮堂 / 如恩設計研究室
看到好的案例再來更,歡迎交流討論。
紀念性是感受層面的東西,宗教性是闡釋層面的東西,中間由實物作為媒介。感受經由實物變成現實,進而通過闡釋成為宗教的一部分。宗教運用一系列對實物的操作,促發了感受。
可以畫三個同心圓,最裡面的是紀念性,中間是紀念物,最外面是宗教詮釋。所謂的宗教性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宗教是一個機構,一個歷史概念,又怎麼會有性?略微跑題,純屬交流~
指示對象有別:紀念性建築常帶有一種敘事感,這種敘事感和宗教類敘事的區別在於指向具體的人和事,通過情景再現引起受眾共鳴,達到警示後人、控訴罪行、緬懷真愛等現實作用。如越戰紀念碑上逝者的姓名,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內的照片穹頂,泰姬陵的美輪美奐。
宗教性建作為神人溝通的場所,尺度高於普通場所,是以神的視角審視眾生,置身其中使人想到宇宙和神,感嘆自己的渺小,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建築形制不同:宗教性建築強調神聖,莊嚴,通過空間序列營造一種儀式感,進而使人產生超脫塵世,向神靠攏的心理感受。這種序列可以是麥加朝覲受戒的五大關口,可以說雅典娜神廟的高聳柱廊,也可以是佛教建築的升壇廟殿。
隨場景徑向轉換而引起情緒升級也常被用於宮殿,政府及需營造權威感的建築上。如故宮不斷深入的圍廊院制,每多一個空間層次,尊慕之情便增一分。
紀念性建築強調浸入式的深刻體驗,暫時隔離當下環境重溫過去,譬如重走戰一段戰爭路,重溫一段民族情等。這種情景帶入需要鬧市中較少開窗的博物館亦或樹木蔥鬱中的紀念碑等獨立空間來實現。
建築性格相異:
一件再簡單的事,持續的做也能從中悟出道理,何況宗教建築一直在刷新人類技能和想像力的新高,但看高迪的聖家族大教堂就能說明這一點。建立在想像力之上的宗教建築代表了人類對未知領域的不懈探索,同時也是對內在世界的持續深入。
紀念性建築較低調,容貌多樣,不強調宏達的場景,重在某種場景情緒的渲染。也就是說著重的是某個點,將這點做好就是成功。
需要說明的是宗教性建築和紀念性建築並沒有絕對界限,也會相互重疊,滲透。如為紀念羅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的巴黎聖母院。
說實話,在眾多宗教建築當中常常是同時具備了宗教性和紀念性的。宗教需要絕對服從、傳播,還需要教徒內省、自律,對於宗教建築,我覺得宗教性本身就包含了紀念性,如一尊佛像,一個十字架。但是單從空間來說,如果實在要把空間的宗教性和紀念性撕裂開來做的話,也許前二者可以從紀念性著手,後二者可以從題主所說的宗教性入手?
這樣想的話,明確簡單的幾何形態(城市超高層慣用思路);繁雜的帶有敘事性的雕刻;有象徵意義的標誌或構圖;巨大顯眼的體量;在非對稱的、混亂的環境中的帶有嚴格對稱軸的規則物體;都可以說得上是紀念性,你根本無法忽視其存在。另外,我覺得紀念性和標誌性還是有那麼一點區別的,紀念性是有含義的,而含義在歷史與文化中都是有跡可循的。而相對的,自律與內省,尤其是內省,要求你看到的是自己的內心,在內心和神溝通,這大概就是宗教性?於是在空間中,人成為了主角,空間的存在感、標誌和裝飾(或者乾脆沒有)的存在感要低,要足夠冷靜,建築形態要能夠和環境融合,一切不能成為讓人分心的存在。大概像混凝土、水、鋼鐵等一些冰冷的材質,邊界模糊的空間,幽暗的光線,等等,都可以成為很好的手段。有時候感覺就像在做冥想空間,但我覺得和冥想空間不同的是,宗教性的空間需要一點「對神的暗示」,光是經常被使用的手段吧,可是如何才算是對神的暗示,又太直覺了,只能意會,柯布大神就有很多例子,不妨參考參考,反例我想可以舉光之教堂,教堂本身很幽暗,黑暗本身代表了未知和神秘,而在這樣幽暗的環境里赫然杵著一個巨大醒目的發著光的十字,哪裡算是暗示,簡直就像在強行安利上帝的存在,於是就有了較強的紀念性。早飯前瞎掰,僅供參考作為菜鳥,和題主探討一下宗教建築。在國內宗教建築多是佛教和道教,信徒一般在建築外禮拜祈福,往往很難進入建築內部好好感受它們帶出的室內宗教空間氛圍。國外的著名天主教基督教等,注重通過光線,高架空等設計手段為人帶來莊嚴神聖的空間感。它們著重渲染為心靈帶來平和或者救贖的效果。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宗教氛圍的拿捏真的不容易。
宗教性建築
1、宗教特徵明顯,比如看到十字架就都知道是哪個宗教。
2、建築風格相似度高,像佛教的建築基本都是廟宇型的。
紀念性建築
建築風格種類繁多,大到一個宮殿,小到一個雕塑等等。
接著說說性格,不如說是各自的意義
先說宗教型的吧,確切來說不是紀念應該是信仰。無論信仰的是佛、上帝還是各路大神,講究的是信則有,不信則無,沒有地域限制,只要你信仰了,無論是哪裡人、在哪裡,你都將成為它的信徒,但是大部信徒信仰的比較單一,很少人跨領域信仰。
再來說紀念性的,只要獲得認同就具有紀念意義,比較純粹。它比較有地域性限制,或大或小,比如某個人對地方做出了重大貢獻,當地人就立了個雕像紀念並感恩某人做出的貢獻,再比如萬里長城、金字塔等等,影響的範圍就比較廣。
兩者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沒有強迫性,自由的去選擇自己所鍾愛的。
宗教性空間多以其宗教根本文化與追求理念為基礎,風格不失宗教內涵,突出宗教信仰,建造出來的基本空間要使大多信徒所接受。而紀念性要富有深刻紀念意義,以紀念者或紀念事的歷史縱深與寬度為基礎,建造出來的空間要使了解紀念者或紀念事的人加深印象為何物,使不了解的人接觸過後,變得有深刻印象。
拿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亞教堂為例。一走進其內,一切重量感都消失了。空無一物唯見一個膨脹的空間。6世紀中旬倒塌的第一穹頂不象現在的這麼陡,所以,最初教堂的表面隆起感比現在還強烈。光線的作用比以往更重要,因為聖經的上帝說"要有光"並且"看光是好的",故,基督教的繪畫和建築中對光線的追求和痴迷是遠超別的宗教。穹頂似乎在光線中漂浮,穹頂下是一排窗戶,真實的光和反射的光似乎把支撐穹頂的拱劵分開。鑲嵌畫的金光使這個龐大的空間更像是一個非現實的幻想。用堅固的結構創造飄渺的空間,把信徒從物質引向精神,讓所有走進教堂的人能理解,這樣的傑作並非出於人手,而是出於對神靈的敬畏。這就是宗教建築的空間給人帶來的奇妙感覺。
情緒不同。生長的空間自然不同。用文字表述空間不聰明。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能使用一個軟體模型解決所有建築計算?
※Microsoft HoloLens 對建築行業會有什麼影響?
※城市天際線分析對建築設計的指導作用?
※最理想的城市規劃應該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