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更關注日本的歷史還是現實?

這是同學的辯論題,覺得值得討論,也想聽聽大家的觀點

題目中的「更」字表明,歷史與現實應兼顧,但是哪個更重要呢?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既不關注日本的歷史,也不關注現在的日本怎麼樣,他們只知道有動漫就看,有AV就擼,有抗日片就罵,有日本出現的地方就發泄,而從來沒想過去了解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他們只看符合自己偏見的片段和支言碎語就已經滿足,奉為圭臬。

要說應該更關注哪個,其實很沒意思,真正對日本感興趣的人,現實和歷史是不可分割的,二戰前的日本為什麼會那樣,二戰後的日本又為什麼變成現在這樣?日本的新一代年輕人是怎麼生活怎麼想的,以及中日文化上如何在互相滲透?這些其實都是可以挖很深的內容,但你對一個抱有偏見的人說這些,徒增不愉快而已。所以無論是崇拜日本文化還是一味仇恨日本,都有失偏頗。

每次有學生跟我談這類主觀性很強的問題,比如日本是不是怎麼樣啊,日本人是不是怎麼樣的時候我都會平和地告訴他們。多去了解,少下評價。如今沒有人逼著你表態,少作自以為是的判斷。你遇到的日本人不能代表全日本,一個國家的歷史也很難完全代表現在這個國家。但是,這些都可以作為你認識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一個直接依據和入口。我在日本遇到一個狂熱毛崇拜者老人,問我中國年輕人如何看待wenge。我搖搖頭,我沒經歷過不好說,但我認識的經歷過的人都不願再回到那個年代。而歐美的朋友有時候會開玩笑問我,你們中國竟然會有wenge這種歷史,太可怕了!但是那十年再錯誤,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錯誤嗎?

其實對日本國民,何嘗不是如此。我最敬愛的一位日本老上司濱崎先生有次喝酒流淚跟我說,二戰後家裡餓死了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天殺的戰爭!

濱崎爺爺80多了,存了很多錢,生活很淳樸,他死了以後準備全部捐給慈善機構,裡面也包括了中國的希望工程。

活在歷史仇恨中的人,只能不斷輸出仇恨。

反思歷史悲劇的人,卻能因為懂得而慈悲。

只能說,老活在過去的人連現在都過不好。但不了解過去的連現在都盲目。

我知道你的題目是哪個更重要,那我問你,你認識一個可愛的日本妹子然後她很喜歡你,你會說你們日本曾經怎麼樣怎麼樣,所以我不喜歡你嗎?

拋開國家的概念,我們都是活生生的人,珍惜現在。

但我還是要政治正確一下,當日本威脅到中國利益和主權等問題時,以及對歷史問題的不良態度時,身為中國人當然要表達憤慨,這是無可厚非的,只是要把握一個度,別沒事砸人車什麼的就好。

而對於絕大多數只會憤怒不會思考的青年,我也很無可奈何。

這就跟我在日本看到那些上了年紀對這個世界固執己見的老右翼們開著車大聲製造噪音時,年輕人們皺眉走過說,蛇精病。

一是個人的意向無法左右,二是大方向我們無法改變,可惜的就是我們在網路時代明明有很多方法去了解這個感情最複雜的鄰居,但大家還是選擇表達情緒。

沒有了解基礎上的所謂更關注哪個,都是假命題。

了解了之後,無論你是喜歡還是討厭,是關注歷史還是現在,都是一種獨立思考的體現,無可指責。

只是真正了解過一個國家也好,一個民族也好,甚至一個人也好,我們肯定會看到更多自己以前沒想到的東西,放下我執和偏見的。

我想,既然全球化已經勢不可擋,作為世界的年輕人,逐漸學會獨立思考後的包容與多元化的價值觀才是一個健全人格的體現。

與諸君共勉。

晚安。

————————————————————————————————————

12.19 早上

昨晚睡前匆匆寫就,忘了這類問題應該關閉評論的。果然早上起來就看到了很多人義憤填膺,其實我完全理解你們,我也不會反駁,表達出自己就好,因為你我經歷不同,感受不同,我也有我的局限性和狹隘。而且因為幾年前我自己就是個無可救藥的易憤怒份子。

不過如今我不喜歡看到爭吵,心累,所以關閉評論了不好意思,這種問題要吵鐵血鳳凰有得吵就別在我回答下面了,大清早的多糟心啊,我不就希望大家更溫和而理智地看待世界嗎。

不過很多人不知怎麼歸納我的思想就是說日本好了,我對日本右翼也是極其反感的,我研究中日戰爭也是同仇敵愾的,畢竟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怎麼可能遺忘歷史。

而且以我本人對日本的感情是,我承認日本很多地方做得非常優秀,但我越了解越喜歡不起來,這無關好壞,跟我個人性格喜好有關。

你別憤怒,咱心平氣和聊天,別壞了心情,這只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而不是定論。我絕不會因為你的意見跟我不和而討厭你的,參差百態,世界才精彩。


謝邀。

每一秒鐘,現實都在成為歷史,為什麼非要把歷史和現實割裂,只能選其一?

依我所見,大多數人的想法里,很容易把「日本的歷史」,限定為1894年甲午戰爭-1945年二戰結束這段兒,說穿了,就是和中國有關的這段。但歷史可以這麼被簡化么?

隋唐之間,日本先後派過小野妹子和阿倍仲麻呂來使中國,算不算歷史?

鑒真東渡數次未遂,最後被日本人幫著帶回去了,傳了教,算不算歷史?

忽必烈遠征船隊兩次企圖幹掉日本未遂,算不算歷史?

文祿慶長日本朝鮮中國之戰,算不算歷史?

田中角榮訪華,算不算歷史?

從1979年12月日本開始第一筆300萬美元的貸款之後,日本對華貸款三十年,算不算歷史?

要談歷史,就不要截取一小段。中國和日本,恩恩怨怨深遠了去了;日本不是乖乖善類傻子都知道,日本也不是沒和中國甜蜜過這點也別忽略。一切現實,都與歷史掛鉤,而歷史又絕不是能截取一小段來談的。

而且,論到國際政治,從來不是好朋友一輩子到底或者敵人一輩子到底,大家都是成年人,拼的就是利益。利之所在,一切都能變更。

你要找中日友好的歷史細節,多了去了。

你要找中日仇怨的歷史細節,多了去了。

一切只在於當時的情境是什麼,然後擇其而已,罷了。

而任何試圖割裂現實和歷史,或者試圖從歷史裡截一小段來談的,都是耍流氓。

再追加幾句。

依我所見,現有網路輿論,對日本的歷史和現實,理解都很少——也無法責怪,實際上全世界對日本的了解都還是很印象流標籤化的;美國人覺得日本人凈是武士,法國人覺得日本就是浮世繪,所以國內基本靠遊戲、動漫、各類下載資源來了解日本的,其實也無可厚非。但得承認,大多數人就是不知道。

比如了,是個中國人都會說:日本茶道是學中國的……好啊,說說日本茶道里,抹茶煎茶的區別?志野燒和備前燒的區別?說說茶筅和水指是什麼?和果子是怎麼回事?——所以你看,大多數人了解的,其實就是個「茶道」的概念而已。

還記得當年章子怡拍《藝妓的故事》時,多少人網路上謾罵她吧?現在大家當然可以說:哎呀我們知道了,藝妓並不等同於妓女,所以當時冤枉她了……可是藝妓是什麼?藝妓和舞妓的區別何在?京都的祗園和東京的吉原是什麼樣的機構?願意去了解這些的人有多少呢?實際上,我在網上見過太多的以下對話了:

「啊,她這麼清純居然是女優?」「不對哥們,女優就是女演員,不是專門拍那種東西的"。

而通常,對日本話題最熱衷的,還就是以上這類人。

當然還是那句:沒人有義務去了解一個異國,所以,對日本不了解,這事無可厚非;但這不代表「對日本不了解的前提下就開始論戰」這事很合理。人可以無知,但也有權選擇不無知,而刻意裝無知,是一種耍流氓。

最後小結一下吧。

喜歡日本,沒錯兒;不喜歡日本,也沒錯兒;對日本的戰爭罪行耿耿於懷,沒問題;對日本的文化向慕,也沒問題。對島嶼事件不爽,理所當然。覺得吵起來無聊,無可厚非。各人喜好,不犯法,勉強不來。蘿蔔炒韭菜,各人心裡愛。

但是,割裂並截取歷史,以不夠準確的見識(有些是故意的),去臆測、歪曲和發泄個人情感或予以煽動,這麼做特別沒勁。實際上,這也是我國某些部門和日本極端右翼的共同點——這倆貨雖然彼此仇視,但在「拒絕讓人尋求知識、獨立思考」方面,其實其實臭味相投。任何有點兒基本思維能力的人,都不會輕易上這種當。


日本影響中國已近200年,從甲午,科學辭彙,到54運動前後留學潮,到如今數於億計的年輕人接受來自日本的sex教育,還有一群痴迷日本動漫, 文學的年輕一輩,日本可謂中國青少年成長的心靈導師。

持續關注日本在工業,科技,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我覺得是中國成長必不可少的一門課題。

至於歷史,獲得了道歉又如何,實在沒有意義了,強大自己才是首要任務,曾經的文明輻射國,到現如今沒落至斯,每說中國文化,必然是口若懸河大談古時輝煌.

歷史需要創造而不是一味緬懷,共勉吧,中國人。


我們不知道全部歷史,無法肯定記錄能反映歷史的多少。對現實我們也如此。應不應該偏重一者看個別人的主觀代價。


歷史不是一個從現實中切割開來把玩的玩物,在個人而言,關注哪一部分是興趣之所至,在國家而言,關注的應該是現實而導致影響未來的可能性。從政治利益考慮的人,是為了更好地預判未來,才會去研究歷史。


本來就是個辯題,題主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前幾位都和 @張佳瑋 漲工資一樣,先義憤填膺的把本題的狹隘點給批判了一通,並告誡大家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被仇恨蒙蔽,要多關注真正的日本,但是,難道狹隘的問題不可以討論么?那什麼問題才能做到問題本身沒有狹隘點呢?這只不過是個辯題而已,更呀,日本呀,歷史呀,現實呀,都是個代表罷了。

這個辯題的本意也應該可以理解為:一個和我們有很深恩仇糾葛的人,我們應該對他的過去揪著不放手,帶著苦大仇深的心態去看他做的每件事,提防他再次背後黑手,還是展望未來,以大局大利益為重,拋棄恩怨,以求未來合作或者幫襯機會。

既然是辯題,那就必須要選一方,不極端的選立場就沒什麼可辯的了。題主也說了,重點是「更」,那我選擇更關注現實。

古龍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已表真意。

既然在江湖上,那許多事情就免不了摩擦仇恨,雖然可能也並非人家本意,或者是自己誤解,也有可能是外人攛掇的,這都無所謂,因為過去的事情,真的就是過去了,你豁出去一生的心思去殺他全家,你已經失去的也再也不可能回不來了。再說這世界上,恩仇之事,原難分明,誰對誰錯,誰說的清楚。

佛家講的一句話,叫活在當下,我們最能把握的就是我們要當下活的最爽最好,獲得利益最大化,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那如何才能讓當下獲得利益最大化呢?

首先,就要不介懷過去,著眼現實與未來。我說的是不介懷,不是忘記。


歷史。我們應該關注關注町工廠經濟和經濟泡沫對我們的今天有什麼啟示。

而不是只看著侵華戰爭。


歷史看趨勢,現實定方位,有了朝向和位置點,其他的周邊信息一填充,對面鄰國的社會發展意向就出現了。


卧槽,為啥我感覺這兩個是一個事情……

歷史=某國某地的整個發展過程

現實=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截面

我研究方向是戰後日本經濟史,僅就我研究的對象來說,丟掉哪一個都是大問題。比如說盯著收入倍增時期,一看全是經驗。盯著90年代或者現在,一看全是教訓。那麼只盯著一邊得到的結論有使用價值嗎?有,但一般來說沒有兩邊都考察得到的結論實用價值高。前面相當於盯出個縫紉剪刀然後拿來切黃瓜,後面相當於盯出個菜刀來切黃瓜。切是都能切,效率可差得太遠了。


與其糾結於這種事情,我還是以為,作為一個人,國家概念就是一種束縛人自由的東西,我套用一部電影里的一段話(電影名字我已經不記得了,話語是精確性也有可能有偏差,請見諒):我們不是敵人,是朋友。不要當敵人。儘管會一時衝動,但切勿傷害我們的友愛。再相逢時,美好回憶會再度浮現,讓他們以更好的角度看待人類的本質。


剛剛看到了一位同學發的-總是看到有人揪著日本不為侵略行為道歉說事,所以貼一個維基百科關於日本就侵略戰爭行為道歉的列表。日本政府就戰爭道歉發言列表

我想說的是,我們不但要看他的發言,更要看他的所作所為,以及現在的現實。砸車的人確實沒有和他們討論問題的必要,因為他們根本聽不進去,我們只能為他們感到悲哀。可是比較德日的近現代史,如果只把別國對日本的憤怒說成中韓等國家的糾纏,就太過偏頗了,慰安婦問題,南京大屠殺問題,歷史教科書問題……這些身為中國人為何要慷慨的忘卻呢?前陣子有個新聞,一個德國人在日本旅遊對於日本人參拜靖國神社發表了「在德國這是觸犯法律的」言論,結果遭到了辱罵和威脅,你可以通過這件事了解日德為什麼在周圍國家的聲望和國際地位有那麼大差距的原因。我們不能做愚民教育的棋子,也不能忘卻我們和自己的祖先流著相同的血。另外,如果你去過日本,了解日本這個國家的國民性,你會有更深的了解,對他們做事的態度,你會敬佩,對他們對於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你會敬佩,可你絕不會理解他們文化中的極端與無是非觀。他們不過把二戰當做成王敗寇的一場戰爭,其實這種理解倒沒什麼,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們不會把殺戮太當做回事兒,機會主義,冒險主義極度嚴重。世界動蕩的根源也莫過於此吧……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國民性利大於弊,我只能說這不是「普世價值」……

書歸正傳,對於歷史與現實,我是個現實主義者,自然是更看重現實。君未聞,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雖然我以及我認為的中國文化里並不完全認同這種表述,不過這就是歷史和當下的世界的認識。

而現實是什麼呢?鄙人以為:現在的日本就是一個,以期利用美國重返亞太制衡中國為契機,實現國家正常化,甚至軍國化動機的國家。「我為你充噹噹頭炮,你美國能滿足我什麼條件?」這裡面就是國家戰略博弈的進行時了,這是一個危險的遊戲,但沒有一方不是貪婪的賭徒。中國人民幣被認為需要升值,而日本和美國自己的量化寬鬆卻沒有受到非議,蓋國家利益所然。當然,美國也不完全放心日本,但是對於現階段經濟不太給力的美國,讓日本沖在前面總不是個壞的選擇,可是我的韁繩不能松,想動我的駐日基地,那誰誰首相就是下場。對於聽話的首相,我還是可以給你一些面子和甜頭的。總之我是不會沖在第一線的,想打仗,我這裡武器有的是!當然還是要買的哈!日本明白這一點,但他更看重的不是當頭炮的危險境地,而是如果此時不做當頭炮,我還有什麼理由提出我對美國的期許,對我正常國家的認可呢?

有的時候我們怎樣看待別人並不重要,歷史也好,現實也好,你未必能決定你和別人關係的一半,別忘了,別人同樣有決定怎樣看待你對待你的權力,當你有一個像日本這樣的鄰居,你的選擇其實並不多,不是么?


今天大多數人對於日本的反感來自於侵略的歷史。而對於日本的現在的情況絕大多數人都不了解,何談關注日本的現實?如果有機會了解,或者多聽聽別人的感受,也許很多在日本待過的中國人對於日本的看法各異,但是我只能說那些看法和你的想像可能都會大有不同。


我們應該更多地了解日本人,日本這個民族。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是靠人創造的。可惜的是,作為和日本交往最久的國家,我們卻不了解他們。國人總是揪住那幾個問題,忽略系統地看待日本和日本人。不管是把日本當朋友還是當敵人,不誤解日本人是最起碼的。

對於這個問題只想說這麼多,現在知乎也不是一個能認真交流觀點的地方了,尤其是這類話題。


應該關注歷史,因為從歷史裡你就可以了解到日本人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從而你才能了解到日本現在為什麼那麼強大。


一個國家的歷史就如同一個人的人生。

人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性格,思維方式,處事模式,優點,缺點等等)是由他到目前為止所獲得的知識以及所有的經驗、經歷所決定的。同樣一個國家的歷史就是這個國家獲得知識、經驗以及經歷的過程,決定了國家現在的樣子(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國格,劣根性等等)。

單純的分開歷史和現實是不可取的,歷史可以幫助推理現實,現實可以幫助了解歷史。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歷史和現實總是聯繫在一起的。不了解日本的歷史,就無法理解日本的現實。不了解日本的現實,就無法理解他們對歷史的態度和解釋。


不妨換位思考一下,是什麼讓這麼個彈丸小國敢去蛇吞象?而且至今野心不死。日本人當年關注了中國什麼,又學到了什麼?

1.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

2.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響很大,他們參照漢字創製了日本文字,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還保留著唐朝人的某些風尚。

3.日本的都城平城京,幾乎同唐朝的長安城的建築樣式相同。

4.日本銅錢的樣式,也與唐朝銅錢相仿。

5.唐詩在日本廣泛流傳,白居易的詩尤為日本人喜愛。

6.日本的士大夫,熱衷學習中國書法。

7.日本宮廷設宴,愛用唐式菜肴。

8.日本人學習並改進唐朝的飲茶方法,形成獨具風格的茶道。

9.日本重陽節登高習俗,也來自於唐代。

姑且稱之為「日本特色資本主義」吧。。。這是個學習能力近乎可怕的民族,一般的書店研究中國的書可以堆滿一面牆。。。我贊同@林霧 ,說的「歷史由勝利者書寫」。反思歷史,修正現在,決勝未來。


事實上,我們什麼都不關注,中國人眼裡只有一個符號化、妖魔化、敵對化的日本,這些跟日本的現實和歷史都沒太大關係。


我祖上和一個朋友世代友好,中間有過小摩擦,但大體上是好鄰里的關係。我父親那代發生了一件大事情:鄰居把我祖墳挖了,把我爸的兄弟殺了,姐妹強了,房子燒了。回頭來了幾個大漢幫著治了他,但是順手在我家後門上鎖。

你告訴我,人要往前看,人家畢竟是鄰居,不能一直這麼僵著;你告訴我,房子燒了,人家時不時的還給你點錢,幫助你蓋房子;你告訴我,鄰里衝突不是這一次,很久以前我們也闖過他們家;你告訴我,時間會沖淡一切印記,不要這麼倔強。

可是,我就是這樣,這上一代人的的事情,但是我看的真真切切,燒殺搶掠的回憶刻進骨頭,忘不了。我的後代可能會淡忘那些記憶,那是他們的選擇,那是他們的記憶。可是我看到了,我忘不了。


推薦閱讀:

葉門局勢在海合會的干預之後有持續惡化,衝突無限擴大的可能性嗎?葉門會成為什葉派和遜尼派代理人戰場嗎?
有沒有類似《人類簡史》、《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樣的書推薦?
帝吧出征FB真的很丟人嗎?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點什麼呢?
為什麼恐怖組織會如此青睞法國?
如何看待新華社要求日本天皇為戰爭道歉?

TAG:文化 | 國際政治 | 辯論 | 日本歷史 | 中日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