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登堂入室》?

作家應當是觀察者的身份還是介入者的身份?


作為歐陸片的代表,不隨好萊塢大流的旗幟,法國片很少讓我失望。它常有離奇的劇情,奇葩的價值觀,似乎有些「脫離現實」,但和飛車爆炸外星人入侵這種類型的脫離現實相比,法國片其實非常貼近現實。這些奇葩劇情和價值觀發源於生活細節和人性深處,只是在用電影表現的時候擯棄了道德輿論之類的條框,加上一些戲劇誇張而已,最後反映的還是最樸素的生活,表現了人性的真實面。

《登堂入室》就是這樣一個例子,這個中文譯名有些裝x,「在房子里」這個原名直譯更能表達影片的樸素觀點和反裝x立場。對自己生活的落寞不滿,而對別人的生活充滿好奇和窺伺欲,是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的情結。主人公克勞德是這種慾望的化身,他代表著自己,代表著語文老師夫婦,代表著所有觀眾來拓展並實踐這種慾望。這個偷窺的過程,由克勞德用連載式的文字來實現,而文字是最容易突出重點和拿捏情感的,而且最容易激發人的幻想,而幻想是未遂慾望的投射,這更突出了獵奇的刺激與快感。

這部分文字在翻譯過程中肯定有損失,但是我還是能感覺到它用樸素的詞句創造了令人慾罷不能的意境,結合其中的反諷語氣和影片對語文老師夫人的現代藝術及裝x文字(例如現代藝術的介紹)的嘲諷態度,又透出了影片對人性(比如窺伺欲和裝x)的嘲諷態度。

終於原本高高在上、置身事外的語文老師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分不清現實與幻想,最終把自己的生活賠了進去。語文老師不能自拔的原因,除了自己的窺伺欲之外,也有他對克勞德的特殊情感需求。法國片自然不會俗套的把這種情感簡單歸為性慾,他和妻子不育,他也許有把克勞德當自己孩子的幻想;也許,克勞德對人性的把握以及文學才華確實重燃了他的文學激情,在他身上投射了自己當年未竟的夢想;也許,還有他自己潛意識中要參與這個故事的願望;也許,還有其他情感因素。法國片的特色是討論任何東西都沒有道德障礙,同時本片讓這一切都似是而非,這種曖昧的描寫讓這對師生關係成為全片最令觀眾有窺伺欲的元素,激起了每個觀眾不同的幻想,而不同的幻想恰是每個觀眾對自己生活中未遂的慾望的投射,在更高層面反映了主題。

角色定位的精準,也是本片精彩的一大原因。主人公克勞德那不知是天然還是演技的,時而妖孽時而痴情,時而深邃時而純真的眼神和氣質,是全片的靈魂,也是其他角色和觀眾的夢魘。他掃清障礙來實現自己的野心,毀掉語文老師的生活來把他拽到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來繼續他想要的「創作方式」,同時讓每個角色和觀眾(至少有我)都對他著迷,Ernst Umhauer,大有前途。語文老師Fabrice Luchini是個略帶喜劇色彩但始終透著真情和深刻的演員,詮釋語文老師再合適不過;老師夫人Kristin Scott Thomas,富有藝術氣質,又能從她身上看到普通女人的弱點,她把一個靠藝術吃飯又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否真的信奉藝術的女人也展現的淋漓盡致;難度較低的Raphal一家貌合神離的夫妻關係、呆傻的兒子就更不用說了。

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本片做得很好。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 - 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雖然這個問題在知乎上回答的人很少,但作為昨天才看過這部電影的我,仍然有很多感悟。

暴風影音在類型的分類中給出的辭彙是,驚悚/懸疑/劇情

起初是在百無聊賴片荒時在知乎上看到的推薦,也就漫不經心地點開了,看到開頭,給人一種感覺是一部慢熱的法國文藝片,可這部出自天才導演歐容的評分異常高的電影我想不會就此落入平庸,於是我耐心地看了下去。下午原本是磨人的太陽,突然就下起了令人無奈的大雨,我只能在瓢潑的雨聲,灰暗的天空,和淌著流動的無聲水流的窗戶背景下繼續我的觀影。而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兩個小時過去後,我的全身已全然僵硬,感情也綳直得喘不過氣,面對這樣一部關於人性和藝術,慾望和現實的片子,它決然不僅僅是以文藝片的形式出現,而是先以一種低平的方式開頭,再以深井冰的,觀眾想不到的,甚至察覺不到的一個個手段來將劇情一步步升華,而觀眾的心情也一步步緊張,最後以詭異的,道德所不允許的方式來作為結尾。

這是一部以生命,慾望和藝術來牽制的一場文本,影像,現實的對峙,這部完整的影片以克勞德下筆為起點,慢慢的使影片中出現的所有人,都走向人性的最深處,最骯髒處,和最無奈,最惡俗處。驚悚!讚歎!

克勞德擁有寫作的天賦,而他的身世導致了他畸形的興趣愛好(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他缺少父母的愛,因而渴求成為正常人生活的一份子,從而導致的「正常」心理反應),他的第一篇文章的「待續」二字,挑起了他的老師吉爾曼夫婦的興趣和各自內心深處的微微蕩漾的慾望,隨著克勞德一次又一次的文章上交,吉爾曼越來越喜歡這個男孩,並且在感情上發生了更加微妙的變化。

在最開始,吉爾曼佔有全部的主動權,他可以批評,甚至直接更改他的文章(由拉斐爾父親兩次抱球進門的影像可以看出),吉爾曼是一個很有文學品味的人,然而他的想像力並不豐富,這也是他最後並沒有當作家,而是當了一個中學的法語教師的原因,他僅出版過一本他自己也不想面對的所謂庸俗愛情故事(最後這本書還送給了克勞德),而克勞德則有天賦,有想像力以及創造力,也有自然流暢的文筆,影片中的吉爾曼最痛恨的就是那些詞藻堆砌華麗而令人發嘔的文章,並且認為這樣的文章只是「商品名稱目錄」,這樣的藝術都是垃圾。他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給了這個男孩,這也是他年輕時的濃烈慾望再次被克勞德點燃的表現。隨著一個又一個「待續」的出現,吉爾曼夫婦已經陷入了克勞德所描繪的他的偷窺經歷中,人性中的慾望也展露無疑。在一次數學考試前,克勞德告訴吉爾曼,如果拉斐爾的數學再次不合格,那麼他將不能再進到拉斐爾的家裡為其輔導,也就不能繼續他的「偷窺故事」,這裡其實克勞德已經開始制約這他的老師吉爾曼,兩人的關係也已經慢慢持平,吉爾曼此時的慾望已經快被完全暴露在克勞德的面前。為了克勞德能夠繼續,他偷了數學試卷提前給了拉斐爾,於是在拉斐爾得了A+的同時,吉爾曼的偷窺慾望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可是克勞德和吉爾曼角色的微妙變化已經開始導致克勞德的主動權逐漸變大,吉爾曼也只是提提建議而已了,此時的克勞德終於有了和拉斐爾的母親獨處的機會------在同學拉斐爾和父親離開去打球後,而這位女性刺激著青春期克勞德的荷爾蒙,他被這位中產階級的女人氣息深深吸引,並且開始對她的家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他細數了她有多少雙鞋,洗漱櫃里有多少藥物,以及他丈夫(她的丈夫和她的兒子的名字一樣,都叫拉斐爾)對中國文化的痴迷,撇開中法蹩腳的外交不談,這裡也表現了法國的中產階級為主體的社會體制,卻使得這些想要改變生活卻無力改變的人們更加的嚮往中國這樣自由和全新的環境。拉斐爾母親的裝修房子的想法,讓我聯想到了我自己,近日的裝修是在也作為同是中產階級的我們的一大筆花銷,我竭力提高生活質量,卻也是慾望和嫉妒的體現。拉斐爾母親關注最前沿最時尚的家裝,隨時捧著家裝雜誌,而我也是天天漫無目的地看著這樣那樣的創意,意淫著它們出現在自己的房間里。這樣的經歷是悲哀的,其實在最後拉斐爾母親跟著拉斐爾們去中國其實也是換了環境,卻並沒有換到新的生活。

在此時,我們的主人公克勞德對拉斐爾母親的感情已經越來越露骨,而觀眾也越來越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或者說我們也是屏幕另一邊的偷窺者,我們從來只喜歡聽別人的故事,文學和偷窺的倫理關係並不模糊,看小說,寫小說,也是意淫一種他人的生活,不管最後表達的是什麼,我們都是偷窺者。文學究竟的道德界限是什麼,這是一個不斷挑戰底線的過程,人們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就進步和發展了,或者說退步和墮落了,不管怎麼說,文學都是在推著世紀前進罷。有人說文學是政治宣傳有人說文學是陶冶情操,我卻認為文學和「八卦」的界限是混淆的,許多人都是和看八卦雜誌差不多,都是偷窺別人的生活,無論是真實的人物抑或是虛擬的人物因為在文學中這兩者並沒有什麼差別,虛擬的文學也大量源自真實的事物而真實的文學也加入了更多作者的臆想和細節放大。如果非得把文學和八卦分出界限,大概是他們一個雅,一個俗罷。

這部講文學和偷窺的故事的電影,發展到這樣,又該如何展開接下來的劇情呢,在觀影者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故事已經潛移默化地發生了更奇妙的變化,克勞德已經開始佔了上風,而他的老師吉爾曼則慢慢地淪陷,克勞德站在講台上將原來發生過的情節顛倒了角色,他開始給他的老師講情節,而老師則在迫切的詢問著,然後呢,然後呢,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權利在不經意間已經開始反轉,克勞德也開始質問吉爾曼既然你知道該怎樣發展,為什麼不自己寫呢?

接下來電影的亮點也發生了改變,更加傾向於影像的表達,克勞德和吉爾曼同時出現在一幅影像中,例如拉斐爾家裡,而吉爾曼也彷彿親眼見證情節的發展,他看見克勞德和拉斐爾的母親接吻,然後拉斐爾出現在畫面中,他也看見克勞德慫恿拉斐爾寫信給校刊告吉爾曼的狀,其實個人認為在之前吉爾曼給克勞德講述寫作方法時提到的衝突,他覺得衝突太少了,尤其是和拉斐爾本人的衝突,這個人吃飯,睡覺,學習,並沒有什麼吸引人的亮點,於是他製造衝突,也許是在課上「侮辱」拉斐爾罷(其實在中國的道德觀念中,當眾評改作文是一件很正常並且也許是有利於學習的事情),也許又是安排拉斐爾出現在克勞德和拉斐爾媽媽接吻的情節罷,這兩樣也體現出了吉爾曼墮落的精神享受和文學與偷窺的概念的混淆。影像上的癲狂,更在於克勞德看見拉斐爾夫婦做愛後躺在兩人中間,作為間接的偷窺者,吉爾曼更加地欲罷不能。

情緒失控!文章失控!角色失控!事實的真相往往是最骯髒最庸俗的結果。

此時的克勞德已經完全掌握了主動權,他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吧拉斐爾寫死而把吉爾曼嚇個半死,從克勞德嘴角輕輕揚起的微笑可以看出他的得志和猖狂,而同時也是玩弄道德和人性的笑容。吉爾曼發現他已經成為了小說的一份子,他想要停下來並且以不再讀克勞德寫的小說為匕首想要讓克勞德不再如此癲狂,偷窺和文學的界限已經接觸到了最低端,如果越線的話後果會不堪設想,只可惜吉爾曼的匕首是把鈍刀,克勞德卻已經不願再停下他的寫作,也不遠停下對拉斐爾一家的更深層次地融入和思想的盜竊。180×16當他把文章揉成一團扔進垃圾桶是,自然是吉爾曼灰溜溜地撿起來再灰溜溜地閱讀,他已經無法抗拒他內心的慾望了。有人把吉爾曼和克勞德認為是師生同性戀,在中國師生戀都還沒有完全接受的情況下,這樣的戀情無疑是對道德的極大挑戰。我則認為不是,出自吉爾曼的一句話:你覺得我會想看兩個男生接吻嗎(當時拉斐爾因為青春期的萌動愛上了克勞德)。

克勞德寫下拉斐爾離開法國去往中國的結局,可是電影還在繼續,他僅僅是給拉斐爾的母親寫了結局,即離開法國,平淡生活的繼續。而電影還在發展,在這裡我已經不得不感受到導演天才般的拍攝角度和思維幅度了,而更加令人咋舌的還在最後。克勞德給了吉爾曼小說的結局之一,作為小說主線人物的吉爾曼,也需要一個結局,那好,克勞德想,那我給你一個結局。從苦悶的藝術館管理生活和對藝術的痴愛相對的不被人理解,吉爾曼的妻子也深感苦悶,克勞德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才處處提示吉爾曼的妻子她其實也是拉斐爾的母親,她也是廣大中產階級的體味煎熬乏味生活的一員,吉爾曼被拉斐爾告發偷卷子一事,被校長解僱,是去了工作的他給不了妻子任何的安全感,妻子要離開他了,並且在最後決定放縱一把,在和克勞德翻雲覆雨之後,收拾行李,準備離開。這裡的情節設置得尤其令人驚嘆,原來克勞德不止登門入室了拉斐爾一家,在另外的方面,還深入並且瓦解了吉爾曼一家,人性的殺手,往往是在潛移默化間將已有的環境放大,讓人看到生活的絕望,然後一切粗鄙和惡俗便展露無疑。吉爾曼回到家後,和妻子扭打在一起,這是道德與慾望的碰撞,醜陋與好高騖遠的交織,吉爾曼想要當作家的慾望,想要偷窺的慾望,而妻子想要更高品味生活的慾望,受人理解的慾望。導演的這一出或幻或真的戲,正好真實的刻畫了作為浮動的階級的苦悶和平淡,中產家庭的悲哀和世俗,以及痛不欲生的渴望的邪惡魔力。這樣的魔力讓吉爾曼失去了工作和妻子,看到這裡,我才真正明白到了分類中的驚悚的含義,是道德的驚悚,是人性的驚悚,赤裸裸的被剝了道德的皮的淌著血肉模糊的血漿的軀體,就這麼突兀地出現在你面前,讓人一身冷汗,不寒而慄。

結局自然是失去了一切的吉爾曼落寞地坐在公園的某處長椅上,看著對面霓虹滿目,別人的生活正在推進,無論惡俗還是高尚,因為在人性的審判下也沒什麼區別。克勞德來到他旁邊,這個曾經拆散他的家庭,間接的剝去他的工作的人,此刻就坐在他的旁邊,導演會設計一場打鬥嗎,並沒有,克勞德詭異地嘴角一挑,邀請吉爾曼一同進行更新的偷窺與文學的創作,兩人相視而笑,長久不息,諷刺和更加意味深長的氣氛瀰漫在觀影者身邊,在對面的樓層里,有正在吵架的「雙胞胎」,正在看電視的某人,正在談合同的生意人,正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母親,以及從《登堂入室》里偷窺到慾望與現實爭執的我。

回到道德話題,當吉爾曼已經分不清現實與幻想的時候,當他分不清自己是要培養克勞德的文學水平還是要滿足自己偷窺的心理時,他就已經淪陷了,如果這兩者沒有明顯的分開,那麼他的文學必定是失敗的,或者成為了道德的蟲豸和走獸。我記得初中我們學過一篇文章,叫做《福樓拜的星期天》,文章給人一個總體的感受就是對每位客人的描寫都非常地細緻入微,並且細節放大。這就足夠說明文學離不開偷窺,無論你在幹嘛,在家還是在公共場所,都可能有一雙作家的眼睛在偷窺著你,這種偷窺的狀態是難以描述的,將道德抽離,人們意淫著此時此刻某人在做著什麼事,這也算精神層面的偷窺,但如果偷窺的對象介入你的生活,那這就不叫寫作了,例如克勞德和拉斐爾以及吉爾曼的關係可以充分證明此類觀點的正確性以及必然性。影像有著更加神奇地表達方式,他更加地直觀,也更加地貼近於人們的想像,當人們的臆想在影像中得到展現,那麼人們就會不自覺地介入並且更加地沉浸於自己並不健全的想像中。

這部法國電影其實法國色彩並不鮮明,電影里是美國的籃球,中國的文化,俄國的書籍,而貫穿這部電影的,僅僅是所有人物都說法語而已,抑或是有一些法國大佬的幽默感存在。與其他法國電影有著鮮明的不同感情色彩。在配樂上,影片的背景音樂設置得恰到其處卻又不喧賓奪主,從俄國的托爾斯泰到中國的太極,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讓這部影片更加地出眾也更加地精彩。虛擬與現實的交織則是這部影片最大的亮點,它讓人分不清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幻想,恰恰是這種手法,讓影片的張力無限地放大,而感染力也上升到了新的水平。而吉爾曼夫婦在電影院里鏡頭的方向難道不是在預召著觀眾融入這部電影中嗎?

歐容拍出來的這部電影把沉悶的情節拍得趣味盎然,或者說有點小小的毛骨悚然,對於道德倫理的同性戀接受程度並不是很深。即是你不願意過多了解文學,這樣的電影也是值得滿足你偷窺的心理的。

其實克勞德和吉爾曼的感情是在吉爾曼感受到克勞德和他心靈相通,能夠寫出他所想要的文字,從另一方面看的話,這又是一部同性戀題材的電影,鑒於對影片細節的再分析,克勞德實在是在掃清了吉爾曼老師的身份和他的妻子兩個障礙,然後才在長椅上和吉爾曼開始新的生活,這樣的想法似乎可以通過導演歐容的性取向得到解釋,可見人類的相愛是不分年齡和性別的,而人類的互愛則是理想社會的前提和未來前景的鋪墊。從文學思想的碰撞可以深入到內心的最深處,而兩個人物走到一起,雖然超越了文學以外的追求,不過想必最後也是美好的結局。這則是從導演自身的經歷來品析這部意味深長的電影來了罷。

這部電影還可以從很多個方面去欣賞和品析,在這裡我也就不再啰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和看法,電影所帶給我們的,決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影像,而是更深層次的投射到每個人生活的真實感受。

「你在為誰寫作?」

「縱然光著腳,雨水也無法跳舞。」

「待續」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如何攻進一個人的內心,相信本片給予了我們一個再合適不過的答案。沒有誰會在結尾處不被驚訝到的。彷彿一切在恍然大悟的時候才會煥發出他原有的魅力,那種讓我們意想不到的魅力原來才暗藏在整個故事當中。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一個看似在窺探別人生活的人最終其實是在設計一個彀,而自己則是在不知不覺中便走到了別人設計的彀中。相信如果吉爾曼在最後意識到這樣的結局的真實道理之後也會情不自禁的發出由衷的感嘆,究竟是自己在幫助別人,還是說讓別人引導了自己。不得而知了。

克勞德作為一個觀察者,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與眾不同的意味。對於偷窺或者是觀察別人的生活,我們總是會顯現出來那種孜孜不倦的求知慾的。正如我們的好奇心一樣,對於別人的生活僅僅是一點點的想像力就可以讓我們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無窮無盡的畫卷的。顯然這個時候我們的好奇心成了最原始的驅動。當克勞德用一種攝像頭一樣的描述進入到了拉斐爾家裡的時候,很顯然吉爾曼的好奇心便被牽引了出來,這樣也對於之後的所有失去控制的一切埋下了伏筆。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克勞德是想走進這個法語老師的內心的,但是為了達到自己的這個目的,便導演了一場對於拉斐爾一家的「登堂入室」用一種看似迂迴婉轉的方式最終攻破了這位法語老師的心門。可以說克勞德技高一籌。但是故事遠遠沒有描述的這麼順暢,就像是吉爾曼對於克勞德所說的衝突架構一樣。看似一個結局昭然若揭的故事,其實裡面的衝突還是非常的複雜的。這一點到後來克勞德也為了吉爾曼進行了分析。所有的矛盾點並不在於結果,而在於產生這個結果所需要的過程裡面。

為什麼選擇拉斐爾一家,因為在外人看來這個家庭無疑是非常的和睦的,而對於這種不同尋常的和睦,我們總是會用一種近乎於苛刻的要求去揣測的。為什麼他們會有著這樣的和睦的家庭氛圍。是不是當中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也是為什麼吉爾曼後來會為了讓克勞德的故事繼續進行下去而選擇了偷試卷。我們總是會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去做一些鋌而走險的事情的。不過這一次的轉折卻讓吉爾曼最終失去了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間接的造成了克勞德最終「登堂入室」的效果。

當我們自認為是導師的時候,其實是我們最為脆弱的時候,相比于吉爾曼來說,克勞德更像是一位屬於他自己的導師。對於全局的把控能力使得它可以讓吉爾曼一家最終支離破碎,而冷峻的分析以及精心策劃的循循善誘的故事架構,使得吉爾曼在被收入到彀中之後絲毫不會有所懷疑。一切都是那麼的井然有序,直至吉爾曼最終被克勞德所俘獲。這一切看似漫不盡心,其實裡面已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深坑。

因為知道吉爾曼的夫人沒有生育能力,因此克勞德在構築拉斐爾一家的時候則是處處凸顯親情這個形象的。不論是剛開始的母愛情節,以及以後的對於父愛的取代,導演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克勞德是在為離間吉爾曼夫婦作鋪墊,直到最後一幕,當克勞德讓孩子成為了拉斐爾一家步入正常軌跡的終點時候,吉爾曼的夫人終於奔潰了。最終克勞德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故事也有了反轉的結局。未完待續最終有了結尾。

影片的結尾透漏出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當我們打開窗戶的時候,外面的關於別人的世界,便會進入到我們的眼帘,這個時候只剩下你和我,我們便會有各種各樣的方法登堂入室,走進別人的世界。


文本、電影、人與真實

(一)文本

作者的文本創作,衝突的產生,虛構帶來的文學審美性以及文學的表現論本體論。這是電影開篇,丟給觀眾的第一個炸彈。這源自一個語文課作業,老師試圖把學生的作業從日記升華為作品。筆墨,修辭,視角,福樓拜的自然主義和對「真實」的探索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對個性的高度評價等等,以中產階級一家為主角的文學作品創作成為電影情節看上去理所當然的推動力——一切由「待續」說起。

這就要說到讀者參與文本敘事的後現代敘事策略。跳出文本,我們把電影當做一個小說來看,你就會發現我們處在一個三重敘事空間內:第一層,高中生克勞德進入中產階級一家,偷窺,參與,進入。第二層:作者克勞德在作品創作和與老師的討論中,帶出各自的真實生活。第三層:即電影作者(導演)為觀眾建構的隱含敘事層面。這個層面是最具豐富內涵且留有大量文本「空白」。這種類似元小說的創作手法一方面在揭示意義的不確定性的同時促使讀者積极參与文本意義的建構——簡單來說,作為觀眾(讀者)的我們,在接收大量人物信息,作者信息,敘事者信息之後,非常自覺甚至無意識的進行了一次創作性的再創作——哪個部分是真的,作文里的哪個環節真實發生了,還是作文里描述的所有,其實都沒有發生。這是最有意思,最讓人困惑又沉迷的地方。

而顯然,作者是被讀者參與創作這樣的後現代敘述策略深深熏染著。

(二)電影

電影是偷窺的藝術。當然哪怕是每個個體人的人生,也總是總在被好奇心和偷窺欲驅使著。觀眾是從拍攝者的角度去看待整齣劇的,觀眾能夠知道角色的一切,觀眾能知道角色所不知道的事情,觀眾能看到角色所不能看到的東西——這實在和偷窺有太顯著的相似性。這主要來源於作為電影異於文本創作的一個要點:全能視角不可迴避。

師生兩個人在探討這個偷窺故事發展的同時,老師夫婦也在享受著偷窺的樂趣並樂此不疲的討論,而觀眾,哦是的我們,不也在滿足著自己好奇心被導演引導著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於是你發現,偷窺的慾望和對潛意識裡對戲劇衝突的渴望才是事實上的情節的推動力。於是老師偷了試卷,羞辱了學生,於是老師妻子邀請了夫婦,也開了門。偷窺者變成了參與者,讀者變成了人物。

說到底,人的一生不也是一部關於窺視的電影嗎。

(三)人

可是真的嗎,「偷窺的慾望和對潛意識裡對戲劇衝突的渴望才是事實上的情節的推動力」。

如果電影只停留在美妙的敘事遊戲上,它儘管炫目但絕不會經典。我想這應該就是馬原的敘事圈套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尖的差別。因為不管是文學創作還是電影創作,瑰麗的敘事手法,語言的審美意義,想像的價值,都不是作品本身的最終目的——在我看來,文學作品和電影作品甚至藝術作品的終極意義就是人,及真實。

還是的作者的主觀精神世界和感受森林,最後通過作品傳達到讀者和觀眾內心的聲音,並成為久久不散的漣漪,這才是一部好的作品應有的力量。而實現這件事的首要任務便是豐滿鮮明的人物塑造。偏執又充滿了文學夢的語文老師,看似瀟洒也焦慮苦悶的女館長,一絲不苟遵照筆墨演繹的中產階級一家,邪魅的作者和導演用尖刀對準了這筐有縫的雞蛋們。他的武器是給予。給老師想要的創作權,主導情節。給女人新鮮感和保護欲。給讀者留足遐想和好奇心。

另外一件事,語言。哦語言的力量。我不得不想起《蛇人》,也不得不想起《孤兒》。無中生有,顛倒黑白,虛虛實實,你被哄騙了幾分。


登堂入室窺與欲,每個人都是偷窺狂!

法國鬼才導演歐容電影《登堂入室》,文學與現實重疊碰撞,戲中戲,偷窺與被偷窺,似真似假,撲朔迷離,忍不住一窺究竟,探入慾望的深淵,眩暈迷惑,陷入其中,欲罷不能。

法語老師吉爾曼讓學生寫周末日記,坐在教室最後一排,不愛說話,不惹事搗亂的學生克勞德的作業引起吉爾曼老師的關注,並分享給妻子珍娜。作業內容是他藉由給拉斐爾進行數學輔導,伺機偷窺中產階級拉斐爾一家的生活,克勞德每次「待續」的作業內容吸引著吉爾曼,沉寂已久的文學創作熱情被激發。他發現克勞德很有文學天分,單獨給他進行寫作輔導。

克勞德一次次的文學創作與現實錯亂交織,越來越模糊了界限,藉由文學寫作技巧構思打亂重建,猜疑意淫幻想。狡黠的克勞德躲在黑暗的角落窺探著一切, 而吉爾曼亦沉迷於克勞德的文學創作,為了想知道更多甚至不惜偷數學試卷,冒著道德風險讓克勞德繼續寫下去。

同性,戀母,師生,社會倫理, 成長迷茫,曖昧誘惑,拉開一層層抽屜,居高臨下,隱秘的慾望被撕開,令人艷羨的中產階級生活實則貌合神離,焦慮不安。「縱然光著腳,雨水也無法跳舞」,克勞德一步步踏入危險的禁地,沉淪於中產階級女性的氣息。吉爾曼決心停止閱讀,一切回歸原點,拉斐爾一家融洽如初,克勞德自以為成為家中的一員不過是徒勞幻想。

克勞德為了尋求更好的結尾,決心進入老師吉爾曼的家裡,他的生活是怎樣的?他的妻子是怎樣的?他們為什麼不生孩子?窺視的一角被延展,老師吉爾曼根本不懂妻子珍娜的藝術事業,稱它們是「變態加狗屎」,沒有孩子是因為珍娜不育,丈夫對她淡漠忽視,和拉斐爾夫婦的境況如出一轍,珍娜從克勞德的寫作鏡像中看到了真實的自己。到底是吉爾曼教克勞德寫作還是克勞德給吉爾曼上課?究竟誰在窺視誰?每每看到克勞德邪魅的笑容,都一陣陣的不寒而慄。

電影中無處不在的中國元素,充氣娃娃,上海雲朵的畫作,中國龍,拉斐爾提到的中國客戶,電腦桌面的姚明,竟然還提到馮唐,連結尾都是拉斐爾一家搬去中國。

結尾後窗式的閣樓群像,每個窗口都是一段不為人知的隱秘故事。吉爾曼和克勞德對等而坐,看著窗檯爭論不休的兩個女人,吉爾曼猜她們是一對雙胞胎在爭奪財產,克勞德則說她們是一對拉拉因為感情問題吵架,他們成為窺視的共謀者,心智相投,對視一笑。我們總能找到方法,進入別人的生活。公園的座椅,教室的最後一排,最好的位置,你能看到所有人,所有人看不到你。無論克勞德,吉爾曼還是觀影者,無不通過窺視滿足自己的慾望。帷幕拉上,生活未完待續。

關注個人微信公眾號:『紙影』,有閑有書有電影,無羈無囿天地寬。


第一步定義觀察者和介入者。觀察很簡單,去看去聽。你看到你班體育委員怎麼追你美麗動人的閨蜜的,你閨蜜也給你講他們之間亂七八糟的事情,你把這些寫成故事,就是觀察者。介入者,你想寫個校園愛情故事,剛好有個人追你,本來這人你是看不上的,你一想缺素材啊,先聊聊看。你甚至可以控制你們感情的發展方向,這時候,你就是介入者了。觀察者和介入者是有很多交叉情況的。體委和你朋友吵架了,你去勸解一下,算不算介入?作家一定是觀察者,很多時候也會自覺不自覺的介入。

這不是個選擇題,因為作家一定是觀察者,這是個要不要,好不好的問題。你想問的實際上是作家要不要介入,要不要讓自己成為角色,小角色好還是主角好?

我的建議是有可能的話,盡量成為介入者。原因很簡單,身在其中的你,會感受的充分,觀察的更直接,寫的更好。還是你閨蜜和體委的故事,你不可能時時刻刻在你閨蜜身邊,所以,會錯過很多重要的情節,你閨蜜給你講,也會丟失很多精彩的細節。如果關係再遠一點,不是閨蜜是普通朋友呢,是不是會少了更多的情節。如果體委追的是你呢?

改天再結合《登堂入室》具體談談吧


票數高的幾個回答都沒有討論寫作這個視角。男孩從旁觀者進入參與者這個角色,在文學老師的鼓勵下,一步步完成「登堂入室」。最後因破壞他人生活止步,被文學老師叫停。其後,男孩又參與到文學老師的家庭中,這明顯是報復,文學老師失去了一切。

坐在公園的長凳上,透過陽台,房裡千姿百態,男孩和老師因為觀點向左發生爭執,幕簾合上。

我認為,作家是生活的偷窺者。旁觀是最好的角度,參與即是破壞。


作家就像是探險家 這是我最初的感受 當他描寫A夫妻的矛盾時 也在悄然聲息地揭露B夫妻的溝壑 故事中包含著另一個故事 在結尾處才猛然掀開真相 主人公在說故事的同時也在造故事 看似掌控著全局的老師逐漸成了狩獵的最終目標 劇情的反轉實在令人大呼過癮!


這部電影乃上乘佳作,於是自己的電影榜又得重新排序了。

電影看完後看了一遍豆瓣影評,大咖們解讀得全面又深入。這裡我僅談談個人觀影感受。

1.電影探討的主題「desire」.少年克勞德的偷窺欲,老師吉爾曼未能實現的作家夢,老師妻子珍娜想生孩子而不得之欲,同學小拉斐爾的同性愛欲,大拉斐爾雄心勃勃卻又被打壓的事業欲,主婦艾絲特掩藏的激情慾望……種種慾望串成一條線又互相交織。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少年克勞德的偷窺欲,它帶領觀眾跟著克勞德偷窺並介入別人的生活。觀影過程中,我彷彿也置身其中變成一個偷窺狂,簡直欲罷不能。觀影結束後,細思恐極!生活中,人人都是正人君子,或偽裝或壓抑。一旦慾望之火被點燃,那麼本我(Ig)就如洪水猛獸無法掌控。老師吉爾曼亦如此,空有高雅的文學品味讓他無法實現作家夢只能委身於一所普通中學做一個不受待見滿腹牢騷的中年教師,直到他遇到了天賦凜然想像力超群的克勞德。他在克勞德身上找到了創作的激情和慾望,兩人在偷窺之旅中彷彿共生的螞蟻和蚜蟲,各自為各自的慾望捕捉自己的蟲子。直到電影結尾,沒了教師和丈夫身份的吉爾曼和沒了學生身份的克勞德坐在一起,地位平等的他們才真正實現的了大和諧的共生。

2.電影名字很贊,《in the house》。以一屋之小見慾望之大人性之複雜。中文譯名《登堂入室》望文生義了。

3.文學與現實的虛與實被導演展現得淋漓盡致。此時最貼切的莫過於《紅樓夢》里「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孰知孰曉?

手機打字好累,寫完了請指教@麵條君


法國片我看得少,之前只看過動畫片和蝴蝶,溫馨美好。登堂入室,大家都說是一部揭露人性陰暗面的片,偷窺與被窺,現實與虛幻,只一線之隔。影片105分鐘,前10分鐘的美好,後90分鐘的陰暗,導演故意用懸疑的手法扣緊觀眾的心,從開始入戲,我便隱隱覺得不安,覺得拉斐爾一家始終只是個幌子,真正的矛頭指向的終將是吉爾曼。當克勞德拖著行李箱去找珍妮,去尋找吉爾曼的結局時,主要矛盾才浮出水面。

我對影片的初始設定仍舊是真善美,即使有90分鐘的陰暗,最後的5分鐘,足以使我仍舊把這部片歸為人性向善那一面。不可否認,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可能完美,克勞德有一個離去的媽媽,有一個殘疾的爸爸,正如吉爾曼所言,通過偷窺來創作,總比他去縱火劫殺強,而誰又不喜歡透過鑰匙孔去偷窺別人的生活呢?我們期待的文學是怎樣的呢?是像吉爾曼這樣,飽腹詩書,乖僻無趣,死氣沉沉的高中老師嗎?就算是打理畫廊的珍妮,也不過泛泛之輩,有一個高中老師的老公,有兩個庸俗不堪的老闆,自己的畫廊的藝術品也常被看成是情趣用品。錢鍾書說,世界5%的人是幸福的,5%的人是悲哀的,剩下的90%歸於平淡。我們常拿這句話來勸一對夫妻好好生活,或是勸不切實際的人腳踏實地。這句話之於文學創作呢?即使99%的人都歸於平淡,那麼就算是通過偷窺,潛入平淡的人群中,引起騷亂後離開,或許曾經的騷亂會回歸於平淡,或許那一陣騷亂會釀成悲劇的結尾,那麼也值得一試。吉爾曼願意繼續做他的高中老師嗎?教那些被裝在同樣的套子下的學生?埋怨學生每一屆都是有史以來最糟的嗎?繼續和珍妮過不痛不癢的生活?歸於平淡?平淡並沒有錯,但這不是吉爾曼想要的歸屬,他渴望創作,他卻早早地把自己定性為沒有天分而放棄創作,家裡有一座圖書館又怎樣?圖書館中藏的那一本「」,是自己心中的痛,得不到別人的肯定,也得不到妻子的肯定,連自己也不願翻看。

吉爾曼要的是創作,哪怕生活分崩離析。

克勞德的潛入與偷窺,操縱吉爾曼偷試卷,吉爾曼故意讓拉斐爾念出自己的作文激化矛盾,克勞德操縱拉斐爾的揭發與舉報,這一切都是為了創作,但不僅僅如此,克勞德雖成長在一個不盡如人意的環境中,習慣於默默觀察,但他並非想毀掉所有人,他在吉爾曼的激發下,喜歡上了創作,聰明的他,也看到了吉爾曼內心深處的渴望,這種渴望不是下流骯髒的偷窺癖,是對創作對文學的渴望,而到了這樣的年紀,如果不擊碎他的生活,他又怎敢重新拾起創作?

最後的五分鐘,吉爾曼落魄地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克勞德走過來坐到他身旁,說:你失去了一切,但還有我陪在你身邊。吉爾曼笑了。也許他們之間是跨越年齡跨越性別的愛情,也許吉爾曼將克勞德視為自己的兒子,但我更堅持,這是兩個文學創作者之間的惺惺相惜。

他們透過窗口,猜測每一個窗口發生的故事,何嘗不是下一次有關創作的想像呢?

在戲中,我期待,他們的下一部驚世巨作。


看見一些朋友說中譯名不好,不如「在房子里」明了。但如果比較一下,「登堂入室」其實表達出多一層意涵,即關於這個房子是動態的,有「進入」這一個動作(加上法語介詞」dans"與"en"相比,有些微動態變化的含義)。這也表現了全文的主題,一個人,如何進入另一個人的房子,也就是另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如果回想過去,我們的生命就是不斷進入和離開另一個人房子的過程,無論出自意外(有人突然向我們表白我們在他們心中佔據多麼重要的位置),或者有意為之(因為特別喜歡一個人,想要認識ta, 接近ta)。如果說我們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沒有對這個過程有所覺察的話,claude就是有意圖之;如果說我們這樣做事為了跟某一個特別的人在一起的話,那他就是為了釋放自己跟別人在一起的意志(will)。這兩者有重要的差別,前者是為了一個人,後者是為了自己;前者是正常而偶然的,後者是強制重複而病態的。所以Claude被稱Germain妻子發現在遊戲Germain。

這種「進入房子」的過程,作為人或者的本質活動之一,亦將人們分作兩類:一類是參與者,一類是觀察者。在影片剛開始,我們會自然地想,Claude朋友一家人是(被)參與者,Claude既是參與者也是觀察者,而老師Germain是觀察者。而影片精彩的是,隨著發展我們發現Germain不斷從觀察者的身份轉變為了參與者,並且這一轉變在影片結尾達到高潮——原來他才是Claude最開始和最終的目標。而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他設定的局。Claude坦白,進入別人房子的方法在於掌握他們的慾望。而Germain, 作為一個有充分感知能力和講故事衝動。年輕時候出版作品卻因為對自己文學能力的自卑成為中學老師的人,慾望一個Claude, 一個講故事的天才。於是Claude迎合了這一願望,給了Germain一個故事。

最終Claude進入的不是朋友家的房子,不是中年女人的房子(港版譯名誤),不是Germain妻子的房子,而是Germain的房子。結果是Germain得到了一張嘴,而Claude得到了Germain對他的不可分離。而這正是Claude在原生家庭,在親生父親身上得不到的。這樣他們成為了一個新的「家庭」,自此永遠在同一個房子里生活了。


這個回答只是我看完「登堂入室」後的一些想法,就突然想說點什麼。無論是坐在第一排還是最後一排的人都在尋找自己的結局,人基本的慾望,每個個體的人性,選擇,結局。我們總是進入別人的生活,有時是旁觀者有時是入侵者。可能偷窺和入侵僅有一線之隔,前者是與生俱來的原罪,後者是慾望吞蝕理性的苦艾草。任何一場看似旁觀的遊戲,都將陷入泥沼無法自拔。影片將偷窺的藝術感用到最大化,藏在自知之明下的文學探險,誰決定了這一切的終章,愈想愈毛骨悚然。最後影片有很多中國元素,推薦大家看一看


為了看清楚特地返回去再看一遍,,,高級黑?←_←


不得不說導演很有天賦。整部電影像一幅晦暗不明的油墨畫,陰影和鏡像交錯,亦幻亦真。某種意義上,偷窺欲是一種本能,觸發全新的想像,十足的好奇,誰說管中窺豹、盲人摸象就沒有樂趣了呢?生活有很多種可能,數學輔導、藝術展覽,輕易就能「勾搭」上一種全新的觸感。再往深處走,別人生活的鏡像里就是你我的影子,看似波瀾不驚,乏味枯燥,掩飾的卻是風起雲湧的渴望,和不願觸及的瘡口。這樣徘徊在虛擬幻想和具象現實的分界,徘徊在窺探他人和審視自己的邊緣,一如上海天空變幻的雲,乍一看都是一樣的,細細品味,也能找到屬於你的後窗。


以前讀書,我總是坐最後一排,每隔一個月我就能被換到最靠近窗戶的座位,我媽以為我不喜歡讀書,在尋求最好的庇護所,可是你看,最後一排必然是最好的位置,你能看到所有人,所有人卻看不到你,靠窗則更好,你目之所及之處更逃離課本之內。

人總是喜歡「窺」這個視角,簡而言之,它小至我們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八卦,大到犯罪成癮成疾的病態,「你看不見我,而我知曉一切」,「我又來視奸你啦」,這些想法真是滿足了人性的好奇和慾望,還能從旁觀者的態度圈圈點點,不作為介入者的我們,永遠對其抱有「未完,待續」,「不夠,再來」的興緻,從而營造我們自己的安全感。

昨晚看完《登堂入室》躺在床上睡不著覺,便開始想中庸,和狗龜說,你聽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個說法嗎?

早前中庸有這麼一個思想,「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意思大概是說,你快樂,但還不到放縱,你悲傷,卻還不至於哀痛,全程在講求一個「中和」的思想。

那麼電影和文學帶給我們的便是如此,它明目張胆賦予我們窺探人性和慾望的自由,卻又不動聲色讓我們從中抽離。

這就好比一次「隱身」的串門,我們欲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拜望有名的學者,它為我們省去大費周章的招呼與拘謹,你也不必怕驚擾主人,翻開書面,打開影片,闖進大門,翻過幾頁便可登堂入室。如果不得要領,那就不辭而別,又或另尋高明。過程之中,你不必問及他的生平八字,不必聽聞他的正經大道理,你只挑選你要的始終,側身挨近去窺探個足夠,而後抽身退場,甚至關上大門,也就是說,你合上書面,關去影片,誰也不會嗔怪你的無理,這便是電影和文學給予你的自由。

?

2017.4.5


個人感覺主角從一開始就將目標定在了老師的身上,也因此電影的結局註定要落在老師的身上。

對於主角而言,老師是一種精神導師的象徵,而在主角用寫作的方式展現拉斐爾一家時,也在同時對老師一家進行深入的探索,而一切的目的,是將老師拉離現狀,好與老師進行更深刻的文學探索。 在開頭時,老師的妻子就與老師探討過文學,老師的妻子認為文學藝術並不能改變一個人,而老師則認為文學可以升華個人,在開始兩人便有這一定的分歧,這也是老師後期沉迷於主角文章的原因,因為那種偷窺的慾望和對文學的追求深深的誘惑著老師。


登堂入室這個詞是指技藝由淺入深、水平逐漸提高,電影名用這個詞是錯誤的用法,會誤導大家。


看了電影,不知道為什麼總有這樣一種感覺,我可能,可能一輩子也無法找到我最愛的人,一輩子也無法過我想過的生活,一輩子無法去追尋我的夢想。


其實寫作方法才是這部電影最有趣以及最神奇的地方。


不能再好的片,一分鐘都沒有多餘,全程緊張帶濃濃好奇下看完,最後一分鐘都不願意放過

渴望著導演出續集

真的是值得觀賞的一部冷門電影

推薦給我喜歡的男生去看 或許對方會不以為然甚至沒有看

那可真是可惜了


推薦閱讀:

暴雪沒有投資《魔獸》電影是真的嗎?
與清朝同期的日本江戶時代的市民(庶民)文化是怎樣的?與中華文化又有何等關聯?
如何評價導演 Ron Howard?
為什麼大家會崇拜變態罪犯漢尼拔?
很多電影裡面都喜歡用箭如雨下來展現弓箭的殺傷力,有科學依據?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登堂入室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