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專業的學生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本文發自本人微信公眾號stehouse和知乎專欄給理工科專業的一些職業選擇建議

文末還有我去蘋果上海總部面試的經歷。

先說下機械專業有沒有前途的問題。我大學的時候也是聽說這個專業沒前途,很多知乎網友的評論和微信也在問我機械到底有沒有前途。感覺大家一直以來的誤解就是這個專業薪水不高。

現在想來,這種誤解的來源還是學校老師和社會脫節,站在狹義的機械和國企的角度來理解的。

我大學的時候也以為機械製造就是機械加工,車銑刨磨鑽之類的活,機械設計就是設計機器和夾具,就業的方向就是工程機械或者裝備製造業中聯重科、徐工、柳工、桂林機床廠之類,曾經一度很抵觸。這些行業的工資當然是很低的,一方面是傳統國企,人員龐大、效率低,另一方面,行業發展慢,就不怎麼賺錢,工資也高不起來。

畢業的時候,我發現可以把目標放寬到整個製造業,從機械裝備或者工程機械放寬到 任何產品製造,只要是有工廠的地方,都要招機械的人,比如汽車行業、家電行業、電子製造業,甚至食品加工(雨潤)、水泥生產(海螺水泥)都要機械的人,哪怕是蘋果公司也要找機械工程師。衷心建議是,大家一定要學好英文(也不要特別好,能夠結結巴巴溝通就行)。

機械製造的範圍從機械加工放寬到產品製造全部過程,還包括鑄造、衝壓,表面處理、裝配。機加工只是其中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說實話我雖然從汽車行業出來,現在對機加工卻還只是懂點皮毛,因為平時根本用不到)。

裝配才是製造業里的重中之重,我剛畢業的時候覺得裝配沒有技術含量,當時做了工藝工程師,問前輩,我這裡一點工藝都沒有啊,全部都是裝配,所有零件都是供應商做好運過來的,前輩說,裝配也是工藝啊,裝配工藝。

為什麼裝配是重中之重呢,因為這是最後一道工序了,前面所有工序只要發生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裝配發生問題,總裝工藝工程師就要去分析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所以對前面工藝都必須了解,雖然沒前面的人懂得深入,但是知識面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要強很多,所以裝配工藝工程師跳槽最好跳。 我當年做工藝工程師的時候,供應商的零件總是出問題,但是最後產品出問題責任也是我,總不甘心要替前面的人擦屁股,一氣之下辭職走人了,後來才發現,錯過了多少學習的機會。

不要以為裝配很簡單,我大學以為裝配就是人工一個一個把螺絲擰上,這個理解就弱爆。比如一台手機的裝配,幾十工序。看下這個聯想的視頻,雖然是手工裝配居多。但是這幾十個工序先後順序的安排,哪個工序要用工具,什麼參數,也不說那麼簡單的。

聯想手機(英文版)--海納影視帶你走進聯想手機生產車間-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汽車行業要求嚴格一點,會要求把手工作業變成用夾具裝配,作業員把兩個零件放好,按下開關,由氣缸+壓頭自動把兩個零件裝配好。主要考慮的夾具定位的問題。

有人說我大學只學了機械加工工藝學啊,只懂機加工,那些鑄造,衝壓、表面處理、裝配工藝不懂,他們會要我做這個職位嗎?這不用擔心,只要是在校園招聘招你進去了,是沒期望你懂的,都是把你當小白的,不懂就多去學習,學得多與少,決定你以後的發展。比如我從來沒有學過電鍍(這個應該是化工專業學的),但是作為對產品總裝負責,電鍍的我也在工作慢慢學了很多,甚至還可以去質疑別人的電鍍工藝流程不合理。

還有人覺得學的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畢業之後做搞機電一體化的工作,這雖然是一個發展方向,但是現實很殘酷,幾乎所有公司 機電是分家的, 機械的就是搞機械的,電的就是搞電的(PLC),完全是兩撥人,所以想要找這方面工作的朋友,清楚自己的重心在哪裡,不要浪費無畏的時間想兩頭兼顧。如果對PLC感興趣 那就全力去搞PLC,不要想著自己又懂一點機械又懂PLC會很吃香。

最後,覺得自己做的機械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的朋友,看看我寫的這篇文章,因為現在社會分工協作高度發達,所有工作本來就沒什麼技術含量。

給文科專業的職業選擇建議

畢業這麼多年,以自己對這些職業的了解,寫下以下建議,供大家參考,請大家酌情做出選擇。按照貴乎的傳統,一定會有人罵我說憑什麼給職位分出個高低貴賤出來,我只能呵呵了。

這裡說的理工科,除了IT和土木工程,偏向於機械類專業一點。如果要去做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比如機械設計,考研更好,其他情況都不需要考研。

先說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永遠都要優先選擇大公司、大品牌。不要盲目崇拜外企,外企也要看是不是大型外企,小外企也只是呵呵。有人說小公司學東西多,大公司都是按流程辦事,都是當螺絲釘,所以要選擇小公司。這種觀點我也只能呵呵。我管他是不是螺絲釘,只要我以後好跳槽就行。大公司出身的人,跳槽去哪裡都容易,而小公司的人,哪怕能力再強,簡歷都沒人看。

如果因為學校不好,實在進不了大公司怎麼辦呢?我的朋友幽哥(大家可以加他個人微信youge2016,諮詢跳槽和職業規劃的事情,他有十幾年外資汽車行業工作經驗,非常樂意解答,他已經出書,電子書鏈接:http://pan.baidu.com/s/1pLrNbZ1 密碼:m2j3) @開心蛙給出一個很好的建議。先去大公司同行的中小公司,比如你想進華為,如果他不要你,你去投他的同行也是做通信的小公司,做了幾年後再投華為就容易多了。

再說行業,理工科優先考慮汽車行業(或者比汽車行業更加嚴格的航空、軌道交通、醫療器械),包括產業鏈上的零部件製造商,因為汽車行業的特點是大批量,大規模,龐大供應鏈配合,產品高度涉及到人身安全和法律規定,沒有其他一個行業同時有這麼多特點。所以管理水平很高,是整個製造業的標杆,一切行業的典範。

比如蘋果這種做手機的公司,製造水平應該是很高了,但是比起汽車行業來說,還是弱爆了。比如手機製造商還在看良率的時候,汽車行業已經在追求CPK 1.67,甚至零缺陷了(哪怕產品100%合格,但是過程不穩定也是不行的,仔細琢磨這句話)。其他行業認為返工是正常的,汽車行業已對返工嚴格控制了,甚至要求零返工了。原因是汽車行業認為,檢驗和返工都是事後諸葛亮。只要問題發生了,不管怎麼檢驗或者返修都是有風險的,製造過程正確並且穩定才是王道。

專門寫了一篇文章。

為什麼汽車行業能夠成為製造業的標杆?

其次考慮電子製造業,除了安全和法律法規沒這麼嚴格外,其他特點都具備。不過以港台企業居多(江浙一帶以台灣企業居多,廣東一帶以香港企業)居多,也有少量外資的 捷普,偉創力,新美亞等等。這種這個行業的管理水準也不太差,但比汽車行業稍微差一點。跳槽非常方便,如果英語好,跳到客戶那裡去非常容易。

工程機械行業比如徐工 三一 中聯,怎麼說呢,專業技術倒是能學到很多,但是這個行業不符合上面兩大行業 大規模 、大批量 、龐大供應鏈的特點,所以管理水平 我只能說呵呵,因為產品數量不夠大,還有很多公司在用手動機加工機床,而電子行業和汽車行業,幾乎都是用CNC了,誰說用手動加工簡直是天大的新聞。

其他行業比如白色家電行業比如美的、格力、海爾這種,也符合電子製造的大規模大批量龐大產業鏈的特點,東西能夠學到,管理水平也不太差(不過國內企業的管理水平比港台的還是差那麼一點),但畢竟是夕陽產業,利潤薄,薪水不會太高,不過跳槽去電子製造業還是很方便。做電視的都比比做白電要有前途。

最後就是一些傳統的玩具、日用品什麼的(非智能),水平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不要考慮。

最推薦的職位

  • 工藝(製造)工程師

  • 設計工程師

最不推薦的職位

  • 測試工程師
  • 維修工程師

先說最推薦的職位

工藝(製造)工程師

我就是做這個職位的,不同的工廠叫法不同,有的叫製程工程師,製造工程師,PE,大部分理工科都是去做這個職位。

這個職位是每個工廠都需要的職位,而且數量要求巨大。為什麼呢?因為工廠是要生產工藝才能運轉的,這幫人就是提供生產工藝,也就是規劃每個產品按照什麼要求生產的。整個工廠的運營在技術方面按照這幫人提供的指示在走。

這個職位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去生產現場現場解決一些產品的質量問題,比如分析是不是機器設備發生了錯誤,是不是物料有不良,是不是工人沒有按照規定的方法生產。還有就是客戶要求一個新的產品,設計一個生產流程把這個產品從頭到尾做出來。而且這個職位要和公司(工廠)幾乎所有的部門打交道,能夠鍛煉自己在做人和溝通方面的能力。

可以說是最懂製造的人,最懂公司(工廠)的人。

很多人不喜歡在工廠工作,覺得臟累差,所以不想選擇這個職位,一心想搞研發類的工作。殊不知正由於這個工作崗位由於直接和生產打交待,是對整個工廠了解最多、而且最容易做出成績的,生產總監、廠長、副總通常都是做這個職位出身。公司內部轉崗也容易,做製造工程師去做採購,銷售,開發也毫不稀奇。跨行跳槽也非常容易,我見過做製造廠做生產經理的跑去汽車廠做生產經理。而且由於每個工廠都需要這個職位,跳槽非常方便,哪個公司工資高就去哪裡。也正由於跳槽方便,流動性很高,所以內部出現空缺的機會也很高,基本上能夠熬上四五年都能晉陞到管理崗位。

缺點就是壓力有點大,只要生產不能正常進行,都是這個職位首當其衝。

另外就是起薪普遍都不高,我畢業那會的行情才2000多一個月。但是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彈性非常大(跳槽或者職位提升),月薪1萬到10萬都有可能。我去蘋果面試一個普通製造工程師職位,從頭到尾不和我談薪水,我實在忍不住問了一句這個職位的預算是多少,他說,薪水你不用擔心,一定能夠滿足你,年薪30W到100W都有可能,只看你有多大能力。

給這個職位的建議是,1. 儘可能多去掌握每一個製造細節 2. 儘可能多做做各種測試。優秀的製造工程師都是建立在掌握大量的製造細節的基礎上,比如「刀具多久更換一次?什麼材質的?轉速多少?刀徑是多少?還有其他哪幾種類型也可以使用"用的是哪個供應商的物料? 「這個膠水有什麼特性?」「每個班次能夠做多少產品?」 普通的工程師覺得反正都有人知道,所以自己懶得去了解。想像你自己要在外面開一間同樣的車間,你需要掌握那些細節才能做出一樣的東西。另外就是通過多做測試來快速增加經驗,比如一個產品要求烘烤 100 +/-10度,但是如果烘烤150度會發生什麼?有十年經驗的製造工程師由於在過去工作中由於各種原因偶然做過這個測試,知道結果,這變成了他的經驗。但是優秀的製造工程師不需要十年,他只要能夠主動好奇去做這個測試,就能快速彎道超車。

設計工程師

這個職位應該是能夠用得到自己大學所學專業知識最多的職位,專業性稍微比製造工程師多一點(但是也多不了太多)。好處是不需要直接和生產打交道,不需要天天去生產現場,工作相對輕鬆,工資也相對高,在公司地位也相對高。

這個職位每天做的事情就是

  • 畫畫圖,技術含量不高,因為大部分時候都不是自己的原創想法,都是根據部門經理,市場部,或者生產部門要求來畫,和文員差不多。
  • 做樣品測試。有了一個新的要求或者想法,能設計出來不代表真正能做出來,或者不代表做出來的東西就是想要的東西,所以需要安排做幾個樣品出來,然後測試各種性能以及耐久。這部分工作佔了他們80%的時間。
  • 和外包供應商溝通技術要求。有些零件是外包給其他供應商做的,需要和他們溝通技術細節。

可以說是最懂產品的人

這個工作也很好跳槽,做筆記本結構設計的去做汽車結構設計也完全可能。但是受到專業的限制,跳槽面沒有做製造工程師那麼廣。比如做輪胎設計的人去做發動機設計用人部門就有點難接受。但是做輪胎製造工程師去做發動機製造工程師就還可以考慮,因為畢竟都是製造。

有人問,如果我不會畫圖,可不可以做設計工程師?當然可以,很多人剛畢業的時候完全不會畫圖,這些技能都是在工作中學的。而且畫圖,不管3D還是2D不是什麼牛逼的事,只是會用這個軟體而已,真正厲害的設計工程師是可以有原創的設計的。好比你會用電腦的里的繪圖板,但是你畫不出像樣的圖出來。

這個工作的崗位升遷會相對難一點,因為流動性相對較小,可能做五年十年都還是個高級設計工程師,而做製造工程師的已經升了經理了。不管怎麼樣,地位高,工資高,工作壓力小,相對好跳槽,有專業技術,也算是值得推薦的工作。

再說最不推薦的職位

測試工程師☆☆☆☆☆☆這個職位就是配合上面說的設計工程師安排的測試,就是一個服務部門。想想一下醫院裡驗血提供報告的人。

專業性是很高,但是又怎麼樣呢?

就算你把所有儀器所有功能都學會了,又怎麼樣呢?

知識的極限就是對儀器的了解。工作能力並不會隨著你工作經驗的增加而增加。最多就是能夠有機會擺弄一下新的設備。

工作忙的時候,沒有人能夠體諒你的工作量,只知道質疑為什麼測試還沒做完,報告怎麼還沒出。

對於公司而言,這個部門是成本,不創造價值,只想著怎麼把這個部門的人減少,在公司的地位非常低。

跳槽極其不方便,因為招的人本來就不多,能夠產生空缺的機會就更少了。所以這個部門的流動性是最低的。而且由於不同公司的設備也不一樣,也不太願意招外面的人。

晉陞機會,由於流動性太低,幾乎不考慮有晉陞機會。

畢業後和我進了同一間公司的同班同學做了測試工程師,我做了製造工程師,我陸陸續續跳了幾次槽到了現在的公司。而我同學雖然也很想跳槽,但是苦於市場上測試工程師的職位何其少,而且做測試的跨工種找工作也沒人要,所以一直都還在原公司待著。

維修工程師☆☆☆☆☆

修得好是你應該的,修不好那是你不行。

能夠學到很多設備的知識,這點非常有幫助。轉去做製造工程師很容易。

但是只是和設備打交道,不需要和人打交道。一方面,知識的極限也只是對設備的了解,另一方在人際溝通方面鍛煉很少。

屬於很有能力,公司又不重視的,價值決定地位。

工作強度看公司,有的輕鬆有的累,但是總體而言,沒太多前途。

再看其他職位

質量工程師

如果你對質量的理解還停留在「品質檢驗」,也就是找個人把產品用肉眼看一遍或者測試一下,過就pass,不過就挑出來,那就弱爆了,這還是上上個世紀的質量概念。

現代的質量管理,已經發展到「預防質量缺陷發生「的層次上了。一個質量工程師做的事情是如何從設計上、從體系上預防質量問題產生。比如一輛汽車有成千上萬個零件,漏裝零件是可能發生的,質量工程師要做的事情就是從源頭上,比如要求設計工程師從設計上可能漏裝零件的數量,或者要求設計上能夠防錯,如果漏裝零件,車就沒辦法裝配。比如汽車的焊接,質量工程師要做的就是在工藝上要求機器能夠自動檢測出。如果電流電壓不穩定,設備就停止運行,並且鎖住零件不讓流出。這樣想要做出不良品都難。

一句話,質量工程師做的事情就是在源頭上預防問題發生,而不是在問題發生之後再去檢驗。

你問我支不支持你選這個職位,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我是支持的,不過非汽車行業(或者比汽車還嚴格的航空,軌道交通)不去。

這個職位只有在汽車行業才是受到重視的,而工作是成體系的,有前途的,高薪的,熱門的,好跳槽的。汽車行業的品質總監地位是崇高的。

在汽車行業,質量工程師分成負責內部質量的和處理客戶投訴的。後者也一樣有前途,和客戶打交道多,出差出國機會多。

在其他行業,比如服裝、玩具、家用電器,如果你和他說「品質是做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和他說8D,他會睜大眼睛驚訝地看著你,你是在說夢話吧,完全不能理解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他們的理解確實還停留我在開頭說的品質檢驗上。其他行業的品質要麼就是沒有品質總監這個職位,要麼就是生產部門的附庸。

可以說汽車行業的品質體系IATF 16949(以前叫TS16949)是一切行業的標杆。

當然,像知名的大型製造公司比如富士康、仁寶等的品質體系也在向汽車靠齊,他們的質量工程師職位也是值得考慮。

不過這個職位和製造工程師相比,吃虧在於他們沒製造工程師懂製造。一個製造工程師很容易能夠去做質量工程師,但是質量工程師不一定能做製造工程師。

生產管理☆☆

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牛逼,靠「管理」兩個字騙了不少人,想想自己一輩子沒當過官,終於也能混個領導噹噹了。讓我來接接內幕。

不同公司這個崗位內涵不一樣。

某些公司比如國內民營企業,國企等等,這個職位就是班組長,工作內容就是管一批流水線上的工人,天天在線上守著,做到要求的產量,一個大學生去做這個就有點屈才。

某些公司比如台灣企業,這個職位就是做生產計劃的,香港企業叫PMC(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歐美企業叫logistic/planning。工作內容就是根據客戶的訂單,排出每天的生產計劃。

這個生產計劃的職位在任何公司地位還是很高的,很受重視,也比較有前途,因為訂單的達成都是靠他來計劃,很多廠長和生產經理生產總監都是做這個崗位出身的。當然,壓力也很大,因為各種瑣碎的事情比較多,比如生產物料不能如期到達,生產線人手不足,生產線因質量問題停線,這些都要重新排計劃。

這個崗位的好處就是站在宏觀的角度來理解整個公司和製造,跳槽好跳。缺點是壓力山大,瑣碎多,也不如製造工程師精通生產工藝。

項目管理

大公司在項目管理上有完善的流程,小公司或許就沒有這個職位。

從事項目管理的人有幾種

  • 項目經理☆
  • NPI(New project introduction)

這個項目經理可不一定真就是經理,只不過就是project manager(項目管理者)的翻譯過來的。一個新的項目從頭到尾要涉及客戶、生產、品質、採購、銷售等等,如果沒有一個人來協調,可能各自為政,互相扯皮而達不到客戶預計的時間,這是大忌。項目經理的就是從頭到尾,調各方利益,把握各項決策,最終在時間、成本、質量上三方面達到客戶要求(時間往往是最大的瓶頸)。

這個職位的地位很高,直接向高層彙報,所以平時大家都要給幾分面子。不過,貌似只有汽車行業有這個職位,其他行業可能就直接由工程部做了這個工作了。薪水高,跳槽方便,也是突髮狀況多,瑣事多,職業發展還是有瓶頸,一般做到高級項目經理就到頂了。

NPI這個職位在電子廠(特別是香港的)比較常見,和上述項目經理乾的活有所不同。這個職位主要是在生產硬體(比如機器、設備、夾具)上導入,比如一生產線從頭到尾所需要的硬體都是NPI按計劃購買、調試、安裝,確保在量產前各項硬體到位,同時對量產準備階段的品質負責,確保產品在投入量產時品質是OK。很多公司由製造工程師來擔任NPI的工作。

對這個職位的建議是,主動多去了解每個製造細節(參照文章對製造工程師的建議)。由於時間壓力,對每個項目都是淺嘗輒止,所以對製造細節掌握不如製造工程師,而一個優秀的有前途的NPI,是能夠和製造工程師不分上下的。

工作前途和缺點參照製造工程師。

銷售工程師☆

很多人問到這個職位,我來解釋一下。

大家平時理解的銷售是要口才很好,像推銷員一樣特能吹,這就特錯大錯了。

大家也覺得銷售能夠拿提成,這也不完全對,能不能拿提成看你是跟單還是開發客戶。

銷售分幾種類型

  1. 大型工廠對工廠的銷售,像富士康和蘋果的關係。
  2. 中小工廠對工廠銷售。比如國內各種做對外貿易的工廠。
  3. 設備供應商對工廠的銷售,像注塑機供應商對富士康的關係。
  4. 品牌對經銷商的銷售

第一種,富士康的銷售是完全不需要去賣東西的,只是一個工廠對客戶的窗口,只要接聽客戶指令完成客戶要求和訂單就可以了。這種銷售是沒有提成的。口才不是第一位,溝通能力,也就是準確理解客戶要求並給出反饋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種,這些銷售員是要開發客戶的,能夠拿提成,但是多以"外貿業務員「這個抬頭出現。

第三種,注塑機供應商賣機器給富士康,也不需要很好的口才夸夸其談,這樣反而適得其反,對產品的了解和服務才是第一位。我以前做製造工程師買鐳射機的時候,約談好幾家供應商的銷售,那些銷售工程師簡直把我氣死,問到稍微細一點的問題,就都不知道,用很官方的回答告訴我說等我回去確認一下再告訴你比較好一點,對於這些供應商我統統拉黑。這種銷售是有提成的。

第四種,就是某某大區經理,比如格力電器的廣東省大區經理,也不需要很好的口才,不要去推銷的東西,只要去維護和經銷商的關係。有提成。

採購

你說採購既然五顆星推薦為什麼不把它放在最推薦裡面呢?

因為這個職位是可遇而不可求,一是空缺的職位太少了,三是油水太多,人人都覬覦,根本競爭不上,三是這個職位大部分都是內部轉崗,對外招還很少的。

對於大公司來說,採購分兩種

  • 直接採購
  • 間接採購

直接採購就是採購本公司所生產的產品上某個外包部件,比如汽車廠的輪子可能是外包給輪子供應商,那麼直接採購就是和輪子供應商打交道,這一塊屬於供應鏈管理,工資高,油水多,前途大。

間接採購就是採購本公司所生產的產品以外的東西,比如機器、設備、夾具等等,有點油水,但是不如直接採購多,因為人家量大。

對於小公司來說,採購職位就不要去了,因為採購都是老闆親自把關,採購員只有跟單的分,沒有任何技術含量,被供應商欺負的事情都可能發生。大部分中小公司的採購都是跟單的。只有大公司的採購才有決定權。

工業工程師☆☆☆

這個職位也叫IE,如果你百度,發現這是一個多麼高大上多麼有前景的職位。事實上呢?

說得簡單一點,主要工作就是測工時,也就是拿著秒錶每天去生產線去測每個工位要花多少時間,或者是布線。

這個職位涉及到的學科工業工程,毫無疑問確實是博大精深,是從科學的角度優化生產效率,節省成本。只可惜大部分國內企業的意識還是很落後,認為成本是固定,如果要降低成本只能偷工減料了,沒想過還可以通過改進作業方式來提高生產效率最後節省成本。哪怕是外企(喜歡把這個職位叫做 lean expert精益專家),意識稍微強一點,但這個職位總而言之地位不是很高,老闆想要通過這個工種來做出成績,但是往往決心不大,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吃草,所以工業工程師舉步艱難。

另外一方面,由於工業工程師並不像製造工程師對項目有那麼深的了解,也沒有那麼大的把控能力,經常被邊緣化。

雖然能夠學很多東西,但是總之由於沒有地位,發展前景堪憂,而且跳槽也要混經驗,要考什麼六西格瑪黑帶才有說服力。

學這個專業的人,去做製造工程師才是王道。

幾年前天涯有一篇文章《大專生,照樣年薪三十萬》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講的是一個工業工程師從小白做到IE經理的經歷,做事的思維可以參考,但是並每個人都有像他那麼好的運氣,整個職業路徑沒有參考價值。

一些邊緣的職位

比如EHS(環境健康安全)工程師、設施(水電廠務之類)工程師,請不要考慮,太邊緣了。

最後列舉一下製造業的組織架構

由於每個公司的叫法都不同,大家找工作的時候,不要被職位的抬頭迷惑(通常職位抬頭都高大上),一定要看具體這個工作是屬於什麼職能。所有職能幾乎都離不開我列的這些,如果不是這裡面的,就要注意了,避免那些小眾職位,以後換工作不方便。

也有公司把製造工程部(包括製造工程師、IE工程師)劃在工程部下面管理,便於和開發緊密合作。各有各的好處。

也有把質量部劃在生產運營部下面管理的,這是非常落後的管理體制。汽車行業的幾乎所有公司都是把品質部單獨畫出來。

最後再次強調,大家一定要學好英文學好英文學好英文,職業選擇面會大很多,不然連蘋果都進不了。

我去蘋果上海總部面試的經歷

蘋果公司 (Apple) 的招聘流程是怎麼樣的?

(對於湖南的朋友,我推薦大家看看麓山就業網http://www.63jiuye.com/,集合了湖南所有高校的校園招聘信息,還可以訂閱宣講會的通知自動發郵件給你,有些企業不來我們學校招聘,我照樣過去宣講會現場投簡歷,收我簡歷讓我面試的企業也很多)

如果對職位還有疑問的,可以在下面評論區問我,或者在我微信公眾號stehouse給我留言,先幫我點贊哈

================================================

史蒂芬其他回答和文章

外企面試的時候英語自我介紹該說點什麼? 重點乾貨推薦,大家幫我把這個回答頂上去,排名第一的是水貨答案。

英語表達如何假裝很地道(一)?

英語口語學習的幾點見解

學英語有什麼用? - 史蒂芬的回答 英語面試的經歷

怎樣才能從英語很糟糕的人變成英語很厲害的人? - 史蒂芬的回答 英語學習的經歷

怎麼練好英語口語? - 史蒂芬的回答 通過拆分法和自言自語法練口語

每天堅持英語學習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 史蒂芬的回答 通過看美劇學習英文

關於英語的一些誤區澄清-是敲門磚還是錦上添花?-史蒂芬的專欄-知乎專欄

寫工作郵件的幾點建議(一目了然,高效溝通) - 史蒂芬的專欄 - 知乎專欄

================================================

微信公眾號stehouse,聊點英文和職場,歡迎大家關注。


諮詢了兩位機械專業的同事(資深工程師):

其一回答:

如果他(她)本人喜歡機械,又能沉得住煎熬,那就可以走機械的技術路。如果不具備這點,最好趁早換行,我的機械同學很多都去搞質量管理了,真正還在搞設計的很少。請酌情參考。

其二尚未回復,待回答後補充上。


2015年6月更新:

最近因為一些事情再次開始思考職業生涯,到底自己是否適合機械這個行業?

答案是:作為一個產品開發工程師,能力有限,不上不下。無法做到高水平,但也不差。因此,作為謀生手段,尚可。

但我還是打算把這份工作做下去,因為,公司是職能多元化的集體,需要不同才能的人來構成這個完整的團體。即使我在本崗位上做得並不突出,但我依然有機會在其它崗位展現自己擅長的能力。

崗位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變則通,通則久。從互補思維出發,我們可以看得更開,心態也更包容。不管在哪裡,環境如何,至少我們得保持認真和踏實的職業態度。

也許我們都想找一份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作為一輩子的追求,但能真正能實現這種理想的人是不多的。如果你問我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是什麼?我會告訴你,我想做個自由職業者,開家書店,賣書,寫字……

但當年我沒有選擇文科,就是因為聽說「機械專業的學生好找工作」,我想,大多數的人和我一樣,首先要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然後再去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理想。

如我,至今已在技術研發崗位做了快四年了,目前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滿意度還是較高的。技術這工作,越久越穩定。唯一的缺點是,容易碰天花板,需要自己開發其它的能力(如項目管理)才能繼續向上。

給大家提個建議:機械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向新能源汽車類行業和高端(智能)機械製造行業發展,這兩個行業個人比較看好。未來傳統行業會在工業4.0的浪潮下迎來大的變革,所以可以參考國家戰略防線,並結合自身專業特點進行相關職業生涯規劃。

PS:建議先進大公司,可以學到很多實用技巧和公司體系的知識,也更能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建立自己的人脈圈。

————————————————————分割線0————————————————————

2014年8月編輯:

機械專業本科畢業三年,一直在從事自己的老本行,就自己的經歷發表一些意見,僅供參考。

以下是個人經歷,主要說明機械行業不止一個人動過轉行的念頭,也不止一個人打消了轉行的念頭。覺得信息量大的可略過,直接跳至分割線2

—————————————————————分割線1———————————————————

考大學時,稀里糊塗選了機械專業,其實自己不是很喜歡這個專業,甚至可以說了無興趣。到了大學裡,學到《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等這些專業課的時候,基本就是睡覺打發時間。為此,《機械設計》還掛了科,差了3分及格。當時監考的老師還特意讓我多寫一點答案(暗示我可以看看旁邊的,盡量過了),不過我犯賤,一心只想把這門課掛了,於是就交了1/4白卷。(現在的童鞋千萬不要學我,成績單上有無掛科記錄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篩選人才的一個標準了,不要因此錯過了好企業而遺憾啊~)

畢業後還是進了機械行業,在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技術中心工作。剛進去時什麼也不會,也沒人教,像放羊一般,混了半年日子,白天看看電子書,和同事扯扯淡(主要是吐槽一下微薄的工資和自我價值),晚上就和舍友、同學打打遊戲。半年過後,空虛無聊,覺得人生不該如此,於是想到辭職,追求自己的理想。當時準備去考情報學(數據信息管理)的研究生,覺得以後可以進入情報局或者其它什麼企業做數據分析,很牛逼的說。但就在這時,領導開始給我安排一些獨立操作的基礎工作,每天持續不斷的技術問題讓我焦頭爛額,無暇他顧,只得先求生存。做了半年多,辭職考研的念頭竟然慢慢消除了,原來浮躁的心也慢慢沉澱下來。然後發現自己竟然在工作中找到了充實的感覺,就是那種解決每一個問題帶來的成就感。雖然遠未達到自我實現的理想目標,但那段時間裡,我確實能夠沉下心來做事了。也就是那時候開始,我發現自己並不是那麼討厭機械。

記得和技術中心一個老職工聊天,他說了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在企業里(他指的是機械企業,但個人覺得很多企業都是如此),大多數的時間裡你們都只是做些瑣碎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匯總起來,就可能成就轟轟烈烈的大事。

如今,我已經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三年了,目前是助理工程師的職位,離資深工程師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我的月收入也只有5K(稅前)左右,在一個2.5線城市裡也並不是很高。但是,我一直沒有放棄機械工作的最大原因是,這份工作可以抑制我內心的浮躁,而且越是深入地認識這份工作,踏實地對待這份工作,越能感受到自我沉澱帶來的成熟

很多人都建議學機械的儘快轉行,我覺得如果沒有經歷過的人不經思考地說出這樣的話,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一份工作的價值並不完全是以金錢和地位來衡量的。製造業是國家經濟最基礎的支撐,一個國家的強大必定是建立在工業實力強大的基礎上。因此,機械工程師應當心存一些使命感和責任感,也給自己一些底氣和鼓勵。這樣的言論在當今社會體制下可能有點雞湯的味道,好不好喝,你可以自己試試,反正不添加防腐劑,無毒無害,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分割線2———————————————————

以上有點跑偏了,主要是不想讓列位看官見了趁早轉行的建議而產生悲觀的想法。還是回到機械專業的學生如何規劃職業生涯這個問題上來,我結合單位里員工個人發展通道的實際情況講一下吧:

1、技術路線(包括機械設計和機械製造)。本科畢業2年助工職稱(研究生畢業了就是助工),4~5年評定工程師職稱(研究生2~3年左右),往上還有中高級職稱,估計到高級要10年左右。與職稱平行的有職位綱級:5級—工程師,6級—項目組長(5~?年),7級—主管工程師(6~?年),8級—主任工程師(9~?年),基本到這兒就到頭了,往上就是中層幹部路線了。」?「取決於自己的做人處事能力。因此,選擇走這條路線你需要積累專業技術知識和開發項目管理能力上用點心,即便以後跳槽也會讓你受益無窮。PS:走技術路線比較好跳槽,有重大項目參與的經驗可以讓你勝任項目主管這個職位。

2、管理路線。無論是成熟的製造企業還是從事研發的技術中心都需要管理者來保證生產和研發的正常運作,這就是機械行業的另一條發展道路。文檔規範的開發、工作流程的完善,等等,這些都是走管理路線的人需要做的。選擇這條路線的同學,要掌握一定的產品基礎知識,同時掌握制度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將其應用到生產和研發活動中去

3、衍生路線。機械行業不一定是要從事與機械直接相關的工作,還可以從事相關行業如標準審核、質量管理、物流採購、設備維護、產品營銷等。要不怎麼說機械專業是萬金油呢,就業面這麼廣,職業發展通道也是發散性的,選擇合適的就好。

4、轉行。我認為,這應該是經過實踐和思考後的選擇。機械行業到底適不適合你,只有做了才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興趣和擅長的領域,也無需勉強自己。

方向很重要,但態度更重要。當你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做事時,你也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對於機械專業如此,對於其它專業,亦是如此。在人生的路上,我們很難預測到前方是鮮花還是荊棘,那就走下去吧,無論是感受鮮花的香味還是撥開荊棘的阻攔,都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經歷。

胡亂寫了點,沒有邏輯,權作分享。


除非你可以忍受機械行業的低薪、苦、累、乏味,不然就果斷轉行吧


其實我是機械行業出身,可是在知乎卻幾乎不答機械行業的問題。

機械行業是近現代工業的基礎,它太龐大,又細微處太精密,然而在現實中,尤其是發展中的天朝,機械行業似乎永遠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起碼的理解尊重。

就像我之前答一個問題,提到特定精密的機床必須要國外進口,日本允許進口但是要選擇公司,而且要簽違約協議和加裝不可拆卸的GPS定位系統,以確定公司沒有用於其他地點和用途。(這樣的兩台機床就在我前公司一樓運行著,給我們的荷蘭老闆賺取利潤。)就說了這麼一句實話,評論下有人冷嘲熱諷的說:你高曉松的《曉說》看多了吧? 後面幾個人跟著高喊:精外滾出去,精日滾出去。

更可悲的是看這幾位鍵盤俠的自我介紹,有港大生,有哈工大生,哈工大學生啊,各位,我們國家工業機械學科的一流大學啊。

跑偏了,我自以為在機械行業也算有點經歷了,就不避鍵盤俠來閑扯一下。

機械行業作為基礎行業,混碗飯吃通常沒問題,但是要想有較好的長遠發展無非是幾條路。

1.技術崗位

技術崗位在大小公司都大量需要,不擅長用情商與人打交道的,做技術比較合適,只要注意更新自己的技術內容,不斷學習技術軟體和工藝方案,再怎麼樣也不會生活的太差。如果能夠在一個公司,或是一個產品類型上掌握了較高的技術水平,你就是新聞聯播里宣傳的大國工匠啊。(大國工匠在這裡是中性詞)

技術崗位的好處就是,少參與公司政治鬥爭,只要技術水平在平均值以上,不隨著個別公司的起落而起落,公司倒閉可以找下一家,只要行業沒有大規模衰敗,你永遠有飯吃,只是飯好飯壞的問題。

技術崗位的壞處就是,職位和待遇晉陞較慢,除非技術重要,否則不受重視,崗位很容易被認為無關緊要而受到公司政策的影響,畢竟機械行業是大規模生產的遊戲場。

技術崗位的出路是什麼?要麼自己成為高級技術人員,至少要在一個公司內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尊重,大的技術人員能夠影響一個專業行業的問題進步和難題解決,到了這個程度,你就已經超脫了普通機械行業的範圍,能夠左右許多資源和人員的分配,只要你為人不至於太惡劣,在行業內的工作生活狀態是較好的。

如果不能成為高級技術人員呢?你至少要有比較靈活的頭腦和敏銳的思維,努力成為一名技術官僚,也就是技術管理人員,當職業經理人沒有你技術精通,而職業技術人員沒有你有管理手段的時候,你在公司內,或是行業內跳槽,都具有較大的優勢。

又或者你可以和朋友創業,憑著在大公司的技術積累甚至直接仿製大公司暢銷的部件或者整機,這在行業內是公開的秘密,老牌工業國家也都是這樣起家的,國內汽車和設備公司更是這樣,不用覺得不好意思。但是多說一句,也正是這樣,降低了工業製造的門檻,也導致賺快錢的粗製濫造和偷工減料成為行業一大缺陷。

這類技術人員的極點是怎樣的?發現一個行業內的設備有市場機會,找到資源自己做,一面解決技術,一面解決銷售,然後拿投資做大做實公司,上市,增發,分紅配股,身家遠超幾十億。例如大族激光,宗申動力,甚至藍思科技等等上市公司。

2.管理崗位

管理崗位大都是從儲備幹部或者基層工作開始做起,不管是不是跟你以前所學相關,公司的體制和方案會教育你成為公司需要的那個人,如果不成功,你就被淘汰了,所以不必糾結專業。

管理崗位的好處就是,晉陞較快,有成就感,跟對人的話,會很快到達高層。

但是,機械行業的缺點在管理崗位特別明顯,機械行業普遍工作環境不好,辛苦,有相當的污染,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管理人員要面對較大的管理壓力。有些事不是努力了就會有成果,這在機械行業尤其明顯,由於天朝的機械行業發展水平較低,很多重要崗位都是外資人員或是職業經理人擔任,這些人員對國內人士的歧視和輕蔑更多的會反應到中低層管理層身上,因此機械行業的管理層,壓力更複雜。

這些管理人員的出路是怎樣的?無非兩種。要麼跟著一個大公司一直做到職位天花板,起起伏伏,爭權奪利,與公司的發展捆綁在一起,拿股票,拿期權,光榮退休,做到董事就是了不起的極點了。要麼呢,在一個公司內做到相當的職位,擁有相當的人脈和行業其他資源,自己再做一家小公司或是在幾個大公司來回跳槽被獵頭,都是可以的。

我上面都是樂觀的談行業之路,要注意下面的一段話。

不過大部分從業人員,因為這個行業投入大,在你所在的細分領域技術門檻沒有提高之前回報率相對較低,而由於競爭激烈,惡性循環等原因,通常都要接受行業環境不整潔,不安全,加班極多,淘汰很快,社會歧視,福利待遇較低等缺點,說明白就是:錢少,爛人多,環境差,妹子看不起,領導當你是螺絲釘。螺絲釘是什麼?廉價,好用,廢了就換,價值低,不重要,服從性好。

我一直反對人生是可以規劃的,但是我贊同人生是可以看到大概方向和進行借鑒的,機械行業比起其他的行業,有它的辛苦,環境差,惡性競爭等等一大堆缺點,也有它本身重要,廣泛,專業,充滿精密和金屬感等優點,了解了以上幾點,規劃一下自己想走的路吧。相信有一天,我們也是製造強國,而不是代工強國。

如果你不想做這個行業,趁早轉投他行,可以免受一些人的冷嘲熱諷,還可以免受一些生活辛苦。


這是一位機械大神說過的話,對於機械未來的發展與職業規劃,我這裡就借鑒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這些話已經幫助了我們許多機械學子迷茫無助,走出困境。

一、 機械行業、從業地點、企業選擇類:

1.中國目前不同地域的機械發展很有自己的特點。內地機械行業依然以實用型為主,主要解決國內內部需求,所以所涉及的行業相對比較傳統,面對社會各個階層,從國家建設到民用消費品均有涉及。沿海機械行業則以精加工和輕工業為主,由於大量外資和代加工或者二次加工的需求湧入,所以機械行業多呈現於小型化,高端化,快速反應化。而華北東北等北方區域,則以重工業為典型代表,這和歷史原因有一定關係,另外北方礦產資源豐富也導致重工業相對比較發達。很顯然,如果針對收入和新型技術而言,東部沿海地區的機械行業肯定是首選;但是要全面學習基礎機械方面的知識,反倒是內地比較有優勢。因為沿海地區幾乎沒有什麼重工業了,把重工業從機械行業中拋開是不正確的分類。

目前國內比較好的行業有醫療器械,電信硬體,網路通信,重工設備,精密設備,半導體,自動化設備以及標準化部件;以前比較好,但是在走下坡路的行業有汽車,紡織,微電子,電信軟體,電梯,物流等等;比較慘淡經驗的行業實在太多,不羅列了。

機械大行業分類,較好的為研發,CAE分析應用相關,製造/組裝為其次,其他稍差。

3.企業優先選擇順序:從上至下:美資 &> 歐資 &> 合資 &> 日資 &> 大型國企

2.從事什麼具體行業,是不建議從事汽車和模具的,因為從業人員多,競爭壓力大,整體行業水平低。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我的資料上寫的電信,我的回答是,我的團隊是機械設計,但是我們做的產品是電信網路產品,這不衝突。一樣的,無論是機床還是模具,具體到產品,總是不一樣的。我舉個例子,同樣是機械工程師,一個設計醫療器械的,一個設計標準件的,你說誰的收入高,誰的技術含量高?很顯然設計醫療設備的收入和技術能力要高的多。所以工種上有影響,產品分類的影響更大。

台資,韓資,私企,是被我T出考慮範圍的,我在相應的帖子里都有描述。企業文化以美資和日資為代表;公司流程要學美資;工作技能要學日資。

如果你是比較內向而且,坐的住的人,那麼你可以選擇國企。國企的制度雖然讓人很吃不消,但是目前國企是唯一還存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的地方。如果你不夠主動,希望一直有人指點你,那可以先進國企待兩年,但是最多兩年,不要待太久。如果你足夠積極向上,很主動,求知慾很強,也能夠主動開口去問,那麼你應該選擇外資,推薦日企。因為日本公司,有一點非常好的事,雖然人情冷漠,但是真的會教會你很多的東西。只要你夠主動,只要你開口問,基本是有問必答。這裡不推薦私人公司,因為老闆都是很現實的,他們只需要一進來就能工作,就能給他創造利潤的人,你顯然不合適;也不推薦台灣,韓國公司,因為他們只會壓榨你。歐美公司情況比較複雜,這點以後另外再解釋。

公司規模越大越好,都說小公司能學的多,那是因為人少,相應每個人要做的事情多,其實這樣的話,很多東西貌似學會了,但是實際上做法很不正規。公司規模大,那流程和制度就完全,那麼雖然每個人相應的事比較少,但是是有機會向別人討教,去學習別的技能的。所以自學能力還是最重要的,至於怎麼在公司里混,去學習,去請教,甚至去偷師,就要看個人的能力。

4.從業方向:目前機械行業並沒有急缺的方向,由於從業人數相當的多,各行業都湧現出了一大批相當優秀的人才,當然需求量很大,所以也不存在飽和的問題。目前從發展和收入各方面考慮,機電一體化,自動化,機械開發設計等方向是優於其他方向的,但是對從業經驗要求比較高。另外你在學校里是學習不到什麼尖端的知識的。機械行業的基礎知識非常的枯燥,積累也是極其緩慢的,沒有捷徑。而一些看起來尖端的設備和技術,其實分解開再看,就是普通的技術不斷優化和組合的產物。

5.機械行業分類:機械行業博大精深,要細分的話,洋洋洒洒無窮無盡,按大類來說,也是見仁見智。我的分類是比較簡單的(僅個人意見,拋開比較冷僻的內容):加工,製造,設備,開發這四個大方向。

這幾年尋求幫助的朋友中,真正已經涉及開發的朋友非常少,這可能和資歷有些關係,這裡不談;設備屬於維修和技術服務這一塊,其實是機械中很大的一個分類,但是由於從業人數少,而且相對冷門,所以也不多言了;而加工這一塊,是我收到求助最多的,也是目前國內從業人數最多的;製造一直是我推薦大家從事的主要行業。這四個分類的相互關係如何呢?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加工是最初級的應用,是一切機械技術的基礎,所以從業人數多,對機械行業基礎知識要求高,是非常鍛煉人的;製造是加工的後道程序,可以認為是加工的進階,其核心內容就是把加工完的零件變為成品的一個過程,對機械組裝和功能體現有相當高的要求,但是已經在某些程度上降低了對加工技術的要求;設備維修,技術服務是更進一步的層次,必須對機械基礎,機電知識和製造技術都有很高的認識,才能從事這個行業;而開發則是一個集大成者,需統領以上所有基礎行業。所以這四個分類就是按這樣的順序排列的,而且也可以說,實際工作的收入大體上也是這樣由低到高分布的。這也就是很多還在從事加工行業的朋友,我建議他們從加工跳往製造,然後再跳往技術,最後是開發這樣一個順序的原因。

6.機械行業的各個分支中,加工行業,雖然重要,畢竟從事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是不如其他幾個行業的。而且由於周圍從業人員的水平和自身素質的問題,導致即使你很主動和好學,依然很難擺脫環境的影響,甚至你周圍的朋友都會成為你發展的阻礙。而如果現在就要求你往機械設計方向發展,我覺得也實在一下子跳的太高。因為我其他很多帖子都提到,機械設計是集大成者,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都非常多。

機械製造,包括所有的機械加工的後道程序,主要有產品組裝,調試,質量控制(和質量部的品控有區別,這裡指生產部門的質量控制),產品生產技術,甚至包含一些工裝夾具類的工程維護和生產工具等等。我們國內目前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不少,但是總體水平非常低,而且從業人員不穩定。事實上我們與世界的差距很多就是差在這裡。

由於大多數公司都會招聘大學生來從事製造工程師的工作,但是事實上,他們毫無經驗,也沒有足夠的機械基礎,所以雖然人數多,但是水平總體差,但是他們的收入和發展卻都是不錯的。而且對於一些正規公司的生產製造部門,都有完整的流程和技術規範,可以大大擴展你的視野和提升你的技術能力。而大學生也並非一無是處,你會發現他們在理解和學習能力上確實是超過其他人的。

二、 學歷與學習內容類

1. 機械行業對學歷方面的要求相對稍微低一些,因為我們更看重其實際能力。如果你發現某些公司一定要求某某學歷,那麼幾乎100%肯定是HR和大老闆這些門外漢定出來的要求。這裡存在兩個問題:

a.儘管我們招人不看學歷,但是如何繞過HR這些門外漢,取得面試機會,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的,並不是說學歷不好,就總是抱怨沒機會,這完全是個人能力問題。如果學歷不和要求,怎麼繞過HR的硬性指標也是一個人溝通能力的體現。

b.繞過或者說是讓HR或者大老闆讓步,放棄學歷這個指標的方法見仁見智,但是絕對不可以用欺騙的手段。

2. 目前的單片機已經發展到了相當高的高度了,在真正開發單片機的過程中已經很少有人再去從底層編寫程序,而各大供應商,像歐姆龍,三菱,西門子等等,已經把單片機的諸多功能集成化,模塊化,在工程中直接應用即可。而你企圖從底層開始學習再進入單片機高級應用,那麼並非不可行,只是這道路過於漫長了。而且單片機目前不屬於傳統機械的分類,而是屬於工業自動化的分類中,這要求對自動化,和機電一體化的基礎知識要求很高,我建議不要在這方面花太多的精力了。彙編同理,一切與計算機有關的東西同理;好多朋友都問我從事機械行業,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是否重要,包括cad,彙編等等,我的回答都是不重要,不要太花時間。

3. 至於軟體問題,我重複過無數遍了,這是我們最不看重的東西。機械設計師和繪圖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會畫圖卻不知道所以然,是沒有用的。要真正去理解其中的原理和含義,你說圖紙基本能看懂,我卻說遠遠還不夠,通常情況下,是不會有什麼人能真正看懂所有的圖紙的,我今天也不敢說這句話。一張小小的圖紙上可以包含機械行業幾乎所有的知識,足夠我們學習一輩子了。只會畫圖,除了CAD操作,別的一無所知。這不叫從事機械行業,我倒覺得那是美術專業的。去找個工業設計畢業的,畫出來的圖絕對漂亮。我不記得我是否舉個這個例子:當年我的UG老師,作為職業培訓師,他精通十多種繪圖軟體,操作簡直爐火純青,但是一個月也就3000塊,因為他除了會畫圖,機械基礎一竅不通。他只知道怎麼把東西畫出來,卻完全不知道怎麼去設計,怎麼去完成一張標準的圖紙,更不明白圖紙上那千變萬化的注釋都是什麼意思。你們難道都想當繪圖員嗎??

4. 關於CAD和各類證書的問題,我在無數回復中都提到過,CAD證書無用!教會你用一個軟體只是幾天的功夫,但是繪圖員和設計師的區別我強調了無數次了,光會畫是沒有用的,事實上沒有強大的機械基礎,畫都不見的畫得好。一張圖紙的標註時間往往比畫這些線條要長的多,那麼多的注釋,每一條每一句都是有深刻的含義的,這不是一個繪圖員能理解的。而且對於正常人來說,畫圖技巧是沒有任何難度的,這點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不要花錢去讀什麼證書,自學即可。至於如何去熟練,我很多回復都說了,拿你身邊的東西來練手,手機,鬧鐘,電話,電視,電腦……都是可以用來練習的。建三維模型,出二維圖紙,完全可以用的很好,網上好的論壇也不少。對於實際工作,CAD要求使用要得技巧非常少,要是上面我說的東西你都能自己完成,那麼你的CAD技巧足夠了。

5. 機械行業讀研是浪費生命,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在招研究生,那就是因為本科生幾乎沒有一個能用的,研究生也不見得專業能力上有多強,只是研究生至少能比較好的掌握公司內的工作方式,至於專業技能,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樣,同樣需要下基層去。而且現在本科已經泛濫,阿貓阿狗都是本科,研究生還是稍微能體現點總和實力。所以現在研究生的收入也不見得比本科生高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只是把研究生當本科生在用而已,或者說現在本科生幾乎沒有合格的。我們每年也要找大量的實習生,一旦發現優秀的本科生就會立刻留下來。你也可以通過這樣的途徑,幾乎在上海的世界500強每年都有這樣的動作。

三、對機械設計和研發的理解類

1.設計技能

  設計技能絕對不是只在設計部門的,或者說基本上就不是在設計部門的。

  機械設計是一個集大成者,其所有需要的技能其實都是在設計之外,而設計部門的人只是匯聚了這些技能,然後把他們統一在一起而已。要我來定義設計技能= 機械常識+ 加工技能 + 工藝知識 + 生產製造 + 質量控制 + 財務核算 + 繪圖技能 +....

  那麼你還能說設計部門自己有什麼技術嗎?設計部門只有經驗,只要需要大量積累的經驗,還有如何有效的把這些技能結合在一起。

2.產品設計

  標準產品設計一般分為5個階段(有的公司簡化成4個階段)。

  a.階段:新產品需求產生,由市場部門或者高層發掘新的用戶和需求,並進行可行性分析和預估,決定是否要草擬立項

  b.階段:對於已經立項的產品,設計部門提供概念設計,並預估成本和投資額度。各部門完成財務預期報告,然後決定是否正式立項

  c.階段:當財務報告通過之後,客戶首肯之後,設計部門提供初步設計方案(high level design),並反覆和客戶確認,修改,直到最後成型

  d.階段:重新評估項目風險和財務報告,一切可行的前提下,決議執行。設計部門提供詳細設計圖紙(low level design),並建立相應的系統,準備遞交生產部門。生產部門準備相應的工程系統和產品系統。試樣並最終完成所有測試報告。

  e.4階段:生產部門接到設計部門的詳細圖紙,並量產。設計部門在全程參與改進設計和工藝完善相應的設計變更。直至產品生命周期結束

  f.階段:有些公司有這個流程,一般用於項目收尾,作用為項目小結和經驗總結)

  關於設計流程的問題,寫幾本書都不過分,這裡就不展開了,仔細消化一下上面的內容,你會知道一個設計師有多麼艱辛,要懂多少東西了,畫圖真的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內容了。

3.機械研發

  我推薦研發是出於三個原因:

  a.收入:在機械行業內部來說,目前最寬泛的工種,且平均收入最高的工種就是研發。只有個別小方向上的工種收入能超過研發,但是要進入那些領域是需要極深厚的實力和機遇的。我們活著都要吃飯,所以研發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b.成就感:一個工程人員很多時候不僅僅需要物質鼓勵,還需要精神上的。而對於研發來說,挑戰是巨大的,相對的,成功後的成就感和喜悅感也是最高的,很多同行不在乎收入的一些小差別,而很在意自己的設計是否被認可。

  c.自豪感:研發是集幾乎所以機械行業知識為一身的職業,很少有其他工種可以與之抗衡,所以研發人員自身的實力也是相當高的,這無疑可以使自己在其他很多領域中也同樣出類拔萃。

  英語中研發是RD,也就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和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Research做的就是理論和可行性方向的工作,這是很枯燥的,也確實需要很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實際動手能力才能做,其中模擬運算,模擬分析,基本模型等等都是最最常見的;

  Development做的就是實際開發設計的工作,把理論上的應用,直接聯繫到實際的產品中。目前我們國家98%的研發,其實只是做了development也就是設計方面的工作,而research研究方面幾乎做的人很少,這恰恰正是我們和老外的差距。一個成熟的大型公司,研發部往往有數百人甚至更多,其中研究是占多數的,但是國內我們相反,幾乎沒有研究,全部都是設計師,這樣的研發部往往幾十人就足夠了。一畢業就從事研發,並沒有什麼不好,在一個高手如林的環境里,也可以迅速成長起來,你也會立刻看見自己和別人的差距,缺什麼補什麼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至於製造方面的知識,是每個機械從業人員都必須掌握的,做研發更應該了如指掌,這隻要靠你自己兩隻手去做出來了。

四、職業規劃類

  1.機械行業是獨木橋,你要走,就必須從頭走到底,你可以半路離開,但是別指望再回來。所以還是要看你自己的理想來決定以後的道路。如果你堅定的走機械行業,那麼前兩三年,吃蘿蔔乾飯,然後從事真正的研發,製造,測試,品控等相關職業,然後在8-10年的時候迎來第二次選擇,你可以選擇繼續純技術路線或者選擇技術管理工作。如果你半路放棄了,那別的只能看你自己的發展了。

  2. 機械行業是個無底洞,沒有任何人能說自己天下無敵,沒有任何人能說自己完全領悟,即時花上一輩子,我們只能說自己在這漫漫長路上走得有近有遠而已,所以戒驕戒躁,我們不可能成為機械行業的全才,抓緊某一個方面,走到最遠,兼顧相鄰的行業,才是上上選。

  3. 方向不是別人給你定的,我的話不是標準,更不是聖旨,是非曲直,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判斷。目標都是自己定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我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希望大家少走點彎路,我也摔過,很疼得,沒必要每個人都去摔一次才知道該怎麼走。

  4. 現在沒有方向,沒有關係。給我留言的朋友,有一些心態不是很好,我看得出來,很急躁。我知道他的現狀讓他難受,但是心不靜下來,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無論我說什麼都是沒有用的,所以個別朋友的留言我沒有回復。只是希望你們能夠平心靜氣下來,再來看我的文字。

  5. 這不是高收入行業,功利者請繞路。也許我和大家所說的高收入是有差別的,但是我必須提醒大家如果只是沖著高收入來從事這個行業的話,那趁早離開。機械行業是寂寞的,也是需要有一定熱情才能堅持下去的。很多朋友發消息時都提到了想自己做幾年,就出來單幹。我是很遺憾的,話只能說到這裡了,大家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個人體會:我很喜歡老師和我說過的一段話,我分享給機械人也給自己哪。

他大概是這樣說的:機械行業是獨木橋,你要走,就必須從頭走到底,你可以半路離開,但是別指望再回來。所以還是要看你自己的理想來決定以後的道路。如果你堅定的走機械行業,那麼前兩三年,吃蘿蔔乾飯,然後從事真正的研發,製造,測試,品控等相關職業,然後在8-10年的時候迎來第二次選擇,你可以選擇繼續純技術路線或者選擇技術管理工作。如果你半路放棄了,那別的只能看你自己的發展了。


一直想寫寫關於職業規劃的事情。當初機械專業模具方向畢業時,很是迷茫。私以為企業管理一類專業應該是很賺錢的,可惜沒考上研究生。一不留神進了工程建設單位,走南闖北,一邊需找自己的職業規劃。那時候,查過百度,寫過職業規劃書,甚至花了一百塊做了職業規劃分析,拿回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直到後來,真發現賺錢的機會來了,卻沒法抓住,才漸漸明白,職業規劃應該怎麼做。

如果不是富二代,我想作為一生的職業,能有所成,是需要以下幾個因素:

1.資金;

2.技術;

3.人或關係資源;

4.渠道。

以上因素,至少應該有兩者,才能有所成,實現財務的自由。如果沒有,慢慢修鍊吧。

很多探討職業規劃的方法論,都在談論應該如何計劃。其實,面對一天一天重複的機械的工作,畫圖啊,或者修模具啊,加工啊什麼的,再有什麼計劃,也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離現實越來越遠。不要指望總是一直埋頭苦做就能升職加薪,當上CEO,埋頭苦做,只是升職加薪的第一步。有一篇探討職業規劃的文章中有談的很詳細的工作的分工《職業規劃之方法論》。更多的是,你要明白,你現在做的,對接近你的目標,或者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多大作用。

因此,對於大多做機械行業的人來說,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技術。這是你以後和別人合作的籌碼,沒了錢,沒了資源,你至少拿得出技術,這是對每一個技術人員都公平的因子。做好你技術範圍內的事情,不要一畢業就想哪一個崗位,哪一種職業賺錢。

然後呢,第二步,資金,至少應該存錢吧,多少沒關係,沒有一點點錢還真不行,存錢至少讓你學會理財,「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於細」。明白錢是怎麼在社會中運行的,對於以後達到財務自由的理想是很有幫助的。

至於人脈啊,關係啊,背景啊,我想在機械行業來說,更多的是你一步一步做事靠譜得來的口碑。想著套套近乎,拍拍馬屁,看起來很聰明。對於你的整個格局影響不大,當然,如果踏實做事,又會為liu人xu處pai世ma,那自然更好不過啦。

然後,最後一步,其實做到最後也就是做銷售。說說為什麼是銷售:因為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中,老闆永遠最關心的是離利潤最近的部門——銷售,然後是生產,然後是設計(技術支持)。生產是出賣體力勞動,設計是出賣腦力勞動,僅此而已,社會分工罷了。做到最後的境界,應該是用你的技術和人脈,動用你的資源,分配客戶與老闆的利益,為公司爭取最大利益化。

這樣的職業規劃,在機械行業中,是很實用的,或許可以在茫茫的職場中,像燈塔一樣,帶來指引的光。以上。


百度一下myth2000,一位在機械行業很成功的前輩了。


機械專業介紹

作者簡介:艾麥提同學,本碩均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方向迴轉衝擊式超聲波鑽的研製。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高校專業指南針」,機械電子工程 | 你們在做機器人?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本科畢業之後,我又成為了這裡的研究生。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需要學習包括數學、物理基礎理論知識和機械設計製造方法、計算機軟硬體應用能力運用,從而培養能承擔各類機電產品和系統的設計、製造、試驗和開發工作的專業人才,所以除了男女比例一樣比較汗顏外,跟大家耳熟能詳的藍翔還是不同的(不是歧視,他們畢業工資可能還高一些,哭臉)

專業理論課

我覺得機械電子這個專業和機械工程等相關專業學的知識差不太多。以下表格為我們大學四年一些主要的課程。

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主要是「工程圖學」和「理論力學」這兩門課吧。

「工程圖學」大一一開學就要開始,是機械學科作為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從大一開始需要一直用到大四。這門課對很多沒有空間感的同學來說是一場災難,當然就包括我(又是哭臉)。通過這門課主要需要掌握如何準確的繪製二維、三維機械結構(包括他們之間的互相轉化)。記得那時我深深的困苦於不同結構相交時的相貫線,怎麼都想不明白,最後只能通過死記的方法掌握。哈哈,當然,通過大學四年大量製圖的經歷我還是沒能真正的掌握了這個本領,所以因為自己的機械的基本功不太好,後來果斷選擇往「電」方向偏。

圖裡有錯誤,你能找到嗎?

「理論力學」這門課主要是通過抽象建模的方式解決很多剛體的力學和運動問題,是中學物理受力分析以及運動分析解題的升級版,如圖1所示。這門課很多工科專業都要學習,對於機械類專業來說尤為重要。通過這門課,你能掌握基本的模型抽象與力學分析的能力,在接下來很多機構的力學、運動學分析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雖然現在力學分析軟體越來越多,但是你沒有掌握基本理論知識是根本用不好的。

下面我用一個例子給大夥將大部分的課程串一串,烤一烤(香噴噴的新疆羊肉串)。以圖2的機械臂示意圖,通俗來講,學習機械原理這門課,基本掌握了實現機械臂的方案設計方法;通過工程製圖這門課,學會了如何用二維、三維圖表示機械臂結構;通過理論力學這門課,學會分析並計算這個機械臂桿件、結構受到的力的大小;通過材料力學這門課,學會分析並計算機械臂桿件受力的作用下撓度(變形量)的大小、是否會折斷等,並選用合適強度的材料;通過機械工程材料這門課,學會了這機械臂桿件材料應該選用什麼材料並能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使用;通過機械設計這門課,學會了如何準確選用機械臂裡面使用的軸承、齒輪等;通過C語言這門課,學會了將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等知識轉化成計算機語言,從而快速、準確的計算模擬;通過單片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等課程,學會了機械臂的基本控制的實現方法。

學習過程的親身經歷

在學校學習基本理論課的過程中,我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羅克韋爾實驗室學習接觸了單片機、PLC等電子元器件以及VB、VC等常用編程軟體,並跟周圍的同學參加學校組織的節能減排環保自行車設計科技創新比賽、仿生機器人科技創新大賽,理論與實踐結合,不斷探索不斷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下圖3是我們在仿生機器人科技創新大賽中設計的仿生機械臂,這個機械臂是我學習生涯中做出來的第一個實物。仍記得我們設計裝配完此機械臂之後,面臨著高精度的編程調試。在調試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狀況,臨近比賽的最後幾天,我們小組成員在實驗室通宵調試,經歷了電路板的一次次的冒煙[2]、一次次電路板的焊接、一次次一條一條的更改程序的艱苦的過程,最後圓滿的通過了答辯,並獲得了二等獎。在這次科技創新比賽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比賽過程中結交了一群好朋友。雖然當初很艱苦,但現在想起當年的一切,心裡很是懷念,也許這就是科研的必經之路。

以上為機械和控制部分結合的例子,以個人的觀點來看也是對機械電子專業的很好的闡釋。

雖然我學的是機械電子專業,但平時對計算機編程、電氣元器件非常感興趣,因此從事相關的科研探索比較多。其中比較典型的是,我本科畢業設計做的迴轉衝擊式超聲波鑽的驅動器,說的通俗點就是超聲電機轉動的控制器(其實我知道你還是沒有懂,所以上圖大家供看看新鮮),如下圖4為驅動器實物圖。說起這個驅動器研發製作過程,我心裡還是酸酸的。由於本科期間,我接觸到的東西相對比較多,導師給我了一個驅動器研發製作的一個課題,當時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欣然地接受了,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徹底崩潰了。因為導師對驅動器規定的參數指標較高,之前很多研究生做的驅動器也達不到那個指標,但已完成開題,確無反悔之地。在接這個課題之後,晚上基本都是十二點以後回寢室,也有的時候在實驗室通宵,通過無數次調程序、無數次燒集成晶元(上千塊一個的晶元,酸爽)、無數次跟老師探討,最終成功的調試出來了。還記得我成功的調試出來的那個瞬間,心理非常激動,還給老師發信息說:「老師我調試出來了」。

其實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學過機械相關的知識,學過電氣相關的知識,也接觸過計算機編程TCP、UDP等相關的知識。覺得學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機械工程、機械電子等等專業的同學,都有必要適當的了解其他專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同時,學機械,不能只學理論課程,實踐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基本上學校會統一組織機械電子等專業的同學去企業實習,如圖5所示,從而在實習過程中能對機械等專業及其就業環境能有大體了解。

機械電子專業畢業生去向(本科)

我的大學生活比較艱苦,也比較豐富,平時壓力也比較大。我本科舍友全部都讀研了,國內,出國都有。雖然上學過程中跟這樣的舍友一起學習、一起玩壓力比較大,但我還是很慶幸的,我想因為有這麼優秀的舍友,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我。我曾整理過我們班同學的檔案,當時我統計過我們班同學畢業去向(視不同學校情況不同),我們班總共32個人,其中出國深造、繼續讀研的23個人。具體就業的同學,我知道去的與專業業十分相關企業有:一汽大眾,成飛,商飛,上海電氣等等,當然也有一些混的不好的同學,去了一些很小的機械廠,工資也很低。不得不說我們專業的平均工資,在國內,相對於電氣、計算機還是有差距的,所以從我們經常說的ME(機械工程)轉EE(電氣工程),EE轉CS(計算機科學)就可以看到現在國內相關行業的熱門程度。國內機械相關行業經歷了以前從無到有的飛速發展階段,再加上不同於計算機行業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機械行業非常講究積累,很多技術都是時間積累出來的,所以由於我國機械相關行業由於發展時間短,沒有形成品牌競爭力,所以很難繼續跟國外高端進行匹敵,行業甚至出現發展停滯,人才飽和,工資自然不行。但是又不得不說,現在隨著產業轉型,機械跟控制,計算機等等專業的交叉學科興起,像機器人產業,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等方向也需要很多具有機械背景的同學,說不定這會是機械行業的第二春。

———————————————

更多乾貨專欄等著你:專業那麼多,帶你去看看~

收藏夾同樣精彩多多:專業那麼多,帶你去看看~ - 收藏夾 - 知乎


碰巧我就是北航機械設計與製造系焊接專業畢業的。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還是靠自己規劃的,別聽別人瞎掰持,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我能告訴你的就是,如果你不是熱愛機械設計這個領域的話,那就趁早轉行吧,反正我是一天都沒幹過……


機械碩士,話說機械專業不轉行怎麼都看不到前途和錢途,


就業後學習編程知識,為轉行做好準備


CAE方向: 結構模擬 CAD/CAE/CAM方向的虛擬樣機階段

耦合方向: 機 電 磁 液 多場耦合

個人覺得還算可以的方向

朝著機械電子工程方向發展

機械設計很多現成的東西 創新很少 附加值相對的也就少一些

對電子類的東西也懂一些 方方面面

我個人理解的機械電子工程


一句話,男怕入此行,女怕嫁入此行的郎。


作為大四的機械生,目前打算是投身編程中,工作一年試一下,不行的話想轉IT業。。


規劃?我他媽是真沒心氣了

我想在過去為權貴服務的手藝人那裡工匠們尚且能掌握自己勞動的主動權

在現在就真是不死不活 毫無理想 毫無感情 別談情懷 錢也這麼苦逼的一個專業

哥當年一邊干鉗工活一邊背離騷啊


在讀某211航空航天背景學校的機械研究僧,室友都是這專業的,其中一個已經早早看透機械的前景轉去做律師了,工科背景,特別是機械類背景的可以從事知識產權相關一類的工作,低端的可以做專利代理,如果能自己考過司法考試那就具備了從事知識產權案件的代理能力(目前我國同時通過司考和專利代理資格考試的人區區小几百,供不應求)


鄙視你們這些男生啊。。。。我一個女生學機械的都沒說成這樣。。你們這一片抱怨的。

都是看心態。


興趣愛好很重要,即做自己喜歡的事。然而在這個嚴重金錢崇拜的時代,我們異常可悲,金錢佔據了我們全部。我們這個專業出來的,有很多職業可以選擇,幾乎從產品設計到製造再到銷售到售後的每個環節,找到你想要的。


學生是指本科生還是研究生?

本科生一般都搞銷售去了,很少做本行的

研究生取決於研究方向,一般可以去研究所,或者研發類的企業,收入一般還能接受


推薦閱讀:

各國精密機械加工母機都是什麼品牌的?
國外知名數控機床公司有哪些?
第一台精度最高的機床是怎麼製造的?
有哪些機械類書籍推薦?
飛機的安檢能檢出毒品嗎?安檢儀器是怎麼作用的?

TAG:職業規劃 | 機械 |